【部编版】五年级语文 第1讲 最美四月天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 第1讲 最美四月天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第 1 讲 最美人间四月天
争先恐后
一、绿毯、渲染、勾勒、迂回、襟飘带舞
二、一本正经、二话不说、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颜六色、六神无主、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九牛一毛、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方百计、万紫千红
三、1.即使你是天才,也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我经常看到小明在早上锻炼。
3.看了这部电视剧,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你追我赶
一、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3.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春景》
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1.题眼:喜。
2.写出了春雨细且悄无声息的特点。“潜”字拟人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C
三、略
四、1.(1)田畴春光图 ;(2)河畔春光图;(3)天空春光图;(4)果园春光图
2.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地刻不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3.春天是一只铃铛,唤醒了正在沉睡的动物。(言之有理即可)
4.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学有所成
拔山超海
1.B 2.A 3.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4.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5.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黄庭坚
第 2 讲 走进童年岁月
——第一单元重点回顾
争先恐后
一、当:dāng(当然) dàng(上当) 倒:dǎo (倒下) dào (倒退)
都:dōu (都是) dū (首都) 分:fēn (分开) fèn (分外)
剥:bāo (剥开) bō (剥削) 缝:féng(缝上) fèng(缝隙)
更:gēng(更新) gèng(更加) 给:gěi (给钱) jǐ (给予)
供:gōng(提供) gòng(上供) 冠:guān(衣冠) guàn(冠军)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第 1 讲 最美人间四月天
学习目标
1.掌握春天的相关诗句,体会诗中情感;
2.学会将积累的诗句运用到写作中。
争先恐后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ǜ tǎn xuàn rǎn gōu lè yū huí jīn piāo dài wǔ
( ) ( ) ( ) ( ) ( )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一本( ) 二话( ) 三心( ) 四面( ) 五颜( )
六神( ) 七嘴( ) 八仙( ) 九牛( ) 十全( )
百发( ) 千方( ) 万紫( )
三、修改病句。
1.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上锻炼。
3.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课前 热程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
大林寺桃花 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
【唐】白居易 突出成就: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人间四月芳菲尽,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
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刘禹锡并称“刘白”。 有“诗魔”和
不知转入此中来。 “诗王”之称。
代表作品:《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这首诗中,既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把春光写得具体
可感,形象美丽;又还把春光拟人化,把春光写得仿佛真是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不,岂止是有脚而
已,看它简直还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呢。在这首短诗中,自然界的春光被描写得是如此的生动具体,天真
可爱,活灵活现,如果没有对春的无限留恋、热爱,没有诗人的一片童心,怎么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呢?
最美不过人间四月天,最美不过中国古诗词。一字一句、一平一仄,朗朗上口。诗人用他们手中的笔,
勾勒了一幕幕流传千古的旷世美景,讲述了一场场感天动地的悲欢离合。今天,让我们停下匆匆的脚步,
品一品诗人笔下那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学无止境
诗里的春天
在古代,人们将春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孟春,即春季的首月,也就是农历正月,诗人通常称
这个时段为早春。第二阶段称为仲春,即春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农历二月。因处春季之中,故称仲春。
第三阶段叫做季春,时间是农历三月,即春季最后一月,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晚春。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钟爱用诗歌赞美春天。那么,描写春天的诗词有哪些常见
的意象?又流露着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常见意象
春风、花、草、春雨、杨柳、春色、杏花……
二、表达情感
描写春天的诗,大多表达的是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也有一些是诗人
伤春惜春之作,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美好年华逝去的无奈与悲伤之情。
2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在春天的不同阶段,都有诗人留下的动人诗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孟春(早春)
名人小贴士
韩愈(768 年—824 年 12 月 25 日),字退之,河
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自称“郡望
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
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
代表作品:《师说》、《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等。
呈:恭敬地送给。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唐代诗人。在同
【唐】韩愈 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小雨润如酥,
天街:京城街道。
草色遥看近却无。
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
最是一年春好处,
容春雨的细腻。
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正是。处:时。
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3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赏析
这首小诗,诗程人 只运用简朴的文字 ,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
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
和清新之 美感。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的那一抹青
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看似青,近看却无。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
仲春
名人小贴士
王勃(约 650 年—约 676 年),字子安,汉族,唐
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
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
王勃为四杰之首。
代表作品:《滕王阁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春思赋》、《采莲曲》等。
东园:泛指园圃。径:小路。
仲春郊外
堰:水坝。津:渡口。
【唐】王勃
连三月:即连月。三,表示多数。
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
绝四邻:指这里的幽雅景致是周围四邻所
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
没有的。
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春。
曙:破晓、天刚亮。
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
山院:山间庭院。
嚣(xiāo)尘:喧闹的俗尘。
4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译文
前往东园的小路,垂柳掩映;西坝的渡口,落花缤纷。好风景已经连续多月了,这里的美景是周围所
没有的。鸟在村里飞翔,人们便感觉到天亮了;鱼在水中嬉戏,人们便知道春天来了。刚刚雨过天晴,山
村的庭院里哪里会染上世俗尘杂呢?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无处不在的春天,处处倾泻出活泼泼的生机,表现了诗人热爱自
然、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抒发了诗人超尘出俗、思归田园的思想感情。
季春(晚春)
我们之前欣赏了韩愈描写早春景色的佳作,除此之外,他还写过非常著名的《晚春二首》,其中描写
晚春繁丽景色的诗句至今为人们所称道。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其中的一首吧。
晚春二首·其一 不久归:将结束。
【唐】韩愈 杨花:指柳絮
草木知春不久归, 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
百般红紫斗芳菲。
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
杨花榆荚无才思, 才思:才华和能力。
惟解漫天作雪飞。 解(jiě):知道。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这里,似乎只是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其实,它还寄寓着
人们应该乘时而进,抓紧时机去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这一层意思。但这里值得一提
的是,榆荚杨花虽缺乏草木的“才思”,但不因此藏拙,而为晚春增添一景,虽
然不美,但尽了努力,这种精神是值得赞扬了。
欣赏过几篇佳作之后,我们再来积累一些描写春天的名句。
5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程 描写春天的名句
1.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2.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6.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8.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
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0.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春景》
你追我赶
一、将下列关于春天的诗句补充完整。【考点训练★★】
1.碧玉妆成一树高, 。——贺知章《咏柳》
2.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3. ,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 春景》
4.渭城朝雨浥轻尘,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 ,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 ,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7.竹外桃花三两枝,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8. ,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二、古诗鉴赏。【考点训练★★★】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6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题目中哪个字是全诗的题眼?
2.颔联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村,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三、课堂小练笔。【考点训练★★★★】
看了这么多关于春天的诗句,同学们对于春天是不是更多了份喜爱呢?请你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你
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要求:描写生动具体,语句通顺流畅,运用本节课涉及到的古诗词,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 300
字。
7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400
四、阅读理解。【考点训练★★★★】
春天
①热爱生活的人,对待春天就像珍惜自己的生命般真挚而执著。一丝毫不起眼的绿,一抹微不足道的
青,都会使他眸子闪亮,盈满青春的光彩;心潮生辉,荡漾幸福的涟漪。春天对于热爱它的人,无时地刻不
在散发着股股神奇的魔力和生命力。
②春在田畴,松软的泥土散发着清新湿润的气息,冬憩后醒来的麦苗儿精
神焕发,展现出一派蓬勃盎然的生机;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
的血液水乳交融。春在河畔,碧波清荡,鱼虾畅游,蛙鼓抑扬弄喉嗓,柳丝婆娑
舞倩影,阳光水波交相辉映,洒落捧捧金和银。春在天空,燕语呢喃,蝴蝶翩跹,
风筝高飞,浓浓春意弥漫洁白的云朵间,甜脆笑声穿梭浩淼九天。春在果园,红
杏流火,桃花漫霞,梨树飞雪,蜂蝶追逐喧嚷,酝酿生活的甘甜和芬芳
③春天是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春天是声声婉转清脆
的鸟语,片片馥郁醉人的花香;春天是青青草尖上的一颗露珠,红红花朵上的一
抹彩霞;春天是种子破土而出时拱动的力,树木拔节时喧响的节奏;春天是透明
纯净的梦,火热沸腾的歌,灵感流溢的诗;春天是孩子脸蛋上的天真无邪,姑娘面颊上的秀美羞怯;春天是
我们用汗水、 勤劳和智慧栽种的一茬茬的希望、梦幻和理想。
1.第②段文字中作者描绘了哪几幅春光图?
(1)( )春光图 (2)( )春光图
(3)( )春光图 (4)( )春光图
2.从内容上看,第②段与第①段中用那句话相照应?
8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3.根据文中第③段文字想想看,春天还是什么?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写一例。
4.细读文章思考,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有所成
学富五车
名人小故事(一)
韩愈过马牵山
韩愈到任潮州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
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
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
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
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
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
山。”这座山,后来就叫“竹竿山”。
韩愈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
想这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韩愈回到衙里,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一个和尚送
来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
9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
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程灵 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从
此,两人成了好朋友。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王勃一字千金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的重阳节,南昌都督阎伯舆重建滕王阁,大摆宴席,邀请远近文人学士为
滕王阁题诗作序,王勃恰好路过洪州,自然是其中宾客。在宴会中,王勃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接下来写了序诗: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诗中王勃故
意空了一字,然后把序文呈上都督阎伯舆,便起身告辞。阎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发表溢美之词,
却发现后句诗空了一个字,便觉奇怪。旁观的文人学士们你一言我一语,对此发表各自的高见,这个
说,一定是“水”字;那个说,应该是“独”字。阎大人听了都觉得不能
让人满意,怪他们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于是,命人快马追赶王勃,请
他把落了的字补上来。待来人追到王勃后,他的随从说道:“我家公子有
言,一字值千金,望阎大人海涵。”来人返回将此话转告了阎伯舆,大人
心里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诈本官,可气!”又一转念,“怎么说也不能
让一个字空着,不如随他的愿,这样本官也落个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于
是便命人备好纹银千两,亲自率众文人学士,赶到王勃住处。王勃接过银
子故作惊讶:“何劳大人下问,晚生岂敢空字?”大家听了只觉得不知其
意,有人问道:“那所空之处该当何解?”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
流。”大家听后一致称妙,阎大人也意味深长地说:“一字千金,不愧为当今奇才……”一说王勃作
《滕王阁序》为十四岁,即龙朔三年。
拔山超海
百科知识——唐宋著名文人(一)
1.下列选项中不是田园诗派代表诗人的是( )。
A.陈子昂 B.李白 C.王维 D.孟浩然
2.下列选项中不是豪放派词人的是( )。
A.柳永 B.苏轼 C.辛弃疾 D.岳飞
3.初唐四杰 。
4.唐宋八大家: 。
5.北宋文坛四大家: 。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