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 第6讲 走进汉字王国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 第6讲 走进汉字王国 学案(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第 6 讲 走进汉字王国
——第三单元重点回顾
争先恐后
一、略
二、1.奇 2.叶 3.梦 4.哭
三、1.发 2.充 3.偷鸡
四、1.龟甲或兽骨 河南安阳
2.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3.弓 长 蜘 蛛 湖 管
课前热身
(一)己 已 巳 (二)休 斗
你追我赶
一、选择题。
1.B 2.D A C B
3.(1)F (2)D (3)E (4)C (5)A (6)B
4.C 5.B 6.C
二、连线。
三、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
1.竭尽全力 不遗余力
2.扒 按 揪 提
3.指武松的拳头。写出了武松的拳头坚硬有力。
4.D
5.勇武、机敏
高效课堂 源于优教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零分之约
1.A C 2.C 3.C
4.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良苦用心的感谢和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5.卡尔森是一个循循善诱、教育方法得当的老师。
拔山超海
百科知识——现代文化名人(老舍)
1.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中国现代小说家、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
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2.C 3.A 4.B
第 7 讲 写作之表达方式
争先恐后
一、1.居安思危 温故知新 化险为夷 淡妆浓抹 横七竖八 出神入化 东躲西藏 深入浅出
得不偿失 乐极生悲 喜新厌旧 有去无回 舍近求远 扬长避短 阴晴圆缺
2. 自相矛盾 亡羊补牢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画龙点睛 南辕北辙 刻舟求剑 坐井观天
二、1.勤劳的小蜜蜂在花丛间飞来飞去。 2.一棵柳树像一位挺拔的战士,挺立在池塘边。
3.妈妈对小琳说,今天她要开会,让小琳自己做饭吃。
4.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幸福是“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的意外惊喜;幸福是“梦里有时终须有,梦里无时莫强求”的坦然。
你追我赶
一、1.议论。通过议论突出了一件小事对“我”的重要,以及一件小事给“我”的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2.B 3.C 4.心理、动作。表现了“我”的悔悟,以及改正缺点的决心和行动。
5.结尾段突出了这件小事给“我”的深刻印象和巨大影响,点明中心。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第 6 讲 走进汉字王国
——第三单元重点回顾
学习目标
1. 掌握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2. 对汉字做全方位的了解和学习,体会汉字 的
趣味,激发对汉字的热爱。
争先恐后
一、将汉字写在下面框内。
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二、有趣的字谜,我们来猜一猜。
1.哥哥一半大,莫作可字猜。( )
2.田里跑到田外,不能当作古字猜。( )
3.林字多一半,不当森字猜。( )
4.一只狗,两个口,谁遇它,谁发愁。( )
三、我知道下列歇后语中加点字的谐音字。
1.秃子打伞——无法.无天( )
2.盲人戴眼镜——假聪.明( )
3.黄鼠狼钻鸡笼——投.机.( )
四、精彩回放。
1.甲骨文是刻在 上的;它出土的地方是现在的 。
2.按照顺序写出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甲骨文——( )——( )——( )——( )。
3.形声字分为形旁和声旁,分别代表了字义和读音。如“张”的形旁是 ,声旁是 。我还
可以写出几个形声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课前 热程身
猜字谜
(二)
(一)
汉语文字国,有三个“兄弟”。
虽都是三笔,性格却不同。
大哥大张嘴,不管他人事。( )
二哥半张嘴,不管过去事。( )
老三闭着嘴,十点迟迟起。( )
( ) ( )
学无止境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如何出现的?
远古的人结绳记事:大
事打大绳结表示,小事打小
结。绳的长短和颜色也表示
不同意义。
远古人类的生活经验,靠口耳相 结绳记事不能表示具体
传、记忆保留下来。但是记忆力有 的事情,因此远古的人也用
限,不及用实物记录下来的持久。 图画记事。后来人们把图画
简化为象形文字。
仓颉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
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
用,他根据野兽的脚印研究出了汉字,为中华
民族的繁衍和昌盛做出了不朽的功绩。被后人
尊为“造字圣人”。
46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二、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过程图:
楷书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草书)
(行书)
商 周 秦 汉 汉末
三、汉字的构造
人们根据已有文字加以分析,归纳出六种基本法则,这就是“六书”。所以,“六书”是人们根据
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造字法则,而不是人们依照此六则来创造汉字的。
“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所说的造字法主要是指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这四种,可产生新文字,转注、假借一般说是用字法,因此不能产生新文字。今天我们主要
学习两种常考的造字法:象形、形声。
1.象形:是用线条来描画事物形状的造字法。
同学们,你们能猜出这
些象形字吗?
2.形声:指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字的读音有关。
左形 右声 左声 右形
贝 财 才 票 飘 风
① 左形右声 ②右形左声
47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雨 上形 加
上声 程
露 架
路 下声 木 下形
③上形下声 ④下形上声
①左形右声:材 偏 铜 冻 证 骑 秧 破
②右形左声:攻 颈 削 瓢 放 鹉 雌 故
③上形下声:管 露 爸 芳 崖 宵 界 字
④下形上声:架 案 慈 斧 贡 膏 凳 赏
⑤外形内声:固 病 庭 阀 园 匾 裹 衷
⑥内形外声:闷 问 闻 辫
四、查字典的方法
三种查字法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音序查字法 第一个字母大写 音节 根据页码提示找到相应的
部首查字法 部首 剩余笔数 汉字
数笔画查字法 数全部笔画 难检字索引
你追我赶
一、选择题。【考点训练★★】
1.下列与“痕”字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偶 藏 枯 B.病 磨 遗 C.苦 装 延 D.困 国 厅
2.根据图片,选择正确的字。(填序号)
A.北 B.册 C.并 D.秉
( ) ( ) ( ) ( )
3.选一选。(填序号)
A.李耳 B.李冰 C.李世民 D.李清照 E.李时珍 F.李大钊
(1)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 (2)南宋女词人:( )
(3)明代医药学家:( ) (4)唐太宗:( )
(5)春秋时期思想家:( ) (6)战国时期水利家:( )
48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战友走了,叔叔感到眷.恋.。
B.这几个狡猾的惯犯识破了警察的诡.计.,又侥幸逃脱了。
C.听了我们小组的计划,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漏洞。
D.诸葛亮神.机.妙.算.的精神让周瑜佩服得五体投地。
5.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读《草船借箭》的时候,可借助资料了解三国时代,这样更容易理解课文。
B.在讨论问题时,只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就行,不用听取他人的意见。
C.《军神》一课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从中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钦佩的心理变化。
D.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6.下列诗句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二、连线。【考点训练★★★】
李耳 北宋女词人
李清照 明代医药学家
李时珍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
李世民 春秋末期思想家
李大钊 唐太宗
三、阅读下面段落,回答问题。【考点训练★★★】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那大虫却好把两
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那只大
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
里只顾乱踢。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 ) 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大虫嘴直
( )下黄泥坑里去。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武松把左手紧紧地( )住顶花皮,偷出
右手来,( )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
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
布袋。
1.“尽平生力气”可以用成语 或 来形容。
2.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提 按 扒 揪
3.“铁锤”在选段中指什么?这样比喻的好处是什么?
4.“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说明武松拼尽全力与大虫搏斗。
B.说明武松在与大虫的搏斗中想取胜也很困难。
C.说明武松在搏斗中知道取胜的关键。
D.“乱踢”一词说明武松的回击没有目的性。
5.从选段的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松 的特点。
49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四、阅读短文,回答下面问题。
程 零分之约
曾经,我是一个让老师感到头疼的学生,调皮、厌学,每次考试,成绩都是雷打不动的“C”,教过我
的老师都 无计可施。直到卡尔森老师来教我们班后,这一切才发生了改变。
第一天上课,她冲我( )地笑了笑,说:“你就是整天梦想当个赛车手的斯蒂文弗吗 ”“是的。”
我感觉她的话里有一些鄙夷的成分,声音不禁高亢起来,富有挑衅地说:“舒马赫是我的偶像,他像我这
么大还考过零分呢,现在不一样当了世界顶尖级赛车手 ”卡尔森老师爽朗地笑了起来,说:“但你从来没
有考过零分啊!”她竟然笑话我没考过零分!我控制住心头的怒火,气冲冲地说:“哼,下次我考零分给你
看!”
她仿佛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小辫子”,说:“好啊,咱们做一个约定,你要是考了零分,在班级里一
切自便;可你一天没考零分,就要好好学习!不过,考试时必须把试卷答完整。”这还不简单!我( )
地答道:“没问题!”
很快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开始答卷,我故意把知道的写错,可在做后面的题时,由于不知道
哪个是正确答案,只得硬着头皮做,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手心里竟然出了汗。我第一次感觉,考零分竟然跟考满分一样难!我的心情沮
丧极了。考试成绩又是“C”,卡尔森老师走过来,狡黠(xiá)地提醒道:“加油!向零分冲刺!”我低下
头,既羞愧,又暗骂自己不争气。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我发奋学习,慢慢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
题越来越多,换句话说, 。
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卡尔森老师大声地宣布:“斯蒂文弗,祝贺你考到了零分!”
我脸红如枣,羞愧难当。“按照我们的约定,你可以在班级内做你想做的事情了。”
泪水突然涌出我的眼眶,我哽咽着说:“谢谢您,老师,在我没有成为世界一流赛车手之前,我想成
为一名出色的学生……”
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文中括号里。
A.意味深长 B.郑重其事 C.不假思索 D.不慌不忙
2.联系上下文,分析“换句话说”后面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与零分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B.我必须要细心,唯有细心才能与零分无缘
C.我如果有把握把题目全部做错,那么就有希望得零分
D.我只有战胜自己的虚荣心,才会获得零分
3.“一年后,我终于成功地考了第一个零分!”从“终于”你体会到了什么?( )
A.考零分真是太容易了! B.考零分真是志在必得。
C.考零分极其艰难,付出的努力真多! D.那一刻“我”的心里十分难受。
4.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你认为文中的卡尔森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50
高效提 分 源于优学
学富五车
成语小故事(二)
大器晚成
东汉末年,有个叫崔琰(yǎn)的人。他从小喜欢舞枪弄棍,不好读书。到了二十多岁才开始求师
爱学。由于他很有灵气,再加上学习刻苦,所以他后来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人,受到曹操的器重。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年轻时性情沉默,不好讲话,人看起来也不
很聪明,所以很多人看不起他,甚至贬他才智不足,认为他没有出息。
崔琰却不这么看,他常常对人说:“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显露头
角,崔林年纪大些的时候,一定会成大器的。”后来崔林果然做了很大
的官。
成语“大器晚成”,指能担当大事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
成就比较晚。
乐不思蜀
三国时,蜀国的刘备在驾崩之后,把皇帝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刘禅,并请丞相诸葛亮来辅佐刘禅治
理国家。刘禅有个小名叫做阿斗,阿斗当了皇帝后,每天只会吃喝玩乐,根本不管事,还好有诸葛亮帮
他撑着,蜀国才能一直很强盛。可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魏国马上派兵来攻打蜀国,蜀国不但打不过
魏国,阿斗还自愿投降,带着一些旧大臣到魏国去当安乐公,继续过着吃喝玩乐的日子,完全忘记自己
的国家已经灭亡了。
有一天,魏国的大将军司马昭请阿斗吃饭,故意叫人来表演蜀国的杂耍,想羞辱这些蜀国来的人。
旧大臣们看到这些蜀国的杂耍,都非常难过,可是,阿斗却高兴地拍着手说:“好耶!好耶!真是好看
耶。”一点也没有伤心的样子。后来,司马昭故意讽刺阿斗说:
“怎么样!在这里过得开心吗?想不想蜀国呀?”没想到,阿斗居
然开心地说:“此间乐,不思蜀。”意思是说:不会呀!在这里有
得吃有得玩,我呀!一点也不会想念蜀国呢!司马昭听了以后,在
心里窃笑:“真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呀!难怪会让自己的国家给亡
掉!”
后来,大家就用“乐不思蜀”来形容一个人过得很开心,不想
回家了!
画饼充饥
三国时期,有一个正直的文人叫卢毓(yù),在魏国做大官。
51
五年级语文春季课
一次宫中选拔人才,官员们推荐了许多有名的人,魏国的皇帝说:“让卢毓来选人,我不要这些只
有名声而没有真才程实 学的人。名声就像画在墙上的饼,不可以拿来吃。”
卢毓建议皇帝选拔和考试相结合。从此,皇帝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任命官员。卢毓的方法得到了
大家的称 赞。
成语“画饼充饥”就来自于皇帝所说的话。一开始,它指有名声而没本领的人。后来,人们用它来
比喻以不切实际的空想来满足自己的人。
拔山超海
百科知识——现代文化名人(老舍)
1.老舍,原名 ,字 , 中国现代 、现代 ,杰出的
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 ”称号的作家。
2.下列不是老舍作品的是( )。
A.《骆驼祥子》 B.《茶馆》
C.《边城》 D.《龙须沟》
3.在作品《骆驼祥子》中,那个外表丑陋,待人泼辣,却对祥子真心相待的人是( )。
A.虎妞 B.小福子
C.曹先生 D.孙侦探
4.下列关于作品《骆驼祥子》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描写了 20年代,老北京的一个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是现代白话文小说的经典作品。
B.讲述了主人公祥子两起两落的人生经历。
C.故事的最后,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 吃喝嫖赌,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
D.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
切同情。
5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