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a-23 O-16 Ag-108
第 Ⅰ卷 选择题(共44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右图所示的是一个放热反应
B. 加入催化剂v(正)增大、v(逆)减小
C. 吸热反应只能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 只有活化分子才能发生有效碰撞
2.对于反应A(g)+3B(g) 2C(g),下列各数据表示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
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A.v(A)=0.2mol/(L?s) B.v(B)=0.2 mol/(L?s)
C.v(B)=0.3mol/(L?s) D.v(C)=0.2mol/(L?s)
3.一定量的稀盐酸跟过量锌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取
的措施是
A.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 B.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
C.加入少量NH4HSO4固体 D.加入少量Na2CO3浓溶液
4. 右图为一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u电极为正电极
B.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Zn电极流出
C.原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
D.盐桥(琼脂-饱和KCl溶液)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5.下列表述中,合理的是
A.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B.Na HCO3溶液中存在6种分子或离子
C.用25 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高锰酸钾溶液
D.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的AgNO3溶液时,当有0.2 mole-转移时会析出21.6g银
6. 设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1nA
B.1molNH3中含有N-H键的数目为3nA
C.7.8g Na2O2中含有的阳离子数目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分子个数为nA
7. 若醋酸用HAc表示,则在0.1mol·L-1 NaAc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 c(Ac—)+c(HAc)
B.c(Na+)+c(OH—)= c(Ac— )+c(H+)
C.c(Na+)>c(OH—) > c(Ac—) > c(H+)
D.c(Na+)> c(Ac—)> c(H+)> c(OH—)
8.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条件不再改变时,表明反应:
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现象是
A. 混合气体的压强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 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C的同时消耗2n molB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每题有2个正确选项,未选、错选0分;有2个答案的选1个且正确给2分;全对给4分)
9.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不会使化学平衡移动
B.把封有NO2的烧瓶浸入热水中,颜色变浅
C.用30%的FeCl3溶液腐蚀印刷线路板上的铜箔:Fe3+ + Cu=Fe2+ + Cu2+
D.适量的H2SO4与Ba(OH)2溶液反应:Ba2++2OH-+2H++SO42-=BaSO4↓+2H2O
10. 利用电解法可将含有Fe、Zn、Ag、Pt等杂质的粗铜提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电解时以精铜作阳极
B.电解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C.粗铜连接电源负极,其电极反应是Cu =Cu2+ + 2e-
D.电解结束,电解槽底部会形成含少量Ag、Pt等金属的阳极泥
11.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将l mol X和1 mol Y进行如下反应:
2X(g)+Y(g) Z(g),经60 s达到平衡生成0.3 mol的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 s内X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将容器的容积变为20 L,Z的新平衡浓度将等于原平衡浓度的1/2
C.若温度和体积不变,往容器内增加1 mol X,Y的转化率将增大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正反应的△H>0
12.对于可逆反应:2A(g)+B(g) 2C(g) △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
13.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H+、NO3-、SiO32- B.H+、NH4+、Al3+、SO42-
C.Fe2+、H+、ClO-、SO42- D.Al3+、Mg2+、SO42-、NO3-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6分)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50分)
14.(1)在25℃、101kPa下,16g甲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889.6kJ。则表示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__ __:(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
A. 相同温度下,0.1 mol?L-1NH4Cl溶液中NH4+的浓度比0.1 mol?L-1氨水中NH4+的浓度大;
B. 用稀盐酸洗涤AgCl沉淀比用水洗涤损耗AgCl小;
C.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
D. 对于Al(OH)3(s)Al(OH)3(aq) Al3+(aq)+3OH-(aq),前段为溶解平衡,后段是电
离平衡;
E. 除去溶液中的Mg2+,用OH-沉淀Mg2+比用CO32-效果好,说明Mg(OH)2的溶解度比
MgCO3的大;
15.下表是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温度/℃
25
t1
t2
水的离子积常数
1×10-14
KW
1×10-12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若25℃”、“<”或“=”),判断的理由是

(2)25℃ 下,将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与pH=1的稀盐酸等体积混合,所得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__。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4)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性(填“酸”、 “中”或“碱”),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
16.(1)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平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热纯碱溶液洗涤油污的能力比冷纯碱溶液强;②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
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③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洞形成;④BaCO3不能做“钡餐”,而BaSO4则可以;⑤使用泡沫灭火器时“泡沫”生成的原理。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氯化铝水溶液呈 性 ,其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
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 。
17.向盛有1 mL 0.1 mol/L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1滴约0.05mL)2mol/L 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18.实验室中有一未知浓度的稀盐酸,某学生为测定盐酸的浓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
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填空:
步骤一:配制100mL 0.10mol/L NaOH标准溶液。.
步骤二:取20.00mL待测稀盐酸放入锥形瓶中,并滴加2~3滴酚酞溶液作指示剂,用自己配制的标准NaOH溶液进行滴定。重复上述滴定操作2~3次,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NaOH溶液的浓度
(mol/L)
滴定完成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mL)
待测盐酸溶液的体积(mL)
1
0.10
22.02
20.00
2
0.10
22.00
20.00
3
0.10
21.98
20.00
(1)滴定达到终点的现象是 ;此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的范围是 。
(2)根据上述数据,可计算出该盐酸的浓度为 。
(3)排去碱式滴定管中气泡的方法应采用右图的 操作,然后轻轻挤压玻璃球使尖嘴部分充满碱液。
(4)在上述实验中,下列操作(其他操作正确)会造成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值)偏高的有 (漏选得1分,错选、多选得0分):
A. 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
B. 锥形瓶水洗后直接装待测液
C. 酸式滴定管水洗后未用待测稀盐酸溶液润洗
D. 滴定到达终点时,仰视读出滴定管读数;
E. 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消失
19.(1)未用食用油炒咸菜的铁锅如果没有洗净,不久会出现红褐色锈斑。则铁锅的锈蚀属于
腐蚀(填“析氢”或“吸氧”);该腐蚀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此反应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为 L。
(2)某同学用碳棒、铜棒和稀硫酸为原材料,实现了在通
常条件下不能发生的反应:Cu+H2SO4CuSO4+H2↑
请在右边方框中画出能够实验这一反应的装置图(作必
要的标注);某同学做该实验时,看到碳棒上有气泡产生,
铜棒上气泡更多且没有被腐蚀,其原因是 。
四、计算题( 6 分)
20.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0molSO2、4.5molO2,发生反应:2SO2 + O2 2SO3经10min后反应达平衡时O2的浓度为0.30mol/L。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10min内SO2的转化率;
(2)平衡常数K。
2012-2013学年度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2013-01-21
19.(1)吸氧 2H2O+O2+4e-=4OH- 11.2L
(2)如右图(图正确1分,标注1分)
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或铜棒接电源的负极等)
四、计算题(共 6 分)
20.解:10L密闭容器在10min内各物质浓度发生的变化如下:
2SO2 + O2 2SO3
起始浓度(mol/L) 0.50 0.45 0
变化浓度(mol/L) 0.30 0.15 0.30
平衡浓度(mol/L) 0.20 0.30 0.30
则:
(1)10min内SO2的转化率为:
(2)平衡常数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这主要表现在 ( )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 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 诸子百家中,崇尚自然,主张追求精神自由的是:( )
A.庄子 B.荀子 C.墨子 D.韩非子
3、 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突出贡献是( )
A.仁爱、正义、自强的价值观 B.变法革新、集权专制的治国理念
C.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D.兼爱、非攻的和平理想
4、 儒家思想在与其他思想的不断碰撞中( )
A.不断修改自身的学说 B.保持传统思想不变
C.吸收其他思想补充发展自己 D.压制其他思想发展
5、“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6、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7、 文天祥抗元被俘,但他在异族强权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气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思想主流是( )
A.黄老之学 B.佛学 C.程朱理学 D.西学
8、 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包括(  )
①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和压制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闭关锁国隔绝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丧失了学习西方近代科技的机遇
③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和动力
④明清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9、 明清之际,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一些著名的进步思想家,他们对儒家思想批判吸收,对时政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以顾炎武为代表的( )
A.重农抑商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经世致用思想
10、从普罗塔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到莎士比亚“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其共同主旨不包括
A.反对以神为中心 B.提倡以人为中心
C.肯定人,肯定人性 D.反对神权和专制主义
11、苏格拉底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新”的含义是( )
A.开始实事求是地说明事物的内在原因和本质 B.把哲学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上
C..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创立了逻辑学,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
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C.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13、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4、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宗教势力叫嚣“打倒进化论”、“粉碎达尔文”,而支持者称达尔文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
①实际上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②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③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④成为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某博客在分析毛泽东思想诞生的背景时列出了下列四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其奠定现实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为其奠定思想基础
C.工人运动发展和中共成立为其奠定阶级基础 D.先进中国人的探索为其奠定实践基础
16、神创说和进化论是人类在生命起源问题上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达尔文进化论思想最终取代神创说的根本原因是:( )
A.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思想解放运动的洗礼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7、康有为把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说成是主张变革的先师,其主要目的是:( )
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 B.争取顽固派的支持
C.恢复儒家独尊的地位 D.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变法的合理性
18、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救亡图存 C.实践民主共和 D.反对专制统治
19、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 )
①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 ②在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
③在民生主义方面,充实了“耕者有其田”等具体内容
④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 ⑤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0、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讲话应该是在( )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 B.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
? C.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D.1997年中共十五大
21、1977年,邓小平同志提出让高中学生参加高考,不再搞群众推荐,从此拉开了恢复高考的序幕。其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否定了群众推荐制度 B.实现了“学而优则仕”
C.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权利 D.为下乡知识青年提供出路
22、阅读下框内的文字材料,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一项技术发表的评论( )

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 ,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
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
A.“东方红”1号卫星发射成功? B.“神舟”5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23、2009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逝世,他对中国航天军事科技最主要的贡献就是“两弹一星”,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主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2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历经曲折,成果丰硕。在国庆十周年电影展览中,共展出35部电影,其中大部分为l956年拍摄的,被称为“难忘的l956年”。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双百”方针的提出 B.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高涨
C.文艺为无产阶级专政服务 D.文艺界出现繁荣局面
25、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新闻联播》《午间半小时》《全球资讯榜》等栏目,主要发挥电视
A.娱乐的功能 B.传播资讯的功能
C.艺术展示的功能 D.编导与观众互动的功能
26、“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该诗句的风格是(  )
A、18世纪欧洲的古典主义风格 B、19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格
C、19世纪欧洲的现实主义风格 D、20世纪欧洲的现代主义风格
27、某些画家根据光色原理对绘画色彩进行了大胆革新,打破了传统绘画的褐色调子,并直接面对自然风景写生,将光色瞬间变幻的效果记录下来。这一绘画流派是(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8、今年暑假,小吴同学参加CCTV的《开心辞典》节目,主持人问她“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于一体的国画应属哪种题材?”她被这个问题难住了,如果打电话向你求助,你的判断应该是( )
A.人物画 B.文人画 C.花鸟画 D.山水画
29、伽利略被认为是真正具有近代科学精神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 ( )
A.引发了近代自然科学的革命? B.推翻了天主教会旧的宇宙观?
C.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思想? D.开创了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
30、1903年梁启超说,旧中国在家庭伦理方面发展了高度的个人道德观,但……在公共道德和公民操行方面……是不够的,他否定儒教中国的狭隘忠诚和以家庭为中心的自私观念,主张集体的民主和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梁启超形成这样认识的原因有( )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③民族危机的空前加深 ④儒家思想被彻底否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31、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 ( )
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32、史学界把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称为近代化运动,因为它们都要求 ( )
A.彻底废除旧制度 B.民主和科学
C.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民主和共和
33、陈独秀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为此,他认为首先要做的事情是( )
A.进行革命斗争,反对独裁专制 B.建立革命政党,发动工农群众
C.发动启蒙运动,解放民众思想 D.提倡学术自由,普及白话文章
34、邓小平指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基本建设,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这段话揭示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影响是 ( )
A.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发扬了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
C.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D.促进了中共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
3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下列科技成就的先后顺序是(  )
①人工合成牛胰岛素成功 ②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③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银河-Ⅰ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⑤杂交水稻“南优2号”培育成功 ⑥“神舟五号”飞船试验成功
A.①②④③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⑤④③⑥ D.②①④⑤③⑥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题10分,共40分)
3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梁启超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

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4分)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4分)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2分)
3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 ……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⑵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4分)
38、(10分)中西思想史发展的过程中,在古代,中西思想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各自的独立性;到了近代,主要是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的过程;但到了现代,中共根据本国实际形成自己特色思想文化。据此,请回答以下问题。
(1)孔子和苏格拉底都是古代中西典型代表的大思想家,请分别指出他们各自有什么核心思想?(2分)
(2)自14世纪以来,欧洲出现了哪几次思想解放运动?贯穿其中的核心思想是什么?(5分)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进入现代社会,请问,中共结合中国国情,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先后形成过哪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3分)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答案
37.(10分)
(1)韩非子主张法治。影响: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建立;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他的思想有利于君主专制统治的巩固;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影响:他的思想对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产生过一定的影响。(6分)
(2)韩非子、董仲舒的思想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主要是由于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后者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4分)
38.(10分)
(1).孔子提出:“仁”或“礼”的学说(1分);苏格拉底提出:知德合一或认识你自己(1分)
(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3分)。人文(主义)思想。(2分)
(3).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答任2个思想即可得3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一题得1.5分,共60分)
1.如果要在太阳系的行星中建一个人类居住点,下列行星中条件较适宜的是( )
A.天王星 B.木星 C.土星 D.火星
2.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3.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夹角是( )
A.0° B.23°26′ C.66°34′ D.90°
4.冬至日这一天,下列地点白昼最长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5.广东盛产荔枝,山东盛产苹果。出现这种差异主要受以下哪种因素影响( )
A.水分 B.热量 C.光照 D.土壤
6.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形成这种饮食习惯差异的主要自然
因素是( )
A.植被 B.土壤 C.气候 D.地形
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区和畜牧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该地区农牧业生产所需水源主要来自( )
A.湖泊水 B.咸水淡化 C.大气降水 D.冰雪融水
8.该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条件是( )
A.光照充足 B.水源丰富 C.科技发达 D.劳动力丰富
9.我国东部山区修筑道路,要注意防范植被破坏后产生下列哪种问题( )
A.台风肆虐 B.水土流失 C.断层活动 D.沙尘暴
10.城市热岛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空气中粉尘多,增强了太阳辐射 B.城市中人工湖泊多,蒸发量大
C.城市产业活动密集,释放大量的人为热 D.城市中心CO2浓度比郊区低
11.我国东南沿海台风多发的季节是( )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秋季和冬季 D.冬季和春季
12.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其近地面的气流特征是( )
A.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B.中心气流下沉,水平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
C.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由四周流向中心
D.中心气流上升,水平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
13.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
A.雨热同期 ?B.全年干旱少雨
C.降水季节变化小 ?D.冬季南北热量条件相差不大
14.南极洲至今无人定居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经济落后 B.自然条件恶劣 C开发历史较短 D.矿产资源贫乏
15.下列日照图中(图2,箭头表示太阳光线),能正确反映春分日日照状况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当南亚盛行西南季风时( )
A.珠江正值枯水期 B.黄河出现冰情
C.长江正值汛期 D.澳大利亚正值一年最热时期
17.假设在宇宙中发现一颗有与地球人类一样生命形态的行星,则该行星可能没有( )?
A.大气层 B.液态水 C.像太阳一样的恒星照射 D.像月球一样的卫星绕行
读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图6),完成18~19题。
18.我们这里昼开始比夜长始于( )
A.a点 B.b点
C.c点 D. d点
19.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20.某地区夏季近地面气温为22℃,这里对流层的厚度为12km,此时对流层顶部
的气温( )
A.-9.4℃ B.-72℃ C.-50℃ D.-34℃
北京时间 2011 年11 月17 日19 时36 分,我国“神舟八号”卫星在内蒙古顺利降落返回地 面。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1-23 题。
21.材料里提到的时间是指( )
A.北京地方时 B.格林尼治时间 ?C.东八区区时 D.内蒙古地方时
22.此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
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 ?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
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 ?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
23.“神舟八号”降落返回地面时,纽约时间(西五区)为( )
A.11 月17 日2 时36 分? B.11 月17 日6 时36 分?
C.11 月16 日6 时36 分 D.11 月17 日18 时36 分
24.气旋和反气旋是全球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下列有关两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各地反气旋的气流旋转方向不同 B.二者气流旋转运动的原因相同
C.二者形成的天气现象相同 D.热带风暴是在赤道上形成的气旋
25. 近地面的风向一般( )
A.与等压线平行 B.与等压线垂直
C.与等压线有一定的夹角 D.与水平气压梯度力平行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图12)回答26~28题:
26.图中A、B、C、D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A B.B C.C D.D
27.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A B.B C.C D.D
28.若B处为太平洋上,则该气压系统的名称是( )
A.亚速尔高压 B.夏威夷高压 C.冰岛低压 D.阿留申低压
读右面“锋面示意图”,回答29—30题:
29、图中四点属于暖气团控制下的( )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30、图中四点位于雨区的是( )
①a ②b ③c ④d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1~33题。
31.图1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全球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2.在大陆西岸,长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 )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33.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高温少雨 C.温和多雨 D.温和少雨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震,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回答34~35题。
34.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0千米左右,岩层的断裂处位于( )
A.地壳中 B.上地幔中 C.下地幔中 D.地核中
35.这次地震震中的人们会感觉到( )
A.只有上下颠簸,没有水平晃动 B.只有水平晃动,没有上下颠簸
C.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D.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公路沿河分布。据图回答36-38题。
36.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基本流向是( )
A.东北向西南流 B.东南向西北流 C.西北向东南流 D.西南向东北流
37.图中路基最可能被侵蚀、冲毁的路段是( )
A.甲 D.乙 C.丙 D.丁
38.下列四地中,最容易受到泥石流影响的是( )
A.W B.X C.Y D.Z
图 12 为某地某日一次强台风过程的风速逐时变化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39-40题。
39.当天控制该地的是( )
A.热带气旋 B.副热带高压 C.冷锋 D.暖锋
40.在15-17 时该地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阳光明媚 B.狂风暴雨 C.阴雨连绵 D.电闪雷鸣?
二.综合题(共2题,共40分)
41.读图13,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图13中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 ____;B的名称是 ;
C的名称是 ; 气压带A与B之间是 带; 气压带B与C之间是_____ ____带,在图中画出风向。(12分)
(2)图13中23.5°N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多为______ ___气候,35-55°N大陆东岸多为______ ___气候。(4分)
(3)若用干、湿、冷、热来表示气候状况,则A气压带控制下为_________,B气压带控制下为_________。(4分)
42.下图为圆柱投影图,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回答问题。(20分)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P点的纬度是 。(4分)
(2)A、B、C三点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2分)
(3)这一天地球上极夜范围是 。(2分)
(4)如果A点的时间为19点20分,B点所属时区是 。(4分)
(5)此日以后,地球公转速度继续加快,太阳直射点将向 (方向)移动,北半球白昼将怎样变化?(4分)
(6)此时,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什么?(4分)
碣石中学高二级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卷 参 考 答 案2013-1-22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D
D
B
D
B
C
D
A
B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B
D
C
D
A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B
B
C
C
C
D
B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B
A
D
C
C
D
A
B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科学之间联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科学的统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科学概括和总结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科学。
2、有人说“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山还是在那里,实实在在的地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则认为“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这两个观点分别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3、某人得了重病,大家劝他去医院检查,可是他说:“这都是命啊,是由天注定的,我何必与天命作对呢。”结果,这个人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由此可见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自发的世界观不利于更好地生活
③生活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 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时代、自己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段话的哲学内涵是
A.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B.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C.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变革的思想结晶
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句诗与下列名言名句的哲理相同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6、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这说明
A.物质和运动是一样的 B.物质是运动变化的,物质和运动不可分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恒动无静的 D.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有条件的
7、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制造出电脑,在电脑的控制下,机器、导弹、宇宙飞船等能够自动控制,达到预定目的。因此,有人认为,电脑是有意识的。这一观点
A.夸大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B.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C.否认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事物
8、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
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
C.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
9、我国已经开始生产甲型H1N1流感疫苗,但专家指出,疫苗生产出来后,仍需进行严格的临床实验,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组织协调各相关部门,对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管,最重要的还要保障疫苗的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这进一步说明
A.我们对事物的认识经历实践、认识的过程就能完成
B.我们对事物的真正认识需要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C.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认识事物是为了更好地改造思想,以指导实践10、神舟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后,与天空一号成功进行两次交会对接,并按计划开展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取得了丰富成果,获得了新的认识。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①人能利用规律、改变规律 ②任何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④实践决定认识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
A.放弃和选择是同等重要的 B.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
C.要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中把握对立 D.不同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12、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②事事亲身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科学上“温热有隙效应”有这样一个实例: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从这一现象中我们获得的生活智慧与下列哪个选项是一致的
A.满招损,谦受益B.反对过犹不及
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4、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A.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和方向
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科学理论决定改革开放的进程
15、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文字说明:“如果你生来万事顺利,小心点,你可能是上天的弃儿。”)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 B.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6、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势无不积,事例无不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世界是物质的
17、一块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之分,只有南极或只有北极的磁铁是不存在的。这说明
A.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C.矛盾分析法是科学的工作方法 D.不同事物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
18、邓小平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B.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D.事物的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
19、温家宝指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要坚持试点先行,2009年试点范围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到2020年前基本实现全面覆盖。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B.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C.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D.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
20、根据我国国情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修改后的《节约能源法》第四条明确规定:“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这反映了
A.价值判断和选择具有历史性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21、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张和民教授,呕心沥血24个春秋,把自己的全部智慧献给“国宝”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事业,并获得了“熊猫爸爸”的美誉。张和民教授的事迹表明
A.价值观对人生选择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B.人生价值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得以实现和证明
C.正确的价值选择只能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
D.先进人物必须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和实现集体、他人利益
22、“天空没有星星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哲学的角度看,上述材料说明
A.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B.社会文明和哲学发展不可分
C.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3、在我国现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虽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经济仍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这种观点符合以下哲学道理
A.事物性质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 B.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C.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4、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于保障和尊重人权的需要,2012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刑事诉讼法》做出了修改。这表明
A.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 B.价值选择决定价值判断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25.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人们经历了一个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现在的“退耕还林”的变化发展过程。这体现了
A.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随意性 B.人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点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
材料:201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上合组织”已成为和平发展的旗帜。回答26~27题。
26、2012年6月7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发表声明强调,在“上海精神”指引下,上合组织作为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主体和建设性力量,已成为21世纪国家之间和区域合作的典范。这体现的历史唯物主义道理是
A.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B.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C.正确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 D.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27、胡锦涛指出,我们应该从地区经济形势特点和各国发展实际需求出发,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这一有效平台,发挥各自优势,努力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其唯物辩证法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B.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28、有人说:“黎明前的黑暗,在充满信念的人眼中,与白昼何异!”它告诉我们:面对人生旅途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正确的态度是
①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②努力寻求造成挫折和失败的客观原因
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战胜困难和挫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29、达·芬奇曾经说过:“热衷于实践而不要理论的人好像一个水手上了一只没有舵和罗盘的船,拿不稳该往哪里航行。”这表明
A.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B.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C.理论和实践是始终统一的 D.实践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0、发菜是一种黑色藻类植物,其食用价值和一般青菜一样,然而就是因为它谐音“发财”而身价百倍,导致大批人为了攫取经济利益而疯狂挖掘草地,大批草原植被和草场被毁。从哲学角度看,有人将“发菜”与“发财”相连,实质是
A.导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对立 B.否定了联系的客观性
C.承认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一种错误的认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材料一:2012年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2周年纪念日。32年来,深圳人以“牛的无畏把世间旧习俗连根拔起”的拓荒牛精神诠释、丰富、发展了深圳精神。
材料二: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党在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上不断探索、深化和完备。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形成了初步认识;十五大和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十八大又在此基础上又提出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结合材料一,说明以“牛的无畏把世间旧习俗连根拔起”的拓荒牛精神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5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过程。(9分)
32、材料一:2012年2月3日至4日,温家宝到广东省走访企业、村庄,考察人才市场和海关物流园区,召开座谈会听取建议。温家宝强调,国内经济一些体制上的问题,特别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不少,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
材料二:广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把握广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极力成为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三极;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1)运用社会历史观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所提出的“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是改革开放”的理解。(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广东如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16分)
碣石中学高二级上学期思想政治期末考试答案2013·01·21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抓住了建设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4分)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划拨专项资金打造广东特色文化品牌。(4分)
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广东文化强省既注重发展自身个性特色,又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的普遍经验。(4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文)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等差数列中,a3=7, a9=19,则a5= ( )
A.10 B.11 C .12 D.13
2.已知命题p、q,“非p为真命题”是“p或q是假命题”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等差数列中,已知前项的和,则等于( )
A. B.12 C. D.6
4.不等式的解集是( )
A.{x|-1<x<3} B.{x|x>3或x<-1}
C.{x|-3<x<1} D.{x|x>1或x<-3}
5.椭圆上一动点P到两焦点距离之和为( )
A.10 B.8 C.6 D.不确定
6.抛物线的焦点坐标是( )
A.(2,0) B.(- 2,0) C.(4,0) D.(- 4,0)
7. 下列曲线中,离心率为2的是( )
A B C. D
8.函数y=x++5(x>1)的最小值为( )
A.5 B.6 C.7 D.8
9.在中,,若以为焦点的椭圆经过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 )
A B C    D  
10.已知椭圆=1双曲线=1有公共的焦点,那么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A.x=± B.y=± C.x=± D.y=±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___________
12. 等比数列的前三项为,,,则
13.已知点P(x,y)满足: ,则可取得的最大值为 .
14. 已知且,求使不等式恒成立的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题满分12分)
求焦点为(-5,0)和(5,0),且一条渐近线为的双曲线的方程.
16.(本题满分12分)
已知不等式的解集为
(1)求和的值; (2)求不等式的解集.
17. (本题满分14分)
已知△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 若, 求的值;
(2) 若△的面积 求的值.
18.(本题满分14分)
已知是等差数列,其中.
(1)求通项公式;
(2)数列从哪一项开始小于0;
(3)求值.
19(本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长轴长为,离心率,过右焦点的直线交
椭圆于,两点:
(Ⅰ)求椭圆的方程;(Ⅱ)当直线的斜率为1时,求的面积;
20.(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的图象上。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
(3)令证明:。
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科数学答案 2013.01.22
一、二题得分
15题得分
16题得分
17题得分
18题得分
19题得分
20题得分
总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D
A
B
B
A
D
A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1. 12. 13. 3/2 14.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题满分12分).
解:
16.(本题满分12分)
(I)b=-3,c=2 (II)(1/2,1)
17.(本题满分14分)
18.(本题满分14分)
解:(1)
……4分
(2) ……6分
数列从第10项开始小于0. …… 7分
(3)是首项为25,公差为的等差数列,共有10项. …9分
所以
…… 12分
…… 14分
19.(本题满分14分)
解:(Ⅰ)由已知,椭圆方程可设为 ∵长轴长为,
心率,∴,所求椭圆方程为:.
(Ⅱ)因为直线过椭圆右焦点,且斜率为,所以直线的方程为.设,由 得 ,解得 .∴ .
20.(本题满分14分)
.解:(1)
当;当,适合上式,
………………………………………4分
(2),

, ② ……………………5分
由①②得:
=, ………………8分
(3)证明:由
…………………………10分

……12分
成立 …………………………………14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理)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5分,共40分)
1.已知等差数列中,的值是( )
A.16 B.8 C.7 D.4
2.命题的否定( )
A. B.
C. D.
3.已知命题p、q,“非p为真命题”是“p或q是假命题”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ABC中,AB=,AC=1且B=30°,则△ABC的面积等于( )
A. B. C.或 D.或
5.设x,y满足,则z=x+y( )
A.有最小值2,最大值 3 B.有最小值2,无最大值
C.有最大值3,无最小值 D.既无最小值,也无最大值
6.函数y=x++5(x>1)的最小值为( )
A.5 B.6 C.7 D.8
7.设P是双曲线上一点,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是,
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则等于( )
A.2 B.18 C.2或18 D.16
8.已知曲线C:y=2x2,点A(0,-2)及点B(3,a),从点A观察点B,要使视线不被曲线C挡住,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4,+∞) B.(-∞,4]
C.(10,+∞) D.(-∞,10]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9.椭圆的离心率为________.
10.向量且,则=________.
11.两灯塔与海洋观察站的距离都等于,灯塔在北偏东处, 灯塔在南偏东处, 则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12.已知点是椭圆某条弦的中点,则此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
13.已知正项数列{an}的首项a1=1,前n项和为Sn,若以(an,Sn)为坐标的点在曲线
y=x(x+1)上,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14.已知是抛物线的焦点,是抛物线上两点,是正三角形,则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80分)
15.(本题满分12分)若.

16.(本题满分12分)已知是等差数列,其中.
(1)求通项公式;
(2)数列从哪一项开始小于0;
(3)求值.
17.(本题满分14分)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
.
(1)求边的长; (2)求的值.
18.(本题满分14分)
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数列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其中
、、依次成等比数列,且 .
(1)求数列和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19.(本题满分14分)
已知四棱锥的底面为直角梯形,,,底面,且,,是的中点.
(1)证明:面面;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20.(本题满分14分)
如图,已知椭圆=1(a>b>0)的离心率,过点A(0,-b)和B(a,0)的直线与原点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已知定点E(-1,0),若直线y=kx+2(k≠0)与椭圆交于
C、D两点.
问:是否存在k的值,使以CD为直径的圆过E点?请说明理由.
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B
B
D
B
D
C
D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7. 解:(I)在△中,由正弦定理得.
由及得. ………………………3分
所以. …………………………………………6分
(II)在△中,由余弦定理得.
……………………………………………………………9分
所以. ………………………………………………………11分
因此,.
………………………………………………………14分
19.
20、解:解析:(1)直线AB方程为:bx-ay-ab=0.
  依题意 解得 
∴ 椭圆方程为.  …………………………………………5分
(2)假若存在这样的k值,由得.
  ∴     ① ………………………………7分
  设,、,,则     ②
 而. ……………………10分
要使以CD为直径的圆过点E(-1,0),当且仅当CE⊥DE时,则,即 ∴    ③
  将②式代入③整理解得.经验证,,使①成立.
综上可知,存在,使得以CD为直径的圆过点E. ……………………14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安培发现了电流能产生磁场 B.楞次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
C.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奥斯特发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规律
2、对于电容的定义式C=,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只电容器所带有的电荷量越多,其电容C就越大
B.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越低,则其电容C越小
C.对于固定的电容器,它所充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所加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D.如果一个电容器两极板间没有电压,就没有充电荷量,也就没有电容
3、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 、Q 是两个等量正电荷 B.P 、Q 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 C. P 、Q 是两个等量负电荷 D.P 、Q 产生的是匀强电场
4、下列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放入场中的试探电荷的电性有关。
B.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该点有无试探电荷无关
D.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就是试探电荷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5、如图所示,质量分别是m1和m2带电量分别为q1和q2的小球,用长度不等的轻丝线悬挂起来,两丝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和β(α>β),两小球恰在同一水平线上,那么( )
A.两球一定带同种电荷
B.q1一定大于q2
C.m1一定等于m2
D.m1所受库仑力一定等于m2所受的库仑力
6、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图,a、b是电场的两点.将同一试探电荷先后放置在这两点进行比较,有( )
A.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可能小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B.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一定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C.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小于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
D.电荷在a点具有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具有的电势能
7、电荷Q在电场中某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做功W,由此可算出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若让电量为2Q的电荷在电场中的这两点间移动则( )
A.电场力做功仍为W B.电场力做功
C.两点间的电势差仍为U D.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电荷在磁感应强度不为零的地方,一定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
B.运动电荷在某处不受洛伦兹力作用,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
C.洛伦兹力既不能改变带电粒子的动能,也不能改变带电粒子的速度
D.洛伦兹力对带电粒子一定不做功
9、如下叙述是有关安培力的说法,则正确的是( )
A.安培力的方向既垂直电流方向,又垂直磁感应强度方向
B.将通电导体置于磁场中,导体必将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C.将通电导体置于与磁感线平行时,增大电流强度,则安培力也随着增大
D.将通电导体置于与磁感线垂直时,导体可能不受安培力的作用
10、关于感应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为零,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B.穿过螺线管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螺线管内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C.线圈不闭合时,即使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也没有感应电流?
D.只要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11、带电粒子在垂直于匀强磁场的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现欲缩短其旋转周期,可行的方案是( )
A.减小粒子的入射速率 B.减小磁感应强度
C.增大粒子的入射速率 D.增大磁感应强度
12、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13、如图所示,平行导轨间有一矩形的匀强磁场区域,细金属棒PQ沿导轨从MN处匀速运动到M'N'的过程中,棒上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变化的图示,可能正确的是( )
二. 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不给分)
14、如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该点电荷带负电
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15、如图所示,穿过线圈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变化时,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从上向下看感应电流的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
B.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大时,从上向下看感应电流的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C.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时,从上向下看感应电流的方向应为顺时针方向
D.当磁感应强度均匀减小时,从上向下看感应电流的方向应为逆时针方向
16、如图是某种正弦式交变电压的波形图,由图可确定该电压的( )
A.周期是0.01s B.当t=0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垂直,磁通量最大
C.最大值是311V D.表达式为e=220sin100πt(V)
1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恒定不变,变阻器R1的滑片P处在如图位置时,电灯L正常发光。现将滑片P向右移动,则在该过程中( )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C.电灯L变暗 D.定值电阻R2消耗的功率变小
18、如图所示电路中,L是自感系数足够大的线圈,它的电阻可忽略不计,D1和D2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将开关K闭合,待灯泡亮度稳定后,再将开关K断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K闭合瞬间,两灯同时亮,以后D1熄灭,D2变亮
B.K闭合瞬间,D1先亮,D2后亮,最后两灯亮度一样
C.K断开时,两灯都亮一下再慢慢熄灭
D.K断开时,D2立即熄灭,D1闪一下再慢慢熄灭
19、如图所示,在置于匀强磁场中的平行导轨上,横跨在两导轨间的导体杆PQ以速度v向右匀速移动,已知磁场的磁感强度为B、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即纸面)向外,导轨间距为l,闭合电路acQPa中除电阻R外,其他部分的电阻忽略不计,则( )
A.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E=BIL
B.电路中的感应电流
C.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由c向a
D.通过PQ杆中的电流方向是由Q向P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14分)
20、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图所示的表盘,阻值为 Ω;若接着测另一个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很大,此时应换用 挡(选填“×100”或“×1”)测量.
21、图为某同学根据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数据绘制成的U-I图,由此可得干电池的电动势E =__________V,内阻r = Ω.(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2、(1)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a)所示(I和U分别表示电阻的电流和电压)。要求小灯泡两端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额定电压以上。
①、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Ω)、电源、电阻、电键、导线若干.)他们应选用下图(a)中所示的    电路进行实验;
②、根据实验测得数据描绘出如下图所示U-I图象,由图分析可知,小灯泡电阻R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是T越高R越 (填“大”或“小)。
(2)实验中使用的小灯泡标有1.5 V字样,请你根据实验结果求出小灯泡在1. 5 V电压下的实际功率是    W。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11+12=23分,应写出必要文字说明、方程式)
23、(11分)一个矩形线圈abcd,长ab=20cm,宽bc=10cm,匝数n=200,线圈回路总电阻R=5Ω,整个线圈平面内均有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穿过.若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求:
(1)线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流
(2)当t=0.3 s时,线圈的ab边所受的安培力的大小
(3)在1 min内线圈回路产生的热量
24、(12分)如图所示,BC是半径为R的1/4圆弧形的光滑且绝缘的轨道,位于竖直平面内,其下端与水平绝缘轨道平滑连接,整个轨道处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今有一质量为m、带正电q的小滑块(体积很小可视为质点),从C点由静止释放,滑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减为零.若已知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忽略因摩擦而造成的电荷量的损失.试求:?
(1)滑块通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通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3)水平轨道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
答案: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和细胞器,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细胞器
B.存在内质网的细胞一定是真核细胞,但存在高尔基体的细胞不一定具有分泌功能
C.有线粒体的细胞不能进行无氧呼吸,无叶绿体的细胞有些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基础是磷脂的运动,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是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2.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B.在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
D.抗体分泌过程中,囊泡膜经融合成为细胞膜的一部分
3.下列化学反应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是(   )
①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②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③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④mRNA的合成  ⑤消化酶的合成  ⑥丙酮酸被还原成乳酸
A.①③ B.①③⑥ C.①⑥ D.①④⑤
4.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B.四种色素均可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
C.四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甲
D.发黄菠菜叶中色素含量显著减少的是甲和乙
5.下图为在某种光强度和一定温度下,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影响某绿色植物O2的释放量(单位叶面积·每小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40(O2 吸收量mg/h)
B.当二氧化碳浓度为100 ppm时,该植物光合速率等于40(O2 释放量mg/h)
C.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400 ppm后,该植物有机物积累量随时间增加而不再增加
D.当二氧化碳浓度为500 ppm时,如需提高光合速率,可增加光照和适当提高温度]
6.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分裂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为初级精母细胞,含8条染色单体
B.甲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8条染色体,有同源染色体
C.丙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2条染色体,无同源染色体
D.用洋葱根尖作实验材料可观察到甲、乙、丙、丁
7.在高倍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高等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
A.染色体、细胞壁、纺锤体 B.细胞壁、细胞膜、核膜
C.染色体、细胞板、细胞膜 D.染色体、纺锤体、赤道板
8.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9.关于细胞全能性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A.大量的科学事实证明,高度分化的植物体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个体发育所需的全部基因是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内在条件
C.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试管苗,是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全能性的结果
D.通过动物细胞培养获得特定类型的细胞系,证明了动物体细胞也具有全能性
10.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11.右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若X是m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若X是DNA一条链,Y含有U,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若X是tRNA,Y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
D.若X是HIV的RNA,Y是DNA,则管内必须加入DNA酶
12.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
C.单倍体生物体细胞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
D.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唯一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13.用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二倍体水稻品种进行育种时,方法一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然后选育所需类型;方法二是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一所得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3/8、1/4
B.方法二所得植株中纯合子、可用于生产的类型比例分别为1/2、1/4
C.方法一和方法二依据的主要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D.方法二中最终目的是获得单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可提高基因突变频率
14.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C.图中②与⑤的形成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15.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生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d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直接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②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16.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效应器
B.甲图的⑥结构中,信号的转换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C.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c为兴奋部位
D.乙图a、b段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b→a
17.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 ③人体分泌的乳汁中含有某些抗体 ④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 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 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 ⑦对移植器官的排斥是通过细胞免疫进行的
A.①④⑤⑦ B.①②③⑦ C.③④⑤⑦ D.②③⑥⑦
18.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功能过程描述的是( )
A.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过呼吸作用消耗
B.在植物羊狼这条食物链中,羊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C.蜜蜂发现蜜源后的舞蹈动作、雄孔雀为吸引雌孔雀而开屏
D.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最后重新回到大气中
19.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图示所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增加自养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
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
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生物与所有异养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
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
20.如图所示的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图2为某特殊环境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1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食草鸟、蜘蛛、蟾蜍、猫头鹰
B.图2中,若黄雀的全部同化量来自两种动物——蝉和螳螂,且它们各占一半,则当绿色植物增加G千克时,黄雀增加体重最多是G/125千克
C.图1中蛇突然减少,猫头鹰的数量也将减少
D.图1中猫头鹰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共4个营养级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均不能得分,漏选且选正确得2分。)
21.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时,温度、酸碱度、使用试剂的量等都是自变量
B.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可根据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判断产生CO2的量
C.用斐林试剂模拟尿糖检测时,应该设计正常人尿液的对照实验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可以直接计数
22.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
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
D.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灭虫,如果将害虫消灭到K/2的数量,就能达到理想效果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3.(14分)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下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物质A是 。
(2)在CO2浓度为1%的环境时,该植物叶肉细胞中可以产生ATP的细胞结构有
;此时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有 。
(3)若使该植物处于CO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CO2固定的场所为 ,此时叶肉细胞消耗的CO2有一部分是来自于 过程产生的,进行该过程的细胞器经 染液染色后可在显微镜观察到其被染成蓝绿色。
(4)请写出光合作用过程中总反应式: 。
24.(12分)下面是大豆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深绿;Bb表现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由R、r基因控制)遗传的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合
母本
父本
F1的表现型及植株数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220株
子叶浅绿抗病217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
子叶浅绿抗病
子叶深绿抗病110株
子叶深绿不抗病109株
子叶浅绿抗病108株
子叶浅绿不抗病113株
(1)组合一中父本基因型是 ,由组合二可知控制大豆子叶颜色和花叶病的抗性基因在遗传时遵循 定律。
(2)用表中F1的子叶浅绿抗病植株自交,在F2的成熟植株中,表现型的种类:子叶深绿抗病∶子叶深绿不抗病∶子叶浅绿抗病∶子叶浅绿不抗病比例为 。
(3)用子叶深绿与子叶浅绿植株杂交得F1 ,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成熟群体中,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 。
(4)为培育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植株,可利用上述表格中 植株个体进行自交,在子代中选出子叶深绿类型即为纯合的子叶深绿抗病大豆植株,此种方法所得的成熟子代中纯合子占 。
25.(12分)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表示免疫系统;“甲”表示增殖分化,产生 和记忆细胞。人体内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含量有关,其升高会导致 激素分泌增加而使尿量减少。
(2)当人紧张时,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细胞的信息分子“丙”是来自神经元分泌的 ,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使其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的“乙”是 激素。
(3)由上图可知,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6.(12分)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填字母);⑥过程代表 ,该过程是导致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大气中的CO2以①过程进入A体内时,伴随着的能量转化有 ;④过程代表的种间关为 。
(3)若C代表某种小型食肉动物,则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 法。
2012~2013学年度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2013-01-23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35分)
第I卷
Ⅰ.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little boy had the job of coming to school early each day to start the fire and warm the room before his teacher and his classmates arrived.
One 1 they arrived to find the schoolhouse was on fire. They dragged(拖) the senseless(无意识的) little boy out of the burning building more dead than alive. The doctor told his mother that her son would surely 2 .
But the brave boy didn’t want to die. He made up his 3 that he would survive somehow, and to the amazement of the doctor, he did survive. When the 4 was past, the mother was told that he would be a lifetime cripple(跛子) with no 5 of the lower part of his body at all.
Once more, the brave boy made up his mind. He would not be a 6 . He would walk. But unfortunately from the waist down, he had no motor(运动神经的) ability. His thin legs were all but lifeless.
Finally he returned from the 7 . Every day his mother would massages(按摩) his little 8 , but there was no feeling. Yet his 9 that he would walk was as strong as ever.
One sunny day his mother wheeled him out into the 10 to get some fresh air. This day, instead of sitting there, he threw himself from the chair. He pulled himself across the grass, dragging his legs behind him. He walked his way to the white 11 .With great 12 , he raised himself up on the fence(篱笆) . Then, he began dragging himself along the fence and 13 that he would walk. He started to do this every day until he wore a smooth path all around the yard beside the fence. 14 through his daily massages and his iron determination, he did 15 the ability to stand up, then to walk by himself and then to run. This determined young man, Dr Glenn Cunningham, ran the world’s fastest mile!
1.A. afternoon B.evening C. noon D. morning
2.A. die B. survive C.fail D.recover
3.A. mind B. heart C. idea D. view
4.A. disease B. disaster C. danger D. failure
5.A. effect B. use C. good D. work
6.A. cripple B. patient C. trouble D. winner
7.A. school B. home C. factory D. hospital
8.A. hands B. legs C. arms D. feet
9.A. decision B. dream C. promise D. determination
10.A. street B. school C. yard D. shop
11.A. fence B. wall C. houses D. door
12.A. job B. time C. effort D. success
13.A. promised B. decided C. insisted D. predicted
14.A. Frankly B. Finally C.Actually D. Secondly
15.A. build B. improve C. choose D. develop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I was feeling sad because my mother was out of job. It left me wondering 16
was going to happen to us.
I got off the college shuttle bus and started walking. Then I heard piano music and singing rising above the noise of the people and the traffic. I walked much 17 (slow) so I could find out where it was coming 18 . Through the crowd I saw 19 young lady sitting at a piano with a carriage next to her. She was singing songs with love and keeping on trying. The way she was singing comforted me a bit. I stood there 20 (watch) her play for about fifteen minutes, thinking that 21 must take courage to perform 22 her own in the middle of a crowd.
She must have felt my presence because she would often look in my direction. By now I was telling myself that if she could perform in front of hundreds of people 23 she didn’t know, I could at least tell her how good she sounded. I walked over, put some money in her carriage and 24 (say), “Thank you. I have been going through a hard time 25 (late), but you’ve made me hopeful again.”
Ⅱ. 阅读 (共两节, 满分6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Tom was a poor boy. He made a living by cleaning leather shoes for others in the street. Tom was also a clever boy.
One day, a very rich man with the name Miser appeared in front of Tom. He watched his dirty shoes for a while, and then looked at Tom. Tom knew this kind of people well: they love money very much and hate to spend it.
Tom said, “Let me clean your shoes, sir.”
“For nothing?” the rich man asked.
“Only two pence, sir.”
Mr Miser shook his head and walked away.
Tom thought for a moment and then called out, “I’d like to clean it for nothing!” This time Mr Miser agreed. And soon one of his shoes was shining brightly.
When the rich man put his other shoe on the stool(凳子), Tom said he wouldn’t clean it for him unless he was paid two pence for his work. Mr Miser was very angry. He refused to pay anything and went away with a smile on his face.
But to his surprise, the well-cleaned shoe was so bright that it made the other one look even dirtier. Mr Miser took a look around. People in the street were laughing at him. He couldn’t walk on any further.
Finally the rich man returned and gave Tom two pence. In a very short time his two shoes shone brightly.
26.The story happened___________.
in a shoe shop B.in the street
C.at the rich man’s house D.near the boy’s home
27.The boy called the man back and agreed to clean his shoes for nothing, because_______.
he was afraid of the rich man B.he liked to clean shoes for rich men
C.he wanted to get something else instead of money
D.he was sure he could get his pay from Mr. Miser
28.Mr Miser smiled because________.
he liked to walk with only one shoe cleaned
He had one of his shoes cleaned without paying for it
He thought his other shoe needn’t be cleaned at all
He thought he wouldn’t be laughed at by the people in the street.
29.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The boy was waiting for the rich man that day.
Mr. Miser didn’t want to have his shoes cleaned.
The rich man won at last. D.The rich man had to pay the boy for his work.
30.From the passage we know__________.
Mr. Miser was a generous man B.the boy was fooled by the rich man
C.the boy was clever enough to have his work paid
D.it is good manners to have one’s shoes cleaned before he or she goes out.
B
A jobless man wanted very much to have the position of “office boy” at Microsoft. The HR manager interviewed him and then watched him cleaning the floor as a test. “You have passed the test,” he said. “Give me your e-mail address and I’ll send you the form to fill in and the date when you may start.” The man replied, “But I don’t have a computer, neither an e-mail.” “I’m sorry,” said the HR manager. “If you don’t have an e-mail, that means you are not living. And anyone who isn’t living cannot have the job.”
The man left with no hope at all. He didn’t know what to do with only $10 in his pocket. He thought and thought. Then he went to the supermarket and bought 10 kilos of tomatoes. He sold the tomatoes from door to door. In less than two hours, he had 20 dollars. He repeated the operation three times, and started to go early every day, and returned home late. Shortly, he bought a cart , then a truck, then he had his own fleet of delivery vehicles(运货车队). Five years later, the man was one of the biggest food retailers (零售商) in the US.
One day, one of his friends asked him for his e-mail. He said, “I haven’t got one.” His friend couldn’t believe his ears. “Can you imagine what you could have been if you had an e-mail?” The man thought for a while and replied, “Yes, I’d be an office boy at Microsoft!”
31. What did the man do for the test?
A. He sent e-mails. B. He did the cleaning
C. He sold computers. D. He filled in forms.
32. The man didn’t get the job because he_____________.
A. disliked such a job B. didn’t pass the test
C. didn’t have an e-mail D. knew nothing about computers
33. The man ______after he left Microsoft.
A. went to look for another job B. asked for food from door to door
C. thought of an idea to make monkey D. bought a computer and got an e-mail
34. Why could the man become one of the biggest food retailers in the US?
A. Because he had many friends to help him.
B. Because he was smart and worked very hard.
C. Because he had his own fleet of delivery vehicles.
D. Because he wanted to show Microsoft he was living.
35. What does the story want to tell us?
A. Computers are very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B. Everyone can make a lot of money with only$10.
C. The HR manager didn’t find the ability of the man.
D.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impossible if we work hard.
C
We all know the dangers of fires. It’s good and necessary for a family to learn how to prepare for a fire. Here are some suggestions.
Put a smoke alarm(火警) in the house. Smoke from a fire causes the alarm to go off. The alarm makes a loud sound. The sound tells everyone to leave the house at once.
Make escape plans. We should know all the ways out of the house. If there is a fire, everyone follows the plan to get out. Part of the plan is to check all the windows to make sure they can be opened easily.
Buy fire extinguishers(灭火器) in the house. Everyone in the family should know how to use them.
Practise for a fire. We do fire practice because we teach children about fire safety. Everyone in the family should know the following fire rules:
★Don’t open a hot door! The fire can grow more quickly if you open the door.
★Stay close to the floor! Smoke can be more dangerous than fire. The best air is near the floor because smoke rises.
★What will you do if your hair or clothes start to burn? First, stop! Don’t run! The fire burns faster because of more air. Drop! Fall to the floor. Then roll! Turning over and over will make the fire go out. Put a blanket(毯子) around you to keep air away from the fire that may still be on you.
There are many possible causes for fires. A wise family is ready all the time. If there is a fire, don’t forget to call 119 for help.
36.When a smoke alarm rings at home, it means _________.
A. you have to get up B. water is running to the floor
C. something is burning D. someone breaks your window
37.The writer advises us to do the following to prepare for a fire except that _____.
A. we practise for a fire B. we make escape plans
C. we buy fire extinguishers D. we use electrical cookers
When a fire happens,____ if you open the hot door.
A. the door will soon be on fire B. the electricity will be cut off
C. the fire will grow more quickly D. the house will fall down
What are the right steps you should take when your hair or clothes catch fire?
A. Stop, run, roll. B. Stop, drop, roll.
C. Run, drop, roll. D. Roll, drop, stop.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Be Ready for a Fire. B. The Causes of a Fire.
C. Learn to Use a Fire Extinguisher. D. The Dangers of a Fire.
D
Have you ever stayed in a hotel? Most Chinese hotels often provide guests with things like disposable (一次性的) toothbrushes, toothpaste, shampoo and slippers. Many guests like the idea because they don't have to bring their own. But, if you travel to Beijing, remember to bring your own things. Starting from June, some hotels in Beijing will no longer provide guests with these disposables. They want to ask people to use less disposable things.
Many disposable things are made of plastic(塑料). People throw them away after only using them once. It is a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is very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Do you know, one Chinese person makes as much as 400kg of waste a year! Most of that waste comes from disposable things. In Beijing, people throw away about 19,000 tons of plastic bags and 1,320 tons of plastic lunch bowls every year! Plastic can take between 100 and 400 years to break down. So the less plastic we throw out, the better. So, wherever you travel, bring your own things and use them again and again.
Back at home and school, you can also do something to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 Try to do these things in your daily life:
Use cloth shopping bags, not plastic ones.
After using a plastic bag, wash it out and let it dry. Then you can use it over and over again.
Do not use paper cups. At your school canteen(食堂), use your own bowl and chopsticks instead of disposable ones.
41.Why do many hotels provide guests with some disposable things?
A.Let their guests be convenient during their travelling.
B.Hope their guests use less disposable things.
C.Wish their guests to save money.
D.Want their guests to use more disposable things.
42.Some Beijing hotels will no longer provide guests with ____.
A.cheap food and drink B.disposable things
C.good service D.free TV programs
4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Many disposable things are made of plastic.
B.Throwing disposable things away is a waste of natural resources.
C.Plastic is very bad for the environment. D.Plastic breaks down easily.
44.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world a better place at home and school?
A.Use shopping bags made of plastic. B.Do not throw away paper cups.
C.Use disposable plates, bowls and chopsticks.
D.Do not forget to reuse daily necessities(日用品).
45.We can tell from the story that ____.
A.people don't like disposable things at all
B.we can't use paper or plastic bowls at school
C.we should use less plastic things and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D.hotels won't provide disposable things because they want to save money
E
Greece is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Millions of tourists visit this place every year. In Greece the bus is the most convenient and preferred means of travelling. There are intercity(城市间的) buses operated by KTEL that interconnect(相互连接) various cities of Greece, and there are international buses operated by OSE that connect Greece to other European cities.
Every tourist must visit Greece at least once in life. This country is really a vacation heaven. It is the perfect blend of history and art with adventure and romance. You can dive into deep blue waters, climb up the mountains or enjoy ancient architecture and history.
Buses in Greece are cheap and very comfortable. All bus stations display schedules of buses on every route. Conductors and drivers are very polite and helpful. Travelers never face any trouble locating and boarding buses to their destinations. Tourists can always ask the conductor to inform them about their stop, so that they can get down at the right stop. Everyone here is more than happy to help tourists.
Athens, the capital of Greece, has three bus terminals. Buses to different part of Greece leave from different terminals.
Air-conditioned express buses(空调快车) also operated between major cities. They are faster and more comfortable than other buses. Tourists can choose guided Greece bus tour. These tours are the perfect way of exploring this great country.
Buses in Greece are also a great way of saving bucks on the journey. The long-distance bus system is very cheap. Buses save a lot of money to cover long distances, cheaper than taxis or cars. They are also the best means of interacting with local people. You can sit next to a native Greece and 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the place.
46.The company KTEL offers bus services__________.
to different cities in Greece B.from Greece to other countries
C.to tourist attractions in Greece D.from Greece to its bordering(相邻的) countries
47.It can be inferred from Paragraph 3 that the Greece are_________.
generous B.hard-working C.economical D.warm-hearted
48.If you are a tourist of Greece from oversea(海外), you’d better choose________.
taxis B.cars C.guided Greece bus tours D.air-conditioned express buses
49.The underlined word “bucks” in the last paragraph probable refers to_______.
money B.energy C.time D.trouble
50.While taking long-distance buses, you can________.
know more about the bus schedules B.make friends with the conductors
C.learn more about bus systems in Greece
D.learn something about the place you’re visiting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William, Paul, Tony, Sarah和Tim分别想乘火车外出游览观光。阅读下面六则周末旅游计划的简介,选出符合他们各人需要的最佳选项。
A
Sunday, June 1: Train leaves London at 7:00 and breakfast is served as we head north. Arrive Durham after a light lunch and visit this city full of history with its famous castle and cathedral. Travel by coach to the open-air Museum of Northern Life just outside Durham. Leave Durham Station for the journey home and arrive in London after dinner on board at 22:00.
B
Sunday, June 23: Try a Sunday luxury day out! Train leaves London about 9:00 and breakfast is served on the journey. Transfer to a comfortable coach at Repford Station which takes you straight to the famous Shockton House built in the heart of the cit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Arrive back in London at 21:00.
C
Saturday, August 31: Train leaves London about 8:30. Breakfast and a light lunch will be served on the journey and the train will run slowly over the most beautiful parts of the route. Leave the train in the Lake District and take the opportunity to photograph the countryside. Dinner will be served during the journey back, arriving in London at 21:30.
D
Sunday, June 9: This trip is especially for photographers. Leaving London at 9:30 for the Museum of Photograph in the west country. Lunch is served on arrival at the museum and after a short talk by the museum director you are free to enjoy the exhibitions in the afternoon. Train arrives back in London at 20:00.
E
Saturday, June 8: Train leaves London about 9:15 with breakfast served on the way. At Chepstow we transfer to coaches and drive to the lovely Wye Valley where there will be a boat waiting to take you on a river trip. We will stop on the way for a short walk. Dinner will be served on the return trip, arriving back in London at 21:30.
F
Saturday, June 22: A day trip to the coast! Train leaves London at 8:00 and breakfast is served before you arrive at Poole Harbour. There you have the rest of the day to watch the ferries(渡船) or take a fishing trip. Supper is served on the return journey arriving back in London at 20:30.
William and his friend enjoy visiting old buildings especially in large city centers, but they are not free on Saturday as they have to work.
Paul loves the countryside and is keen on taking photographs, so he is looking for a trip which will give him both possibilities.
Tony would like a trip on a river and he does not want to leave London before nine o’clock as he hates getting up early like most young people.
Sarah and her brother want a trip that includes three meals. They are on holiday in June and would also like to visit some famous castles and museums.
Tim is looking for a Saturday trip but he must be back in London by 21:00 so that he can catch the last bus home. He is interested in boating and sailing.
第II卷
根据句意和语法要求完成下列句子。(满分15分,每小题1分)
1.My two brothers are both ___________(policeman).
2._________ would be good for you to have a holiday.
3.Did you enjoy_________ at the party yesterday?
4.Guo Yue did quite well at the World Table Tennis Championship, but Zhang Yining did even___________(well).
5.It’s raining_________(heavy). We have to stay at home instead of going fishing.
6.Professor Williams keeps telling his students that the future_________(belong) to the well-educated.
7.I know a little bit about Italy as my wife and I_________(go) there several years ago.
8.The flowers were so lovely that they______(sell) at once.
9.Now they ________(build) a new cinema here.
10.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we_________(see) a film in the cinema together as a family.
11.This is the station_________ I saw Tom off.
12.There was a time__________ children hated to go to school.
13.Those _________are present at our class are all experienced teachers.
14.This is the book _________cover is blue.
15.__________ is known to all, the earth is round.
二、基础写作(15分)
请根据下面表格提示,以“Australia”为题,用5个句子写一篇简述澳大利亚概况的英语短文。
地理位置
位于南太平洋(the South Pacific Ocean)和印度洋(the India Ocean)之间
面积
约为770万平方公里
人口
1900多万
首都
堪培拉(Canberra)
城市
第一大城市为悉尼(Sydney)
气候
一年四季宜人
资源
盛产金属(metals)、宝石(precious stones)、煤(coal)、肉和酒(wine),被称为羊背上的国家
其他
第二次世界大战(the Second World War)以后,澳大利亚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已发展成为一个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写作要求】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2012.01.22
英语试题答案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怫然 / 弗如 篆书 / 如椽巨笔 粗糙 ∕名噪一时
B.打烊 / 佯攻 毋宁 / 好高骛远 接种 / 摩肩接踵
C.毡帽 / 粘贴 绯红 / 蜚声文坛 谂知 ∕海市蜃楼
D.形骸 / 干涸 僭越 / 熏陶渐染 信笺 / 间不容发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今年春晚本山大叔的小品并没有带给人们预期的惊喜,相反却因为植入广告而招致众多的责难,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还是蝉联了小品王。
B.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甚至已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最大的来源,地方政府的利益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紧紧地绑在了一起。这种土地财政模式的持续对高房价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C.陈玉蓉为了割肝救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每餐只吃半个拳头大的饭团,终使重度脂肪肝消失,此举使天下父母的爱子之心昭然若揭,感动了全中国。
D.翻开历史看看,人们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输得太多了,“阴沟里翻船”的情况也经历过不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宗教商业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一。如果说当初少林寺商业化是为了解决经济困境和提升国际知名度,那么如今,它给少林寺带来了一种新的困境——道德危机。
B.站台工作人员帮助乘客爬车窗,不出事,群众认为是“人情味”,但是,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由此造成的责任谁来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谁能负责?这时还有人认为是“人情味”吗?
C.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贴身伴侣,加上了许多时尚的元素,用来尽情展现个人的品味。
D.人们关注和观赏竞技赛事,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产生的文化需求,其走势必定是向上的,即便受赛事评价的影响而有所下落,也只是暂时的。
4、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恰当的一组句子是( )
,是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茗;
(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 ②①③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也。建武十四年,会稽大疫,死者万数,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所部多蒙全济。
举孝廉,再迁,辟大司徒侯霸府。诏部送徒诣河内,时冬寒,徒病不能行。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县不得已与之,而上书言状,意亦具以闻。光武得奏,以视霸,曰:“君所使掾①何乃仁于用心?诚良吏也!”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与克期俱至,无或违者。
后除瑕丘令。吏有檀建者,盗窃县内,意屏人问状,建叩头服罪,不忍加刑,遣令长休。建父闻之,为建设酒,谓曰:“吾闻无道之君以刃残人,有道之君以义行诛。子罪,命也。”遂令建进药而死。二十五年,迁堂邑令。县人防广为父报仇,系狱,其母病死,广哭泣不食。意怜伤之,乃听广归家,使得殡敛。丞掾皆争,意曰:“罪自我归,义不累下。”遂遣之。广敛母讫,果还入狱。意密以状闻,广竟得以减死论。
显宗即位,征为尚书。时交阯太守张恢,坐臧②千金,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对曰:“臣闻孔子忍渴于盗泉之水。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帝嗟叹曰:“清乎尚书之言!”乃更以库钱三十万赐意。转为尚书仆射。
时诏赐降胡子缣③,尚书案事,误以十为百。帝见司农上簿,大怒,召郎将笞之。意因入叩头曰:“过误之失常人所容若以懈慢为愆则臣位大罪重郎位小罪轻咎皆在臣臣当先坐。”乃解衣就格。帝意解,使复冠而贳④郎。
意视事五年,以爱利为化,人多殷富。以久病卒官。
(选自《后汉书·钟离意传》,有删改)
[注]  ①掾:属官,属员。②臧:“赃”的古字。③缣:细绢。④贳:赦免,宽免。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诏部送徒诣河内     前往,到……去
B.意屏人问状 使(人)退避
C.坐臧千金 因犯……罪
D.帝怪而问其故 责怪,不满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钟离意“仁于用心”的一组是(3分)(  )
①意独身自隐亲,经给医药 ②意遂于道解徒桎梏,恣所欲过 ③路过弘农,意辄移属县使作徒衣 ④不忍加刑,遣令长休 ⑤遂令建进药而死 ⑥意得珠玑,悉以委地而不拜赐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大司徒侯霸府时,钟离意命令属下遣送囚徒,当时正值寒冬,钟离意就动员弘农县给囚徒制作棉衣,县里不得已照办了。
B.面对服罪的檀建,钟离意没有处罚他,而是力排众议放他回去休长假。檀建回家后,父亲认为儿子的罪过应当以命相抵,就让他服药而死。
C.钟离意接受赏赐之物后不拜谢,皇帝觉得他很清正,不但不怪罪,反而加赏他库钱三十万作为奖励。
D.防广吃官司坐牢,其间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食。钟离意被他的孝心感动,就放他回家为母亲办丧事。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最终被免除了死罪。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过 误 之 失 常 人 所 容 若 以 懈 慢 为 愆 则 臣 位 大 罪 重 郎 位 小 罪 轻 咎 皆 在 臣 臣 当 先 坐。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罪自我归,义不累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此臧秽之宝,诚不敢拜。(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请你说说“佳”在何处?(3分)
答:

(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 ,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2)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3)钉头磷磷,_________;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______,多于市人之言语。(杜牧《阿房宫赋》)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60年来中国为何不出文学大师?
黄 麟
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出了鲁迅等一批文学大师,鲁、郭、茅、巴、老、曹,还有沈从文、钱钟书、冰心等等。虽然也有一些文学大师成色虽然并不怎么样,叫起来有点勉强,但还不至于让人觉得别扭。 ????②可解放后一直到现在,偌大个中国,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文学大师了。王蒙不够格,贾平凹不够格,莫言不够格,余华不够格,……领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一大堆作家,没有一个够格的。
③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有人把原因归咎体制,我认为此种说法值得商榷。同样的体制,为什么科技界能出钱学森这样的大师,人文学科却交白卷?当年鲁迅他们,也是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并不影响这些大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板子一味打在体制的屁股上,痛快是痛快了,却有失偏颇。 ??④也有人认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把原因归咎“盛世”。这是不正确的。有时候,国家不幸,大环境不好,但作家个人的生活境遇比较好;有时候大环境好,即盛世时代,作家个体的生存状况却很糟。比如,李白杜甫是出生在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大杜甫十一岁,两人又都经历过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你说李杜是乱世出的大师还是盛世出的大师? “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是一种情况,“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是一种情况,不能将二者绝对化。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可见“盛世说”是站不住脚的。所以,我觉得,伟大作品的诞生,大环境并非是决定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别把过错都算到时代身上。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不能本末倒置。盛世有盛世的大师,乱世有乱世的大师,不能一概而论。 ???⑤大师之大,不在著作等身,不在胡子长短,在于人格和文魄之大,在于其作品传达的伟大精神和普世价值。因此,新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⑥首先,就作家自身而言。许多作家成名之后,船到码头车到站,便开始吃老本,不思进取,千方百计想办法把名气变现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尽可能利益最大化。文学成了作家谋取名利的道具。作家不是被“圈养”,就是被商业收编,无法实现精神和灵魂突围。作家的物质GDP是上去了,精神CDP却一直负增长,入不敷出。自身一团污浊,何以宁静致远?内心一团漆黑,如何照亮别人? ??⑦文学功利化的紧迫感与日俱增。每个人都想以最小的付出获取最大的利益;每个人都想天上的馅饼往自己的头上砸。作家不但影响不了社会,而是被社会的灯红酒绿牵着鼻子走。文学最大限度被物化和细化,导致许多作家在讨价还价中创作,锤炼的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鸡虫得失。文学丧失了敬畏,大家彼此彼此,谁也不管什么大师不大师。做人格局小,何来作文格局之大?这个时候,作家写出来的作品也就可想而知。 ???⑧其次,就无名作者的成长来说。当下的文学期刊,大都江河日下,风光不再。据一位业内人氏透露,不少省级文学期刊,比内部刊物更“内部”,除了图书馆,订阅的读者不超过一百本。某些文学期刊成了编辑和作者自娱自乐的“圆桌文学”,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和切身利益相关的人在看。文学期刊的影响力更是日渐式微。如果没有媒体和网络的配合,靠单打独斗,不管这些文学期刊如何声嘶力竭,要吆喝出一个“著名作家”,难度较大。
⑨另一方面,是文学粉丝对文学新人的排斥。伪作家太多,伪大师太多。这些伪作家伪大师,到处招摇撞骗,严重透支了读者的信任。于是,每个文学粉丝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敌意,想方设法避免成为他人成功的工具。于是,文学粉丝变得势利无比,学会吝啬赞美。即使读到一流的文章,如果是无名作者,他也会不屑一顾,嘴角上翘,大声叹喟大师难觅。 ???⑩中国不出文学大师,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丰富多彩的现代生活对文学的影响。电影电视的多彩多姿,互联网的色声犬马,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文学的功能。过去,读者的精神食粮,主要是文学作品。现在,时代不同了,影视,网络,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大大削减了文学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文艺形式,找到感情宣泄的渠道。尽管这种出口是浅层的,无法真正抵达人的内心。
⑾一切与文学无关,却与文学家有关。不同的起跑线,文学节节败退,影视网络后来居上,这是作家不能容忍的。于是许多作家不惜放下身段,和娱乐圈同抢一块蛋糕。一番大打出手之后,作家华丽转身,名利双收。只是,人品和文品荡然无存,泯然众人。于是,“大师”休矣。
⑿?文学是人类的精神篝火,时代呼唤大师。因为,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
(摘自人民网2010年3月26日文化频道,有删改)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鲁迅也在体制内领工资,却具有知识分子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所以,把新中国不出文学大师的原因归咎体制是错误的。
B.作者认为,伟大作品的诞生,与大环境无关,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作家本人。
C.现在,影视,网络,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这些不同的文艺形式,使人们找到了感情喧泄的渠道,找到了真正的精神寄托。
D. 作者认为,文学最大限度地被物化和细化,许多作家锤炼的已不是语言和思想,而是利益得失,难于写出好的作品。
E. 所谓大师,并不在于作品的多少、年龄的大小,而在于作家的人格和文章的气魄,在于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和普世价值。
13.以下论据中,与“盛世说”观点相一致的一组是(3分)
A.“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李白和杜甫在安史之乱前后,都创作出许多优秀之作。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诗穷而后工,愤怒出诗人
D.改革开放后中国不出文学大师,文革十年那样的“乱世”,同样出不了文学大师。
14. 如何理解“大师是道德的坐标,思想的明灯,灵魂的驿站,精神的丰碑,沙漠的绿洲……是人生旅途中的一道道旖旎丽景”这句话,它有什么作用?(4分)
15.作者认为,60年中国出不了文学大师的原因有哪些?请加以概括。(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将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否则该题答案无效!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 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我亲爱的!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从哪儿来?”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星章。”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 “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谄媚、低三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喀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16、小说开头结尾处都写到“感到愉快的惊奇”,请体会、品味“愉快的惊奇”里分别蕴含着什么不同的感情。(4分)
17、契诃夫出身卑微,但他看重自重,主张“一点一滴地把自己身上的奴性挤出去”。文中当瘦子明白胖子的身份、地位之后,其神态、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从原文中找出集中表现这种变化的语句,并说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分)
18、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本文在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等方面匠心独运,请你选择其中一点来进行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9~21题。
感 恩 老 兵
郭松民
湛蓝的大海,金黄色的沙滩,在法兰西六月的晨风中,一队身着军服的耄耋老人蹒跚着走来。清朗的阳光打在他们脸上,他们胸前的勋章熠熠生辉。
军乐队奏响了迎宾曲,礼炮轰鸣,年轻的军官和士兵们庄严地抬起右臂——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女王站起来了,总统站起来了,总理、首相和部长们站起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不同肤色、不同性别的民众也站起来了,并且用不同的语言欢呼——老人们知道这是在向他们致敬!
这是在诺曼底——这些耄耋老人都是60年前在这里登陆的老兵。他们的很多战友长眠在这里,他们自己也曾经准备把血洒在奥马哈海滩上。今天他们之所以故地重游,就是为了接受欢呼,享受荣耀。希拉克总统在一个礼宾官的陪同下,再次向他们授予了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然后致辞说,法国和欧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老兵此时此刻都在想些什么?我不得而知。曾经拍摄了以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影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在纪念仪式后引用父亲当年的一句话形容这些健在老兵的心境:“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老兵们可以放心了,他们不仅没有被遗忘,在这一刻还成了全世界注目的中心。60年前的“D—day”,当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冲上滩头的时候,可能没有想过会有今天,但有了今天,他们当年的牺牲,便全都得到了补偿。
诺曼底的庆典也吸引了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目光,有的媒体开始寻找参加过登陆作战的中国人。这条消息让我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感觉:在诺曼底战斗过的中国人固然值得给予最大的关注,但那些在我们自己的国土上和日寇拼过刺刀的老兵,是不是也应该受到我们同样的关注呢?那些在卢沟桥、平型关、台儿庄以及在八年漫长的战争中,所有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浴血奋战过的老兵,他们都在哪里呢?我们是不是也应该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比如“七七卢沟桥事变纪念日”“八一五日本投降纪念日”或者“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让他们胸前挂满勋章,接受我们的欢呼和敬意,然后庄严地告诉他们:中国和亚洲对他们永远感激!
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老兵们已经不多了,而且还在不停地凋零。抗战爆发时20岁的老兵,今年就应该是87岁高龄了;抗战胜利时20岁的老兵,今年也应该是79岁高龄了。一位接受了“荣誉军团骑士勋章”的美国老兵霍斯勒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明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我希望我们也能看到一个隆重的庆典,能够听到有人对他们说“我们永远感激”,能够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听到他们欣慰地说:“我感到付出的一切都很值得”——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新民晚报2004年7月8日)
[注] 本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19.开头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就整篇文章而言,又有何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如何理解“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时刻,我们可能就再也没有机会了”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在第15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本文深受评委们的青睐而荣获一等奖。请结合新闻主题和写法谈谈其获奖的理由。(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上个世纪一家四代人的姓名,请参照第一代和第二代示例,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另外两代各自命名的用意,并概括它们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6分)
示例1:祖父一代(二三十年代):李有金、李有银、李有财
  用意:对财富的向往和追求。
  示例2:父亲一代(四五十年代):李翻身、李解放、李建国
  用意:对新中国、新时代的赞美和热爱。
  (1)儿女一代(六七十年代):李运动、李文革、李红卫
  用意:
  (2)孙子孙女一代(八九十年代):李约翰、李安娜、李丽莎
  用意:
(3)共同反映的社会文化现象:

23、阅读下面一则报道,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不低于80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 2013-01-21
参考译文:钟离意字子阿,会稽山阴人。建武十四年,会稽瘟疫大爆发,病死的人数以万计,钟离意只身(赴疫区)亲自抚恤(难民),管理分发医药,所管辖地区的百姓多因他才得以保全并渡过难关。
钟离意被举荐为孝廉,再次升迁,应召到大司徒侯霸府供职。朝廷下令让大司徒府派属下押送囚犯到河内府,时值冬季十分寒冷,囚犯患病不能行走。路过弘农县时,钟离意便传下文书让县里替囚徒制作衣服,县里不得已给囚徒制作了衣服,但上书朝廷奏明此事。钟离意也将全部情况上报皇帝。光武帝见到奏章后,拿给侯霸看,并说:“你所派的属下怎么如此尽心仁义呢?这个人的确是良吏!”钟离意最终又在路上解除囚徒的枷锁,任凭他们选择到达目的地的路径,但与囚徒约定在规定的日期都要到达(目的地),(结果)没有人违约。
后来,钟离意被任命为瑕丘县令。有个叫檀建的县吏,偷窃县衙里的东西,钟离意屏退左右悄悄地询问,檀建叩头服罪,钟离意不忍施加刑罚,就让他长期休假。檀建的父亲了解(真相后),为檀建安排了酒席,对他说:“我听说无道之君用刀杀人,有道之君用义罚人。你犯这样的罪,这是命啊!”于是让檀建服药而死。建武二十五年,钟离意调任为堂邑县令。县民防广为父报仇,吃了官司坐了牢,他的母亲病亡,防广哭泣不食。钟离意哀怜他,于是决定放防广回家,使他能为母亲办丧事。属下都规劝钟离意,钟离意说:“如果获罪,由我一人承担;我坚守信义,决不连累大家。”于是就把防广放走了。防广安葬母亲后,果然回来坐牢。钟离意暗中将此事上报,防广最终被免除死罪。
显宗即位,钟离意被任命为尚书。这时交阯太守张恢因贪赃千金,被押回京师依法处死,(他贪污的)钱物等被记录在案并交予大司农。朝廷下诏将这些财物分赐给群臣。钟离意得到珠宝后,将它们全部放到地上而不接受赏赐,也不拜谢。显宗感到奇怪,便问他这样做的原因。钟离意回答说:“我听说孔子厌恶‘盗泉’的名称,在盗泉边宁可忍耐干渴也不喝泉水。这些东西是贪赃受贿得到的宝物,(我)确实不敢接受。”显宗感叹道:“尚书的话真清正啊!”于是改将库钱三十万赐给钟离意。调他做尚书仆射。
当时,皇帝下诏赐予投降的胡人后代细绢,负责办理此事的尚书把细绢数量的十误写为百。皇帝看到司农呈上的册子,大怒,召来尚书郎,准备打他,钟离意于是进来叩头说:“失误,常人都能够容忍,如果把懒散大意当作过失,那么我的职位高,罪责应较重;尚书郎职位低,罪责应轻一些。错误全在我一人,我应当首先被判罪。”于是脱去衣服准备接受惩罚。皇帝怒意消除,让钟离意戴好帽子并赦免了尚书郎。
钟离意做官五年,用仁爱恩德感化人,百姓多富足。后因长期卧病死于职上。
10.(1)、“香”字所包含的不仅是柳花的香,还包括店外飘来的其他花香,店内横溢的酒香,吴姬身上的幽香。这一切融汇成一阵阵醉人的醇香,这怎能不使李白留恋呢!
(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运用了反诘与比较的修辞手法。滚滚东流的长江水,与李白的离愁别绪比起来,也是望尘莫及,可见李白愁之深,愁之长。诗人以流水与愁思相比较,并以反诘句形式出现,使人觉得新鲜,而且神情毕肖,韵味悠长。
19.答案:主要描写了法国上下举办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庆典的场面。(2分)写得既庄严又感人,表达对这些老兵们的敬意;(1分)让读者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从而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感染力。(1分)
20.答案:这些老人会相继离开人世;(2分)我们丧失感恩老人的机会,就等于忘记那段历史,这会让我们变得麻木。(3分)
21.答案:新闻主题:①在文中,作者直接亮出了观点“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他从法兰西举办的隆重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纪念活动中看到并想到了别人没有看到、想到的东西——“感恩老兵”。这一主题反映出了作者可贵的独特视角和敏锐的新闻敏感。(3分)[或者②这篇新闻主题思想针对性强。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竟然忘记了感恩,而且几乎成了一种可怕的时代病。针对现实存在并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通过《感恩老兵》一文告诉人们:“一个知道感恩的民族才是有前途的。”通过这篇作品的广泛传播,无疑能起到了“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人”的作用。(3分)]
写法:①视角独特,主题新颖。能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一般情况下,新闻记者都是直接报道事情经过,而没有由此及彼的展开想象,提出自己独到的、深刻的见解。(3分)[或者:②真实记录,生动感人。在文中,作者不但真实地纪录了庆典现象,而且也真实抒写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反映了社会的真实一面,触及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从而使文章感人至深,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3分)]
(得分要点:新闻主题正确并有所分析,3分;能扣住一点写法并适当展开分析,3分。只要主题正确、方法正确,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22、(1)对政治运动的追随和狂热。 (2)对外来文化的仰慕和偏爱。
(3)姓名的选择与社会变迁息息相关。(6分)(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23、(1)、高校招生加分政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意思对即可)(3分)
(2)、示例:高校招生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有力措施(1分)。笼统叫停部分特长生加分政策,可能导致学生和家长降低对综合素质的关注度(1分)。当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考加分政策在某些地方成了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的工具,所以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规范程序,强化监督,严惩违规,不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使高考加分政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意图得到更充分的彰显。(1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3分)
六、作文60分。
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历史上,伯夷守节,隐身采薇,饿死首阳;屈原怀沙,行吟泽畔,投身汨罗;更有“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的佳话流传。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代作家贾平凹对王维《山居秋暝》诗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甚为推崇,他说:“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更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要保有精神的明月清泉,须要守护心灵的空间。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
请以“守护心灵的空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经历,写感受,可以发表议论,编写故事,等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这个话题,材料中已经说明了古人是如何守护心灵的空间的,话题要求我们去写“在实用主义盛行,价值观多元走向的今天,我们如何守护心灵的空间”。审题的重点就在动词“守护”上。这种观点型话题由于“话题”本身就是论点,写作这种话题作文时在立意上就不必要花费什么心思,将“话题”作为文章中心就可以了。如果写成记叙文,记叙的材料和叙述的故事能够体现这个观点就行;如果写议论文的话,就将“话题”作为文章的论点,只要在写作中围绕这个“话题”选取材料进行议论就可以了。
【例文】
守护那方净土
这世界,纷纷扰扰,每个生命都该精彩,每颗心都须保持一份纯净,守护一方净土。
——题记
让疼痛转个弯,幸福在轮流。
每个生命都不会没有波涛汹涌,每个生命都会下雨。
不要企求,人的一生一帆风顺;不要逃避,那也许是上帝对你的亲吻;不要哀叹,幸福是轮流的,下一个就是你。
总有一天,你的心灵会受到疼痛,也许是剧痛,让曾经的疼痛都变得微不足道。你也许会觉得天将塌地将陷。但你更要相信:“终有一天,会是满天乌云散,明月升上来。”
这乌云不会升上来太慢,明月不会升上来太迟,也许就在你让疼痛转个弯的那一瞬。
没有摩擦碰撞,不会擦出生命的火花;没有经过血的手指,不会弹出世间的绝唱。
心灵的那方净土,你需耐心守护。
一地花香,唯情最香。
我不求可以翻云覆雨,不求能够主宰万物,只求可以拥有人间真情。世间诱惑千般多,人生追求有万种。但流星划过的那一刻,渴求真情永存仍是最滋润心灵的甘霖。
有人说:没有友情的生命,就像是一片沙漠。亲情、友情的拥有让我仿佛不是生活在尘世,而是置身在天堂。纷乱人世间,情无可替代,它需用生命下赌注。守护这份情,守住一颗心。
面对名利,做放弃的姿势人需有鸿鹄之志。
但人常说“至香则无香”。太多的目标,也许会成为幻想;过多的期望,往往能变成欲望。当志向成为欲望,我们要勇敢而果断地放弃。放弃的姿势,是我们正确的衡量自己的目标后,作出的最现实决定。不是怕得不到,而是为保护自己所想要的一切。
人的一生,若只为目标而活,那么他就只剩下起点和终点——生和死。倘若为了心灵的那方净土,带着欣赏风景和酿造好心情的态度去走过一生,那么这一生都是无法言喻的快乐旅程。
守护心灵的空间,就是笑对挫折,珍藏真情,淡泊名利。
守护你的那方净土,就能活出只属于你的精彩,只属于你的人生。
【点评】
题记深刻而精警!
从人生的不顺入手,为“守护心灵的净土”做出了较好的铺垫。
形象的比喻而又饱含哲理,语言与认识同样深刻。
守护心灵要守护亲情与友情,见解独到。
人生是简单的、单纯的。
思路此处又一折!要带着欣赏的眼光来完成人生的旅行!  
总评:这是一篇典型的随笔散文,但散而不乱。作者从人生的坎坷不顺入手,用行云流水的文字娓娓道出守护心灵净土的可贵,展现了作者高调的人生追求。小作者用深沉稳健的笔触咏叹人生,咏叹心灵,以深刻的见解与独到的认识夺人耳目,这是何其可贵的写作深度,因此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文章显然受了培根人生散文的影响,所以才有此深度,这也是写作成功的一个秘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