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带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带解析)

资源简介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与氯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35Cl与37Cl间的相互转化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
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 (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1mol电子
2.有4g Na2O2和Na2CO3的混合物溶于水,与1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的盐酸恰好反应,蒸干溶液,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为 ( )
A. 8g B. 15.5g C. 5.85g D.无法计算
3. 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1:3 B.3:1 C.2:1 D.1:1
4.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16.4g
B.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1mol
C.生成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D.标况下产物NO的体积为22.4 L
5.在某晶体中,与某一个微粒x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另一个微粒y所围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形(如图)。该晶体不是(  )
A.NaCl(x=Na+,y=Cl-)
B.CsCl(x=Cs+,y=Cl-)
C.金属钋(Po)
D.MgO晶体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CH4、NH4+、SO42-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4+、PO43-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B.1 mol金刚石晶体中,平均含有2 mol C—C键
C.水的沸点比硫化氢的高,是因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H2S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D.某气态团簇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气态团簇分子的分子式为EF或FE

7.下图为直流电源,为浸透饱和氯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的滤纸,为电镀槽.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为实现铁上镀锌,接通后,使c、d两点短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B.c极发生的反应为2Cl——2e-=Cl2↑
C.f电极为锌板
D.e极发生氧化反应
8.把锌片和铁片放在盛有稀食盐水和酚酞试液混合溶液的玻璃皿中(如图所示平面图),经过一段时间后,两个实验中,首先观察到溶液变红的区域是( )
A.Ⅰ和Ⅲ附近 B.Ⅰ和Ⅳ附近 C.Ⅱ和Ⅲ附近 D.Ⅱ和Ⅳ附近
9.下列物质不是有机物的是
A.CH4 B.C4H8 C.CO2 D.C6H6
10.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共10g,其密度是相同条件下H2的12.5倍,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则组成该混合气的可能是
A.甲烷、乙烯 B.丙烷、乙烯 C.乙烷、丙烯 D.甲烷、丙烯
11.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A.一定有 CO32- B.一定有Ag+
C.一定有SO42- D.无法确定
12.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及其杂质
检验
除杂
A.Cl2(HCl)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饱和食盐水
B.NaHCO3溶液(Na2CO3)
Ca(OH)2溶液
过量CO2
C.CO2(HCl)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饱和Na2CO3溶液
D. NO(NO2)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13.元素“氦、铷、铯”等是用下列哪种科学方法发现的:
A.红外光谱 B.质谱 C.原子光谱 D.核磁共振谱
14.下列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从海水中可以得到NaCl,电解NaCl溶液可制备Na和Cl2
C. 天然气、乙醇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D. Cu、Al、Hg可以分别用热还原CuO、电解AlCl3和热分解HgO冶炼得到
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福岛核电站泄漏的放射性物质131I和127I互为同位素,化学性质几乎相同
B.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的废气中含大量CO2、SO2造成大气污染,从而使雨水pH=5.6形成酸雨
C.以NO和NO2为主的氮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
D.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8分)钢铁的生产与使用是人类文明和生活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
(1)工业铝热法炼铁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因腐蚀出现红褐色锈斑。试回答:①铁锅的腐蚀主要是由 腐蚀造成的。
②铁锅锈蚀的负极反应式为 。
(3) 通常使用钢铁是铁和__________的合金; 当马口铁(表层镀锡 )镀层被损坏后,这时被腐蚀速度比普通铁_______(填“快”或“慢”)。为防止轮船的船体在海水中腐蚀,一般在船身连接 (填“锌块”或“铜块”)
17.(8分)实验室里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以下反应:
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 5 Cl2↑ + 8 H2O
此反应不需要加热,常温下就可以迅速进行,而且对盐酸的浓度要求不高。
(1)用“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
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 5 Cl2↑ + 8 H2O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3) 当电子转移的数目为6.02×1023个时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
18.由中学化学常见元素组成的单质A、B、C和甲、乙、丙、丁、戊五种化合物有下图所示转换关系,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乙 、丁 、戊 。
(2)写出甲物质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
(3)写出甲→乙+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A→乙+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10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snmpn 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请回答下列问题:
(1)Z2+ 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
(3)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作答)。
(4)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8,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该氢化物与氧气形成的燃料电池在碱性电解质中负极反应为 。
20.(14分)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4)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 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
21.(15分)某矿样含有大量的CuS、少量铁的氧化物及少量其它不溶于酸的杂质。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以下流程,取该矿样为原料生产CuC12·2H2O 晶体。
已知:常温下,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沉淀完全时的pH 见下表。
金属离子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的pH
氢氧化物沉淀完全的pH
Fe2+
7.0
9.0
Fe3+
1.9
3.2
Cu2+
4.7
6.7
回答下列问题:
(l)步骤①的焙烧过程中需要通入氧气。在实验室中,可使用常见化学物质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写出熟悉的符合上述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焙烧产生的尾气中含有的一种气体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若将尾气通入氨水中,能发生多个反应,写出其中可能发生的两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酸浸过程中,需要用到3 mol · L-1的盐酸100 mL,配制该盐酸溶液时,除了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加入物质X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X 可以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氢氧化钠 (B)稀盐酸 (C)氨水 (D)氧化铜
(5)当溶液中金属离子浓度低于1×10-5 mol · L-1时,认为该金属离子沉淀完全,则Ksp[Fe(OH)2]=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35Cl与37Cl间的相互转化属于物理变化,A错误;HCl是共价化合物,C错误;电解NaCl溶液得到标准状况下22.4LH2,应该转移2mol电子,D错误。答案选B。
考点:化学基本概念
点评:本题比较基础简单。
2.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守恒,最终的固体为NaCl,且其物质的量等于氯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质量为5.85g。答案选C。
考点:物质的量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采用守恒法计算,重点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3.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方程式配比来计算。与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中,铝和盐酸的系数比为2:6,与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中,铝和氢氧化钠的系数比为2:2,所以相同的铝反应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比值为3:1。
考点:简单物质的量计算
点评:使用简单的方程式系数比来计算,更简单。
4.C
【解析】
试题分析:镁、铜在稀硝酸中反应,是方程式是类似的,都是放出NO,而不会是产生H2。加碱后,最终都生成二价氢氧化物沉淀,沉淀质量比合金质量增加的就是氢氧根,5.1克是0.3mol,也就是原来金属合计有0.15mol,全部是铜的话,最大质量为9.6克;根据方程式计算,释放的NO有0.1mol,标况是2.24升;消耗的氢氧化钠有0.3mol,100毫升;参加反应的硝酸有0.4mol。若全部是镁,则质量为3.6g,释放的NO还是有0.1mol,标况是2.24升;消耗的氢氧化钠有0.3mol,100毫升;参加反应的硝酸有0.4mol。所以正确的只有C选项。
考点:金属与稀硝酸的反应
点评:本题不论金属是镁还是铜,消耗的硝酸,生成的一氧化氮的量是相同的。
5.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分析,与x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6个y,说明不是CsCl,氯化铯中应该是与x最近且距离相等的有8个y。
考点:考查晶体的构型。
点评:属于较简单题。
6.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电子体的概念可知选项A正确;金刚石中碳原子形成空间网状的正四面体结构,故B正确。选项C显然是正确的。选项D中强调该物质是气态团簇分子,即是一个大分子,因此不能用均摊法计算,直接找出分子中原子个数即得化学式,该物质的化学式应为(EF)4,选项D错。
考点:物质结构与性质。
点评:属于较简单题
7.D
【解析】
试题分析:接通电路后发现上的c点显红色,说明c为阴极,d为阳极,则a为正极,b为负极,f为极,e为阳极。所以A项错误,c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B错,用装置进行电镀,要想铁上镀锌,则铁在阴极,锌在阳极,所以e电极为锌,f电极为铁,C项错误,D正确。答案选D。
考点:电解原理
点评:电解中最关键的是准确判断出电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在判断电解产物时,首先判断阳极电极材料。如果是活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阴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所以需要熟练记住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
8.B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个图是电解池,铁是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锌是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e-=H2↑所以阴极产生OH-,溶液变红的区域是I,第二个图是原电池,锌是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Zn-2e-=Zn2+,铁是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溶液变红的区域是IV。答案选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
点评:在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导线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据此可以进行有关的判断。电解中最关键的是准确判断出电极上离子的放电顺序。在判断电解产物时,首先判断阳极电极材料。如果是活性电极,则电极本身失去电子。如果是惰性电极,则溶液中的阴离子失去电子。而阴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所以需要熟练记住常见离子的放电顺序。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有机物指的是绝大多数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能包括碳氧化物、碳酸和碳酸盐。
考点:有机物的定义。
点评:直接考查概念,属于简单题。
10.A
【解析】
试题分析:密度是相同条件下氢气的12.5倍,所以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溴水增重8.4g,说明烯烃有8.4g,烷烃有1.6g,列方程式经过计算可得出为甲烷和乙烯。
考点:有机物的简单计算
点评:本题为简单的化学计算,属于简单题。
11.D
【解析】
试题分析:加入BaCl2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沉淀可能为氯化银或者硫酸钡。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SO42-或Ag+或二者皆有。故选D
考点:离子的检验。
点评: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注意其他离子的干扰情况。
12.D
【解析】
试题分析:湿润的淀粉KI试纸能检验Cl2不能检验HCl,A项错误;Ca(OH)2与NaHCO3溶液和Na2CO3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检验NaHCO3溶液中的Na2CO3,B项错误;CO2也可以和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所以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CO2中HCl,C项错误。答案选D。
考点:物质的除杂
点评:在进行物质除杂的时候要注意正确选择试剂。
13.C
【解析】
试题分析:测定元素用原子光谱;红外光谱测定有机官能团;质谱测定相对分子量,X射线衍射实验测定晶体结构。答案选C。
考点:原子的测定
点评:本题很基础简单。
14.A
【解析】生成碘单质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A正确。B不正确,应该是电解熔融的氯化钠。乙醇不是化石能源,是可再生的,C不正确。D中铝的冶炼应该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氯化铝在熔融时不能导电,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15.B
【解析】
试题分析:同位素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A项正确;酸雨的pH<5.6,所以B项错误;氮的氧化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的一个重要原因,C项正确;二氧化硅能跟碱反应,所以D项正确。答案选B。
考点:化学与生活
点评:本题非常简单基础,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16.(1)2Al+Fe2O3=Al2O3+2Fe
(2)①电化学腐蚀或吸氧腐蚀 ②Fe - 2e →Fe2+
(3)碳 快 锌块
【解析】
试题分析:(1)铝热法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Al+Fe2O3=Al2O3+2Fe
(2)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因此属于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 - 2e =Fe2+。
(3)钢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马口铁破损后由于锡的活泼性比铁差,因此铁的腐蚀速度比普通铁快,要防止轮船的船体腐蚀,应用锌块来保护铁。
考点:电化学
点评:本题比较综合,但是比较基础,难度适中。
17.(8分)
(1) (2分) (单、双线桥皆可)
(2) (每空2分) KMnO4 ; HCl (3) (2分) 0.5
【解析】
试题分析:(1)“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可以用“双线桥”也可以用“单线桥”。注意单线桥是直接由还原剂指向氧化剂,标明电子转移数目,不要标得失;
(2)氧化剂是得电子的物质,化合价降低,由方程式知道,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KMnO4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
(3)该反应中16个HCl参与反应,转移10个e-,生成5个Cl2。则转移6.02×1023个电子,即1mol电子时,生成Cl2为0.5mol。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判断和计算
点评:双线桥要会熟练书写,注意检查得失电子总数相等的规律
18.(1)乙 NaAlO2 ; 丁 AlCl3; 戊 Al(OH)3 (2) 耐火材料
(3) Al2O3+2OH-==2AlO2-+H2O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
试题分析:A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所以A是Al。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气和偏铝酸钠,则C是氢气,乙是偏铝酸钠。化合物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生成偏铝酸钠,而甲是铝和单质B生成的,且甲和盐酸也反应,因此甲是氧化铝,B是氧气。则丙是水,丁是氯化铝,戊就是氢氧化铝。
考点:考查根据框图进行的有关判断
点评: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19.
(1)1s22s22p63s23p63d9 (2)B
(3)Si(5)5:1 ;C2H4 - 12e- +16OH- =2CO32- + 10H2O
【解析】
试题分析:由29号为Cu元素。Y价电子:msnmpn中n只能取2,又为短周期,则Y可能为C或Si。R的核外L层为奇数,则可能为Li、B、N或F。Q、X的p轨道为2和4,则为C(或Si)和O(或S)。又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所以可推出:Q为C,R为N,X为O,Y为Si,Z为Cu。
(1)Cu的价电子排布为3d104s1,失去两个电子,则为3d9,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9;
(2)Q、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SiH4,由于C的非金属性强于Si,则稳定性CH4>SiH4.因为SiH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H4大,故分子间作用力大,沸点高,所以答案为B;
(3)C、N和Si中,C、Si位于同一主族,则上面的非金属性强,故第一电离能大,而N由于具有半充满状态,故第一电离能比相邻元素大,所以N>C>Si,故答案为:Si<C<N;
(4)电负性最大是氧,最小的是硅,所以构成的物质为SiO2 。
(5)C、H形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的物质为C2H4,结构式为CH2=CH2,C-H之间单键是σ键,C≡C双键中有一个是σ键一个π键,所以σ键与π键数之比为5:1。
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率的关系;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明确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此题综合性较强,涉及物质结构知识点比较多,考察比较全面,是一道不错的题。
20.(共14分)(1)(4分)(2)吸热(3分)(3)b、c(3分)(4)830(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所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常数逐渐增大。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3)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所以选项b之前;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压强始终是不变的,a不正确;c中反应速率的方向相反,且满足速率之比是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正确;平衡时各种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各种物质的浓度之间不一定相等或满足某种关系,d不正确,答案选bc。
(4)将c(CO2)·c(H2)=c(CO)·c(H2O)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知,K=1,所以温度是830℃。
考点:考查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状态的影响以及平衡状态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平衡常数的大小可以衡量反应的进行的程度,该常数只与温度和化学计量数有关系。在平衡状态的判断、可逆反应的有关计算中,平衡常数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需要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21.(1)2H2O2 === 2H2O + O2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
(2)2H2SO3+O2=2H2SO4,2(NH4)2SO3+O2=2(NH4)2SO4 ,2NH4HSO3+O2=2NH4HSO4
(3)100 mL容量瓶、量筒。
(4)调控溶液的pH,使Fe3+以F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D。
(5)1×10-15。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装置图可知是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所以用H2O2和Na2O2来制取O2反应方程式为:2H2O2 === 2H2O + O2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2)尾气中含有的是SO2,SO2没有强氧化性不能与NH3反生氧化还原反应,SO2有较强的还原性,可以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所以可能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2H2SO3+O2=2H2SO4,2(NH4)2SO3+O2=2(NH4)2SO4 ,2NH4HSO3+O2=2NH4HSO4(3)配制3mol · L-1的盐酸100 mL除了用到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仪器有100 mL容量瓶、量筒。(4)根据氢氧化物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可知,只要调节pH值,就可以Fe3+以Fe(OH)3沉淀的形式析出,达到除杂的目的。为了不引入新杂质,还能调节pH值,所以选铜的难溶物,如CuO、Cu(OH)2、CuCO3等。(5)Fe(OH)2完全沉淀的pH是9.0,所以Ksp[Fe(OH)2]=c(Fe2+)·c2(OH-)=1×10-5×(1×10-5)2=1×10-15。
考点:沉淀的转化
点评:本题属于实验与理论的结合,难度适中,高考中的热门题。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奉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帝指的是 ( )
A.道光帝 B.咸丰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2.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正确的说法是
A.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B.革命后建立起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使俄国退出了一战 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3.19世纪末发生的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上联是“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吊相将”, 作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主要策划者、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当他把这幅上联拿给前去日本谈判的李鸿章,要求李鸿章对出下联时,这位清政府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思考良久,终于勉强想出下联“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对李鸿章的下联理解正确的是( )
A.清王朝整体的软弱导致被迫签约
B.李鸿章本可以不理伊藤博文
C.玉吊是精品,李鸿章愿意做“玉吊相将”
D.李鸿章无视皇权,说自己有帝王度量
4.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3日5时53分)发生里氏7.0级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截至2010年1月26日,此次海地地震已造成11.3万人丧生,其中包括8名中国维和人员。中国自2004来不断向海地派出维和人员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特点之一是( )
A.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 重视经济外交和不结盟外交
C. 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D. 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5.右图为商鞅变法时制造的“商鞅铜方升”,上有铭文,记有秦孝公监造,“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之一为升”。由此统一度量衡。此举重大的意义不包括( )
A.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B.有利于消除地方割据的影响
C.便利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 D.有利于赋税和俸禄制的统一
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的报告内容有( )
① 提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② 提出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③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 ④ 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7.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民族关系,以下改革中,在推进民族融合方面,政策最为激进的是
A. 商鞅变法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戊戌变法 D. 王安石变法
8.属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并与人们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是( )
①东方红一号 ②南京长江大桥通车 ③秦山核电站建成 ④京九铁路通车
A.③④ B.①② C. ②③ D.①④
9.下列历史人物中,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里士多德
10.南宋和东晋的相似之处是
A.前朝灭亡后的南下皇室贵族所建 B.被少数民族所俘的皇帝所建
C.定都于今南京
D.以屈辱的和约求得苟安
11.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
A.郡县制不利于统治被逐步废除 B.封建君主专制得到空前强化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
12.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这样两个发现”是指: ( )
①物进化规律 ②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③剩余价值规律 ④万有引力定律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13.“凡有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清初规定“都察院”行使( )
A.行政权 B.监察权
C.司法权 D.举荐权
14.周恩来曾说:“‘三三制’有两个特点:一个就是共产党不一定要在数量上占多数,而争取其他民主人士与我们合作……第二个特点就是要各方协商,一致协议。”三三制对中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的影响是
A.开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雏形
B.体现中国共产党抗日政权的民主性
C.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
D.体现政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
15.有学者认为:“在文字发明以前,它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只要加以科学的分析,便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可靠的历史信息,如果能与考古资料恰当的印证,那么其中的真实成分将逐步显现。”“它”属于
A.文献史料 B.图画史料 C.口传史料 D.实物史料
16.近代西方侵略者获得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的权利是根据下列哪个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黄埔条约》 D. 《天津条约》
17.秦朝丞相李斯曾担任过廷尉一职,该职务的智能主要是( )
A.掌管宫廷建筑工程 B.统辖卫士,卫护宫门
C.管理刑狱、司法 D.总管宫廷警卫
18.东晋葛洪《抱朴子》载:“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能对这一自然现象做出科学解释的是
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19.鸦片战争后,在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下,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些破产的手工业者由棉布的生产者变为棉布的消费者,这不能说明的是
A.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是破坏中国自然经济的主要因素
C.资本主义因素在中国沿海地区的城乡普遍发展起来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入刺激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20.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 )
A.君主 ???? B.科学 C.西学 ?????D. 民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法国以最明确的方式提出要求,主要有两点:第一,阿尔萨斯必须归还我们,但归还是不应该像根据1815年条约那样分割得支离破碎,应按照1790年前的边界归还我们。这样,我们将在地理上以及矿藏上拥有萨尔盆地。”第二,法国政府希望看到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和德意志帝国分开,并成立一个类似缓冲国的国家。”
材料二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认为:如果他(指德国)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因此,正是为了这些原因,除不得已之外,我强烈反对把更多的德国人从德国统治下交由某个其他国家统治。……在当前情况下,我认为最大的危险是德国可能把他的命运同布尔什维主义连在一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一信息,指出法国处分德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法国为什么这样做?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二信息,指出英国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反对过分制裁德国? (6分)
(3)在制裁德国的问题上,英国得到美国的支持,美国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3分)
22.(10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两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不想变成上帝,或者居住在永恒中……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这是我祈求的一切,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彼特拉克
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恩格斯关于18世纪后半期西方社会状况的表述:“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就如何“做人”,文艺复兴的思想家与中国的理学家的观点有何不同?(2分)彼特拉克这种思想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三个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3分)
(3)据材料三,说明19世纪早期西方美术界对启蒙思想家“理性王国”的反应。(2分)试举一例加以说明。(1分)
23.材料一 “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书》
材料二 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皇权不下县,县下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出于伦理”,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广大农民“交了粮,自由王”,强制他们的力量也并不多。相反,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 ——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
材料三 新中国建立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力增长情况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
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廷煊《1953-1957年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1分)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4分)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分析决定“中国农村原本是一个自治的社会”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1分)材料中说中国古代农民“交了粮,自由王”,你赞同此观点吗?简要说明理由。(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1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3分)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1分)结果如何?(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4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本题是一道情景式选择题。戊戌变法中要求废除八股,当时支持变法的是光绪皇帝
2.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十月革命后才退出一战,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为布尔什维克党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是《四月提纲》。
3.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李鸿章的下联,以“皇帝度量大”来掩饰清王朝失败割地赔款的事实,反映了整个清王朝从皇帝到大臣的软弱,这也是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
4.D
【解析】略
5.A
【解析】
试题分析:统一度量衡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秦国经济的发展和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BCD都属于此举的作用。而A不包括在内,符合题意。??
考点:商鞅变法
点评:度——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量——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立,各国度量衡大小不一。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 ,书同文字”,颁发统一度量衡诏书,制定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
6.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和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教材内容可得正确答案是B。④是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阐述的内容。
7.B
【解析】略
8.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各项科技成就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9.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演变中,不同政治家所作出的贡献。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伯利克里改革使得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亚里士多德生活的年代处于雅典衰落并逐渐被马其顿所灭的时期。因此此题选择A。错误的同学多是因为对于重要改革人物的贡献没有分清楚。
10.A
【解析】本题考查准确记忆程度,东晋、南宋的前代皇帝确实被俘过,但这两个政权并非被所俘皇帝所建,C项只符合东晋,D项只符合南宋,A项才是共同点。
11.C
【解析】 图一为西汉时期地方上的郡国并行制,图二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这个变化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的逐步加强。
12.A
【解析】略
13.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都察院可以举报“政事背谬及贝勒、大臣骄肆慢上、贪酷不清、无礼妄行”的行为,这属于监察权。行政权处理全国政务;司法权掌管刑狱;举荐权属于官吏选拔制度,故ACD都不对。答案为B
考点:清监察制度
点评:监察制度是确保封建官僚机构廉洁高效的重要的制度,封建各朝代无不重视。除清代外,其他朝代与监察有关的制度如秦御史大夫、东汉刺史、宋通判等需要掌握。
14.A
【解析】略
15.C
【解析】略
16.D
【解析】略
17.C
【解析】A为将作少府的职责,B、D为卫尉职责。
18.B
【解析】略
19.C
【解析】略
20.D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 是指民众受制于封建专制统治之下不知自己还能享有民权,所以正确的是D项,ABC错误。
21.(1)严厉制裁德国和支解德国.(2分)主要原因有普法战争的宿仇,一战后法国防止德国山东再起和企图独霸欧洲.(4分)
(2)英国反对过分制裁德国。(2分)主要原因是不希望法国独霸欧洲大陆,影响英国利益,同时也是认识到过分制裁会引起德国民族复仇情绪,也有可能使德国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或倒向苏俄。(4分)
(3)美国同样是不希望法国势力过于膨胀以防碍美国战后建立世界霸权.(3分)
【解析】略
22.(1)(文艺复兴思想家):肯定人,崇尚人性,追求现世幸福,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理学家):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要求人们恪守封建伦理道德纲常。(2分)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2分)
(2)(经济):自由思想。(宗教):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政治):主权在民和社会契约等思想的提出。(3分)
(3)反应:文学家对社会现状不满,转而关注个人的感情,产生了浪漫主义。(2分)(法国)藉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或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1分,任答一点)
【解析】略
23.
【解析】
24.(1)原因:重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3分)
(2)开展“大跃进”,大炼钢铁运动。(1分)
结果: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浪费了人力和资源,导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2分)
(3)中国工业化进程:①“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完成,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工业化进程,使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③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
④党的“十六大”以后,我国又开始走上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之路。(4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的理解。
第(1)问,原因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来考虑。
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3)问,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结合相关史实回答。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联合国海洋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 )
A.12海里 B.26海里  C.200海里   D.300海里
读某类影响我国农业的自然灾害等值线分布图,回答题。
2.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可能是
A.旱涝灾害 B.霜冻灾害 C.寒潮 D.台风灾害
3.图中等值线分布主要受
①纬度影响 ②洋流影响 ③海陆位置影响 ④锋面影响 ⑤受地形影响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题
4.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中南地区 D.华东地区
5.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 B.丘陵 C.平原 D.高原
6.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开垦梯田 C.增加城市建设 D.减少降水
盐湖区某村春、夏季节生产粮食,秋、冬季节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开办养猪场,各项收入都占一定比重。读图,回答问题。
7.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8.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如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问题。
9.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10.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11.如图是“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三个观测站中
A.①位于大西洋 B.②的纬度位置最低
C.③的海底地形是大陆架 D.0~1 km,①的水温变化比②大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在沃克环流中( )
A.甲地为高压
B.水平气流由乙吹向甲
C.乙地为低压
D.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13.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则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
A.印度尼西亚 B.澳大利亚东部
C.非洲南部 D.秘鲁沿海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 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2回答问题。
14.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湿粘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粘壤土
15.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1题。
16.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水源、土壤 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 D.市场、交通
17.与①区相比,③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 D.人均耕地面积大
18.下列地区,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A.②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二、双选题
该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9.为发挥自然资源优势,两地均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A.石油化学工业 B.钢铁工业 C.机械工业 D.有色冶金工业
20.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B.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C.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D.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下图是“某大洲沿35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21.关于下列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
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荒漠景观
D.d地区比c地区水循环更加活跃
22.流经e海域的洋流 ( )
A.由高纬流向低纬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与a海域洋流性质相同
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23.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 )
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24.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
A.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B.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C.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D.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5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4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包括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总抚养比。人口抚养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口年龄结构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该图是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抚养比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
25. 图示四条曲线中
A.①代表人口总抚养比
B.②代表少儿人口抚养比
C.③代表老年人口抚养比
D.④代表人口自然增长率
26.分析图示信息,可知
A.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日渐突出
B.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趋缓
C.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渐趋严峻
D.非劳动年龄人口比例逐渐升高
三、综合题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2010年2月,中国海军东海舰队某侦测船大队完成了外磕角领海基点的控制测量任务,共采测数据1万多组,通过软件解算,形成最终测量资料,这标志着中国东海海域的全部领海基点已确定永久性标志.
材料二:东海部分领海基线标识
(1)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判断水域名称:a 、b 。
(2)分析宁波附近缺乏建设盐场的自然条件。
(3)图中a处海域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其原因有_ 。
(4)浙江省拥有全长6646千米的中国最长的海岸线,其中深水岸线占全国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为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有_ 。
26.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虽然只有4.1万平方公里的面积、760万人口,资源匮乏,但瑞士旅游业十分发达,早已成为与机械、化工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瑞士旅游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瑞士每年的游客均达65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逾1300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近130亿瑞士法郎,位居世界旅游大国前十位,旅游竞争力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材料二:瑞士旅游图
简述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并分析中国游客到瑞士旅游的不利因素。
27.读“上海市规划示意图“,回答:(4分,每空1分)
(1)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黄浦江上游C处的原因是
(2)B是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原因是
(3)D是金山石化总厂,它远离市区布局的原因是
(4)A是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依据是
28.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中缅油气管道路径图
材料二:原油管道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经缅甸马圭省、曼德勒省,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终点为昆明。
(1)分析管道东西两端地区主要自然灾害的异同点。(6分)
(2)上述自然灾害对今后管道运行的主要影响。(4分)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专属经济区”的范围为200海里。12海里为“领海”主权。
考点:本题考查海洋权益。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掌握《联合国海洋公约》的基本内容,注意“领海主权”和“专属经济区”的差异。
2.A
3.B
【解析】
试题分析:
2.根据图示该自然灾害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河流中下游地区,故判断为旱涝灾害。
3.根据图示该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沿海多于内陆,反映海陆位置的影响;而我国的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而导致的季风性降水的不稳定而造成的,旱涝灾害多集中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反映地形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和成因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影响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和旱涝灾害的主要形成原因即可。
4.B
5.C
6.A
【解析】
试题分析:
4.直接根据图示判断即可。
5.山崩、滑坡和泥石流都应该有一定的高差,从高处往低处流动或滑动,而平原地区高差最小,所以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
6.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是由于岩石破碎,地表植被覆盖率低的情况下,在暴雨下最易发生,最好的方法是植树造林。
考点: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其成因。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信息和影响滑坡、泥石流和山崩等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分析即可。
7.C
8.B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
7.该村养殖业和种植业并重,故判断为混合农业。
8.塑料大棚通过温室的保温效应,改善了热量条件。
9.C
10.A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环境保护。
9.各曲线的最低点越低说明减弱效果越明显;最低点到“三北”防护林的距离为减弱风力的范围。读图可知极密林减弱的风速最小,但减弱风速的范围较小投资较大,生态效果欠佳。稀疏林减弱风速的能力最小,减弱风速范围也不大。中密林减弱风速的范围最大也经济合理,生态效果也好。
10.城市林地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黄土高原林地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东北西部林带主要作用是减弱风速、防风固沙。工矿区林地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11.B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海水的温度。西经170°位于太平洋和北冰洋中,不穿过大西洋。从表层水温来看,②的水温最高,纬度最低。0~1 km,③处海水深度达5千米以上,不可能是大陆架。①的水温变化比②低。
12.B
13.D
【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环流。
12.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乙处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而甲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故近地面的气流由乙到甲;高空气流由甲到乙,形成环流。故B项正确。
13.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即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则南美洲西岸因水温高,而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形成上升气流,故降水会有所增加。
14.B
15.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读图分析能力。
14.4条曲线代表4种土壤,而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粘和沙,就入渗率而言应该是干>湿,沙>粘,所以①——干沙壤土.②——湿沙壤土③干粘壤土④——湿粘壤土,所以选B。
15.在刚开始下雨的土壤相对较干,雨水下渗的更快,入渗率更高。
16.C
17.C
18.A
【解析】略
19.BC
20.BD
【解析】
试卷分析:
19.结合图示两地的主要矿产资源是煤炭和铁矿,故适宜发展钢铁、机械工业。
20.两工业区都属于传统工业区,且各工业部门之间有明显的生产联系,故其工业集聚主要是为节省运输成本,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两地区均接近原料、燃料基地,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考点:本题考查中外著名工业区的比较分析和工业集聚。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区的发展概况和工业集聚的作用,可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分析。
21.
【小题1】CD
【小题1】BC
【解析】
22.
【小题1】CD
【小题1】AB
【解析】
23.AB
24.BC
【解析】
试卷分析:
23.2010年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1%,故判断③为人口自然增长率曲线;而人口总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老年人口抚养比,故①表示总人口抚养比,而随着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的抚养比应不断上升,而少儿人口抚养比应不断下降,故判断②为少儿人口抚养比,④为老年人口抚养比。
24.图示不能反映我国青壮年人口的变化,A错误;③曲线不断下降反映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不断趋缓,B正确;④曲线呈上升趋势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C正确。我国人口总抚养比不断下降,反映非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下降,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和人口问题。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图示的信息,结合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征分析,本题还可结合我国的人口政策设计相关试题。
25.(1)内水(内海) 领海 (2)基岩海岸;雨季较长,晴天少,不利于晒盐
(3)位于大陆架,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入海河流带来的丰富营养盐类物质,有利于浮游生物的繁殖;附近有寒暖流交汇
(4)临港工业 海洋运输 海洋捕捞
【解析】(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a位于我国领海基点以内,是我国内海;b是我国领海基点12海里的范围内,是领海。(2)盐场的自然条件从海岸的地形、天气等方面分析。(3)渔业资源丰富条件从海洋位置、鱼类营养物质,洋流等方面分析。(4)利用海洋可以发展港口、海洋运输、渔业等相关产业。
26.37.(5分)原因:瑞士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距欧洲发达国家近,交通通达度高;发展旅游业的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旅游设施,环境承载量大。(4分)不利因素:由于距离较远,花时较多;由于时差、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导致出游仅仅是走马观花,无法深入。(答案合理酌情给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旅游业发达与否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类型、游览价值及相应交通等配套设施;影响旅游地区旅游发展的因素要从时间和空间距离、社会文化背景、社会是否稳定及旅游资源本身等方面考虑。
考点:本题考查了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因素。
点评:本题注重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试题较易。
27.
【小题1】上游水质好,污染轻(1分)
【小题2】接近市场,交通便利(1分)
【小题3】金山石化总厂严重污染大气和水源,为保护环境,须远离市区(1分)
【小题4】该区能源需求量大,常规能源不足,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1分)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自来水厂要求清洁的水源,故应布局于河流上游。
【小题2】宝钢布局于上海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小题3】石化工业的环境污染严重,远离市区主要为了保护环境。
【小题4】影响秦山核电站在此布局的主导因素是市场、技术等因素。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功能区的合理布局。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区位因素分析的典型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不同工业类型的主导区位因素的差异。
28.(1)相同点:地震 不同点:东端有滑坡泥石流;西端有飓风(6分)
(2)主要影响:地震滑坡泥石流对管道会造成严重破坏,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而飓风会使油轮航行停靠受阻,使管道西端的油气补给造成严重影响。(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管道东西两端地区分别为昆明和马德岛,都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震多发;不同点是昆明地处云贵高原易发泥石流。
(2)地震和泥石流对管道的影响:影响管道的正常运行;而飓风会使油轮航行停靠受阻,使管道西端的油气补给造成严重影响。
考点:本题组考查了地震和泥石流发生的位置及对管道的影响。
点评:本题的钥匙关键是第一问,要找出昆明和马德岛,易发的自然灾害,才能正确解出第
二问。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国务院决定自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8年10月9日起下调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0.27个百分点,从10月1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做出上述决定
①表明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②能减少货币流通量,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③能够更好地实现银行利润 ④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2.昆明一居民购买大厦的1106号房,标明建筑面积为281.16平方米,而实际面积只有216.16平方米。该居民与大厦开发商交涉,开发商以“公用面积计算在建筑面积之内”的惯例加以解释。居民状告开发商,经法院一审、二审,开发商均败诉,原因极为简单,法院不理睬惯例。后来,法院对开发商强制执行了生效判决。这说明
①依法治国就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 ②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必须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③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公民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和平等地适用法律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唐代中日交流尤为频繁,日本为了吸取中国文化,派遣大批使者、留学生和僧人到长安等地学习。中国学者、僧人东渡日本传经者也不在少数,唐朝船舶经常到日本,仅见于记载的就多至数十次。上述材料说明(  )
①教育和宗教是文化传播的途径②中日文化使者传播、交流着文化③中华文化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④大众传媒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主要手段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
4.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调整并设立了若干机构。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
A. 国家机构调整主要依据国家职能的变化
B. 国家实力的变化决定国家机构调整
C. 国家机构设置取决于国家性质
D. 国家行政机关决定国家机构设置
5.在解放战争时期,为了取得战争全面、彻底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向东北战场,并将辽沈战役的首攻点定为锦州——这个通向关内的咽喉。毛泽东的这种战略思想体现了()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C.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6.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文化生活带来了复杂的变化,既有积极的现象,又有消极的现象,这就要求
①文化消费者要提高辨别能力 ②文化经营者要提高职业道德
③国家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 ④社会要严格控制文化生活的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在产品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国内企业遭遇反倾销诉讼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必须改变那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出售低端产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因此国内企业必须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②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③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④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假如你是一位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针对当前医疗改革提出了提案草案、在征求其他代表签名附议的基础上,形成了正式提案,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全国人大审议获得大会表决通过。那么,你履行了人民代表的
①审议各项议案权 ②表决各项议案权 ③提案权 ④质询权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9.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政府应该( )
A.使公民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B.提高行政办事效率,积极履行职能,增强服务意识
C.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原则
D.让公民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寻求政府的帮助
10.根据我国今年经济发展形势,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经济增长速度确定为8%,这表明 ( ) 
①人们可以随意地选择生产力 
②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
③生产力的发展只能依据已形成的经济基础和其他历史条件,是客观的
④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发展速度的确定与调整,必须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来进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2008年12月15日,胡锦涛在纪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强调,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坚实的科技基础和有力的技术支撑,更加迫切地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不懈进行创造性实践,以更好地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国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我国重视科技发展是因为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进步实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③科技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④先进文化的发展应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2.各种传媒在文化传播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标志是:
A.文字的产生; B.印刷媒体的产生;
C.网络的产生; D.多媒体技术的产生;
13.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的发射期从今秋推到了两年后。“萤火一号”首先将和“福布斯”共同飞行10—11个月,然后“手牵手”进入火星轨道一边运行,一边进行科学实验,其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附近空间环境,为我国更好认识火星以及下一步深空探测打基础。这表明 ( )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科学实验能够提高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
③新的认识和手段能够推动认识的发展
④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4.小王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价格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4万元。其中4万元利息、25万元房价、5万元首付金分别体现了货币的什么职能( )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世界货币、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15.财政收入最主要的形式是
A.税收收入 B.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其他收入
16.“玉树不倒,青海长青——玉树抗震救灾主题展览”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展。大量参观者被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所感动,并受到了教育和激励。这说明( )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B、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C、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作用
D、只要参加文化活动,人的精神就会健康向上
17.“六十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六十年发展历程主要体现了?????????? (??? )
A.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
B.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
D.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18.眼下大学校园流行这样的顺口溜:“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才够住,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在这些观念的引导下,他们花起父母的钱心安理得。据调查,有些学生嫌宿舍条件不好,每月花几百元在校外租房,还自己配置热水器、空调等。这种观念(  )
A.符合当前扩大内需的方针,应该提倡
B.与经济发展和家庭收入水平相符合,属于适度消费
C.会给家庭造成一定的负担,但对社会发展有利
D.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念,是不合理的
19.“诚心问民意,恒心解民生。”近年来,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积极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是
①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②经济活动的参加者
③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④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食品安全法》,并于今年6月1日实施。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行使最高决定权 ②行使立法权 ③坚持民主集中制 ④行使表决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1.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22.穿棉布衣服还是化纤衣服?坐电梯还是爬楼梯?开车还是走路?在一部分人眼里,这不再是随机的选择而是严肃的生活态度问题,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低碳”的生活方式。目前,有许多人正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小改变,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②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③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
④不同生活态度决定了不同的生态价值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3.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在意识形态中出现了价值多元化的倾向,这种倾向的存在和发展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因此,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哲学上看,这一做法的原因是
A、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B、意识决定物质
C、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使用
D、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24.下图为2010年某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构成状况,该图显示恩格尔系数为
衣着及文化用品支出
交通、通讯、教育及医疗支出
食品支出
其他支出
14.0%
33.4%
37.2%
15.4%
A、14.0% B、15.4% C、33.4% D、37.2%
25.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这主要说明()
A美与恶都是主观自生的
B美与丑,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C美与丑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26.第16届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精彩展示让许多游客叹为观止。一位美籍华人欣赏了表演后,感叹道:“太精彩了!这一表演让我们享受到了美,也让我们感受到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反映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优秀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优秀文化能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7.我们之所以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因为
①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③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④科学发展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8.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 )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实现了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繁荣盛世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9.“非洋不取.千城一面.高大全” 是中国城市建筑的隐忧。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打造城市名片.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之所以打造城市名片,是因为 (  )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重要动力
②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③受历史.地理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文化有各自的特色
④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文化发展实质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30.我国的政党制度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这种特色表现为
①共产党立法,民主党派守法
②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
③共产党领导、民主党派合作
④共产党监督、民主党被监督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1.2009年10月14日晚,上海某公司司机孙中界因驾车顺道搭载一名男子,被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认定为“非法营运”,并受到处罚。孙中界因这起“钓鱼式执法”而愤然断指,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据此回答第6-7题。
6.上述事件表明: ( )
A.民主监督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B.我国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C.政府必须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D.政府应依法行政,并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7.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全面的行政监督体系。下列属于对政府具有外部监督职能的国家机关有:
①国家权力机关  ②人民政协  ③司法机关  ④审计部门和监察部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2.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四个“牢牢把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
A.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 B.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办事情要着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
33.在“文化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主题讨论会上,某同学提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②该同学主张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文化不一定是世界的
③该同学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决定论
④该同学强调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34.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汽车行业生产能力和质量的提升,家庭轿车正在走入平常人家。在经历2005年46%,2006年75%的增长后,尽管轿车价格一降再降,但其销售总量仍在不断增加。
请用所学知识,从多角度说明我国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
3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温州大剧院,一个凝聚着瓯越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在2009年12月26日开业首演。作为温州最高水准的演出场所和对外交流阵地,温州大剧院外聘“管家”,国有文化“龙头”企业——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掌舵。借保利的庞大资源及其符合现代演出市场的经营体制,走平民票价路线,适时推出符合不同市民口味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节目,温州大剧院不担心吸引不了真正喜爱艺术的观众,市民也不用担心找不到自己喜欢的高雅艺术。当然温州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谈谈温州大剧院这种文化经营模式的可行性。
3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文化是—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意义。(10分)
三、探究题
37.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为此,高一(1)班同学上网收集到如下的信息:“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容变化
强制搬迁
强制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搬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搬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件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1)新拆迁条例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2)同学们还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但在部分地方政府,仍然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强行拆迁,人们手中的房产证,却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发了权大还是法大的社会思考。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及其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
(3)根据收集的信息,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渠道进行维权。为此,请你谈谈公民怎样进行正确的政治参与?
参考答案
1.B
【解析】
2.A
【解析】③④虽然正确,但与题意无关,题目讲的是昆明居民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B
【解析】题目说的是中华文化通过日本的使者、留学生和僧人来中国吸取文化,中国学者、僧人东渡日本传播中华文化。通过教育和宗教,中华文化向外传播。因此,①②③入选,④所说的大众传媒与题目不相符合
4.A
【解析】国家机构和国家职能的关系,只要根据教材原理“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5.C
【解析】事物不只包含一种矛盾,而是一个由多种矛盾构成的矛盾体系或系统。辽沈战役的首攻点定为锦州,这是主要矛盾。
6.A
【解析】
7.D
【解析】略
8.D
【解析】略
9.B
【解析】
10. D
【解析】生产力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地选择生产力 ,也不能随心所欲地发展生产力。故①②项错误故排除。本题选D项。
11.A
【解析】本题考查重视科技发展的原因,实则是考查科技作为一国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以及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四个选项分别从科技的地位和发展的意义角度予以表述,皆当选。
12.B
【解析】略
13.D
【解析】
14.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货币的职能。4万元利息是货币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25万元房价是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5万元首付金是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D符合题意。
15.A
【解析】
16.B
【解析】略
17.B?
【解析】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的消费行为没有坚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是错误的消费观念,D选项符合题意。这种行为不值得提倡,不选A。超出了家庭经济承受能力,属于超前消费,不选B。超前消费对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都是不利的,不选C。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知识点。
点评:做本题关键要理解材料反映的信息,难易程度适中。
19.D
【解析】略
20.C
【解析】全国人大常务委会是国全人民代表大会常设机关,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幕时,替代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其权力。①是全国人民大会的权利,排除;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通过了《食品安全法》,说明全国人大常务委会在行使表决权,④入选,②排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组织形式为民主集中制,故③入选。
21.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属于教材知识的再现,是基本记忆类题目。这里要注意区分民族关系与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B项是我国新型的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关系。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22.B
【解析】略
23.C
【解析】
24.D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D符合题意。
25.B
【解析】
26.A
【解析】略
27.C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地位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是一脉相承的,是依据我国建设和发展的实际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指导思想,党的18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了它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的地位。故C符合题意。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有着重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其进程。故②④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科学发展观”。
点评:科学发展观是历年高考的比考点,今年党的18大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更加凸显了这一考点的必要性。这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8. C
【解析】略
29.C
【解析】②与题意无关,排除;文化发展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④错误;答案为C。
30.A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共产党。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我国的政党制度特色表现为共产党立法,民主党派守法,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①②符合题意。
31.6.D7.A
【解析】
32.A
【解析】略
33.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文化。“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体现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但夸大了文化的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34.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是家庭轿车消费增长的根本原因。(3分)②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汽车生产能力的提升,促进了汽车消费的增长;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反过来促进了汽车的生产。(3分)③商品价格影响消费。轿车价格下跌是引起汽车需求增长的原因之一。(3分)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也是引起轿车消费增长的原因。(3分)
【解析】略
35.①辩证法的发展观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温州大剧院转变原有的经营模式,采用符合现代演出市场的经营管理体制,符合这一要求,是可行的。
②矛盾的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温州大剧院根据群众收入和文化消费的差异性,走平民票价路线,适时推出符合不同市民口味的多层次、多样化文化节目,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因而是可行的。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就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温州大剧院主张‘温州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就是重视量的积累而没有急于求成的表现,显然是可行的。
【解析】略
36.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2分)②文化对经济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大力发展文化,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2分)③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力发展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升国家综合国力。(2分)④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力发展文化,能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4分)
【解析】略
37.
(1)(每点1分,共4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③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④政府要履行职能。
(2)(每点1分,共4分)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②其它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③全国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3)①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②有序地参与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遵循宪法和法律
【解析】略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在△中,,,,则 .
2.=
3.已知方程(a为大于1的常数)的两根为,,且、,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中,如果,,,则的面积为
5.已知
6.已知函数的值域为,其图象
过点两条相邻对称轴之间的距离为则此函数解析式为

8.锐角的三边和面积满足条件,又角C既不是的最大角也不是的最小角,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9.函数的最大值是 .
10.函数的最大值为
11.如图,在中,,,. 以点为圆心,线段的长为半径的半圆分别交所在直线于点、,交线段于点,则弧的长约为 .(精确到)
12.如图,一条直角走廊宽为1.5m,一转动灵活的平板手推车,其平板面为矩形,宽为1m.问:要想顺利通过直角走廊,平板手推车的长度不能超过 米.
13.设是非零实数,,若则

14.在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ABC的边AB、AC上分别取D、E两点,使沿线段DE折叠三角形时,顶点A正好落在边BC上。AD的长度的最小值为 。
二、解答题
15.已知函数,求使成立的的取值范围。(10分)
16.求证:
方程的根一个在内,一个在内,一个在内.(12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为常数)。
(Ⅰ)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与函数的图象相切,求实数的值;
(Ⅱ)设,若函数在定义域上存在单调减区间,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Ⅲ)若,对于区间[1,2]内的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都有
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18.设是三角形的内角,且和是关于方程的两个根。
(1)求的值;(6分)
(2)求的值.(6分)
19.在中,。求的面积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0。
(1)求函数的表达式;
(2)在△,若的值。
参考答案
1.
【解析】
试题分析:在△中,根据正弦定理有:,又因为,所以.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点评:利用正弦定理解题时,要注意应用大边对大角来判断解的个数.
2.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及运算.
点评:此小题是求关于的齐次式,一般采用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的方法,转化成与有关的式子进行计算.
3.
【解析】
【错解分析】:是方程的两个根

由===可得
【正解】 ,
是方程的两个负根
又 即
由===可得
【点评】错解中忽略了隐含限制是方程的两个负根,从而导致错误.
4.
【解析】略
5.
【解析】略
6.
【解析】略
7.①③④
【解析】 ②错,应得到函数的图象
8.
【解析】略
9.
【解析】略
10.9
【解析】略
11.3.13
【解析】略
12.
【解析】
设, 则有,
根据小车的转动情况, 可大胆猜测只有时, .
13.
【解析】已知 ……………… (1)
将(1)改写成 。
而 。
所以有 。
即, 也即 将该值记为C。则由(1)知,
。于是有,.
而。
14.
【解析】设,作△ADE关于DE的对称图形,A的对称点G落在BC上。在△DGB中,
当时,即。
15.当时,,,当时,,,当时 ,,
【解析】
试题分析:由已知,即, ……2分
两边都除以得,.
设则,不等式可化为,
,即. ……7分
当时,,, ……8分
当时,,, ……9分
当时 ,,. ……10分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对数不等式和指数不等式的求解、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和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点评:函数的性质及其应用历来是考查的重点,要把各种函数的性质联系起来,综合灵活应用.
16.证明见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设,
易知函数的图像是连续不断的, ……2分
且,,,
在内有一个零点,
即方程 , 在 有一个根. ……6分
同理 , 。
方程 的一个根在内,一个根在内. ……12分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函数零点存在定理的应用和学生构造函数和利用函数性质的能力.
点评:函数的零点存在定理要求函数必须是连续的,如果不连续,则函数零点存在定理不能用.
17.(Ⅰ)(Ⅱ)(Ⅲ)
【解析】
试题分析:(Ⅰ)因为,所以,因此,
所以函数的图象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分
由得,
由,得. ……3分
(Ⅱ)因为,
所以,
由题意知在上有解,
因为,设,因为,
则只要,解得,
所以b的取值范围是. ……6分
(Ⅲ)不妨设,
因为函数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所以,
函数图象的对称轴为,且。
(i)当时,函数在区间[1,2]上是减函数,所以,
所以等价于

即,
等价于在区间[1,2]上是增函数,
等价于在区间[1,2]上恒成立,
等价于在区间[1,2]上恒成立,
所以,又,
所以. ……8分
(ii)当时,函数在区间[1, b]上是减函数,在上为增函数。
① 当时,
等价于,
等价于在区间[1,b]上是增函数,
等价于在区间[1,b]上恒成立,
等价于在区间[1,b]上恒成立,
所以,又,所以
②当时,
等价于,
等价于在区间[b,2]上是增函数,
等价于在区间[b,2]上恒成立,
等价于在区间[b,2]上恒成立,
所以,故,
③当时,
由图像的对称性知,
只要对于①②同时成立,
那么对于③,则存在,
使 =恒成立;
或存在,
使=恒成立,
因此,
综上,b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求切线方程、求单调性以及解决恒成立问题,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和转化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点评:导数是研究函数的一个有力的工具,研究函数时,不要忘记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另外恒成立问题一般转化成求最值问题解决.
18.(1)(2)
【解析】
试题分析:(1)因为和是关于方程的两个根,
所以由韦达定理得:
把(1)式两边平方,得,,
解得或.
当时,不合题意,所以. ……6分
(2)由且,
得,. ……12分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韦达定理和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点评:求解三角函数值时,如果涉及到平方关系,则需要注意三角函数的符号,还要注意到正弦和余弦值的范围.
19.
【解析】
【错解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只需利用正弦定理确定三角形的内角C,则相应的三角形内角A即可确定再利用即可求得。但由于正弦函数在区间内不严格格单调所以满足条件的角可能不唯一,这时要借助已知条件加以检验,务必做到不漏解、不多解。
【正解】根据正弦定理知:即得,
由于即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两个
故或.则或
故相应的三角形面积为或.
【点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是解三角形的两个重要工具,它沟通了三角形中的边角之间的内在联系,正弦定理能够解决两类问题(1)已知两角及其一边,求其它的边和角。这时有且只有一解。(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它的边和角,这是由于正弦函数在在区间内不严格格单调,此时三角形解的情况可能是无解、一解、两解,可通过几何法来作出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20.(1)(2)
【解析】
试题分析:
(1) ……2分
依题意函数
所以 ……4分
……6分
(2)
……8分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以及三角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应用,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和转化能力.
点评:利用平方和关系求解三角函数时,要注意解的个数问题.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屏MN的上方有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P为屏上的一个小孔.PC与MN垂直.一群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粒子(不计重力),以相同的速率v,从P处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区域.粒子入射方向在与磁场B垂直的平面内,且散开在与PC夹角为θ的范围内,则在屏MN上被粒子打中的区域的长度为( )
A.         B.
C. D.
2.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区域I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的宽度均为L,一个质量为m、电阻为R、边长也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1时 ab边刚越过GH进入磁场Ⅰ区,此时线框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t2时ab边下滑到JP与MN的中间位置,此时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t1时,线框具有加速度a=3gsinθ
B.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1: v2=2:1
C.从t1到t2过程中,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D.从t1到t2,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方,有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水平匀强磁场,如图所示PQ为两个磁场的边界,磁场范围足够大。一个半径为a,质量为m,电阻为R的金属圆环垂直磁场方向,以速度v从如图所示位置运动,当圆环运动到直径刚好与边界线PQ重合时,圆环的速度为v/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圆环中的电功率为
B.此时圆环的加速度为
C.此过程中通过圆环截面的电量为2
D.此过程中回路产生的电能为0.75mv2
4.如图,动物园的水平地而上放着一只质量为M的笼子,笼内有一只质量为m的猴子,当猴以某一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向上爬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1;当猴以同样大小的加速度沿竖直柱子加速下滑时,笼子对地面的压力为F2,关于F1和F2的大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F1=F2 B. F1>(M+m)g,F2<(M+m)g
C. F1+F2=2(M+m)g D. F1-F2=2(M+m)g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向右的初速度v0,如果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方向始终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已知力F的大小F=kv(k为常数,v为环的运动速度),则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假设杆足够长)可能为(  )
A.mv B . mv+ C. 0 D .mv-
6.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2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以水平速度v匀速通过整个匀强磁场区域,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
A. B. C. D.
7.图13甲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Q、P是波上的质点,图14-26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B.经过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8.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船沿渡河时间最短的路径渡河时( )
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60s
B.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
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
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
9.某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3m/s,要渡过3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船渡河的最小速率是4m/s
B. 该船渡河所用时间最少为10s
C. 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
D. 该船渡河所通过的位移的大小至少为50m
10.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11.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处在一个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正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C三点的电势依次为UA=6.0V,UB=4.0V,UC=-2.0V.(1)求D点的电势UD.(2)在图中画出过A点的电场线(要把作图过程画在图上,只画最后结果不能得分)。

12.(1)如图(甲)是沿z轴正方向传播的一列横波在t=0的一部分波形,此时P点的位移为y0。则此后P点的振动图象是如图(乙)中的 (填人选项前的字母,有填错的不得分)。

(2)如图所示,将一个折射率为n的透明长方体放在空气中,矩形ABCD是它的一个截面,一单色细光束入射到P点,入射角为求:
①若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角的最小值为多少?
②若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角的范围如何?

13. (15 分)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种发电装置,如图所示. 在磁极和圆柱状铁芯之间形成的两磁场区域的圆心角琢均为49仔,磁场均沿半径方向. 匝数为N 的矩形线圈abcd 的边长ab =cd =、bc =ad =2. 线圈以角速度棕绕中心轴匀速转动,bc和ad 边同时进入磁场. 在磁场中,两条边所经过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始终与两边的运动方向垂直. 线圈的总电阻为r,外接电阻为R. 求:
(1)线圈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Em;
(2)线圈切割磁感线时,bc 边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
(3)外接电阻上电流的有效值I.
14. (16 分)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恒为f. 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 时,装置可安全工作. 一质量为m 的小车若以速度v0 撞击弹簧,将导致轻杆向右移动l4. 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的摩擦.
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求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压缩量x;
(2)求为使装置安全工作,允许该小车撞击的最大速度vm;
(3)讨论在装置安全工作时,该小车弹回速度v’和撞击速度v 的关系.
15. (16 分)如图所示,待测区域中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根据带电粒子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推测其电场和磁场. 图中装置由加速器和平移器组成,平移器由两对水平放置、相距为l
的相同平行金属板构成,极板长度为l、间距为d,两对极板间偏转电压大小相等、电场方向
相反. 质量为m、电荷量为+q 的粒子经加速电压U0 加速后,水平射入偏转电压为U1 的平
移器,最终从A 点水平射入待测区域. 不考虑粒子受到的重力.
(1)求粒子射出平移器时的速度大小v1;
(2)当加速电压变为4U0 时,欲使粒子仍从A 点射入待测区域,求此时的偏转电压U;
(3)已知粒子以不同速度水平向右射入待测区域,刚进入时的受力大小均为F. 现取水平向
右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Oxyz. 保持加速电压为U0 不变,移动装
置使粒子沿不同的坐标轴方向射入待测区域,粒子刚射入时的受力大小如下表所示.
请推测该区域中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可能的方向.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任取一粒子分析,作出圆周运动的轨迹,则可得出粒子打在屏上的位置与粒子与PC夹角的关系,则可得出粒子打在屏上的最远点及最近点,即可得出打中的长度.
由可知:
如图所示,
取一粒子,设粒子与PC夹角为α,则由几何关系可知,打在屏上的距离与P点相距
L=2Rcosα
故可知,当α=0时,打在屏上的距离最远,最远距离为2R;当α=θ时,打在屏上的距离最近,最近距离为L′=2Rcosθ;
故有粒子打中的区域为;
故选D.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点评:带电粒子在磁场运动区域的判断时,要注意寻找一般表达式,通过分析再找出可能的边界;另外本题中关于PC两边对称的粒子方向均可适合L=2Rcosα.
2.D
【解析】
试题分析:t1时,线框恰好以速度 v1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零,A错;t1时因线框做匀速直线运动得到,,t2时,联立得v1: v2=4:1,B错;从t1到t2过程中,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加动能的减小量,C错;从t1到t2,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动能的减小量,所以转化的电能为,D对。
考点:受力分析,安培力公式,动能定理
点评:学生清楚安培力一定阻碍导体的运动,导体克服安培力做的功转化为电能,可用功能关系去分析。
3.A
【解析】
试题分析:当直径与边界线重合时,圆环运动到直径刚好与边界线PQ重合时,圆环左右两半环均产生感应电动势,故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圆环中的电功率,A正确,此时圆环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B错误,电路中的平均电动势,则电路中通过的电量,C错误,此过程中产生的电能等于电路中的热量,也等于外力所做的功,则一定也等于动能的改变量,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电磁感应规律、闭合电路运算、感应电动势瞬时值与平均值应用等.
点评:由导体切割磁感线公式可求得感应电动势,由功率公式可求得电功率;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求得电路中的电流,则可求得安培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求得通过截面的电量;
4.B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目是受力分析的题,笼子自身质量为M,则重力为Mg.而猴子在加速上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f,而猴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立柱受到的摩擦力也为f,大小相等,只不过方向是相反的,猴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下的,则立柱受到向下的合力为,则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也是.
而猴子在加速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f,而猴子受到的摩擦力和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则立柱受到的摩擦力也为f,大小相等,只不过方向是相反的,猴子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上的,立柱受到的摩擦力是向下的,则立柱受到向下的合力为,则立柱对地面的压力也是.故B正确。
,C项正确。故选BC。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应用;摩擦力的方向.
点评:本题目考查了力的合成以及力的相互作用,需要学生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利用所学知识灵活应用.
5.ACD
【解析】
试题分析:圆环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可能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力F、杆的支持力和摩擦力,根据圆环初速度的情况,分析竖直向上的力F与重力大小关系可知:圆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或者减速运动到静止,或者先减速后匀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分析圆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A、当时圆环受摩擦力做减速运动到静止,只有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即;正确
C、当时圆环摩擦力做功为零;正确
D、当时圆环受摩擦力,先做减速运动,当时圆环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时,得据动能定理可得:,;正确
故选ACD
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
点评:注意摩擦力是被动力,要分情况讨论.在受力分析时往往先分析场力,比如重力、电场力和磁场力,再分析弹力、摩擦力.
6.A
【解析】
试题分析:在0~t时间内,bc边进入磁场,切割有效长度不变,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电流逆时针,为正值,大小不变;在t~2t时间内ad边进入磁场,bc边开始穿出磁场,有效长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感应电动势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电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电流顺时针,为负值;在2t~3t时间内ad边开始穿出磁场,有效长度从逐渐减小到零,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到零,电流逐渐减小到零,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电流顺时针,为负值,符合题意的图像是A图。
故选A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点是弄清楚切割有效长度和电流的方向。
7.BC
【解析】由图乙可知,质点的振动周期T=0.2 s,经过0.05 s,即周期,质点P到达负向的最大位移处,而此时质点Q处在正的某一位移处,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经过0.1 s,即周期,质点Q在从正位移回到平衡位置的途中,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C正确.
8.BD
【解析】
试题分析:1.合运动与分运动定义:如果物体同时参与了两种运动,那么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叫做那两种运动的合运动,那两种运动叫做这个实际运动的分运动.
2.在一个具体问题中判断哪个是合运动,哪个是分运动的关键是弄清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是哪个,则这个运动就是合运动.物体实际发生的运动就是物体相对地面发生的运动,或者说是相对于地面上的观察者所发生的运动.
3.相互关系
①独立性:分运动之间是互不相干的,即各个分运动均按各自规律运动,彼此互不影响.因此在研究某个分运动的时候,就可以不考虑其他的分运动,就像其他分运动不存在一样.
②等时性:各个分运动及其合运动总是同时发生,同时结束,经历的时间相等;因此,若知道了某一分运动的时间,也就知道了其他分运动及合运动经历的时间;反之亦然.
③等效性:各分运动叠加起来的效果与合运动相同.
④相关性:分运动的性质决定合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本题船实际参与了两个分运动,沿水流方向的分运动和沿船头指向的分运动,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船的实际速度为两个分运动的合速度,根据分速度的变化情况确定合速度的变化情况.
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由乙图可知河宽为300m, ,A错误,
船的合运动时间等于各个分运动的时间,沿船头方向分运动时间为,当x1最小时,t最小,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x1有最小值,等于河宽d,故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因而B正确;
由于随水流方向的分速度不断变化,故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不断变化,船做曲线运动,故C错误;
当v2取最大值3m/s时,合速度最大,D正确,
考点:考查了小船渡河问题
点评:本题关键找到船参加的两个分运动,然后运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和等效规律进行研究,同时要注意合运动与分运动互不干扰.
9.A
【解析】
试题分析:A、由题知小船渡河的合速度为2m/s到8m/s之间;错误
B、最短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即;正确
C、因所以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正确
D、如下图,因所以小船不能垂直河岸行驶,当小船合速度沿AC方向时,小船渡河通过的位移最小,因为,所以;正确
故选A
考点:小船渡河问题
点评:难题。小船渡河问题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最简单的基本应用.利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性质(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析.小船渡河问题当属最值问题:一是航程最短,二是渡河时间最短.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水流速度的大小对渡河时间无影响,渡河的时间决定于垂直河岸方向速度的大小.
10.ABC
【解析】处理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祈,使用图象处理则可以使问题大大简化。对A、B在水平方向受力分析如图,为弹簧的拉力;当加速度大小相同为a时,对A有,对B有,得,在整个过程中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减小而B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增大,在达到共同加速度之前A的合力(加速度) 一直大于B的合力(加速度),之后A的合力(加速度)一直小于B的合力(加速度)。两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时刻,两物体加速度相等,斜率相同,速度差最大,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等,A速度达到最大值,两实线之间围成的面积有最大值即两物体的相对位移最大,弹簧被拉到最长;除重力和弹簧弹力外其它力对系统正功,系统机械能增加,时刻之后拉力依然做正功,即加速度相等时,系统机械能并非最大值。
11.(1)UD=0;(2)如图.
【解析】略
12.(1)B
(2)①要使光束进入长方体后能射至AD面上,设最小折射角为。根据几何关系有


根据折射定律有
(2分)
解得:角θ的最小值 (1分)
②如图,要此光束在AD面上发生全反射,则要求射至AD面上的入射角应满足

(2分)
又 (1分)

解得:
【解析】略
13. (1)bc、ad 边的运动速度 感应电动势 解得
(2)电流 安培力 解得
(3)一个周期内,通电时间
R 上消耗的电能 且
解得
(1)轻杆开始移动时,弹簧的弹力 F =kx ①
且 F =f 于 ②
解得 x = f/k ③
设轻杆移动前小车对弹簧所做的功为W,则小车从撞击到停止的过程
中动能定理 ④
同理,小车以vm 撞击弹簧时 ⑤
解得 ⑥
(3)设轻杆恰好移动时,小车撞击速度为 ⑦
由④⑦解得
15. (1)设粒子射出加速器的速度为v0
动能定理
由题意得
(2)在第一个偏转电场中,设粒子的运动时间为t
加速度的大小
在离开时,竖直分速度 vy =at

竖直位移

水平位移
粒子在两偏转电场间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历时间也为t
竖直位移 y2 =vy t
由题意知,粒子竖直总位移 y =2y1 +y2
解得
则当加速电压为4U0 时,U =4U1
(a)由沿x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B 平行于x 轴. 且 E =F/q
(b)由沿依y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可知:E 与Oxy 平面平行.
F2 +f 2 =( 5F)2,则f =2F 且 f =qv1B
(c)设电场方向与x 轴方向夹角为.
若B 沿x 轴方向,由沿z 轴方向射入时的受力情况得
解得 =30°,或=150°
即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同理,若B 沿-x 轴方向
E 与Oxy 平面平行且与x 轴方向的夹角为-30°或-150°.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
A.青霉菌 B.紫菜 C.发菜 D.水绵
2.孟德尔的遗传定律不适合原核生物,原因是:
A.原核生物没有遗传物质 B.原核生物没有核物质
C.原核生物没有完善的细胞器 D.原核生物主要进行无性生殖
3.已知某动物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分别用A和a,B和b表示,那么经过减数分裂
后(无交叉互换)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是
A.Ab、Ab、ab、AB B.aB、ab、AB、AB
C.Ab、aB、Ab、aB D.AB、Ab、Ab、AB
4. 红柳可以生长在沙漠和戈壁滩上,它与胡杨树一并被我国西北人民称为“沙漠英雄”。下列有关红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红柳生长环境缺水,所以主要依靠叶子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B. 红柳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C. 红柳根毛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核
D. 沙漠中富含无机盐,无机盐可以自由扩散到根细胞内,为红柳生长提供必需元素
5.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6.不属于细胞衰老特征的是( )。
A.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物质减少 B. 细胞内色素积累
C. 酶的活性降低 D. 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
7.在园艺上应用生长素处理植物可以奏效的是( )
A.促进果实成熟 B.获得无子果实
C.处理扦插的枝条以促进生根 D.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
8.用呼吸抑制酶处理红细胞,其对下列物质吸收量显著减少的一组是
A.葡萄糖、氨基酸 B.K+、氨基酸 C.O2、H2O D.甘油、脂肪酸
9.牛奶中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细胞结构是
A.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
B.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
C.核糖体、线粒体、质体、高尔基体
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10.下列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11.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
A.温度控制 B.溶氧控制 C.pH控制 D.酶的控制
12.关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可以调节全球的气候。
B.影响海洋生物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阳光、温度和盐度。
C.海洋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可以无限制大量地长期捕捞。
D.目前我国海洋的污染非常严重,主要污染物有城市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还有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
13.玉米叶肉细胞中的核酸,含有的碱基种类有
A.1种 B.4种 C.5种 D.8种
14.下列有关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摩尔根在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中运用了类比推理方法
②父亲色觉正常,母亲患红绿色盲,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克莱费尔特症(XXY)患者,这是由于父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
③若卵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初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为四倍体细胞
④在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用甲、乙两个小桶分别代表雌、雄生殖器官,甲、乙小桶内的彩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则甲、乙两桶的彩球数要相等
⑤囊性纤维病、苯丙酮尿症、豌豆的圆粒与皱粒均为单基因控制的性状,其中只有囊性纤维病是基因通过直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的
A.①② B.③④ C.②⑤ D.①③
15.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菌落计数
B.在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前,需要对微生物和培养基进行灭菌
C.酵母菌发酵过程产生的酒精,对其他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
16.下列关于固氮微生物及固氮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圆褐固氮菌是自养型微生物 B、根瘤菌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繁殖
C、提取固氮基因时常用“鸟枪法” D、圆褐固氮菌能够分泌生长素促进自身生长
17.比较植物的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物质
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
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
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氢,无氧呼吸也能产生还原氢
18.构成DNA和RNA的糖属于
A.二糖
B.多糖
C.五碳糖
D.六碳糖
19.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同位素标记法,重复了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预测实验结果是:沉淀物中放射性强。可是检测实验结果时,却得到了相反的结果,上清液中放射性强。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A.实验时间过长,细菌解体,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来
B.实验时间过短,大量的子代噬菌体没有被释放出来
C.搅拌力度过大,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
D.搅拌力度过小,大量的亲代蛋白质外壳没有和细菌分离
20.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供能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细胞保持完整性
21.下列有关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B.两者都运用了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
C.两者都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RNA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D.两者实验思路均是设法把DNA与RNA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22.关于下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丁
A.甲图所示生物的配子中携带A基因的概率为l/2,携带b基因的概率为l/2
B.乙图所示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C.丁图所示生态系统内的食物链不超过30条
D.丙图所示患者W的父亲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23.光合作用探究过程,经过了很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列科学家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先后顺序( )
A.普利斯特利 鲁宾和卡门 英格豪斯 卡尔文
B.英格豪斯 普利斯特利 鲁宾和卡门 卡尔文
C.英格豪斯 鲁宾和卡门 普利斯特利 卡尔文
D.普利斯特利 英格豪斯 鲁宾和卡门 卡尔文
24.某哺乳动物齿式为 ,则它最有可能是:
A.食肉动物 B.食草动物 C.有袋类 D.鲸类
25.对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各图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都对应丁图中的CD段 B.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C.甲图可能是卵原细胞的增殖过程 D.丙图中染色体与DNA的比是2:1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果酒、果醋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饮料。红葡萄酒中的色素主要来自红葡萄皮中,它不仅给葡萄酒以美的红色,还具有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如遇小苏打(碱性)会变颜色。
(1)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的来源主要是 。从呼吸角度看,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真菌,可用酸性条件下的 ?溶液检验呼吸产生酒精,同时会呈现 ?色
(2)某同学在用带盖的瓶子进行葡萄酿酒时,在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应 ,以防瓶子爆裂。
(3)制作果醋时,需通气,可以说明醋酸杆菌为 菌。
(4)为提高果酒的品质及节约生产成本,厂家已尝试使用固定化细胞技术。酵母细胞的固定多采用 法。在用此法制备固定化酵母过程中,为加快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最好采用 加热的方法,以防海藻酸钠发生焦糊。为什么要等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 。要想反复使用固定化啤酒酵母细胞,实验过程要在严格的 条件下进行。
(5)在固定化酵母细胞操作中,海藻酸钠的主要作用是 ,CaCl2溶液的作用是
27.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但即使是纯合的长翅品系的幼虫,在温度为35℃条件下培养(正常培养温度为25℃),长成的成体果蝇仍为残翅,此现象称为“表型模拟”。请分析回答:
(1)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能否遗传?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有一只残翅果蝇,它可能是纯合子(v v),也可能是“表型模拟”,请你设计实验加以判定。(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实验可能结果、结论,可结合图解、文字)
28. (8 分)在个体发育中,有些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的完成分化而转变为恶性增殖的癌细胞。请回答:
(1)人体正常体细胞转化为癌细胞后,细胞膜上______发生改变,这些癌细胞便可以成为______,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健康的机体可以通过______免疫消灭它们。
(2) 药物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分裂,如果用药物抑制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_期。如果用药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则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将阻断在______
(3) 将人体癌细胞放在含有3H-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经过一次分裂后,子细胞中将有: ______条染色体被标记,原因是DNA分子进行—复制。将癌组织切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所有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______(相同、不同)。
29.(16分)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缩写,利用PCR技术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请根据下面PCR反应原理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PCR的原理是 。
(2)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有:
① ② ③ ④ ⑤ ⑥Mg2+ ⑦缓冲液
(3)PCR技术使DNA解链是通过 实现的,而不需要 酶。 DNA的这种解链现象称为DNA的 ,在一定的条件下是 (填写“可逆的”或“不可逆的”)
(4)DNA解链后冷却的目的是让 与 相结合。
(5)当温度加热至70―75 ℃时,是 酶把 脱氧核苷酸,通过 键连接到引物上。如此逐渐延伸形成互补链,进而使目的基因加倍。这一点体现了该酶与DNA连接酶的不同。
(6)通过重复循环(3)、(4)、(5)过程,使目的基因以 形式扩增。
30.(8分)下图表示肝细胞所处环境及其有关生理活动,据图回答:
(1)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是 ,细胞 A 中的多糖是 。
(2)促进图中 ① 过程的激素主要是 , 与之有拮抗作用的是 ,⑤ 和 ⑧ 过程合称为 。肝细胞 B 产生的 CO2 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这种CO2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 调节。
( 3 )能促进图中 ④ ⑤ ⑧ ⑨ ⑩ 生理过程的激素是 。
( 4 )若是人体处于寒冷的环境中,    激素会作用于肝脏细胞,促进图中④⑤⑧的过程。
31.如右图表示土壤中甲、乙两种矿质元素浓度变化与植物生长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回答:
(1)植物生长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__________。
(2)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浓度分别为A、B、C时,其中在__________浓度下施含有乙种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3)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种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其化学符号是__________。
(4)通常在水淹条件下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10分)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中对核内物质起屏障作用的是[ ] ,它是由 层膜构成,其上的
[ ]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 ]_____ ___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在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 ]高度螺旋化成为__________。
(4)图中可见[1]________和[ ]________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5)细胞核的功能是 和
33.在牧草中,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HCN)的和不含氰的。现已研究查明,白花三叶草的叶片内的氰化物是经下列生化途径产生的:
基因D、H分别决定产氰糖苷酶和氰酸酶的合成,d、h无此功能。现有两个不产氰的品种杂交,F1全部产氰,F1自交得F2,F2中有产氰的,也有不产氰的。用F2各表现型的叶片的提取液做实验,实验时在提取液中分别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然后观察产氰的情况,结果记录于下表

据表回答问题:
(1)由生化途径可以看出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中两个不产氰品种的基因型是______,在F2中产氰和不产氰的理论比为____________。
(3)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____________酶,叶片Ⅲ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
(4)从代谢的角度考虑,怎样使叶片Ⅳ的提取液产氰?_________________,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解析】略
2.D
【解析】原核细胞进行无性生殖,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针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细胞核中的基因遗传情况,所以D选项正确。
3.C
【解析】来自同一个精原细胞的精子,两两相同,且不同的两个精子的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互补,所以答案C。
4.B
【解析】红柳生活在高浓度土壤中,所以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土壤溶液的浓度。
5.C
【解析】略
6.A
【解析】细胞膜上糖蛋白物质减少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7.BCD
【解析】
试题分析: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利用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可以用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杀除田间的双子叶植物杂草;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可以获得无子番茄;促进果实成熟的是乙烯。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功能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生长素的功能。
8.B
【解析】主动运输需呼吸作用供能。
9.D
【解析】
试题分析:动物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加工,高尔基体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而线粒体为这些过程提供能量。
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点评:基础题,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
10.B
【解析】表型是由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在相同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型一定相同,表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所以B选项错误。
11.D
【解析】略
12.C
【解析】海洋的热容量比大气大得多,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由于海水的流动性,海洋能够调节不同海域的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和海水的盐度。海洋生物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适度捕捞的情况下,通过生物个体的生殖、生长和发育,海洋生物资源可以得到补充和恢复。但是,捕捞数量若远远超过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会使鱼类数量急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朝低龄化、低质化发展。我国近海的污染情况非常严重,主要的污染物有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还有石油污染、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等。
13.C
【解析】略
14.C
【解析】略
15.B
【解析】略
16.C
【解析】 圆褐固氮菌虽然能够独立固氮,但同化作用类型属于异养型。根瘤菌只有侵入到相应豆科植物的根内才能固氮,不可以在无氮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由于固氮基因是原核细胞的基因,所以提取时常用“鸟枪法”。圆褐固氮菌分泌的生长素是促进植株的生长和果实的发育。
17.D
【解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都是通过有机物脱氢分解的过程,因此,它们都能产生还原氢。
18. C
【解析】 构成DNA和RNA的糖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它们都含有5个碳原子,属于五碳糖。
19.A
【解析】
20.D
【解析】
21.B
【解析】艾弗里选择肺炎双球菌,赫尔希、蔡斯选择噬菌体大肠杆菌作为实验材料。
22.D
【解析】略
23.C
【解析】略
24.B
【解析】
25.C
【解析】略
26.(1)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重铬酸钾:;灰绿色
(2)拧松瓶盖放气 (3)好氧
(4)包埋; 小火间断; 高温会杀死酵母细胞; 无菌
(5)作为载体包埋酵母细胞;使胶体聚沉
【解析】制作葡萄酒,一般利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检测酒精用酸性的重铬酸钾检测,由橙色变为灰绿色,经常要拧松瓶盖,防止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过多压强过大,瓶子爆裂,醋酸菌是严格的好氧菌,酵母细胞固定化采用包埋法,加快海藻酸钠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最好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以防海藻酸钠发生焦糊,等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再加入活化的酵母细胞,加入海藻酸钠作为载体包埋酵母细胞,加入CaCl2溶液为使胶体聚沉,防止高温会杀死酵母细胞,实验操作过程一般要无菌操作。
27.(1)这种模拟的表现性状不能遗传,(1分)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1分)(2)实验步骤:①将该残翅果蝇与一定数量的异性残翅果蝇(已知基因型为v v)杂交,(1分)②再将孵化出的幼虫放在25℃条件下培养,(1分)然后观察成体果蝇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均为残翅果蝇,则该残翅果蝇是纯合子(v v);(1分)②若后代出现长翅果蝇,则该残翅果蝇是“表型模拟”。(1分)
【解析】果蝇表型模拟不能遗传,因为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实验详解见答案。
28.
【解析】
29.(1)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2)引物;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能量 注:无顺序
(3)高温加热;解旋酶;变性;可逆的
(4)引物;互补DNA链 注:无顺序
(5)热稳定DNA聚合酶(或Taq酶);单个;磷酸二酯
(6)指数
【解析】
30.
( 1 ) 主动运输 肝糖元
( 2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有氧呼吸  神经-体液调节
( 3 )胰岛素 
( 4 )甲状腺
【解析】考查糖类代谢及相关调节知识
( 1 )葡萄糖进入肝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图示细胞为肝细胞,故其中的糖元称为肝糖元,存在于肌细胞中的糖原称为肌糖元。
( 2 )① 过程是多糖水解为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或肾上腺素);胰岛素作用是降低血糖,功能与胰高血糖素相反,为拮抗作用关系;有氧呼吸把葡萄糖分解为CO2和H2O,⑤ 和 ⑧ 可表示这一生理过程;CO2作为一种化学物质起调节作用,为体液调节,另CO2引起呼吸中枢兴奋,这就涉及到神经调节。
( 3 )④ ⑤ ⑧ ⑨ ⑩总的都是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再进一步被利用的,结果使得血糖浓度降低,这对应胰岛素功能。
( 4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肝脏细胞代谢,加速对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抵御寒冷。
31.(1)少 (2)A (3)N (4)有氧呼吸受到抑制(或进行无氧呼吸),ATP合成量减少,导致植物根系主动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减少
【解析】
32.)(1) [5]核膜,两,[2]核孔 (2)[4]核仁 (3)3 染色体  (4)内质网 [5]核膜(5)遗传信息库 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中的4核仁可以判断出主题部分为细胞核结构。细胞核外有两层核膜,内有核仁和染色质,细胞核通过核膜上的核孔与细胞质可以进行频繁的物质交换。
(1)从图中可以看出,5为核膜,核膜由内外两层膜构成,将细胞核与细胞质分隔开来,核膜上的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重要通道。
(2)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3)细胞分裂时,染色质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形态。
(4)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5)细胞核是细胞内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主要原因是细胞内的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点评:基础题,运用细胞核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但本图很容易让学生讲4误读为细胞核,将5误读为细胞膜,这是学生在解题中的典型错误。避免错误的关键在于一下子认出3为细胞核中的染色质。
33.(14分)(1)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2)DDhh和ddHH 9∶7 (3)氰酸 ddHH或ddHh
(4)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 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解析】从题意可知,是多个基因决定一个性状,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根据表中的数据可知,F1应为双杂合子,所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根据杂合自交后代显性性状中,显性概率为3/4,所以后代产氰与不产氰之比为9:7,叶片Ⅱ叶肉细胞中缺乏氰酸,叶片Ⅲ加入氰苷酶能产氰,说明无合成氰苷酶的基因,所以基因型可能为ddHH或ddHh,由于叶片Ⅳ根据题意基因型为ddhh,两种酶都无法合成,所以要想提取必须同时加入含氰糖苷和氰酸酶,原因是含氰糖苷在氰酸酶的作用下能产氰。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plans to write a letter herself.
B. She can’t type the letter now.
C. She has to turn down the man’s request.
2. Where did the woman stay while she was in Brighton?
A. She stayed in her friend’s house.
B. She camped outside.
C. She lived near a school campus.
3.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Some students at the back can’t hear the professor.
B. The professor has changed his reading assignment(作业).
C. Some of the students are not on the professor’s class list.
4. When will the train to London leave?
A. At 11:35. B. At 11:45. C. At 12:00.
5.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doesn’t like salad.
B. She will do anything to help.
C. She prefers making something else.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题。
6. How does the man usually do home shopping?
A. By TV. B. By Internet. C. By mail order.
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what he bought last year?
A. It is unfit. B. It is expensive. C. It is unnecessary.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题。
8. Why did the man fail in an exam?
A. Because he didn’t work hard for it.
B. Because the questions were too difficult.
C. Because he didn’t prepare carefully for it.
9. What will the woman do if she fails in an exam in her country?
A. Take the exam again. B. Pay some money for it. C. Take the whole course agai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第12题。
10. Who won the chess match?
A. Carl. B. David. C. John.
11. How many players did John defeat during the chess match?
A. 3. B. 12. C. 15.
1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Carl came out the fifth.
B. David played the worst.
C. Carl and David are usually competitive.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3至第16题。
13. What is the woman’s purpose?
A. She wants the man to review the lessons before finals.
B. She wants the man to go canoeing(划独木舟)with their classmates.
C. She wants to borrow the man’s camping equipment.
14. What is one of the attractions the woman tells the man about canoeing?
A. This is their last break before the final exams.
B. If it gets too hot they can swim.
C. Many students will go so he can know more people.
15. What does the man have to bring?
A. Drinks. B. Food. C. A bathing suit.
16. What will the woman confirm with the man soon?
A. The exact time when they’ll set out.
B. What he needs to bring.
C. Whether he has decided to go or not.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17至第20题。
17. How does Mr. Stevenson make a living?
A. He runs a store selling appliances.
B. He is a sales manager.
C. He is a master of ceremonies.
18. Why do many couples walk away after their inquiry(咨询)?
A. Because they fail to find their favorite models.
B. Because they feel disappointed at the poor services.
C. Because they just come to see the prices of the goods.
19. What did Mr. Stevenson guarantee the young couple?
A. He will be with them whenever they need advice.
B. He will be responsible for the quality of what he sells.
C. He will offer them a free wedding ceremony.
20. What made the young couple decide to place an order?
A. Stevenson’s self-confidence.
B. Stevenson’s truthfulness.
C. Stevenson’s generosity(慷慨).
二、单项选择
1.It is most instructive lecture that I _______ since I came to this school.
A. attended????? B. had attended?????? C. am attending???? D. have attended
2.Maybe if I________ science, and not literature then, I would be able to give you more help.
A. studied??? B. would study?? C. had studied???? D. was studying
3.In that school, English is compulsory for all students, but French and Russian are _______.
?A. special???? B. regional???? C.optional????? D. original
4.—— Have you made an apology him breaking his window?
——Yes, I have.
A. for; to B. to; to C. for; for D. to; for
5.Which do you enjoy___your summer holiday,taking a part-time job or staying at home?
A.to spend B.spending C.being spend D.spend
6. In ____ most countries, a university degree can give you _____ flying start in life.
A. the; a. B. the;./ C. /;/. D. /;a
7.It is reported that the police will soon _____ the case of the two missing children.
A. look upon B. look after C. look into D. look out
8.---Where’s the little elephant?
---It’s said it ___ in the hospital.
A. was examined B. will be examined
C. is being examined D. has been examined
9.It isn’t quite ___ whether the Tibetan antelope is still being hunted.
A. certain B. sure C. safe D. careful
10. Tom was caught cheating in an important exam. _____, he lost a golden chance of taking part in this competition.
A. Consequently B. Actually C. Surprisingly D. Obviously
11.—Do you know the reason why he failed ?
—No, he’s a hard-working man___________, he failed finally.
A. Somehow B. Anyhow C. Anyway D. Somewhat
12.It was extremely dark in the passage so he___________a match.
A. burnt B. hit C. crashed D. struck
13.—Where___________I meet you tomorrow morning ?
— I haven’t decided the place. But I’ll call you soon.
A. would B. shall C. might D. can
14.Jim is good at English. He often gives me some useful ____on how to read English.
A. tips B. items C. powers D. choices
15.We are all____ of the poem “Children, quickly, hold mother’s hands” and moved by it.
A. tired B. afraid C. fond D. confident
二、完型填空
A strong wind was blowing hard, thunder was rumbling (雷声隆隆地响), and lightning flashed across the dark sky. Rain was?? 1?? down; it looked as if heaven had been broken open.
Gleams of light appeared from windows of faraway houses, ___2___ like jewels in all the dark.
A ??3?? woman dressed in rags and trembling with cold was?? 4? ?on a lonely road, while the merciless rain was ??5?? her without pause.
She knocked at a door, and a? 6? answered it. She begged him to let her stay a while?? 7? . The boy then let her into the sitting room and ??8? ?her sitting by the fire.
The woman? 9? old and tired under the bright electric light,?? 10 ?she was only in her early thirties. She sat ??11? for a moment, and then her eyes began to look about the?? 12? . When her wandering eyes rested on the picture of a young man, she ??13? ?up, looking thunderstruck.
Just then, the boy came with his? 14. The man at once recognized the woman as his?? 15? . They had ??16? ?touch with each other during the war, and he thought he had lost her forever.
17?? words needed to be spoken. They ran into each other’s arms ?18?? the boy stared at them, puzzled.
The storm was over and the sky cleared. Feeling very ??19? , the couple stood face to face with their child between them, watching the rain as it gradually?? 20 ?.
1.A. pouring????? B. falling??????? C. dropping???????? D. flooding
2.A.blowing???? B.breaking???????? C.shining?????????? D. flying
3.A. rich???????? B. beautiful?????????? C. poor???????? D. ugly
4.A. crying? B. wandering??????? C. struggling?????????????? D. wondering
5.A. striking? B. hitting???????? C. flowing??????????????????? D. beating
6.A. girl?????? B. woman??????????????????? C. man ?????????????D. boy???
7.A. out???????????? B. near?????????????? C. inside ???????????D. outside
8.A. left?????????? B. made??????????? C. asked?????????????????? D. told
9.A. became???????? B. appeared?? ??????? C. showed????? ????? D. sounded
10.A. so?????????? B. though????????????? C. however?????????? ??? D. and
11.A. still???????? B. thirsty??????????? C. hungry?????????? D. straight
12.A. house??????????? B. picture ??????????C. room?????????????? D. fire
13.A. picked??????? B. came? ??????????? C. stood? ???????????? D. looked
14.A. brother???????B. mother?????????? C. friend???????????????D. father
15.A. sister??? ??????? ????B. wife????????? C. mother?????? D. girlfriend
16.A. kept???? ??? B. got???????????????? C. made???????????????? D. lost
17.A. Much???????? B. Many?????????????? C. No???????????????????? D. Not
18.A. as?????????? B. while?????????????? C. when??????????????? D. since
19.A. disappointed????? ??? B. sorry????????? C. happy??????? D. sad
20.A. began???????????? B. stopped???????????? C. ended?????????? D. went
三、阅读理解
A
We all know what it is like to be unable to turn your head because of a cold in the muscles (肌肉) of your neck, or because an unexpected twist(扭曲)has made your neck ache. The slightest move makes you jump with pain. Nothing could be worse than a pain in the neck.
That is why we use the phrase to describe some people who give you the same feeling. We have all met such people.
One is the man who always seems to be clapping his hands—often at the wrong time—during a performance in the theater. He keeps you from hearing the actors.
Even worse are those who can never arrive before the curtain goes up and the play begins. They come hurrying down to your row of seats. You are comfortably settled down, with your hat and heavy coat in your lap. You must stand up to let them pass. You are proud of yourself-control after they have settled into their seats…Well, what now…God, one of them is up again. He forgot to go to the men’s room, and once more you have to stand up, hanging on to your hat and coat to let him pass. Now, that is “a pain in the neck”.
Another, well—known to us all, is the person sitting behind you in the movies. His mouth is full of popcorn (爆米花); he is chewing(嚼)loudly, or talking between bites to friends next to him. None of them remain still. Up and down, back and forth, they go—for another bag of popcorn, or something to drink.
Then, there is the man sitting next to you at lunch, smoking. He wants you to enjoy it too, and blows smoke across your food into your mouth.
We must not forget the man who comes into a bus or subway and sits down next to you, just as close as you will let him. You are reading the newspaper and he gets closer so that he can read the paper with you. He may even turn the paper to the next page before you are ready for it.
We also call such a person a “rubber neck”, always getting close to where it does not belong, like neighbors who watch all your visitors. They enjoy learning about your personal business. People have a strong dislike for “rubber necks”. They hate being watched secretly.
1.Where can you find this passage?
A. In a medicine dictionary. B. in a kids’ story book.
C. In a social science book. D. In a science textbook.
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how do you feel when late comers walk back and forth in front of you in a cinema?
A.disturbed. B.bored. C.ignored. D. relaxed.
3.A “rubber neck” often __________________ .
A. says bad words behind people. B. quarrels face to face with neighbors.
C. bargains with salespeople over the price D. asks about other people’s business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persons CANNOT be described as a “pain in the neck”?
A. Someone who often claps at the wrong time during a performance.
B. Someone who feels ache in his neck due to a cold in the muscles.
C. Someone who sits next to you smoking, which you never enjoy.
D. Someone who keeps eating or talking all through the movies.
5.What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
A. To tell people what might be bad manners in public.
B. To criticize (批评) the people who might be a “pain in the neck”
C. To show anger to those who are described as a “pain in the neck”.
D. To tell people how to stop the pain in the neck.
B
“I sometimes get up at three or four in the morning and I surf the net.”
“I often check my e-mail forty times a day.”
“I often spend more than three hours during one time on the net.”
“I spend more time in chat rooms(聊天室) than with my ‘real-1ife’ friends.”
Do you know any people like these? They are part of a new addiction(瘾) called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net addicts spend at least thirty to forty hours online every week. The use of the Internet can be an addiction like drug(毒品) use. People lose control(控制)of the time they spend on the Internet
For example, one college student was missing for several days. His friends were worried, and they called the police. The police found the student in the computer lab: he was surfing the net for several days straight.
Studies show that about 6 to 10% of Internet users become addicted. And people worry about the teens because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the playing field for some of them.They spend more time in cyberspace than in the real world of friends and family.
Is “surfing the net” a hobby or an addiction for you? You may have a problem if
you have these symptoms(症状):
●You do not go to important family activities or you do not do school work because you like to spend hours on the Internet.
●You can’t wait for your next online time.
●You plan to spend a short time online, but then you spend several hours.
●You go out with your friends less and less.
◆根据以上短文内容,然后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1.What does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 tell us?
A. How to become an Internet addict.?
B. What an Internet addict usually does.
C. Where to find an Internet addict.?
D. Why to write this passage.
2.How does the writer describe the addicts’ use of Internet?
A. It is something like keeping drugs.?
B. It is a way of producing drugs.
C. It is like taking drugs.
D. It is terrible to imagine.
3.Why do people worry about the teens?
A. The teens are wasting too much money.
B. They used to work on the Internet.
C. The playing field of the teens will disappear.
D. More and more of the teens wil1 becom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4.The example in the passage shows that _______.
A. Internet problems are more seriou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B. Internet addicts usually stay in the computer lab without sleep
C. Some of the Internet users have already been seriously addicted
D. The police often help to find those Internet addicts.
5.What is the writer trying to tell us at the end of the passage?
A.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B. Go to family activities more often.
C. Do things as you have planned
D. Stay with your parents as often as possible.
C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ake up a large part of the population. It is estimated(估计) that over 35 million Americans have physical, mental, or other disabilities. About half of these disabilities are “developmental", i.e., they occur before the individual's twenty-second birthday, often from genetic conditions, and are severe enough to affect three or more areas of development, such as mobility, communication, employment, etc. Most other disabilities are considered “adventitious", i.e., accidental or caused by outside forces.
Prior to the 20th century, 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urvived for long. Medical treatment for these disabilities was unavailable. Advancements in medicine and social services have created a climate in which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can expect to have such basic needs as food, shelter, and medical treatment. Unfortunately, these basics are often not available. Civil liberties such as the right to vote, marry, get an education, and gain employment have historically been denied on the basis of disability.
In recent decades, the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 has been organized to fight against these infringements(违反, 侵犯)of civil rights. Congress responded by passing major legislation recognizi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as a protected class under civil rights statutes.
Still today,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ust fight to live their lives independently. It is estimated that more than half of qualified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re unemployed, and a majority of those who do work are underemployed. About two-thirds live at or below the official poverty level.
Significant barriers, especially in transportation and public awareness, prevent disabled people from taking part in society. For example, while no longer prohibited by law from marrying, a person with no access to transportation is effectively excluded from community and social activities which might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long-term relationships.
Only when public attitudes advance as far as laws have will disabled people be fully able to take their rightful place in society.
1.A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______.
A. develops very slowly over time B. occurs in youth and affects development
C. is caused by forces D.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evere
2.Most disabled people used to die early because ______.
A. disabilities destroyed major bodily functions
B. medical techniques were not available
C. they were not very well looked after
D. they were too poor to get proper treatment
3.In the author's opinion, to enable the disabled people to take their rightful place in society, ____.
A. more laws should be passed B. more public facilities should be set up
C.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more aids D. public attitudes should be changed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A. Many disabled people may remain single for their whole life.
B. Discriminatory(带歧视性的)laws prevent the disabled from mixing with others.
C. The public tends to look down upon the disabled people.
D. The disabled people feel inferior to(低于)those surrounding them.
5.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might be ______.
A. Handicaps(障碍)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B. The physical difficulties of the Disabled
C. The Causes for Disabilities
D. Medical Treatments for Disabilities
D
The China Daily newspaper group is looking for English-language senior business editors, senior copy editors, copy editors and graphic designers to strengthen its international team. We offer a competitive salary package, accommodation with utilities paid for 90 percent, medical reimbursement, a seven-day paid leave, eleven-day public holidays and a return ticket to the country of residence.
Senior Business Editor
You must:
(1) Assist the business editor in setting goals and working on achieving them;
(2) Be an excellent team person who can generate ideas and think creatively and be able to rewrite totally if needed and mentor junior staff;
(3)Ideally have been working or have worked in a posi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understand what leadership entails;
(4) Have had at least five years’ editing experience working on editing the Business Desk and be familiar with industry software.
Senior Copy Editor
You must:
(1) Work on shifts in the Business Desk and usually have the last word before the page is sent to print;
(2) Edit or rewrite copy and give snappy headlines and captions;
(3) Have had at least two years’ editing experience working on editing desks and be familiar with industry software.
Copy Editor
You must:
(1) Be good at editing or rewriting copy and writing snappy headlines and captions;
(2) Be able to work on shifts for different pages, and usually have the last word before the page is sent to print;
(3) Have two years of editing experience working on copy desks, and be familiar with industry software.
Graphic Designer
You must:
(1) Have excellent skills in information graphics;(2) Be good at illustrations and freehand drawings;
(3) Be experienced in newspaper or magazine layouts
(4) Have a good sense of typography(活版印刷术).
(5) Have good new judgment;
(6)Be fluent in English.
For enquiries or to apply, write to job @ chinadaily.com.cn.
1.Wha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A. To describe the positions of the China Daily newspaper group.
B. To advertise for recruiting some good employees.
C. To describe the working conditions of the China Daily newspaper group.
D. To tell you how to become part of this group.
2.What is not required about Graphic Designer?
A. Be well-versed in Photoshop.
B. Writing snappy headlines and captions.
C. Have excellent skills in information graphics.
D. Having a good sense of typography.
3.How many positions need editing experience?
A. Two B. One C. Three D. Four
4.Which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A. China Daily:New Employees Wanted
B. China Daily:Newspaper
C. China Daily:An International Team
D. China Daily:The Best Working Condition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ree accommodations are available to the workers.
B. The workers there can enjoy a seven-day leave without pay.
C. The employees have the right to enjoy eleven-day public holidays.
D. The senior business editor’s only job is to help the business editor to set goals.
五、任务阅读
One reason Americans eat so many calories is that we tend to eat large portions(分量). Studies find that hamburgers and fries are generally offered in serving sizes two to five times larger than the appropriate meal size. Researchers find we usually clean our plates no matter how high they're piled, even if we already feel satisfied. See the suggestions below to further master the fine art of sizing up(估量) your snacks and suppers.
Extremely large portions are one possible reason Americans continue getting fatter even as the percentage of our total calories from fat has gone down in recent years. Fortunately, portions are relatively simple to control because it's easier to count cookies than calories or grams of fat.
Pre-picture portions. Use familiar objects to picture how much you should eat of a food before you pick up your fork or spoon. For example, a half cup of low-fat granola is about the size of your fist. A half cup of low-fat ice cream equals half an orange.
Use a smaller dish. This tip might sound ridiculous, but it works. First and most obvious is that you can't put as much food on, say, a salad plate. But psychologically, you're just not as prone to eat as heartily and quickly if your plate will be empty in 45 seconds.
Have raw vegetables at every meal. Raw cucumbers, tomatoes, carrots, and peppers have few calories and lots of nutrients. A plate of them in the middle of the table almost always gets eaten up, cutting down appetite for the more calorie-dense meat.
Start your meal with soup. Studies show that a bowl of soup at the start of the meal reduces overall meal consumption, since they are lowest in calories and highest in nutrients.
Manage your fork. After every bite of food, put your fork down. Don't pick it up until you have thoroughly chewed and swallowed the previous bite. The goal is both to slow down your eating and to eat less. Remember: Your body needs 20 minutes of digestion before it sends signals to your brain that you are no longer hungry.
Helpful hints on how to get a handle on the how-much factor
Facts
Hamburgers and fries served in restaurants are generally two to five times the______of the proper ones.
Americans usually clean their plates ______high they're piled, even if they are already satisfied
Effects
Americans continue getting fatter even as they have
eaten______calories from fat in recent years.
______
a. Use______objects to imagine how much you should eat of a food before a meal.
b. Use a smaller dish and thus eat _____.
c. Have raw vegetables at every meal to cut down ______ for the more calorie-dense meat.
d. Start your meal with ______to reduce meal consumption.
e. Put down your fork at______to make sure your brain receives______that you’re full.
六、书面表达
66.假定你是Jack,你的中国朋友李华作为交换生刚到英国学习不久,他被邀请参加一个英国家庭的家庭宴会,他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合适,请你给他通过电子邮件提出一些建议:
穿着要精干 2. 按时到达 3. 带上小礼物 (一瓶酒,一盒巧克力或鲜花
4. 就餐时要注意礼貌举止,不要喝太多的酒,不要大声喧哗
5. 就餐后不要逗留太久 6. 一两天后给主人写答谢信
注意:1.词数100左右;可以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2. 文章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不计入总字数。
Dear Li Hua,
How is it going?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gain. As for the family dinner party, I will give you some advice as follow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sincerely
Jack
参考答案
一、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1-5 BBCBC 6-10 CCBAC 11-15 BCBBC 16-20 AACBB
二、单选题
1.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时间状语 since I came to this school可以看出要与现在完成时连用。故选D。句意,这是自从我来到这个学校以来听过的最有教育意义的讲座。
考点:考查时态
点评:时态的考查,一要注意时间状语,二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找准突破口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虚拟语气中错综时间条件句。从句与过去与过去事实相反,而主句与现在事实相反。从句中有信息词then(那时),说明从句与过去与过去事实相反,使用had done故选C.句意,也许如果我那时学的是科学而不是文学,我现就能给你更多的帮助。
考点:考查虚拟语气中错综时间条件句
点评:虚拟语气中错综时间条件句的考查,要注意主从句发生的时间是不一致的,要认真分析时间状语及语境。
3.C
【解析】
试题分析:,A特别的,专门的B地区的,局部的C任选的,非强制性的D最初的,原来的。句意,在那所学校,英语是所有学生必修的,但法语和俄语是选修的。故选C
考点:考查形容词的用法。
点评:形容词的用法的考查,关键是理解句意及形容词的语义。
4.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介词:词组:make an apology to sb for sth“因为某事向某人道歉”,第一空填to,第二空填for,句意是:你因为打破了窗户向他道歉了吗?--是的,到过谦了。选D。
考点:考查介词
点评:介词的考查主要是记忆一些固定词组的搭配,做题时要注意上下文结合理解。
5.A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你喜欢做什么来度过你暑假,是做个兼职还是呆在家里?这里Which是的宾语,动词不定式是做目的状语。温馨提醒:enjoy+doing,不能接动词不定式。故选A
考点: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
点评:这里命题人设置了一个陷阱,enjoy没有直接影响其后的空格的选择,如果只看到enjoy就选择后跟+doing,这样正好把正确答案排除在外,做这题时,一定要分析一下句子成分。不要盲目确定答案。
即学即练:My cousin is a member of a drama club. He seems to enjoy ___.?
A.to acting B. acting C.being acted D. acted
解析:B 句意:我的表弟是话剧俱乐部的演员,他好象对表演很感兴趣。
6.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冠词:第一空不填,泛指大多数国家,第二空填a,泛指一个腾飞的起点,句意:在大多数国家,一个大学学位可以给你人生腾飞的起点。选D。
考点:考查冠词
点评:冠词的辨析集中在the表示特指,a/an表示泛指,以及冠词的一些固定搭配和不使用冠词的情况。
7.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动词词组:A. look upon旁观B. look after照顾C. look into调查D. look out当心,句意:据报道警察会很快调查两个失踪孩子的案子。选C。
考点:考查动词词组
点评:有的动词加上不同的副词或介词含义完全不一样,这是记忆难点,也是考查重点,要多花时间记忆,还要结合上下文。
8.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时态语态:句意:--小象在哪里?--据说正在医院接受检查。the little elephant 和examine是被动关系,所以用一般现在时的被动语态。选C。
考点:考查时态语态
点评:时态的考查要根据本句的关键词,本题没有具体时间,这时要抓住仅有的信息,就是第一句话,推断出是正在发生的事。还要考虑语态问题。
9.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形容词:A. certain确定的,B. sure确定的,C. safe安全的,D. careful仔细的,句意:是否藏羚羊正在被捕猎还不确定。AB都有确定的意思,但sure的主语不能是it,certain可以。选A。
考点:考查形容词
点评:特别是汉语意思相近的形容词,要从它们的搭配和词义本身的不同区分,做题时要注意这些差异。
10.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副词:A. Consequently因此,B. Actually实际上,C. Surprisingly惊人的D. Obviously 显然地,句意:汤姆在重要的考试中被抓住作弊,因此失去了宝贵的比赛机会。选A。
考点:考查副词
点评:副词的词义辨析要记忆,做题时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判断。
11.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副词:A. Somehow不知怎么的,B. Anyhow 不管怎样C. Anyway不管怎样D. Somewhat有点,句意:--你知道他失败的原因吗?不,他是勤奋的人,但不知怎么的,他最后失败了。选A。
考点:考查副词
点评:副词的词义辨析要记忆,做题时要根据上下文的逻辑关系判断。
12.D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动词辨析:A. burnt燃烧,B. hit击打,C. crashed碰撞, D. struck袭击,strike a match划火柴,句意:走廊上很黑暗因此他划了根火柴。选D。
考点:动词辨析
点评:动词的词义辨析要放在上下文的语境语义中加以辨析。还要注意一词多义的现象。
13.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shall用于第一人称,表示征求建议,句意:明天早上我到哪里见你?我还没决定地点,但我很快打电话给你。选B
考点: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
点评:shall的用法,要关注人称:用于第一人称征求对方的意见shall Shall,用于第一、第三人称疑问句中,表示说话人征求对方的意见或向对方请示,Shall用于第二、第三人称,表示说话人给对方命令、警告、允诺或威胁。
14.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名词辨析:A. tips建议,B. items物品,项目 C. powers权利D. choices 选择,句意是:Jim擅长英语,他经常给我一些关于 怎么读英语的有用的建议。选A。
考点:考查名词
点评:名词的考查主要是看学生的词汇量储备如何,做题时结合上下文句意和搭配都很关键。这道题的关键是介词on。
15.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形容词:A. tired疲劳的,B. afraid 害怕的,C. fond喜欢的,D. confident自信的,句意:我们都喜欢这首诗“Children, quickly, hold mother’s hands”都被它感动了。选C。
考点:考查形容词
点评:这几个词都可以接of构成短语,还是要区别本身的含义和句意结合起来判断。
三、完形填空
1.A
2.C
3.C
4.C
5. D
6.D
7.C
8.A
9.B
10.B 
11.A
12.C
13.C
14.D
15.B
16.D
17.C
18.B
19.C
20.B
【解析】
试题分析:
1.上下文法。根据语境,大雨倾盆而下,故用pour down
2.上下文法.根据上文信息词Gleams of light 结合下文可知闪电像珠宝般在黑暗中闪烁。
3.上下文法。从dressed in rags 衣裳褴褛,可知是一个贫穷的妇人。
4.根据语境,凄风苦雨,衣衫褴褛的妇女在孤寂的路上挣扎着。Struggle奋斗,挣扎
5.近义词辨析。Beat(接连地,有节律)打,敲,冲击,strick撞击,攻击,击中,hit打击,打。无情的雨不停的击打着她。故应用beat
6.从下文The boy then let her into the sitting room可得知是一个男孩回应了她。
7.C根据上文信息,外面风雨交加,妇人饥寒交迫,所以乞求让她进去在屋里呆一会。
8.leave sb doing 让某人一直做某事,句意,男孩让她进入起居室,让她一直坐在火边烤火。
9.在明亮的电灯下,妇人显得又老又疲惫。A成为,变成B看来,似乎,显得C表示,展现D听起来
10.结合上下文,妇人只有三十来岁,看起来却又老又疲惫,因此填though?尽管引导让步状语从句。
11.词义辨析。A静静地B口渴的C饥饿的D径直地,根据语法,此处因填副词,故排除B,C,再结合句意,妇女安静地坐了一会。
12.妇女安静地坐了一会,然后眼睛开始四处打量房间。
13.当妇女看到一张年轻男子的照片上,结合下文得知是她丈夫,因为极度惊讶,所以不由自主的就站了起来。
14.下文出现了the man,结合上下文,可知男孩和他父亲一起走出来。
15.从上文妇女看到男人的照片后的反应及下文the couple stood face to face with their child between them可知该妇女就是男人的妻子。
16.根据常识,家人因为战争分离,儿子,母亲竟然素不相识,可以断定是失去了联系。
17.亲人团聚,百感交集,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有紧紧的拥抱在一起。
18.考查连词。While 而,然而,当。。。时候。他们紧紧拥抱在一起而男孩却困惑的看着他们(不知怎么回事)ABC均有“当。。。的时候”的意思,as常强调“一边。。。一边”,when既可以指时间点,也可以指时间段,while只能指时间段,和延续性动词连用。
19.雨过天晴,家人团聚,所以觉得很开心。
20.从上文The storm was over and the sky cleared可以得知雨开始慢慢地停了,故用stop, end表示结束。
考点:记叙文。
点评:本文讲述一位衣衫褴褛的妇女在凄风苦雨的夜晚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结果发现竟然是失散多年的亲人,最后一家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感人故事。答题前一定要读懂全文,弄清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注意前后段落之间的关系。答题中,一定要认真分析,注意选项与上下文的关系,与前后单词的关系。对于一时没有太大的把握的题可以放到最后再来完成,因为有时答案可以从下文内容体现出来。答完后再通读一篇文章,看看所选选项能不能是语句通顺,语意连贯。
四、阅读理解
A
1.C
2.A
3.D
4.B
5.A
【解析】
试题分析:文章看是介绍了一些公共场合不礼貌的行为。可以把他们比喻成“pain in the neck”。
1.这篇文章讲了一些社交场合让人不舒服的人的行为,所以应该是出自一本社交学的书。选C
2.推理题:从第四段的句子:You must stand up to let them pass. You are proud of yourself-control after they have settled into their seats 可知这种行为让你很难过。选A
3.细节题:从最后一段的句子:They enjoy learning about your personal business.可知这是喜欢打探别人隐私的人。选D
4.文章介绍的“pain in the neck”的人是从行为上让人难过的,不是真的有颈椎病的人。选B
5.主旨题;从整篇文章看是介绍了一些公共场合不礼貌的行为。选A
考点:考查日常生活类短文
点评: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求学生抓住题干文字信息,采用针对性方法进行阅读,答案在文章中可以直接找到。要注意的往往是主旨题。提高概括能力。
B
1.B
2.C
3.D
4.C
5.A
【解析】
试题分析:
1.推理题,由第五行Do you know any people like these? They are part of a new addiction(瘾) called可以推出答案,故选B。
2.细节题。由第八行The use of the Internet can be an addiction like drug(毒品) use.可以知道答案,所以选C。
3.推理题,由Studies show that about 6 to 10% of Internet users become addicted. 可以推出答案,所以选D
4.推理题,由句子one college student was missing for several days. 可以推出答案,所以选C
5.推理题,由本文的主要意思“人们上网详细毒品一样很上瘾”,所以选A
考点:本篇是一篇说明文
点评:本文说明了人们上网详细毒品一样很上瘾。推断题测试考生在阅读基础上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所述事件的逻辑关系,对未说明的趋势或结局作出合理的推断;或根据作者所阐述的观点理论,对文章未涉及的现象、事例给以解释。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短文,完整了解信息,准确把握作者观点。
C
1.B
2.B
3.D
4.B
5.A
【解析】
试题分析:文章介绍了残疾人的种类,遭遇到的种种不公,和如何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
1.猜词题:从第一段的句子:they occur before the individual's twenty-second birthday, often from genetic conditions, and are severe enough to affect three or more areas of development,可知这种残疾是年轻时得的影响发展的残疾。选B
2.推理判断题。根据第二段“...only a small percentage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survived for long.Medical treatment for these disabilities was unavailable”,可判断B.medical techniques were not available为最佳答案。C虽然也是原因,但不如B更直接,故排除;A和D文中均未提及。
3.细节题:从最后一段的句子:Only when public attitudes advance as far as laws have will disabled people be fully able to take their rightful place in society.可知只有公共的态度改变残疾人才会有真正的地位。选D
4.排除题:从文章第四段的内容可以推理出A、C、D几项的意思,没有B项。
5.主旨题:文章主要讲解了残疾人遇到的障碍。选A
考点:考查社会现象类短文
点评:信息筛选类短文,可以先审题,再阅读短文,根据题目的要求,来选择这样就会有的放矢,阅读更有效率。
D
1.B
2.B
3.C
4.A
5.C
【解析】
试题分析:这篇文章是关于《中国日报》向社会公开招聘4个岗位上的员工的招聘启事,其中包含对员工的要求福利等信息。
1.推理判断题。纵观全文,尤其是文章的第一段可以看出,这是一则广告,其目的就是向社会公开招聘English-language senior business editors,senior copy editors,copy editors and graphic designers 4个岗位上的员工。由此可以判断,答案是B项。
2.细节理解题。由Graphic Designer的招聘要求可以看出:Writing snappy headlines and captions并非Graphic Designer所要求具备的。B
3.细节理解题。前三个职位的叙述中都提到了对“editing experience”的要求,只有最后一个岗位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故C项为正确答案。C
4.标题判断题。文章第一段已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与目的,就是要招聘人员,所以A项所说的“中国日报社招聘员工”最能概括全文的大意,故可排除其他三项。
5.细节理解题。由第一段的叙述可以看出,员工可以“享受11天的公共假期”。其他三项都不符合原文的叙述。故C为正确答案。
考点:考查广告布告类短文
点评:本文内容较为简单,要求考生在阅读的时候,根据文章的要求作出仔细的判断定位,准确预测。
五、任务型阅读
1.size
2.however
3.fewer
4.Suggestions
5.familiar
6.slowly
7.appetite
8.soup
9.times/ intervals
10.signals
【解析】
1.根据第三行“offered in serving sizes two ”可知平时店里的快餐的量是适应量的两到五倍。
2.根据后面一句中“...no matter how high they're piled...”可知用however=no matter how
3.根据第二段第一行“...even as the percentage of our total calories from fat has gone down in recent years.”可知就是摄入的卡里路已经下降,因此用fewer。
4.根据文章后面内容可知是作者提出的建议,因此用suggestions。
5.根据第三段“Use familiar objects to picture how much you should eat...”可知填“familiar”。
6.根据第四段中“you're just not as prone to eat as heartily and quickly if your plate will be empty in 45 seconds”可知不会迟的很快,因此用slowly代替。
7.根据第五段中“...cutting down appetite for the more calorie-dense meat...”可推断会减少食欲
8.根据第六段中“Start your meal with soup”,可知用soup。
9.根据最后一段中“...After every bite of food, put your fork down...”和“Your body needs 20 minutes of digestion before it sends signals to your brain that you are no longer hungry”可知每吃完一口就放下叉子,直达完全吃完这口,因为大脑在20分钟后才能接收到吃饱的信号。at intervals 时间间隔,时而
10.同上
六、书面表达
Dear Li Hua,
How is it going?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gain. As for the family dinner party, I will give you some advice as follows.
As it is a formal party, you had better dress smartly. You should arrive on time with some small gifts such as a bottle of wine, a box of chocolate or just a bunch of flowers. At dinner, do remember to mind your manners. Please don’t drink too much and don’t speak loudly. After the dinner,out of politeness, you should stay for a while to chat with other guests and the host, but don’t overstay your welcome. One or two days later, it would be better to write a letter of thanks to the host to express your gratitude to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Wish you all the best!
Yours sincerely
Jack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书信类作文,要点和信的开头结尾已经给出.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正确的英语把给出的要点表达出来.本作文中给出的要点比较简略,故需要自由发挥的地方较多.需要注意不要偏离文章中心.写作时注意准确运用时态,上下文意思连贯,符合逻辑关系,一定要契合给出的开头结尾,不能出现文章脱节问题.尽量使用自己熟悉的单词句式,同时也要注意使用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型使文章显得更有档次。
考点:书信类作文
点评:本文属于书信类作文,动笔前,一定要认真分析要点,理解要点要表达的含义,不能遗漏要点,跑题偏题。平时除了加强词汇积累,写作联系以外,还可以适当记忆一些类似的范文,这样在考试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听力录音原稿
Text 1
M: Jessica, could you type this letter for me?
W: Sorry. The computer broke down this morning. I’ll do it for you as soon as I fix it.
Text 2
M: I see you enjoyed your holidays in Brighton. Where did you stay, in a hotel?
W: No. We camped near the mountains. And some friends went with us there.
Text 3
W: Professor Neon, a few of us at the back didn’t get the copy of your reading assignment.
M: Well, there are only 38 names on my class list, and I didn’t bring any spare copies.
Text 4
M: Excuse me. Does this train go to London?
W: No, this is the 11:35 service to Rochester. There’s a London train standing at Platform No. 12 which leaves at 11:45.
Text 5
M: Everybody is helping out with dinner. Would you make the salad?
W: Anything but that.
Text 6
W: Hello. I’m from Sound Bytes Radio and I’m doing a survey about home shopping. Could I ask you a few questions?
M: A survey about home shopping? Sure.
W: Thank you. Are you a home shopper? Do you use the Internet or watch the Shopping Channel?
M: No, I like to look through catalogues and do mail order. Recently I’ve been receiving a lot of catalogues and they have some attractive things in them. In fact, sometimes I even order things I don’t need.
W: Like what?
M: Well, last year I ordered a heavy jacket with a hat, and it cost only 300 dollars but it has never gotten cold enough to wear it. I should never buy something out of a sudden desire. Hey, do you want to buy it?
W: Oh, no, thanks. But thank you for answering my questions.
Text 7
W: What’s up? You look a bit down.
M: I got the results of my end-of-year exams this morning. I failed one.
W: Oh, no. What happened? I thought you really worked very hard and went over everything carefully.
M: I did. But the questions were too hard for me.
W: Can you take it again?
M: Yeah, but I have to take the course again next year.
W: What? You have to repeat the whole year?
M: Yes, it’s quite normal, isn’t it?
W: Not in my country. If we fail in an exam at university, we usually get a chance to take the exam again, but we don’t have to take the whole course again.
M: Well, here you have to take the whole course. And pay for it, of course.
Text 8
M: Hello, Julia. 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chess match?
W: Not yet, anything special?
M: Well, I suppose you would never be able to guess who came out first.
W: Was it Carl, or David? Those two are very competitive.
M: I’m afraid you got the wrong ones. The champion was John. It was a real surprise to everybody. He beat 12 other players, lost only 3, and played no draws.
W: John is lucky. How about Carl and David?
M: Well, Carl only played seventh, and David was better. He played fifth.
W: Anyway, I’m still wondering how John could be so successful.
M: I don’t know, either. But I heard that both Carl and David were suffering from the flu at that time.
Text 9
W: Hey, Neal, now that the midterms are over, we are getting away for the weekend to go canoeing. You want to come along?
M: Well, um, it’d be great to get away, but I’ve never done it before.
W: None of the others have, either, except me. I went once last fall. But there’ll be an instructor in each canoe the first day. This is our last chance to take a break before the finals.
M: I don’t know.
W: Oh, come on. The scenery is beautiful, and if it gets too hot, we can dive in whenever we feel like it.
M: What would I have to bring?
W: Let’s see. Tom is bringing food for the Friday night cookout for everyone. And the people who run the trip have tents set up and they supply food and drinks for all day Saturday. On the way back Sunday morning, we’ll stop somewhere for breakfast. So, you just have to bring a bathing suit and a sleeping bag.
M: Well, I do love camping and sleeping out. Where is this place?
W: Well, it’s about an hour and a half to the place where we meet the trip leaders. We leave our car there and they drive us and the canoes upriver to the place where we start canoeing.
M: And when will we set out on Friday?
W: I’ll give you a call to tell you later today.
Text 10
Mr. Stevenson was the owner of a general appliance store. He had seen many newly-weds coming into his store to shop for their first refrigerator, washer and dryer, and air-conditioner. Pen and pencil in hand, they would ask him a lot of questions about price, features and after-sale services, but they would usually walk away at the end of their inquiry. The other day a young couple came into his store. They asked him all the usual questions and he answered all of them patiently. But when he suggested an order at the end, they replied firmly, “We’ll have to look around other places first.” Although feeling a bit disappointed, Mr. Stevenson did not show it. Instead, he smiled, moved closer and said, “I know you will go to Discount Dan to look at the price tags. That’s perfectly understandable. I do the same. In fact, they sell the same stuff as we do. But if you buy things there, there is something you will not get. And that is me. I come with everything I sell. I’ve been in the business for thirty years and in a few years’ time, I’m going to give my store to my daughter and son-in-law. I hope they will carry on the family business. I stand behind everything I sell and I will make sure that you will never regret buying things from me.” After this short speech, Mr. Stevenson offered the young couple some ice-cream to thank them for their interest. Impressed by his honesty and sincerity, the young couple decided to place an order.
涟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 秸秆(jí) 百舸(gě) 哺育(fǔ) 夜缒而出(zhuì)
B. 遒劲(jìng) 忤视(wǔ) 创伤(chuāng) 度德量力(dù)
C. 冰屑(xuè) 瞋目(chēn) 参乘(shèng) 横行霸道(héng)
D. 漫溯(sù) 从容(cóng) 戮没(mò) 同仇敌忾(kài)
2.下列各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枯稿 蕴酿 意气风发 金璧辉煌
B. 嬉笑 气概 陨身不恤 出其不意
C. 文采 作揖 仗义直言 歪风斜气
D. 烦燥 撕杀 哀声叹气 金榜提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个月来,随着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新闻的持续发酵,其作品广受热捧,甚至一书难求。这股“莫言热”至少会延续至今年年底。然而,在莫言作品获热捧的背后,不可忽视的却是中国民众的“阅读危机”。
B.为了应对水危机,中国政府去年对《水污染防治法》进行修订,施行“流域限批”和河流休养生息,并试图通过调水解决水资源紧张的问题。
C.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小时候住过的地区特有的石头和茅草搭成的小屋,那崎岖的街道,那袅袅的炊烟,那熟悉的乡音。
D.中新网11月13日电,在2012美国总统选举投票中,现任总统奥巴马击败竞争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成功连任,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连任的黑人总统,也将迎来其又一个4年任期。
4.下列各项中,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骆驼祥子》《茶馆》等。
B.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他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的散文创作以山水游记最为著名,《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C.《师说》《赤壁赋》中的“说”“赋”都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前者类似于现代的议论文,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后者类似于现代的诗歌,侧重于抒发自己的情感。
D.“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语出《史记?项羽本纪》,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如果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诗人雪莱的诗歌。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潇洒钱钟书
仲利民
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钱钟书,偏偏不喜抛头露面,拒绝记者的采访,躲避摄影记者的镜头。最有趣的一次,钱钟书与夏衍同住一病房,夏老过生日,他的孙女将蛋糕也送了一大块给钱钟书,这时的摄影记者从后面开始偷偷地拍摄,当记者大着胆子转到前面来的时候,钱钟书先生居然拉起了被子连人带蛋糕一起盖起来。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拒绝,就邀请当时的《文艺报》副主编吴泰昌先生帮忙,吴先打了个电话被其婉拒,就让林来一次突然袭击。当他们出其不意地来到钱钟书房门口时,钱先生幽默地说:“泰昌,你没有引蛇出洞,又来瓮中捉鳖了……”让人感受到钱钟书并非不近人情,他拒绝媒体的采访,仅是自己坚持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泰昌在《人民文学》杂志做编辑时,想约钱钟书先生写点文章,想不到钱钟书先生突然起身摆着手大声说:“写文章的事今天不谈。”不过,事隔一年多,当吴身体有恙,钱钟书先生却特意去信,“去秋承惠过快晤,后来,听说您身体不好,极念。我年老多病,渐渐体贴到生病的味道,不像年轻时缺乏切身境界,对朋友健康不甚关心。奉劝您注意劳逸结合,虽然是句空话,心情是郑重的。杨绛同候。”这句“空话”里又包含钱钟书先生对友人多少关心的真情实感啊!
  钱钟书先生淡泊名利、自甘寂寞,可是媒体却总是想请出这位不愿露面的人物,他们知道杨绛先生好说话,就想从杨绛先生这里打开缺口,在电话里对杨绛先生说:“被录制的文化名人,还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报酬——钱。”想不到钱先生幽默地从旁边插话道,“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钱先生和太太的感情十分融洽,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携手。即使在钱钟书先生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之后,夫妻感情依然如故。情绪从未低沉、沮丧过。文革中,造反派动手打他,他就还击。有一次与造反派大打出手后,扬名千里,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可见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
最有趣的要算钱钟书先生进入清华大学时的数学成绩了。一直有传闻说他当时的数学成绩是0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破格录取。不过,我最近查阅了资料,发现钱钟书先生对此事有自己的说法:数学成绩并非0分,而是稍高的15分。就这样,也未及格,但是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反而增添了些名人轶事的趣味。
杨绛先生在《干校六记》里有一段有趣的记述,有一次她指着菜园里玉米秸搭盖的窝棚问钱钟书:“给咱们这样一个窝棚住行吗?”钱认真地想了一下,说:“没有书。”读到这句话,我忽然明白钱钟书先生为什么逃避记者的缘由了,钱先生一辈子并不在乎名利,他连窝棚住着都不在乎,只要有书就成了。没有书,不让他研究学问才是最大的痛苦,生活上及别的方面都可以忍受。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钱钟书先生和太太一同上班,一同下班,总是肩并肩,手拉手,经常给人“胶着”的亲密感,表现了钱先生珍视感情的一面。
B. 当时的校长罗家伦录取钱钟书,作者推测他的数学成绩不是0分,而是 15分,但是这不妨碍钱钟书先生成为一代学术名人。
C. 香港记者林湄到北京想采访钱钟书,又怕遭到钱先生的拒绝,一个“怕”字形象地表现了钱钟书对别人无情的态度。
D.文中写“连‘造反派’都‘敬重’他三分”,是从侧面突出了钱先生柔中有刚,做人是非分明,拿得起放得下的性格。
E.文章首尾都写到有关钱钟书先生的趣事,通过这些趣事写出了钱钟书一辈子不在乎名利,生活及其他方面都可以忍受。
6.在这篇纪念钱钟书先生的文章中,却用大量篇幅写了吴泰昌,请说说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6分)
7.请阅读全文,概括出钱钟书先生的“潇洒”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8.钱钟书先生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请结合文本,联系实际,谈谈这句话给你的启示。(8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小题。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词,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有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擢:提拔
B.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按:审查
C.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更:再次
D.而酋长营兴化 营:扎营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教以击刺法 申之以孝悌之义
B.乃因地形制阵法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C.精求而更置之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D.继光乃旋师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
A.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身为将门之后,他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影响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B.戚继光是一代名将,但他的仕途却坎坷不顺,他曾因作战无功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而被免官。
C.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横行,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平倭战争获得人民的拥护与欢迎。
D.戚家军之所以名闻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所以屡战屡胜。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3分)
⑵.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4分)
四、默写
名句名篇默写(每空1分,共8分)
13.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4.恰同学少年, ;书生意气, 。
15.寻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
16.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 消散了,甚至她的 ,丁香般的惆怅。
17.“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8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18.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请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看待人、事、物,有仰视、平视、俯视三种视角,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会有不同的心态,会有各异的结果。我们不必仰视,无需俯视;当平视现实,平视他人,平视自己。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以“平视”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择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秸jiē哺bǔ B创?chuāng度德量力duó C屑xiè?瞋chēn 这些题中部分是出自于课本,如漫溯(sù)秸秆(jí)百舸(gě) 哺育(fǔ) 夜缒而出(zhuì)等,还要注意根据意思判断读音如“度”做“推测”讲时读duó
考点:此题考查识记现代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体难度不大。
点评:做好此题必须在平时多读多总结,掌握好课本,多查阅工具书,或以卡片的形式随时记忆。
2.D
【解析】
试题分析:A稿—槁 蕴—酝 璧—碧 C直—执 斜—邪 D燥—躁 撕—厮 哀—唉 提—题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点评:做好此题必须在平时多记多写多总结,多查阅工具书,结合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如烦躁时跺脚,所以是足字旁。
3. A
【解析】
试题分析:B成分残缺。“施行”后面缺少宾语“政策”;C搭配不当,“看到”“熟悉的乡音”;D主语转换,最后一个分句加“奥巴马”。
考点: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属于应用知识范畴,能力层次为E,难度较高。
点评:辨析语病句题为必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这种题型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病句的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类型,并在实际做题中熟练运用,尤其是结构混乱这一病句现象在高考中较难把握,需要学生平时有针对性的训练。
4.C
【解析】
试题分析:《赤壁赋》中的“赋”类似于现代的散文,带有韵脚的散文,饱含浓浓的诗意。
考点:此题考查识记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
点评:这种题型要靠平时的积累,归纳,不仅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还要适当拓展课外的知识,一般不考生僻的知识,难度不大。
5.AD(答对一个得3分,答对两个得5分)
6.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2分)借吴泰昌打电话被婉拒、吴泰昌出其不意上门拜访,烘托出钱钟书坚持自己生活方式的性格特点,塑造出他通人情世故,语言幽默的形象;(2分)通过不答应吴泰昌的约稿和一年后主动写信问候的对比,烘托出钱钟书对友人的真挚情感。(2分)
7.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又不是不近人情;对友人充满关心;淡泊名利,自甘寂寞;珍视与太太的感情;柔中有刚,做人是非分明,站的起放得下;一心投在书籍中,进行学问的研究。(每点1分,答对5点可得6分)
8.①结合文本,联系实际(共4分)。
②启示:人生更重要的是要坚守自己的追求,不受物欲的诱惑。(4分)
【解析】
5.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艺术形式的分析。C.“怕”字不是表现对别人的无情,而是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钱拒绝记者采访的态度;B.15分是钱钟书自己的说法,不是作者的推测;E.“生活及其他方面都可以忍受”,前提是有书读,让他研究学问。)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解答此题要从文章具体内容入手分析,包括对文中写人物的重要事件的概括、手法和结构的分析以及思想主旨的概括等。
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作用。本文写钱钟书,却用很多笔墨写吴泰昌,这就是烘云托月的手法,借吴泰昌突袭、约稿、生病等事件侧面烘托出钱钟书的亲切、坚持原则、有感情。
考点:本题考查重要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人物传记文章中考查描写某个人物对描写传主的作用,一般是起到侧面烘托或反衬的作用,先要弄清记叙的事件,然后抽取出中心内容,根据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注意题目中的“潇洒”二字。通过描写吴泰昌的三件事可见钱钟书坚持自己的原则但又珍惜关心朋友,通过他对媒体的回答“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看出此段开头的“淡泊名利,自甘寂寞”;通过写他与杨绛的感情写其“柔中有刚,做人界线分明,拿得起,放得下”;而写杨绛《干校六记》中所记又能看出钱钟书是一个重学问的人。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对传记中人物形象特征中某一特点概括题要在理解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梳理,找出描写人物形象的句子或事件,在此基础上逐点进行归纳,
8.试题分析:本题本题考查通过关键句子理解文章中心主旨。句子中的关键点在于“难道还迷信钱吗?”这一反问句式,这展现了钱钟书对金钱的蔑视和淡泊的品质。回答时可从追求、坚守、面对利益等方面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点评:回答此类通过关键句子进行探究的题目时,要注意应该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然后结合文本,同时能联系现实或生活,提出自己的见解。
9.C
【小题2】A
【小题3】B
10.⑴(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免官,(被责令)身负罪名惩办敌人。
⑵被天下人耻笑的原因,是什么?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不同了
【解析】
9.试题分析:联系上下文,我们发现戚家军因地制宜,把一切战舰、火器、兵械都经过精心研制后加以更换。所以更译为更换更合适。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可采用联想推断法,更多为联系上下句推断其逻辑关系,即代入原文是否合理。再者还可通过其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来推断词义。也可根据对偶、热电厂比、并列等结构特点来推类词义。
10.
试题分析:本题所选题材一句课内的,一句课外的。有利于学生迁移运用课内知识来推知课外知识。所以A.以,均为介词,可译为“把”、“用”;B.按照、依照趁着;C.表承接关系表转折关系;D.于是、就竟、却。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用法不同,意义不同。首先要明确其用法,其次要确定其意义。再者,要迁移运用学过的知识。
【小题3】
试题分析:B.戚继光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的原因是“无功且通番”,而且此次并没有被免官。
考点:本题考查对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点评:本题比较难。此类题有的是对原文的理解,有的是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答此类试题阅读是基础,排除是手段。抓住设置的“人物”不对号,侧重点有所偏移、张冠李戴等常见设误类型,一一与原文进行对照排除。
11.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关键字(1)克译为攻克。坐译为获罪。办译为惩办。(2)为译为被。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为判断句,不施行仁义攻和守的形势不同罢了。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式
点评:本题比较难。翻译时要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结合在一起理解,莫断章取义。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
【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任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中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阴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义,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免官,(被责令)身负罪名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它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素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攻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沼泽地很多,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机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能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都大获全胜,俘虏、斩首的有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使戚继光援助。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从广东南澳来的,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贼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了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多。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13.怅寥廓
14.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15.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16.散了她的芬芳 太息般的目光
1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解析】试题分析:注意“寥廓”“风华”“遒”“漫溯”“斑斓”的写法,同时注意“太息”“复还”二处要背诵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现代文默写,平时背诵时力求准确,同时关注相似字,文言文默写,要注意领悟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字、同音或同义词辨别、留意语句顺序等。
18.表达了惜别的深情。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19.由眼前景物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
18.试题分析: 从题目“送”字,第一句中的“别”字可见这是一首送别诗。第二句“风”“雨”两个特定意象给人悲凉之感。“入舟凉”不仅仅是身体的凉,更是心情的悲凉。
考点: 本题对“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本题选用的是典型的送别诗,命题也比较典型,只是难度偏小。
19.试题分析: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指本诗后半部分的虚写的艺术效果,这是本题的答题方向。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考点: 本题是对“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本题借古人的观点出题,含蓄地表达了命题意图,这是经常用到的命题形式之一。这种形式不死板,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能力。其次,本诗的写法与柳永的《雨霖铃》写法一致,所以与教材扣得比较紧。这是一道值得称道的题。
20.
示例一:平视
??? 人生在世,既不必以自卑自贱的心态去仰视别人,也不宜以自视甚高的心态去俯视别人,学会平视,平视自己、也平视别人,才是最恰当最具亲和力的社交“视角”。
?? 惯于仰视别人者,在卑微和惶恐中看人家的脸色行事,营营碌碌、心力交瘁,何苦来着!反之,以俯视他人为能事者,则热衷于居高临下、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往往看不见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两种人在“视角”上的偏差,致使其对人对己的看法变形失实,不能正确对待。之所以如此,都是因为他们缺乏丰厚的人格底蕴,心胸狭窄,目光短浅。
?? 平视自己,即是不卑不亢地立身处世。天下之难,最难的是摆正自己。人在遭遇挫折时,容易自怨自艾,把自己看得太低;而在春风得意之际,又往往自视甚高,以为天下英雄舍我其谁。君不见,有些人一旦小有成就,原本好端端的一双眼睛便挪位到额头上,从此“视觉”异化,平视功能丧失,到哪都摆出一副鹤立鸡群的架势,势利得很。宋代有位名臣叫赵挘?斯??斯⒅保??偾逭??硬灰云涔傥蛔园痢K?胬匣瓜缡痹?呈?髦荆骸把?寤平鹨淹瞬兀?鲋邢?⒁财匠!J廊擞?陡哒?希?皇强麓逭运睦伞!币馑际牵?忝遣灰?晕?沂鞘裁创蠊伲?移涫稻褪堑蹦瓿錾碓诳麓宓恼运睦砂。∧切┕哂谠诟┦铀?说牡靡庵猩?畹娜耍?日找幌抡岳戏蜃永钟谄绞幼约旱募窝攒残校?懿缓寡眨?
?? 平视他人,意味着自爱自重,不妄自菲薄。有一个这样的故事:据传清朝光绪年间,孙中山从日本留学回国,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当时颇有名气的两广总督张之洞,就写了一张便条: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张大总督看过守门人递进的便条,面有不悦,提笔在条上批写:“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丁焉敢称兄弟?”守门人将条子还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迅即在便条上书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门人又将条子传进总督府,张之洞看后“啊”了一声,连声说:“请!请!请!”孙中山不愧是孙中山,地位卑微时便敢于平视权贵,着实有胆有识。我们周围的不少人一见达官贵人,便情不自禁地躬背屈膝作仰视状,宜不羞愧!国人是该学学孙中山,什么时候面对权贵也敢挺脸抬头学会平视,才算是在真正意义上“站起来了”。走笔至此,不能不提到大名鼎鼎的罗斯福。罗斯福下肢瘫痪,却以其赫赫政绩赢得美国惟一的蝉联四届总统的殊荣。此公气质谦和,平等待人,像一位兄长和朋友。有人说,罗斯福能把国王当普通人看待,而把普通人当国王看待,但国王和普通人都因此而爱戴他。有鉴于此,我们身边的公仆、明星、富翁们是否也可屈尊向“罗斯福同志”学习,平视百姓、平视社会,从而造就自己的人格魅力。
??? 平视,是一个人高尚的情操、卓越的学识之自然流露。一个人只有敢于且乐于平视,才能面对皇亲国戚不会自惭形秽低声下气,面对贩夫走卒不会颐指气使神气活现。在繁华的都市里,如果我们穿着草鞋微笑着平视一切,则堪称文明时代的文明人。
失利二:平视
??? 也许是因为个子小,我不喜欢站着和别人说话。虽然“站着说话腰不痛”,可时间长了,脖子会发酸。最好的办法是找个地方坐下来说。
??? 坐下来说,双方的视线在一个水平上,心理和生理的压力都会减轻许多。每当这时,我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哲学家罗西的论点“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
??? 罗西讲这话的时候,对权威可能还是心存仰慕,否则他为什么不倒过来说?“学会平视乞丐,你会变得神情温和,即善良。”我想他大概没有受到过佛家思想的影响。佛家说“众生一切平等”。所以应该平视的不仅仅是权威,而是一切生命。
??? 可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见到的是仰视、俯视、斜视,很少见到平视。
年轻的时候,一位朋友到报社来,见我坐在沙发上和领导聊天,大为惊讶:“你怎么能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平起平坐?”我反问:“你的意思我得低三下四?”
??? 我知道,朋友的疑问是国人最常见的心态。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造成了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国度,连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盖多大的房子、坐几匹马拉的车,都有严格的界限。稍有差池就会大难临头,没准还要搭上身家性命。而等级森严的恶果,就是鲁迅先生为之痛心不已的国民劣根性:“卑怯与贪婪”。
??? 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人们是不是变得更加贪婪我不敢妄加评论,但“卑怯”的弊病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看看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场里场外”,奴颜卑乞与侠肝义胆、逆来顺受与挺身而出、见风使舵与仗义执言,天平总是朝哪个方向严重倾斜?稍稍有些社会阅历的人自会得出结论。
??? 其实,在罗西提出“平视权威”之前,我们的老祖宗已经亮出了“气宇轩昂”的招数。2000多年前,亚圣孟子就说过:“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那意思再明显不过:跟王公贵族讲道理的时候要藐视他,别看他一副高大威猛的样子。不过既已身居“圣”位,虽说是“亚”,也决非我等芸芸众生可比。在“大人”面前说话,做到“平视”已属不易,敢于“藐之”者,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就是多喝了几瓶二锅头———“喝了咱的酒,见了皇帝不磕头。”
??? 如果说,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已经深入欧洲大陆的情况下,“学会平视”依然需要胆识和信念的话,那么在我们这里,“学会平视”需要的担当无疑更加沉重。平视权威或许被称作狂妄,平视领导或许被称作放肆,平视富贵或许被称作蛮横……平视的结果不一定会使你变得“气宇轩昂”,更大的可能是“狼狈不堪”。这时,“高贵”与“低贱”之间何止一步之遥?干脆就是一回事。于是,为“谦虚”见、为“恭敬”见、为“小不忍则乱大谋”见、为少一些“蔑视”、“歧视”、“轻视”见,许多人不得不选择“仰视”,哪怕“仰”得脖梗僵硬、颈椎变形,头脑发晕。
??? 一般来说,“仰”得时间久了,总想“俯”一阵。有人一旦到了经常“视”的那个地位,立马会变得“高瞻远瞩”,巴不能所有的部下以同样的目光仰视他,敢平视者当属大逆不道。按照医学的观点,这叫“心理补偿机制”。如鲁迅先生所说:奴才一旦当上主子,那是比主子还主子的。当然,对于一个从来不知道平视为何物的人,除非当了皇帝,将永远在俯仰中痛苦地挣扎。
??? 平视的基础是人格的平等,是对彼此之间人生价值的认定。不管你富甲一方还是身无分文,不管你位居高官还是一介平民,不管你春风得意还是穷困潦倒。虽然平等的要求只能来自弱者,但只要学会平视,坚持平视,“你就会变得气宇轩昂。”哪怕沦落到无家可归,也断断不受嗟来之食。
??? 学会平视,也许会失去很多仰望的东西,但至少保持了人格的尊严。
??? 学会平视,也许会遗漏很多俯瞰的景色,但至少坚守了心灵的纯净。
??? 抬起头,挺直腰板,微笑着平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会看到同样尊重的目光。
【解析】
试题分析:
【一语破的】
?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种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
【素材超市】
1、哲学家罗西说:“学会平视权威,你会变得气宇轩昂,即高贵;学会平视乞丐,你会变得神情温和,即善良。” 培根说:“好心助人时要让人感到这种帮助是出自对他的爱重”。
2、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中国体育代表的情景:接受脑瘫足球队赠送的球队签名的足球后,在一只足球上为足球队题词签名;观看游泳训练间隙,在泳池边同运动员们亲切交谈,一一询问训练和生活情况;为轮椅篮球队分组比赛开球,“轻轻将篮球抛起”;和智障残疾人一起做比萨饼、包饺子;坐在残疾人中间,兴致勃勃地和他们一起动手做中国结;和残疾人朋友们一道唱起歌来…… 此情此景,我们感到的是总书记平易近人,对残疾人平等相待。一言以蔽之:平视。 ?(戴炳炎《平视》)
3、2006年6月,浪琴表邀请林志玲到西安宣传,与当地100多位经销商一起吃饭,当一桌一桌的经销商走到台上,和林志玲合照、握手时,身高174公分又穿高跟鞋的林志玲,一定会膝盖微弯,蹲到和对方一样的高度,眼神平视地和对方握手,总共蹲了八十多次。
4、平视是世界的需要,国与国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平视是社会的需要,人与人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平视是自我的需要,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朱华贤《平视》)
5、人需要平视。这不仅仅因为我们的双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也不仅仅因为我们平直地投射目光符合自然习惯,更是因为我们有着平凡的身份、平正的良知、平和的心态、平等的思想、平静的心情。平视,需要良心的端庄与正直;平视,需要情感的纯洁与高尚;平视,需要识见的广博与深邃;平视,需要分寸的准确与合理。平视他人,我们便拥有了真诚牢固的友谊;平视他国,我们便有了平等合作的国际关系;平视他族,我们便有了世界大同的宽广胸襟。平视者不自高、不自傲,不自卑、不自鄙,平平常常守着道德防线,平平稳稳走着人生大道,平平和和唱着和谐之歌。(霜刃《仰视?俯视?平视》)
【角度选择】
1.关注自然,平等对待万事万物,平等对待众生。
2.关注自我,平等待人是平和的心态,是冲和的精神,是雅致的情怀
3.关注社会,平等克服生活冷漠症的良方,是拯救苍白灵魂的灵丹,是人性回归的指针。
4.关注历史,平等是一种对待历史的责任,平等是一种客观的公正。
【思路突破】
思路设计一:平视是一种真诚、纯洁的人生态度。
因为平视,在伟人面前,我们尽现自信;因为平视,在弱小面前,我们尽现平等;因为平视,在朋友面前,我们尽现信任;因为平视,在困难面前,我们尽现抗争;因为平视,在爱情面前,我们尽现尊重;因为平视,在生活面前,我们尽现真诚;因为平视,在生命面前,我们尽现韧性。用平视的目光,去看待人生,我们会活出自己的天性、率真和美丽。
思路设计二:平视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具体体现。
真正的平视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是精神共同在场的双向流动。它表现为人与人,人与世界间的相互敞开、接纳、承认和包容。它超越了给予与被给予,支配和被支配的狭隘,它拒绝疏离、控制和虚伪,呼唤理解、沟通与真诚。让我们的眼睛平视一些,人与人之间就和谐一些。
思路设计三:平视是自我的需要,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平视,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平视,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平视,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平视,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思路设计四:平视能使我们“不畏浮云遮望眼”,客观公正认识事物。
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以偏概全、是非不分,盲目自大、盲目自卑,往往都源于不能“平视”。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超越功利的公正,是一种抛却杂念的单纯。唯有“平视”,我们才能科学比较,才能高瞻远瞩,观察入微,才能把市俗偏见拒之门外,把真情实况尽收眼底。
思路设计五:平视也要有高度,有眼光,要站在一个恰当的高度平视。
不同有的人有不同的平视高度,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高度其平视高度也会不同,重要的是我们要丰富自己,武装自己,提升自己,使自己能站在人生的一个高度平视自己,平视别人和外物。
考点: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点评:本题的出题意图在于考查学生深层的思辨能力,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