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带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带解析)

资源简介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湿润的KI-淀粉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是( )
①Cl2 ②NO2 ③H2S ④SO2 ⑤HCl ⑥溴蒸气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④⑤
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烟雾
B.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颗粒
C.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
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3.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①漏斗 ②试管 ③蒸馏烧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钵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4.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制得溶液的是 ( )
A. 食盐 B. 饱和FeCl3溶液 C. 蔗糖 D. 碘
5.可用来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成葡萄糖的试剂是(??? )
A.淀粉碘化钾溶液????? B.碘水?????? C.新制氢氧化铜???? D.银氨溶液
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中的物质)所选用的试剂和装置均正确的是
Ⅰ试剂: ① KMnO4/H+ ② NaOH溶液 ③饱和Na2CO3溶液
④ H2O ⑤ Na ⑥ Br2/H2O ⑦ Br2/CCl4
选项
物质
试剂
装置
A
C2H6(C2H4)


B
苯(苯酚)


C
CH3COOC2H5(CH3COOH)


D
甲苯(二甲苯)


7.干冰气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的作用力
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
8.下列实验能获得成功的是( )
A.用溴水可鉴别苯、CCl4、苯乙烯 B.加浓溴水,然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苯酚
C.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成溴苯 D.可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水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适量稀硫酸与3%的H2O2溶液,再用CCl4萃取
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一系列重要的化工原料
C.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煤油、柴油等都是纯净物,有固定的熔沸点
D.石油炼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轻质油和重要化工原料(乙烯、丙烯等)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用铂丝蘸取某白色晶体,放在无色的灯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说明该固体一定含有钠盐
B 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无颜色变化,说明原溶液中一定无NH4+
C 某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再加入足量稀HNO3仍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有Cl-
D 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和足量稀HCl后,仍有白色沉淀,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11.某含铬废水硫酸亚铁铵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经干燥后得到n mol 。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粉末状的物质不是晶体
13.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熔点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SiO2、NaCl、CO2 B.HF、HCl、HBr
C.NaCl、KCl、RbCl D.Na、Mg、Al
14.向X的溶液中加入Y试剂,产生的沉淀示意图与下图所示情形吻合的是(注意线段的斜率)
A.向NaOH和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 B.向HCl和AlCl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C.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NaOH D.向NH4Cl和MgCl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8分)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以及泥沙等杂质,一位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生成沉淀的试剂均稍过量):
(1) 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蒸发、结晶时,当 中剩余 时停止加热。
16.(12分)⑴第ⅢA、ⅤA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单晶硅相似。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在GaN晶体中,与同一个Ga原子相连的N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 ▲ 。在四大晶体类型中,GaN属于 ▲ 晶体。
⑵铜、铁元素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微粒间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是能够提供孤电子对的原子或离子,另一方是具有 ▲ 的原子或离子
⑶CuCl2溶液与乙二胺(H2N-CH2-CH2-NH2)可形成配离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H、N、O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
②SO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 。与SnCl4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离子的化学式为 ▲
③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 。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的多,原因是 ▲ 。
④⑶中所形成的配离子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有 ▲ 。
a.配位键 b.极性键 c.离子键 d.非极性键
⑤CuCl的晶胞结构如上图所示,其中Cl原子的配位数为 ▲ 。
17.(15分)氮化硅是一种重要的结构陶瓷材料,硬度大、耐磨损。利用SiO2和C的混合粉末在N2的气氛中加热至1300℃反应制得。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氮化硅的晶体结构中,原子间都以单键相连,且N原子和N原子,Si原子与Si原子不直接相连,同时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氮化硅的化学式____,晶体类型是 ;
(2)基态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Si和C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
(3)在SiO2晶体结构中,O-Si-O的键角是_______,Si原子和周围的四个O原子组成的空间构型为 ,SiO2中Si的杂化类型_______;
(4)氮化硅抗腐蚀能力强,一般不与其他无机酸反应,但能和氢氟酸反应生成硅酸。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晶体硅的晶胞如图所示,则每个晶体硅的晶胞中含有 个硅原子。
18.某工厂的废水中含有FeSO4、H2SO4、Ag2SO4、Al2(SO4)3及一些污泥。某研究性学习课题组测定了废水中各物质的含量并查找了溶解度数据,现列表如下
表一废水中各物质的含量
物质
FeSO4
H2SO4
Ag2SO4
Al2(SO4)2
污泥
质量分数/(%)
15.0
7.0
0.40
0.34
5.0
表二 FeSO4和Al2(SO4)3在水中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FeSO4溶液度(g)
15.6
20.5
26.5
32.9
40.2
48.6
Al2(SO4)3溶解度(g)
31.2
33.5
36.4
40.4
45.7
52.2
该课题组根据表中数据,设计了污水处理方案,拟利用该厂的废铁屑(有少量锈斑)、烧碱溶液和硫酸处理此污水,回收FeSO4·7H2O和Ag。
(1)请填写下列空白,完成得到Ag的实验方案:
①将带有锈斑的废铁屑先后用热的烧碱溶液和热水进行洗涤,目的是 。
②将工厂废水过滤,用少量水洗涤滤渣,洗涤液并入滤液后保留待用;
③ ,目的是使Ag+全部还原为金属Ag;
④ ,目的是分离出Ag;
(2)请写出后续的步骤,除去Al3+,得到主要成分为FeSO4·7H2O晶体。
⑤将第 步与第④步所得滤液混合后,加入少量硫酸至混合液的pH为3-4后, ,滤出FeSO4·7H2O晶体
(3)写出步骤③中所有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在步骤⑤中,加入少量硫酸调节pH的目的是 。
19.(14分,每空2分)现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物,选择适当的试剂除去溶液中的NaCl和Na2SO4,从而得到纯净的NaNO3溶液。相应的实验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实验流程中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试剂X_________,沉淀A________,沉淀B___________。
⑵上述实验流程中加入过量的Na2CO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按此实验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式)杂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填化学式),之后若要获得固体NaNO3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0.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相当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
(1)利用下列反应可以将粗镍转化为纯度达99.9%的高纯镍:

则该反应的△H 0(选填“>” 或“<”)。
(2)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可将二氧化硫还原为单质硫。已知:
C(s)+O2(g)=CO2(g) △H1=-393.5kJ.mol-1
CO2(g)+C(s)=2CO(g) △H2=+172.5kJ.mol-1
S(s)+O2(g)=SO2(g) △H3=-296.0kJ.mol-1
请写出CO除SO2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制取氢气的反应为:CO(g)+H2O CO2(g)+H2(g),已知42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9.0。如果反应开始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O的物质的量都是0.60mol,5min末达到平衡,则此时CO的转化率为 ,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
(4)下图中图1是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CO为燃料,一定比例的Li2CO3和Na2CO3熔融混合物为电解质,图2是粗铜精炼的装置图,现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A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
②要用燃料电池为电源进行粗铜的精炼实验,则B极应该与 极(填“C”或“D”)相连。
③当消耗标准状况下2.24LCO时,C电极的质量变化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依据题意可知,该气体一定具有强氧化性,能将I-氧化成I2①~⑥中只有①②⑥气体,故C项正确。
2.A
【解析】
3.C
【解析】过滤需要漏斗,蒸馏需要蒸馏烧瓶,分液需要分液漏斗,所以正确的答案选C。
4.B
【解析】
5.B
【解析】
试题分析:淀粉如果水解不完全则有淀粉存在,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用碘水来检验。答案选B。
考点:淀粉的性质
点评:本题非常简单基础。
6.A
【解析】
7.BC
【解析】干冰气化时,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而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变化。
8.A
【解析】A项:苯乙烯也溴加成,溴水褪色,而苯、CCl4与溴水萃取并分层,有色层在下文的是CCl4
9.AD
【解析】略
10.C
【解析】
11.A
【解析】略
12.C
【解析】略
13.D
【解析】A中分别是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和分子晶体,熔点依次降低。氟化氢中含有氢键,属于氟化氢的熔点高于溴化氢的,B不正确。C中全部是离子晶体,由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逐渐增大,属于离子键逐渐减弱,即熔点逐渐降低。D中全部是金属晶体,由于金属阳离子的半径逐渐减小,电荷数逐渐最多,属于金属键逐渐增强,熔点逐渐升高,答案选D。
14.A
【解析】A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Ca(OH)2+CO2=CaCO3↓+H2O、2NaOH+CO2=Na2CO3+H2O、Na2CO3+CO2+H2O=2NaHCO3、CaCO3+CO2=H2O=Ca(HCO3)2,所以选项A正确;B中最初得不到沉淀;C中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消耗的氢氧化钠大于溶解氢氧化铝消耗的氢氧化钠;D中沉淀不会消失,所以正确的答案选A。
二、填空题
15.(1) 用试管取少量第②步操作后的上层清液,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
则表明BaCl2已过量。(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2分)
(2) Ca2+ + CO32- == CaCO3↓, Ba2++ CO32- == BaCO3↓ (每空2分)
(3) 蒸发皿 少量液体 (每空1分)
16.(12分)
⑴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1分)
正四面体(1分)原子晶体(1分)
⑵能够接受孤电子对的空轨道(1分)
⑶① O >N >H(1分)
②V形 (1分) SO42-、SiO44-等(1分)
③sp3杂化 (1分) 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1分)
④abd (2分) ⑤4(1分)
17.(1) Si3N4 (2分)原子晶体(1分) (2) 1s22s22p63s22p2 (2分) C (1分)
(3) 109°28′(1分) 正四面体(2分)sp3 (2分)
(4) Si3N4+4HF+9H2O=3H2SiO3↓+4NH4F(2分) (5) 8(2分)
【解析】(1)每个原子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所以其化合价分别是+4价和-3价,因此化学式为Si3N4。由于晶体中的微粒是原子,所以形成的晶体是原子晶体。
(2)根据构造原理可知,基态Si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2p2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所以碳的电负性大于硅的。
(3)由于在SiO2晶体结构中,Si原子和周围的四个O原子相邻,所以构成的应是正四面体,采用的是sp3杂化,O-Si-O的键角是 109°28′。
(4)能和氢氟酸反应生成硅酸,则根据原子守恒可知,另外一种生成物是NH4F,所以方程式为Si3N4+4HF+9H2O=3H2SiO3↓+4NH4F。
(5)根据晶体硅的晶胞结构可知,8个顶点有8个硅原子,6个面心处有6个硅原子,晶胞内部还有4个硅原子,所以共计是8×1/8+6×1/2+4=8个。
18.(1)① 洗去油污 (1分) ③ 在②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洗涤过的废铁屑(1分),
充分反应后过滤(1分)
④ 将③的滤渣溶入足量的稀硫酸(1分),过滤,滤液保留待用(1分)
(2)⑤③ (2分)将溶液加热(温度不超过80℃)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
(3) , ,
 , (4分)
(4)抑制的水解(防止被氧化)(2分)
19.⑴ BaCl2、BaSO4、AgCl ⑵ 除去过量的BaCl2和AgNO3 ⑶ Na2CO3、HCl、蒸发
【解析】(1)根据步骤②可知,B是氯化银,所以步骤①中的试剂是氯化钡,则A是硫酸钡。
(2)溶液2中含有Ag+和Ba2+,所以碳酸钠的作用是除去溶液中的Ag+和Ba2+。
(3)碳酸钠是过量的,所以溶液3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因此加入盐酸碱性酸化。硝酸钠易溶于水,所以要得到硝酸钠,应该通过蒸发的方法得到。
20.(1)< (2) 2CO(g)+SO2(g)=S(s)+2CO2(g) (3分)
(3) 75% 0.045molL-1min-1
(4)(CO-2e-+CO=2CO2 (3分) (D (增加6.4g(不写“增加”也给分)
【解析】(1)根据方程式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2)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根据反应①C(s)+O2(g)=CO2(g)、反应②CO2(g)+C(s)=2CO(g)反应③S(s)+O2(g)=SO2(g)可知,①-②-③即得到2CO(g)+SO2(g)=S(s)+2CO2(g),所以反应热是-393.5kJ.mol-1-172.5kJ.mol-1+296.0kJ.mol-1=-270 kJ.mol-1.
(3)设CO的转化率是x,则生成CO2和氢气是0.60x。所以根据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知,解得x=0.75.
(4)①A电极通入的是CO,所以A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O-2e-+CO=2CO2。
②B是正极,则和粗铜相连,即和D相连。
③标准状况下2.24LCO是0.1mol,转移电子是0.2mol,所以析出铜是0.1mol,即质量增加6.4g。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1914年马恩河战役结束后,德军总参谋长认 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是因为
A、德国军队的主力遭到重创 B.协约国军队由防御转入进攻
C、德国军队的战线被突破 D、德国难以承受长期战争的消耗
2.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朱光潜(1897——1986年),安徽桐城人,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1925—1933年留学英法,其间给上海开明书店《一般》杂志写稿,他写作可能涉及的话题有
①《哈姆雷特》:诗性语言的张扬 ②《人间喜剧》:尽释悲悯情怀
③《格尔尼卡》:无理性现实的折射 ④塞尚:调色盘上刮起一股现代风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下列关于柏拉图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苏格拉底的老师
B.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C.他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
D.在他的《理想国》中,主张由武士统治国家
5.小D是某中学的学生,他迷恋于网络,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他自有—番道理。你认为他的下列哪一观点是错误的?
A.使世界更紧密地连成一体
B.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C.网络从要本上否定了学校教育
D.引起工作方式的重大革命
6.以下有关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包括首相在内的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B.首相可以提请国王解散议会
C.内阁成员若对首相不信任,首相就得辞职
D.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
7.数据记载:“元月十五日时,……皇帝特地下诏,当天京城大街特许夜行,官府不
加取缔。”这段文字描述的景象最可能发生于何时?( )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8.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B.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权的权力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9.唐朝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所反映的实质是
A、杜绝在乡村以及边远地区设市 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惟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 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10.唐朝以前,我国城市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坊市不分开 ②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③出现夜市、晓市 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1.“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该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
A.人民主权 B.社会契约 C.分权制衡 D.天赋人权
12.古代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了书写工具的落后。下列哪项发明使读书人不用学习五车的竹筒,也可以“学富五车”
造纸术 B. 指南针 C. 火药 D. 地动仪
1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14.邓小平曾经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这个制度”指( )
A.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5.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惟独禁人的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主要依据是
A.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信仰得救;致良知
16.如果将价格革命前欧洲拥有的货币总量设为100,按传统方式收取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拥有的货币总量(m)设为60,商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拥有的货币总量(n)设为40,若价格革命后欧洲货币总量上升为1000,那么,下列关于m、n的四组数据,可能正确的是( )
A. m为700,n为300 B. m为500,n为500
C. m为600,n为400 D. m为800,n为200
17.史载:文帝、景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也很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文帝、景帝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
B.文帝、景帝不禁止土地兼并
C.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
D.天灾人祸,又不善经营者被兼并
18.下列作品与中国先秦文学中的“楚辞”创作风格相似的是
A. 《人间喜剧》 B.《安娜·卡列尼娜》
C. 《老人与海》 D. 《巴黎圣母院》
19.“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图片是“看得见”的历史。下列两幅图片记录了新中国两次重大的外交活动,它们所体现的共同原则是
A.睦邻友好 B.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C.求同存异 D.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强国。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
材料二:日本最初的一批近代企业,主要由国家经营。政府创办近代工业的重点始终放在军火工业方面。……后来,政府开始把一大批官营工矿业转让给资本家。高利贷富商岩畸首先接受了原属土佐藩的轮船,创立了三菱公司。
材料三:1884年,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在《脱亚论》一文中说:“为今日计,我国不能再盲目等待邻国达成文明开化,共同振兴亚细亚,莫如与其脱离关系而与西洋文明共进退。支那(指中国)和朝鲜是日本的邻邦,同他们打交道用不着特别客气,完全可以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我们日本人要……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福泽谕吉的观点被称为“脱亚入欧论”。
材料四:日本在明治维新不久后,就开始踏上了一条对外扩张之路。早在1874年“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就提出了征朝(鲜)论,尽管没有立即实施,但却指出了向外扩张的基本方向。……随后一系列的事实说明,日本一直在始终不渝地执行侵略扩张的政策。
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透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8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工业化起步与英国的主要不同之处。(4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福泽谕吉对亚洲邻国持何种态度?并主张对这些邻国采取怎样的政策?(4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为什么会踏上对外扩张之路?试举两例说明材料中的“一系列事实”?(5分)
22.实现民主政治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选自严复《辟韩》(1895年)
材料中严复认为“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为改变这种状况,维新派提出了哪些政治主张?(4分)

(2)依据材料,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一部民主宪法。(4分)
(五)……在共产党员被选为某一行政机关之主管人员时,应保证该机关之职员有三分之二为党外人士充任,共产党员应与这些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不得一意孤行,把持包办。(六)保证一切抗
日人民(地立、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人民则有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
——选自《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1941年)
(3)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民主措施,有何意义。(5分)
2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4.(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际统治地域和天子至高无上的地位往往不能对等。这也就构成传统上,中国天下观念所涵盖的地域的无限扩大。虽然说,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域有限,但是,天下都要尊天子。由于尊天子,才导致天子在礼节上至高无上的地位。也就是在政治文化上而言,天子具有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中国自秦统一以来,天下观念得以从政治上实现。而在此之前,“天下”观念就已经根深蒂固。正如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当时所谓‘王天下’,实即等于现代人理想中的创建世界政府。”“这个理想,中国人自谓在秦代的统一六国而实现完成了。……因此,他们常有的一个‘天下观念’超乎于国家观念之上。他们常愿超越国家的疆界,来行道于天下,来求天下太平。”
——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
材料二:除了让外使驻京、成立总理衙门专司外交及应用国际公法之外,遣使驻外也是中国加入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传统中国的世界秩序中,并无遣使驻外的规则……但在西方及西方为主的近代国际社会,遣使驻外是外交惯例,也是需要。自西力东渐后,外人不断催促清廷派遣驻外使节驻在外国,希望能有进一步的国与国之间的沟通,清政府碍于体制及成例,一直推延。但到了后来,由于形势所迫及列强的压力,中国不得不派遣赴外使节,于是,中国在形式上可以说是正式加入了近代的国际社会。
——梁伯华《近代中国在世界的崛起》
材料三:1949年3月5日,毛泽东说:“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共同纲领》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说:“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困落后,愚昧无知……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闭关自守只能是更加落后于世界,落后于时代。如果不开放,在来个闭关自守,50年要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的“天下观念”。 (2分)“天下观念”形成的体制保障是什么?(2分)“天下观念”指导下的对外交往的 “模式”是怎样的?(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较,清朝末年中国政府的世界意识和外交理念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中国加入近代国际社会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共同的世界意识。(2分)简析两个时代与世界的融合出现不同状况的原因。(12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整体实力是不能同以英法为主的协约国相比拟的,德国从战争一开始就定了速战速决的计划,最怕持久消耗两线作战,而马恩河战役后德国最怕的局面出现了。所以,德军总参谋长认 为,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
2.C
3.D
【解析】根据所学,《格尔尼卡》是20世纪后毕加索的作品,时间不符,①②④属于作者所在时期,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也有印象绘画艺术。
4.C
【解析】柏拉图式苏格拉底的学生,故A项错;B项是普罗泰戈拉的观点,故B项也错;D项错在“由武士统治国家”,应为由“贤哲”做统治者。
5.C
6.C
【解析】
试题分析: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是当议会通过对首相的不信任案时,首相就要下台,或者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内阁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因此AB正确C错误。故选C。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说法正确。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此外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7世纪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8世纪,责任内阁制的确立;19世纪的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获得多数。
7.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材料反映了在当时是不允许有夜市。夜市的出现应
该在宋朝以后。所以选A。
8.A
【解析】
试题分析:阅读材料,迁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设置内阁,任命大学士,只是备皇帝顾问,没有实权,也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决策机构,故B、D说法错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谈不上超越君权,排除C 。从材料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可知,一旦阁权与君权、部权发生冲突,往往是阁臣落败,故此题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明朝的中央官制
点评:为了加强皇权,明朝废除了沿用已久的三省制,亦罢宰相职,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朝内阁,为明成祖首先确立。是明朝的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人至七人不等,辅臣奉使出外办事,多自称阁部。
9.C
10.B
11.C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材料反映的是分权制衡思想。
12.A
13.B
14.C
15.C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活动,从亚非拉掠夺了巨额的贵金属,导致欧洲货币大量贬值,引起价格革命。在价格革命中,新兴的资产阶级获得暴利,传统的封建主阶层逐渐没落,阶级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根据分析,答案为B。ACD三项看不出封建主阶层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实力壮大来。
考点:价格革命
点评:新航路开辟引起了两个大的革命,一个是商业革命,传统商路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传统商业地位衰落,英国、法国的地位开始上升;另一个是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17.C
【解析】此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根本原因的含义导致事件发生的本质因素。
18.D
19.B
20.C
21.
22.(1)4分
区别:西方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人民居于奴隶的地位。(2分)
主张:变法,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2分)
(2)4分
提出主权在民的原则,主张自由平等,规定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3)5分
措施:实行民主选举,政权建设实行三三制,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3分)
意义:调动了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分)
23.略。
【解析】思路提示(笔者自主创新):
(1)若“赞成”。可从历次列强侵略(“冲击”)后,中国人学西方(“反应”)的层次性(器物——技术——制度——思想)着手回答。
(2)若“反对”。则可从洋务运动、百日维新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者的阶级属性、经济基础变化出发,突出强调中国社会变化的内部动力。
(3)若认为有一定道理,但既不准确也不全面。则可从外因角度予以肯定;从内因角度予以否定
24.(1)实质:礼仪上的、政治理想上的天下观念(2分)
体制保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分)
理念:夷夏观念下的朝贡外交(或礼番外交)。(2分)
(2)变化:清朝统治者开始抛弃传统的“天下国家”(或天朝上国、或夷夏观念)意识,转向学习西方,并
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或能平等对外交往)。(2分)
原因:
①鸦片战争失败,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严重,民族自尊心严重受挫;(2分)
②西方国家要求清政府改变外交体制;(2分)
③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近代外交体制,主动求变。(2分)
(3)共同意识:都意识到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关起门搞建设不行;
都主张对外开放,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促进国家发展。(2分)
不同原因:
毛泽东时代没有融入世界的因素:
①国际上处于两极格局下(或“冷战”),美苏激烈斗争,世界局势紧张;(2分)
②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政治上不承认,经济上封锁禁运,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2分)
③中国国内“左”倾错误的发展。(2分)
邓小平时代融入世界的因素:
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等打破了20世纪50年代起形成的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2分)
②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左”倾错误,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改革开放;(2分)
③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迅速发展,形成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2分)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在墨西哥度假胜地坎昆召开。
图中尤卡坦半岛为墨西哥著名半岛,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 000 000的地图上绘制时,图上面积为?( )
A.4 B.40 C.80 D.8
2.下面四幅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排列正确的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B.西北、西北、西南、西南
C.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如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问题。
3.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
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
4.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问题。
5.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C.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
6.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乙处气候是因其位于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7.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8.丁地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雨天多,云雾多,太阳有效辐射量少
该图为海洋沿岸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9.下列各处,区位选择及其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处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市场广阔、海运条件好
B.乙处适宜建盐厂——地形平坦广阔、蒸发旺盛
C.丙处适宜建海滨游乐场—海滩宽阔、海水较浅、临近城市
D.丁处适宜建港口——水域宽阔、陆域平坦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
广东
平均值
湖北
平均值
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
7.62
4.96
10.26
1997年
1.99
3.85
2.32
5.88
4.17
8.39
10.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
A.中西部自然条件差,自然资源在首要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量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11.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
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甲城市2008年户藉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城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据此回答题。
12.甲城市最可能是 ( )
A.乌鲁木齐 B.延安 C.上海 D.南京
13.图表示四个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与甲城市相似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武汉和广州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完成下列各题。
14.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广州向武汉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技术 B.原料 C. 劳动力 D.市场
15.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A.不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B.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导致转入地大量农民工失业 D.提高了转出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入渗率指水分自地表渗入土壤中的强度,以每小时若干毫米表示。在某种情况下,降雨 渗入土壤时的最大入渗率,叫“入渗容量”。读图2回答问题。
16.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粘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①——湿粘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粘壤土
17.关于入渗率和入渗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时间越长,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B. 若其他条件相同,降水量越大,土壤的入渗率越大
C.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入渗初期
D. 在降雨量满足时,入渗容量出现在降雨后期
二、双选题
图是“某大洲沿350N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18.关于下列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秘鲁寒流影响,a处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B.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挤压作用,b处多火山、地震
C.受地形地势影响,c处呈现荒漠景观
D.d地区比c地区水循环更加活跃
19.流经e海域的洋流 ( )
A.由高纬流向低纬 B.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洋流
C.对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 D.与a海域洋流性质相同
图是“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20.甲、乙、丙三类水循环均有的环节是 ( )
A.径流 B.下渗 C.降水 D.蒸发
21.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
A.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
B.促进地球上能量交换和物质迁移
C.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
D.参与三大类岩石的形成
读“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示意图”(图)和“某城市四地区人口数量一日变化曲线图”(图),回答题。
22.下列有关该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城市的地域结构为同心圆模式
B.影响中心商务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C.低级住宅区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
D.工业区全部布局在商业区和住宅区之间
23.图中的四条曲线,能正确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和住宅区人口数上一日变化特点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1.有关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生产力发展水平如何,整个地球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都是有限的
B.目前,世界人口已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C.按照目前情况发展下去,未来地球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
D.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可作为调控世界人口增长的重要参考依据
24. 甲城的张小姐喜好国际名牌服装,每年春季都会乘坐3小时的客车到乙城购买新上市的品牌服装,今年她还顺便看望了专程到乙城住院的邻居。下列关于甲城、乙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的城市等级比乙城高
B.乙城的城市等级比甲城高
C.乙城的服务功能更为齐全
D.甲城的城市规模大于乙城
二、综合题
25.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 简述P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2分)?
(2) 分析O处容易出现的地质灾害。(4分)
(3) 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甲城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8分)
26.读城市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⑴图中A处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 用地,它可能发展成为   
(功能)区,其主要原因是 。(4分)
⑵影响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
27.(10分)该表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形区不同地点某种地质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情况。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土质
植被
坡度
M


★★


★★



★★


★★
★★★



★★★

★越多,表示灾害孕灾环境因子加权数值越大
(1)该灾害五个地点共同的致灾自然因子M是指什么?并指出五地中潜在危险最大的地点。(4分)
(2)说明④地公路建设中防灾措施的重点。(6分)
28.(15分)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读海南岛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国务院将海南建成国际旅游岛的地理意义。(3分)
(2)阅读海南客源情况变化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3分)
(3)海南岛的境外游客中以俄罗斯游客为主,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
(4)“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定位,引发了海南的旅游热潮,2010年春节海南旅游首次突破百万人次,分析这种旅游现状会对海南岛地区带来哪些问题?(5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可知,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之比=比例尺的平方,尤卡坦半岛的实际面积约为20万平方千米,再根据比例尺的有计算可以得出图上实际面积=20万平方千米×(1/5 000 000)2=80cm2,故选C
考点:比例尺的计算
点评:本题从理论下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比例尺的计算,只要考生懂得面积比=比例尺的平方就可利用公式得出:图上实际面积=20万平方千米×(1/5 000 000)2,但实际计算时一定要记住把千米转换成厘米时加王个0.把平方千米转换成平方厘米时要加10个0,试题难度不大,但要计算准确较困难,容易误选D
2.B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中AB两点方向的确定,可以根据地球自转的方法确定A在B的西,再利用经线指南北的方法可以确定A在B的北,进而可以肯定A在B的西北;答案就在选项A和B中做选择,排除选项C D;乙图中的方向是不容易判定所在的南北半球,可以暂缓;丙图中的方向可以利用指向标,通过在B点处建立方向标的方法可以判定A在B的西北方向;再根据丁图中600S的信息可以读出A(700S 1400W) B(600S 1200W),进而确定A在B的西南,故选B。
考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定
点评:地图上的方向的确定主要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来完成: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经纬网(经线指南北,纬线指东西)、按指向标定方向(平移指向标)及一般的地图上方向的确定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本题要求考生是要通过多种方法才能把几幅图中A B 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出来,试题难度较大,是属于中档题
3.C
4.A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和环境保护。
3.各曲线的最低点越低说明减弱效果越明显;最低点到“三北”防护林的距离为减弱风力的范围。读图可知极密林减弱的风速最小,但减弱风速的范围较小投资较大,生态效果欠佳。稀疏林减弱风速的能力最小,减弱风速范围也不大。中密林减弱风速的范围最大也经济合理,生态效果也好。
4.城市林地绿地主要是美化环境净化空气。黄土高原林地主要作用是保持水土。东北西部林带主要作用是减弱风速、防风固沙。工矿区林地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5.C
6.C
7.A
8.B
【解析】
试题分析:
5.从图中不难看出利马地处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温高,大气中的水汽充足,再加上其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对当地的气温起到了降温的作用,使大气中的水汽发生凝结形成雾,故选C
6.甲地处巴西的东南沿海,其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与巴西暖流共同作用的结果 ;乙地地处亚马孙河流域,其气候类型也是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主要是终年受赤道低压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选C
7.乙地是热带雨林气候,多云雨天气,丙地是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多晴朗天气,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的温差大。故选A
8.丁虽然地处赤道附近,但正好处在安第斯山上,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故选B
考点: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
点评:本组题的关键是一定要利用高中地理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区域地理事物的成因。
9.C
10.A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综合分析和区位选择。
9.A项甲地区等深线分布稀疏,水浅,不利于建港口,故不适宜建临海型钢铁厂;错误;B项乙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污染严重,不利于建盐场;错误;C项丙处等深线分布较稀疏,水浅,适宜建海滨浴场;正确。D项丁处位于海峡地区,水流急,不利于建港口;错误。
10.图示M城镇所在地区地形平坦,且靠近河流交汇处,靠近铁路,也近港口,故水陆交通便利,故利于城市的发展。
11.C
12.B
13.C
14.C
15.B
16.B
17.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读图分析能力。
18.4条曲线代表4种土壤,而这四种土壤又可以分为干和湿、粘和沙,就入渗率而言应该是干>湿,沙>粘,所以①——干沙壤土.②——湿沙壤土③干粘壤土④——湿粘壤土,所以选B。
19.在刚开始下雨的土壤相对较干,雨水下渗的更快,入渗率更高。
20.CD
21.BC
22.CD
23.AB
24.BC
二、综合题
25.(1)沟通波斯湾和印度洋(1分),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1分)
(2)该地区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2分);降水多,坡度大,地壳运动活跃,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2分)
(3)位于棉花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棉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棉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8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一般海峡的意义主要从沟通……,连接……,是……的重要通道等方面来描述。
第(2)题,由图可知,O处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和地震;又因为O地处喜马拉雅山南坡为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坡度大,故O处地壳运动活跃,多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第(3)题,甲城市发展棉纺织业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影响工业区位的原料、交通、劳动力、市场、技术、工业基础、种植历史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本题组考查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调运能力。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海峡的意义、降水分布、自然灾害类型、棉纺织工业布局条件等知识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文信息,从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河流分布可以判断出该区域为印度河流域。
26.
(1)商业 (1分) 商业区(1分) 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交通便利。 (答出其中一点得2分)
(2)经济;历史文化;种族或宗教;政治等。 (答出其中两点得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A处商业的付租能力最高,故判断为商业用地,而形成商业区,由于位于市中心,接近最大的消费人群,且交通便利。
(2)城市功能分区主要受自然地理条件(如沿河设城)、社会经济因素(地租水平对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布局的影响)、交通条件(工业区趋向于交通便利的区位)和历史文化(北京的市中心为天安门广场)等因素的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判断城市功能区分化的基本规律(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能说明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27.
(1)暴雨(持续强降水)(2分);④(2分)
(2)道路陡坡护坡(2分);封山育林,严禁破坏植被,广泛植树造林(2分);加强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M对各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影响都有作用,故判断为暴雨。结合植被与坡度信息判断④地区的地质灾害潜在危险最大。
(2)公路建筑中的防灾措施主要针对山区的护坡工程和植被保护分析,并结合非工程措施加强监测与预报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我国的地质灾害。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能利用表格资料分析,并结合影响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分析防御措施。
28.(1)建设国际旅游岛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品质;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3分)
(2)游客总量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增长速度更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3分)
(3)该国纬度位置高,冬季寒冷漫长,海南岛与俄罗斯景观反差大;旅游价格相对低。(4分)
(4)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治安问题,酒店、房价上升等。(5分)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民族精神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中的作用表现在( )
A.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
B.有利于搞好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当前的中心任务
D.民族精神是综合国力的基础,是综合国力的最重要因素
2.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中国一位高层人士这样评价郑和,他指挥着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却没有侵占别国的一寸领土,反而善待其他国家,这展示了中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精神。这种精神是指
A.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中国不称霸 D.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3.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就一定要“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懈怠,必将错失机遇、失去民心。我们不懈怠是为了 ( )
A.更好抓住发展机遇 B.树立勤政为民的形象
C.坚定推进改革开放 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4.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布什时,双方谈到了靖国神社问题。布什认为在中日关系上各国人民最好的解决之道是“超越历史,走向未来”。中国政府认为,只有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有利于中日睦邻友好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中美两国意见不一致。原因在于他们
A.立场不同 B.世界观、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
C.是否从实际出发 D.知识构成的不同
5.列宁说:“少说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这主要说,要实现人生价值(  )
A.不需要立大志,只需干平凡事
B.大志不可多立,小事提倡多干
C.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D.要百折不挠,顽强拼搏
6.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走进低碳经济时代,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地球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生产与消费行为选择。这表明
①地球和人类社会的未来取决于人们的共同意志
②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行为的自觉性
③承认事物客观联系是人们选择正确行为的前提
④人类生产实践的内容日益广泛,形式更加多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2008年9月2日,“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在北京举行,揭示了中华文明对推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我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我国的古代科学技术
①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③解决了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④注重实际运用,具有整体性实用性的特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2007年8月30日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反垄断法,将自明年8月1日起施行。《反垄断法》这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自1994年草拟到出台,历经13载沉浮,“千呼万唤始出来”,这说明(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上升性
9.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是因为()
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②民族文化的创造力、生命力、凝聚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③科技力、文教力在综合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
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文化竞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③民主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④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2011年是建党90周年,中国共产党90年的理论创新经验告诉我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是我们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的根本所在。从哲学的角度看,其依据是( )
①勇于创新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 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
③新出现的事物总比旧事物优越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12.“国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特点是国家的主要目的是维持秩序和安全以及增进公民的福利。”这个论断( )
A、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B、揭示了国家的全民性
C、指明了公正性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 D、说明了国家的社会属性和主权属性
13.《鲁班“遇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掌握哲学知识
B.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
C.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与时俱进
14.为了稳定猪肉市场,寻找抑制猪肉价格过快上涨的原因及对策,江苏省委、省政府安排部分领导就此问题到全省各地调研,这一做法主要体现了??(?? )
A.中国共产党积极行使经济建设职能?????? B.政府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C.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D.政府的主要职责是规范市场秩序
近年来,国内网站纷纷开设“两会直通车”、“网上大会堂”等论坛,希望广大人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据此回答问题。
15.人民群众通过网络向国家决策机关提出建议,这是人民群众通过
A.信访举报制度 B.舆论监督制度 C.社会公示制度D.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16.“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你认为最能集中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同住地球村”的应该是 ( )
A.新型工业化 B.经济全球化 C.产品全球化 D.政治一体化
17.据《经济日报》报道,我们在关注投资占GDP的份额不断上升的同时,也要警惕已经在某些地方和行业中出现的局部过热问题的压力,以及未来由于供给能力结构性过剩而可能形成的通货紧缩压力。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居民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就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确定 D.不增加也不减少
18.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据此回答:
  爱因斯坦的这段话表明: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 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③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 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2007年我国首次实行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制度,在右图所示“所得项目”中属于资本要素分配的是( )
A.①⑤ B.⑤⑦ C.⑦⑧ D.①⑧
20.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这一修改
①有利于维护农民的政治权利
②扩大了农民的政治权利
③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④说明城乡居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我国某些地区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着贿选的现象。为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公民在选举中应该
A.参与选举监督工作,防止贿选产生 B.提高参与社会管理能力,维护公平正义
C.提高政治素养,珍惜选举权利 D.参与民主政治建设,依法规范选举
《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劳动合同法》有点超前了,应该修改。对此,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孙宝树表示,“《劳动合同法》实施时间不长,不是一个修改问题,而是一个要认真贯彻执行的问题。”据此回答。
22.目前,一些私营小厂、小矿的黑心经营者,视打工仔、打工妹的生命如草芥,用类似“卖身契”的劳动合同,强迫打工者从事对劳动者人身极具危害的劳动。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劳动者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②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③劳动者要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劳动者不要到这样的小厂、小矿去打工,其合法权益就能得到保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23.我国政府强调,今后一个时期,要积极推动劳动合同法实施,继续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加强劳动保障争议的调解,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上述举措( )
①有利于建立和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②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可以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
④体现了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不管影响人格形成的要素有多少,文化要素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塑造现代人格,要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丰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培养人的独立意识,改进人的思维方式,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促进人格向现代化发展。这表明
A.先进文化在塑造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 B.先进文化促进人格的现代化
C.先进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先进文化能够决定人的性格
25.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回答下题。
  国有企业改革通过多次试验、反复比较,经历放权让利、承包制和股份制改造等阶段,增强了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巩固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事物的发展要经历量的积累过程
  ②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③对社会关系的变革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④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要从根本上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6.近来明星代言虚假广告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明星代言承担连带责任,其经济意义在于
A.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利,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B.有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C.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利,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性措施
D.有利于缓解人民内部矛盾,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
27.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得知这一情况后广泛收集了有关该古建筑的历史资料,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议。市政府请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 )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B、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
C、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8.下面对哲学“物质”概念表述错误的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C、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D、物质是万事万物的总和
29.一个设计细致、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在上海基本形成框架。构建和完善这一体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
A.让上海市民无“后顾之忧”
B.为上海市民最低生活水平保底
C.提高全体上海市民的生活质量
D.保障残疾人员和贫困者
30.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在国民经济中起主
导作用。其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 )
A、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B、对基建投资的控制力
C、对关键领域的控制力 D、对重要行业的控制力
31.行为党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重要+重要+……+重要=0。下列古语与这个公式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因人而异,对症下药 B.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C.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D.因材施教,量体裁衣
32.居民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进行的消费活动,从根本上说的是要受:( )
A.收入水平的制约   B.物价水平的制约
C.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D.人口数量的制约
33.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B.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4.国内某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按5美元/件的价格售出20万件机电产品,该产品的生产成本
为人民币10元/件。根据下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1年12月28日结算比2011
年10月28日结算,该企业会
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元/100美元中间价)
日期
2011年10月28日
2011年12月28日
100(美元)
632.90(人民币)
631.46(人民币)
A.少获利14400元人民币 B.不受影响
C.利润持平 D.多获利14400元人民币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
34.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经济发展形式严峻,经济增速下降,生产成本高位运行,企业效益大幅降低。仅2008年,全省38个大类行业中,有14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全省亏损企业达10812户,同比增长20.2%,亏损面达25.3%,企业倒闭总数为7148家。
假如你是一家公司的经营者,你将怎样带领你的团队保持较好的营利能力,避免破产的命运?(12分)
35.(2009·北京东城期末检测)南极大地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棱。企鹅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聪明的企鹅是在将要上岸之时,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一直沉潜到适当的深度,借用水的浮力,迅猛向上,落于陆地之上。企鹅的沉潜是为了蓄势,积聚破水而出的力量,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难面前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不被浮华迷惑,自强不息,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阅读此文后,运用所学人生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应如何在逆境中实现人生价值?
36.联合国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今年以来,我国已先后批复山东、浙江、广东发展海洋经济。专家指出,国务院先后批复的三个海洋经济试点规划各具特色和优势,要尽量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各省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都要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呈现出诸多亮点: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实施海洋开发战略,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森林浙江,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出就业帮扶、全民社保、住房保障等富民惠民的十大工程;以科技强省、教育强省和人才强省为目标,打造创新型省份,实现“绿色转型”……
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纲要是如何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的?(8分)
三、探究题
35.2010年1月30日,国务院公布的“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即《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征求意见稿)》在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为此,高一(1)班同学上网收集到如下的信息:“新拆迁条例”在许多方面有所调整
新拆迁条例(征求意见稿)
旧拆迁条例
名称变化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部分内容变化
强制搬迁
强制拆迁
为公共利益方可搬迁
没有界定公共利益拆迁
明确规定先补偿,后搬迁
没有具体规定补偿程序
明确禁止暴力征收,禁止断水、断电、断气
没有禁止暴力征收
注:强制执行,是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按照一定的法定程序,根据执行文件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的一种强制性的措施。
(1)新拆迁条例更多地体现了以人为本。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持以人为本?
(2)同学们还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并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但在部分地方政府,仍然根据《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强行拆迁,人们手中的房产证,却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引发了权大还是法大的社会思考。
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及其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4分)
(3)根据收集的信息,同学们积极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当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侵犯时,要通过正当的途径和渠道进行维权。为此,请你谈谈公民怎样进行正确的政治参与?(4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B
【解析】民族精神在国际竞争力方面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在经济、综合国力、国际地位等方面都有体现,故AB入选;C、D两项说法错误。
2.B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精神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A、C、D项均不全面。
3.D
【解析】理解“懈怠”的含义,即可得出结论。
4.A
【解析】对“靖国神社问题”的不同看法,是因为双方所处的不同立场,选A。
5.C
【解析】“多做平常事”说明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埋头苦干。
6.B
7.C
【解析】③过去夸大,不选。
8.C
【解析】本题以《反垄断法》出台的历程为背景材料,考查大家对相关哲学知识的理解,保证题目,历经13年最终出台,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的哲学道理,故本题选C
9.A
【解析】④错误,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10.C
【解析】此题适合用排除法,④观点错误,故选C。
11.C
【解析】①说法错误,创新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辩证否定;③说法错误,新事物比旧事物优越,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答案为C。
12.A
13.D
【解析】
漫画中鲁班“遇难”,他不会随着当代的社会的发展提高自己,所以不适合当代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他没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此选D项。
14.C
【解析】
15.
【小题1】D
【小题2】C
【解析】
16.B
【解析】
17.B
【解析】此题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因此居民存款所代表的实物量必然就会减少。
 18.C
【解析】哲学是在具体科学的发展基础之上,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同时。哲学对具体科学起指导作用,提供方法论依据。正确答案为C
19.C
【解析】①⑤是劳动所得,都不是资本要素所得
20.C
21.C
22.A
23.A
24.A
25.A
【解析】③表述错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④表述错误,在社会主义社会,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调整不适合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而不是根本改变。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26.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市场秩序。明星代言承担连带责任利于规范市场秩序,遏制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A、C、D不符合题意。
27.B
【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社会公共管理。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议体现了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B符合题意。
28.D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物质具体形态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故本题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概念知识点。
点评:本题属于逆向选择题。注意审题。注意区分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物质具体形态是万事万物。物质概括的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
29.B
30.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民经济的控制力。没有难度,只是对基础知识的再现。主导作用
主要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31.C
32.C
【解析】
试题分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人口数量。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故本题选C项。ABD项是主要因素故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消费的因素知识点。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人口数量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易。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就可做好本题。
33.D
34.A
试题分析:2011年10月28日企业的利润是(5×6.329—10)×20=432.9万人民币,2011年12月28日企业的利润是(5×631.46—10)×20=431.46万元人民币,432.9—431.46=1.44万人民币,从数字比较中看出,是少获利14400元人民币,答案是A。
考点:外汇汇率
点评:本题是计算题,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考生只要知道把美元换成人民币来计算即可,计算本身很简单。
二、简答题
35.我会带领我们的团队做到:
(1)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3分)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分)
(3)做到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3分)
(4),要增强风险意识,抓住市场机遇,适时兼并劣势企业或或进行企业联合。(3分)
36.(1)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客观条件,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奋斗精神。挫折和失败是不可避免的,需要我们在逆境中创造条件去战胜。
(2)提高个人素质,特别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当处于逆境时,不怨天尤人,把握人生机遇,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3)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不会随波浮沉,才不会被命运的风浪所玩弄,才能坚定地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37.①浙江实施海洋战略,构建海洋产业体系,积极打造创新型省份,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2分)②浙江省“十二五”期间推出就业、社保、住房等十项富民惠民工程,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2分)③浙江省建设森林浙江,健全生态补偿,实现“绿色转型”,有利于浙江经济社会得到永续发展,也有利于浙江节能减排,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高考中常见题型,答题基本模式是“理论(课本知识)十材料分析”。 就本题来
讲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知识与材料有机结合即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仔细审读材料与材料一一对应,二者相结合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知识点。
点评:知识体现类材料题在高考试题中考查频率最高,是难度适宜的题型,它立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分四步走。第一,通过设问明确设问指向,包括主体指向和知识指向。第二,依据指向,明确知识内容。第三,依据知识内容,对材料进行分析。第四,结合材料分析,对知识内容进行取舍,作答。
三、探究题
38.
(1)(每点1分,共4分)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③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④政府要履行职能。
(2)(每点1分,共4分)
①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决定权、监督权。②其它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③全国人大与其它国家机关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④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但它所决定的事情不是自己直接去办,而是由国家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去贯彻执行。
(3)①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②有序地参与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④遵循宪法和法律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已知向量a,b满足| a | = 1,b = 2,(a – b)·a = 0,则a与b的夹角为 .
2.中,所对的边长分别为,且,,则      。
3.已知、,满足=+(O是坐标原点),若+=1 , 则点坐标满足的方程是 .
4.命题“存在,使得”的否定是
5.如果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不是空集,则参数的取值范围是 .
6.已知集合M是满足下列性质的函数的全体:存在非零常数k,对定义域中的任意x,等式=+恒成立.现有两个函数:,,则函数、与集合M的关系为 .
7.若集合, 则等于 ___
8.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3,=11,则等于_________________
9.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_________.
10.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a+1,a+2,a+3是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则a的取值范围是
12.已知,且,则的最大值为
13.已知一组数据x1,x2,x3,…,xn的平均数是,方差是,那么另一组数据
2x1– 1,2x2 – 1,2x3– 1,…,2xn– 1的平均数是    ,方差是    .
14.某棉纺厂为了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100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都在区间[5,40]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其抽样的100根中,有_ ___根在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20mm。
二、解答题
15.(Ⅰ)设函数,求的最小值;
(Ⅱ)设正数满足,证明
16.设,函数
(1)求m的值,并确定函数的奇偶性;
(2)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并加以证明。
17.(本题16分)已知函数,其中e是自然数的底数,,
当时,解不等式;
若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当时,试判断:是否存在整数k,使得方程在
上有解?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可能的k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附加题) 已知矩阵,
(1)计算AB;
(2)若矩阵B把直线的方程。
19.本题有(1)、(2)、(3)三个选答题,每小题7分,请考生任选2题作答,满分14分,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计分.作答时,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并将所选题号填入括号中.
(1)(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矩阵,向量.
(I)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II)求的值.
(2)(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以直角坐标系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点P为曲线C上的动点,求点P到直线l距离的最大值.
(3)(本小题满分7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Ⅰ)已知:a、b、;w.w.w. .c.o.m
(Ⅱ)某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之和等于3,求其对角线长的最小值.
20.如图,在以点为圆心,为直径的半圆中,,是半圆弧上一点,,曲线是满足为定值的动点的轨迹,且曲线过点.
(Ⅰ)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曲线的方程;
(Ⅱ)设过点的直线l与曲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
若△的面积不小于,求直线斜率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解析】
试题分析:由得夹角为
考点:向量数量积运算
点评:
2.2
【解析】
3.
4.对任意,都有.
【解析】含有量词的命题既要否定量词,又要否定结论.
5.
6.M,
【解析】(1)若=ax+b∈M,则存在非零常数k,对任意x∈D均有 =akx+b=+,即a(k-1)x=恒成立,得无解,所以M.
(2)=+,则=,k=4,k=2时等式恒成立,所以=∈M.
7.
8.63
9.an=
10.
11.
12.
13.,
14.30
二、解答题
15.(Ⅰ)解:对函数求导数:
 
   
于是,
当时,,在区间是减函数,
当时,,在区间是增函数,
所以时取得最小值,,
(II)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ⅰ)当n=1时,由(Ⅰ)知命题成立
(ⅱ)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 
即若正数满足,

当n=k+1时,若正数满足,

,,……,
则为正数,且,
由归纳假定知
 
           ①
同理,由,可得
   ②
综合①、②两式
 
   
   
   
即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根据(ⅰ)、(ⅱ)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命题成立
16.略
17.(1);(2);(3)存在唯一的整数。
【解析】
因为所以,取根的中间;
即不等式恒成立,分类讨论:
且时,
数形结合:
如图:
若,

若,如图:
方程在
上有解,需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数形结合。
(1) 即,由于,所以
所以解集为;
当时,即不等式恒成立,
①若,则,该不等式满足在时恒成立;
②由于,
所以有两个零点,
若,则需满足 即,此时无解;
③若,则需满足,即,所以,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
方程即为,设,
由于和均为增函数,则也是增函数,
又因为,,
所以该函数的零点在区间上,又由于函数为增函数,所以该函数有且仅有
一个零点,所以方程有且仅有一个根,且在内,所以存在唯
一的整数。
18.略
19.(1)解:
(I)的特征多项式为
令,得1, ……………………………………………………2分
当1时,得;当时,得 ……………………………4分
(II)由得,得 ……………………………5分
…………………………7分
(2)解:(Ⅰ)化简为,
∴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3分
(Ⅱ)设点P的坐标为,
得P到直线l的距离, ………………………………………5分
即,其中.
当时,. …………………………………………7分
(3)m 解:(Ⅰ),

………………………4分
(Ⅱ)不妨设长方体同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等于a、b、c,

………………………7分
【解析】
20.(Ⅰ)(Ⅱ) [-,-1]∪(-1, 1)∪(1,).
【解析】(I)先建系,然后根据为定值,可确定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
然后按照求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方法求解即可.
(II) 先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并整理得(1-K2)x2-4kx-6=0.
根据条件可知 ,从而得到k的取值范围.
再利用弦长公式和韦达定理用k表示出|EF|,再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从而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积,这样三角形的面积就表示成了关于k的函数,
再根据,得到关于k的不等式,从而解出k的取值范围,再与前面k的取值范围求交集即可.
(Ⅰ)解法1:以O为原点,AB、OD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B(2,0),D(0,2),P(),依题意得
|MA|-|MB|=|PA|-|PB|=<|AB|=4.
∴曲线C是以原点为中心,A、B为焦点的双曲线.
设实平轴长为a,虚半轴长为b,半焦距为c,
则c=2,2a=2,∴a2=2,b2=c2-a2=2.∴曲线C的方程为.
解法2:同解法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依题意可得|MA|-|MB|=|PA|-|PB|<
|AB|=4.
∴曲线C是以原点为中心,A、B为焦点的双曲线.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0,b>0).
则由解得a2=b2=2,∴曲线C的方程为
(Ⅱ)解法1:依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并整理得(1-K2)x2-4kx-6=0.
∵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F,
∴   
∴k∈(-,-1)∪(-1,1)∪(1,).
设E(x,y),F(x2,y2),则由①式得x1+x2=,于是
|EF|=

而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d=,
∴S△DEF=
若△OEF面积不小于2,即S△OEF,则有

综合②、③知,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1]∪(1-,1) ∪(1, ).
解法2:依题意,可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代入双曲线C的方程并整理,
得(1-K2)x2-4kx-6=0.
∵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E、F,
∴   
∴k∈(-,-1)∪(-1,1)∪(1,).
设E(x1,y1),F(x2,y2),则由①式得
|x1-x2|= ③
当E、F在同一去上时(如图1所示),
S△OEF=
当E、F在不同支上时(如图2所示).
S△ODE=
综上得S△OEF=于是
由|OD|=2及③式,得S△OEF=
若△OEF面积不小于2
 ④
综合②、④知,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为[-,-1]∪(-1, 1)∪(1,).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电路中,灯泡L的电阻大于电源的内阻r,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后,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灯泡L变亮
B.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
C.电容器C上电荷量减少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
2.如图所示,一个边长为2L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其左侧有一个用金属丝制成的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abcd,线框以水平速度v匀速通过整个匀强磁场区域,设电流逆时针方向为正。则在线框通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正确的是( )
A. B. C. D.
3.某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率为3m/s,要渡过30m宽的河,河水的流速为5m/s,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船渡河的最小速率是4m/s
B. 该船渡河所用时间最少为10s
C. 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
D. 该船渡河所通过的位移的大小至少为50m
4.如图所示,在竖直放置的穹形光滑支架上,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通过轻质滑轮悬挂一重物G.现将轻绳的一端固定于支架上的A点,另一端从B点沿支架缓慢地向C点靠近(C点与A点等高).则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 )
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小后不变 C、先变大后不变 D、 先变大后变小
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由斜面底端的A点以某一初速度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沿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 )
A. 重力势能增加了2mgh B. 机械能损失了mgh
C.动能损失了mgh D. 系统生热mgh
6.图13甲为一列简谐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Q、P是波上的质点,图14-26乙为质点P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的振动图象,从该时刻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大于质点P的加速度
B.经过0.05 s时,质点Q的加速度小于质点P的加速度
C.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
D.经过0.1 s时,质点Q的运动方向沿y轴正方向
7.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的可能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
A.向右行驶、突然刹车
B.向左行驶、突然刹车
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8.如图所示,真空中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和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物体以速度v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场强度为 B.物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物体逆时针转动 D.磁感应强度为
9.一正方形金属线框位于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内,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线框的右边紧贴着磁场边界,如图甲所示。t=0时刻对线框施加一水平向右的外力F,让线框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穿过磁场。外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线框质量m=1kg、电阻R=1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1m/s2
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T
C.线框穿过磁场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C
D.线框穿过磁场的过程中,线框上产生的焦耳热为 1.5J
10.如图所示,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倾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与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相连,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有一质量为m长为l的导体棒从ab位置获得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v的初速度向上运动,最远到达a′b′的位置,滑行的距离为s,导体棒的电阻也为R,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
A.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
B.上滑过程中电流做功发出的热量为mv2-mgs(sin θ+μcos θ)
C.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为mv2
D.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mv2-mgssin θ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
11.(9分)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皮带以12 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24 m,g取10 m/s2,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多少?
12.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的两光滑金属导轨平行固定放置,间距d=0.5 m,电阻不计,左端通过导线与阻值R=2 Ω的电阻连接,右端通过导线与阻值RL=4 Ω的小灯泡L连接.在CDFE矩形区域内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CE长l=2 m,有一阻值r=2 Ω的金属棒PQ放置在靠近磁场边界CD处.CDFE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在t=0至t=4 s内,金属棒PQ保持静止,在t=4 s时使金属棒PQ以某一速度进入磁场区域并保持匀速运动.已知从t=0开始到金属棒运动到磁场边界EF处的整个过程中,小灯泡的亮度没有发生变化.求:
(1)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2)金属棒PQ在磁场区域中运动的速度大小.
13.如图甲所示,偏转电场的两个平行极板水平放置,极板长L=0.08m,板距足够大,两板的右侧有水平宽度d=0.06m、竖直长度足够大的有界匀强磁场,一个比荷为的带负电粒子(其重力不计)以速度从两板中间沿与板平行的方向射入偏转电场,进入偏转电场时,偏转电场的场强恰好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粒子离开偏转电场后进入匀强磁场,最终垂直于磁场右边界射出.求:
(1)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速率v;
(2)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道半径R;
(3)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14.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表面光滑、与水平面成45°角的绝缘直杆AC,其下端(C端)距地面高度h=0.8m。有一质量500g的带电小环套在直杆上,正以某一速度沿杆匀速下滑,小环离杆后正好通过C端的正下方P点处。(g取l0m/s2)求:
⑴小环离开直杆后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
⑵小环从C运动到P过程中的动能增量。
⑶小环在直杆上匀速运动速度的大小v0。
15.如图所示,皮带传动装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0°,两轮轴心相距L=3.8m,A、B分别使传送带与两轮的切点,轮缘与传送带之间不打滑,质量为0.1kg的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当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v1=3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小物块无初速地放在A点后,它会运动至B点。(g取10m/s2))
(1)求物体刚放在A点的加速度?
(2)物体从A到B约需多长时间?
(3)整个过程中摩擦产生的热量?
(4)小物块相对于传送带运动时,会在传送带上留下痕迹。求小物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度?(不要过程,只说结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D
试题分析: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其阻值增大,电路的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知电路的总电流减小,即电流表示数减小,通过灯泡的电流减小,其功率减小,灯泡L变暗,A错;由知路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增大,D对;由知电源的输出功率变小,B对;由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得电容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由知电容器C上电荷量增加,C错。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电容的定义式
点评:学生明确动态分析的总体思路是先由局部阻值的变化得出总电阻的变化,再整体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再局部就是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去分析。
2.A
试题分析:在0~t时间内,bc边进入磁场,切割有效长度不变,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电流逆时针,为正值,大小不变;在t~2t时间内ad边进入磁场,bc边开始穿出磁场,有效长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感应电动势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电流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电流顺时针,为负值;在2t~3t时间内ad边开始穿出磁场,有效长度从逐渐减小到零,感应电动势逐渐减小到零,电流逐渐减小到零,根据楞次定律可以判断电流顺时针,为负值,符合题意的图像是A图。
故选A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点是弄清楚切割有效长度和电流的方向。
3.A
试题分析:A、由题知小船渡河的合速度为2m/s到8m/s之间;错误
B、最短时间与水流速度无关,即;正确
C、因所以该船不可能沿垂直河岸的航线抵达对岸;正确
D、如下图,因所以小船不能垂直河岸行驶,当小船合速度沿AC方向时,小船渡河通过的位移最小,因为,所以;正确
故选A
考点:小船渡河问题
点评:难题。小船渡河问题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最简单的基本应用.利用合运动与分运动的性质(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和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分析.小船渡河问题当属最值问题:一是航程最短,二是渡河时间最短.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水流速度的大小对渡河时间无影响,渡河的时间决定于垂直河岸方向速度的大小.
4.C
试题分析: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两绳的夹角增大.滑轮两侧绳子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关于竖直方向对称.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研究绳的拉力 变化情况.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的最上端移到C点的过程中,根据几何知识分析得到滑轮两侧绳子的夹角不变,由平衡条件判断出绳子的拉力保持不变.
当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设两绳的夹角为2θ.以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
得到绳子的拉力
所以在轻绳的右端从B点移到直杆最上端时的过程中,θ增大,减小,则F变大.当轻绳的右端从直杆最上端移到C点时,设两绳的夹角为.设绳子总长为L,两直杆间的距离为S,由数学知识得到,L、S不变,则α保持不变.再根据平衡条件可知,两绳的拉力F保持不变.所以绳中拉力大小变化的情况是先变大后不变.故选C
考点:本题是共点力平衡中动态变化分析问题,
点评:关键在于运用几何知识分析α的变化,这在高考中曾经出现过,有一定的难度.
5.B
试题分析:重力势能的增加量等于克服重力做的功;动能变化等于力的总功;机械能变化量等于除重力外其余力做的功.
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所以重力势能增加了,故A错误;
加速度机械能的损失量为,所以B正确,
动能损失量为合外力做的功的大小,故C错误;
系统生热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故D错误.
考点:考查了功能关于的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根据功能关系的各种具体形式得到重力势能变化、动能变化和机械能变化.
6.BC
由图乙可知,质点的振动周期T=0.2 s,经过0.05 s,即周期,质点P到达负向的最大位移处,而此时质点Q处在正的某一位移处,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故B正确.经过0.1 s,即周期,质点Q在从正位移回到平衡位置的途中,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故C正确.
7.A
由题意可知,只有汽车在刹车状态下,摆锤摆动从而带动摆锤使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所以可以排除C和D;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向右摆到虚线位置,可知汽车原来的运动方向是水平向右运动的,所以答案选A。
8.AC
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重力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一定是重力平衡电场力,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则qE=mg,A对;除了有重力做功以外还有电场力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B错;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向上,为正电荷,由洛伦兹力指向圆心,可知C对;由,D错;
9.ABC
本题考查的是电磁感应定律相关问题,开始时,,由图可知t=1.0s时安培力消失,线框刚好离开磁场区域,则线框边长:;由t=1.0s时,F=3N,,得到,;,故D错,ABC正确。
10.ABD
本题考查的是电磁感应定律和力学的综合问题,上滑过程中开始时导体棒的速度最大,受到的安培力最大为;根据能量守恒,上滑过程中电流做功发出的热量为mv2-mgs(sin θ+μcos θ);上滑过程中导体棒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产生的热也是mv2-mgs(sin θ+μcos θ);上滑过程中导体棒损失的机械能为mv2-mgssin θ;
11.t=2.5s
试题分析:(1)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受到重力、传送带的支持力和沿传送带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
(2)物块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经历的时间和下滑的位移.
(3)物块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后,因为动摩擦因数为0.75,继续向下做匀速运动,求出下滑的时间,最后求出总时间.
解:设物块刚放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货物受力如图所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沿传送带方向:
垂直传送带方向:

由以上三式得: 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物块速度从0加速至传送带速度v=12 m/s,所用时间设为t1,位移设为x1,则有:,
(3)当物块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由于mgsinθ=μmgcosθ,此后物块和传送带一块匀速运动,运动底部的时间:
∴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倾斜传送带上物体相对运动问题,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难点.
12.(1)0.1A (2)1m/s
试题分析:(1)0~4 s内,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
此时灯泡中的电流
(2)由于灯泡亮度没有变化,故没变化.
根据


解得
考点:电磁感应与电路综合
点评:本题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电路等效为电源,分析内外电路结构,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理顺电学量之间的关系。
13.(1)(2)0.1m(3)
试题分析:(1)负电荷在偏转电场中的运动时间
对比乙图,电荷在一个周期的第一个内有偏转电压,第二个时间内匀速直线运动,
合速度(进磁场的速度)
(2)电子在磁场中轨迹如图,
设半径R,由几何关系
R=0.1m
(3)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有
考点:考查了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
点评:带电粒子在垂直的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在垂直的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类平抛运动可用平抛运动规律来处理,圆周运动的可建立几何关系来列式求解.
14.(1) 垂直于杆斜向右下方 (2)4J (3)2m/s
试题分析:(1)小环沿杆运动时受力分析可得,所以
小环离开直杆后只受电场力和重力
由牛顿第二定律
得 垂直于杆斜向右下方
(2)小环从C运动到P过程中电场力做功为零
所以动能增量等于重力做的功
(3)小环离开直杆后的运动可分解成水平和竖直两个运动
水平:匀减速到零在反向加速运动,初、末水平分速度大小相等为

竖直:
解得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点评:难题。解决此类问题只需要把电场力看成一个普通的恒力分析就行了;分析问题时一定要弄清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什么运动,有时把运动分解后解决较简单。
15.(1)a1 = 7.5m/s2(2)1.2s(3)0.35J(4)0.8m
试题分析:(1)当小物块速度小于3m/s时,小物块受到竖直向下、垂直传送带向上的支持力和沿传送带斜向下的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mgsin30° + μmgcos30°=ma1 ①(1分)
解得 a1 = 7.5m/s2(1分)
(2)当小物块速度等于3m/s时,设小物块对地位移为L1,用时为t1,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t1 = ②(1分)
L1 = ③(1分)
解得 t1 = 0.4s L1 = 0.6m
由于L1<L 且μ<tan30°,当小物块速度大于3m/s时,小物块将继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至B点,设加速度为a2,用时为t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
mgsin30°-μmgcos30°=ma2 ④(1分)
解得 a2 = 2.5m/s2
L-L1 = v1t2 + a2t22 ⑤(1分)
解得 t2 = 0.8s
故小物块由静止出发从A到B所用时间为 t = t1 + t2 = 1.2s(1分)
(3)由(2)可知,物体分二段运动:
第一段物体加速时间t1 = 0.4s L1 = 0.6m
传送带S1= v1 t1 =1.2m
S相1=0.6m(1分)
当物体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物体运动时间t2 = 0.8s ; L2 = L-L1= 3.2m
传送带S2= v1 t2 =2.4m
S相2=0.8m(2分)
所以Q=f(S相1 +S相2)=0.35J(2分)
(4)0.8m(2分)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摩擦力做功产生的热量.
点评:本题考查了倾斜传送带上物体相对运动问题,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是难点,关键点1、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物体会继续加速下滑.2、小木块两段的加速度不一样大.是一道易错题.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是( )
A.NH2-CH2-COOH B.NH2-CH2-CH2OH
2.(江苏)下列哪一组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相同的
A.细菌的质粒和基因 B.动物的糖原和抗原
C.人的胰岛素和性激素 D.植物的纤维素和维生素
3.一个受精卵中线粒体的来源描述正确的是( )
A.全部来自精子 B.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C.全部来自卵细胞 D.几乎全部来自精子
4.有生物群落A—E,各含有以下l一7代表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下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平均密度(个数/)。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A和C的相似性最高
B.受到外界干扰时,群落E抵抗力稳定性可能与其他群落差不多
C.物种3、4、5是这些群落中的常见物种
D.物种1、2、6、7不可能是生产者
5.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发现一个细胞中有8条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染色体,并排列于赤道板上,此细胞处于( )
A、有丝或中期 B、有丝分裂后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6.下列叙述中,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 )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7.植物细胞作为植物有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区别于动物细胞的结构是( )
A.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B.细胞壁、细胞膜、液泡膜
C.液泡、内质网、叶绿体 D.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8.下图表示某多肽片段,该片段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数分别是
A.1、1、5 B.1、1、4 C.5、1、4 D.1、5、4
9.不属于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过程的是( )
A.用一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露出黏性末端
B.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断目的基因露出黏性末端
C.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到质粒切口处
D.将重组DNA引入受体细胞中进行扩增
10.要将土壤的自生固氮菌与其它杂菌分离开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加入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加入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C.不含氮源,不含杀菌剂的培养基??? D.不含氮源,加入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11.组成淀粉、蛋白质和核酸的单体依次是( )
A 葡萄糖、氨基酸、核糖核苷酸
B葡萄糖、氨基酸、脱氧核苷酸
C葡萄糖、葡萄糖、核糖核苷酸
D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12.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A. C、H、O、N B. C、H、O、N、P
C. C、H、O、S、P D. C、H、O、Mg、Fe
13.右图为某种群各年龄段的个体数量示意图,该种群的年龄组成的类型是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定
14.所有的病毒都具有( )
A.DNA和RNA B.蛋白质
C.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膜结构
15.下图表示某多肽片段,该片段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键数分别是
A.1、1、5 B.1、1、4 C.5、1、4 D.1、5、4
16.问题探究的一般步骤是
A.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B.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C.设计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实验验证-表达和交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验证-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7.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没有外界诱发因素的作用,生物不会发生基因突变
B.太空射线能使种子发生定向变异
C.一个碱基对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D.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18.右下图表示一个感染HIV的人在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变化,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表示为:
A.病毒的数量、T细胞的数量、抗体的浓度
B.病毒的数量、抗体的浓度、T细胞的数量
C.抗体的浓度、病毒的数量、T细胞的数量
D.抗体的浓度、T细胞的数量、病毒的数量
19.水稻的雄蕊是否可育,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的,这种情况下水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  )
A.DNA和RNA     B.RNA     C.DNA     D.DNA和RNA
20.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21.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转基因作物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
B.转基因作物被动物食用后,目的基因会转入动物体细胞中
C.种植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因基因扩散而影响野生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D.转基因植物的目的基因可能转入根际微生物
2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起作用的阶段是( )
①感染阶段 ②感应阶段 ③反应阶段 ④效应阶段
A.在①②阶段   B.在②③阶段  C.在①③阶段  D.在②④阶段
23.在一个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的切面左侧放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琼脂块对胚芽鞘的生长无影响),从胚芽鞘的右侧给予光照,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这说明:
①植物生长具有向光性 ②单侧光能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③生长素能促进生长 ④生长素能由顶端向下部运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具凯氏带的内皮层细胞不呈带状增厚的部分是
A 左、右径向壁 B 上横壁 C 内、外切向壁 D 下横壁
25.下述有关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论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初始质壁分离时,细胞的压力势等于零
B.在质壁分离现象中,与细胞壁分离的"质"并不是原生质
C.蚕豆根的分生细胞放在20%的蔗糖溶液中,能够发生质壁分离
D.将洋葱表皮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都进入了细胞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10分) 以下是关于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研究,请回答:
(一)在某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
上层
中层
下层
植物
乔木
灌木
草本
动物
雀鸟、戴胜
煤山雀、黄腰柳莺
靴雉、昆虫
(1)上表反映了群落的 结构,同时说明群落中的生物有明显的
现象。
(2)此群落中植物的分布主要取决于 。
(二)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校园中四种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进行研究。
(1)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 法。
(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从选取的样土中收集小动物,他们这一装置不够完善,请你帮助该小组的同学们完善该装置: 。
27.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生殖与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和DNA相对含量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实线表示 含量的变化,虚线表示 含量的变化。
(2)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减数分裂的阶段是 ,表示受精作用的点是 。
(3)图中DNA正在复制的阶段有 (2分),同源染色体彻底分离至2个子细胞发生的点是 ,染色体着丝点分裂的点是 (2分)。
28.阅读并回答问题:
Ⅰ.2010年11月在坎昆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是确立各国“气体”排放减排目标.如果坎昆会议制定的所有目标均顺利达成,全球废气排放量可能下降60%,平均气温也将下降2摄氏度。请据此资料回答:
(1)资料中所说的“气体”主要是指 ,各国气体排放均会对全球气候造成影响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______.
(2)下图1为生态系统该气体的生成和构成该气体的某种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则乙是 ,过程⑤表示_________作用;若过程③和④的组成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稳定性越高.
(3)设过程③④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图2所示的食物网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____kJ;此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Ⅱ.下面是利用人工湿地净化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机物)的原理简图。请据图回答:
(1)输入人工湿地的能量有 和 。
(2)人工湿地中的芦苇属于挺水植物,绿藻属于浮游植物,黑藻属于沉水植物,这一现象体现了群落具有 结构。
(3)该人工湿地中的芦苇、藻类等植物生长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4)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提高分解效率有效措施是 。
29.下列是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请观察左图回答问题:
(1)若A图为植物细胞,则该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该细胞在DNA复制前,细胞中染色体数是__________,在进行细胞质分裂时在细胞中央将形成__________,并进一步形成__________。
(2) B细胞可能是__________细胞,该细胞正处于__________期,细胞中DNA数是__________,细胞分裂结束时,子细胞内有染色体__________条。
30. 下图装置可以用来测量萌发的种子、小动物所吸收的氧气量。分别以20粒萌发的大豆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带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数据如下表所示。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
时间(分)0
10
20
30
40
50
萌发的大豆
0
8
16
23
29
34
蚯蚓
0
4
8
11
13.5
15.5
(1)装置图中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进行种子萌发实验时,有色液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___,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___。
(3)动物和萌发的种子实验都表明,在一段时间后,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逐渐减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萌发的种子的呼吸速率比蚯蚓的呼吸速率大”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某环保研究所搜集了某地4种生物的资料以研究环境污染对当地生物的影响,并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见下表)。
请回答以下问题:
生物种类
RQ
铅(Pb)
汞(Hg)
A
某种小乔木
0.55
0.75
B
某种植物食动物
0.84
1.36
C
某种大型真菌
0.48
0.91
D
某种肉食动物
1.35
2.05
(1)生态系统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封闭的、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无需从外界获得物质就可长期维持其正常功能,但是如果在一个较长时期内断绝对它的____,这个生态系统就会自行消亡。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循环以主要以____的形式进行。若D每增重10kg至少消耗A____kg。
(3)用表中字母绘出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简图。
(4)在能量流动的渠道中,____越高,生物铅、汞的浓度也越高,即有毒、有害物质沿食物链传递中具有富集作用。
(5)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需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每一种生物的RQ是污染物的摄入剂量与临界水平的比率。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风险,RQ≥1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运用表中RQ值预测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2.报春花的花色表现为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一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存在时可抑制其表达(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据此回答:
据此回答:
(1)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____。
(2)现仅有用纯种白色品种报春花,某同学设计杂交育种程序,培育出了能稳定遗传的黄色品种。
①这些纯种白色品种报春花的基因型为 。
②请选择最佳实验材料,用遗传图解表示P→F2的育种过程。
③F1植株能否产生比例相等的四种配子? ,原因是 。
④报春花的雌蕊和雄蕊不等长,自然状态下可以进行异花传粉。为了让F2自交,应该怎样处理? 。
⑤F2植株中开黄花的占 ,让其自交,则在这些开黄花的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黄色纯合子占____。
33.分析回答有关生物进化中的问题:(共8分)
下表为几种生物在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上与人的差异比较,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生物
氨基酸差别
生物
氨基酸差别
黑猩猩
0
金枪鱼
21
猕猴
1
鲨鱼
23
袋鼠
10
天蚕蛾
31

11
小麦
35

12
脉胞菌
43

13
酵母菌
44
响尾蛇
14
(1)细胞色素C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蛋白质,据此可知细胞色素C主要分布在真核生物细胞的 (细胞器)中。
(2)通过比较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试根据所学知识,结合此表,用流程图表示陆生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4)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适应辐射”现象是
的结果。“适应辐射”现象说明生物进化具有 的规律。
(5)现代综合进化论是基因学说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根据你的理解,现代综合进化论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观点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 A
3.B
4.D
在一个群落中可能有多种生产者。尽管在有些群落中没有1、2、6、7,并不代表它们就不是生产者,选D。
5.D
6.D
试题分析: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C错误;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纤维素不能作为能源物质,A错误;糖类的元素组成只有C H O ,B错误;选D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糖类的种类、基本单位、元素组成。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识记糖类的种类、基本单位、元素组成
7.D
动植物细胞中均有线粒体、细胞膜、内质网,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8.B
9. D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的过程包括:用一定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质粒露出黏性末端,用同种限制性内切酶切断目的基因使之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的片段插入到质粒切口处,加入DNA连接酶。
10.C
11.D
12. B
本题考查的是生物膜的化学元素组成。生物膜上含有蛋白质,至少含有C、H、O、N元素;也含有磷脂,含有C、H、O、N、P元素。故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组化学元素是 C、H、O、N、P。故本题选B。
13.C
增长型:种群中的幼体数非常多,老年个体数很少;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比例适当;衰退型:种群中的幼体数较少,而成体和老年个体数较多。由此可见,图示为衰退型,选C。
14.B
15.B
16.D
17.D
18.B
19.C
水稻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
20.C
此题考查科学研究的方法---同位素示踪法的应用。用15N标记核苷酸只能搞清核苷酸(或DNA)的数量变化规律;用18O标记H2O和CO2可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1.B
种植转基因作用应防止对别的植物产生基因污染,所以应与传统农业种植区隔离,A正确。;动物取食轩基因作物后,经经过消化吸收才进入身体,目的基因不可能直接进入动物细胞,B错误;轩基因植物可能与野生植物发生杂交而出现基因交流,影响野生植物的多样性,C正确;目的基因被微生物摄入细胞内后,可能进入这些微生物中,D正确。
22.C
23.B
注意审题,切去尖端后就不受单侧光的影响。
24.C。
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的部分初生壁上,常有栓质化和木质化增厚成带状的结构,环绕在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成一整圈,称为凯氏带。凯氏带在根内是一个对水分和溶质运输有重要作用的结构。
25.C
分生细胞不具有大液泡,不能发生质壁分离。B的“质”指原生质层,因此正确 。
二、填空题
26.一、(1)垂直;分层
(2)阳光
二、(1)取样器取样
(2)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㈠⑴由表格可知该森林群落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⑵该群落的植物分布主要取决于阳光,㈡⑴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⑵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所以该装置要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27.(10分)(1) DNA 染色体 (2) OE EL E点
(3) OA和FG (2分) B点 CD点和I点 (2分,答对1个给1分)。
从图可知,实线表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虚线表示细胞中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OD段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EL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E点表示受精作用,DNA复制后DNA含量加倍,OA和FG段,同源染色体平分子细胞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是B点,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在C点和I点。
28.Ⅰ.(1)CO2; 全球性 (2)生产者; 分解者的分解; 抵抗力
(3)3.0×107(2分)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Ⅱ.(1)光能 污水中有机物的化学能 (2)垂直
(3)水中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为植物提供氮、磷等无机盐和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 (4)向水体适当通入空气(氧气)
29.(1)后 6 细胞板 细胞壁
(2)动物 无细胞壁,有中心体 中 4
30.(1)吸收二氧化碳 (2)左移 0.8 mm/分钟
(3)装置中氧气逐渐减少,呼吸作用减缓 (4)不正确,两者呼吸的速率进行比较需要质量、环境温度等条件相同
装置中浓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这样液滴的移动都是由于消耗氧气造成的。随着氧气的消耗,液滴向左移动。萌发的大豆在10~20分钟间使液滴移动了16-8=8 mm,这个距离最大,故移动的最大速率是0.8 mm/分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氧气因消耗而减少,呼吸作用的速率逐渐减慢,有色液滴移动的速度也逐渐减缓。要比较豆与蚯蚓的呼吸速率,则要遵循单因子变量的原则,只能是生物类型不同,而两者的质量、环境温度等条件都应相同。
31.(1)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答全才给分)能量输入(供应)
(2)有机物 250
(3)
(4)营养级
(5)铅、汞对4种生物生存的影响;D内两种污染物的RQ>1,B内汞(Hg)RO>1,铅、汞会威胁这些生物的生存,而汞的威胁更为严重。由于A和C生物的RQ>1,生物A及C的生存不会受到此两种污染物的威胁。
对该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若D和B死亡,低营养级的生物数目将会增加,而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会降低,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可能会被破坏。(1分)
32.略
33.(1)线粒体
(2)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差别就越小,反之则越大。
(3)(略)(2 分)
(4)不同的环境从不同的方向选择着生物的变异,使生物的变异朝着不同的方向积累,生物的性状逐渐产生分歧,最后形成多样性的物种。(含义正确即可。)(2 分) 生物的进化向着多样化和复杂化方向发展。
(5)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 ;每 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 ,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 和阅读下一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day is Jessica’s birthday?
A. September, 10th B. September, 9th C. September, 11th
2. Where does Jane live in now?
A. It’s not mentioned. B. the China Great Hotel. C. the Hilton Hotel.
3.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y’re all going to the zoo tomorrow morning.
B. They’re not going to the zoo tomorrow morning.
C. They may not go to the zoo because of the snowy weather.
4. Where may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street. B. in the school. C. in the office.
5. What time is it now?
A. before 8:30 am. B. from 8:30 am to 5:30 pm. C. 8:30 am.
第二节 (共15 ;每 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 ,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 ,每 5秒钟:听完后,各 将给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第7题。
6.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hey have ever been teacher and student.
B. They are boss and employee.
C. They are families.
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Mrs. Brandon was sorry to have made the man lose his job.
B. The man had a hard life in college.
C. Mrs. Brandon is a strict teacher.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第9题。
8.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food in the company. B. their jobs. C. a law firm.
9. Which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ir talk?
A. The woman feels her work interesting but tiring.
B. The man travels a lot and he enjoys it.
C. The man doesn’t like his job.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第11题。
10. What is Dr. Perkin doing now?
A. Having a meeting. B. Giving a lecture. C. Answering a call.
11. What did Dr. Perkin ask Li Hong to do?
A. to attend a meeting. B. to discuss some important things with him.
C. to give a lectur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2至第14题。
12. What does the man make the telephone to do?
A. to get around the city. B. to hire a car for their tour.
C. to buy a cheap car.
13. If the man travels around the city for three days, how much does he at least pay for his transportation?
A.600 yuan. B. 900 yuan. C. 1,200 yuan.
14. For what reason may the man choose a Jetta?
A. Jetta is cheaper. B. Jetta works better. C. He likes Jetta.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5至第17题。
15.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something about airport services. B. the time to get through the immigration.
C. the price of airport services.
16. How does the man fell about the price of some duty free items?
A. higher than that at any other airport.
B.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States.
C. higher compared to most places in Asia.
17. What can we know about the airport?
A. It’s very clean and efficient.
B. It takes a long time to get through the Immigration.
C. The tickets are a little high.
听第11段材料,回答第18至第20题。
18.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morning?
A. sunny. B. windy. C. cloudy
19.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the afternoon?
A. cloudy. B. windy. C. sunny.
20.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from the weather report?
A. Here are many people on the beach in the afternoon.
B. The waves will be very frightening.
C. You can’t drive to the beach in the afternoon.
二、单项选择
1. _______ I met him, I thought he was a serious man.
A. For the first time B. The first time
C. It was the first time D. By the first time
2.With time changing so fast, to keep _____ with time, anyone should be a lifelong learner, or he will fall behind within years.
A. pace B. stage C. fare D. Attitude
3.This dictionary ________ me. It cost me twenty dollars.
A. is belonged to B. is belonging to C. belongs to D. belonged to
4.When trees are cut down, there is nothing to hold the soil on the hillside.
A. take place B. out of place C. in place D. in place of
5.To work from home, which one could hardly imagine, has been made ______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it possible B. possible C. possibly D. to be possible
6. While cleaning the room yesterday, I _______ an old photo of my mother.
A. came out B. came across C. came about D. came up with
7. Every time ______ I go to school, I am usually riding my bike, _____ I take a bus.
A. when; besides B. /; except when C. when; except for D. /; except for
8.
When talking about China, people often _________ it with the Yellow River.
A. associate B. reveal C. worship D. respect
9. ________ is known to us a11 is that the Diaoyu islands have been part of our Chinese territory since ancient times.
A. As B. Which C. It D. What
10.Be careful with such things. If you , you’ll drop them.
A. don’t B. won’t C. aren’t D. do
11.You can use a larger plastic bottle, ____ is cut off, ____ as a pot to grow flowers in.
A. of which the top; with it’s top B. whose top; with its top
C. whose top; the top of it D. the top of which; with it’s top
12.---What did the Englishman say?
---Oh, he asked where ____ .
A. did you come form B. do you come from
C. you came from D. you did come from
13.Not all the students obey the rules.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it.
A. None of the students obey the rules.
B. All the students don’t obey the rules.
C. No students obey the rules
D. All of the above
14.----- John looks a bit upset. Did you tell him the bad news?
------Yes, but I _____him after his birthday party.
A. should have told B .must have told
C. shouldn’t have told D. needn’t have told
15.Don’t handle the vase as if it ____ made of steel.
A. is B. were C. has been D. had been
二、完型填空(共20 ,每 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Woz and I started Apple in my parents garage when I was 20. We worked hard, and in 10 years Apple had __▲_ from just the two of us in a__▲_ into a $2 billion company with over 4000 employees. We had just __▲_ our finest creation - the Macintosh - a year earlier, and I had just turned 30. And then I got fired. How can you get fired from a company you __▲_ _? Well, as Apple grew we __▲_ someone who I thought was very talented to __▲_ the company with me, and for the first year or so things went well. But then our visions of the future began to diverge (分歧) and __▲_ we had a falling out. When we did, our Board of Directors __▲_ with him. So at 30 I was out. And very publicly out. __▲_ had been the focus of my entire adult life was gone, and it was devastating(毁灭性的).
I really didn’t know what to do for a few months. I met with David Packard and Bob Noyce and tried to __▲_ for screwing up so badly. I was a very public failure, and I even thought about running away from the valley. But something slowly began to __▲_ on me --- I still loved what I did. The turn of events at Apple had not changed that one bit. I had been__▲_, but I was still in love. And so I decided to start over.
I didn’t see it then, but it __▲_ that getting fired from Apple was the best thing that could have ever happened to me. The heaviness of being successful was replaced by the__▲_ of being a __▲_ again, less sure about everything. It freed me to __▲_ one of the most creative periods of my life.
I’m pretty sure __▲_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if I hadn’t been fired from Apple. It was __▲_ tasting medicine, but I guess the patient needed it. Don’t lose __▲_ _.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__▲_.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By Steve Jobs, CEO of Apple Computer
1. A. grown B. begun C. removed D. kept
2. A. bedroom B. farm C. garage D. kitchen
3. A. announced B. declared C. released D. coped
4. A. managed B. started C. installed D. entitled
5. A. provided B. sorted C. promoted D. hired
6. A. run B. involve C. open D. engage
7. A. instantly B. constantly C. eventually D. frequently
8. A. risked B. supported C. pleased D. sided
9. A. Which B. What C. Whichever D. Whatever
10. A. apologize B. reveal C. head D. stand
11. A. imply B. put C. impress D. dawn
12. A. resisted B. rejected C. solved D. interrupted
13. A. made out B. come out C. turned out D. tried out
14. A. darkness B. lightness C. carelessness D. business
15. A. waiter B. pioneer C. beginner D. visitor
16. A. enter B. relieve C. preview D. expect
17. A. something B. none C. everything D. anything
18. A. careful B. acceptable C. hopeful D. awful
19. A. courage B. patience C. imagination D. faith
20. A. settle B. recall C. claim D. deny
三、阅读理解
A
When Christopher Columbus landed on the then unnamed Costa Rica in 1502, he saw many Indians wearing gold earrings. So he thought the land must be rich in gold. He named the place Costa Rica, which means “rich coast” in Spanish.
Though little gold was found, Costa Rica today is indeed rich with coffee and bananas. Coffe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roduct in Costa Rica and most of it is exported (出口) to other countries like America and Germany. Bananas are the country’s second most important export.
Costa Ricans also grow many other crops such as fruits, corn and beans for their own use. Costa Ricans love colors and their houses are painted in bright colors.
Education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osta Ricans. Almost every village has a school and education is a must for children between seven and fourteen years of age. Boys and girls go to separate (单独的) schools. Classes begin in March and end in November. The other three months of the year are harvest time and the children have to help their parents to pick coffee beans.
1.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first paragraph?
A. How Columbus found Costa Rica.
B. How Costa Rica got its name.
C. What the Costa Ricans wore.
D. What language the Costa Ricans spoke.
2.The Costa Ricans may NOT paint their houses ______.
A. pink and red B. grey and black
C. blue and green D. yellow and orange
3.In Costa Rica, boys and girls between seven and fourteen ______.
A. must go to school
B. study in the same school
C. do not have to go to school at all
D. can choose to stop schooling at any time
4.From December to February, school children in Costa Rica ______.
A. have lessons every day
B. have their examinations
C. help their parents pick coffee beans
D. help their parents decorate their houses
5.This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Christopher Columbus
B. Costa Rica
C. some products from Costa Rica
D. the education of Costa Rica
B
When the TV viewer turns on his set, what sort of programs does he have to choose from? You might think there would be more programs devoted to entertainment than to anything else, but that’s not the case. In most countries, fewer than 20% of broadcasting hours are devoted to entertainment. U.S. figures are high----34.8% , and the unloving Canadians are even higher with 44%. Except Canada and Italy, all countries give more broadcasting time to education than to either information (news , documentaries and so on) or entertainment programs. Of course, few educational broadcasts take place during peak viewing times. In Japan though , more than 60%of broadcasting time is taken up with education of one kind of anther----just another example of the businesslike Japanese philosophy. In the U.K., the figure is 56.4% . the Italians have fewer educational programs than anyone else. They don’t go in for entertainment either. Only about ten percent of viewing time is devoted to dramas and serials, quiz shows, music, sports etc. You will find more news information programs on Italian TV than anything else. That’s understandable in a country experienc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talians rely on TV to tell them what’s going on---and events are happening almost too fast to follow. The percentage of time the U.S. devoted to news and documentary programs is much smaller. After education, most TV time is given to entertainment. Many of these programs are shown around the world.
1.Based on this passage, the greatest percentage of TV broadcasting hours to educational is in __.
A. Japan B. Italy C. Canada D. the United States
2.More news information programs are broadcast on Italian TV than anywhere else because the Italians ___.
A. are interested in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B. Like to follow the changes that are going on in their social life
C. Prefer to learn news information on TV rather than in newspapers
D. Expect TV to tell them the latest news about what is going on in their country
3.So far as the broadcasting hours devoted to entertainment ,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Japanese figure i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B. The U.S. figure is smaller than the U. K. figure
C. The U.K. figure is second to the Japanese figure
D. The Canadian figur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any other country.
4.In the United States, ____.
A. TV programs are shown for world audience to watch
B. Most of TV broadcasting hours are give to entertainment
C. Educational programs are shown during peak viewing times
D.TV broadcasting hours devoted to education are more than those devoted to entertainment
C
Work is a part of living —my grandparents understood that. They lived and worked on a farm that has been in my family for 150 years. They raised chickens for eggs , pigs and cattle for meat . Cows were kept for milk and the cream, from which Grandma made butter and cheese. What little yard they had became a garden.
The Depression, therefore, didn’t make much change in their lives. But it did bring an unending flow of men out of work, drifting from job to job, to the farm. The first to show up at the door of the kitchen was a man in rags. He took off his hat and quietly explained that he hadn’t eaten for a while. Grandpa stood watching him a bit , then said , “There’s a stack of firewood against the fence behind the barn (谷仓). I’ve been needing to get it moved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fence . You have just about enough time to finish the job before lunch .”
Grandma said a surprising thing happened. The man got a shine in his eyes and he hurried to the barn at once. She set another place at the table and made an apple pie. During lunch, the stranger didn’t say much, but when he left, his shoulders had straightened. “Nothing ruins a man like losing his self-respect,” Grandpa later told me.
Soon after, another man showed up asking for a meal. This one was dressed in a suit and carried a small old suitcase. Grandpa came out when he heard voices. He looked at the man and then offered a handshake.” There is a stack of firewood along the fence down behind the barn I’ve been meaning to get it moved. It’d sure be a help to me . And we’d be pleased to have you stay for lunch.” The fellow set his suitcase aside and neatly laid his coat on top. Then he set off to work.
Grandma says she doesn’t remember how many strangers they shared a meal with during those Depression days-or how many times that stack of wood got moved.
1.When he was asked to move a stack of firewood, the first man who asked for a meal got a shine in his eyes for he was glad that .
A. he had found a good job
B. he would have something to eat
C. he would no longer suffer from the Depression
D. he would get what he wanted without losing his self-respect
2.The writer’s grandfather asked those jobless men to move the stack of firewood because .
A. he didn’t want them to have a meal free of charge
B. he had been needing to get it moved
C. he wanted to help them in his own way
D. he wanted to show them his kindness and respect
3.The writer’s grandfather was all of the following but .
A. kind B. thoughtful C. wealthy D. sympathetic
4.The best title for the story would be .
A. The Depression B. The Pleasure of Helping Others
C. No Pains, No Gains D. Work-A Part of Living
D
It’s high time someone spoke up for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They’re probably the most hardworking, ambitious people in America and their problems are not properly appreciated.
People like the Secretary of Education simply don’t know what they’re talking about when they knock students. Nor do those who complain about falling academic standards.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nation’s 12 million students are struggling to pay for their educations. They are part of the invisible workforce. Many hold down full-time jobs. They’re frying hamburgers, photographing weddings, working in construction, and waiting on tables. The fact that they even show up for classes is a wonderful event.
The financial situation of most students explains a lot about what is happening in schools. Why are the traditional courses so unpopular? Why are students flocking to account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and any professional programs that seem to lead to careers?
Answer: Today’s working student has been forced into a kind of premature matter-of-fact way of viewing things. Romance is gone. The notion of transforming one’s self through study alone has disappeared. Today’s students seek freedom from manual labor, and the status conferred by a good job.
There are other consequences. Today’s students don’t have much time or energy to be devoted, and carry out independent research or even do serious homework. That’s the secret behind falling academic standards. Students have become consumers. They want grades and certifications. Their professors can’t be expected to give a grade of failure to students who are clearly tired from the effort to pay their bills.
There’s a lot wrong with this situation. It’s twisting th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 out of shape. Worse, it’s creating a generation that is totally unpleasant. The brightest students turn out to be yuppies (雅皮士). The vast majority are, at least, good-natured semi-literates.
The time has run out for philosophical debates about fixed courses of study. What this country needs is someone to stand up and say that being a full-time student during one’s formative years is an honorable calling worthy of support. If families can’t or won’t give it to their children, then the government should.
1.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article is to __________.
awaken the whole society to the problems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face
warn Americans that academic standards are falling
advise college students to study hard
provide a suggestion that only full-time students be enrolled
2.The most suitable word to describe the author’s feelings about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is _________.
A. criticize B. sympathize C. complain D. urge
3.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not be learned from the passage?
Many students are often absent from classes.
Traditional courses are not popular.
Students commit crimes with computers.
Students don’t devote much time and energy to their homework.
4.By saying “Romance is gone” in paragraph 5, the author means ____________.
today’s students do not believe in love stories any more
today’s students become more practical in dealing with things
students think there is no affection any more and break up with their lovers
today’s students hold matter-of-fact opinions on love
5.Which of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will the author not agree with?
We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give up full-time jobs.
Families should offer their children more help financially.
We should stand up and say something for today’s college students.
D.We should make more strict regulations to force students to study hard.
五、任务型阅读
If I have to choose three critical factors in achieving success in my career, these would be my choices—belief, action and discipline.
Belief
In order to achieve success in your career, you have to first believe. You need to believe that you can achieve it. You need to have faith in your goals and your path to success. Once your mind is convinced that you can do it, everything is possible. Belief is the “mind and heart” part of the thre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Action
Nothing moves until you do something. Believing alone is not going to achieve anything. It must be followed up with concrete action. Your plan for career success is nothing unless you act upon it wholeheartedly. When you act upon what you believe, there is focus. And there is energy. That energy propels (drive forward) you to greater heights. Action is the “hands and legs” part of the thre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Discipline(自制力)
Action in itself is not enough to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success. But disciplined action would do that.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why people fail is that there is no discipline in their action. They give themselves excuses when they cannot consistently go ahead with their plans. You need some form of sacrifice(牺牲)if you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in your career. That sacrifice takes discipline. Discipline also ensures that you can be persistent(坚持的), especially when you’re faced with challenges after challenges in your journey to success. Discipline is the “untiring, determined hands and legs” part of the three critical success factors.
When what you think, feel and do become one, there is nothing that can stop you from achieving career success
Topic
How can you 1___________in your career?
2________.
Belief
1. You need to feel 3________. About your goals and your path to success.
2. Once you are convinced that you can do it, nothing is 4________ .
Action
1. You must act on your plan for career success5__________ and soul.
2. You must devote all your 6 ______________so that you can reach greater heights.
Discipline
1. It means that you must7______________yourself.
2. You need to 8______________ something when you gain something.
3. You must be persistent when you are faced with9 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
If you combine all the three factors, you are sure to achieve career success.
六、书面表达
假定你是李华。最近,你们班就骑自行车上学的利弊进行了讨论。请你根据表格内容用英语写一篇短文,简单介绍一下讨论的结果,并谈谈你自己的看法。

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节约时间;锻炼身体

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自行车道有时被违章停驶车辆挤占,骑车者的安全受到威胁
你的看法
请考生谈谈自己的观点,并给出一、两点原因或建议
注意:1. 词数150左右
2. 不要逐条翻译,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参考词汇:碳排放carbon emission
参考答案
一、听力
1-5 BCCAA 6-10 ABBAA
11-15 CBAAA 16-20 CBCCB
二、单选题
1.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有关time的短语,For the first time意思“第一次”,the first time意思“初次”,It was the first time意思“这是第一次”,后面的句子要用过去完成时,句子意思“第一次我见到他,我认为他是个严肃的人”,句子I thought he was a serious man.是个宾语从句,省略了引导词that,所以选B
考点:考查有关time的短语
点评:有关time的短语是常考内容,要知道它们的意思,遇到这类题时,就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
2.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固定词组。固定词组keep pace with...跟上;与...并驾齐驱;句意:因为时间变化如此之快,要想跟上时间的变化,任何人都要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否则在一年之内他就会落后了。根据句意说明A正确。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固定词组keep pace with...跟上;与...并驾齐驱;
3.C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固定词组:belong to的用法,belong to属于,不能用于被动和进行时,句意:这本字典属于我,花了我20美元。选C。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有的固定词组用法比较特殊,如:date back to追溯到…,只能用一般现在时和主动式,要记牢它们的用法。
4.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句义“树被砍了以后,就没有东西可以让土留在山坡上”,所以是in place。其他选项分别是:take place发生。in place of取代。out of place不在平常的位置上。 选C。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本题考查了place的短语,短语辨析中考查较多的是同一个动词+不同的介词/副词的搭配;或者同一个介词/副词+不同的动词的搭配。在平时要注意这方面的识记和辨析。
5.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词组:make sth possible的被动式,be made possible,make的宾语To work from home,现在是主语了,被动是To work from home has been made possible、,句意:在家上班,这点人们很难想象的现在已经因为电脑科技的发展成为可能了。选B。
考点:考查词组
点评:有的词组在考查时会变成被动语态来考,做题时,可以先把它还原,再来解题。
6.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固定词组,came out意思“出现”,came across意思“遇然发现”,came about意思“发生”,came up with意思“想出”,句子意思“昨天当我打扫卫生时,我偶然发现我妈妈以前的照片”,注意when和while的区别:when后跟既可以是短暂性动词又可以是延续性动词;while后只跟延续性动词,所以选B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固定词组是常考内容,平时要多记多积累,遇到固定词组题时,就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
7.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固定词组,except for意思“除此之外”,多用于说明基本情况或对主要部分加以肯定,还引出相反的原因或细节,从而部分地修正前面的主要意思,含惋惜意味,后面不能跟句子;except意思“除此之外”,侧重于排除在外,从整体里减去。可与but换用,但语气较强,后面不能直接跟句子,Every time固定词组,意思“每次”,可以引导句子,句子意思“每次我去学校,除了我乘坐公共汽车以外,我经常骑自行车”,所以选B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固定词组是常考内容,平时要多记多积累,遇到固定词组题时,就很容易做出正确选择
8.A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固定词组。Associate…with…把…与…相联系;reveal揭示,显露;worship崇拜;respect尊敬;句意:当谈到中国的时候,人们经常把中国和黄河联系在一起。故A正确。
考点:考查固定词组
点评:Associate…with…把…与…相联系;reveal揭示,显露;worship崇拜;respect尊敬;要根据 句子的意思来辨析使用。
9.D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我们大家都知道的是钓鱼岛历来都属于我们中国的固有领土。
此题为主语从句,what引导主语从句时,既做主语从句的主语,又做主语从句的引导词。
考点:考察名词性从句引导词的用法
点评:名词性从句一直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关系词的正确选择又是特别的关键,考生在做此类型题时,一定要将句子的结构分析清楚,从而选择正确的关系词。
10.C
解析】
试题分析:if 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从句要用一般现在时,另外补全省略部分:if you are not careful with such things,故选C
考点:考查省略句和状语从句的动词时态
点评:知道了状语从句中时态有一个“主将从现”的原则,另外将省略补全,就可以了。
11.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定语从句和with复合结构,第一空是定语从句,先行词是a larger plastic bottle定语从句定语从句的top需要定语,用whose top= of which the top=the top of which,所以第一个空都可以,第二空是with its top as a pot to grow flowers in 做伴随状语,补充主句。句意:你可以用一个大的塑料瓶,切掉瓶子的顶部,把它的顶部当做一个养花盆。
考点:考查定语从句和with复合结构
点评:,“whose +名词”结构常可以用“名词+of which” “of which+名词”结构来替换,且意思相同。还要注意it's 表示它是,its 才是它的。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名词性从句中要用陈述语序,he asked为宾语从句,根据句意从句用一般过去时。句意:——那个英国人说什么?——哦,他问你来自哪儿。
考点:名词性从句。
点评:在名词性从句中,从句都用陈述语序。在学习名词性从句过程中要克服受疑问句中的疑问语序的影响。
13.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部分否定句。All, both,与not连用表示部分否定,不管not在前面还是在后面。句意: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遵守规则,故B正确。AC是全部否定指所有的学生都不遵守规则。
考点:考点部分否定句
点评:部分否定句的考查要注意not的位置问题,不管not的位置在前在后都表达一样的意思。
14.A
解析】考查虚拟语气。Should have done sth本应该做某事实际上却未坐;must have done一定做了某事;shouldn’t have done本不应该做某事,实际上却做了。Needn’t have done本不需要做某事,实际上却做了。句意—John看上去有点难过。你把那个坏消息告诉他了?—是的。可我本应该是在生日聚会以后在告诉他的。根据句意说明A正确。
考点:考查虚拟语气
点评:虚拟语气的考查重点要关注if条件句的虚拟语气,不同的时态使用不同的形式。
15.B。
解析】考查虚拟语气。As if(似乎)后面的句子如果是虚假的事情,则使用虚拟语气,用过去时表示与现在和将来相反;be动词用were的形式。用过去完成时表示与过去相反。句意:不要像那样处理那个花瓶,好像它是用铁做的一样。实际上花瓶是陶瓷做的,故这是与现在相反的虚拟语气,使用were.故B正确。
考点:考查虚拟语气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as if引导的虚拟语气,在虚拟语气的考查中要注意一些特殊的动词连词后面的虚拟语气,如wish, if only…等。
三、完形填空
1-5 ACCBD 6-10 ACDBA
11-15 DBCBC 16-20 ABDDA
四、阅读理解
A
1.B
2.B
3.A
4.C
5.B
解析】
段落的主旨大意题。根据第一段的叙述可知Costa Rica 的名字的由来。故答案选B
细节题。由第三段的Costa Ricans love colors and their houses are painted in bright colors. 可知,哥斯达黎加人喜欢鲜艳的颜色,故选B。
细节题。由第四段的Almost every village has a school and education is a must for children between seven and fourteen years of age.可知,这个地方非常重视教育,七岁到十四岁之间的孩子必须接受教育,故选A。
细节题。由第四段的Classes begin in March and end in November. The other three months of the year are harvest time and the children have to help their parents to pick coffee beans.可知,每年的有三个月,即十二月到二月在家里帮助父母采摘咖啡豆,故选C。
主旨大意题。第一段介绍这个地方名字的由来,二三段介绍当地的产物,第四段介绍当地的教育状况,由此可知本篇文章讲述的是Costa Rica这个地方,故选B
考点:这是一篇介绍Costa Rica的说明性的文章。
点评:本文介绍了Costa Rica的名字的由来,当地的特产,教育等方面。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主旨比较鲜明,文章的结构清晰。做这样的文章,可先看问题,带着问题阅读文章,找到问题的依据。
B
1.A
2.D
3.D
4.D
解析】文章介绍了在世界各地各国家电视中各种节目所占的时间。
1.A 细节题。根据第一段第8行In Japan though , more than 60%of broadcasting time is taken up with education of one kind of anther说明在日本教育方面的节目时间最长,故A正确。
2.D 细节题。根据最后一段倒数4,5行Italians rely on TV to tell them what’s going on---and events are happening almost too fast to follow.说明意大利人依赖电视来告诉他们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
3.D 细节题。根据第一段第五行the unloving Canadians are even higher with 44%.说明在加拿大,娱乐类的节目时间最长。
4.D 细节题。根据第一段6,7行all countries give more broadcasting time to education than to either information (news , documentaries and so on) or entertainment programs.说明D正确。
C
1.D
2.C
3.C
4.B
解析】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的祖父母如何在维护别人的尊严的同时也去帮助他人的故事,告诉了我们维护他人的尊严比设施更重要。
1.D 推理题。根据第三段倒数第二行“Nothing ruins a man like losing his self-respect,”说明他认为自己靠自己的劳动获得了这顿饭,不是别人的施舍,让他感觉自己有了尊严,故D正确。
2.C 推理题。祖父母这样做是想用一种既不伤害别人的尊严,又帮助了他人的方法来给他们一顿饭吃。故C正确。
3.C 推理题。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的祖父母很善良也很为他人考虑,也富有同情心,但是并不富有,根据第一段2,3行They raised chickens for eggs , pigs and cattle for meat . Cows were kept for milk and the cream, from which Grandma made butter and cheese.说明他们是靠自己双手劳动的,故C符合题目的要求。
4.B 主旨大意题。文章主要讲述的是我的祖父母如何在维护别人的尊严的同时也去帮助他人。故B正确。
D
1.A
2.B
3.C
4.B
5.D
解析】文章谈论了现在的大学生所遇见的种种难题,呼吁全社会一起来关注这些问题。
1.A 推理题。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想让别人知道大学生所遇见的种种困难,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困难,很多学生要做兼职来付自己的学费。主要是唤醒社会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故A正确。
2.B 根据文章第三段2,3,4行内容Many hold down full-time jobs. They’re frying hamburgers, photographing weddings, working in construction, and waiting on tables说明现在很多的大学生都要做兼职工作来付学费,他们要做很多的事情,作者对他们充满了同情。故B正确。
3.C 细节题。根据第三段最后一句推理出很多学生都逃课。根据Why are the traditional courses so unpopular说明B也提及了。以及第七段1,2行Today’s students don’t have much time or energy to be devoted, and carry out independent research or even do serious homework说明D也提及了,只有C没有提及。
4.B 推理题。浪漫已经不见了。说明现在的学生学会了现实,不在相信那些浪漫的爱情故事,对实际的物质更感兴趣了,故B正确。
5.D 推理题。文章中提及现在的学生的生活压力很大,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放在真正的学习和研究上了,D选项中的说法等于是给学生更大的负担和压力,故作者应该是不同意该说法。
五、任务型阅读
1.succeed
2.Factors
3.confident
4.impossible
5.heart
6.energy
7.control
8.sacrifiice
9.challenges
10.Conclusion
解析】
1.根据第一段achieving success,可知这里用动词succeed。
2.根据第一段three critical factors可知,答案为factors.
3.根据第一段的标题belief以及后面的convinced可知,答案为confident。
4.根据原文everything is possible.可知答案为:impossible.
5.根据原文中wholeheartedly,可知答案为heart. heart and soul全心全意地
6.根据原文there is energy.可知答案为energy.
7.根据标题Dicipline可知,应用control。
8.根据原文You need some form of sacrifice(牺牲)if you want to achieve success in your career.
9.根据原文especially when you’re faced with challenges after challenges in your journey to success.
10.最后是得出的结论。注意收字母大写。
六、书面表达
【解析】本文为话题作文。此类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纲要细心勾勒,周密思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组织自己的精巧的语言来表达某种思想。单就本篇文章而言应该体现出以下几点:
阐述要点: (1)骑自行车上学利的方面;(2)骑自行车上学弊的方面;(3)作者自己的看法。
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语言的简洁、明了、用语准确。
高级词汇及短语:environmentally friendly,be beneficial to,As far as I’m concerned, measures are taken to, ensure
高级句型:动名词作主语,when引导的状语从句,被动结构。
语篇过渡句:Besides,What’s more ,However,Also
整个文章时态一般选择一般现在时。写作过程的时候应该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及句型结构,目的在于在高分层次突进。
考点:提纲作文
点评:本题考查提纲作文,根据提纲写出要点以及自己观点。属于考查英语综合能力运用,属于较难题。
盱眙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灰烬(jìn) 摭拾(zhé) 啮噬(niè) 甄别(zhēn)
B.熨帖(yùn) 商榷(què) 形骸(hái) 戕害(qiāng)
C.犄角(jī) 悠邈(miǎo) 田塍(téng) 侘傺(chà)
D.桑梓(zǐ) 百舸(gě) 愀然(qiǎo) 恪守(kè)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同时,在产品的包装上、商标上、说明书的文字、图片上讲究精美,也是必要的。
B.这位老“巴尔干”同意本报记者的看法:即协议虽签,维和部队开始“维和”,但科索沃的危机并没有消除。
C.《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规定:“经济合同是法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义务关系的协议。”
D.杨绛的《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令人拍案叫绝的杰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3.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B. 我国首颗青少年科普卫星——“希望一号”发射成功,现场学生忍俊不禁地笑了。
C. 一向精于市场运作的英超球队曼城又一次捷足先登,签下了心仪已久的球星。
D. 决赛场上,马布里带领的北京篮球队员个个精神矍铄,斗志昂扬,众多球迷为之倾倒。
4.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B.数码媒体艺术对于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但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正日益受到关注。
C. 在雷锋精神渐被遗忘的今天,我们应该利用各种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广大青年的思想道德水平。
D. “软实力”是国家实力的一种形式,必须把“软实力”建设纳入到国家战略中去。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5分)
1935年的羊
徐建宏
找到学校,老旺看见曹老师正在巴掌大的操场上给学生们布置下午上山打柴的事。冬天的太阳光把曹老师的话照得暖洋洋的。山里太穷,孩子们读不起书,只能隔三差五地到山上打些柴然后挑到镇上卖了弄点钱。老旺看到自己的孩子狗娃一狗娃二也在中间,细长的脖子抻得像两条羊腿。
等学生们散了,老旺急忙把曹老师拉到一边,抖抖索索地从破棉袄里掏出一个旧布包。大概是午后的太阳光显出了力量,曹老师注意到老旺的额上微微出了点汗。老旺说:“曹老师,你看看这里面写的啥?”
曹老师疑惑地打开布包,从里面露出一张缺角的纸条。由于年深日久的缘故,纸条已经渍黄不堪,上面不规则地分布着一些细洞。曹老师展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借 条
兹借到瓦村邢元富家羊20只,俟革命成功后以两倍奉还。
此据
   红军指挥员叶××
   1935.10.25
曹老师抬头看看老旺,此刻老旺的眼睛像两把钳子钳住了他。曹老师说:“老旺,这东西你从哪儿找到的?”
“俺家的一个破墙洞里。”老旺急切地说,“上面写了些啥?”
曹老师莞尔一笑说:“邢元富是你家什么人?”
“俺爷爷呀。”老旺说,额上的细汗已经变成了颗粒。
“老旺,恭喜你啊。”曹老师一巴掌拍在老旺的肩上说,“你家发财了。”
消息是从这天午后开始像花朵一样开遍了整个瓦村的。到黄昏时老旺家的院子里已挤满了人。没有谁对老旺怀里的那40只羊持怀疑态度。整个瓦村似乎隐隐听到了从1935年传来的羊叫声。瓦村虽然偏僻,但历史上也是个弹痕累累的地方。离村不到一里,马蜂窝似的弹坑足以印证瓦村昔日的荣光。应该说这张借条对老旺的确太重要了,它的重要性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老旺一家六口人,妻子长年捧着一只酱黑的药罐,加上自己腿脚不灵便,儿子狗娃一狗娃二还是因为曹老师才读上书的,靠着几只咩咩而叫的羊儿养家糊口,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这天夜里,瓦村的所有家庭都在斑驳的泥墙上寻找历史的破洞。1935年的羊叫声弥漫了整个瓦村。
根据曹老师的指点,老旺第二天一大早就翻山越岭到镇上去了。曹老师关于纸条的一些看法在镇政府的办公室里得到了证实。一个干部模样的人打着夸张的手势对老旺说:这张借条非同一般,我们一定要认真核查。尤其是首长的签字,需经专家鉴定。老旺听了这番话,心里紧一阵慢一阵打起了鼓。这时候恰巧镇长进来,镇长把老旺请到自己的办公室,还给老旺泡了杯茉莉花茶,这使老旺在茉莉花的清香中毫不犹豫地把那张借条留在了镇长那儿。
  冬去春来,日子的流云在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中随风而逝。老旺日复一日地把羊群赶到山坡上,看远处山梁上腾起的黄尘,也看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老旺的心里酸了又涩,涩了又酸。据村里人说,曹老师的父亲是个烈士遗孤,战争年代被寄养在瓦村。后来曹老师是从遥远的大城市来到瓦村教书的,几十年的青春在黄尘古道中悄无声息地献给了瓦村。老旺记得,几十年间曹老师才回过五次家。
后来的消息是曹老师从镇上带回来的。那天曹老师和几个学生挑着柴火到镇上去卖,归路上顺便去了趟镇长办公室。镇长答复说,经多方鉴定,现已确认了那张借条,首长的签字也真实无讹。再过几天县里就会派人把折合的一万块钱送到瓦村去。镇长的叙述让曹老师喜出望外,以至在走出办公室时曹老师一脚踩空把脚崴了。
县里派人在镇长的陪同下来到瓦村是几天以后。那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整个瓦村到处尘土飞扬。人们看到瘸腿又老实巴交的羊倌老旺从县里来的同志手里接过一个大红纸包,那鲜艳的色彩在灿烂的阳光下让人热血沸腾。这个中午,我们的农民兄弟老旺像一颗挂在秋天树上的红柿子般的引人注目。1935年的羊叫声又一次回荡在瓦村的天空。
老旺找到学校时天刚蒙蒙亮。曹老师扶着墙壁出来开门,看到一脸土色的老旺,开玩笑说:“老旺,你的脸是不是被钱烧了?”
老旺站在门口,从门外透进来的光线照出曹老师房间里的摆设简陋又寒碜,灶上的白烟袅袅散开。老旺迟疑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个纸包塞到曹老师手上说:“俺想了整整一宿,这两千块钱就送给学校吧。往后你和孩子们不要再上山打柴了。”
曹老师空洞地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
老旺粲然一笑说:“狗娃们这几年全靠了你才念上书的,还有俺们家。你的恩情俺们忘不了。留下的那几千块钱,够俺们还债和添些羊啥的了。”老旺憨厚的笑脸在逆光中灿烂而令人心动。
曹老师凝视着老旺一瘸一拐地走入晚春的早上,眼前一片模糊——他仿佛看到了有许多可爱的羊簇拥在老旺身后,老旺就像站在洁白的云彩上。在他耳边,1935年的羊叫声如水而来。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开篇对环境的描写意在渲染小山村虽贫穷却充满温情的氛围,对狗娃肖像的描写意在表现孩子对知识的热切期盼。
B.老旺看到曹老师带着狗娃他们上山打柴的情景,心里酸了又涩,涩了又酸。这一细节写出了贫穷给老旺带来的痛苦。
C.老旺在墙洞里发现纸条的事情鼓舞了全村人,瓦村的所有家庭都有所行动,这表现村民们都希望通过这种途径来摆脱贫困的心理。
D.面对老旺送来的两千元钱,曹老师空洞地张了张嘴,一时无从说起,这一细节表现了他此时矛盾的心情。
E.作者以曹老师的视角来表现老旺,又通过老旺的视角来描写曹老师。这种巧妙的构思使两个人物形象刻画得同样丰满而感人。
6.简要分析小说中老旺的主要性格特点?(6分)
7.文中画线部分交代了曹老师的身世经历,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6分)
8.本文三次出现“1935年的羊叫声在瓦村回荡”的描写,这出于作者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文本对其作用进行探究。(8分)
三、文言文阅读
胡颖,字叔献,潭州湘潭人。父,娶赵方弟雍之女,二子,长曰显,有拳勇,以材武入官,数有战功,颖自幼风神秀异,机警不常,赵氏诸舅以其类己,每加赏鉴。成童即能倍诵诸经,中童子科,复从兄学弓马,母不许,曰:“汝家世儒业,不可复尔也”。遂感励苦学,尤长于《春秋》。
  绍定三年,范讨李全,檄颖入幕,颖常微服行诸营,察众志向,归必三鼓。后全败,遣颖献俘于朝,以赏补官。五年,登进士第,即授京秩。历官知平江府兼浙西提点刑狱,移湖南兼提举常平。性不喜邪佞,尤恶言神异,所至毁淫祠数千区,以正风俗。衡州有灵祠,吏民夙所畏事,颍撤之,作来谂堂奉母居之,尝语道州教授杨允恭曰:“吾夜必瞑坐此室,察影响,咸无有。”允恭对曰:“以为无则无矣,从而察之。则是又疑其有也。”颖甚善其言。
以枢密都承旨为广东经略安抚使。潮州僧寺有大蛇能惊动人,前后仕于潮者皆信奉之。前守去,州人心疑焉,以为未尝诣也;已而旱,咸咎守不敬蛇神故致此,后守不得已诣焉,已而蛇蜿蜒而出,守大惊得疾,旋卒。颖至广州,闻其事,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载以阑槛,颖令之曰:“尔有神灵当三日见变怪,过三日则汝无神矣。”既及期,蠢然犹众蛇耳,遂杀之,毁其寺,并罪僧。
颖为人正直刚果,博学强记,吐辞成文,书判下笔千言,援据经史,切当事情,仓卒之际,对偶皆精,读者惊叹。临政善断,不畏强御。在浙西,荣王府十二人行劫,颖悉斩之。一日轮对,理宗曰:“闻卿好杀。”意在浙狱,颖曰:“臣不敢屈太祖之法以负陛下,非嗜杀也。”帝为之默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七十五》)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登进士第,即授京秩。 秩:俸禄
B.咸咎守不敬蛇神故致此臣 咎:责怪
C.援据经史,切当事情 切:符合
D.不敢屈太祖之法以负陛下 屈:曲解
10.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胡颖“不喜邪佞”的一组是(3分)
①成童即能倍诵诸经②所至毁*祠数千区③吾夜必瞑坐此室,察影响,咸无有④尔有神灵当三日见变怪,过三日则汝无神矣⑤遂杀之,毁其寺,并罪僧⑥荣王府十二人行劫,颖悉斩之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颖自幼风神秀异,机警不常,他想跟从哥哥学习弓箭骑马,但目前勉励他要承继世代读书的家风。
B.胡颖拆除衡州一座灵祠,修建了来谂堂奉养母亲,他怀疑这会带来不好的影响,于是在晚上独坐在屋子里观察。
C.潮州的百姓和先后在潮州任职的官员都信奉并礼敬寺庙里的一条大蛇,胡颖用事实向大家证明这不过是条普通的蛇而已。
D.胡颖博闻强识,出口成章;他为官正直,刚毅果断,面对皇帝意有所指的问询,他也能坦然直言相告,令皇帝无言以对。
12.把文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赵氏诸舅以其类己,每加赏鉴。
颖常微服行诸营,察众志向,归必三鼓。
檄潮州令僧舁蛇至,载以阑槛。
四、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3.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1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15.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16.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17.总角之宴,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氓》)
18.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9. ,凝绝不通声暂歇。(白居易《琵琶行》)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水调歌头·拍碎双玉斗
梁启超
拍碎双玉斗,慷慨一何多!满腔都是血泪,无处着悲歌!三百年来王气,满目山河依旧,人事竟如何?百户①尚牛酒,四塞已干戈。
千金剑,万言策,两蹉跎。醉中呵壁自语,醒后一滂沱。不恨年华去也,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销磨。愿替众生病,稽首礼维摩②。
注:本词作于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①百户:古代朝廷庆典,百户聚会,饮酒欢庆
②维摩:维摩诘,是毗耶离城中一位大乘居士﹐和释迦牟尼同时。
20.词中“拍碎双玉斗”典故源自教材哪篇课文?结合上阕内容,分析作者情感。(3分)
21.下阕作者为何感叹人生“蹉跎”?(3分)
六、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一只美丽的蝴蝶去找医生整容。医生对她说:“你已经很美丽了,简直无可挑剔,用不着来做美容。”蝴蝶说:“红颜易老,我想把自己整得再年轻一点。”医生说:“其实,你现在的美才是最有魅力的。”蝴蝶打断医生的话:“我说过了,我要再年轻一点。”医生只好同意为蝴蝶做了整容手术。几天后,当一层层的绷带被解开,蝴蝶怀着激动的心情接过镜子,镜子里面竟然是条毛毛虫。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定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试题分析:A 摭拾 zhí B 熨帖 yù C 田塍chéng
考点: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评:此题为语音题,总体难度不大。比如:甄别、熨帖,犄角、田塍等等,都是比较容易看出的错误读音,注意“熨”这个字是一个高频字,这个字的读音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整体难度并不大。
2.C
试题分析:
A项前两个顿号使用不当。使用顿号应是内容的并列才行,此项内容有两个层次,可将前两个顿号改为逗号。B项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这里逗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而后面有一个“即”字,重复。D项的问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原文是陈述语气。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点评:本题标点考查点比较简单,都是一些常用标点的常用用法。要想正确使用标点,除了全面掌握标点符号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注意标点符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并注意一些常用规则。
3.C
试题分析:A身无长物指除自身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不能用来形容没有特长。B忍俊不禁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重复。D精神矍铄形容老人有精神,老而强健,不失风采,此处不合语境。C捷足先登喻行动快的人先达到目的或先得到所求的东西,正确。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成语的使用。
点评:成语的使用要注意本义、适用对象(如相敬如宾专用于夫妻之间)、语法意义不要重复(如说凯旋归来,凯旋本身包含归来的意思,错)等。
4.D
试题分析:A“是否能”和“成功的关键”对应错误。B语序颠倒,应该是“大多数人对于数码媒体艺术陌生”或者在大多数人后加“来说”。C搭配不当,“水平”可以“提高”但是不能“培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辨析病句的能力。
点评:前后对应是否一致的病句类型是经常那个考查的,要么一面对一面,要么两面对两面,一面对两面或两面对一面都是错误的,A项可以这样改“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或者“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关键。”
5.E3分、B 2分、C1分。
6.老旺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
①生活困窘,质朴善良。他虽饱受贫穷的困苦却依旧保持着质朴善良的本性;(2分)
②知恩图报,慷慨大方。对曹老师帮助孩子读书深怀感恩之心,并在欠条兑现后慷慨地拿出两千元钱捐赠给学校;(2分)
③胆小拘谨,憨厚老实。乡里干部对纸条的高度重视,让他非常紧张;乡长的热情招待,让他毫无戒备;(2分)
(以上3点,每点2分,概括和分析各1分)
7.①从凸显主题角度看,深化了小说主题,表达对曹老师献身乡村教育的敬佩之情;
②从刻画人物角度看,凸显了曹老师执着热心、无私奉献的精神,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更加真实可信;(2分)
③从情节发展角度看,交代了曹老师来此从教的背景,为情节发展做了必要的铺垫。
(以上三点,每点各2分)
8.①象征着革命时期军民鱼水情在新时代的深化,使抽象的主题更具体可感,易于理解。
②烘托了老旺淳朴善良、无私慷慨的高尚品德,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③起到了串连故事情节的作用,使全文结构圆和,浑然一体。
④作为典型意象,渲染了悠远的氛围,使小说更具历史的厚重感。
(以上4点,每点2分)
5.试题分析:A句“表现孩子对知识的热切期盼”错。C错在“摆脱贫困的心理”。D句“表现了他此时矛盾的心情”错。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根据选项内容,在文章中找到相关区间。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判断选项的正误。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
6.试题分析:简要分析,先用几个词或一句话概括人物性格,然后解说或用小说中的人物言行、心理活动、外貌等来例说。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点评:对于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把握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气质和素养等,抓住小说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把其放在小说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中。
7.试题分析:小说作用类无非从小说的要素出发,具体指向小说的人物、故事情节和主题。交代曹老师的身世经历从人物形象角度塑造来看,是补充说明,丰满了人物形象;从情节角度来看,可从情节前后关系去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点评:补叙作用类的题目其答题思路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层面,即所写的本身内容以及所表现出的延伸内容。二是结构层面,所写内容与上下文的相关部分是什么关系(铺垫、衬托、对比、承上启下、呼应、照应等)。
8.试题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文本对插叙作用的探究,其实考的是作品的谋篇布局。其作用应分别从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小说的主题这四个方面分析。
考点: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力层次为F级。
点评:本题是探究题,考的是作品的构思。小说的要素是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些都是借以表现主题的。作品的结构与构思,也都应从这四个方面着手。所以探究也就应从表现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小说所表现的主题考虑。
9. 【参考答案】D(屈:使……弯曲,引申为枉曲)
10. C(①表现的是胡颖聪明好学,⑥表现的是胡颖“临政善断,不畏强御”)
11. 【参考答案】B(胡颖“必瞑坐此室,察影响”是为了证明并无神异之事)
12.(1)【参考答案】赵家的几位舅舅认为他很像自己,常常对他加以称赏和品评。(3分,句意通顺1分,“类”“每”各1分)
(2)【参考答案】胡颖经常穿着一般人的衣服在各军营间行走,观察了解士兵的想法和动向,三鼓时分才回来。(4分,句意通顺1分“微服”“志向”“三鼓”各1分)
(3) 【参考答案】下公文至潮州命令寺僧把大蛇抬起来,用栅槛把它关在里面。(3分,句意通顺1分,“檄”“ 载以阑槛”语序调整1分)
13.扪参历井仰胁息
14.只是当时已惘然
15.辩乎荣辱之境;
16.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
17.言笑晏晏
18.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9.冰泉冷涩弦凝绝。
试题分析:易错点:扪参、胁、惘然、辩(最易错)、狼籍、藉(互相混淆)、晏、抟
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点评:诗文默写试题重在考查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诵和默写诗文的能力。本题中一个字的笔顺注意:抟
20.
(1)《鸿门宴》,用典抒情表达对当朝统治者于国难当头依然醉生梦死的愤慨和国家被列强侵略瓜分的悲痛。
(2)“千金剑,万言策”表明自己拥有文韬武略,却无处施展,“只恐少年心事,强半为消磨”,害怕豪情壮志随年华流逝而减退,壮志难酬
试题分析:联系所学,在(1)《鸿门宴》中亚父因项羽没有杀掉刘邦而生气的将张良送的双玉斗扔在地上。此处正是借用这一曲故说明当时的统治者的麻木。百户①尚牛酒,四塞已干戈表现了诗人的愤慨。答题时要结合诗句答全面。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与思想感情。
点评:本题不难,学以致用是本题的出题亮点。本诗中所用这一曲故出自教材,正好从侧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2)试题分析:“醉中呵壁自语”说明自己的只能用喝酒来消磨时光,无人听自己的策略。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诗的下联来来总结自己有心报国无处请缨的无奈与痛楚。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点评:本题不难。此题可应用有关思想感情的术语,如壮志难酬等。再者一定要结合诗句来答,千万不可无中生有,或故意拔高。
21.略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写蝴蝶为了追求更年轻、更美丽而做整容手术,结果适得其反,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分析材料,可以说,是蝴蝶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美丽和美丽,而产生不切实际的想法,结果害了自己。故事之后的分析有两个要点提示,一是“更重要的是现在”,即现在是最美好的。一是“欲望不加控制就会害人害己”。审题立意是一定要把握住以上要点。 所以,本文的立意角度可以设定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控制欲望。 2、把握现在,珍惜现在的美丽 3、做事要适可而止 4、人要正确认识自己 5、做事过犹不及 6、贪婪害人害己 7、无欲则刚 8、学会享受生活 (大多数同学本次作文写的是“控制欲望”、“把握现在”,但也有不少同学的重点定为“欲望”“过去、现在和未来”“珍惜时间”等,没有突出材料提示中“控制”和“把握”“现在”等关键字眼)
22、作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