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教学目标认识生活中的浪费现象,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学会取之有度和用之有节。能够发现身边潜藏的浪费行为,并能自觉抵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做到有规划、有节制消费,用行动抵御错误的消费行为。教学重点及难点了解浪费造成的危害,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善于发现身边潜藏的浪费行为,以身作则、杜绝浪费,进行积极的正面宣传。教学用具教师:1. 准备活动卡片学生:1. 观察生活中的食物浪费现象相关资源图片资源、场景照片等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舌尖上的浪费反馈指导: 1.播放视频《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请同学们在观看视频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朗诵古诗《悯农》,让学生在朗读古诗的过程中明白“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初步认识到厉行节俭、杜绝浪费的重要性。教师总结: 《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更告诫我们要厉行节俭、 杜绝浪费。舌尖上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在生活中,我们会和家人、朋友等聚餐,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可能会产生浪费现象,那舌尖上的浪费究竞有多少呢?设计意图: 由视频导入,让学生直观感受食物浪费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达欲望, 进而引出课题。活动二: 浪费行为多反馈指导: 1.请同学们结合课前观察,说一说自己是否经历过或者见过像刚刚视频中那样的浪费行为;课件出示教材“阅读角”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将生活中观察到的浪费行为填写在教材中并展开想象如果这些浪费掉的食物会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 2.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根据教材的提示,计算把“小小浪费”聚沙成塔后数目有多么惊人,通过师生合作计算让学生明白从自我做起,杜绝浪费。教师总结: 在许多地方,诸如学校食堂、餐馆、家里等都有食物浪费现象,有的是盛得多吃得少,最后只能倒掉;有的是在餐馆吃饭,剩下很多菜,但为了面子不打包;有的是家里总是做菜过量或者打包的外卖还剩很多就丢弃。很多行为都导致了食物浪费。食物浪费令人痛心,这些浪费容易被忽视,也许每次浪费,我们都想着就这一点浪费没事,可是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设计意图: 用调查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从事例和数据中得出结论,加深对浪费行为的认知。活动三: 浪费行为的背后反馈指导: 1.课件出示教材故事《一瓶水背后的辛劳》,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五角钱?在浪费粮食的背后要包含了什么的浪费?(在学生讨论后教师及时引导,每样东西背后都有许多人的努力付出,是许多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我们肆意浪费,也是对他们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2.播放视频《浪费食物多可怕》并利用课件展示“光盘行动”的图片,教师随机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节约粮食的经验,在学生分享的同时认识到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教师总结: 食物浪费不仅浪费了资源和钱财,还浪费了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而这些浪费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当我们都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时,我们的社会风尚才会变得更加良好。设计意图: 由浪费行为过渡到勤俭节约,通过分享式学习,教师及时加以引导升华,提炼出勤俭节约是美德的主题。活动四: 那些“潜伏”着的浪费反馈指导: 1.全班交流:你认为我们身边哪些行为也是浪费行为?引导学生完成课件中的表格,小组进行分享交流,评选出小组的"节约之星"。 2.课件展示教材情境,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谈一谈自己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在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哪些形形色色的浪费行为。教师总结: 原来很多浪费行为,都存在于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上,如果这些行为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那么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严重的浪费。所以从今天起,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勤俭节约,杜绝浪费。设计意图: 本环节通过小测试,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浪费行为,也让学生发现身边勤俭节约的好榜样。 同时, 通过情境再现许多学生常有的心理,让学生能够借此反思自己。活动五: 对浪费行为的错误认知反馈指导: 1.请同学们展示在课前进行的浪费小调查,(分为学校里的水电和纸张浪费、 家庭里的塑料袋浪费、 社会的快递过度包装等方面)请小组代表上台汇报;课件出示教材"相关链接",请同学们思考造成这些浪费行为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出示的4种想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这些想法会带来什么结果?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会带来哪些影响?讨论过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有些浪费虽然不起眼,但是日积月累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教师总结: 是的,我们身边的浪费现象随时有可能被我们忽略,虽然不起眼,但它却存在。一点一滴累积后,就是一个巨大的数目。浪费现象,不容忽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设计意图: 通过"浪费现象小调查"活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调查研究方法,学会深入生活, 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学校、家庭和社会存在的一些浪费问题,懂得如何避免浪费。六、课堂小结: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古以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就是中华民族大力倡导的美德,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要把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常记心头,努力做一名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气的践行者。七、板书设计: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浪费行为多浪费行为的背后那些“潜伏”着的浪费对浪费行为的错误认知八、作业布置:以小组为单位从水、电、服装、文具等方面,帮助学校设计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的宜传画或宣传标语。九、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第一课时中,从学生身边的食堂就餐浪费图入手,让学生认识到学校里的粮食浪费问题,并让学生算一算,以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平日就餐时的浪费所带来的问题。从学生熟悉的值日后忘记关灯、关风扇、关电脑或者浪费文具等问题展开,让学生认识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许多浪费现象,再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让学生调查发现身边的浪费现象, 这都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来,让学生去观察生活,获得体会。在两个课时的最后环节,学生在反思自我后,形成自己的行动思路,学会节约的方法,指导生活中的行为。在整个课堂的教学中,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这堂课形式较多样, 学生参与度提高。不足的地方是第一课时“算一算” 环节可以采用更形象化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这些浪费的数值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共23张PPT)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第二单元 做聪明的消费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和对浪费粮食的愤慨。更告诫我们要厉行节俭、 杜绝浪费。舌尖上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在生活中,我们会和家人、朋友等聚餐,我们在享用餐桌上的美食时,可能会产生浪费现象,那舌尖上的浪费究竞有多少呢?………之前我总是把没喝完的水就扔进了垃圾桶。去餐厅吃饭的时候经常看到很多叔叔阿姨点了很多菜但是没吃完。妈妈偶尔会把家里不喜欢的零食直接扔掉。夜深人静,学校食堂角落的泔水桶里传出一阵阵哭诉声。米粒兄弟们抱在一起,呜呜地哭着:“现在的孩子们可真忍心,把我们大团大团地扔掉。不吃够主食,他们上课、玩耍、锻炼很容易就会没力气的。”几个白花花的馒头也在一旁抹着眼泪:“我们也是。你看,只咬了几口就被扔掉了。”泡在菜汤里的白菜、豆角、茄子七嘴八舌地说:“就是,太不像话了!”“我们蔬莱多有营养啊。”“厨师们认真地把我们洗干净,精心地烹饪,孩子们却一点都不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高高堆在泔水桶最上面的几块红烧肉叹着气:“现在孩子们吃得好了,变得更挑食了,我们这么美味也难逃被抛弃的命运。”浪费有多种表现:把不爱吃的食物扔掉是浪费;是浪费;是浪费;是浪费。如果这些浪费掉的食物会说话,他们会说些什么?如果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如果全校有5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000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50×50=2500(克)2500×365=912500(克)912500×1000=912500000(克)912500000 克=912500 千克912500÷9≈101389(个)看到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感受?很多行为都导致了食物浪费。食物浪费令人痛心,这些浪费容易被忽视,也许每次浪费,我们都想着就这一点浪费没事,可是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数目。一瓶水背后的辛劳放学回家,我放下书包,手里还有喝剩的半瓶矿泉水。刚想扔进垃圾桶,妈妈就阻止了我:“浩浩,别浪费。”我说:“妈,一瓶水才一块多钱,我顶多浪费了五角钱。”妈妈说:“想想看,你浪费的只是五角钱吗?”我想了想,说:“还浪费了水资源。”妈妈摸摸我的头说:“是的。你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还浪费了许多人力、物力。一瓶水从汲取,到处理、装罐、密封,得经过许多道工序。矿泉水出厂后,需要打包装箱,需要长途运输,需要在仓库保管,运到超市卸货,理货员运上架,有许多人付出了劳动。矿泉水瓶的生产也是如此。就更别提这背后制造机器、车辆使用、盖房子、修桥铺路消耗的人力了。细算下来,一瓶水凝聚了成百上千人的辛劳呢。”听了妈妈的话,我感到手中的半瓶水沉甸甸的,再也不能随便丢弃了。为什么妈妈说扔半瓶矿泉水浪费的不仅仅是五角钱?在浪费粮食的背后要包含了什么的浪费?2013年,全国掀起了一股“光盘行动”的热潮。“光盘行动”旨在倡导人们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和妈妈一起去超市时不会买很多保质期短的零食。在家吃饭的时候我会尽量把自己碗中的饭吃完。没有喝完水的瓶子不能扔。食物浪费不仅浪费了资源和钱财,还浪费了劳动者的汗水和心血,而这些浪费甚至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当我们都养成节约粮食的习惯时,我们的社会风尚才会变得更加良好。问题 答案当你最后离开教室时, 你是否记得关灯 写作业时, 你是否会爱惜草稿纸 你是否经常弄丢或弄坏橡皮 你的一块橡皮能用多久?你多久换一次文具盒?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教室里的灯还没关。一张纸只写了几个字就被揉成团扔掉了。文具的浪费去上体育课吧。一篇作文还没写完,就浪费了这么多纸?我们身边还“潜伏”着哪些形形色色的浪费行为?甲:稍微浪费一点没关系,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的。乙: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丙: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和别人没什么关系。丁:不浪费是大人的事情,和小孩子没什么关系。这些想法会带来什么结果?如果大家都是这样的想法,会带来哪些影响?“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自古以来,崇尚节俭、反对浪费就是中华民族大力倡导的美德,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要把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常记心头,努力做一名引领向上向善社会风气的践行者。小试牛刀1.下面哪个行为我们应该点赞( ) 。A.同学们都去上体育课了,小玲看到教室里的灯没关, 她随手关了灯。B.小亮写作文没有思路,把只写了几个字的好几张白纸揉成团扔到了垃圾桶。C.小强每次吃饭都要抢着把好吃的夹到自己碗里, 最后吃不了剩下不少饭菜。2. 下列( ) 观点是正确的。A.太节约了别人会笑话我 B. 我自己花钱买的浪费点没关系C.“光盘行动” , 从我做起 D.节约是大人的事3. 下列属于正确想法的是( ) 。A. 稍微浪费一点没有关系, 太节俭了别人会笑话我抠门B. 这些是我自己花钱买的, 浪费点和别人没关系C. 资源是有限的, 我们应该节约ACC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教案)-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docx 6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课件)(共23张PPT).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