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知识网络】【知识归纳】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表示 集合体。粒子可以是 等。单位是 符号为 。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2.摩尔 我们把含有 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都称为1摩尔。 摩尔简称摩,符号为 。3.阿伏加德罗常数 国际上规定,1mol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与 相同,约为 ,把 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并作为一个 ,符号为 ,单位为 。4.摩尔质量 叫做摩尔质量。摩尔质量的符号为 ,常用的单位为 5.物质的质量(m).物质的量(n).粒子数(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2)适用范围:只要物质的组成不变,无论任何状态都可以使用6.物质的量的适用范围物质的量只适用于表示 粒子(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微粒及这些微粒的某些特定组合),而不适用于表示宏观概念,如1mol大米。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需用 表明粒子的种类,而不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如1molO,1molH2。【典型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质的量就是物质的质量 B.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C.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D.科学上规定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合体为1mol2.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A B.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 Fe3+3.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46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3NAB.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C.NA个一氧化碳分子和0.5 mol 甲烷的质量比为7︰2 D.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4. 2.16gX2O5中含有0.1mol氧原子,则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21.6 B.28 C.31 D.145. 2mol氯酸钾所含氯原子数与___ g氯化钙中所含氯离子数相同,所含氧原子数与 g水中所含氧原子数相同。【随堂练习】1.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2)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3)标准状况下,14 g氮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5NA(4)24g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NA (5)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 个氢原子(6)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A个HCl分子(7)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A(8)1mol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A(9)1molC10H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A(10)12.4g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0.4NA2.已知Q与R的摩尔质量之比为9∶22,在反应X+2Y=2Q+R中,当1.6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 R,则参与反应的Y和生成物Q的质量之比为 A.46∶9 B.32∶9 C.23∶9 D.16∶93.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g B.g C.g D.g4.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PbO B.Pb2O3 C.Pb3O4 D.PbO25.在无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1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营养液。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种固体为原料来配制,三者的物质的量依次是(单位为mol)A.2,64,24 B.64,2,24 C.32,50,12 D.16,50,246.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O、Fe2O3。(1)某FeO、Fe2O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3)以Fe2O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粉,发生如下反应:2 Fe2O3十C = 4FeO十CO2↑。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 Fe2O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 g。7.碱式碳酸铜可表示为:xCuCO3·yCu(OH) 2·zH2O,测定碱式碳酸铜组成的方法有多种。现采用氢气还原法,请写出xCuCO3·yCu(OH) 2·zH2O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气体摩尔体积(一)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① (物质的本性)② (温度与压强来共同决定)③ (物质的量的大小)1mol任何物质中的粒子数目都是 的。在粒子数目相同的情况下,物质体积的大小就主要取决于构成物质的 和 。1mol不同的固体物质或液体物质体积大小决定于 。因为 是不同的,所以其体积也不相同。1mol不同的气体物质体积大小决定于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任何气体 可以看成是 的。因此, 的 都具有 的体积。(二)气体摩尔体积1.定义 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为 常用单位有 和 2.气体摩尔体积的简单计算(1)计算关系: (2)适用范围① 适用于所有的气体,无论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② 当气体摩尔体积用22.4L·mol-1时,必须是标准状况3.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决定于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例如:在0℃和101KPa(标准状况)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2.4mol/L在25℃和101KPa(常温常压)的条件下,气体摩尔体积为24.5mol/L(三)阿伏加德罗定律 1. 内容 。说明(1)阿伏加德罗定律依然是忽略了气体分子本身的大小(2)阿伏加德罗定律比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更为广泛① 主要是应用于不同气体之间的比较,也可以同一种气体的比较② 被比较的气体既可以是纯净气体又可以是混合气体2.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四个推论(1)同温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都等于其 之比,也等于其 之比 表达式 (2)同温同压时,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都等于其 之比,也等于其 之比 表达式 (3)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都等于其 之比,也就是其 之比 表达式 (4)同温同压同体积时,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都等于其 之比,也就是其 之比 表达式 (四)气体相对分子质量的有关计算(1)由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求相对分子质量: (2)由相对密度求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若为对 的相对密度则为: 若为对空气的相对密度则为: .(3)求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即混合气体1mol时的质量数值。在已知各组成气体的体积分数时 ??? 【典型例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2.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分子数比乙的分子数多 B.甲的物质的量比乙的物质的量少C.甲的摩尔体积比乙的摩尔体积小 D.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小3.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以下对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4.空瓶重48.000g,装满气体A后的质量为48.270g,装满同温同压下氢气时,重量为48.018g(空瓶原为真空),此气体A的式量为 A.28 B.29 C.30 D.485.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L氢气中含有NA个氢原子B.标准状况下,22.4 L任意比的氢气和氯气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均为NAC.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A D.标准状况下,22.4LNO2所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随堂练习】1.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Na2O2与H2O反应生成1.12L O2(标准状况),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2)常温常压下的33.6 L氯气与27 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3)标准状况下,22.4L单质溴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4)标准状况下,22.4 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5)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6)在标准状况下,22.4LCH4与18gH2O所含有的电子数均为10 NA(7)CO和N2为等电子体,则22.4L的CO气体与l mol N2所含的电子数相等(8)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A(9)常温常压下,0.5NA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10)标准状况下,11.2L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物质,它们的物质的量必相等B.任何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的分子数必相等C.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 D.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O3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原子数3.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NO2 B.N2O2 C.N2O D.N2O44.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A.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C.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8 D.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5.在273K和101kPa的条件下,将2.00g氦气.1.40g氮气和1.60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 A.6.72L B.7.84L C.10.08L D.13.44L6.如果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则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有的体积应表示为(式中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A. B. C. D.7.通常状况下,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的NH3和Cl2恰好完全反应,若反应产物只有N2和NH4Cl,则反应前后容器中的压强比应接近于 A. 1:11 B. 11:1 C. 7:11 D. 1:18.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顺序是A. p(Ne)>p(H2)>p(O2) B. p(O2)>p(Ne)>p(H2) C. p(H2)>p(O2)>p(Ne) D. p(H2)>p(Ne)>p(O2)9.在25℃,101kPa条件下,将15 L O2通入10 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 L, V(H2)= 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 V(CO)︰V(H2)=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则a的取值范围是 。10.在120 ℃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A.2H2S+O2 ==2H2O+2S B.2H2S+3O2 ==2H2O+2SO2C.C2H4+3O2==2H2O+2CO2 D.C4H8+6O2==4H2O+4CO2若反应在容积固定的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 p前>p后的是____________;符合关系式d前=d后和 p前=p后的是_____________(请填写反应的代号)。11.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神,臭氧比氧气具有更强的氧化性。实验室可将氧气通过高压放电管来制取臭氧:3O22O3(1)若在上述反应中有30%的氧气转化为臭氧,所得混合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g/mol(保留一位小数)。(2)将8L氧气通过放电管后,恢复到原状况,得到气体6.5L,其中臭氧为 L。(3)实验室将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0.896L(标准状况)通入盛有20.0g铜粉的反应器中,充分加热后,粉末的质量变为21.6g。则原混合气中臭氧的体积分数为 。三.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表示 的物理量。2.符号: 3.数学表达式: 4.单位: 说明:① 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的体积浓度② 溶液中的溶质既可以为纯净物又可以为混合物,还可以是指某种离子或分子。5.c、m、V、N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2)适用范围:① 以上计算关系必须是在溶液中使用 ② 微粒数目是指某种溶质③ 若溶液是由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的,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 必须根据定义表达式进行计算 B. 氨水中的溶质主要是NH3·H2O,但要以NH3为准计算C. 溶液的体积不能直接用气体的体积或水的体积或气体与水的体积之和,而必须是通过计算得到6.c、%、ρ之间的计算关系(1)计算关系: (2)适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3)推断方法:①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 溶质的物质的量用计算③ 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7.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常见的几种计算类型①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公式例1将53gNa2CO3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C(Na2CO3)= ②气体溶于水求所得溶液浓度例2 在标况下,1体积水中溶解500体积的HCl,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2g/ml,求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③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 C=w%×d×1000/M (w是溶质质量分数,d是溶液密度g/ml.)例3 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ml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④溶液混和的有关计算:例4 有两种H2SO4 溶液,一种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1,密度是d1,另一种的物质的量浓度是C2,密度是d2,它们等体积混和后的溶液密度为d3,求混和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⑤稀释问题将溶液用水稀释或去水浓缩时,溶液体积发生变化,但溶质质量不变,因此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即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 公式: ⑥溶液加水稀释的几个规律密度大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 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密度小于1的溶液::加等体积水后,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原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一半。加等质量水后,溶液物质的量浓度 原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一半。例5 25%氨水的密度为0.91克/厘米3,5%氨水的密度为0.98克/厘米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 等于15% B. 大于15% C. 小于15% D. 无法估算四.溶解度1. 基本概念(1)饱和溶液 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2)溶解度(S) ,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2.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1)溶质的本身性质:相似相溶 (2)温度 固体或液体溶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增大(多数) 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极少数)(例如:Ca(OH)2)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如NaCl)气体溶质: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 随压强的升高,溶解度增大3.计算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存在着下述正比例关系: 【典型例题】1.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L浓度为1 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B.1L 1mol/L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C.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 NAD.一定温度下,1 L 0.50 mol·L-1NH4Cl溶液与2 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不同2.将标准状况下的LHCl(g)溶于1000g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bg·cm-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mo1·L-1 B.mol·L-1 C.mol·L-1 D.mol·L-13.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液其pH=1,c(Al3+)=0.4 mol·L-1,c(SO42-)=0.8 mol·L-1,则c(K+)为 A.0.15 mol·L-1 B.0.2 mol·L-1 C.0.3 mol·L-1 D.0.4 mol·L-14.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C.20℃时,密度小于1.174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g·cm-35.在一定温度下,某无水盐R在水中溶解度为23g,向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Bg该无水盐,保持温度不变,析出R的结晶水合物Wg,从原饱和溶液中析出溶质R的质量为 A. B. C. D. 【随堂练习】1.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0 mL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用水稀释至100 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B.25℃时,pH=13的1.0L 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AC.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数均为0.2NA D.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E.常温下,100mL 1mol·L-1Na2CO3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大于0.1NA2.下列溶液中的Cl(浓度与50 mL 1 mol ·L-1 MgCl2溶液中的Cl(浓度相等的是 A. 150 mL 1 mol·L-1 NaCl溶液 B. 75 mL 2 mol·L-1 CaCl2溶液C. 150 mL 2 mol·L-1 KCl溶液 D. 75 mL 1 mol ·L-1 AlCl3溶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5.85gNaCl晶体溶入100mL水中,制得0.1mol/L的NaCl溶液。B.将25g无水CuSO4溶于水制成100mL溶液,其浓度为1mol/L。C.将wg a%的NaCl溶液蒸发掉溶剂的一半,得到2a%的NaCl溶液。D.将1体积c1mol/L的硫酸用水稀释为5体积,稀溶液的浓度为0.2c1mol/L4.用10 mL的0.1 mol·L-1 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3∶2∶2 B.1∶2∶3 C.1∶3∶3 D.3∶1∶15.3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 g溶质,现欲配制1 mol·L-1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6.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g/cm3,其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A.0.37mol B.0.63mol C.0.74mol D.1.5mol7.有Ba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a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Ba2+离子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AgNO3溶液,使Cl离子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xmol H2SO4,ymol AgNO3。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c(Na+)/ mol·L-1为A.(y-2x)/a B.(y-x)/a C.(2y-2x)/a D.(2y-4x)/a8.在5mL 0.05 mo1/L的某金属氯化物溶液中,滴加0.1 mo1/L AgNO3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该氯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9.某温度下向100g澄清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5.6g生石灰,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沉淀物的质量为5.6g B.沉淀物的质量为7.4gC.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大于98.2g D.饱和石灰水的质量小于98.2g10.质量分数为a的某物质的溶液mg与质量分数为b的该物质的溶液ng混合后,蒸发掉pg水,得到的溶液每毫升质量为qg,物质的量浓度为c。则溶质的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为 A. B. C. D.11.若以ω1和ω2分别表示浓度为a mol·L-1和b mol·L-1氨水的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氨水的密度比纯水的小) A.2ω1=ω2 B.2ω2=ω1 C.ω2>2ω1 D.ω1<ω2<2ω112.等质量的CuO和MgO粉末分别溶于相同体积的硝酸中,得到的Cu(NO3)2和Mg(NO3)2溶液的浓度分别为amol·L-1和bmol·?L-1。则a与b的关系为 A.a=b B.a=2b C.2a=b D.a=5b 13.某温度下,100 g饱和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氯化钠26.5 g 。若向此溶液中添加3.5 g氯化钠和6.5 g水,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A. 30% B. ×100% C. 26.5% D. ×100%14.在a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 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A. B. C. D.15.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gH2O,析出晶体5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gH2O,析出晶体10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 10% B. 15% C. 20% D. 25%16.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右图。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2 B.质量之比为3︰2C.摩尔质量之比为2︰3 D.反应速率之比为2︰317.病人输液用的葡萄糖注射液是葡萄糖的水溶液,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利用标签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质量分数为 该注射液中葡萄糖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五.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化学计量数)和物质的量的关系例如: H2+Cl22HCl 化学计量数之比 1∶1 ∶ 2 物质微粒数之比 1∶1 ∶ 2 扩大NA∽6.02×1023倍 NA∶NA ∶ 2NA 物质的量之比 1mol∶1mol ∶ 2mol 标准状况下体积之比22.4L∶22.4L ∶ 44.8L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 1∶1 ∶ 2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 之比,等于各物质的 之比,等于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物质的 之比。(二)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准确把握反应内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量再进行计算 3.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实际发生反应的物质间量的关系例如,反应2H2+O22H2O表示发生反应的H2与O2的量的关系是2∶1,而不涉及反应发生时体系中H2和O2的实际含量或量的关系,既使反应体系起始时H2与O2的量的关系为4∶1,反应也是按方程式规定的2∶1进行,并且反应之后会剩余下过量的H2。 4.在所列比例式中,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 5.对于过量的计算,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是已知两种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此时,应首先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然后依据不足量进行求解. 二是已知某一生成物的量和反应物总量,求各反应物的量.解题的方法要点是:根据生成物的量求出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量,再与所给总量比较,得出各反应物的量.一般有两个答案。例:H2S和SO2共1mol混合后得到9.6g硫粉,求原混合物中H2S和SO2的物质的量各为多少?(2H2S+SO2=3S+2H2O)6.关于混合物的计算. 此类题较复杂,解法各异,但一般的解法要点是:明确反应原理,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某个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列等式或利用质量关系列等式求解,或同时利用以上关系列方程组求解. 例:现有一块铝铁合金,欲测定其含铝量,进行如下实验:切取一小块合金,将其溶于盐酸中,然后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待溶液中的沉淀全部转变为红褐色时,过滤沉淀物,将其在空气中灼烧,最后得到红棕色粉末,经称量该粉末的质量恰好跟原来的铝铁合金试样质量相等,试计算此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 (三)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常用方法差量法例1 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 :7 B.7 :1 C.7 :8 D.8 :7关系式法:例2 含FeS270%的硫铁矿在煅烧时,有2%的硫受到损失而混入炉渣。SO2转化为SO3时,其转化率为85%。由这样的硫铁矿2t可以制得98%的硫酸多少吨? 守恒法:在化学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转移守恒、电荷守恒等。这些守恒关系可以成为解题的理论依据,从而使解题过程达到最简化和最优化。⑴ 质量守恒: 宏观表现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相等;微观表现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守恒。例3 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38%;KOH :90.00%。取此样品 1.00 g 放入 46.00 mL 1.00 mol·L-1 的 HCl(aq) 中,过量的 HCl 可用 1.070 mol/L 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 __克。⑵ 电子守恒(化合价升降相等):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或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或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例4 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Cr2O72-和Pb2+,则与1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 A. 3.0mol B.1.5mol C.1.0mol D.0.75mol⑶ 电荷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所带负电荷的总数和阳离子所带正电荷的总数相等;在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须相等且电性相同。例5 20mL浓度为0.05mol·L-1的含Mn+离子的溶液,恰好把15mL的浓度为0.1mol·L-1的含S2-溶液中的S2-离子全部沉淀,则n的值是 A.4 B.3 C.2 D.1【随堂练习】1、20℃时,在100g水中溶解11.1gK2SO4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08g/cm3。350ml此温度的K2SO4饱和溶液用水稀释至500ml。计算稀释后溶液中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2、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4480mL的NO2气体和336mL的N2O4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况),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多少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