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10-19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五年级科学下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10-19课)

资源简介

第10课《电磁铁(二)》
一、记录园地
1.我研究电磁铁磁极主向是否能改变的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 研究电磁铁的磁极方向能否改变
实验器材 自制的电磁铁、电池、小磁针
猜想与假设 电磁铁的磁极 会发生改变 。1. 改变 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 ,就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2. 改变 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 ,也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向。
实验过程(步骤、现象) 1. 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找出电磁铁的两极。2. 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现象: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3. 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现象: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改变线圈缠绕的方向或改变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三、拓展探究
我用电池、U形铁芯、导线制作的电磁铁的磁极是这样的(画出电磁铁并标出它的南极和北极):


第11课《有趣的碰碰球》
一、记录园地
1.我玩碰碰球时的发现:
答:用一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碰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相等。
2.我知道的动能和势能转换的现象有:
现 象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表现
荡秋千 势能转换为动能,动能再转换为势能,如此不断转换
瀑布的水流下来 势能转换为动能
骑自行车上下坡 上坡时动能转换为势能,下坡时势能再转换为动能
跳高 动能转换为势能,势能再转换为动能
二、拓展探究
我知道人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动能和势能是这样转换的:
人跳起的时候,动能转换为势能;落地时,势能转换为动能。

第12课《无处不在的能量》
一、记录园地
1.我知道能量存在的形式有:
现 象 能量的形式
亮着的电灯 热能和光能
高亢的鼓声 声能
工作的电磁起重机 磁能
燃烧的炉火 热能
运动的汽车 动能
太阳能热水器 光能和热能
听音乐 声能
晒太阳 光能

3. 我研究能量间相互转换的记录:
方 法 现 象 我的发现
弯折铁丝 发热 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能量转换。
用塑料梳子梳理头发 梳子会吸引纸屑
用热水烫瘪的乒乓球 乒乓球会鼓起来
发动汽车 汽车行驶
开灯 灯泡发光
给电磁铁接通电源 电磁铁能吸铁
4. 我用能量转换的观点解释电视的声像与太阳能之间的关系:
电视的声音和图像分别含有声能与光能,声能和光能都由电能转换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能转换而来。大气流动形成了风,大气流动的动力是阳光(太阳能);水的循环依靠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水从大海移动到陆地、从低处移动到高处都靠太阳能,所以水力(水能)也来自太阳能。可用于发电的煤、石油、天然气、可燃冰储存的能量来源于远古的动物和植物,动物和植物蕴含的能量来自于太阳(光合作用)。风能、水能、热能最终来源于太阳能。电视的声像所需的能源最终来自太阳能。
二、拓展探究
我知道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能量转换的现象:
吃饱饭后去上学,是食物中的化学能转化为动能;体育课上打篮球,我们在跳跃时和篮球的运动都是动能和势能的转换;打了一会儿篮球,我们会出汗,这是动能与热能的转换;放学回家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洗个热水澡,这是光能和热能的转换......
第13课《斜面》
一、记录园地
1.我研究斜面作用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在斜面上拉动时用的力 垂直提起时用的力
第1次 2.0N 4N
第2次 2.6N 5N
第3次 3.1N 6N
我的发现:竖直提起重物的力比在斜面上拉重物的力大,使用斜面省力。
2.我研究斜面坡度大小与拉力大小之间关系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在斜面1上拉动小车用的力 在斜面2上拉动小车用的力
第1次 2.0N 2.9N
第2次 2.6N 3.5N
第3次 3.1N 4.1N
我的发现:坡度越平缓,越省力
二、拓展探究
我体验到上陡坡时这样行走更省力(写一写或画一画):
答:在陡坡上斜着走,即在坡面上走“之”字形(或“S”形)更省力。

第14课《杠杆》
一、记录园地
1.我能标出杠杆上支点、阻力点、动力点的位置:


2.我研究杠杆作用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物重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 拉力 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
第1次 4N 5cm 1N 20cm
第2次 2N 10cm 2N 10cm
第3次 1N 20cm 4N 5cm
我的发现: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省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使用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二、拓展探究
我设计的利用杠杆的小装置:
提示:充分利用身边的小材料,尝试设计制作利用杠杆原理方便我们生活的小装置,省力或省距离的均可。

第15课《滑轮》
一、记录园地
1.我研究定滑轮作用的实验记录:
直接提起钩码时用的力 通过定滑轮拉动钩码时用的力 我的发现
1N 1N 使用定滑轮时,不省力,只是改变了用力的方向。
2N 2N
3N 3N
2.我研究动滑轮作用的实验记录:
直接提起钩码时用的力 通过动滑轮拉动钩码时用的力 我的发现
1N 0.5N 使用动滑轮时,省力,但不改变用力的方向。
2N 1N
3N 1.5N
二、拓展探究
我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使用的发现:
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来(滑轮组),既能改变力的方向,又能省力。

第16课《轮轴》
一、记录园地
1.我找出的下列物品中的轮和轴(在相应的位置标出来):

2.我研究轮轴作用的实验记录:
悬挂钩码个数 使用大轮时用的力 使用小轮时用的力
2 1N 1.5N
3 1.5N 2N
4 2N 3N
我的发现:使用轮轴能省力。在轴粗细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二、拓展探究
我设计制作的简易辘轳(画一画或贴照片),它的作用是:它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可以省力。
第17课《白天与黑夜》
一、记录园地
1.我研究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的记录:
手电筒相当于太阳,地球仪相当于地球,小粘贴相当于自己的位置。
我的猜想 方 法 现 象 我的发现
地球自转,不围绕太阳公转 模拟实验 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无昼夜长短区别 与事实不符
地球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模拟实验 有昼夜交替现象,且有昼夜长短区别 与事实相符
地球不自转,只围绕太阳公转 模拟实验 有昼夜交替现象,但变化周期约为365天 与事实不符
2.我知道地球自转的特点: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一根假想的轴转动,这根假想的轴叫地轴。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叫自转,约24小时自转一周。
二、拓展探究
我查到的昼夜长短的资料:
资料内容 资料来源
夏天,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光照时间长,白天就长,黑夜也就相对短了;冬天,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南半球白天长,黑夜短。 网络
我们这里夏至日白天时间最长,冬至日白天时间最短 网络


第18课《四季更替》
一、记录园地
1.我知道的证明地球公转的现象:
星座逐日西移,说明地球是自西向东运行;星座一年后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地球的公转周期约为一年;北极星位置基本不变,说明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
2.我在模拟实验中发现的四季和地球公转的关系:
地球位置 太阳直射位置 此时北半球的季节
A 赤道 春
B 北回归线 夏
C 赤道 秋
D 南回归线 冬
二、拓展探究
我查到的二十四节气的资料: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19课《影长与季节》
一、记录园地
1.我连续4周观测到的物体正午影长的变化:
物 体 名 称 观 察 日 期 正 午 影 长
旗杆 4月1日 10米
4月8日 9.15米
4月15日 8.3米
4月22日 7.45
我的发现:影子越来越短。
2.我观察到的一年中物体正午影长的变规律:
一年四季中,正午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在北半球,夏至影子最短,过了夏至影子由短变长;冬至影子最长,过了冬至影子由长变短。

二、拓展探究
我制作的简易圭表(画一画或贴照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