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中考物理实验复习3-机械效率探究实验1、如图所示,在测定杠杆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始终保持竖直向上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杠杆OB下面的物块缓慢上升至虚线位置:(1)请在图中画出杠杆在虚线位置时,杠杆所受测力计拉力(为杠杆的动力)的力臂L1,此杠杆式 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2)图中测力计的示数F始终为2.5N,测力计上升的高度s为0.2m。物块重G为1.5N,物块上升高度h为0.3m,则拉力做的总功为 ,机械效率为 。2、小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1)实验中,小明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他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中,使用该杠杆提升钩码做功时,其额外功主要来源是 (写出一条即可)(3)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G/N 钩码移动距离h/m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1 A点 1.5 0.10 0.7 0.30 71.42 B点 2.0 0.15 1.2 0.30 83.3根据表中数据,不能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实验结论。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② 。3、如图所示是“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还有弹簧测力计、一盒钩码、细线等。测量数据见表。(1)测量过程中,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线AB对钩码的拉力大小等于钩码重力大小。(2)提升2N重钩码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分析数据发现: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4、某班同学利用杠杆做了以下的实验:A:“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当杠杆静止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处于___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状态;此时,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同时消除了杠杆自重对杠杆平衡的影响。(2)小明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测出此时的拉力大小为F1,发现F1L1≠F2L2,其原因是:________。B:“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如图丙所示装置,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支点处摩擦忽略不计)。他将2个钩码悬挂在B点,在A点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拉力为F1,测得A、B两点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则此次杠杆的机械效率η=________。(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____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___________.(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A、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的结论?答:__;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① 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生活和生产中,简单机械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小明用图1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杠杆左端下沉,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测量力臂。(2)小明用图2的实验装置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记录数据如下表。①由图2可知,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____N;②第3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 %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③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若提升同一物体时,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小明用图3的实验装置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发现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和摩擦有关,与物重无关。保持斜面倾斜程度不变,可以采用________ 的方法减小摩擦,从而提高斜面的机械效率。某次实验测得物重G=4N、斜面长s=1m、高h=0.2m,若机械效率η=80%,则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7、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用同一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的物体,如图所示,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实验数据表格中②处数据应为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对比三次实验,可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则机械效率_________.(3)小天在做实验时,测量了动滑轮的重力为0.4N,于是利用公式 求出第二次实验中机械效率为83.3%,请对他的方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8、某物理学习小组,针对同学中存在的有关斜面问题的一些疑惑,进行了实验探究。疑惑一: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吗?疑惑二: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拉力越大,滑块受到的摩擦力也一定越大吗?[实验探究]将长度为lm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使重为10N的滑块沿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完成斜面机械效率测量。表一呈现的是部分实验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表一中第3次实验的机械效率是______;(2)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解决疑惑一的问题,写出正确的结论。______;(3)进一步分析表一实验数据可得,疑惑二的正确结论是: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拉力越大,但摩擦力不一定越大(摩擦力越小)。简述理由:______。9、“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方向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N;(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选填序号)。A.60% B.70% C.80%10、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小明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聪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下表是其中一位同学在其他条件一定时的实验数据。实验序号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的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m 机械效率1 较缓 10 0.2 5.5 1 36.4%2 较陡 10 0.4 7.0 1 57.1%3 最陡 10 0.6 8.5 1(1)表格中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分析表中数据可得该实验是探究 (选填“小明”或“小聪”)的猜想,结论是: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 ,机械效率越高;(2)另一位同学为探究自己的猜想,设计了如下步骤。①把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一个斜面;②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把一木块 拉上去,进行相关测量,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③保持斜面的 不变,改变斜面的 ,再进行相关测量,并计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④比较两次 的大小,即可验证猜想是否正确。11、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A、B两种绕线方式不同的滑轮组进行实验,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1)下表是实验中的几组数据,请在空白处填上相应的计算结果____________.(2)实际中机械效率η_______(>/=/<)1,而表格中1、2两次实验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25%和100%,这是什么原因_______?通过观察图乙和图丙,手持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时,发现指针的位置不同,图乙中指针在零刻度线的下方.(3)经过分析,机械效率为125%和100%的原因是:用滑轮组A进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细绳实际的拉力要_______,用测量值计算出的总功比细绳实际拉力做的功要_______,因此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效率要高.(4)实验总结: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考虑弹簧测力计对读数的影响,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一般要竖直向_______移动;若弹簧测力计倒置时测拉力,要先将指针拨至零刻度线.12、某同学在做“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1)他所准备的实验器材有:滑轮,细绳,铁架台,刻度尺,钩码,还需__________;(2)该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在表格中,请认真填写所缺少的部分(3)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同学实验时滑轮组的连接图._____________(4)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该__________拉动.(5)同学乙观察并分析了甲的实验后,认为甲的实验中,可少用一种器材,少测两个数据也能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通过和甲讨论并经过老师的认定,他的方案是可行的.请你分析一下,去掉的器材是什么?______少测哪两个数据?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在“探究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活动中,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提升钩码,改变钩码的数量,在正确操作的情况下,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1)实验时,用手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分析表中数据发现,使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拉力不等于物体重力的一半,而是大于物体重力的一半,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3)第①次实验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动滑轮,所提升物重增大,机械效率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若在第③次实验中,不小心使钩码多上升了1cm,但仍用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测得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6)在某一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不是沿竖直向上拉,而是斜向上拉,其他条件不变,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答案(1)如下图所示;费力;(2)0.5J;90%。(1)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作用在杠杆上的拉力相等;杠杆自重(或杠杆支点处的摩擦);①两次实验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②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1)匀速;(2)83.3;(3)钩码重。A:(1)平衡;右;便于测量力臂;(2)把L1当成了F1的力臂;B:匀速;×100%。0.5 66.7由于使用杠杆时需要克服杠杆自重(克服摩擦力)等做功不能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仅根据一次对比实验所得结论是不可靠的(1)右(2)1.6;90.9;变大(3)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0.2(1)74.1%;越大;(3)滑轮转动存在摩擦力,额外功包括了克服动滑轮做功和克服摩擦力所做功8、0.69机械效率越高的斜面,不一定省力(机械效率越高的斜面越费力)因为由实验数据可知斜面倾斜程度变大,斜面的机械效率随之也变大,额外功占总功的比例变小,所以摩擦力不一定变大(斜面倾斜程度变大,滑块对斜面的压力变小,因此滑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9、 (1). 匀速. 2.4. 77.0%(4). C(1)70.6%;小聪;倾斜程度越大;(2)②匀速;③倾斜程度;粗糙程度;④机械效率。11、0.15 66.7%< 小小 上12、弹簧测力计 5J6J 83.3%匀速竖直 刻度尺重物上升高度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1)缓慢;匀速;(2)动滑轮有重力;(3)45.5%;(4)增大;(5)不变;(6)变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