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革命先驱孙中山 课件(17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革命先驱孙中山 课件(17张PPT)+教案+试题+素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革命先驱孙中山 教学设计
课题 革命先驱孙中山 单元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学科 道德与法律 年级 五下
学习目标 1.孙中山立志救国。2.孙中山的革命精神。3.认识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才真正实现了独立、民主、富强。
重点 知道孙中山为推进民主革命作出的贡献。
难点 了解孙中山的革命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电影《辛亥革命》宣传片简介: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以下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深刻地教育了中国人民,促使他们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板书课题 看视频,了解相关历史。 激趣导入
讲授新课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活动园:了解人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原因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目标:1.了解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2.体会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献身精神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活动过程:1.交流你所了解的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学校等。2.通过网络和书籍搜集关于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3.成果展示。阅读角:立志救国课件出示相关资料阅读目标:1.阅读教材“阅读角”的内容,了解孙中山先生早年的人生规划和革命思想。2.感受孙中山先生以救国为己任的崇高精神。阅读探究:1.孙中山先生出生于什么家庭?2.孙中山先生早年有怎样的革命思想?3.孙中山先生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活动园: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目标:1.理解孙中山先生的名言的含义,感受其革命精神。2.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活动过程:1.阅读孙中山先生的四句名言,读通、读熟。自主理解、思考名言的意思。2.讨论交流名言的含义,交流读后的感受。3.交流展示。相关链接 课件出示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1革命先驱孙中山
一、填空题
1、《( )》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 )更加尖锐。
2、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 )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
3、实现中华民族的( ),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4、孙中山第一次提出“( )”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成立( ),积极传播革命思想。
5.今天,在( )领导下,在全国( )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
6.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 )、民主、( )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选择题
1、孙中山是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我喜欢,他高举反对( )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
A.外来侵略 B.封建专制
C.清政府 D.资本主义
2、下面的叙述中与孙中山先生无关的是( )。
A.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享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B.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C.始终将报国之志寄托于清政府
D.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3、南京的中山陵长年长年迎接着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先生人们。这是因为孙中山先生( )
A.是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杰出代表 B.实现了新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C.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 D.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1917年到1919年,孙中山先生写出( )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
A.《建国大业》 B.《人间词话》 C.《国富论》 D.《建国方略》
5、( )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黄海海战
三、判断题
1、许多有识之士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
2、只要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就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
3、孙中山先生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这句话告诉我们国与民相互依存,有国就有民,有民就有国。( )
4、1894年,孙中山上书曾国藩,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 )
5、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解放中国的问题。( )
四、依据材料,简要回答
青年时代,孙中山先生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誓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高扬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坚信,革命成功以后,经过全民族努力,中国一定能够迎头赶上世界先进国家。他满怀豪情地说:“一旦我们革新中国的伟大目标得以完成,不但在我们的美丽的国家将会出现新纪元的曙光,整个人类也将得以共享更为光明的前景。”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孙中山先生的哪些情怀?
2.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方式是什么?
8.1革命先驱孙中山
答案及解析
一、填空题
1、辛丑条约 社会矛盾
2、清政府
3、伟大复兴
4、振兴中华 同盟会
5、中国共产党 各族人民 中国人民
6、独立 富强
二、选择题
1、B 2、C
3、A
解析:孙中山先生是探求救国救民道路的杰出代表,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因为孙中山的历史功勋,人们对他充满敬仰与怀念。
4、D 5、B
三、判断题
1、√ 2、×
3、√
解析: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立足的根本。国与民相互依存,在国就有民,有民就有国。
4、×
解析:1894年,孙中山上书的对象不是曾国藩,而是李鸿章。
5、×
解析: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建设中国的问题,而不是解放中国的问题。
四、依据材料,简要回答
1.忧国忧民、探求救国救民之路、积极投身于祖国的革命与建设中来的革命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
2.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后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新知导入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以下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对中国发动了野蛮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深刻地教育了中国人民,促使他们思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深刻影响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变革。
电影《辛亥革命》宣传片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1课时 革命先驱孙中山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8
新知讲解
《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使各种社会矛盾更加尖锐。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推翻清政府的反动统治,中国才有出路。他们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新知讲解
活动园
了解人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原因
如果留心观察,你会发现我国很多城市都
留有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在他逝世后,人
们以各种方式纪念他。在广州市有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大学,在全国很多城市都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他的家乡建立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南京的中山陵更是长年迎接着从全国各地前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人们。
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南京中山陵
新知讲解
活动园
活动目标:
1.了解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体会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献身精神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
活动过程:
1.交流你所了解的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园、学校等。
2.通过网络和书籍搜集关于孙中山先生历史功绩的资料,说说人们为什么用各种方式纪念孙中山先生。
3.成果展示。
了解人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原因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寝,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风景区内,建筑融汇了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之精华,庄严简朴,别创新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知讲解
活动园
活动过程:
3.成果展示。
了解人们纪念孙中山先生的原因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孙中山先生早年到香港学医,后弃医从事革命斗争工作。他终生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
新知讲解
阅读角
立志救国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早年到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但他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他很是失望。同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一败涂地,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新知讲解
阅读目标:
1.阅读教材“阅读角”的内容,了解孙中山先生早年的人生规划和革命思想。
2.感受孙中山先生以救国为己任的崇高精神。
阅读探究:
1.孙中山先生出生于什么家庭?
孙中山先生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阅读角
2.孙中山先生早年有怎样的革命思想?
孙中山先生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3.孙中山先生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
孙中山先生好书李鸿章,提出改革建议,但未被采纳;由于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他放弃了对清政府的最后一点幻想,自此走上革命道路。
新知讲解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孙中山正是这样一位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旗帜,毅然投身民主革命事业。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
口号,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
新知讲解
活动园
我们对孙中山先生最好的纪念,就是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继续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结合下面的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查查它的含义,并说说你的理解。
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孙中山
“活动园”通过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让我们进一步体会他爱国爱民、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革命精神。
解读
新知讲解
活动目标:
1.理解孙中山先生的名言的含义,感受其革命精神。
2.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活动过程:
1.阅读孙中山先生的四句名言,读通、读熟。自主理解、思考名言的意思。
2.讨论交流名言的含义,交流读后的感受。
3.交流展示。
活动园
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一息尚存,不忘救国。”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存在,就不能忘记挽救国家的使命”,表明了孙中山先生坚持以救国为己任的心意;即使革命道路荆棘丛生,分外艰辛,他也始终坚持向前,始终坚守爱国之心与救国之志。
新知讲解
活动过程:
3.交流展示。
活动园
学习孙中山先生的名言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这是孙中山先生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的话语,这句的意思是:国家的根本,在于民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改革的主要力量。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这句话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要恢复大国地位;二是要承担国际责任。
“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要向着我的目标前进,一直向前走,困难只能使我更加强大,越多的艰辛越能促使我更加坚强地走下去。这正是我们应该学习和继承的学习精神哪!
新知讲解
2016年1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孙中山先生在从事紧张的革命活动的过程中,一直思考着建设中国的问题。1917年到1919年,他写出《建国方略》一书,构想了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在旧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孙中山先生的这些宏大构想是难以实现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下,孙中山先生当年描绘的这个蓝图早已实现,中国人民创造的许多成就远远超出了孙中山先生的设想。祖国大地上,铁路进青藏,公路密成网,高峡出平湖,港口连五洋,产业门类齐,稻麦遍地香,神舟遨太空,国防更坚强。孙中山先生致力于建设的独立、民主、富强的国家早已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相 关 链 接
这段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相关链接”是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一方面引导我们思考为什么要纪念孙中山先生,另一方面引导我们认识到,正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祖国才真正实现了独立、民主、富强。
解读
新知讲解
我还知道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于1917年到1919年期间所著的三本书——《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的合称。《孙文学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实业计划》是孙中山为建设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勾画出的蓝图,发表于1919年6月号《远东时报》,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民权初步》又名《会议通则》,是一本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
《孙文学说》从心理建设角度论述“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实业计划》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建设铁路十万多公里,建设华北、华中、华南三大世界级港口等项目。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经济战略思想。《民权初步》是《建国方略》的社会建设,是一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叙述了政府的组织、运作和普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把握的具体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反映了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政治思想。
课堂练习
判断题
1.许多有识之士不断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奋勇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其中杰出代表。( )
2.孙中山先生被称为革命先驱。( )
3.辛亥革命是19世纪中国发生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
×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本课思维导图
独立、民主、富强
革命先驱孙中山
立志救国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