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0.1勿忘国耻一、填空题1、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 ),开始侵华战争。2、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 ),发动( )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3、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爆( )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4、东北军将士在( )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5、每年( )月( )日被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6、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 )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 ),永保和平。二、选择题1、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是( )。A. 卢沟桥事变 B. 七七事变C. 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2、右图纪念碑(部分)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A.南京大屠杀 B.第五次反“围剿”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D.五四运动3、辽宁省沈阳市有一座雕塑叫“残历碑”,它矗立在( )博物馆前。A.抗日战争 B.百色起义 C.九一八历史 D.红岩革命历史4、与国家公祭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京大屠杀 B.柳条湖事件C.抗日战争爆发 D.南昌起义5、和《松花江上》上这首歌曲相关的事件是( )。A.七七事变 B.卢沟桥事变C.九一八事变 D.南京大屠杀三、判断题1、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抗日战争历经十四年。( )3、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4、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 )5、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四、依据材料,简要回答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妇女遭到残害,儿童死于非命,三分之一建筑遭到毁坏,大量财物遭到掠夺。侵华日军一手制造的这一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惨案,是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1.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2.五年二班拟召开国家公祭日主题班会,请为班会设计一条宣传语。10.1勿忘国耻答案及解析一、填空题1、九一八事变2、卢沟桥事变 全面侵华3、南满铁路4、不抵抗5、12 136、九一八事变 南京大屠杀 国耻二、选择题1、C解析:九一八事变是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A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1937年12月13日到1938年1月发生的历史事件。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所以纪念碑表达的是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南京大屠杀这一段最屈辱的历史。3、C 4、A 5、C三、判断题1、√2、√解析:1931年日本发动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到1945年,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抗日战争历经十四年。3、√ 4、√ 5、√四、依据材料,简要回答1.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2.示例:“牢记历史 勿忘国耻”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5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新知导入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经14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6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课时 勿忘国耻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10新知讲解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活动园”意在引导我们解读“残历碑”上的信息,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基本史实,并通过歌曲《松花江上》,感悟九一八事变带给中国人民的悲痛。解读新知讲解辽宁省沈阳市有一座雕塑叫“残历碑”它矗立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前。观察残历碑,阅读下面的碑文,说一说九一八事迹是怎么发生的。活动园九一八事变后,歌曲《松花江上》广为传唱。找到这首歌,听一听,唱一唱,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九一八事变与歌曲《松花江上》残历碑新知讲解活动目标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起因。2.体会歌曲《松花江上》表达的情感。活动过程1.阅读“残历碑”碑文,思考: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通过网络搜集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了解其经过、结果,感受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3.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听一听,唱一唱。4.交流:(1)九一八事变的起因。(2)歌曲《松花江上》表达的情感。活动园九一八事变与歌曲《松花江上》歌曲《松花江上》新知讲解阅读过程:5.成果展示。活动园九一八事变与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日本图谋侵略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势力的膨胀,其侵略野心越来越大。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发动事变,进而达到侵华目的。《松花江上》描写了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家破人亡、到处流浪的情景,也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早日回到故土、打回东北老家的强烈愿望,被称为《流亡三部曲》之一。“阅读角”解释了十四年抗战的概念,说明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基本概况及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从1931年算起直至1945年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为止,历时十四年之久,这便是十四年抗战的由来。解读新知讲解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奋勇反抗,这是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开端,它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阅读角卢沟桥事变新知讲解阅读角阅读探究1.什么时间哪个国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拓展活动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后,逐步把侵略范围扩张到平津附近。日本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于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当即奋起自卫还击。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1.这段话从国家公祭日的设立和举行国家公祭的情境出发,提出了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意在引导我们从现实生活出发探究历史,理解公祭日设立的意义。2.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为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纪念活动,由国家权力机关决定。3.南京大屠钉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解读新知讲解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结合下面的文字和图片,想一想,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1.“卢沟桥事变后……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这段话主要介绍了南京大屠杀的时间、原因、被杀害的人数等基本史实。解读新知讲解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向中国发动全面进攻。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为了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迅速灭亡中国的目的,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长达六周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万生灵惨遭杀戮。南京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南京大屠杀2.罗伯特●威尔逊,美国人,原南京鼓楼医院外科医生。他生于南京长于南京,在美国受完高等教育之后又回南京做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对中国伤病难民进行了救治,对日本人的暴行进行了记载。3.主持人的话启发我们以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的方式探究历史、名词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解读新知讲解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一个17岁的男孩讲了这样一件事。(上月)14日大约有一万名年龄在15~30岁的中国人被带出南京城到靠近轮渡码头的长江边,在那里日本人用野战炮、手榴弹和机关枪向他们开火,大部分尸体被抛进了江里,有一些被堆起来焚烧,而有三个人侥幸地逃脱了。——《罗伯特●威尔逊日记》(1938年1月3日)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纪录片、战犯日记等还有很多。查一查相关资料,铭记那段历史。新知讲解活动目标1.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2.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遭受的耻辱,激发爱国热情。活动过程1.阅读教材,填写下表。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制造者时间人数原因南京大屠杀新知讲解活动过程2.阅读教材中的《罗伯特●威尔逊日记》,了解南京大屠杀中的一幕场景,体会日本侵略者的残忍。3.展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交流南京大屠杀的史实。4.结合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讨论: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5.成果展示。(1)南京大屠杀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据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新知讲解活动过程5.成果展示。(1)南京大屠杀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6日,位于南京安全区内的华侨招待所中躲避的中国男女难民5000余人被日军集体押往中山码头,双手反绑,排列成行。日军用机枪射杀后,弃尸于长江以毁尸灭迹。5000多人中仅白增荣、梁廷芳二人于中弹负伤后泅至对岸,得免于死。1937年12月18日夜,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被拘囚于幕府山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57400多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进行焚烧。新知讲解活动过程5.成果展示。(2)设立国家公祭日。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设立,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对于全世界也有意义,它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促进共同发展和时代进步。新知讲解活动过程5.成果展示。(2)设立国家公祭日。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经过14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横行霸道、肆意妄为,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这耻辱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少年只有将国耻铭记在心中,并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来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德育要素新知讲解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课堂练习选择题1.《松花江上》是20世纪30年代广为流传的一首歌曲,歌中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A.双十二事变 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B课堂练习选择题2.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开始于( )A.双十二事变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C课堂练习选择题3.图片所示的纪念碑警示和教育后人不能忘记的是( )A.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B.沙俄侵占中国库页岛C.八国联军洗劫北京城D.日寇制造南京大屠杀D课堂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七七事变本课思维导图南京大屠杀勿忘国耻九一八事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0.1勿忘国耻 教学设计课题 勿忘国耻 单元 第三单元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学科 道德与法律 年级 五下学习目标 1.九一八事变。2.南京大屠杀。3.探究历史、铭记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重点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难点 感知抗日战争时期国家的悲痛记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经14年浴血奋战,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1946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经过三年的英勇奋战,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迎来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板书课题 阅读资料。 激趣导入讲授新课 1931年9月到1945年8月的14年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中国大地。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活动园:九一八事变与歌曲《松花江上》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目标 1.了解九一八事变的起因。2.体会歌曲《松花江上》表达的情感。活动过程 1.阅读“残历碑”碑文,思考: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通过网络搜集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资料,了解其经过、结果,感受中华民族遭受的耻辱。3.欣赏歌曲《松花江上》,听一听,唱一唱。4.交流:(1)九一八事变的起因。 (2)歌曲《松花江上》表达的情感。5.成果展示。阅读角: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课件出示相关资料阅读探究 1.什么时间哪个国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是什么?拓展活动 通过网络或书籍了解卢沟桥事变。活动园:国家公祭日与南京大屠杀课件出示相关资料活动目标1.了解设立国家公祭日的目的。2.了解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感受中国人民遭受的耻辱,激发爱国热情。活动过程1.阅读教材,填写下表。课件出示2.阅读教材中的《罗伯特●威尔逊日记》,了解南京大屠杀中的一幕场景,体会日本侵略者的残忍。3.展示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图片,交流南京大屠杀的史实。4.结合南京大屠杀的资料讨论: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5.成果展示。(1)南京大屠杀(2)设立国家公祭日。小结:在每个中国人心中,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我们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回答。阅读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活动探索求真知,名师点拨解疑难。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1勿忘国耻 教案.doc 10.1勿忘国耻 试题(含答案解析).doc 10.1勿忘国耻 课件.ppt 南京大屠杀.mp4 卢沟桥事变.mp4 歌曲《松花江上》.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