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新知导入统一蒙古征伐四方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托雷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太宗窝阔台定宗 贵由拔都灭金伐宋远征欧亚宪宗 蒙哥世祖 忽必烈吐蕃归附旭烈兀攻灭大理强攻南宋征服西亚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钦察(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第11课 元朝的统治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学习目标:1.了解元朝的疆域概况;2.知道元朝行省制度的实施;3.掌握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历史史实、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以及对台湾地区的管辖。340万平方公里左右609万平方公里1237万平方公里对比秦、汉、唐、元疆域图,你有什么发现?1372万平方公里新知讲解图说元朝疆域中国历代疆域面积数据表(单位:KM2) 夏朝 50万 商朝 100万 周朝 250万秦朝 330万 西汉 550万 东汉 540万隋朝 511.40万 唐朝 1251.19万 北宋 286.3万元朝 2122.74万 明朝 1030万 清朝 1400万阴山流沙辽左海表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夏朝秦朝元朝三朝地位一、元朝的疆域和民族融合“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宋濂《元史》材料说明了元朝疆域有何特点?元朝疆域空前辽阔1.元朝的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元朝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朝和唐朝。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2、元朝疆域;元朝的拓展: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3.元朝的疆域特点:新知讲解史话民族交融民族融合“夜听驼铃识路赊,波斯老贾渡流沙”材料 “元代回回遍天下”“回回”指的是哪个新的民族?它的出现反映了什么?汉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畏兀儿人蒙古人回族回族(1)原因:元朝境内大规模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2)民族交融表现:①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等杂居相处。②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什么区别。③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一、元朝疆域和民族交融4.民族交融;回(3)影响: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多民族杂居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新知讲解史话民族交融元朝划分的四等人按征服的先后排等级为了巩固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是民族形式划分下的阶级压迫制度创新看疆域管理视频出可以捕捉到哪些历史信息?思考:元朝统一后面临着什么历史困局?草原传统华夏传统幸福的烦恼啊!这么辽阔的疆域,众多的民族,该如何治理呢?二、行省制度如何解决?忽必烈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新知讲解制度创新看疆域管理材料三 蒙古军(后为元军)攻下某城后:“木华黎攻密州,屠之。”“木华黎克岢岚、吉、隰等州,进攻绛州,拔其城,屠之。”“甲寅秋,复分兵取附都善阐,转攻合剌章水城,屠之。”“进兵围肃州,……帝怒城久不下,有旨尽屠之。”“伯颜军至常州。……宋兵大溃,拔之,屠其城。”“遂招谕永清,不降,拔而屠之。”“十年正月,遂破樊城,屠之。”材料二 自太祖西征之后,仓廪府库无斗粟尺帛,而中使别迭等佥言:“虽得汉人亦无所用,不若尽去之,是草木畅茂,以为牧地。”——(元)宋子贞:《中书令耶律公神道碑》材料一 法国蒙古史学家勒内· 格鲁塞:“事实上,尽管忽必烈汗——成吉思汗的孙子——征服了中国,但他本人首先就已经被华夏文明所征服。”据材料探究:为什么忽必烈要参考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元秦唐宋“世祖即位……遂命刘秉忠、许衡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权者曰枢密院,司黜陟zhì (指官吏的升降)者曰御史台。”——《元史·百官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继承、发展1.中央集权制度措施 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分管全国的行政、军事、监察事务皇帝枢密院中书省御史台【军事】【行政】【监察】吏、户、礼、兵、刑、工中央最高决策和执行机构(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二、行省制度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是中央最高决策与执行机构枢密院:执掌军事御史台:分掌监察事务君主专制北京、天津元朝中书省类似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在当时,腹里(今山东、山西和河北一带)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类似于现在的直辖市。①中央—中书省—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②地方—行中书省(行省)—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管辖10个行省岭北行省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1)内容①中央直辖:“腹里”(山东、山西、河北)②行省管理: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10个行省③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2)意义:为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辖;(加强中央集权);2.行省制度(地方)目的: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笔记)二、行省制度皇帝中央地方御史台枢密院中书省军事事务监察事务行政事务吏户兵刑工礼中书省直辖山东、山西、河北路行中书省州府县行省制度腹里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行省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调节中央和地方关系: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我国省制的开端,影响深远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相关史事中书省是中央的中枢机构,地方上遇有重大事务,就派高级官员到地方处理,这些官员带有“行中书省事”头衔,简称“行省”。到忽必烈在位的后期,这些行省不再带有中书省的官衔,行省逐渐由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转变为常设的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省制度在元朝以后的明清时期继续沿用。受到中央的控制和监督。始分立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 百官志》拥有较大的处理地方事务的权力。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二、行省制度材料一: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材料二:行省……在中央统一政策的基础上,独立处理本省内的政务。材料三:元朝政治制度……行省制的设立……宗教事务管理机构设置等等大多为后代所承袭……①加强了中央集权以及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②行省制度影响深远,是我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划分奠定了基础。影响/意义制度变革:说一说西周、秦朝,隋唐,到元朝的行政管理制度,并归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分封制郡县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主要趋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发展和加强。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3.策略在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2.方式:因地制宜的方式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治理地方(标记)1.目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标记)新知讲解大陆与台湾交往的史实①230年,吴国大将卫温、诸葛直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②隋朝时,隋炀帝三次派人到流求流求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于祖国大陆东南海域,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制度创新看疆域管理1.对台湾地区的管辖(1)措施: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台湾(东南)(2)意义: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琉 球澎湖巡检司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唐朝:设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太宗时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设立北庭都护府,分别惯例天山南北意义: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 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北庭都元帅府北庭都元帅府措施: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西域(西北)2.对西域的管辖对西藏的管辖西南西藏是中国西南边陲的重要门户元宣政院印唐太宗唐中宗唐穆宗元朝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与尺带珠丹唐蕃会盟碑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3、对边疆的管辖—西藏(西南)拉萨 布达拉宫元宣政院印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蒙古时期:①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佣兵和招降。②凉州会晤: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与吐蕃(地方政教首领萨迦班智达)共同议定吐蕃各地归附蒙古。③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意义:①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②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机构在中央:设宣政院在西藏地区: 设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2).元朝时期措施:①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②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3、对边疆的管辖—西藏(西南)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宣政院管辖西藏宣慰司掌管边远民族想一想:作为中学生的你,当我们面临“藏独”“台独”分子应该怎么做?坚决反对“台独” “藏独”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西藏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这表明台湾和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为中华儿女、中国公民坚决反对台独、藏独等分裂国家的行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知识小结元朝的统治元朝的疆域今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内历史上版图最大,确定了后来疆域的轮廓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掌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建立行省。行省制度的设立,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军民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因地制宜课堂检测1.它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它的疆域“北逾阴山, 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它”是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元朝【答案】D2.元朝疆域辽阔,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你正确选择①仿效中原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 ②陆续解除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 ③设置相应的机构,加强对东北、西北、西南等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设立宣政院并委派官吏,加强对西藏的管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D3.元朝在中央设立了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这些机构的职能分别是A.行政 军事 监察 B.行政外交军事C.财政监察外交 D.财政军事监察【答案】A4.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A.流求 B.夷洲 C.琉球 D.大都【答案】C4、材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前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日:“枢密院”;主弹劾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 ---引自《元文类》(1)材料一中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哪一机构?元朝实行什么制度来加强对地方的管辖?机构:中书省;制度:行省制。练一练:材料二: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元朝统治者根据各地区的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中国政治制度史》(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分别设置了哪一机构管辖西藏和台湾。其设置有何重要历史意义?西藏:宣政院;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台湾:澎湖巡检司;这是历史上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3)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练一练:意义:①结束了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②基本上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元朝与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相比,有哪些不同点?1、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2、元朝的疆域在中国历史上最为广大。3、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4、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合作探究探究: 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1、结束了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符合人民的愿望。2、设立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3、加强了对西藏和台湾的管辖。4、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5、元朝的统一,初步奠定了中国疆域的规模。下课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2.11元朝的统治课件.pptx 8分钟了解中国回族00_03_21-00_07_33.mp4 元朝四等人制度.mp4 元朝的统治.mp4 行省制度.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