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机械效率 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机械效率 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资源简介

机械效率专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记住机械效率公式,并能解决问题。
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
【学习重、难点】
重点:目标1难点:目标1
【学习方法】:自主复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质疑反思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考点一滑轮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示意图
定义 中间的轴 __ __的滑轮 和重物一起 __ __的滑轮 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实质 ③__ __杠杆 动力臂为阻力臂④__ __倍的⑤__ _杠杆 —
特点 不能⑥__ __,但是能改变⑦__ __ 能省⑧__ __的力,但不能改变⑨__动 在不考虑绳子重、动滑轮重和轴处摩擦的情况下,F=⑩__G__
距离关系 __s= __ __s= _ __s= _
【练习】
1.如图所示,图甲旗杆顶的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__ __;图乙起重机的动滑轮可以省力,但__
考点二 斜面与轮轴
名称 斜面 轮轴
示意图
定义 一个与水平面成一 定夹角的倾斜平面 由①__ _和②__ 组成,能绕共同轴线转动的简单机械叫做轮轴;半径较大的是轮,半径较小的是轴
特点 省力机械 能够连续旋转的③_ __,支点就在④_ __,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⑤__ __
应用 楼梯、盘山公路等 方向盘、水龙头、扳手
【练习】
1.如图所示的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 __,在上面行驶时可以__ _.
考点三 机械效率
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有用功 我们需要的、必须要做的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表示
额外功 我们在做有用功的同时,还不得不多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表示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是总共做的功,叫做总功,用W总表示.用公式表达为__ __
  2.机械效率
(1)定义:物理学中,将__ __跟__ 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__ __表示.
(2)表达式:
(3)说明: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由于有用功总__ __总功,故机械效率总__ __1;机械效率的高低与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_ _.
3.斜面的机械效率
如图所示,重力为G的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被拉上长度为L,高度为h的斜面,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为f.
(1)这个过程有用功W有=Gh,额外功W额=f·L,总功W总=F·L.
(2)由W总=W有+W额得,摩擦力f=__ __.
(3)机械效率η=== __.
合作探究
重难点 滑轮组的相关判断及计算
 如图甲所示,某人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已知物体在10 s内被匀速提升了2 m,物体所受重力为400 N,动滑轮的重力为80 N,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为__ __m/s.
(2)人拉绳子移动的距离为__ __m.
(3)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 __N.
(4)克服重物重力做的有用功为_ __J.
(5)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为__ __J.
(6)拉力F做的总功为_ __J.
(7)拉力F的功率为__ __W.
(8)滑轮组机械效率为__ __.(精确至0.1%)
(9)若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500 N,则此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为__ _.(精确至0.1%)
(10)若重物的底面积为0.5 m2,当绳端的拉力为150 N时,重物对水平面的压强为__ _Pa.
甲 乙
【拓展训练1】 在上例中,若只改变图甲中滑轮组的绕线方式,如图乙所示,继续将该重物重复上述操作,不计绳重与摩擦,求:
(1)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 __m.
(2)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__ _N.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 __.
【拓展训练2】 2.(2019·石家庄40中一模)用如图所示滑轮组拉着重为30 N的物体A匀速前进0.2 m,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__ __m;若物体A与地面的摩擦力为9 N,则拉力所做的有用功是_ __J;若实际拉力F=4 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 __;若物体A移动的速度为0.1 m/s,则拉力的功率为__ _W.
拓展训练2图

1.滑轮组省力情况取决于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判断滑轮组绳子段数n的方法:可以在定滑轮与动滑轮之间画一条虚线,数一下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的段数是几段,则n就是几,如图甲、乙所示.
绳末端的力为F=(不计绳重与摩擦),移动的距离为s=nh.
2.方法归纳
物理量 有用功 总功 额外功 机械效率
W有= W总=Fs (s= ) W额=Fs-Gh η=×100%=×100% (若不计绳重和摩擦,则η=×100%)
(拉动木块匀速前进s) W有= W总= W额=Fns-fs η=×100%=×100%
W有= W总= W额= η=×100%
中考链接
(2019·绥化)如图是智慧小组“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 次数 物重 G/N 物体上升 高度h/m 拉力 F/N 绳端移动 距离s/m 机械 效率η
1 1 0.1 0.6 0.3 55.6%
2 2 0.1 1.0 0.3 66.7%
3 4 0.1 1.8 0.3
(1)实验过程中,应竖直向上__ 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 _.
(3)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物重__ 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4)若在第三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 m/s,则拉力F的功率为__ __W.
(5)创新小组也利用重为1 N、2 N、4 N的物体进行了三次实验,每次测得的机械效率均大于智慧小组的测量值,则创新小组测量值偏大的原因可能是__ __.(填字母)
A.测拉力时,弹簧测力计未调零,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下方B.弹簧测力计每次拉动物体时均加速上升
C.所使用的动滑轮的重力小于智慧小组的
【当堂检测】
1.(2020·德州)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的滑轮质量相等.用它们分别将相同质量的钩码匀速竖直提升,在相同时间内绳端A、B移动相同的距离(忽略绳重和摩擦),在此过程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D)
A.两钩码上升的速度相等B.两滑轮组绳端的拉力相等
C.甲滑轮组的总功比乙少D.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
第1题图
2.(2020·宁夏)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质量为50 kg的物体,在10 s内匀速向上提升2 m.已知拉力F=300 N.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 mB.拉力F的功率为60 W
C.人所做的额外功为300 J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83.3%
 第2题图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