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28张ppt)+2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国家司法机关 课件(28张ppt)+2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思考:“两高”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第六课 我国国家机构
6.5国家司法机关
自主学习
1、人民法院的性质和组成?
2、人民法院的职权有哪些
3、人民法院应如何行使职权?
4、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组成?
5、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有哪些?
6、人民检察院应如何行使职权?
一、人民法院
小芳的爸爸购买的小汽车存在质量缺陷,厂家却认为是合格的。消费者协会和工商部门多次进行调解,却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小芳的爸爸可否以厂家为被告到人民法院起诉?为什么?
小芳的爸爸与小汽车厂家的纠纷属于消费者权益争议,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为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运用你的经验P94:
人民法院的性质
国家的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的组成
最高人民法院
高级
人民
法院
专门人民法院
军事法院
海事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中级
人民
法院
基层
人民
法院
省级是高法,地市级是中级,区县、是基层。乡镇也有下设法庭。
1、人民法院的性质和组成?
案例分享
案例一: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和重婚罪,判处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赖小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案例二:2021年1月4日上午8时30分,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案,2019年5月26日下午,庾婆婆在自家小区花园内散步,经过黄先生楼下时,黄先生家小孩从阳台抛下一瓶矿泉水,掉落到庾婆婆身旁,导致其惊吓、摔倒。庾婆婆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黄先生赔偿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交通费、鉴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经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赔偿金、鉴定费合计82512.29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0元。
案例三:聊城中院对原告等25人共同起诉要求确认东昌府区政府强制拆除房屋行为违法予以立案,同时对原告等25人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分别立案。聊城中院认为东昌府区政府在并未获得法律、法规授予行政强制权的情况下,自行对25名原告的房屋实施了强制拆除行为违法。2017年12月20日,聊城中院判决东昌府区政府赔偿18户申请国家赔偿的居民总计4千余万元。
上述案例中,人民法院行使了什么职权?



刑事审判权
民事审判权
行政审判权
审理刑事案件,惩办犯罪分子。
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
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
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2、人民法院的职权有哪些
该案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哪项职权?
审理刑事案件
惩办犯罪分子
案例分析一
2021年2月19日,公安机关接群众举报,网民“辣笔小球”在新浪微博发布恶意歪曲事实真相、诋毁贬损5名卫国戍边英雄官兵的违法言论,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南京市公安局高度重视,立即开展调查,南京警方于2月19日晚将发布违法言论的仇某某(网名“辣笔小球”)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刑事拘留。
5月31日,网络大V“辣笔小球”因在网络上公开侮辱牺牲的戍边官兵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
2005年初,谢某进入某煤矿公司从事井下维修、采煤工作。2013年1月,谢某被确诊为煤工尘肺病。因公司拒绝履行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的义务,2015年谢某将该煤矿公司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判决煤矿公司一次性支付谢某相应的补助金。
案例分析二
该案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哪项职权?
审理民事案件
解决民事争议
凌晨三时许,青年小李路过某银行储蓄所时,遭拦路抢劫。歹徒逃跑后,小李立即打“110”报警。“110”值班接警人员告诉小李将立即出警,但警察一直未到现场。小李认为公安机关没有出警是不作为,于是以公安机关为被告到当地人民法院起诉。法院经审理认为,该公安机关未及时依法履行其职责,确认公安机关不出警行为违法。
案例分析三
该案中,人民法院行使了哪项职权?
审理行政案件
解决行政争议
如何让悲剧不再发生?
活动五:探究与分享
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于1995年3月15日作出(1995)石刑初字第53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聂树斌死刑,以强奸妇女罪判处聂树斌死刑,决定执行死刑。聂树斌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
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2016年1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对原审被告人聂树斌故意杀人、强奸妇女再审案公开宣判,宣告撤销原审判决,改判聂树斌无罪。2017年3月30日,聂树斌家属获268万余元国家赔偿,聂母表示不申诉。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才能尽量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人民法院应如何行使职权?
温馨提示: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仍然需要接受党的领导,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应当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主体是人民法院,而不是某个审判员个人独立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作用: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却毁坏法律——好比污染水源。
——弗兰西斯·培根(英)
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二、人民检察院
你不知道的人民检察院
结合课本相关知识,说说人民检察院的性质、组成各是什么?
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
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2、人民检察院的组成
最高人民检察院
高级
人民
检察

专门人民检察院
军事检察院
铁路运输
检察院
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中级
人民
检察

基层
人民
检察

省级是高检,地市级是中级,区县是基层。
4、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组成?
20岁左右的徐某多次在学校附近抢劫学生财务。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累积抢劫学生现金和财务共计50000元人民币。区人民检察院以徐某等四人涉嫌抢劫罪,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徐某等人社会影响恶劣,以抢劫罪判处徐某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20000元。
思考:人民检察院行使什么职权?
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讼,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探究与分享P95
5、人民检察院的职权有哪些?
人民检察院行使检察权,追诉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障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
温馨提示: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 仍然需要接受党的领导,接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并应当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社会舆论的监督。独立行使检察权的主体是人民检察院,而不是某个检察员个人独立行使检察权。
6、人民检察院应如何行使职权?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区别
联系 法院和检察院的区别和联系
审判机关
监督机关
负责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
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为实行监督,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①都是国家司法机关;②都承担着保护人民、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任务;
③办理刑事案件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辨别分析
国 家 司 法 机 关
人 民 法 院
人 民 检 察 院
1.性质及组成
2.基本职权
3.如何行使职权?
1.性质及组成
2.基本职权
3.如何行使职权?
本课小结
1.下列属于地方人民法院的有( B )
①最高人民法院 ②基层人民法院 ③高级人民法院 ④军事法院 ⑤中级人民法院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
【解析】最高人民法院不是地方人民法院,①错,军事法院属于专门人民法院, ④错;所以答案为B
【答案】B
2、人民法院的基本职权是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通过行使国家审判权( D )
①惩办犯罪分子 ②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③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 ④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对所有公职人员进行监察 ,是国家监察机关不是人民法院,②错,用排除法,所以答案为D
【答案】D
3、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 A )
① 忠于事实真相 ② 忠于法律 ③ 忠于社会主义事业 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必须忠实于事实真相,忠实于法律,忠实于社会主义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答案为A
【答案】A
4、法院要独立行使审判权。这里的“独立”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不受( C )干涉
①行政机关 ②法律监督机关 ③社会团体 ④个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但要受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所以答案为C
【答案】C
有人认为,司法活动应当受到舆论监督,倾听人民的声音并回应民意。但是,也有人认为,有些报道过于渲染犯罪情节,有的随意发表有倾向性的定罪意见,干扰公正审判。
思考:你怎样看待这种想象?司法活动是否应该受到舆论影响?
活动九:拓展空间
舆论对司法公正有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应正确处理。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舆论对司法公正的影响有利也有弊,但二者的内在价值追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司法机关应趋利避害,充分运用好舆论这把“双刃剑”,实现网络民意和司法审判的最高契合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