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6课第3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第6课第3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教案

资源简介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课标分析:
本课依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9年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内容要求编写。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及分析如下。内容要求:“6.3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价值观会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包括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从客观上来看,影响因素包括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家庭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工作环境等;从主观上来看影响因素包括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个人心理素质等。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有很多,最根本的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实践,弘扬劳动精神,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与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3、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勤学、修德、明辨和笃实上下功夫,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者;二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者;三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四是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动者。
教材分析
一、首先看本框在本节课中的地位。本课由引言和三框构成。引言是本课的导入,以问题引发思考,进而说明学生学习本课后,有助于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把握价值实现的正确的途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讲述价值、人生价值及价值观导向作用等基础理论;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讲述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第三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讲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的价值。三框的逻辑关系是:理论——认识——行动,逐层递进,前后呼应,对学生素养水平的要求是螺旋上升的。二、本框知识自身的内容。“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包括三目。第一目“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阐述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第二目“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阐述了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目“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阐明了创造和实现价值,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作用,锤炼品德修为,不断打牢道德根基。这三目的逻辑关系是:劳动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根本途径;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砥砺自我是创造和实现价值的主观条件。
学情分析
1.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生活与哲学》的大多数内容,基本掌握了唯物论、辩证法的科学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基本树立了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了解了古今中外大量典型人物的事例,所以,应该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课本知识。2.高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对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问题有所思考,由于现代社会物欲横流,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比较突出,所以这节课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他们的成长起关键作用。3.在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尤其在疫情期间,涌现出大批为人民为国家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为学生提供了身边的人、身边的事。4.高二学生有一定搜集资料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对其加工整理;对于实践展示类活动也有积极性;课堂上,在老师追问下乐于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的价值。
理解:(1)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2)人生价值实现的途径。
运用:(1)联系实际,分析说明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
(2)分析说明为什么人的价值要在劳动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讨论分析追求个性的发展和强调与社会统一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1)在占有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能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说明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形成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处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成功的起点。通过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的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自我,勇于向命运挑战,铸就人生辉煌。
教学重难点
1、人在劳动中创造价值。
2、在创造和奉献中实现价值。
3、理解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课程导入
今天,带大家一同走进一位老人,这位老人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囯士的担当,他就是无双国士钟南山。本节课脉络:我们从老人的两次力挽狂澜中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少年、院士、囯士一路走来的历程中看他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人,你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愿你我倍受鼓舞,正扬帆!教学过程:一、两次力挽狂澜——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首先请大家带着问题观看视频,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总结发言。1、问题1:从人生价值含义的角度,分析钟南山事迹中如何体现他的人生价值。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根据具体情境分析出人生的价值就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他人、社会的需要。视频中,钟南山通过亲临疫情一线,调研讨论,撰写应对方案,对疫情的防控做出重大贡献,得到人民的信任,国家的认可,荣获共和国勋章荣誉。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强调人生价值既包括创造价值,也包括享受价值两个方面,但主要方面是创造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在思维上,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对个人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2、问题2:根据视频信息分析他是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什么力量推动他前进?学生回答。教师引导:钟南山通过亲临疫情一线,调研讨论,撰写应对方案,在这些劳动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作为医生,“让病人转危为安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对于科研项目,他提出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考虑国际前沿,立地就是考虑人民需要。在疫情危机关头,他是“国有难,召必至”从中能看出他有浓浓的家国情怀,心中有祖国有人民,即树立了正确价值观,站在人民立场上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最终通过自身的劳动,彰显自己的体力、智力、情感、意志,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3、结合学生实际,考虑自身情况,体会自己有价值感幸福的实例。教师提供素材——网络调查显示,最幸福的四类人。(1)垒好碉堡,吹着口哨的孩子;(2)给孩子洗完澡怀抱孩子的母亲;(3)给病人做完手术送他康复出院的医生;(4)写完作品最后一个字的作家。学生可以联想自己从小到大的经历,创意的玩耍、攻克难题等,体会幸福时刻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联想自己为父母家庭做的贡献(例如为父母做一顿饭),为班级争光(例如运动会为班级争光)为社会做贡献(例如做志愿者)体会自己的幸福是通过劳动在奉献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追问学生,从自身实际再看周围的社会,各行各业都是如何创造财富,实现价值的?从而得出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再此基础上,升华从来没有坐享其成,要幸福就要奋斗!并且大胸怀才能成就大事业,要胸怀祖国和人民,培养深厚的家国情怀。4.设计活动:手抄板一个版块内容为一位老人两次力挽狂澜。请
大家用5分钟时间准备,概括内容并作评论。学生展示,教师引导:67岁,84岁,医者仁心,不顾个人安危,无私奉献。二、少年、院士、囯士——他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人他问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一个人?从他的成长历程中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1、展示材料:他的家庭背景、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让学生分析家庭、学校、社会提供的生存条件、发展条件、享受条件、工作条件,这是实现人生的前提。2、学生自己搜集资料,讲钟南山的故事。家庭背景:父母对他从医影响的小故事。例如:学生讲虽然身处战乱年代,但父母给其提供开明的家庭氛围,使其健康成长;从病人获得救治后对父亲的尊重和肯定里让他感受到医生的仁爱和价值,面临做专业运动员的机会时,父亲引导其树立学医的志向;或者父亲做医学实验及对待科学研究的严谨态度、精益求精的卓越追求等。受教育经历里学生可以讲
对钟南山影响重大的医学老师的故事等。3、展示材料,他留学英国学成后报效国家,抗击疫情挺身而出说明他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4、追问启发学生:从1979年留学之初不被认可是源于祖国经济、医药卫生事业的贫穷与落后,到2020年全球疫情下被任命为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成员能看到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时代也有密切关系,从而得出个人命运的沉浮与时代紧密相连。教师引导升华:家庭、学校、社会提供了客观条件,我们理应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父母、回报社会,因此,爱我们的家人、爱我们身边的朋友、爱我们的事业、爱我们的祖国。当下,大家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之下,可以大有作为。号召同学们担当时代责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二)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社会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但还需要个人主观努力。教师画年龄轴重点引导学生看他少年如何立下从医的志向、中年事业蹉跎
11年后再起步遇到的困难及努力、作为院士始终不停止追求的脚步为国为民在两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挺身而出。1、编排情景剧,在展示活动中让学生深切体会钟南山先生事业蹉跎11年后再起步的困难及努力。安排学生在周末查找资料,编排情景剧。从中感受钟南山先生在艰难岁月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创造性的突破困局以及深厚的爱国热情。2、教师展示资料,让学生分析钟南山先生自己的主观努力。从而得出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增长自己的才干、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需要锤炼品德修为,打牢道德的根基。3、引导学生回归自身,“你在求学的道路上遇到了什么困难”(例如,考取重点高中的艰辛、置身其中由落后到赶超不断前进的过程),进一步引导学生人生之路困难常见。应对困难需要自强不息、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面貌,需要根据具体困难分析,创造性的找到走出困境的举措。在这背后支撑我们奋进的就是理想信念、道德根基。
最终引导学生“道德根基越深厚,事业越宽广”三、倍受鼓舞,正扬帆设计活动,让学生说感受。回归到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要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课下作业:以本节课脉络他是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能成为这样的人以及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为思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手抄报,在班级宣传栏张贴展示。教师升华:同学们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要将个人理想与时代和祖国需求结合起来,在奋斗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提出的六点要求: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的本领,学生在诵读中感受鼓舞!最终教师引导“我们14亿中国人,每人干好一件事,做好一个工作,每人出一份力,就能汇聚成气势磅礴的力量,
就能推动我们祖国的大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