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全科

资源简介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Al-27 Cu-64 Fe-56
S-32 Na-23
第Ⅰ卷(32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
A.酒精和水 B.碘和四氯化碳 C.水和四氯化碳 D.汽油和植物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O2的摩尔质量是44 g 21世纪教育网
B.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 L
C.在标准状况下,20 mL NH3 与60 mL O2所含的分子数比为1:3。
D.将40 g NaOH溶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3.下列物质中,与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反应,且都生成氢气的是
A.Al2O3 B.Al(OH)3 C.Al D.(NH4)2CO3

4.称取两份铝粉,第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第二份中加入足量的烧碱,若同温同压下放出相同体积的气体,则两份铝粉的质量比为
A.2:3 B.1:6 C.3:2 D.1:1
5.下列反应的产物中,一定不含有+ 2价铁元素的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铁与盐酸 B.铁与氯气 C.铁与氯化铁溶液 D.铁与硝酸
6.下列关于硅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B.二氧化硅可以和水直接反应来制取硅酸
C.硅可用作太阳能电池 D.硅酸钠是制备硅胶和木材防火剂等的原料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稀氯化铵稀溶液中加入稀烧碱溶液 NH4+ + OH-=NH3↑+ H2O
B.氨水和硫酸反应 H+ + OH-=H2O
C.钠和水反应 Na+ 2H2O= Na+ + 2OH-+ H2↑
D.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 Cl2+ 2OH-=Cl-+ ClO-+ H2O
21世纪教育网
8.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钠放入水中后,沉在水下缓缓冒出气体21世纪教育网
②Na2CO3和NaHCO3的溶液都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③氢气在氧气或氯气中燃烧,都能观察到淡蓝色火焰
④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⑤向某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加热后生成使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有NH4+。
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第Ⅱ卷(68分)
9.(12分)请完成下列填空:
(1)当SO2和SO3中分子个数比为1:1 时,原子总数之比为 ,质量之比为 。
(2)中和含0. 2 mol HCl的稀盐酸,需NaOH的质量为 g。
(3)现有m g某气体,它由双原子分子构成,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 ,则:
①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
②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21世纪教育网
③该气体溶于水后形成V L溶液(不考虑反应),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4)将5 mol/L的Mg(NO3)2溶液a mL稀释至b mL,稀释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21世纪教育网
mol·L-1。
(5)用等体积的0.1 mol·Lˉ1的BaCl2 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 、Na2SO4 、 KAl(SO4)2 三种溶液中的SO42ˉ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10.(15分)(1)填写下表
物质(杂质)
除去杂质
所需试剂或方法
离子方程式
(若无离子方程式,则写化学方程式)
Fe(Al)
SiO2(CaCO3)
CO2(HCl)
NaHCO3溶液(Na2CO3)
Na2CO3(NaHCO3)
Al2O3(Al(OH)3)
(2)将二氧化硫通入到氯化钡溶液中未见到明显现象,继续通入向该溶液中滴加氯水或氨水,均见到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的成分分别为 或 ,请分别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11、(12分)(1)向FeCl3溶液中加入a g的铜粉,搅拌使之全部溶解,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___。可能有的阳离子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再向其中加入 b g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c g,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若已知 a>b>c,则 c克滤渣是_________。
(2)鉴别Na2SO3溶液和稀H2SO4。请按要求完成下表:
步骤
操作
现象及结论
1
用甲、乙两支试管分别取两种溶液各少许。
2
用胶头滴管向甲试管中逐滴滴加BaCl2溶液至过量。
3

,则甲是 ,乙是 。21世纪教育网
,则甲是 ,乙是 。
说明:第3步不能使用其他任何仪器(包括胶头滴管)和试剂。
12.(14分)(1)实验室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世纪教育网
(2)高锰酸钾是常用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MnO4-被还原成Mn2+,用高锰酸钾跟浓盐酸反应在室温下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历史上曾用“地康法”制氯气,这一方法是用CuCl2作催化剂,在450℃利用空气中的氧气跟氯化氢反应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现有100 mL AlCl3与Mg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
① 向其中一份中加入10 mL 4 mol/L的氨水,恰好完全反应,其中AlCl3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继续加入1 mol/L NaOH溶液至10 mL时,沉淀不再减少,沉淀减少的离子方程式是 ,减少的沉淀的物质的量是 。
② 向另一份中加入a mL 1 mol/LBaCl2溶液能使SO42-沉淀完全,a= 。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13.(9分)过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CO4+4HCl=4NaCl+2CO2↑+O2↑+2H2O,商品过碳酸钠中一般都含有Na2CO3,为了测定它的纯度,取一定量的样品和盐酸反应,通过测量产生的氧气的体积,可以计算出过碳酸钠的含量。
(1)根据下图提供的仪器装置,组装一套测定商品过碳酸钠的实验装置,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是(填接口字母): 。
(2)装置④的作用是 。
(3)如果实验时,称取w g样品和过量盐酸反应后,测得氧气的体积(标准状况)为V mL,则此样品的纯度为 。
14.(6分)在200mL的混合溶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均为0.2mol/L,向该混合液中加入3.84g的铜,加热使其充分反应。试计算:
(1)理论上生成的一氧化氮(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21世纪教育网
(2)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溶液中Cu2+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选择题:
CCCDBBDC
9.(1)3:4 4:5 (2)8 (3)① ②③ (4)10a/b mol/L
(5)2∶6∶321世纪教育网
10.
物质(杂质)
除去杂质所需试剂
离子方程式
Fe(Al)
氢氧化钠溶液
2Al+ 2OH-+ 2H2O=AlO2-+ 3H2↑
SiO2(CaCO3)
盐酸
CaCO3+ 2H+= Ca2+ + CO2↑+ H2O
CO2(HCl)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H CO3-+ H+=H2O+ CO2↑
NaHCO3溶液(Na2CO3)
CO2
CO32-+ CO2+ H2O=2HCO3-
Na2CO3(NaHCO3)
氢氧化钠溶液
HCO3-+ OH-=CO32-+ H2O
Al2O3(Al(OH)3)
11、(12分)(1)Fe2+ 、Cu2+ ;Fe3+ ; Cu+2Fe3+=2Fe2++Cu2+ ;2Fe3+ + Fe= 3Fe2+ 、 Fe+ Cu2+= Fe2+ + Cu;
12.(14分)(1)MnO2+4H++2ClMn2++Cl2↑+2H2O(2分)21世纪教育网
(2)2MnO4-+16H++10Cl-2Mn2++5Cl2↑+8H2O(2分)21世纪教育网
(3)4HCl+O22Cl2↑+2H2O21世纪教育网
(4)①A13+ + 3NH3·H2O=Al(OH)3↓+ 3NH4+ Al(OH)3+ OH-=AlO2-+ 2H2O
0.01 mol21世纪教育网
②521世纪教育网
13.(1) a g h e f d c b (2)检验CO2是否完全被吸收
21世纪教育网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历 史
出题: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第Ⅰ部分 基础知识部分
(本部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礼记》中记载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①禅让制 ②世袭制 ③公有制 ④私有制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中国的汉字姓氏中,有许多起源于祖先的封地、封国,与这种现象直接相关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3.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4.下列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是建立的前提 B.奉行皇权至上原则
C.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D.延续了贵族分封制
5.“夏、商、周、汉封建(封建在这里的含义是‘封邦建国’)而延(长久),秦(朝)郡邑而促(短促)”的说法之所以是错误的,原因
A.没有看到秦统一的历史贡献 B.认为秦不是封建社会
C.把秦亡原因归于郡县制 D.没有指出秦的暴政
6.“秦始皇设职授官,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中止。”中止了“政治权力等级世袭”的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察举制 D.郡县制
7.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封国的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了
A.汉武帝贪财暴虐 B.列侯献酎金的金子有问题
C.汉武帝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8.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9.有学者认为:“科举考试的终结并不意味着其中合理因素与之俱亡。它所体现的许多有价值的观念具有永久的生命力,……成为人类共同的基本理念。”科举制度“具有永久的生命力”的理念是
A.公平竞争 B.以文治国 C.分科考试 D.学而优则仕
10.明初在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中,直接导致六部在中央机构中的权力地位提高的因素是
A.丞相的废除 B.皇权的加强
C.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D.内阁的废除
11.内阁制度的创立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地方职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中国社会的进步 D.君主专制的强化
12.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 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13.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4.《南京条约》签订后,欧洲资产阶级未能实现其向中国倾销工业品的愿望,主要原因是
A.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尚未打开 B.中国人民抵制洋货
C.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的矛盾尖锐 D.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的商品入侵起一定的抵制作用
15.早在1951年,周恩来总理曾指示“圆明园遗址要保留,地不要拨用了。”保留圆明园遗址,是因为它 ①是近代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②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③具有热爱世界和平的教育功能 ④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土崩瓦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6.马克思指出:“推动了大爆发(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这说明
A.英军入侵直接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B.英国军队协助清军剿杀太平天国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受西方革命影响而爆发 D.鸦片战争激化了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
17.时代赋予太平天国运动以新的内容和意义,其中最能体现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的是
A.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革命任务 B.它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它是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
18.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主要是指太平天国
A.没有现实的革命目标 B.对西方列强侵略缺乏警觉
C.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精神不彻底
1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有 ①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核心的扩张政策 ②日本爆发经济危机,社会动荡 ③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 ④清政府进行军事改革,编练新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0.李大钊曾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21.《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必须拆毁北京到大沽之间的炮台,外国列强的主要目的在于
A.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B.摧毁中国的反帝行动
C.控制中国的京津地区   D.干涉中国的内政外交
2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
23.1912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被称为“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主要原因是
A.实行三权分立的政体 B.完全与美国一样的政治制度
C.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D.确立了国民的权利与自由
2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这是为了
A.体现三民主义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C.维护共和制度 D.建立中华民国
25.之所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主要是因为21世纪教育网
A.它发生在十月革命后 B.它的发生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
C.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 D.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6.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27.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B.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D.中共“一大”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奋斗目标
28.下列属于八七会议内容的是①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 ②确定开展土地革命方针 ③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方针 ④决定发动南昌起义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这条 “相反的道路”的实践始于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B.南昌起义
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 D.八七会议
3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A.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B.是中共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31.在抗日战争中有两大战场,即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敌后战场。两大战场对抗战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下列对两个战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战场的作战方式不同 B.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是主战场
C.两个战场的地位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变化 D.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互为依存
32.1942年国统区某报纸评论:“平时军人开小差,一般人夸为精明干练,今日壮丁逃兵役,人人骂为冷血动物。”这主要反映了
A.民众普遍的厌战情绪 B.舆论对军人的评价很低
C.民众救亡意识的增强 D.舆论对滥抓壮丁的抗议
33.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下面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①抗战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全民族抗战是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③敌后抗日根据地始终是抗战的主战场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4.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35.解放战争防御阶段,蒋介石重点进攻的地区是?①陕北解放区? ②山东解放区? ③中原解放区? ④东北解放区
A.②③ ????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36.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B.实现了挺进中原地区的计划
C.取得了战略性大决战的胜利 D.攻克了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
37.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8.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D.中共八大召开
39.下列关于1954年一届人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结束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共同纲领不再代替宪法
C.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
D.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
40.导致文化大革命的主要根源是
A.错误地批判了吴晗的《海瑞罢官》 B.党内长期以来的“左”倾错误指导
C.“两个凡是”理论的影响 D.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形成
41.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是在
A.1954年一届人大 B.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中共十二大 D.1982年全国人大
42.下列属于新时期创新性重大举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3.在“一国两制”的构想中,最重要的原则是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共产党领导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坚持区别对待的原则
44.我国之所以能运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根本原因是
A.英葡国家力量的削弱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外交政策的成熟
45.我国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澳门回归祖国 D.香港回归祖国
46.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
A.打破帝国主义封锁 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 D.制定外交原则
47.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有色人种的首届洲际大会”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APEC会议
48.1971年,乔冠华率中国代表团参知了第26届联大,在这次会议上,乔冠华开怀大笑,西方记者把乔冠华的笑描述为 “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
A.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了会议的成功
D.中国促成了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的会晤
49.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A.中苏关系走向缓和 B.中美关系走向缓和
C.中日关系走向缓和 D.中越关系走向缓和
50.20世纪80年代,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有:①中国领导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工作的重心 ③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 ④世界形势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第Ⅱ部分 能力提升部分
(本部分12题,其中51-60题共1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61-62题为问答题,共30分;本部分总分50分。)
51.下列各项对王位世袭制取代民主禅让制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它违背历史发展规律,是一种历史倒退 B.它顺应历史发展要求,是一种历史进步
C.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D.它与私有制经济相适应
52.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说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握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53.有位学者把17世纪40年代明朝崇祯帝和英国查理一世两位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西方的崛起、东方的没落明显加快。该学者观察问题的依据是
A.政权发生更替 B.社会形态转变
C.国力对比变化 D.文化途径迥异
54.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同胞无辜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        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
55.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21世纪教育网
56.陈独秀认为,某历史事件体现出来的特点是“对于社会国家的黑暗,由人民直接行动,加以制裁”,该事件是 21世纪教育网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57.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沧桑与巨变。下列发生在南京的重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标志中国几千处来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
C.临时政府成立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D.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完全胜利
58.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
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
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 ?? ?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 ??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59.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
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形成稳定的关键。”“中国
没有陷入……政党争斗”的局面的原因是中国实行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依法治国方略
60.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
①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 ②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
③经济地位影响政治地位 ④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1.(14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各个时期都有着自己的完整的政治体制,体现出了独特的政治文明。围绕这一主题,回答一下问题:
(1)先秦时期有哪几种有代表性的制度?(4分)
21世纪教育网
(2)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制度。它由哪几部分组成?(3分)
(3)中国从秦朝开始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哪些利弊?(4分)
(4)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领导下建立起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由那几个部分构成?(3分)
62.(16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正常的发展被外国侵略者打断,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与富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鸦片战争是近代中国遭受第一次外来侵略,其中签署的《南京条约》有哪些内容?(4分)这场战争对中国影响如何?(1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1分)请说明理由(4分)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解放战争以中共领导的中国人民最终取得胜利,也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其历史意义有哪些?(6分)
21世纪教育网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参考答案(13/01/17)
选择题答案
AADDC DCBAA DBBDD DCCDD CBACC ADBCA BCAAB CDCCB BBCBC ABBBA

ADBBA CCCBB
61.
(1)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每点1分)
(2)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每点1分)
(3)利: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经济发展、中华文明传承等
(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
弊:决策带有随意性、官僚机构膨胀、影响行政效率、易滋生腐败等
(答出1点给1分,满分2分)21世纪教育网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每点1分,共3分。)21世纪教育网
62.
(1)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5个沿海城市、英国进出口货物的税额,中国需与英国商定。(4分)
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分)
(2)成(1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答出2点给4分)21世纪教育网
败(1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革命成果为袁世凯篡夺。(答出2点给4分)
(3)①结束了中国近百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人们期盼的新中国;②具有世界意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③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每点2分,共6分)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地 理
出题: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21世纪教育网
一、单项选择题(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
A.全球气候变暖 B.风力电厂增产
C.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2.读某区域地质面简图,图1,图中甲、乙、丙三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
图 1
A.断层、向斜、背斜 B.断层、背斜、向斜
C.向斜、断层、背斜 D.背斜、向斜、断层
3.读图2,广州冬季的寒冷阴雨天气主要由( )影响形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图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同一纬线的日期相同 B.同一经线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C.同一纬度昼夜长短相同 D.同一经度的日出地方时相同
5.下列原因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是( )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C.所处宇宙环境稳定 D.地球上有季节变化21世纪教育网
6.下图3中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下列选项中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地月系 B.②—银河系
C.③—总星系 D.④—太阳系
7.人类活动要考虑自然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中淘金选择凹岸 B.跨流域调水可解决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
C.聚落常沿河流沿岸平原分布 D.山区交通线沿山脊伸展
8.甲地(40oN,110oE)的昼长为14小时,则当天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
A.22时    B.18时20分    C.19时    D.19时40分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4。回答9—10题。
9.最近时期,地球位于图示中( )附近
A.甲 B.乙
C.丙 D.丁
10.此时段广州( )
A.昼将越来越短
B.正午太阳高度将越来越大
C.盛行东南季风
D.正处夏季
11.下图5中,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
图5
A.甲 B.乙 C.丙 D.丁
读右下图6,回答题12—13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2.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
A. 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13.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
A.A B.B C.C D.D
14.下列图示7表示某日天气形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①处偏北风 B.②处风力大于①处
C.③处多雨天气 D.④处为高压脊
15.下列河流径流图8中,有关其补给类型正确的是 ( )
图8
A.雨水补给为主 B.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为主
C.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D.地下水补给为主
16.读北半球三圈环流局部图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图9
A.甲处为副热带高压带 B.乙处为炎热干燥 C.①为暖气流,②为冷气流 D.①为西南风,②为东北风
17. 读季风图,图10,有关此图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此图表示7月份季风情况 B.此图表示1月季风情况
C.此季节太平洋上为低压 D.此季节亚洲大陆为高压
18.下列四个渔场中( )的成因与其它三大渔场不同
A.纽芬兰渔场 B.北海渔场 C.秘鲁渔场 D.舟山渔场
19.有关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能量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 B.太阳辐射以短波辐射为主
C.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弱 D.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强
20.如果黄赤交角缩小,则 ( )
A.热带、寒带范围缩小,温带范围扩大
B.热带、寒带范围增大,温带范围缩小
C.热带范围缩小,温带、寒带范围扩大
D.热带范围扩大,温带、寒带范围缩小
二、双向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11,回答21—22题。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
A.海陆间循环的环节包括①②③④⑤ B.我国夏季降水与①有密切关系
C.数字代表的水体中⑤的数量最大 D.植被覆盖越好⑦的量越大
22.有关水循环的意义,正确的是( )
A.水循环使全球水量不断增多 B.水循环维护着全球水体静态平衡
C.水循环使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D.水循环塑造着地表形态
23.读图12,图中地貌景观说法正确是( )
图12
A.该景观是风力侵蚀形成 B.该景观为喀斯特地貌
C.该景观为丹霞地貌 D.该景观主要为流水侵蚀形成
24.关于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及影响,正确的是( )
A.破坏森林 B.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C.各地农作物都减产 D.极端气候事件增加
25.关于地球的内外圈层,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地核
B.外部圈层包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21世纪教育网
C.软流层位于下地幔
D.水圈是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读板块分布示意图13,回答26—27题
图13
26.日本被称为“地震国”,原因是( )。
A.位于印度板块亚欧板块交接处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接处
C.生长边界 D.消亡边界
27.根据板块构造学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喜马拉雅山是板块挤压形成的褶皱山
B.地中海正在扩大将形成新的大洋
C.安第斯山脉是板块张裂形成的断块山
D.板块交接处火山活动多
28.下图14表示的地貌形态中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9.下图15中,能正确表示大洋模式的是( )
图15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图16中,几种大气运动形式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正确的是( )
图16
A.A B.B C.C D.D
三、读图综合题(共2大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读世界部分区域气候分布、洋流图(图17,大写字母代表气候,小写字母代表洋流),气候特征图(图18)回答(1)—(4)题。21世纪教育网
图17
图18
(1)根据图17所示洋流判断此季节为 ,判断理由是 。图17中J洋流为 ;从成因看属于 (类型)(5分)。
(2)广州的气候为图17中 (填字母)所示,类型为 气候成因是
。(4分)
(3) G气候对应于图18中 图,其气候特点是 。B气候类型为 ,它是受 和 交替控制形成(6分)
(4)H气候类型为 该气候在欧洲分布最广、最典型,原因是
。(5分)
32.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19和地质构造示意图20,回答(1)--(4)题:[21世纪教育网
图19
(1)图19中,甲乙丙三类岩石分别为 、 、 。①②表示的内力作用分别为 、 。(5分)
(2)由其它岩石形成甲岩石的作用过程包括 、 、 、 、 (5分)
(3)图20所表示的地质构造为 (背斜、向斜),判断理由是、
图中顶部岩层已不完整,原因是 (5分)
(4)图20地质构造对应于图19 (M、N)处。山地修隧道往往选择该处,其理由是
。(5分)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B 3A 4C 5D 6A 7C 8B 9B 10B 11B 12B 13C 14B 15A 16B 17A 18C 19B 20A
二、双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21BD 22CD 23BD 24BD 25AD 26BD 27AD 28AB 29CD 30BC
三、读图综合题(共2大题,每题20分,共40分)
31 (1)冬季 北印度洋逆时针方向洋流 西风漂流 风海流(5分)
(2)E 亚热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4分)21世纪教育网
(3)乙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低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压带 信风带(6分)
(4)温带海洋性气候 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势力强大;海岸线曲折(海水深入内陆) ;山地近南北向、地形平坦;利于西风深入(5分)
32.
(1)沉积岩 变质岩 岩浆岩 岩浆活动 变质作用(5分)
(2)风化 侵蚀 搬运 沉积 固结成岩(5分)21世纪教育网
(3)背斜 中部岩石老两翼岩石新 受张力易破裂,受外力侵蚀(5分)
(4)M 拱形构造比较稳固;地下水不会聚集(利于排水)(5)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经济生活
出题:高二备课组 审题:高二备课组 校对:高二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l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其吉祥物的构思、设计和制作完成后,就迅速进行了
商标注册。在这里,作为有偿使用的奥运会吉祥物标志
A.是商品,因为它具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很多消费者都认为,性价比高的商品是购买的首选。消费者看重商品的性价比,是因为
A.商品是价值与价格的统一体 B.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格的统一体
C.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D.商品是价值与货币的统一体
3.人民币外汇牌价(人民币/100美元)
时 间
美 元
人民币
2011年9月1日
100元
638.59元
2012年9月1日
100元
633.43元
对表中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A.美元升值 B.人民币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 D.人民币汇率降低21世纪教育网
4.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进口增加 ②出口减少
③出国留学将会相对便宜 ④使得我国的外汇收入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右图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来中的价格走势,根据该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生产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价值规律表现形式的是
7.甲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15个单位;乙商品的价格每下降10个单位,需求增加5个单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②乙商品需求弹性大,更适合采取“降价促销”的方式
③如果居民收入不断增长,则更适合扩大甲商品的生产
④如果整体经济不景气,则乙商品的生产会先受到冲击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21世纪教育网
8.某商品价格为300元,现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下列关于该商品的说法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A.若纸币发行量增加50%,而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商品价格为200元
B.若供求关系发生变化,而其他条件不变,则该商品的价格会低于或高于150元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商品价格为150元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此时该商品价格为200元
9.埃德加?莫兰在《社会学思考》中说,消费者具有两面性,一面是正常的,一面是病态的。今天,我们的心态同样纠结:一方面,认识到了刺激内需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欲望膨胀导致的享乐主义至上、铺张浪费盛行,也令我们心存犹疑。解决好这一两面性问题,关键在于
A.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
B.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C.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D.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的消费心理
10.“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中国好声音》的热播让花了6000万元冠名的加多宝十分得意。电视、报刊、网站、超市甚至连街边小卖部的墙上,加多宝的广告无孔不入。加多宝凉茶不费吹灰之力就走进了千家万户。这主要是利用了消费者的
A.从众心理 B.求异心理
C.攀比心理 D.求实心理
11.2012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市共接待旅游者15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8.9%;旅游总收入53.9亿元,创历史新高。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创历史新高的根本原因是
A.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D.国家大力倡导绿色消费
12.当前,许多白领阶层在购买家用轿车时选择贷款消费的方式。贷款买车之所以能够为广大白领所接受,是因为贷款消费
A.能够提高人们当前的收入水平 B.不受人们当前收入的影响
C.增强人们当前支付能力 D.可以减少人们的预期支出
13.2012年,在全国不少景区门票不断上涨的时候,杭州西湖景区门票免费已坚持了10年。门票免费虽然减少了门票的收入,却大幅度增加了杭州市餐饮、住宿、购物等行业的营业额,正是“用一张门票带动了第三产业”。这说明
①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带动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
②旅游需求的增加拉动服务业的发展
③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的关键是降低商品的价格
④经济发展了,居民消费水平才能提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2012年7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围绕提高流通效率、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商品质量、引导生产发展和促进居民消费,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着力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逐步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体系。上述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A.商品交换创造社会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交换环节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深刻影响社会再生产过程
C.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决定分配和消费
D.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实现商品的价值,交换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15.依据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某地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新机制,建立起“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转路子和“底金+分红+劳务收入”的土地流转分配方式。从所有制上看,这种土地合作制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个体经济
16.为了切实减轻小型微型企业负担,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财政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印发通知,决定从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起,对小型微型企业免征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这是因为
①小型微型企业与国有大型企业是地位不同的市场主体
②小型微型企业可以提供就业机会,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③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④扶持小型微型企业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1975年,柯达实验室诞生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但由于担心数码影像会冲击自己的胶片市场,公司管理层对此项发明不感兴趣,2012年1月19日,昔日胶片行业霸主——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上述材料给我们启示是
A.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B.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C.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D.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18.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以下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
①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②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③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④规范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12年10月25日,2013年度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已截止,最热职位8436选1。与此同时,也有414个岗位无人报考。上述现象启示劳动者应该
A.树立竞争就业观 B.树立自主择业观
C.努力提高职业技能 D.树立职业平等观
20.2011年国内汽车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至少存在100万的缺口。据悉,汽车维修企业里的高级技师底薪都在6000元以上,月收入高的则能达到1.2万元—2万元,但日渐红火的汽修业却处于维修人才匮乏、中高级技工紧缺的状态。这说明
A.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改变
B.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C.我国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发展需求还不完全适应
D.劳动者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21.在商业银行的众多业务中,其主体业务和基础业务分别是
A.贷款业务 结算业务 B.贷款业务 存款业务
C.结算业务 存款业务 D.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
22.保险不是改变你的生活,而是防止你的生活被改变。这句保险宣传语说明
①保险让每个家庭拥有平安
②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③订立保险的原则是自愿、公平互利和协商一致
④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受保人可以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股票
国债
定期储蓄
保险
80%
5%
10%
5%
①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合理 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
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下列关于股票与债券的区别,认识正确的是
①前者是由证券公司发行,后者由企业发行
②前者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后者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
③两者都具有风险大、收益高的特点
④前者不能从公司中退出股金,后者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必须偿还本金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5.下列对投资方式的特点表述正确的是
①储蓄存款——低收益无风险 ②债券——稳健的投资
③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并存 ④商业保险——避免风险的有效措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6.2010年7月 15日,中国农业银行发行的103.1亿股股票上市交易。假如你购买了农业银行的股票,你对该公司所拥有的权利是21世纪教育网
A.经营权 B.所有权 C.债权 D.使用权
27.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其中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B.生产资料公有制21世纪教育网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改革开放以后,李师傅的工作经历如下:国营轮胎制造厂工人→私营纺纱企业打工→开办个体餐馆→创办餐饮娱乐有限公司。下列选项中,对李师傅收入的分配方式的变化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B.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按劳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21世纪教育网
29.公平与效率二者不可偏废。解决漫画中问题的措施有
①提高企业最低工资标准 
②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 
③工资薪金所得实行超额累进税率 
④加强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0.下列体现“初次分配也要注重公平”的措施是
①建立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②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的分配秩序
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④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1. 购买债券所得,属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对这一分配形式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它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②它是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结果
③它是由宏观调控决定的分配形式
④它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分配形式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32.“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各项中属于合法的劳动收入的是
①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和奖金
②股金分红、技术股份分红和房屋租金
③农民出售各种农产品获得的收入
④国债利息和购买彩票获得的奖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2012年2月16日,在中央企业产权管理工作会议上,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要求积极推进结构调整。为此,我国加大对节能减排、自主创新方面的财政投入力度。国家增加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方面的财政支出,其意义是
A.节约财政支出,减轻财政赤字压力 B.均衡经济、科学、教育等方面的支出
C.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弥补市场不足 D.扩大内需,增强我国经济发展后劲
34.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但是另一方面,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35.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可能会
A.增加长期建设债券和中央财政赤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B.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减少货币供应量
C.适当减少国债和赤字,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
D.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控制货币信贷增长21世纪教育网
36.国家先预定每个税种的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准随意改变。这里指的是税收的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37.2012年我国税收收入呈现新的特点,东部、中部、西部税收全面增长。其根本原因是
A.国家对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 B.国家的宏观调控不断加强
C.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D.公民的纳税意识得到了增强
3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开店和购物,但不少人利用网上无凭证的便利不交税款。网上经营者不向国家缴税的行为,属于
A.骗税 B.欠税 C.偷税 D.抗税
39.“削峰填谷”调节分配是个人所得税的一项基本功能。我国新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6000万人免交个税。此举
①将大大降低我国的财政收入,影响宏观调控水平
②旨在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
③有利于减轻居民负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40.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对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紫砂煲进行了曝光:其内胆泥料都是由普通黄土添加一些化学原料制成的。“紫砂门”事件的出现说明
A.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 B.加强宏观调控是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前提
C.市场调节存在盲目性 D.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41.2012年7月15日,民航价格听证会在北京举行。有人说,民航价格听证会是“有形手”和“无形手”完成的一次真诚的握手。这里的“握手”是指
A.市场机制与价格杠杆相结合 21世纪教育网
B.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C.经营者的长远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消费者的当前利益结合
42.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表示,我国正在研究制定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和成渝经济区发展规划。这是国家运用( )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道德手段
43.京沪高速铁路总投资2209.4亿元,全长1318公里,时速将超过350公里,有望成为世界上营运速度最快的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要在国务院和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这表明
A.宏观调控在某些领域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目标
C.发展市场经济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
44.一台电脑由数以万计的人参与制造,他们当中大多数互不相识,让电脑得以形成的无数行为更没有任何人规定或指挥。从电脑的制造中可以看出
A.企业联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社会分工促进了生产效率提高
C.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D.社会道德在市场中起支配作用
45.目前,我国每年订立的经济合同大约有40亿份左右,但合同的履约率仅有60%左右。全国每年由于产品质量低劣或制假售假造成的各种损失达2000亿元。全国165万户企业的应收账款占销售收入的38%,是利润总额的8 5倍。达到14827亿元,因此增加的财务费用1年有2000亿元左右。关于信用缺失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信用缺失影响市场经济的运行质量
②信用缺失降低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效率
③信用缺失严重影响了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长
④信用缺失使市场交换根本无法进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未选、错选不得分
46.经济学上有个古老的原理叫“劣币驱逐良币”:在铸币时代,当那些“劣币”(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良币”(足值货币)收起来。结果,市面上“良币”越来越少,“劣币”越来越多。“劣币”之所以能驱逐“良币”,主要是因为
A.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一定是足值的货币
B.货币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内在尺度
C.作为交换媒介,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可以分离
D.“劣币”作为价值符号,能够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21世纪教育网
47.据报道,2012年8月份以来,日系数码和汽车产品在中国销售量大跌。下图描述的是该时期某日系品牌汽车的需求曲线由S1左移到S2。下列事件中可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品牌汽车生产商供应减少
B.钓鱼岛事件使部分中国消费者对日系产品产生抵触情绪
C.该品牌汽车采用新材料,售价较高
D.该品牌汽车被检测出存在安全性能缺陷
48.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2年7月6日开始,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我国做出降息决策的现实背景可能有
A.欧债危机蔓延,影响我国出口 B.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严重
C.企业成本居高不下,经营困难 D.居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
49.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A.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B.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C.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D.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50.五年前,小张在股市低迷时购买了某上市公司的股票,今年卖出时,该股票为他带来了3万元收益。这一收益的来源是
A.上市公司的利润 B.商业银行的利息
C.证券公司的利润 D.股票买卖的差价
51.改革开放33年来,中国政府多次上调国家扶贫标准,最近更是连续3年上调(如下图)。中国政府多次上调国家扶贫标准
A.说明了我国正逐步推行高福利政策
B.提高了社会保障的水平和能力
C.将逐步取消人们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52.在我国,房地产业是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其中诞生了不计其数的百万、千万乃至亿万富翁。然而,人们却发现,在许多地方的纳税大户排行榜中,房地产企业却鲜在其中,“赢利巨人”却是“纳税侏儒”。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与他们虚报开发成本,人为隐瞒利润,逃避税收有重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
A.加强税收征管,依法打击偷逃税款行为
B.完善税制、提高税率、扩大税目
C.加强税法教育,强化依法纳税意识
D.使每一个公民都成为直接纳税人
53.近年来,中央财政对民生的投入不断增加。新医改启动,各级财政在三年内将投入8500亿元,让“全民医保、病有所医”变成现实;全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启动,700多亿元中央财政让全国10%的农村老人率先享受每年660元的养老补贴。上述材料充分发挥了财政
A.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
C.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D.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
54.国家的宏观调控应该以( )为主。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市场手段
55.2011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忧思。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B.诚信经营,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C.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
D.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主观题(两大题,共35分,请写在答题卷上)
56.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决不能绕过普通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1)结合材料1,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8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材料2,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10分)
57.材料一:表1:2008~2011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企业盈余、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变化情况
指标
年份
政府财政收
入(%)
企业盈余(%)
劳动者
报酬(%)
2008
17.3
29.6
41.4
2009
18.4
30.6
41.0
2010
20.6
31.3
39.7
2011
24.3
约31.6
约39.2
注:美国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接近70%,其他国家和地区普遍在54%~65%之间。
表2:我国的基尼系数变化情况
20世纪80年代
2002年
2007年
2010年
0.21~0.27
0.4
0.463
0.469
注:基尼系数是反映居民之间收入差异程度的指标。0.2~0.3表示比较平均,0.3~0.4表示收入差距较大,0.5以上表示收入差距悬殊。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
(1)材料一中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6分)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请你为如何分好“蛋糕”提出合理化建议。(11分)
21世纪教育网广东实验中学高一《经济生活》期末测验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A
A
A
A
D
C
A
11
12
13
14
15
16[21世纪教育网]
17
18
19
20
B
C
A
B
B
D
B
C
D
C
21
22
23
24
25[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6
27
28[21世纪教育网
29
30
B
C
B
C
C
B
B
B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C
D
A
C
C
C
A
A
41
42
43
44
45
B
A
D
C
A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AC
BD
AC
BD
AD
BD
AC
BC
AC
AC
56.(1)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2分)新能源汽车投入大、成本高,是其价格偏高的根本原因。(2分)
②供求影响价格。(2分)新能源汽车产量和保有量不高,影响新能源汽车供给,推涨车价。(2分)
(2)①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2分)21世纪教育网
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倡导“绿车”消费,必将形成新的消费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4分)
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一个新的“绿车”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产业链的出现和成长。(4分)
57.(1)表1反映了2005~2008年我国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下降;与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较低,说明我国政府、企业、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不合理。(3分)
表2反映了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不断增大,表明居民收入差距呈扩大趋势,个人收入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3分)21世纪教育网
(2)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坚持共同富裕的目标。(3分)21世纪教育网
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4分)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分配的公平。(4分)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数 学
本试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收回。
第一部分(基础检测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的值为( *** )
A. B. C. D.
2.已知则等于 (*** )

3.函数y=cosx·|tanx|  的大致图象是( *** )

4.在锐角中,若,则( *** )

5.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
A.tan B.sin
C.tan6.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
A. B. C. D.
7.已知函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B.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C.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D.此函数的最小周期为,其图像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8.已知2tanα·sinα=3,-<α<0,则cos的值是(*** )
A.0 B. C.1 D.
9.若,则(*** )
A.; B.; C.; D.
10.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当时,,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 (每题5分,共20分)
11. 已知扇形的弧长和面积的数值都是2,则其圆心角的正的弧度数为____***____.
12.若集合M=,N=,则M∩N=___***___.
13.如图,在正方形中,是边的中点,是边的
中点,设,那么的值等于_______***_____.
14.给出下列四个结论:
①若角的集合,
则;
②函数的周期和对称轴方程分别为
③ 已知sin=,则sin=
④要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请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
三、解答题:
15.(本题满分10分)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
(1) 求的值; (2)求的值.[21世纪教育网
16.(本题满分10分)已知函数一个周期的图象如图所示。 21世纪教育网
(1)求函数的表达式;21世纪教育网
(2)若,且A为△ABC的一个内角,求:的值。21世纪教育网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1)当时,写出由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所对应的
函数解析式;
(2)若图象过点,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求的值.
第二部分(能力检测50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8.已知,,,,则三数的大小关系是 ( *** )

19.函数,函数,若对任意,总存在,使得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5分)
20.已知函数是定义在上的减函数,且对一切实数,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本题满分10分)已知
(1)求的值域;
(2)若,求的值。
22.(本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是一个奇函数.
(1)求的值和使成立的的取值集合;21世纪教育网
(2)设,若对取一切实数,不等式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3.(本题满分13分)
设函数是定义在区间上的偶函数,且满足。记.已知当时,.
(1)求函数的解析式;21世纪教育网
(2)设,表示使方程 在上有两个不相等实根的的取值集合.
①求;
②求.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D 3.C 4.B 5.D 6.D 7. B 8.A 9.C 10.D
二、填空题: (每题5分,共20分)21世纪教育网
11. 1 12.M∩N=. 13.14.【①、②、③】
三、解答题:
15.解:由角的终边过点知:,
,,……21世纪教育网…4分
(1)  …………21世纪教育网…6分21世纪教育网
=,…………………7分21世纪教育网
(2) 。。。。。。。。。。9分
=。……………10分
16. 解:(1)从图知,函数的最大值为1,
则 函数的周期为,而,则,
又时,,而,则,
∴函数的表达式为。 ……….+4分(各1分)
(2)由得:
化简得:,……………………………………6分
∴ ……………………7分
由于,则,但,则,即A为锐角,…8分
从而 因此。 ………….10分
17.解:(1)由已知,所求函数解析式为。 ……………………3分
(2)由的图象过点,得,所以,.
即,. …………………4分
又,所以.
当时,,,其周期为,
此时在上是增函数; ……………………….6分
当≥时,≥,的周期为≤, …………8分
此时在上不是增函数. …………………….9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所以,. ……21世纪教育网……10分
第二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分)
18. C 19. C
二.填空题(5分)
20. -1
三.解答题
21. 解:(1)
……………………2分
∵ ∴ …………………3分
当,即时,有最小值0。当时有最大值。值域: …………………5分
(2),得 …………6分
∵ ……………7分21世纪教育网

∴, ……………8分
得 ……………9分
. ………10分
.
(1). ………….4分 ……..5分
23.解:(1)因为
所以 是以2为周期的函数, ………………..2分
, ……………..3分
当时,, ………………4分

的解析式为:. ………………5分
(2).①设, 则 , ………..6分
方程 可化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令 方程(*)在上有两相异实根,则:
………….8分
. ………9分
②当且时,化为,
令 ………………10分

则 ………21世纪教育网………….11分
即 ………….13分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 (上)高一级模块考试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1分)
一、单选题(3*11=33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抬头望明月,月在云中行",其中诗名:“月在云中行”,选取的参考系是地面
B.广州出租汽车的起步价是10.00元/3公里,其中的“3公里”指的是路程
C.一物体向东做直线运动,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3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5m/s
D.伽利略总结出牛顿第一定律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单位制中,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F=kma中的K都等于1
B.牛、千克、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基本单位
C.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理想实验”法
D.在用课本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华站在竖直电梯中放在底部的台式弹簧测力计上,当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于重力时,电梯可能减速向上运动21世纪教育网
B.跳高时,运动员蹬地面的力和地面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天平、气压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都不能在完全失重的“神舟七号”飞船中正常使用
D.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突然刹车,车上的乘客会向前倾斜,这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因而使乘客倾倒
4.一辆电车做直线运动,速度v=b t函数关系随时间变化。其中b=0.3 m/s2
A.电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电车的速度变化量大小是0.3 m/s
C.电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D.电车的初速度为0.3 m/s
5.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取10m/s2)。如图,描述物体的位移x-t、速度v-t、水平力F-t的情况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g=9.8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初速度为零
B.在开始运动的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4:9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4:9
D.从开始运动起下落9.8m、9.8m、9.8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
7.一辆汽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0.5m/s2,一辆自行车在同一地点作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4m/s,问汽车经过多少时间后汽车可以追到自行车:
A.4s B.8s C.16s D.12s
8.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为m的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时弹簧位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的夹角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长度压缩了
B.弹簧的长度压缩了
C.弹簧受到的合力为2
D.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
9.如右图,轻弹簧上端与一质量为3m的木块1相连,下端与另一质量为m的木块2相连,整个系统置于水平放置的光滑木板上,并处于静止状态。现将木板沿水平方向突然抽出,设抽出后的瞬间,木块1、2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有
A., B.,
C., D.,
10.如图所示,小车只能在水平面上运动,悬挂于小车里的小球始终偏离竖直方向θ角(θ角不变),小球相对小车静止不动,则
A.小车可能向右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B.小车可能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小车地板上相对小车静止的木块不受静摩擦力作用
D.在小车地板上相对小车静止的木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11.一质量为m的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始终静止在粗糙的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则:
A.物块将沿斜面加速下滑
B.物块仍处于静止状态
C.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不变
D.物块的合外力增大
21世纪教育网
二、双选题(3*6=18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选得不全的得2分)
12.A、B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
A.在0至4s内A、B两物体运动方向一定相同
B.在4S时A、B两物体不可能相遇
C.t=4s时,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B物体的加速度为-1.75m/s2
1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为R、质量为M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粗糙,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21世纪教育网]
B.地面对半球体的支持力大小为(M+m)g
C.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mgcos
D.质点受到半球体对它的支持力大小为mgcos[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4.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白色的传送带以速度v=6m/s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小煤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若A端与B端相距30m,则(g=10m/s2)
A.小煤块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B.小煤块一直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C.全过程中,小煤块先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后不受摩擦力作用
D.全过程中,小煤块先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后受到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15.质量为m的圆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的竖直挡板之间,如图.当挡板由图示虚线位置(此时挡板与斜面垂直)缓慢地转至竖直位置过程中,关于斜面和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大小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对圆球的弹力先变小后变大
B.斜面对圆球的弹力逐渐变大
C.挡板对圆球的弹力逐渐变大
D.挡板对圆球的弹力先减少后增加
16.物体由静止向右做加速度为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s内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不变,以后每隔1s加速度的方向都改变一次,但大小不变,则第3 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1及前3s内物体的位移S1分别是:
A.v1=2m/s,方向水平向左 B.v1=4m/s,方向水平向右
C.s1=6m,方向水平向右 D.s1=0m21世纪教育网
17.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小球接触弹簧起的一小段时间内,小球的加速度方向仍竖直向下
B.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不断变小
C.小球先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D.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9分)
18.(共18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1分)
(1)(共7分)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如下:
A.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绳的末端系好绳套;
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拉橡皮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下O点位置,记下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D.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通过细绳把橡皮条拉伸,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记下细绳方向OC;
E.按选好的标度从O点沿两绳的方向作两分力F1、F2、F的图示;
F.再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做F1和F2的合力F,比较F和F’,得出结论;
① 在本实验中,下列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是( )
A.两个分力F1和F2的夹角最好接近1800
B.在弹簧测力计的量程范围内,两个分力F1和F2的大小要适当大些
C.拉橡皮条的绳套要短一些好
D.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必须与木板平行,读数视线要正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② 上述实验步骤中,
(a)有重要遗漏的步骤是 和 。
(b)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 。
③ (2分)在丙图中画出力的图示:
a.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得F’= N。(注意估读)
b.按同样的标度作出力F’的图示。
c.按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
(2)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时,某学生将实验装置如图甲安装,准备接通电源后开始做实验.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① (每空2分)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工具,应该接 (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1世纪教育网
② (2分)图中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
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选择最优的选项)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一下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一下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
D.当改变小车的质量时,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③ (2分)实验中要进行质量和的选取,才能认为绳子的拉力约等于mg,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
A.=100, =40、50、60、80、100、120
B.=200, =10、15、20、25、30、4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200, =40、50、60、80、100、120
D.=400, =10、15、20、25、30、40
④ 图乙 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为5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4.22 cm、=4.65 cm、=5.08 cm、=5.49 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周期为T=0.02s,则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C= m/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小车的加速度的符号表达式为:= (用上面的符号表示)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 在验证当小车的质量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与合外力F的关系时,小华所在的实验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其原因可能是___ ____________;图线的斜率代表的物理意义是: 。
19.(10分)汽车起动的快慢用车速从0增加到100km/h 所需要的时间表示(汽车的加速过程可以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某汽车的质量m=1×103kg ,汽车所受的阻力f为车重的0.1倍,汽车从速度为零增加到v1=100km/h 所用时间t=7s 。求这过程中
⑴ 根据运动学的相关知识,可求得汽车加速过程的加速度多大?(为简化计算100km/h约等于28m/s)
⑵ 加速期间汽车的牵引力多大?(g取10m/s2)
21世纪教育网
20.(10分)在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运动员手拉绳索向上攀登,最终点燃了主火炬。可将过程简化。一根不可伸缩的轻绳跨过轻质的定滑轮,一端挂一吊椅,另一端被坐在吊椅上的运动员拉住,如图所示。设运动员的质量为m=60kg,吊椅的质量为M=20kg,不计定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取。研究当运动员与吊椅一起匀速上升的阶段,试求该过程中(要求一定要作出受力分析图)21世纪教育网
(1)绳拉运动员的拉力大小?
(2)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大小和方向?
21.(11分)如图所示,物体A质量mA=10kg, A的初速度V0=12m/s, 方向沿斜面向下,已知斜面足够长,B离地面足够高,A、B均可看成质点,绳子的质量不计且始终绷紧,g=10m/s2,sin370=0.6,cos370=0.8(要求一定要作出受力分析图)
(1)若A与斜面间无摩擦,A、B均作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B的质量mB?
(2)若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将B换成质量为mB′=20kg的物体(提示:此时绳子的拉力不等于物体B的重力), 求物体A开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并求5s时物体A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块考试---物理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3*11=33分)
1B 2C 3B 4C 5D 6A 7C 8B 9C 10B 11B
二、双选题(3*6=18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选得不全的得2分)
12AD 13BC 14AC 15BC 16BC 17AD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49分)
18(1)(8分)①BD ②(a)C D (b)并记下两条细绳的方向;把橡皮筋和细绳的结点拉到步骤C中的“O”位置。③4.00N ,图略 (每空1分)
(2)(10分)①(2分)交流。② (2分)B ③(2分)D ④0.49m/s , ⑤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斜面的倾角大小;小车总质量的倒数
19.(共10分)汽车的初速度为零,汽车的末速度v1=28m/s
根据 (2分)
(2分) 21世纪教育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或依F合=ma有)
① (2分)
② (2分)
根据①②得
=5×103N (2分)
20(共10分)解:(1)对运动员和吊椅整体:
2F=(m+M)g 2分
可得:F=400N 2分

(2)对运动员:
F+N=mg 2分
可得:N=200N 1分
依牛顿第三定律:运动员对吊椅的压力N’=N=20N,方向竖直向下 1分
受力分析图各1分,图略
21(共11分)解:(1)当A、B作匀速运动
对B:T=mBg ① 1分
对A:mAgsin370=T′ ② 2分
依牛顿第三定律T=T’ ③
由①②③可得:mB=6kg 1分
(2)当B换成质量为mB′=20kg时
由于:mBg+μmAgcos370>mAgsin370,所以开始运动时,A沿斜面向下作匀减速直线运动,B向上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对A:F合=ma有:
T+μNA-mAgsin370=mAa1 ④ 1分
NA= mAgcos370 ⑤ 1分
对B: mB′g- T′=mBa1 ⑥ 1分
依牛顿第三定律T=T’ ⑦
由④⑤⑥⑦可得:a1=6m/s2 1分
从开始运动至停止时间:
停止时:由于mB′g>mAgsin370+μmAgcos370,所以接下来A沿斜面向上作匀加速直线运动,B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对B:mB′g- T′=mBa2 ⑧21世纪教育网
对A:F合=ma有:
T-μNA-mAgsin370=mAa2 ⑨ 1分
NA= mAgcos370 ⑩
由⑧⑨⑩可得 1分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t2=t-t1=(5-2)s=3s
从停止后经过6s时,,方向沿斜面向上 1分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模块一考试
生 物
命题:高二备课组 审定:高二备课组 校对:高二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简答题两部分,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面的例子中属于生命系统种群层次的是
A.池塘中的一尾鲤鱼 B.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池塘中的鲤鱼等全部生物 D.生活着鲤鱼的池塘
2.细胞学说的创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不能说明
A.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单位 B.生物之间有一定的亲缘关系
C.细胞是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D.把动物和植物统一到都有细胞这个共同的基础上
3.某单细胞生物无核膜结构,但可以利用CO2合成糖类物质,该生物是
A.蓝藻 B.变形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4.建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施莱登和
A.沃森 B.施旺 C.达尔文 D.克里克
5.下列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乳酸菌、人体肿瘤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含有核糖体
C.都属于原核生物 D.都具有增殖能力
6.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组成糖类和脂质的化学元素相同 B.可以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C.C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D.各种元素都可以在非生物界中找到
7.水对细胞的活动有重要作用。细胞内的水可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结合水的作用是
A.使细胞衰老 B.运输营养物质
C.维持细胞酸碱平衡 D.作为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8.蛋白质功能多种多样,下列与其功能不相符合的是
A.酶——催化 B.抗体——免疫
C.载体——运输 D.肌肉细胞的蛋白质——调节
9.下面是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下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①移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①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⑤
10.对比DNA和RNA的化学成分,RNA特有的是
A.核糖和胸腺嘧啶 B.核糖和尿嘧啶
C.脱氧核糖和尿嘧啶 D.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11.黄豆种子在黑暗中萌发成幼苗,下表是经过处理后得到的数据,根据表中的数据得出下面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21世纪教育网
处理方法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称量指标21世纪教育网
重量(g)[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种子
幼苗
直接称重
湿重
160
750
70℃,72h
干重
138
118
550℃,16h
灰分
2
2
  A.幼苗的湿重增加,增加的物质主要是水
  B.幼苗的干重减少,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C.灰分的重量很小,是因为大量的C、H、O在处理中逸失
  D.幼苗和种子相比,有机物的种类减少
12.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提高细胞内化学反应速率
13.下列事实能说明细胞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的是
A.细胞核是储藏遗传信息的场所 B.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
C.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结构的配合 D.细胞分裂时染色质转变成染色体
14.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不能体现在
A.在细胞内外的物质运输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B.必要时,直接被氧化分解为细胞供能
C.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大量的附着位点
D.使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区域化
15.下列关于细胞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所以它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D.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16.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使其进入细胞参与胰岛素的合成,然后再用仪器测试放射性出现的部位及其顺序,正确的是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中心体 ④染色体 ⑤高尔基体
⑥细胞膜 ⑦细胞核 ⑧内质网
A.②⑦④⑤⑥ B.⑧②⑤⑥ C.⑥②⑧⑤⑥ D.②③⑧⑤
17.做质壁分离实验时,若撕取的洋葱表皮连带了许多叶肉,则实验效果较差,其主要原因是
  A.叶肉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   B.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困难
  C.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D.叶肉细胞与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不同步
18.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浸润在0.3g/mL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见右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L是细胞壁,M是液泡,N是细胞质
B.将视野中的细胞浸润在清水中,原生质体会逐渐复原
C.实验说明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物质透过性上存在显著差异
D.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宜作为该实验的实验材料
19.下列图中,① 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 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 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20.肾小管的细胞内有大量的线粒体,这说明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与下列哪项运输方式有关
A.自由扩散 B.协助扩散
C.主动运输 D.渗透作用
2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分子构成的膜结构
B.细胞的生物膜都含有糖蛋白
C.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脱氧核糖核酸(DNA)
D.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
22.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构成了生物膜的基本骨架21世纪教育网
B.细胞膜上的d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的功能越复杂
C.a在细胞膜的内侧
D.d既影响生物膜的流动性,又影响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23.线粒体DNA上的基因所表达的酶与线粒体功能有关。若线粒体DNA受到损伤,则下列细胞的功能受影响最大的是
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根毛细胞吸收水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K+ D.肺泡细胞吸收氧气
24.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和颜色变化如何?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25.将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放在红墨水中染色15~20min,结果发现胚没有被染上红色,胚乳被染上了红色。这表明
A.胚细胞和胚乳细胞都是活细胞     
B.胚细胞和胚乳细胞都是死细胞
C.胚细胞是活细胞,胚乳细胞是死细胞  
D.胚细胞是死细胞,胚乳细胞是活细胞
26.运用“人工膜技术”制作的携有抗体的磷脂微球体药物如图所示。当药物被注射到实验鼠血液中一段时间后,首先在某种癌细胞内检测到药物已经进入。据此认为,药物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膜融合或细胞胞吞
B.药物分子透过微球体与细胞膜的自由扩散
C.药物分子通过识别细胞膜载体的主动运输
D.抗体与细胞识别后诱发微球体的主动侵染
27.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C.主动运输、胞吞 D.胞吞、主动运输
28.利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A瓶先敞口培养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瓶
B.A瓶密封后,应该立即连通B瓶
C.A瓶密封后,培养一段时间,再连通B瓶
D.实验结束后,在B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检验酒精
29.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得到下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
适温度也逐渐升高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
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约为8
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0.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 C.2倍 D.3倍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2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未选、错选得0分。)
31.烟草、烟草花叶病毒、T4噬菌体这三种生物中
A.含核酸的种类依次为2、1、1 B.含核苷酸的种类依次为8、4、4
C.含碱基的种类依次为8、4、4 D.含五碳糖的种类依次为2、2、1
32.构成细胞的有机化合物及其组成元素如下表:
有机化合物
组成元素

C、H、O

C、H、O、N、P

C、H、O、N,很多种类还含有S

C、H、O,很多种类还含有N和P

请根据上表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核中不含甲类化合物 B.细胞膜中不含乙类化合物
C.线粒体中不含丙类化合物 D.细胞质基质中含丁类化合物
33.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磷脂 B.胰岛素 C.纤维素 D.胆固醇
34.下列叙述中,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A.都是细胞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 B.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C.基本组成单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
35.将鼠的肝细胞磨碎,离心后试管中有一层成分含许多呼吸酶。这些呼吸酶可能来自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线粒体 D.核膜
36.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B.合成ATP所需能量可以来自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37.下列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遗传物质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C.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蓝藻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8.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稻主动吸收离子需要根细胞膜上的载体协助
B.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C.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加工的场所
D.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只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
39.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就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物质有
A.K+ B.CO2 C.甘油 D.葡萄糖
40.关于右侧的概念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②所示的过程不需要消耗ATP中的能量
B.只有①所示的过程能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
C.大分子只有通过①所示的过程才能进入细胞
D.蜜饯腌制时蔗糖进入细胞与过程①和②有关
41.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升高,表明水稻细胞排出Mg2+、Ca2+
B.水稻吸收Mg2+ 、Ca2+少,番茄吸收Mg2+、Ca2+多,表明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C.水稻对 SiO44-的吸收量大,是因为水稻细胞内SiO44-含量最低
D.该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水和离子的吸收是相互独立的过程
42.下列关于原生质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生质层实质上就是一个植物细胞
B.原生质层是由细胞壁、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的
C.原生质层有选择透过性
D.原生质层由植物细胞的液泡膜和细胞膜以及两膜之间的细胞质构成
43.下列有关水与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是呼吸作用的原料,水参与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在线粒体内膜上
B.水是呼吸作用的产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水的场所是在内膜上
C.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有氧呼吸
D.在呼吸作用的第一和第二阶段没有水生成
44.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会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乙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会使丙酮酸减少
C.若丙能抑制 ATP 的形成,则会使 ADP 的消耗增加
D.若丁能抑制 [H] 被氧化成水,则会使 02 的消耗减少
45.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呼吸作用的产物有
A.CO2 B.乳酸 C.酒精 D.O2
第II卷 简答题(共40分)
三、非选择题(以下除特别注明之外,每空1分,共40分。答题在[ ]内只写数字序号)
46.(10分)下图中A与B表示人体细胞内两种重要的有机物,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占细胞干重含量 的有机物,写出其基本单位a的结构通式: 。
(2)上图中由a构成A,首先是多个a分子通过 而连接形成多肽链,连接多个a分子间的化学键可表示为 。
(3)生物体中组成A的a约有 种,但在细胞内每种a的数目成百上千,a分子形成多肽链时,不同种类a的 千变万化,多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A的
千差万别,因此A分子的结构极其多样,从而在细胞中承担多种功能。
(4)有部分病毒(HIV、SARS、H5N1等)的遗传物质和人及大多数生物不同,如果用B表示这些病毒的遗传物质,则b的具体名称是 。
(5)健康人尿液中无A物质,而肾炎病人有。检测病人尿液是否有A物质,可帮助医生确诊肾炎。检测时,应选用的试剂是 ,它与A物质发生作用,产生 色反应。
47.(10分)下图为高等动物细胞及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据图回答:(注明[ ]内填代号)
(1)在图甲细胞的各种结构中,高等植物叶肉细胞没有的是[ ]______________。
(2)若图甲是一个心肌细胞,细胞中的细胞器[ ]较多,这与心脏不停地节律性搏动相适应。
(3)若图甲是人的唾液腺细胞,让该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在一定时间内,放射性同位素会依次出现在图中的哪些部位?[ ⑩ ]→[ ]→[ ]→ ①。
(4)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对图甲细胞染色后,用显微镜看到细胞核显绿色,细胞质显红色,这反映了 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主要分布在在细胞质中。
(5)图乙a-b中,代表O2进入细胞过程的是 ;可代表碘进入细胞过程的是 。
(6)要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动物成熟的 做实验材料,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图乙中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一定的 。
48.(10分)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植物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M点表示植物组织释放的CO2较多,这些CO2是 的产物。
(2)在0%<氧的浓度<10%时,该器官的细胞呼吸方式是 。
(3)上线与下线相交于P点,对于N、P点,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双选)
A.P点时,植物既进行无氧呼吸,又进行有氧呼吸
B.P点时,植物只进行有氧呼吸,此时无氧呼吸被完全抑制
C.N点时,无氧呼吸强度最弱
D.N点时,植物呼吸强度最弱
(4)由上分析,保存水果、蔬菜应 ( )
A.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 B.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
C.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 D.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
(5)阴影部分的生物学含义是 。
49.请回答以下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I.(5分)两个学生在研究温度对两种天然酶(能催化同一种反应)的作用后绘制了如下数据图。观察他们的数据图,回答问题:
(1)酶B达到最大活性的温度是 ,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速率相等的温度是 。(最好给出单位℃)
(2)可能来自于热泉中的细菌体内的酶是 。
(3)在0~40℃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酶A的活性 。
(4)如果先将酶B置于100℃的温度下,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反应速率的变化是 。
II.下面是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并放置于 中直至试管中出现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
(2)在盛有10mL3%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新鲜的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液时,试管中有大量气泡生成,将点燃的卫生香插入试管,火焰变得明亮,这个实验证明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 。
(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小麦叶片叶绿体不必染色,这是因为 。
(4)若利用小麦的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应该调节光圈,使视野变 。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期末考试
生物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A
A
B
D
A
D
D
A
B
D
D
C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C
A
C
C
B
C
C
C
C
A
D
C
C
D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21世纪教育网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AB
BD
AD
BD
BC
BC
BD
CD
BC
CD
BD
CD
AC
BD
AB
三.非选择题(共40分)
46.(10分) (1)最多

(2)脱水缩合 —CO—NH— 21世纪教育网
(3)20 排列顺序 空间结构
(4)核糖核苷酸 (5)双缩脲试剂 紫
47. (10分)
(1)[ ⑨ ] 中心体 (2) [⑧ ] 线粒体
(3) ⑦ → ③(2分)
(4)DNA RNA (5)b a
(6)红细胞 流动性21世纪教育网
48.(10分)
(1)无氧呼吸(2分) (2)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同时存在(2分)
(3)B、D(2分) (4)B(2分) 21世纪教育网
(5)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或无氧呼吸的强度)(2分)
49.(1)80℃ 50℃ (2)B (3)增强 (4)不变21世纪教育网
(1)水浴加热 还原性糖 (2)过氧化氢酶 (3)叶绿体本身显绿色 (4)暗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模块二考试
英 语
命题:高一备课组 校对:高一备课组 21世纪教育网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I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21世纪教育网
第一节 听力理解 (3段共9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9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3题。
1.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In an X-ray room B.In the man’s home C.In a clinic(诊所)
2.What’s wrong with the woman?
A.She doesn’t have a regular physical exercise.21世纪教育网
B.She is much too heavy than normal.
C.She doesn’t have her meals regularly.
3.What does the woman have to do to better her health?
A.She has to follow the man’s instructions strictly.
B.She has to do more physical exercise and eat more.
C.She has to drop in on the man regularly.
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4-6题。
4.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man to show her?
A.Photo album of his family. B.Record of his family tree.
C.Books by his ancestors.
5.Who is the head of the man’s household?
A.His father B.His grandmother C.His mother 21世纪教育网
6.How did the man think of his step-mother at first?
A.He was quite critical of her. B.He accepted her immediately.
C.He hated her from the beginning.
听第三段对话,回答第7-9题。
7.When will the park be open?
A.From 8:00 am to 5:00 pm B.From 7:00 am to 11:00 pm
C.From 11:00 am to 5:00 pm.
8.How much does it cost for children to go in the park?[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Four dollars fifty. B.Three dollars C.Three dollars fifty
9.What will the children like in the Snow Shill Manor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Masks B.Clocks C.Swords
第二节 信息填空(共11个空,每空1分,共11分)。请根据你所听到信息填写相应的空格,并把答案写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录音播放两遍。
Dear Mrs. Johnson,
It is a pleasure to write this letter because it gives me 10 to tell you how much I enjoyed your hospitality last weekend. It was my first visit to an American family and, at first, I was very anxious about my 11 English and my knowledge of American customs. Then I saw you and your children waiting for me at the station with 12 of welcome on your faces. I immediately knew that everything was going to be all right. You and your wonderful family 13 at ease right away.
There are many 14 of the weekend that I will keep with me forever. Above all, I will remember that you made me feel at home. There were so many new and different things for me to see and do. I particularly enjoyed 15 the countryside with Mr. Johnson and you and seeing the charming colors of the leaves on the trees. I liked playing baseball with 16 , Jimmy and Joey. They were very patient with me and full of fun. Tell them I will teach them how to play soccer next time. I also had a good time at the community square dance on 17 . It was my first square dance, and I can not forget how friendly and kind everyone around was.
I am back at school again now and I am very happy because I know now a real American family and it is one of 18 families I have ever met. Because my English is still not very good, I can not express my 19 better. I can only say “Thank you” and hope that someday you will visit 20 and I can return your hospitality.
Sincerely yours21世纪教育网
Ⅱ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0分)请根据题意,从21--30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She should have offered to pay---- ________, she is a millionaire.
A.after all B.above all C.in all D.at all
22.When a pencil is partly in a glass of water, it seems as if it ________.
A.breaks B.has broken C.were broken D.had been broken
23.A bridge _____________ in the distance and its construction _____________ in a year.
A.is being built; will be finished B.is built; has been finished
C.has been built; is being finished D.is being built; is finished
24.-----Tom, it’s a great pity that you missed the fantastic show last night!
----- I agree. I ________ it too if my friend John hadn’t come unexpectedly.
A.should have watched B.must have watched
C.could have watched D.ought to have watched
25.Sometimes we are asked ______ the possible result of an action will be.
A.that we think B.what we think C.what do we think D.that what we think
26.I feel so grateful for your selfless help, ______ I would not have become _______ I am today.
A.with which; which B.without which; who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without which; what D.with which; that
27.Never before ________ such a difficult time, and nor ________.
A.we have experienced; they have B.have we experienced; have they
C.did we experience; they did D.we had experienced; had they
28.These two pairs of shoes are the same ________ size, and they are _______ the same quality. In addition, you can pay either _____ cash or ______ cheque.(支票)
A.in; of; in; by B.in; on; in; with C.of; of; by; in D.on; in; with; through
29.China has been developing rapidly since its foundation, but as is known to us, she is still a country _______________ the Third World.
A.belongs to B.belonged to C.belonging to D.to belong to
30.We could have been here in time. But our car ______ halfway, so it is not our intention to keep you waiting here for so long.
A.broke up B.broke into C.broke down D.broke out
第二节 语法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标号为31~40的相应位置上。
Long ago the Emperor decided to hold a swimming race between 13 different animals.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finished would decide the order of their 31 (appear)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All the animals lined up on the river bank and 32 (give) the task of getting to the opposite shore. The cat wondered how he would get across 33 he was afraid of water. The ox worried how he would cross 34 his poor eyesight. The calculating rat suggested that he and the cat 35 (jump) onto the ox's back and guide him across. The ox, steady and hard-working, did not notice the two animals on his back. In the meanwhile, the rat ran behind the unsuspecting cat and pushed 36 into the water. As the ox came ashore, the rat jumped off and finished the race first. 37 the rat got the first year 38 (name) after him and the ox got the second year. 39 the lazy pig reached the finish line in 12th place the race was over and he was awarded the final place on the calendar. From that day the cat, 40 never finished and lost his place on the calendar, became the enemy of the rat. 21世纪教育网
第三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41—5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n the year I was about twelve years old, my mother told us that we would not be __41_____ Christmas gifts for short of money. I felt sad and thought, “What would I say when the other kids asked what I’d __42_______?” Then three women ___43_____ at our house with gifts for all of us. For me they brought a doll. I would no longer have to feel___44____ when I returned to school.
Years later, when I stood in the kitchen of my new house, thinking how I wanted to make my __45___ Christmas there special and memorable, I ___46_______ remembered the women’s visit. I decided that I wanted to create that same feeling of __47_____ for as many children as I could possibly ___48_____.
So I ___49____ a plan and gathered forty people from my company to help. We gathered about 125 orphans (孤儿) at the Christmas party. For every child, we wrapped colorful packages filled with toys, clothes, and school supplies, each with a child’s name. We wanted all of them to know they were ___50______. Before I called out their names and handed them their gifts, I ___51____ them that they couldn’t open their presents until every child had come forward. Finally the __52___ they had been waiting for came as I called out, “One, two, three. Open your presents!” As the children opened their packages, their faces beamed and their bright smiles __53____ up the room. The ___54___ in the room was obvious, and it wasn’t just about toys. It was a feeling – the feeling I knew from the Christmas so long ago when the women came to visit. I haven’t forgotten. Somebody thought of me. I ___55_____.
41.A.sending B.receiving C.making D.exchanging
42.A.got B.prepared C.found D.expected
43.A.broke in B.settled down C.showed off D.turned up
44.A.embarrassed B.puzzled C.frightened D.relieved
45.A.present B.first C.resent D.past
46.A.hardly B.regularly C.immediately D.truly
47.A.strength B.independence C.importance D.safety
48.A.know B.mention C.remember D.reach
49.A.kept up with B.caught up with C.came up with D.put up with
50.A.fine B.special C.Helpful D.normal
51.A.reminded B.guaranteed C.convinced D.promised
52.A.chance B.gift C.moment D.reward21世纪教育网
53.A.lit B.took C.burned D.cheered
54.A.warmth B.appreciation C.calmness D.joy
55.A.matter B.wonder C.doubt D.suppose
III. 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45分) 21世纪教育网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How could we possibly think that keeping animals in cages in unnatural environments---mostly for entertainment purposes --- is fair and respectful?
Zoo officials say they are concerned about animals. However, most zoos remain “collections” of interesting “things” rather than protective habitats. Zoos teach people that it is acceptable to keep animals bored, lonely and far from their natural homes.
Zoo claims to educate people and save endangered species, but visitors leaves zoos without having learned anything meaningful about the animals’ natural behaviour, intelligence, or beauty. Zoo keeps animals in small spaces or cages, and most signs only mention the species’ name, diet, and natural range. The animals’ normal behavior is seldom noticed because zoos don’t usually take care of the animals’ natural needs.
The animals are kept together in small spaces, with no privacy and little opportunity for mental and physical exercise. This results in unusual and self-destructive behavior called zoochosis. A worldwide study of zoos found that zoochosis common among animals kept in small spaces or cages. Another study showed that elephants spend 22 percent of their time making repeated head movements or biting cage bars and bears spend 30 percent of their time walking back and forth, a sign of unhappiness and pain.
Furthermore, most animals in zoos are not endangered. Captive breeding (圈养繁殖) of endangered big cats, Asian elephants, and another species has not resulted in their being sent back to the wild. Zoos talk a lot about their captive breeding programs because they do not want people to worry about a species dying out. In fact, baby animals also attract a lot of paying customers. Haven’t we seen enough competitions to name baby animals?
Actually, we still save endangered species only if we save their habitats and put an end to the reasons people kill them. Instead of supporting zoos, we should support groups that work to protect animals’ natural habitats.
56.How would the author describe the animals’ life in Zoos?
A.Dangerous B.Unhappy C.Natural D.Easy
57.In the state of zoochosis, animals _______________.
A.remain in cages B.behave strangely
C.attack other animals D.enjoy moving around
58.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point of view does the author hold?
A.Zoos are not worth the public support.
B.Zoos fail in their attempt to save animals.
C.Zoos should treat animals as human beings.
D.Zoos use animals as a means of entertainment.
59.The author tries to persuade readers to accept his argument mainly by________.
A.pointing out the faults in what zoos do
B.using evidence he has collected at zoos
C.exploring the way animals are protected
D.discussing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habitats
60.Although he argues against zoos, the author would still agree that___________.
A.zoos have to keep animals in small spaces
B.most animals in zoos are endangered species
C.some endangered animals are reproduced in zoos
D.it’s acceptable to keep animals away from their habitats

B
It was a late Wednesday night when the dreading phone call reached our home. I sat up, so I could hear the phone call better. To my surprise, I heard my mom burst into tears. “Get the car Dean! Andrea has been in a car accident.”
We ran every stop sign on the way to the hospital and our tires screeched around every corner. We got to the hospital, but were not allowed to see Andrea. The next morning, after wearing masks, we were allowed to go to the ICU to see Andrea. Well, the least I could say was that everything was injured in her body and she lost all of her memories. It was a fatal accident.
Over the next two months, I lived more at the hospital than I did at my house. I watched as Andrea worked so hard to gain back everyday motor skills. She never once complained or pitied herself, her determined spirit was shining through. After two weeks in the ICU and two months of the regular hospital treatment, Andrea was able to come home. She missed several months of school, so it was hard for her to catch up. Andrea had tasks to accomplish, and no matter how hard it was, she stuck with them until the job was done. Though busy with dealing with pain and therapy, she always found time to love and play with me.
I’ll never forget the impact that this incident made on my life. I admire her strong-willed personality and her determined spirit. Today she is perfectly normal, despite the scars and the pins holding her leg in place. I couldn’t ask for a better sister, hero, or best friend.
61.The writer sat up to hear the call because he _______
A.sensed that something terrible had happened.
B.might be very concerned about who phoned so late.[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wanted to scold the people who phoned so late.
D.was not sure whether the telephone concerned him.
62.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
A.the family did not obey the traffic rules.
B.the writer’s father was not good at driving.
C.the whole family were too anxious to see Andrea.
D.their house was very far from the hospital.
63.__________ mainly made the writer’s sister recover from the car accident.
A.The family’s encouragement B.Andrea’s strong will
C.The treatment D.The eagerness for study
64.During the treatment, Andrea _______
A.had to give up all her studies B.stopped playing with the writer.
C.refused to be accompanied. D.showed unbelievable strength.
65.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__________
A.A Miracle Happening to my sister
B.My Sister---- the Hero in My Life
C.An Accident Which Changed My Sister
D.An Incident Which Influenced Me Much.
C
Unlike the widely attended Summer Olympics, the Winter Games are almost a collection of wealthy athletes and nations. In fact, I’d suggest that the name of the Winter Games be changed. They could be more accurately branded the “The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Expensive Sports Festival.”
Until as recently as 1994, fewer than a third of the planet’s countries took part. This year, in Turin, Italy, only 43 percent of the world’s total countries. Ethiopia, a nation of 73 million, will send its first “team” to a Winter Olympics this year – a single skier.
As always, the biggest teams, and the big winners, will come from a familiar pool. In the history of the winter competition, dating from its beginning in 1924, competitors from only six countries—including Norway, the United States, Austria and Finland, have won almost two-thirds of all the medals awarded. By contrast, the all-time list of summer winners is long and deep, extending to athletes from 143 countries.
It’s not just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snow and ice that determines Winter Olympics success, or even participation(参与). If it were, some of America’s best ice skaters and speedskaters wouldn’t live and train in Southern California or Florida. If it were, athletes from countries like Peru, Chile, Nepal, Morocco, Afghanistan and Ethiopia – all with snow-covered mountains—would be fighting for the medals.
Instead, the more telling factors are economic. Would-be Winter Olympians need years of training, coaching and competition. Most nations, even those with plenty of snow and cold, simply can’t afford the equipment.
Unlike the Winter Games, the Summer Olympics level many of the advantages of national wealth, as well as favorable geography and climate. Athletes from the poorest African and Caribbean nations have developed into some of the world’s greatest athletes with little cost.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the fonder of the modern Olympics, recognized some of the global sporting unfairness more than a century ago. De Coubertin objected to the creation of a separate Winter Olympics for many years, dismissing winter sports in 1921 as “the play of the rich.”
66. We can infer that athletes in the Winter Olympics mainly come from ____________.
A.South America and North Europe B.Norway and America
C.Norway, Finland and Australia D.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67.The underlined word “extending” is close in meaning to _________.
A.to spread B.to conclude C.to offer D.to award
68.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the Winter Olympics is far less than 50%.
B.The host country of the recent Winter Olympic Games is Turin.
C.The first Winter Olympics were held in 1924.
D.Winners of the Summer Olympics come from almost everywhere.
69.We can infer that____________
A.Some athletes of the Winter Olympics from USA are trained in warm states.
B.It doesn’t snow in Peru, Chile, Nepal, Morocco, Afghanistan or Ethiopia.
C.Games in the Summer Olympics cost the participants a lot of money.
D.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 was the founder of the Winter Olympics.
70.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would be _________.
A.The Unfair Winter Olympic Games
B.Where Have the Gold Medals Gone?
C.The Winter Olympics -- the Rich Meet to Compete
D.Do We Need So Many Olympics? 21世纪教育网
D
Napoleon Bonaparte died on May 5, 1821, on the island of St. Helena off the coast of Africa. He was 51 years old at the time. When doctors examined Napoleon’s body, they said that the former emperor of France had died from cancer of the stomach. That was the cause of death recorded in the official report. However, other doctors disagreed. One doctor who was present during the examination of the body said that Napoleon died of hepatitis. Other historians and medical experts have suggested that Napoleon died of syphilis, tuberculosis, or perhaps malaria. Now, after careful research, a British chemist thinks that Napoleon might have been poisoned---- not by a person, but by his wallpaper.
Napoleon was sent to the island of St. Helena in 1815 after he lost the battle of Waterloo. He was a prisoner on the island. Although he had servants to attend to him, he had to live in one small building. St. Helena is a very wet island, so the walls of the building were always covered with mold(霉菌). Napoleon became ill from spending too much time inside his house. Almost constantly he had a fever, chills, and he felt sick to his stomach. He often felt pain in his shoulders and in his side. His skin turned yellow. He got frequent headaches, and he would become dizzy and vomit. None of the medicine that the doctors gave Napoleon seemed to help. They were not sure what was the matter. Finally, Napoleon was too weak to leave the house. One night, while he was sleeping, he went into a coma and died.
Many doctors who later reviewed the reports of Napoleon’s illness found that the symptoms did not show a man who suffered from stomach cancer. It seemed obvious that Napoleon had died from some other cause. In 1961, a Swedish doctor examined some of Napoleon’s hair and found a high level of arsenic, a chemical poison. Was Napoleon murdered? It is doubtful. Arsenic was used in many types of medicine during Napoleon’s time, so he might have taken the arsenic as a cure for his illness. Then, in 1982, Dr. David Jones from England began to look into the mystery and suggested that Napoleon might have breathed in arsenic which was in the air of his house. In 1700s and 1800s, arsenic was used to make a kind of green paint used on cloth and wallpaper. If the paint was used on a wet wall, the arsenic would go into the air. A person in the room might breathe that air. After studying the wallpaper in the room where Napoleon died, Dr. Jones found high levels of arsenic in the green paint on the walls.
71.The passage says that _______
A.a British doctor thinks he has found the cause of Napoleon’s death.
B.many doctors have tried to guess the cause of Napoleon’s death.
C.Napoleon could have died from poison.
D.all of the above.
72.Why did Napoleon live on St. Helena? ________
A.He owned the island. B.He was a prisoner there
C.His family lived there D.He liked the island.
73.Napoleon suffered from the following symptoms except_________
A.chills B.fever C dizziness D.bleeding
74.The official report said that Napoleon died of ___________
A.cancer B.a coma C.mold D.poison
75.According to Dr. Jones, how did the arsenic probably get into Napoleon’s body?________
A.He ate it B.He breathed it in C.He touched it. D.He drank it.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请阅读下列旅游景点的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A.Leigongshan Nature Reserve
Located 15 kilometers east of Kaili, Guizhou Province, Leigongshan is the most fascinating scenic area of the Miaoling Mountains. It gained its reputation as 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because of its abundance of overlapping(与…重叠) mountain ridges, flourishing verdant plants, valuable and rare animals, and historical war remains.
B.Wuyi Mountain
The Wuyi mountain is situ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Wuyi mountain range, The Nine Twist Stream, a meading brook running nine kilometers through the mountain,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key national scenic spot. A great many scholars and poets like Zhuxi, Luyou and Xinqiji visited and lectured here. As a result, a valuable cultural heritage has been preserved.21世纪教育网
C.Hengshan Mountain (South Mountain)
There are five scared mountains in China, among which Hengshan Mountain in Hunan is the most famous for its natural scenery. It has 72 peaks and extends 150 kilometers, with 800 miles in circumference. The mountain consists of 72 peaks. It runs 150 kilometers in extend, and possess the reputation of Buddhism and Taoist culture of China.
D.Mountain Tai 21世纪教育网
Mountain Tai is the first mountain in the five high mountains. It lies in the middle of Shan dong province.There are four natural remarkable spectacles. They are sunrise, sunset glow, cloudy sea and yellow river. The pines and cypresses on the mountain still stand firmly. Their branches and leaves heap up a lot of snow, which shine brightly under the sunshine.
E. Luoxiao Mountain
Luoxiao Mountain lies on the border between Hunan Province and Jiangxi Province. It is where China's revolution started. High peaks and thick forests contribute to make the mountain quite steep. Luoxiao Mountain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with a forest coverage rate of 64%. More than 3,800 different plants grow here, including over 30 rare tree species and over 20 rare animals species.
F. Mt.Huangshan
Mt.Huangshan is bound to be one of the most visited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Old residences, archways, clan temples, ancient bridges and pagodas(宝塔) are abundant. Mt.Huangshan is famous for the uniquely shaped pines, the fantastic rock peaks, the sea of clouds and the hot springs. The mystic clouds drift in and out, changing the scenery from minute to minute.
请阅读下面5个人的特点,然后将他们与想去的旅游景点匹配起来。
76.Peter intends to go to a famous mountain for a holiday. As he is into Chinese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works, he is sure to consider something like that when he chooses a mountain to visit.
77.Jacky is from Australia. He has never been to a really high mountain before. So he is eager to visit a famous Chinese mountain. Jacky particularly enjoys the beautiful scenery on the top of a mountain in the early morning watching the sun rising.
78.Susan is a university student in LA. She has just got a holiday, but as she is doing a research on how religion or ancient Chinese doctrines have influenced Chinese people, she will not lose any chance for her research.
79.Smith, a German exchange student, extremely adores Chairman Mao Zedong. He is told that if he visits the mountain he can feel the beginning of Chairman Mao Zedong’s revolutionary cause, otherwise he will feel regretful in his later life if he misses it.
80.George is a photographer from a Canadian journal. He likes to take pictures of remarkable scenery, especially the lightning in a thunder storm and the change of clouds. It is said that he can make it in a well-known mountain.
Ⅳ.模块二课本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20分)
第一节 单词拼写(共10小题,分值为1分,共10分)。 请根据句子逻辑, 从模块二课本所学的词汇中选用恰当的单词并且使用其正确的形式填空。
81.Only those who were born in Greece could be a_____________ as competitors in the Ancient Olympic Games.
82.If you want to sell your books, put an a_________ in the newspaper.
83.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has d_________ to 50, which we didn’t expect.
84.My uncle has a valuable mirror designed and d__________ in the fancy style of the Song Dynasty.
85.I would a_____________ it if you could do me a favour.
86.According to Darwin, who is famous for his theory of evolution(进化理论), all creatures are subject to(受制于)the principle of natural s__________.
87.You had better s_______ the steps of operating the machine so that every body can learn them quickly and accurately(准确地).
88.The football match between Arsenal and Manchester United will be b_________ live this evening.
89.Learning to play a kind of musical instrument can make you more i_________(聪明).
90.Whoever breaks the window should take the r___________________ and should pay for it.

第二节 完成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请根据中文句子含义,把对应的英语句子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91.众所周知,国与国之间争取奥运会承办权的竞争跟争夺奥运奖牌一样激烈。
_________________,there is as much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to host the Olympics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健康的生活很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 more and more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 healthy life style.
93.说实话,所到之处都被粉丝们跟随,明星们觉得很苦恼。
____________________, it is disturbing for those stars that they can’t go anywhere ______________________ by their fans.
94.我爷爷如此盼望着麋鹿归来,以至于在麋鹿苑看到它们时,他忍不住哭了起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My grandpa __________________ the return of Milu deer so much that he ________________ when he saw them in the park. 21世纪教育网
95.农讲所是广州的一个著名的文物,值得去参观一下。
The Peasant Movement Institute is______________ of Guangzhou, which ________________.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Ⅴ.基础写作 (满分15分)
假设你是李华,昨天下午参加了英语才艺大赛(talent show), 并赢得了一等奖。 以下是参赛情况及获奖感受。21世纪教育网
看别人比赛时:紧张
自己表演时:想起Mike数月的努力与帮助,冷静;
在最有挑战的问答环节:谨记Mike的建议,顺利;
宣布结果时:兴奋,遗憾Mike不在场。
【写作内容】
根据以上介绍,给回美国度假的外籍教师Mike写一封感谢信,内容包括:
告知获奖;
介绍参赛情况;[21世纪教育网
表达获奖感受。
参考词汇:问答环节question and answer section; 宣布announce
【写作要求】21世纪教育网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信的开头与结尾已给出,不计入总句数。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连贯
Dear Mike,
How are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lease accept my warmest thanks. I look forward to your return to China.

Yours,
Li Hua
I 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听力理解 (3段共9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9分)
1-5 CBABC 6-9 ACBA
第二节 篇章信息填空(共11个空,每空1分,共11分)。
10.an opportunity 11. limited 12. warm smiles 13. put me 14. happy memories
15. driving through 16. your sons 17. Saturday night 18. the nicest 19. feelings 20. my country
Ⅱ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三节,满分50分)
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满分10分)21世纪教育网
21-25 ACACB 26-30 CBACC
语法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31. appearance 32. were given 33. because/ as/since 34. with 35. (should) jump
36. him 37. So/ Thus 38. named 39. When/ After 40. who
第三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41-45 BADAB 46-50 CCDCB 51-55 ACADA
III. 阅读理解 (共两节,满分45分)
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56-60 BBABC 61-65 ACBDB 66-70 DABAC 71-75 DBDAB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76—80 BDCEF[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Ⅳ.模块二课本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20分) 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单词拼写(共10小题,分值为1分,共10分)
81.admitted 82. advertisement 83.decreased 84.decorated 85.appreciate
86.selection 87.simplify 88. broadcast 89.intelligent 90.responsibility
完成句子(每空1分,共10分)
91. As we know/ As is known to us all/ As is known to everyone; as to win Olympic medals
92. As time goes by/passed/ With time going by/ passing; attach importance to
93. To be honest/To tell you the truth/ honestly speaking; without being followed
94. longed for/ look forward to; burst into tears/ burst out crying/ couldn’t help crying
95. a cultural relic; is worth a visit/ is worth visiting/ deserves a visit/ deserves to be visited
Ⅴ.基础写作 (满分15分) 21世纪教育网
How are you? I am writing to let you know that I won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talent show yesterday afternoon. Before it was my turn I watched the others and got very nervous. But when I was on the stage, I thought of all your efforts that you had made to help me during the past few months and gradually I became calmed down. Although the question and answer section was the most challenging, I got through it quite smoothly by remembering all your suggestions. When the judge announced the result I was very excited but it was really a pity you were not there.
Please accept my warmest thanks. I look forward to your return to China.
21世纪教育网
Yours,
Li Hua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模块二考试
语 文
命题:高二备课组 校对:杨芳
本试卷共六大题,23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一、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21世纪教育网
A.木讷/采纳 雨巷/巷道? 嬗变/禅让
B.屏幕/描摹 殷红/殷勤 斟酌/甄别
C.聘任/娉婷 模样/模范 泾河/矜持
D.会晤/领悟 解数/押解 轨道/诡异
2.下列各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寥廓 苍桑 脉博 狗尾续貂
B.安祥 稠密 烦琐 漫不经心
C.寒喧 暴唳 病塌 既往不究
D.惶恐 纨绔 污诟 肺腑之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
A.面对行凶的歹徒,人们都在观望,致使受害者惨死街头。事后相关媒体对这种群体行为进行了强烈谴责,称之罪不容诛。
B.沈从文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因在《边城》中描绘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展现了豪爽与浪漫的湘西风情而名噪一时。
C.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21世纪教育网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凭借着长三角地区“世界工厂”的地位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此设立高规格的研发中心。
B.学校能否形成良好的、有促进功能的校园文化,学习者能否真正适应并融入它,这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起着重要作用。
C.近年来,我国以新的姿态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的制定和调整,迈出了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而又负责任的参与者的重要一步。
D.北接陆上丝绸之路、南连海上丝绸之路,将于2014年申遗的“中国大运河”,包括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21世纪教育网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初秋的芦苇荡别有情趣。你看, ,如绿透了的海; ,那是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雾霭溶溶的、柔柔的。苇穗已在拔节, ,犹如待开待展的高粱穗。芦苇荡里 、 、 ,在阳光里变幻着奇彩。你惊叹大自然的万千神奇,但眼前的一切只不过是大自然的随心所欲。
①无边无际的绿在晨曦下浩浩荡荡 ②新穗抹了浅浅的绿
③苇尖上挂上了一层淡淡的亮色 ④红的敷抹
⑤黄的点染 ⑥绿的底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①②③⑥⑤④ B. ②①③⑥④⑤
C. ①③②⑥④⑤ D. ②③①⑥⑤④
6.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杜牧,字牧之,晚唐杰出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主要作品有《泊秦淮》、《赤壁》、《清明》、《阿房宫赋》等。
B.议论性的散文,主要体现作者自我的识见,所议所论,都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形成的论点可谓一家之言,具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C.戴望舒,浙江杭州人,现代诗人。著有《我的记忆》、《望舒草》等。《雨巷》是其成名作,戴望舒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D.徐志摩是现代诗人,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徐志摩主张诗应具有“三美”:音乐美,绘画美,语言美。
二、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7.对下列诗句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本句实写作者和同学在湘江中流,搏击风浪,虚写革命的决心和斗志,表现了激流勇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是对上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蓄回应。
B.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虽是别离,但别离的却不是人,而是“西天的云彩”,诗人起笔便不落俗套,加之叠词的使用,意境清新,飘逸,梦幻,排除了习见的因“伤别离”而产生的沉重感。
C.我一无所求,只站在林边树后。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润在空气里。湿草的懒味悬垂在地面的薄雾中。在榕树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挤着牛奶。我沉静地站立着。
——“我”在睡眼惺松之时来到榕树后,静静地看着“你”,而在一片倦懒的晨光中,“你”显得更加勤劳而美丽。虽然只是客观描摹而没有主观诉说,但却处处充溢着爱意。
D.他不再想了,儿子也使他很疲倦,他只是遗憾,他的祖先没有像他一样想过,不然,见到大海的该是他了。21世纪教育网
——“疲倦?”揭示了“他”耽于幻想,缺乏冲破传统的行动,而“遗憾”则更具讽刺意味,揭示了深层次不想种树、只想乘凉的精神弊端。看似平静,却隐藏了强烈的批判激情。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C.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一日,大母过余曰
D.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B.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D.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阿房宫赋》通过阿房宫的兴废讲述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大兴土木、穷奢极侈不得人心,剽掠民众、罔顾民意不得人心,不以前人为鉴就会重蹈覆辙。
B.《赤壁赋》借助主客问答的形式,一方面抒写了人世无常、人生苦短的苦闷;一方面又能从中摆脱出来,表现了一种忘怀得失、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C.《项脊轩志》选取一些极富情致而又叫人睹之神伤、闻之心恸的生活细节、平凡场景,抒发了对老妪、母亲、祖母和妻子等人的至爱真情,让人读来唏嘘不已。
D.《兰亭集序》先记兰亭之会的概况,富有诗情画意,而后抒发乐与痛、生与死的感慨,发人深省。虽是书序,却以抒情笔调出之,淋漓满纸。
11.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戍边士卒一声呐喊,函谷关攻占了,楚国人放了一把火,可怜阿房宫变成了焦土。
B.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里难道不是曹操围困周瑜的地方吗?[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我的儿子,好久没见到你的身影,为什么竟然天天默默坐在这里,像个女孩子呀?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借以纵目游观,舒展胸怀,足够用来尽情享受那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
三、本大题6小题,共3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6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21世纪教育网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21世纪教育网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
B.以章献起于寒微   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谴责
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  延缓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发兵捕之,久不得
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14.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3分)            
①迪深厚有器局             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       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        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⑤⑥21世纪教育网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B.李迪不同意章献做皇后,因为这件事,他立即遭到了章献的打击报复,所以贬官衡州。
C.周怀政事件使皇帝非常生气,他想追究太子罪责。李迪不畏众怒,挺身而出,说服皇帝改变了初衷。
D.仁宗登基,章献成了太后。她曾经与李迪有嫌隙,但两人为了朝廷的利益,最终还是和好了。
16.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2分)
(1)____________,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
(3)____________,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4)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渺沧海之一粟。
(5)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夕照透入书房
冯骥才
①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②此刻,书房已经暗下来。到处堆放的书籍文稿以及艺术品重重叠叠地隐没在阴影里。
③暮时的阳光,已经失去了白日里的咄咄逼人;它变得很温和,很红,好像一种橘色的灯光,不管什么东西给它一照,全都分外的美丽。首先是窗台上那盆已经衰败的藤草,此刻像镀了金一样,蓬勃发光;跟着是书桌上的玻璃灯罩,亮闪闪的,仿佛打开了灯;然后,这一大片橙色的夕照带着窗棂和外边的树影,斑斑驳驳投射在东墙那边一排大书架上。阴影的地方书皆晦暗,光照的地方连书脊上的文字也看得异常分明。《傅雷文集》的书名是烫金的,金灿灿放着光芒,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
④怎样的事物才能真正的永存?阿房宫和华清池都已片瓦不留,李杜的名句和老庄的格言却一字不误地镌刻在每个华人的心里。世上延绵最久的还是非物质的──思想与精神。能够准确地记忆思想的只有文字。所以说,文字是我们的生命。
⑤当夕阳移到我的桌面上,每件案头物品都变得妙不可言。一尊苏格拉底的小雕像隐在暗中,一束细细的光芒从一丛笔杆的缝隙中穿过,停在他的嘴唇之间,似乎想撬开他的嘴巴,听一听这位古希腊的哲人对如今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的醒世之言。但他口含夕阳,紧闭着嘴巴,一声不吭。
⑥昨天的哲人只能解释昨天,今天的答案还得来自今人。这样说来,一声不吭的原来是我们自己。
⑦陈放在桌上的一块四方的镇尺最是离奇。这个镇尺是朋友赠送给我的。它是一块纯净的无色玻璃,一条弯着尾巴的小银鱼被铸在玻璃中央。当阳光彻入时,玻璃非但没有反光,反而由于纯度过高而消失了,只有那银光闪闪的小鱼悬在空中,无所依傍。它瞪圆眼睛,似乎也感到了一种匪夷所思。
⑧一只蚂蚁从阴影里爬出来,它走到桌面一块阳光前,迟疑不前,几次刚把脑袋伸进夕阳里,又赶紧缩回来。它究竟畏惧这奇异的光明,还是习惯了黑暗?黑暗总是给人一半恐惧,一半安全。
⑨人在黑暗外边感到恐惧,在黑暗里边反倒觉得安全。
⑩夕阳的生命是有限的。它在天边一点点沉落下去,它的光却在我的书房里渐渐升高。短暂的夕照大概知道自己大限在即,它最后抛给人间的光芒最依恋也最夺目。此时,连我的书房的空气也是金红的。定睛细看,空气里浮动的尘埃竟然被它照亮。这些小得肉眼刚刚能看见的颗粒竟被夕阳照得极亮极美,它们在半空中自由、无声和缓缓地游弋着,好像徜徉在宇宙里的星辰。这是惟夕阳才能创造的景象──它能使最平凡的事物变得无比神奇。在日落前的一瞬,夕阳残照已经挪到我书架最上边的一格。满室皆暗,只有书架上边无限明媚。那里摆着一只河北省白沟的泥公鸡。雪白的身子,彩色翅膀,特大的黑眼睛,威武又神气。这个北方著名的泥玩具之乡,至少有千年的历史,但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昔日那些浑朴又迷人的泥狗泥鸡泥人全都了无踪影。可是此刻,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这叫声似乎也感动了夕阳。一瞬间,高高站在书架上端的泥公鸡竟被这最后的阳光照耀得夺目和通红,好似燃烧了起来。
??21世纪教育网
18.本文具体描写了夕照中的许多事物,请按空间位置分类列出。(4分)
19.联系原文,分析对划线句子的理解。(5分)
(1)为什么在作者笔下,《傅雷文集》好像在骄傲地说“我可以永存”?(2分)
??21世纪教育网
(2)“这个幸存下来的泥公鸡,不知何故,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我的心已经听到它凄厉的哀鸣。”联系上下文,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内涵?(3分)
20.文章开头说:“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 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1世纪教育网
五、本大题2小题,共8分。
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4分)
康桥 雨巷 兰亭 蜀道 边城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答:

22.写情景过渡“串词”:语文课前,小英同学进行了3分钟的“课前演讲”,演讲内容是介绍名著长篇小说《红楼梦》,接下来语文老师要讲古文名篇《阿房宫赋》,请你为语文老师写一段过渡的“串词”,由小英同学的演讲内容自然过渡到《阿房宫赋》一课的学习。
要求:承上启下、自然顺畅、简明、连贯、得体。(4分)
答:
21世纪教育网


六、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3.春天里,阳光明媚,带给人温暖;春天里,万物竞发,又充满竞争;朱自清说,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唐代诗人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天里,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发生。
请以“春天里”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广东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上)高一级模块二考试·语文
参考答案
1. C【解析】A. nè/nà xiànɡ/hànɡ shàn B.mù/mó yān/yīn zhēn
C. pìn/pīnɡ mú/mó jīnɡ/jīn D.wù xiè/jiè guǐ
2. A【解析】A.沧桑 脉搏 B.安详 C.寒暄 暴戾 病榻 既往不咎 D.污垢
3.B【解析】“名噪一时”的意思是“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引起轰动”,也可解作“名声在一个时候广为传扬”,这个成语比较容易被误认为是贬义词。A.“罪不容诛”指所犯之罪判处死刑都不足以抵偿,形容罪大恶极。C.“久假不归”,意思是久借不还,用在此处望文生义为“假期长不回返”;D.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且多指一种或几种清晰的声音,而不用于嘈杂的声音。
4.C【解析】A.缺少主语,可把“凭借着”移到“长三角地区”后面;B.两面对一面,“能否”表示事物的两个方面,所以对应的结论也应该是两个方面,而“有效开展”只表示了积极的方面,前后明显不对应;D.结构混乱,“包括了京杭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及浙东运河所组成”中,“包括了……”和“由……所组成”两个句式杂糅了。21世纪教育网
5.C【解析】语段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描述芦苇荡的。“无边……荡荡”与下文“如绿透了的海”构成比喻句,是描述“整体”,故第一处选①;“淡淡的亮色”与“阳光爱意下羞涩的点缀”相衔接,因而第二处选③;“新穗”与上文“苇穗拔节”及下文“待开待展的高粱穗”相衔接,所以第三处选②;“底色”“敷抹”“点染”是画画的先后顺序,因此第四、五、六处依次选⑥④⑤。
6. D【解析】语言美应改为建筑美。21世纪教育网
7. C【解析】“倦意还逗留在黎明的眼上”是拟人的手法,将景物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黎明时的景象,而非“我”睡眼惺松。
8. B【解析】B项都是动词,产生,引发。A项前句连词,表假设,如果;后句动词,表祈使,让,叫。C项前句动词,经过;后句动词拜访,探望。D项前句副词,互相,一起;后句动词,互相交往。
9. D【解析】D项都是动词,到,前,往。A项前句连词表目的,来;后句连词表修饰,可不译。B项前句连词,表转折;后句连词表目的。C项前句形容词,众多;后句兼词,之于。
10. C【解析】无“老妪”。21世纪教育网
11. D【解析】A项“函谷举”被动句式没有译出,“可怜”翻译错误。B项“曹操围困周瑜”翻译错误。C项“儿子”“竟然”翻译错误。
12.B【解析】A.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13.D【解析】A.代词,他的/用作副词,表商量语气,译为“还是”。B.代词,代亡卒/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介词,译为“用,拿”,“何以济”即“以何济”,意思是“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连词,表目的,可译为“来”。D.都是副词,竟然。21世纪教育网
14.C【解析】①说的是李迪有才情, ④、⑤与“胆量非凡”无关,删除BD选项,答案选C。
15.D【解析】A.不是李迪“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而是他的曾祖。B.不是“立即”,是“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之后。C.“不畏众怒”错,“怒”的只有皇帝。
16.(1)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李迪/贤相也” 和“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两句的中间可断可不断。错3处扣1分。)
(2)①(太后)对李迪说:“您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大事,大概错了。”
②皇帝下令不允许,但是非常赞赏他的志向。(或:皇帝下令不同意,但是认为他的胸襟很豪迈。)
【参考译文】21世纪教育网
李迪表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他的曾祖为躲避五代的战乱,迁家到濮地。李迪沉厚有才识度量,曾经带着他所写的文章去拜见柳开,柳开认为他与众不同,说:“您真是辅臣之才啊。”李迪考进士排第一,提拔任知制诰一职。真宗驾幸亳州,李迪任留守判官,于是掌管亳州。逃亡兵士聚集在一起劫掠城镇,官府派兵捕捉,很长时间没能捕获。李迪到任,将所派兵士全部撤回,暗中打听探察知道了盗贼居住的地方,带领骁勇精锐的兵士,将贼擒获,斩首示众。
曾经在休假时,忽接到诏命在内东门应对,皇上将三司使马元方上奏的年出入财用数额出示给李迪看。当时连年蝗旱灾害,(皇上)问他有什么办法,李迪请求打开内藏库来资助国家费用,这样就可以放松赋敛,民众不会劳苦了。皇帝说:“我想任用李士衡代替马元方,等他来了,一定拿出几百万金帛借给三司。”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不分内外,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皇上的恩德,何必说借。”皇帝很高兴。
当初,皇上准备要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多次上疏进谏,认为章献出身寒微,不能母仪天下。章献皇后非常恨他。天禧年间,李迪被授予给事中之职。周怀政被诛杀之时,皇帝很生气,想要追究太子罪责,群臣没有人敢进言。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儿子,竟想这样行事。”皇上恍然大悟,因此只是诛杀怀政等人。
仁宗登上帝位,章献太后参政,将寇准贬至雷州,又认为李迪朋党勾结,贬衡州。丁谓派人逼迫他,后来丁谓事败,李迪掌管河南。来京师朝见,当时太后垂帘听政,对李迪说:“您从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大事,大概错了。现在我辅佑养育天子成这样,你认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蒙受先帝厚恩,现在见到天子圣明,我不知道皇太后盛德,竟到了如此程度。”太后也很高兴。
在掌管徐州时,李迪想要巡县祭岳为皇上祈求丰年,仁宗告诉辅政大臣说:“祈祷不是李迪应做的事,还是不要让他去了。”元昊进攻延州,州里的军事长期废弛,守将有的以其他名义逃避作战,李迪希望去守卫边境,皇上下令不允许,但是非常赞赏他的志向。
李迪是贤能的宰相,当仁宗刚即位时,章献太后临朝听政,颇自恃其才,将有专制的隐患。李迪庄重直言,能够让宦官近臣不敢窥伺觊觎,而仁宗君主之德一天天成就,章献太后也保全了美名,古人所说的社稷之臣,在这儿可以见到了。
17.(12分)21世纪教育网
(1)架梁之椽 多于在庾之粟粒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21世纪教育网
(3)余音袅袅 舞幽壑之潜蛟 (4)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5)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21世纪教育网]
18.①窗台上:衰败的藤草;②书桌上: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③书架上:《傅雷文集》、泥公鸡 19.(1)答题要点:“我可以永存”答题时应突出文字能够准确记忆思想和精神,具有不朽的生命力。
(2)答题要点:“泥公鸡”代表的是传统民间工艺,而“幸存的泥公鸡”则表现了传统的民间工艺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所剩无几,“对着行将熄灭的夕阳张嘴大叫”则表现的似乎是“泥公鸡”对自己命运的悲伤,实际表达的是作者对传统民间工艺遭受商品经济的冲击而逐渐消失的现状的忧虑和无奈。
20.要点提示:“神奇”一是指在夕阳光线的照射下书房中的所有事物都分外美丽,创造了无比神奇的境象。二是夕阳照射在书架和书桌上,让我展开联想,思索艺术与人生。21世纪教育网
21. 【答案示例】
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雨巷,你的悠长寂寞,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
22. 【答案示例】21世纪教育网
内容上要先承上、后启下,要找到合适的“衔接点”、过渡自然,最好要涉及《红楼梦》的具体内容。
23. 略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