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四、名著常考知识勾连整合编者按:从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艺术特色、主题等角度,精选勾连关键点,勾连多部名著,重在引导学生学习名著多角度串联式复习的方法。(一)故事情节勾连(二)人物形象勾连(三)艺术特色勾连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线索、结构 《水浒传》 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骆驼祥子》 以祥子的“三起三落”为线索,结构缜密。风格特色 《西游记》 穿插大量游戏笔墨,充满喜剧色彩;口语化语言。《水浒传》 我国白话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标志着我国传统白话文学的成绩。《骆驼祥子》 采用北京居民的口语。写作手法 《西游记》 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现实与虚构相结合;巧妙利用书信、日记、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朝花夕拾》 撷取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小见大。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紧扣人物 身份刻画 人物性格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抓住保尔这个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身份进行刻画。《简·爱》 抓住简·爱家庭教师这一身份进行刻画。《海底两万里》 抓住尼摩船长作为“诺第留斯号”主人这一身份进行刻画。《骆驼祥子》 抓住祥子这个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的身份进行刻画。《红星照耀中国》 抓住共产党革命人这一身份进行刻画。《西游记》 师徒四人身份不同,性格各异。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对比手法 《水浒传》 鲁智深、李逵都鲁莽豪爽,但鲁智深粗中有细与李逵不讲斗争策略的对比。《昆虫记》 有时候是一种昆虫雌雄、长幼间的对比,有时候是同一科、属的昆虫进行对比,有相同习惯或生活方式、体貌特征的昆虫也可以进行对比。《骆驼祥子》 通过祥子由希望到绝望的对比突出主题。《红星照耀中国》 将红军与白军、蒋介石与毛泽东进行对比,西北地区经济、文化、政治在红军进入前后的对比。《儒林外史》 将范进中举前后的表现进行对比,匡超人前后形象进行对比。《五猖会》 通过“我”前后心境的对比表达了对封建教育的反感和批判。《无常》 将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进行对比。《狗·猫·鼠》 作者对小隐鼠的爱和对猫的强烈憎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生活上的不拘小节与工作中的一丝不苟形成对比;藤野先生的尊重与日本“爱国青年”的蔑视形成对比;日本国民对本民族的狂热和中国国民“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的“酒醉似的喝彩”的对比。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 《简·爱》 以第一人称视角,回忆的口吻叙述了女主人公简·爱的故事。《海底两万里》 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以“我”的见闻展开故事情节。富有想象力, 情节夸张 《西游记》 孙悟空七十二变、与二郎神变身斗法、大战牛魔王。《海底两万里》 以超凡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瑰丽的海底世界。讽刺手法 《朝花夕拾》 《父亲的病》运用了反讽手法,批判了庸医的故弄玄虚、草菅人命。《朝花夕拾》 《狗·猫·鼠》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与“猫”相似的人。《西游记》 侧重批判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儒林外史》 诙谐的讽刺和严肃的写实结合起来,显示客观真实性;不同人物的讽刺程度不同,方式不同;借喜剧性情节,揭示悲剧性内容,具有悲喜交融的美学风格,显示出作品讽刺的深刻性。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书信的形式 《傅雷家书》 以书信的形式,广泛地传递信息和交流感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巧妙地利用书信来刻画人物形象。生动、有表现力 《骆驼祥子》 采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来写,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活泼有力,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西游记》 运用口头语,新鲜、活泼、富有个性。《水浒传》 古白话语言叙事,有很强的表现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傅雷家书》 文字优美,读来感人至深。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善设悬念 《红星照耀中国》 作者极善设置悬念,以替读者解开谜底的方式叙述。《简·爱》 情节波澜起伏,悬念丛生。《海底两万里》 开篇有关“海怪”的悬念、尼摩船长的神秘身份等都十分吸引读者。细节描写 《水浒传》 很多细节描写栩栩如生。《朝花夕拾》 写人则写出神韵,写事则写出本质。如《无常》。《昆虫记》 各种昆虫的外形、生死繁殖、劳动都描写得细致入微。《西游记》 用生动贴切的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勾连角度 篇目 勾连内容故事情节 曲折生动、 引人入胜 《昆虫记》 昆虫之间的猎杀、寄生描写得引人入胜。《海底两万里》 “诺第留斯号”的十次遇险。《骆驼祥子》 祥子的“三起三落”。《红星照耀中国》 长征途中故事及西安事变描写得波澜起伏。《西游记》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情节扣人心弦。环境描写、 心理描写 《骆驼祥子》 关于“烈日拉车”的环境描写,烘托了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和祥子吃苦耐劳、坚韧顽强的性格特点,表现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的疾苦,揭示了小说悲惨的主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这大城市以及它沸腾的生活……空气中散播着机油气味的地方”的社会环境描写,象征着苏维埃春天的到来,烘托保尔在病愈后急着去参加劳动,去为恢复苏维埃的经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简·爱》 大量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的运用。(四)名著主题勾连1.关于“计谋”计策 “计谋”故事激将法 《西游记》中,八戒为了让行者从花果山回去降服黄袍怪救唐僧,道:“哥啊,不说你还好哩;只为说你,他一发无状!”采用了激将法的计策。美人计 《西游记》中“四圣试禅心”那一回,黎山老母、南海观音与普贤、文殊菩萨,为了考验唐僧师徒的取经诚意,特设“美人计”的计策,变作母女四人,要招赘唐僧师徒四人为夫。唐僧、悟空、沙僧都不为所动,惟有八戒“淫心紊乱,色胆纵横”,竟至“私定终身”,终被四圣大大戏弄、教训了一番。金蝉脱壳 《水浒传》中,鲁达三拳失手打死镇关西后,故意不慌不忙,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采用了金蝉脱壳的计策,巧妙脱身。欲擒故纵 《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一回,白胜一路作生气状,一时说“不卖了”,一时说“又没碗瓢舀吃”,一时说“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作出一副爱买不买的神情,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欲擒故纵的计策,使得杨志最终放松警惕,落入陷阱。2.关于“离开”篇目 人物 “离开”事件《朝花夕拾》 鲁迅 鲁迅为了治病救人离开中国来到东京,又受东京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风气的刺激选择离开东京来到仙台,经过匿名信事件和课间放电影事件后又离开仙台回到中国,一次次的离开,鲁迅先生明白了疗救国人的精神麻木的病症的重要性,从而弃医从文。《西游记》 孙悟空 孙悟空有三次离开团队。第一次是受不了唐僧的唠叨,一怒之下主动离开。第二次是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表现了孙悟空重师徒之情。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说明他成长了。第三次是孙悟空打死了一群草寇,唐僧赶他走,孙悟空苦求不成,离开后又回来向师父求饶,被拒后,向观音菩萨求助。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能理性地处理问题,说明他成长了。篇目 人物 “离开”事件《傅雷家书》 傅聪 傅聪离开中国到波兰学习音乐,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与傅雷的精神引领战胜了远离祖国的孤独感和感情受挫的痛苦,在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也让自己在音乐上获得了很高造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投身革命,一次参加工友聚会,保尔带着穿戴整洁的冬妮娅同去,遭到工友们的嘲笑,保尔意识到冬妮娅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希望她能和自己站到同一战线上,却遭到拒绝,两人的感情产生裂痕,保尔离开了冬妮娅。保尔的离开是在爱情与阶级立场之间的一个重要选择,是理性战胜情感的选择,也是他成长的结果。篇目 人物 “离开”事件《水浒传》 鲁智深 平方腊后鲁智深不愿接受朝廷封官,离开宋江,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最终在六和寺圆寂。鲁智深的离开是理性的选择,是思想成熟的表现,这个选择让他成为梁山好汉中少有的得以善终的好汉之一。林冲 在山神庙中侥幸免于被火烧死的林冲怒杀陆虞候等人后离开草料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了梁山泊。林冲的这个选择虽不得已,却也是他从忍气吞声、委曲求全到敢于反抗的蜕变,是他人生成长中最关键的一步。《简·爱》 简·爱 简·爱在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后选择离开桑菲尔德,体现了她的自尊自爱(理性)。圣约翰的求婚,让她更坚定了自己对罗切斯特的感情,从而离开圣约翰回到遭遇变故后残疾的罗切斯特身边,懂得追求真爱,体现了她的成长。3.关于“选择”篇目 人物 “选择”事件 简介《朝花夕拾》 鲁迅 “我”选择离开仙台,不再学医 当“我”看到中国人围观同胞被枪毙,表现的是那么的麻木。于是“我”不再学医,并且离开仙台。因为“我”认识到,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精神的强健比身体的强健更重要。要拯救中国,先要拯救国人之“精神”,这是“我”对过去选择的终结。同时弃医从文的选择,也让“我”从此成为一名与一切封建腐朽力量战斗的“猛士”,开启了“我”命运的新篇章。所以,“我”的选择既是对过去的终结,也是命运新篇章的开启。《西游记》 孙悟空 知师父遇难选择回到师父身边 孙悟空多次被唐僧赶回花果山。本可以自由自在地做“美猴王”,但每当得知师父遇难,念及师徒情义,他仍选择回到师父身边,一路护送师父西天取经。即使遭遇紧箍咒之苦,仍不离不弃。最终修成正果。篇目 人物 “选择”事件 简介《红星照耀中国》 朱德 朱德辞高官选择加入革命 朱德曾以同盟会会员的身份加入了国民党,任云南省警察厅长,而他毅然谢绝高官的诱惑,选择远道跋涉,自我找寻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最老的党员之一。朱德的选择,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证明,他为着忠于民族的自由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主义而丢弃了个人享受、财富和地位。篇目 人物 “选择”事件 简介《水浒传》 宋江 宋江选择给晁盖七人通风报信 宋江具有强烈的功名观念,本性并不愿意走上反叛朝廷的道路,他任押司时,为了义,选择给劫生辰纲事情败露的晁盖七人通风报信,为他们撤退争取时间。他因此辗转周折,上了梁山,改变了混迹官府的人生路径。林冲 林冲面对高衙内调戏自己娘子选择忍气吞声 《水浒传》中林冲得知娘子被人调戏,匆匆赶来“恰待下拳打时”“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林冲就“自先软了”。当鲁智深要帮忙教训高衙内时,林冲一句“不怕官只怕管”硬是拦下了鲁智深。林冲因惧怕权威,怕丢了官职,在面对自己娘子被高衙内调戏时选择了忍气吞声,可是这一忍却将他推向了更黑暗的深渊,命运就此转折。所以,林冲的这个选择是他性格懦弱的体现,也是他命运转折的开始。篇目 人物 “选择”事件 简介《简·爱》 简·爱 得知罗切斯特已婚,简·爱选择离开桑菲尔德 得知罗切斯特已经结婚,简·爱毅然选择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彻底割断与他的关系。然而与圣约翰的相遇,让她更加记挂罗切斯特,她发现自己的情感早已与他联结在一起。最终简·爱重回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终成眷属。简·爱的这一选择既是关系的割断,也是对情感的重新认识。4.关于“女性尊严”篇目 人物及相关情节 观点《儒林外史》 沈琼枝对父亲说:“爹爹,你请放心!我家又不曾立文书,得他身价,为甚么肯去伏低做小?他既如此排场,爹爹若是和他吵闹起来,倒反被外人议论。我而今一乘轿子,抬到他家去,看他怎模样看待我。”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沈琼枝是一个敢于反抗、大胆直率的人。《简·爱》 简·爱对罗切斯特说:“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和你的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好像我们两人已经穿越了坟墓,站在上帝的脚下。我们是平等的。” 从对话中可以看出简·爱是一个独立自主,追求平等的自尊的人。5.关于“闹”名著 “闹”的事件 情节概述 主题孙悟空《西游记》 孙悟空大闹阴曹地府 孙悟空大闹五庄观 孙行者大闹风山 ①美猴王于酒醉后睡梦中,魂魄被鬼差黑白无常带到地府。他大闹地府,修改生死簿,然后离开了地府。这体现了孙悟空做事冲动、鲁莽、做事不计后果的特点。②孙悟空上山寻妖索要袈裟,与黑汉熊精相斗。孙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帖,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请来观音才要回袈裟。体现了孙悟空爱显摆、好胜的性格。 强烈的反叛精神。孙悟空不畏艰险,不畏强权,战天斗地,在斗争中不断地成长。名著 “闹”的事件 情节概述 主题鲁智深《水浒传》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①因为镇关西抢占民女,被鲁智深三拳打死后,为了避祸出走,入五台山当了和尚,可是在寺里却全不遵僧人规矩,处处惹祸,这体现了他直率、不受拘束、敢作敢当、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特征。②林冲被发配沧州,途中险遭解差谋害,鲁智深跟至野猪林相救,体现了他见义勇为、嫉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尽显英雄本色。 侠义精神的代表。体现了当时官逼民反的社会现状。严贡生《儒林外史》 乡绅发病闹船家 严贡生于回乡途中装疯,到岸上后又故意追究船家吃掉他的云片糕的责任,威胁要将船家送官,结果讹诈银子、骗银子、赖掉船费。 封建制度下乡绅地主的丑恶、可笑形象的代表,表现了封建思想对人性的扭曲。6.关于“团队”名著 “团队”故事唐僧团队《西游记》 唐僧作为“西游”团队的领导者,骑白马带领整个取经队伍西行,唐僧熟悉各种佛教经典,他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意志坚定,是一个很好的领导者。美猴王身上有着妖的一面,他曾棒杀山贼土匪,残忍血腥,曾大闹天宫,敢向天地鸣不平。猪八戒好吃懒做,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立场比较坚定,从不与妖精退让妥协,打起妖怪来也不心慈手软。沙僧个性憨厚,忠心耿耿。唐僧团队最大的好处就是互补性,领导有权威、有目标,有坚定的毅力,这个团队是个非常成功的团队,虽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但最后修成了正果。尼摩团队《海底两万里》 尼摩船长博览群书,学识渊博,通晓事理,但是他杀伐坚决,曾屠杀军舰上的官兵,同时具有反叛精神。阿龙纳斯教授,博古通今,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十分好学,乐于探究,有探索精神。为人温和善良,勇敢机智,具有正义感。希望造福人类,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具有乐观向上的心态。尼德·兰执拗、直率、急躁。热爱自由,斗志顽强,勇敢坚强。待人真诚,品性善良。是一个技艺高超的加拿大捕鲸鱼叉手。康塞尔生性沉稳,从不大惊小怪,淡定且为人随和,对主人一片忠诚,精通分类理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