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封线学 校学 籍 号姓 名就读班级考试班级)银川市第三中学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自学检测九年级历史合卷时间: 120分钟 满分:3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1.“中国制造”闻名世界,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以下体现商朝“工匠精神”成就的是A.司母戊鼎 B.毛公鼎 C.耧车 D.曲辕犁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在经济上,“秦,虽死犹存”是指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焚书坑儒 C.修筑长城 D.统一度量衡和货币3.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骆驼俑的现象蔚然成风。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A. 社会贫富差距悬殊 B. 对外交流影响社会习俗C. 民间手工业很发达 D.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从设置宣政院到设置澎湖巡检司,从戚继光荡平倭寇到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从册封达赖、班禅到设置驻藏大臣。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A. 文化的碰撞与交流 B. 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政治的成熟与稳定 D.外交的开放与危机5.右图所示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对这次会议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B.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D.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6.一位同学绘制了以下示意图。它反映出A.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B.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D.彻底改变了中国落后的经济面貌7.以下是1946年和1952年我国农村土地占有关系变化情况。据表中数据可知到1952年中国广大农村阶级 占总人口比例(%) 1946年占有耕地(%) 1952年占有耕地(%)地主 4.75 64.38 4.3农民 73.37 7.21 73.02A.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 B.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土地私有制度C.农民走上互助合作道路 D.基本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起来8. 中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1978年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92年第二次思想解放冲破了计划经济的崇拜; 1997年第三次思想解放冲破了所有制的崇拜。“第二次思想解放”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提出 B.重申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C.邓小平南方谈话 D.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战略的提出9. 与其它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A.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C.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10. 我国《反分裂国家法》中规定“……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实现我国和平统一的前提和基础是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原则 B.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C.坚持不运用武力的原则 D.坚持反对外国干涉的原则11.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跳槽”“炒鱿鱼”“创客”等新鲜词汇频繁出现,这实际上反映了A.我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B.人民的生活得不到基本保障C.人们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 D.我国的综合国力稳步提升12.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面对巨大的版图和众多的人口,管理事务繁杂,统治困难至极。但罗马帝国依然延续了好几百年,下列原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 军事力量的强大 B. 法律体系的完善C. 基督教广泛传播 D. 古典文化的辉煌二、材料解析题(本题共2题,共18分)13.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是一个传承文明、吸纳文明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5分)材料一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一幼发拉底河、印度河一恒河、黄河一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一代又一代亚洲先民历经岁月洗礼,把生产生活实践镌刻成悠久历史、积淀成深厚文明。——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材料二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我愿提出四点主张。第一,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第二,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第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第四,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节选)请回答:(1)材料一中提到了哪些亚洲文明?(3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人类世界不同的文明?(2分)14.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13分)【1921﹣1949年民族解放之路】材料一:【1949﹣2022年民族富强之路】材料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部分大事记:(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的任意两件事,并写出其在中国革命进程的地位或作用。(4分)(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标志“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的相关事件名称。写出在“伟大转折”中做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随后,经济体制改革从哪两个方面逐步展开?图示梳理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请写出B、C两处横线部分对应的内容。(7分)(3)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其中我国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举出两例即可)(2分)银川市第三中学2021——2022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检测历史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1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题号 1 2 3 4 5 6答案 A D B B C A题号 7 8 9 10 11 12答案 D C B B C B二、材料解析题 (本题共2题,共18分,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3、(1)西亚一古巴比伦王国(1分)南亚一古印度 (1分)东亚一中国 (1分)①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②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③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交流、学习、取长补短、互相尊重,言之有理即可)(2分)(1)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2分)②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2)①“中国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分);“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分)②改革开放(1分)③农村、城市(2分)④邓小平理论(1分)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1分)(3)“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答对两项即可得分)(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