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4.2 山川秀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
1.下列盆地中享有“紫色盆地”美称的是(  )
A.塔里木盆地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首歌描绘的河流用“健美的臂膀”挽起我国的( )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3.图中一年中最高气温大约是(  )
A.25℃ B.20℃ C.28℃ D.15℃
4.图中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  )
A.8月 B.7月 C.12月 D.5月
5.下列城市中与图中气候类型相符的是(  )
A.北京 B.兰州 C.哈尔滨 D.武汉
6.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冬季全国普遍寒冷,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降水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C.夏季风与雨带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
D.我国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
7.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措施中,可以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合理办法是( )
A.减少对我国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
B.大量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C.对非可再生资源不再利用
D.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8.山脉排列有序,脉络分明,仿佛是“大地的骨架”的地形类型是(  )
A.山地 B.平原 C.盆地 D.高原
9.长江、黄河都是我国的母亲河。下列有关长江、黄河叙述正确的是( )
A.干流都流经青海和四川两个省区 B.黄河注入东海,长江注入渤海
C.三峡水电站位于黄河上游 D.黄河和长江的下游都江阔水深,四季通航
10.下列诗句中对地理景观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里的“天上”是指青藏高原
B.“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景观特色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指长江中游地势落差大、水流急的特点
D.“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嵁悲”反映了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大的特点
11.中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
A.秦岭—淮河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C.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2018年4月5日14点,国内首艘江海直达船——“江海直达1”号从宁波舟山港起航,经由东海入长江,溯江而上到达马鞍山港,充分发挥了黄金水道的航运价值。据此完成以下各题。
12.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主要得益于长江下游(  )
①江阔水深 ②水能丰富 ③无结冰期 ④水流平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江海直达1”号途经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A.南京 B.上海 C.杭州 D.武汉
14.今年入春以来,我国南方降水偏多,北方旱情发展迅速。我国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不同 B.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
C.地形复杂多样 D.夏秋季节台风影响显著
读“我国沿北纬36°纬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位于太行山脉以西的地形区是 (   )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青藏高原
16.关于图中地势特点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B.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C.众多大河滚滚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阶梯交界处落差大,不利于建设水电站
17.下列黄河流域开发利用方式,合理的是( )
A.全流域投放营养物质,提高鱼类产量 B.扩大流域周边围网养殖规模
C.严禁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 D.大量引黄灌溉,种植水稻
下图是“黄河流域略图”。读图回答以下各题
18.图中①和②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它们因得益于黄河水的灌溉而成为“ ”,其中①是________平原,②是________平原:
A.塞上明珠、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B.塞上江南、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C.塞上明珠、河套平原、银川平原 D.塞上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
19.某科考队沿黄河各河段游历,他们描述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上游“充满活力”——水能丰富 ②中游“一碗水、半碗沙”——水土流失
③上、中游的分界点位于陕西省的壶口 ——雄伟壮观④黄河下游“地上河”——悬河危情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0.“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长江之歌》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无限赞美之情,关于长江你认为说法有误的是(  )
A.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
B.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C.有比较长的结冰期
D.是我国巨大的“水能宝库”
21.关于下图所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A河流为黄河
B.甲地区的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C.乙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可以实现一年两熟或三熟
D.该分界线大致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重合
22.中国是多山的国家,下列对于山区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山区条件太艰苦,特别是道路、交通不便,所以无法开发建设
B.山区有茂密的树林,清澈的泉水,是旅游的好地方,所以不用再开发了建设
C.山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较缓慢,所以我们要合理地开发建设山区
D.山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道路坑坑洼洼,所以无法开发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以下各题。
23.下列描述符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区所在河段特征的是
A.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 B.峡谷众多,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C.江阔水深,被称为“黄金水道” D.河道弯曲,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24.来自A省的小明,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下列图片中可选用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没有流经的地形区是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云贵高原 D.黄土高原
26.下列关于小兴安岭林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B.以西为华北平原
C.有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D.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二、非选择题 共40分)
27.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我国的 河,它发源于 省,注入 海。
(2)山脉:① ② ③
(3)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是:a b
(4)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认为该如何解决?
28.读下面沿北纬 32°线我国地形的剖面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什么?
(2)图中序号代表的是:⑤_____海,④_____平原,③_______ 盆地,②_____山脉,①______高原。
(3)请你谈谈我国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流向的影响。
29.读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高原的_______________山,干流呈巨大的“____________”字形,曲折东流,注入_________海。
(2)治理黄河的关键是在中游开展工作。
(3)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⑤________平原,⑥__________高原。
(4)图中A.B、C三点中,表示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是______________。
(5)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C
3.C
4.B
5.D
6.A
7.D
8.A
9.A
10.C
11.C
12.C
13.B
14.B
15.B
16.B
17.C
18.B
19.A
20.C
21.D
22.C
23.C
24.D
25.D
26.C
27.(1)黄河,青海省,渤海
(2)山脉①巴颜喀拉山脉②阴山③秦岭
(3)分界城市a河口 b桃花峪
(4)①河流含沙量大的问题 ②黄河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③在黄河中游地区,做好保持水土工作,大力植树造林,严禁滥砍滥伐,关键是治沙。
28.(1)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2)黄 长江中下游 四川 横断 青藏;(3)气候: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河流流向: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29.(1)青藏;巴颜喀拉;几;渤;
(2)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3)华北,黄土;
(4)A;
(5)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由于当地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当流经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河水中携带的泥沙在河床淤积,使河床抬升,形成地上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