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4 发展的选择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60分)1.随着电商的迅猛发展,大量快递垃圾的处理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必然会破坏环境 B.垃圾分类是根本解决方案C.限制网购规模是有效出路 D.快递绿色包装是大势所趋2.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封建王朝是(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3.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禁止生产性捕捞。这一做法表明长江流域正在落实的发展战略是( )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可持续发展 D.创新驱动发展4.“乡间小路上,两辆汽车静静驶过,一切平安无事,它们对GDP的贡献很小。如果其中的一个司机由于疏忽而造成了一场恶性交通事故,随之而来的是救护车、医务人员、救援人员……撞坏的汽车还可能要进行修理。车祸虽然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我们的GDP却增加了。”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不要片面追求GDP的增长B.GDP根本就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C.要不惜一切发展经济,提高GDP的增长速度D.在我国目前,经济发展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5.同学们学了PRED问题后。对四者关系,都有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有( ) ①小红:四者关系错综复杂,相互作用 ②小华:四者关系是统一整体③小丽:优先保护环境,再发展经济 ④小龙:要实现PRED相协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9 年 11 月 20 日-23 日,首届世界 5G 大会在北京举行。据悉,在全球 5G 标准必要 专利声明中,来自我国企业的占 34%,居全球首位,这说明了①科技改变生活,创新引领未来 ②我国坚持创新驱动,敢于创新、善于创新③企业是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 ④我国的 5G 与其他科技水平都全面超越发达国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7.北宋与周边的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进行了连年的战争,北宋军队负多胜少。这一“积弱”局面的形成与宋太祖采取的措施直接有关的是( )A.选拔大批文臣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B.增设机构,官僚机构膨胀,军费开支过大C.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皇帝直接控制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D.实行推恩令,解决了地方政权对中央的威胁8.国家《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努力实现对贫困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困难失学。这说明( )①教育精准扶贫是当前的中心工作②教育要均衡发展,体现公平正义③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是强国之路④国家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9.2015年4月,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从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等十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这表明我国重视( )①经济增速 ②环境保护 ③社会和谐 ④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赵匡胤当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下列选项能够论证此观点的是( )A.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B.统一了黄河流域C.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D.与辽国互通使节11.以下能够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是( )A.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C.时间就是金钱 D.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12.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全国性商贸城市的是( )A.北京和东京 B.北京和南京 C.长安和南京 D.东京和洛阳13.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差异主要在于( )A.国土面积的大小 B.人口的多少C.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D.历史悠久与否14.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下列属于明朝瓷器典型代表的是( )A. B.C. D.15.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体现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公平正义 B.实现同等富裕 C.增进民生福祉 D.实现共治共享16.武汉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和首批4A级风景旅游区。为了保护好武汉东湖的自然之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禁止开发利用东湖的自然资源,不允许任何人进入东湖风景区B.完善对东湖的环境保护机制,禁止对东湖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C.在东湖景区内多建人造景观,刺激旅游经济发展D.加强对东湖的环境保护,对在东湖风景区乱扔垃圾者一律处以刑罚17.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政府将经济政策的最大着力点放在稳就业、保民生工作上,阶段性减免税费,支持企业吸纳就业、劳动者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这样做有利于( )①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②增进民生福址,保障公民政治权利③守护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④落实依法治国方略,推动法治建设进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我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结合相关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矿产和能源资源 经济基础 发展水平 对外开放程度① ◎◎◎ ◎ ◎ ◎② ◎ ◎◎◎ ◎◎◎ ◎◎◎③ ◎◎ ◎◎ ◎◎ ◎◎18.上表表示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各项指标(“◎”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据表判断,表中数码①②③分别指代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 )A.东、中、西部 B.西、中、东部C.西、东、中部 D.中、西、东部19.我国东、中、西部存在明显的农业结构差异,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自然条件不同 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C.劳动力素质不同 D.资源配置不同20.分别位于东、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省区是( )A.四川、江西、浙江 B.内蒙古、甘肃、山东C.江苏、山西、陕西 D.福建、青海、河南二、非选择题(4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认为,保证德国物资供应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波兰和乌克兰。……希特勒的咄咄逼人气势相反,英、法等西方国家却普遍实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材料二:1947年6月,在美国的指使下。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7月,苏联退出会谈。——《世界史·现代史编》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频仍,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行径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世界通史·当代卷》(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响,概述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3)材料三中“高速流动”的影响是什么?(4)推断并说明未来世界的走向。22.青稞是图示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种植的青稞穗大粒饱满、营养成分高。但由于品种单一,生产耕作粗放,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低;以初级加工的传统食物为主,精深加工不足,附加值不高;农牧民信息缺乏,青稞销售困难;自然灾害较多。农业承受灾害和抗灾能力差,农作物生产稳定性差等原因,该地区青稞产业的发展面临困境。阅读材料,请回答问题。青稞介绍习性:喜光,耐低温,适宜生长在日照时间长,海拔高,气温低,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的地区。 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非常高,是优质的粮食作物和畜牧业饲料,也是啤酒、医药和保健品生产的原料。 注:年平均日照时数2000小时以下为少日照地区。(1)说出图示地区所处的地理区域,并描述青稞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分布情况。(2)结合图文资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图示地区种植青稞的自然优势。(3)根据上述材料,从人文角度为图示地区青稞产业走出困境出谋划策。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航天局卫星数据表明,全球从2000年到2017年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2019年2月13日新华网材料二:(1)材料一说明我国在应对哪一环境问题所取得的成就?(2)材料二的措施与材料一存在怎样的联系?(3)请从可持续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上述材料对中国发展的必要性。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2.D3.C4.A5.B6.A7.C8.B9.D10.A11.D12.B13.C14.B15.C16.B17.A18.C19.A20.C21. (1)极端民族主义;英、法等西方国家的绥靖;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法西斯国家的侵略)。(2)危及经济安全;易受外来干涉;导致欧洲分裂。援助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加剧了美苏对抗,苏联拒绝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3)使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4)观点一:走向和平与发展。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惨痛的历史教训;推动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不断壮大;合作、对话成为常态。观点二:面临着不确定因素。霸权主义(单边主义)、强权政治横行;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22.(1)青藏地区;沿河分布或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东部和南部(东南部)。(2)该地区地处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满足青稞耐低温、喜强辐射的需要;年平均日照超过3000小时,光照充足,符合青稞喜光的生长习性;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青稞营养物质的积累;该地区东南部河流众多,便于灌溉等。(3)依靠科技提高青根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重视加工工艺,加大户品开发力度,实现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注重市场信息,开拓销售渠道;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灾、抗灾能力。23.(1)生态环境问题(2)材料二的措施与材料一存在关联性:中国坚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提升了绿化面积,为全球环境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三个方面缺一不可。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压力,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容之一,关键在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力求可持续发展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