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调研试题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块调研试题 全科

资源简介


高二化学教学质量调研试卷(理倾向)
命题人:王少晖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第Ⅰ卷(必做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A.反应的快慢
C.反应物的性质

B.反应物量的多少
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2、1g 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 CO 和 H2,需吸收 10.94kJ 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A. C(s)+ H2O(g) == CO(g) + H2(g)
B.C(s)+ H2O(g) == CO(g) + H2(g)
C.C(s)+ H2O(l) == CO(g) + H2(g)

ΔH== +131.3kJ·mol—1
ΔH== +10.94kJ·mol—1
ΔH== +131.3kJ·mol—1

D.C + H2O == CO + H2
ΔH== +131.3kJ·mol—1

3、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第 1 页 共 9 页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D.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4、电解某盐溶液时在阴、阳两极上一定相等的是(



A.生成物的物质的量
C.通过的电子数目

B.生成物的质量
D.放出气体的体积

5、对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加 N2 的量,可提高 N2 的平衡转化率
B.控制合适条件,可以使 N2 转化率提高至 100%
C.H2 的平衡转化率,就是用转化 H2 的浓度除以平衡时 H2 的浓度
D.实际生产中应既要考虑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又要考虑反应的速率尽可能的快
6、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g)+3Y(g)
2Z(g) △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 Z 的
方向移动,应选择下列的适宜条件是
①高温 ②低温 ③高压 ④低压 ⑤加催化剂 ⑥除去 Z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③⑥

7、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分解反应:2A

B+3C。已知 A 起始浓度是 2.6

- -


- -1

- -1 21世纪教育网

-1

-1

- -1 高



.

A.在溶液中滴加少量硫酸铜溶液
C.将铝片换成铝粉

B.适当增大硫酸的浓度
D.增大外界压强

9、对某一可逆反应来说,使用催化剂的作用是

A.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C.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

B.以同样程度改变正逆反应的速率
D.改变平衡混合物的组成

第 2 页 共 9 页
10、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右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三点溶液的 pH:c<a<b
B.a、b、c 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a>b<c
C.用湿润的 pH 试纸测量 a 处溶液的 pH,测量结果偏小
D.a、b、c 三点溶液用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c<a<b
11、下列事实中,能说明 HNO2 是弱电解质的是
A.用 HNO2 溶液做导电性试验,灯光较暗
B.常温下,0.1 mol·L-1 HNO2 溶液的 pH 为 2.15
C.HNO2 溶液不与氯化钠反应
D.HNO2 是共价化合物
12、下列各物质常温下发生水解,对应的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NaHSO3:HSO3-+H2O
B.KF:F+H2O=HF+ OH-
C.Na2CO3:CO32- +2H2O
H3O++SO32-
2OH-+H2CO3
D.CH3COO Na:CH3COO-+ H2O
CH3COOH+ OH-
13、在 0.0 1 mol·L-1 的 NH4Cl 溶液中,下列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Cl-)>c(NH4+)>c(OH-)>c(H+)
B.c(Cl-)>c(NH4+)>c(OH-)>c(H+)
C.c(NH4+)+ c(H+)= c(Cl-)+ c(OH-)
D.c(NH4+)=0.0 1 mol·L-1
14、下列溶液蒸干、灼烧后,能析出溶质固体的是
第 3 页 共 9 页
①Fe2(SO4)3

②FeCl3

③K2CO3

④Ca(HCO3)2

A.仅①③

B.仅①

C.仅③

D.全部

15、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水中,石灰乳悬浊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

Ca(OH)2 (s)
Ca 2+(aq)+2 OH -(aq),当向此乳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时,恢复到

原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中 Ca 2+的物质的量不变
B.溶液中 OH -的物质的量增大
C.溶液中 Ca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溶液中 OH -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第 4 页 共 9 页
第Ⅱ卷(共题,共 55 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黑色墨水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后。
二、填空题(包括 4 个小题,共 55 分)
16、(16 分)钢铁工业是国家工业的基础。

(1)钢铁的传统冶炼方法总反应是:2Fe2O3+3C
有同学提出钢铁冶炼的新方法:2Fe2O3(熔融)

4Fe+3CO2
4Fe+2O2↑

你认为该方法是否可行

,理由是


(2)铁易生锈,写出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被腐蚀为铁锈(Fe2O3·x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下列装置中(杯中均盛有海水)能使铁受到保护不被腐蚀的是




(3)在实际生产中,可在铁件的表面镀铜
防止铁被腐蚀。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① A 电极对应的金属是______(写
元素名称),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 若电镀前铁、铜两电极的质量相同,电镀完成后将它们取出洗净、烘
干、称量,二者质量差为 5.12 g,则电镀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为_______mol。
③镀层破损后,镀铜铁比镀锌铁更容易被腐蚀,请简要说明原因

第 5 页 共 9 页
17、(16 分)

(1)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

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



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其原因是



(2)将烧杯内 FeCl3 溶液用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法制得 FeCl3·6H2O,但不用直接蒸

干的方法来制得晶体的理由是



(3)在 FeCl3 稀溶液中滴加 KSCN 溶液后呈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先往 FeCl3 溶液中加入一些 NaF 溶液,再滴加 KSCN
溶液,则不呈红色,若再加入足够量 FeCl3 溶液.又会呈现红色.对这一现象有三种解释:
①F-能还原 Fe3+,使之转化为 Fe2+,②F-能与 Fe3+结合成难电离的物质,
③F-能与 SCN-反应,消耗了加入溶液中的 SCN-。

对以上三种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理由是

(4)难溶性杂卤石(K2SO4·MgSO4·2CaSO4·2H2O)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K2SO4·MgSO4·2CaSO4·2H2O

+ -

用饱和 Ca(OH)2 溶液溶浸杂卤石制备硫酸钾,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Ca(OH)2 溶液能

溶解杂卤石浸出 K+的原因:



18、(10 分)常温下,已知 0.1mol·L

-1

一元酸 HA 溶液中

c(OH?? )
?



第 6 页 共 9 页
(1)0.1 mol·L

-1

HA 溶液的 pH=

;写出该酸(HA)与 NaOH 溶液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
(2)常温下,HA 的电离常数 Ka=





(3)pH=3 的 HA 与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 4 种离子物质的量浓

度大小关系是:



(4)t℃时,有 pH=2 的稀硫酸和 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

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19、 14 分)开发、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正成为科学家研究的主要课题。氢气、
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燃料电池。
(1)已知:①2CH3OH(1) + 3O2(g) = 2CO2(g) + 4H2O(g) ΔH1= –1275.6 kJ·mol–1

②2CO(g) + O2(g) = 2CO2(g)

ΔH2 = –566.0 kJ·mol– 1

③H2O(g) = H2O(1) ΔH3 = –44.0 kJ·mol–1
写出甲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2)生产甲醇的原料 CO 和 H2 来源于:CH4(g) + H2O(g)

CO(g) + 3H2(g)

①一定条件下 CH4 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 a。

则,Pl

P2;A、B、C 三点处对应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

(填“<”、“>”“=”)
第 7 页 共 9 页
②100℃时,将 1 mol CH4 和 2 mol H2O 通入容积为 100 L 的反应室,

反应达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气体密度恒定
b.单位时间内消耗 0.1 mol CH4 同时生成 0.3 mol H2
c.容器的压强恒定
d.3v 正(CH4) = v 逆(H2)
如果达到平衡时 CH4 的转化率为 0.5,则 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3)某实验小组利用 CO(g)、O2(g) 、KOH(aq)设计成如图 b 所示的电池

装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用该原电池做

电源,常温下,用惰性电极电解 400 mL 饱和食盐水(足量),消耗的标准

状况下的 CO 224 mL,则电解后溶液的 pH =
液体积的变化)
第 8 页 共 9 页

。(不考虑溶
广饶一中高二质量调研化学试卷答案
16(15 分)(1)电能大多是烧煤得到的,用电解的方法冶炼铁不如直接用
碳还原 Fe2O3 冶炼铁节能。
(2)4Fe + 3 O2 + x H2O === 2 Fe2O3·x H2O;BD
+ -
潮湿环境中形成原电池,铁为负极,加速铁的腐蚀(其他答案合理也给
分)

17、(16 分)(1)Fe3+ + 3H2O

Fe(OH)3 + 3H+;2H+ + CaCO3 = Ca2+ +
H2O+ CO2↑;反应消耗水解产生的 H+,使平衡向右移动,因而产生红褐色
沉淀 Fe(OH)3。

(2)蒸干会使 FeCl3 + 3H2O

Fe(OH)3 + 3HCl 中的 HCl 挥发,使平衡

向右移动,最终得不到 FeCl3·6H2O。
(3)Fe3+ + 3 SCN-
Fe(SCN)3;①③;F-的还原性很弱,不可能被 Fe3+
氧化,若 F-与 SCN-反应,则再滴加 KSCN,应该显红色。
(4)氢氧根与镁离子结合,使平衡向右移动。
18、(10 分)(1)3;HA+OH-=A-+H2O(2)1×10
-5

(3)

(4)10-3
19、(14 分)
(1)CH3OH(1) + O2(g) = CO(g) + 2H2O(1) ΔH = –442.8 kJ·mol– 1
(2)①<;KC> KB >KA
②cd;2.25×10– 4 mol2·mol– 2
(3)CO+ 4OH–→ CO23– + 2H2O + 2e– ;13
第 9 页 共 9 页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历史试题 2013.0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共100分。
第Ⅰ卷(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学者指出,诸子学说不仅在内容上差别明显,而且在流传的地域上也有不同。比如道家在楚国兴盛,①在鲁国兴盛,②在三晋与秦国兴盛。①②对应的学术派别是
A.儒家 墨家 B.法家 兵家
C.儒家 法家 D.墨家 法家
2.桐城人方东树1825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藏书满家好而读之,著书满家刊而传之,诚为学士之雅素,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试之国计民生,无些生益处,此只谓之嗜好,不可谓之学。”这段话表明作者
A.呼吁挽救民族危机 B.提倡崇实学风
C.潜心研究考据学 D.主张文人藏书著书
3.下图所示中国古代书体中,哪一副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作品

A B C D
4.“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王维的诗句融心境、物境为一,表现出疏淡幽深、自然闲雅的文人气韵。下列唐代名画中,契合这种气韵的是

A B C D
5.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评价某位诗人的成就,认为“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获此评价的这位诗人应当是
A.孟浩然   B.杜甫    C.李白    D.王维
6.中国传统的艺术充满了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有学生在中国传统艺术史研究中要选择材料来论证这一点。下列各项中,他可以选择的材料为
①唐代山水诗 ②草书 ③宋代文人画 ④京剧
A. ①③ B.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③④
7.漫画可以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哲学问题。右图中的哲学家可能是
A.柏拉图 B.普罗泰戈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8.有人说,“牛顿是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下列关于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
①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
③牛顿力学的创立推动了启蒙运动
④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②③④ D.①②④
9.恩格斯说,“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种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代主义
C.现实主义 D.古典主义
10.19世纪末期,一位西方画家为了画一个干草堆,早晚出门时带上十几块画布,随光线或天气的改变而一块块地换着画。与其创作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
C.《清明上河图》 D.《格尔尼卡》
11.现代生活中,有不少事物原本出自十九世纪欧洲人的创意,却在二十世纪的美国变成大众化消费品,甚至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电脑 手机 B.报纸 收音机 C.热狗 麦当劳 D.汽车 电影
12.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计划用15年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业。留美幼童赴美后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清朝官员深为不满:“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实易沾其恶习。”1881年,留美幼童被遣送回国。以上情况表明
A.统治者反对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守旧观念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
C.新式学堂开始在中国出现
D.西方文化传入动摇了儒家思想地位
13.在吸收人类文明成果、寻求民族振兴的道路上,中华民族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涌现了许多杰出人物。下列人物与成果之间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A.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B.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1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下列事件中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是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下图中四张纪念邮票都以党的重要会议为主题。其中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共八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四大 中共十五大
A.主要矛盾——国企改革——计划经济—— 科学发展观
B.三大改造——经济特区——初级阶段—— 一国两制
C.经济建设——中国特色——市场经济—— 三个代表
D.探索开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 邓小平理论
16.法新社斯德哥尔摩1918年12月10日电:“由于他对能的性质所做的革命性发现,今天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这里的“革命性发现”指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 B.经典力学体系
C.相对论 D.量子理论
17.下表是1931~1966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欧美主要国家获奖人数统计。由此可见
国家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人数
68
31
6
19
A.美国教育快速发展 B.美国科技水平领先
C.第三次科技革命迅猛发展 D.知识经济在美国初显端倪
18.右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一五”计划促进了①时期的科技发展
B.“两弹一星”成果是在②时期取得的
C.“文革”使④时期内没取得任何成就
D.杂交水稻是在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
19.下表中新中国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1965年学校数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1965年在校学生
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
高等学校
434所
1.1倍
67.4万人
3.3倍
中等学校
80993所
14.1倍
1432万人
6.9倍
小学
1681000所
4.9倍
11626.9万人
3.9倍
A.建立起了人民教育事业 B.确定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方针
C.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D.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20.1958年3月13日的《光明日报》上有这样一段文字:“资产阶级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已经完全破产。它对我们只有一个用处,就是当作毒草来研究,以便使我们有个反面的教员,使我们学会认识毒草,并把毒草锄掉变为肥料。”这反映出:
A.“双百”方针受到干扰和损害 B.建设社会主义需要强化阶级斗争
C.“右倾”错误影响到科学文化发展 D.批判“毒草”是当时政治发展的需要
21.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有
①勤奋劳作,努力耕织 ②创办手工作坊,从事工商业活动
③英勇善战,争立军功 ④努力读书,精通“四书五经”
A.①④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2.北魏冯太后说:“立三长,则课(税)有常准,赋有恒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此制度实施改变了北魏初期的某种社会现象。此社会现象是
A.鲜卑贵族排斥汉族地主参政 B.官吏没有俸禄吏治腐败
C.豪强地主隐匿人口逃避赋役 D.鲜卑贵族拒绝移风易俗
2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讲到: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时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的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增长。材料表明王安石变法在理财方面的特点是
A.通过加税来增强国家财力 B.用改革经济来操纵国事
C.以抑制土地兼并稳定农业 D.运用国家力量干预经济
24.以下表格内容是某同学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由此判断该论文的主题应该是
A.工业革命对亚洲的影响 B.反对殖民侵略的变革
C.富国强兵的革命浪潮 D.现代化改革是救国之道
25.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的历史性表述,正确的是
①使两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②推动了两国的工业化
③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④根除了封建生产关系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2012-2013学年下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历史试题 2013.01
第Ⅱ卷(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26题13分,27题12分,28题11分,29题14分,共50分)
26.(13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遗产,主要由孔子的经过后代人修改和润色的教诲组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
材料二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材料三 唯天子受命干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君为臣纲。 ——《春秋繁露》
材料四 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语类》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指出孔子和孟子对君臣关系的主张。(2分)
(2)材料三的作者是谁?(1分)材料三、四分别是怎样“修改和润色”儒家学说中君臣关系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先秦、西汉、南宋以后儒学地位发生的主要变化。(3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儒学对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影响。(3分)
27.(13分)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科学的进步是注意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
材料一 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樊树志《国史概要》
(1)分别列举两汉、宋元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至少两项)。(2分)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科学成就取得的社会背景。(2分)
材料二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广泛批阅……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及技术的综合性科技著作。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2)结合所学,概括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4分)
同治元年(1862),恭亲王奕?、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1867年增天文算学馆。1872年拟订了课程计划,其中第四年讲求数理启蒙及代数学,翻译公文;第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本、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分积分、航海测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学、天文、验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讲求天文、测算、地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
上海格致书院,中国近代著名书院,由英国传教士傅兰雅、中国科学家徐寿创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不仅“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然史论亦在所不废”。书院的考试命题,一般也都由洋务派官员、早期维新思想家来命名,使得格致书院不但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风气,而且造就了一批从事社会改革的人才。
(3)根据材料,概括京师同文馆和上海格致书院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京师同文馆和上海格致书院创办的背景和意义。(5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6年1月4日,一个意大利人种植葡萄时,无意中挖出一座雕像。这就是古希腊的雕塑名作《拉奥孔》,它的出土,轰动一时,被推崇为世上最完美的作品。
材料二 第36条 每一个真诚悔改的基督徒,即令没有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到赦罪或免罪。
第86条 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非正义、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取代。 ——恩格斯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的意大利主要流行什么社会思潮。(1分)这一思潮要表达的思想主旨是什么?(2分)《拉奥孔》的出土为什么会在意大利引起“轰动”?(2分)
(2)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的出发点是什么?(1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共同影响有哪些?(3分)
(3)启蒙运动确立的一系列思想原则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如何发展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2分)结合所学知识,为构建“正义”“平等”的新社会,启蒙运动坚持的原则有哪些?请举三例说明。(3分)
29.(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世纪西欧流行的自由主义,经济上主张自由放任,政治上并不关心公民的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自由主义主导下的英国,公民权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以致中产阶级大多没有投票权,更不必说劳动者了。1832年英国颁布了《改革法案》,该法案多少扩大了选举权,不过十分有限,仅使选举者人数从大约50万人增加到约81.3万人左右。
19世纪末,自由主义在性质上起了明显的变化。在群众通过接受愈来愈多的教育和参加工会组织而变得更加自信的同时,自由主义不可能继续主要关心资产阶级的利益。到19世纪末叶,成年男子选举权已在西欧大部分国家起作用。甚至受崇敬的自由放任主义原则也逐步得到修改。以往,政府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干涉一向被看作是对自然法则作用的干涉,是有害的、无效的。不过,就劳动者而论,这一理论上的主张与基本事实并不相符,公民自由权和选举权不能使劳动者免受由失业、疾病、伤残和老年引起的贫困和不安全。因而,他们利用选举权和工会组织迫切要求实行社会改革。在这种压力下,一种新的、民主的自由主义发展起来,它承认国家对全体公民的福利所负的责任。民主的、自由主义的这些改革是已成为我们当冷时代标志的福利国家的前奏。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末西欧自由主义发生的重大变化。(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自由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产生的重大影响。(6分〉
高二历史(文)参考答案
1.C 2.B 3.D 4.C 5.C 6.B 7.D 8.C 9.C 10.B 11.D 12.B 13.B 14.A 15.D 16.D 17.B 18.A 19.A 20.A 21.C 22.C 23.D 24.D 25.C
26.(13分)
(1)主张:孔子主张等级、名分、秩序;孟子认为君臣应该互相尊重。(2分)
(2)作者:董仲舒。(1分)
材料三:神化君权;臣子只有服从的义务。(2分)
材料四:天理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臣服从君是天理。(2分)
(3)变化:先秦儒学只是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一家;西汉武帝时开始确立独尊地位;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3分)
原因:儒学因时而变,适应君主专制统治需要。(1分)
影响: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2分)
27.(13分)(1)成就:张衡发明浑天仪;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2分)
背景:专制统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需要;“天人感应”思想。(答任2点给2分)
(2)特点:反对明朝中期以来知识界“空谈心性、不重实事”的学风;亲身实践、强调实验;对前代科学成果进行总结。(任2点4分)
(3)特点:学习西学;经世致用。(2分)
背景: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运动兴起,迫切需要新式人才。(1分)
意义:推动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开展和早期维新思想传播。(2分)
28.(14分)(1)人文主义。(1分)
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或肯定人的欲望,歌颂人性解放);追求现世幸福。(2分)
再现了古典文明的辉煌与伟大,增强了人们创造新文化的信心。(2分)
(2)反对教皇出售“赎罪券”。(1分)
冲破了宗教神学的束缚;解放了人们思想;有利资本主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上准备。(任3点给3分)
(3)把人文主义发展成理性主义,直接批判天主教会和封建专制,构建未来资本主义社会的理想蓝图。(2分,只答理性主义得1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与法制等。(任3点给3分)
29.(10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1)变化:关心下层社会群体,增加社会福利;扩大公民的民主权力;国家与政府的作用日益增强。(任2点4分)
(2)背景:工业革命促使工业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工人阶级斗争的推动;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2分)
影响: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为二战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任2点4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
单项选择题(30×1.5=45分,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纸相应位置)
右图为“某地区经纬网局部图”,图中虚线为昏线。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位于丁地的方位是( )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东北方向
2.若某直升飞机从丙地以1110km/h的速度飞往丁地,其最近的航线方向及飞行时间分别是( )
A.向正西方向 1小时 B.向正东方向 2小时
C.先西南,后西北 不足1小时 D.先东南、后东北 不足2小时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B线表示山谷
B.CD线表示山脊
C.F处可能为火山口
D.F处为山峰
4.E处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80米 B.180米
C.200米 D.210米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③处比②处坡度更陡一些
B.河段①(丙、丁之间)的流向大致是从南向北
C.若要在河流①修建大坝,则乙处比甲处位置好
D.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甜菜种植业
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据此回答6~7题。
6.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资源匮乏 D.地处内陆
7.巴西高原东部是南美洲人口相对密集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①气候凉爽 ②印第安人的祖居地 ③地势平坦 ④水力资源丰富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8~10题。
8.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光热、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9.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壤盐碱化 D.洪涝灾害
10.从甲国最大港口(鹿特丹)至上海港,沿最短海上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2011年1月7日下午,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有限公司与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与右图城市①所在国家签署了原油码头运营战略框架协议。该原油管道设计能力为2 200万吨/年,天然气管道输气能力为120亿立方米/年。读图回答11~13题。
11.该工程的修建有利于我国从以下哪些国家进口能源( )
①伊拉克 ②利比亚 ③委内瑞拉 ④澳大利亚 ⑤智利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①⑤
12.下列对城市①所在国家概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以高原为主
B.山河南北纵列分布,河流大多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C.热带雨林气候分布范围广,全年高温多雨
D.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战略位置重要
13.城市①所在国家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1987年12月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为发展经济,该国应该( )
A.大规模砍伐森林,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B.制定人口迁移计划,把北部内陆的人口大量迁移到南部沿海
C.充分利用该国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优势,积极吸引国外相关企业移入
读图,回答14~15题。
14.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物质基础是区域内有丰富的煤炭和铁矿石资源
15.②图所示湖泊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明显萎缩。下列关于湖泊萎缩产生的负面影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湖泊水面减小,导致当地气温日趋升高
B.湖泊数量减小、面积减小,容易引发旱灾
C.湖泊水面减小,使得湖泊对气候的调节功能减弱,温差加大
D.湖泊萎缩,汛期蓄洪能力下降,加剧了当地的洪涝灾害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图,回答16~17题。
16.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17.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2011年6月27日,位于渤海湾中部的蓬莱,19-3海上油气田,在距山东龙口海岸约38海里处,发生溢油事故。据此回答18~19题。
18.对于本次严重的石油泄漏污染事件,利用RS和GPS技术可以监测( )
①海底漏油点的石油日泄漏量 ②石油污染的海区范围 ③污染海区海洋生物种类的变化 ④石油污染物扩散的速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为了制订相关油污治理措施,我们可以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RS B.GPS C.GIS D.北斗卫星导航
读某区域图,回答20~22题。
20.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林草茂密的绿色王国和丝路重镇。楼兰古城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
A.位于丝绸之路上,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过度樵采和灌溉用水增加,土地荒漠化加剧 D.受风力侵蚀作用的影响
21.N湖为塔里木盆地的内陆湖,M地为湖边的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及M地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地下水 夏季 B.冰雪融水 春季 C.冰雪融水 夏季 D.地下水 秋季
22.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番茄,这里是世界上适宜种植番茄的区域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农业与农产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分布在河谷地区 B.农作物用水少,单产高
C.土壤贫瘠是制约其农业发展的因素 D.瓜果、蔬菜的含糖量特别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23~26题。
23.下列对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
A.河流年径流量较大 B.河流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于夏季
C.冬季有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D.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
24.图中河流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25.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该问题的出现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扩大,需水量大增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26.该流域内植树造林,其最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推进城市规划一体化,努力构建世界级城市群,据此并结合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27~28题。
27.与图中①②③对应的工业区是( )
A.美国硅谷、辽中南工业区、英国中部
B.班加罗尔、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
C.日本九州岛、意大利的中部、德国鲁尔区
D.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8.珠江三角洲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①政策和区位优势完全丧失 ②交通发展缓慢,不能满足运输需要 ③工人的工资水平提高 ④能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 ⑤产业升级投入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这有利于解决因不合理城市化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健康”城市。据此回答29~30题。
29.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
B.城市人口、工业的膨胀产生大量废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C.与城市所在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合适有关
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变化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
30.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
A.大气污染日益加剧,该地区已成为全国酸雨中心之一
B.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耕地锐减,土壤肥力下降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地理
二、综合题(共45分,请将答案按题目序号答道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31.读东南亚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要求。(15分)
(1)根据图中信息概括苏门答腊岛聚落的分布特点并简述主要原因。(4分)
(2)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印尼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2分)
(3)若修建连接甲乙两城的铁路,在施工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3分)
(4)我国某集团公司,预在苏门答腊岛投资建设大型新闻纸生产厂,试分析该项目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可能带来的全球环境问题。(6分)
32.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和瓦伦西亚、华沙两城市气候统计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b所示甲图和乙图中,表示华沙的是________图。分析瓦伦西亚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3分)
(2)描述图a中A海峡两岸气候类型的特征;B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有哪些?(3分)
(3)图a中河流①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它是西欧航道网的主干,试分析该河流发展航运的有利条件。(3分)
(4)图a西部地区最著名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条件。(3分)
33.下图所示国家农业约占该国GDP的23%(2005年),农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3.3%。近年来,第二、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2005年分别约占GDP的35%和4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简述该国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
(2)“水电出口及相关建筑业是该国经济支柱之一“,分析该国发展水电工业的主要条件。(2分)
(3)该国2000年前森林覆盖率曾达72.5%,但目前明显降低,试分析森林覆盖率降低的原因及可能引发的问题。(4分)
34.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0分)

(1)该地区拟在图示M、N两地中选建取水口为沿海城市供水,哪个地点合适?简述其理由。(3分)
(2)简述该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构成对环境的潜在影响。(4分)
(3)该地区拟将湖泊北部山坡分成三类,分别实行封山育林、栽植经济林和适度规模的农业种植。试对该土地利用方案进行合理划分并加以简要说明。(3分)
高二地理答案
1~5 CCCBD 6~10 BDBCD 11~15 ABCCA 16~20 CBCCC 21~25 CDCAD 26~30 CCDBD
31.(1)特点:西部沿海分布(1分),(中)东部沿河流分布(1分)。
主要原因: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2)(地处赤道附近)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苏岛河流众多)水源充足;沿海地区地形平坦;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对水稻的需求量大(或市场广阔)(每点0.5分,答出其中四点即可得2分)
(3)有利条件:地势平坦(1分)。不利条件:沿途多沼泽(1分),并需要跨越多条河流(1分)。
(4)积极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促进城市化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每点1分,共3分)
环境问题:加速热带雨林的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失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锐减等。(每点1分,答出3点即可得3分)
32.(1)乙(1分) 受西风(1分)和北大西洋暖流(1分)影响,终年温和湿润
(2)气候特征: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1分)
地理意义:沟通黑海和地中海(1分);亚洲和欧洲分界线(1分)
(3)自然条件:莱茵河水量大(或水位高),水位变化小,终年不冻,流速较慢(或水流平稳),航运里程长,与许多河流之间有运河连接,形成了庞大的内河航道网。(每点0.5分,答出四点即可得2分)
社会经济条件:莱茵河流经国家多,人口密集;流经地区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每点0.5分,共1分)
(4)乳畜业;温和湿润的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人们喜食乳畜产品,市场广阔。(每点1分,共3分)
33.答案:(1)山地地形为主;地势北高南低;地势陡峻,落差大。(每点1分,两点即可)
(2)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河流众多,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水平低;技术落后;复杂的地质条件;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加大了水能资源开发的难度。(每点0.5分,共2分)
(3)森林覆盖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粮食不足,出现过度开垦现象(1分)。可能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重;滑坡、泥石流现象多发。(每点1分,共3分)
34.(1)M地(1分)。地处山间盆地,集水面积大,水源充足(1分);上游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供水稳定(1分)。
(3)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1分),夏季降水集中(1分);过度开垦易加剧水土流失(1分),导致湖泊淤塞、河流下游洪涝多发(1分)。
(4)200米以下地势平缓,可以发展种植业(1分);200米~400米的地区坡度较缓可种植经济林(1分);400米以上的地区,坡度较陡,应该封山育林(1分)。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高二政治试题(文)201301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最佳选择题,将答案直接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为非选择题,请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卡上。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50分。)
1.驴打滚、艾窝窝等北京人熟悉的北京小吃将打包申遗。实施“北京小吃”打包申遗项目的文化意义是
A.提升北京小吃的品牌价值 B.利用物质载体传承传统文化
C.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趋同 D.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回顾2012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回答2-3题
2.《中国好声音》除了是2012年最热门的选秀节目,也是最受关注的“中国好生意”。总决赛冠军产生前的15秒广告拍得1090万元,彩铃下载收入预计3.2亿元,巡回演唱会的营销收入预计1亿元……这些说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集中反映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④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主要在于引进了国外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意、运营模式,同时也进行了本土化的再次包装和创作,因而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材料主要说明文化创新必须
A. 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B. 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C. 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D. 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4.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发展公益文化事业,让人民群众享受到了“文化民生”带来的新变化。之所以要实现文化惠民,是基于
A.文艺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文化作为精神力量对人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
5.2012年主题为“丝路之源,魅力中国”的中国文化年在土耳其正式拉开序幕,活动涉及文学艺术、文物、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在土耳其举办中国文化年的意义在于
A.求同存异,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B.兼收并蓄,促进不同文化融为一体
C.相互借鉴,巩固中华文化的优势地位 D.相互交流,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6.古人云:“劝君莫打三更鸟,儿在巢中盼母归。”现代社会要求保护野生动物,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表明传统文化
A.内涵基本不变 B.具有相对稳定性
C.鲜明的民族性 D.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7.2012年6月9日~18日,由文化部主办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讲座周”活动在北 京举行。我国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
①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展现文化的多样性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③维护文化多元化,提高公民的文化素养④展示民族优秀文化,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必将为文化的传播提供一个更大的通道。材料说明
A.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C.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传播文化必须做到古为今用
9.“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这一获奖感言说明
①文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②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社会实践
③中国文学世界影响力不断提升     ④继承传统是文化创新根本途径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0.“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
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
B.世界文化具有普遍性,民族文化具有特殊性
C.求同存异,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D.要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
11.一把剪刀绘生活,剪纸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民间艺术。陕西、山东的风格豪放粗犷、浑厚纯朴;广东、福建的风格纤细秀丽、玲珑剔透;江苏、浙江的风格疏密流畅、精巧明快。这些千姿百态的剪纸造型,洋溢着浓郁醇厚的乡土气息。材料说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D.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1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A.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B.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C.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D.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13.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商业利益和媒体责任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一些电视台只盯着收视率,不顾节目的质量,甚至背离社会道德,产生了不小的社会负面影响。下列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文化的发展应杜绝其商业性 B.要弘扬正气、发展健康有益文化
C.政府要加强监管、正确引导    D.个人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14.日前,全国各地网友发动了系列传递正能量的论坛和微博活动,“每天一条正能量”、“随手转发正能量”,得到大量网民的响应。这说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②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③反映社会阴暗面的文化就是糟粕 ④精神文明能促进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我国约有5.6亿人被纳入央行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其中20%-30%的人因不良信用记录被纳入央行“黑名单”,不得发贷款或信用卡。目前,纳入这一“黑名单”的信息正在逐步扩大,如果你逾期交纳水、电、煤气等费用,以后也将难办贷款。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上述现象说明:
A.公平的竞争秩序能决定市场经济是否繁荣
B.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决定市场经济是否规范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D.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体系
16.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17.2012年6月,教育部下发高校师生理论学习推荐书目,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被列为其中之一。高校师生理论学习要重视哲学,这是因为
①哲学致力于探索精神世界的奥秘
②哲学汇总了高校大多数科学知识
③哲学为人们追寻世界和人生真谛提供了最一般原则
④哲学是生活的智慧,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18.“指鹿为马”反映的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19.美国科学家对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获得的撞月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后确认,月球存在水。这告诉我们 A.自然界随着人类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B.自然界具有客观物质性
C.月球与地球有着相同的物质结构 D.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0.“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告诉我们
A.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21.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3年我国经济工作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 “稳中求进”体现了
A.运动与规律的统一 B.运动与静止的统一
C.物质与运动的统一 D.事物的运动是相对的
22.“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23.最近,“高富帅”、“吃货”、“元芳,你怎么看?”等流行语爆红网络,其背后无一不是对当下社会某种现象的理性思考。这说明
A.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D.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24.中国计划于2013年实施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和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飞行试验任务。这反映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④人能够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引用了这句耳熟能详的名言。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虚谈废务,浮文妨要”,后有“清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筹谋复兴之路,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这主要强调
A.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B.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
C.物质和意识相互作用、相互依赖 D.规律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高二政治试题(文)201301
题号
26
27
28
29
总分
得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 共50分)
得分
评卷人
26.(10分)从欧洲到非洲,从美洲到大洋洲,还有中国所在的亚洲,中国文艺风景无处不在。中国戏曲、歌舞、杂技、影视、艺术展览……丰富多彩的中国文化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世界。而莫言获得诺奖,则使得中国文化2012年在全球更加令人瞩目。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喜欢中国文化,说汉语,看京戏,穿唐装,过中国春节,用筷子吃饭……截至2012年年底,孔子学院在世界108个国家建立了400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注册学汉语学员总数达65.5万人。此外,有76个国家的400多所大学正申办孔院。德国歌德学院主席雷曼评价说,孔院仅用8年就走完英、法、德、西等国语言推广机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路,这同中国经济发展一样堪称奇迹。孔子学院花开世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试析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孔子学院花开世界的原因?(10分)
得分
评卷人
27.(8分)2012年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周年。2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世界第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高。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国民道德素养却出现了令人忧虑的现象,“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旅游”“中国式考察”等等一系列影响中国国际形象的标签被贴到了中国人的脸上。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时代”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对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意义(8分)
得分
评卷人
28.(16分)下基层、“接地气”,是一种工作目标、工作路线,更是一种工作作风、工作方法。接地气才能有底气、长灵气。
材料一: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2011年至2012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等五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深入厂矿社区、田间地头“蹲点”采访。他们倾听百姓心声、展开田野调查、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大量来自基层一线的鲜活报道,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好评,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新闻工作者开展“走、转、改”活动能够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10分)
材料二:为制定“十二五” 规划,国家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政策报告,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 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6分)
得分
评卷人
29.(16分)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
材料一:“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哲学依据(8分)
材料二:自然美是我们“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但人的美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军人”“最美乡村医生”……他们是一些普通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甚至是用生命践行着真善美。如今,最美,已经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是全社会对道德楷模的由衷赞许,也是全国人民对高尚品格的深情褒扬。“最美”之花正在盛开,道德模范层出不穷。让我们接力“最美”,共同建设山美、水美、人更美的“美丽中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角度,谈谈如何让“最美之花”处处盛开?(8分)
2012-2013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
高二政治试题(文)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ABD 6-10 BCABD 11-15 BDABC 16-20 BCABB 21-25 BCCBA
二、非选择题
26.(1)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汉语热”也在世界各地持续升温。(2分,只答第一句也可得2分)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独特的魁力,使其对国外的吸引力越来越大。(3分,答上第一句就可得3分)
(3)中华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尊重文化多样性有利于世界文化的繁荣,也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2分,答上第一句就可得2分)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我国以孔子学院等为重要平台和载体,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3分,每一句得2分,两句得3分)
27.(1)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了时代的经验。(2分)哲学社会科学是真正的哲学,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为公民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2分) (2)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分)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能够预见和指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方向,动员广大群众投身于道德建设的实践中,提升公民的思想德素质。(2分)
28.(1)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广大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才能创作出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报道。(3分,只答第一句得2分)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基层群众的呼声,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作出真实可信、反映时代要求的新闻报道。(3分,只答第一句得2分)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通过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要,才能提供群众喜爱的、有实用价值的新闻信息服务。(3分,只答第一句得2分)
④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闻工作者用镜头捕捉时代变迁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分)
(2)①立足实际,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基层单位实地调研,并系统进行理论学习,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2分)
②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新情况、新问题,做到了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2分)
③立足国情,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提出新对策、新举措。做到了既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2分)
29.(1)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2分,答上第一句即可得2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党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定体现了这一点。(3分,答上第一句即可得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自然规律为前提,要做到按照规律办事。当前的生态危机就是无视规律破坏自然的结果,“美丽中国”的提出是对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尊重。(3分,答上第一句即可得3分)
(2)①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2分,答上任一分句即可得2分)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2分,答上任一分句即可得2分)
③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1分)
④努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要脚踏实地,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3分,答上任一句可得2分,两句得3分)
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试题(文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椭圆的焦距为( )
A. 10 B. 5 C. D.
2.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3.差数列中,如果,,数列前9项的和为( )
A. 297 B. 144 C. 99 D. 66
4.已知则 等于( )
A. B. C. D.
5.在中,角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焦点为(0,6)且与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A. B. C. D.
7.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8.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若前项和为,则项数为( )
A.120 B.99 C.11 D.121
9.方程的实根个数是 ( )
A. 3 B. 2 C. 1 D. 0
10.过椭圆()的左焦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1.设若的最小值( )
A. B. C. D.8
12. 函数的大致图象如图所示,则等于(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4.不等式的解集是 .
15.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16.椭圆的焦点为,点在椭圆上,若,的大小
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角:
(2)已知求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前项和为,首项为,且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为
(1)求的值;
(2)若有极大值28,求在上的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设中心在坐标原点的椭圆与双曲线有公共焦点,且它们的离心率互为倒数.
(1)求椭圆的方程;
(2)过点的直线交椭圆于、两点,且满足,求直线的方程.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1)若求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
(2)求的单调区间;
(3)设若存在对于任意使成立,
求的取值范围.
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文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CDC DDACB CC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设
. …………… 5分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8分
所以,又,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18.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3分

.........5分
在中, .........6分
.........7分
(2)由余弦定理 .........8分

则 .........10分
解得:. .........12分
19.解:(1)由题意知 ………………1分
当时,
当时,
两式相减得 ………………3分
整理得: ……………………4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5分
∴, ……………………6分


①-②得 ………………9分

. ………………………………11分
. …………………………………12分
20.解:(1)因 故 由于 在点处取得极值,
故有即 ,化简得
解得 …………………………………5分
(2)由(1)知,
令 ,得
当时,故在上为增函数;
当 时, 故在 上为减函数
当 时 ,故在 上为增函数. ……8分
由此可知 在 处取得极大值,
在 处取得极小值,
由题设条件知,得. ………………10分
此时,,
因此 在上的最小值为. ………………12分
21.解: (1) 设椭圆的方程为
则有 …………………………2分
解得, 椭圆的方程为 …………………………4分
(2)当不存在时,直线为与椭圆无交点 …………………………5分
当存在时,设,,
代入整理得:
则有 …………………6分
,,即 ……………………8分
解得:, ………………9分
经检验满足 …………………………11分
所求直线的方程为 ……………………12分
22.解:
…………………………1分
(1)若; …………………………3分
(2)当为增函数 ………………5分
当令
综上:
………9分
(3)由(2)知,当时,一定符合题意; …………………………10分


由题意知,只需满足
综上:. ………………………14分
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数学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椭圆的焦距为( )
A. 10 B. 5 C. D.
2.命题“”的否定是( )
A. B.
C. D.
3.等差数列中,如果,,数列前9项的和为( )
A. 297 B. 144 C. 99 D. 66
4.已知则( )
A. B. C.3 D.
5.在中,角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焦点为(0,6)且与双曲线有相同的渐近线的双曲线方程是( )
A. B. C. D.
7.如图:正方体中,与所成的角为( )
A. B. C. D.
8.数列的通项公式是,若前项和为,则项数为(   )
A.120 B.99 C.11 D.121
9.设变量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0.过椭圆()的左焦点作轴的垂线交椭圆于点,为右焦点,若,则椭圆的离心率为( )
A. B. C. D.
11. 设若的最小值( )
A. B. C. D.8
12. 已知抛物线方程为,直线的方程为,在抛物线上有一动点到
轴的距离为,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的最小值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抛物线的准线方程是 _______ ____________.
14.不等式的解集是 .
15.为空间的两个不同的点,且,空间中适合条件的点的集合表示的图形是 .
16.椭圆的焦点为,点在椭圆上,若,的大小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设命题:实数满足,其中;命题:实数满足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1)求角;
(2)已知,求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前项和为,首项为,且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如图,在四棱锥中,四边形为正方形,,且,为中点.
(1)证明://平面;
(2)证明:平面平面;
(3)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所示,将一矩形花坛扩建成一个更大的矩形花坛,要求点在上, 点在上,且对角线过点,已知米,米.
(1)要使矩形的面积大于32平方米,则的长应在什么范围内?
(2)当的长度为多少时,矩形花坛的面积最小?并求出最小值.
22.(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短轴一个端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设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坐标原点到直线的距离为,求
面积的最大值.
广饶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理科(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BCBC DBADB CD
二、填空题:
13. 14.
15. 经过点且与垂直的平面 16.
三、解答题:
17.解:设
. …………… 5分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 ……………………8分
所以,又,
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12分
18.解:(1)由及正弦定理,得.........3分

.........5分
在中, .........6分
.........7分
(2)由余弦定理 .........8分

则 .........10分
解得: .........12分
19.解:(1)由题意知 ………………1分
当时,
当时,
两式相减得 ………………3分
整理得: ……………………4分
∴数列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5分
∴, ……………………6分


①-②得 ………………9分

. ………………………………11分
…………………………………12分
20.解:(1)
证明:连结交于点,连结 ……………………1分
为中点,为中点,
// ……………………2分
平面,平面, ………3分
∴ //平面.
(2)证明:
⊥平面
平面,
. …………4分
又在正方形中且, …5分
∴平面. ……………………6分
又平面,
∴平面平面. ……………………7分
(3)如图,以为坐标原点,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建立空
间直角坐标系. ………8分
由可知的坐标分别为
(0, 0, 0), (2, 0, 0), (2, 2, 0),
(0, 2, 0), (0, 0, 2), (0, 1, 1) .………9分
平面,∴是平面的法向量,=(0, 0, 2).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 ,
则 即

∴ 令,则. ………………11分
∴,
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12分

21. 解:设的长为米,则米,
…………………3分
由得
又得
解得:或
即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6分
(2)矩形花坛的面积为:
…………………11分
当且仅当即时,矩形花坛的面积最小为24平方米. …………………12分
22.解:(1)设椭圆的半焦距为,依题意
,所以所求椭圆方程为:. …………………4分
(2)设,
当轴时, …………………6分
当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已知,得. …………………8分
把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当时,,综上所述 …………………12分
所以面积的最大值为 …………………14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物理试题(理科)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 100分) 2013.1
第Ⅰ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如图所示,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磁针的上方附近,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磁针会发生偏转.首先观察到这个实验现象的物理学家是
A.奥斯特 B.爱因斯坦 C.伽利略 D.牛顿
2.下列公式中,既适用于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也适用于
匀强电场的有.
A.场强E=F/q B.场强E=U/d C.场强E=kQ/r2 D.电场力做功W=Uq
3.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只由电源本身决定
B.因电动势的单位和电势差相同,所以电动势实质上就是电势差
C.电动势为1.5V,表明电池非静电力将1C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送到正极时所做的功是1.5J
D.电源不接入电路时电动势为零
4.在电场中A点放一检验电荷+q,所受电场力为F.A点的场强为E ,下列正确的是
A.若移走检验电荷,A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B.若在A点放电荷量为+2q的检验电荷,则A点的电场强度为2E
C.若在A点放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则A点的电场强度为-E
D.若在A点放电荷量为-q的检验电荷,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为-F
5.一台国产封闭型贮水式电热水器的铭牌上所列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计算出此电热水器在额定电压下处于加热状态时,通过电热水器的电流约为
额定容量
54L
最高水温
75℃
额定功率
1500 W
额定压力
0.7MPa
额定电压
220V
电器类别
Ⅰ类
A.6.8A B.0.15A C.4.4A D.0.23A
6. 阴极射线管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阴极发出的电子束在阴极和阳极间强电场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如果在射线管所在区域内加上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则电子束的偏转方向为
A.竖直向上偏转 B.竖直向下偏转
C.垂直纸面向里偏转 D.垂直纸面向外偏转
7.截面积和长度均相同的A、B两个电阻,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阻A、B的阻值RA>RB
B.A材料的电阻率小于B材料的电阻率
C.若两电阻并联,电阻A消耗的功率大
D.若两电阻串联,电阻A消耗的功率大
8.如图所示,A、B为相同的两个灯泡,均发光,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端滑动时.则
A.A灯变亮,B灯变暗
B.A灯变暗,B灯变亮
C.A、B灯均变亮
D.A、B灯均变暗
9.一带电质点在匀强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现给定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带电质点的质量和电量.若用v表示带电质点运动的速率,R表示其轨道半径,则带电质点运动的周期
A.与R有关 B.与R无关 C.与v有关 D.与v无关
10.如图所示,一根固定的通有电流I1 的长直导线跟一个可以自由移动的矩形线框处在同一平面内,PQ和MN为线框的中心轴线,PQ与长直导线平行.当矩形线框通有如图所示的电流I2 时,由于电磁作用,可使线框
A.绕轴MN转动
B.绕轴PQ转动
C.靠近直导线平动
D.远离直导线平动
11.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实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c点场强大于b点场强
B.b和c处在同一等势面上
C.若将一试探电荷+q由a点移动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将减小
D.若某一点电荷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虚线由 a点运动到d
点,可判断该电荷一定带正电
12.将一束等离子体(即高温下电离的气体,含有大量带正电和带负电的微粒,而从整体上来说呈电中性)喷入磁场,由于等离子体在磁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磁场中的两块金属板A和B上就会聚集电荷,从而在两板间产生电压.在图示磁极配置的情况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金属板A的电势较高
B.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是b→R→a
C.等离子体在A、B间运动时,磁场力对等离子体做正功
D.等离子体在A、B间运动时,磁场力对等离子体不做功
高二物理试题
第Ⅱ卷(共52分) 2013.1
填空题(本题2小题,共15分 )
13.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实验中,金属导线长约0.8m,直径小于1mm,电阻在5Ω左右。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⑴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导线的长度,测3次,求出平均长度L;
⑵在金属导线的3个不同位置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直径,求出平均值d;其中一次示数如图所示,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_________mm;
⑶用伏安法测量金属导线的电阻R。所用电流表量程0.6A,内阻约几欧;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几千欧。实验电路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接法有以下甲乙两种,其中误差较小的是___。用以上测量值(R、L、d)得到该金属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__。
14. 图甲为某同学描绘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I—U图线的实验实物图.
(1) 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2)开关S闭合之前,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 (选填“A端”、“B端”或“AB正中间”).
(3)利用实验数据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分析曲线说明小灯泡电阻变化的特点:
(4)若把电器元件Z和小灯泡接入如图(丙)所示的电路中时,通过Z的电流为0.22A,已知A、B两端电压恒为2.5V,则此时灯泡L的功率约为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4小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7分)如图所示,光滑的平行导轨间距为L,倾角为θ,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导轨中接入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直流电源,电路中其余电阻不计,将质量为m电阻为R的导体棒由静止释放,求:
(1)释放瞬间导体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2)导体棒在释放瞬间的加速度。
16.(8分)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Ω ,电灯上标有“6 V,12W”字样,直流电动机线圈电阻R=2Ω.若电灯恰能正常发光,求:
(1)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2)电源的效率.
17.(10分)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长L=5cm,两板间距d=1cm,两板间电压U=91V不变,上板带正电。距离极板右端s=10cm处有一接收屏,各种速度的电子沿水平方向从两板中央射入。电子的质量=0.91×10-30kg,电荷量e=1.6×10-19C。求:
(1)到达接收屏上的电子的初速度应满足的条件;
(2)电子打到接收屏上距中心O的最大距离;
18.(12分)如图所示,左侧匀强电场的区域宽度为L,电场强度为E,右侧匀强磁场的左右宽度为d ,磁场的上下区域很长,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粒子,从电场的左边界A点静止释放,经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场,出磁场时与入射方向的偏角为θ.(不计粒子重力)
求:
(1)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3)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高二物理试题(理科) 参考答案2013.1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共48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A 2.AD 3.A C 4.D 5.A 6.B 7.BC 8.D 9.C 10.BD 11.ACD 12.AD
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15分)
13. ⑵ 0.258~0.262(2分)
⑶ 乙(2分) (2分)
14.(1)如图 (3分)
(2) A端 (2分)
(3)灯泡的电阻在电压较小时几乎不变,随电压的增大
电阻增大(2分)
(4)0.31(2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
15. (7分)解:(1)导体棒中电流 I= ①
导体棒所受安培力 F=BIL ②
由①②得 F= ③
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右 ④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Fcosθ=ma ⑤
由以上可得:a=gsinθ- ⑥
评分标准:①②③④⑥式各1分,⑤式2分。
16.(8分)解:(1)电灯恰好正常发光 A ①
设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M,则有E=U灯+UM+Ir ②
电动机输出功率PM出=UMI-I2R ③
PM出=36W ④
(2)电源总功率 P总=EI ⑤
电源内耗功率P内=I2r ⑥
电源效率=93.3% ⑦
评分标准:②式2分,其余每式1分。
17.(10分)解:(1)电子恰好从板间射出的初速度为v0, 有
① L=v0t ②
得:a= ③ v0=2×107m/s ④
故电子入射速度v≥2×107m/s方能打到屏上。⑤
(2)要想离O最远,需要竖直速度最大,即在电场中加速时间最长,即水平速度最小,且竖直位移最大的电子打到屏上的距离最大。即恰能从极板边缘射出的电子打到屏上距O点最远。
离开电场时偏转量为 ⑥
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偏向角为 ⑦ ⑧
由几何关系 ⑨
得:cm (10)
评分标准:每式1分
18.(12分)解(1)在电场中 (2分)得 (1分)
(3)由周期公式 (1分)
及 (1分)
可得 (1分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
3.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共54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最符合题意。本题包括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等位基因A与a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在减数分裂时,A与a分离
C.两者的碱基序列不同 D.A对a起显性的作用
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下图中的:
A.①??? B.①和②?? C.②? D.②和③
3.下列有关生物遗传过程中细胞核内的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每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 B.三者都能复制和传递
C.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遗传物质 D.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平行关系
4.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三者的共同点是
A.都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产生的变异均对生物有利
C.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均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5.病毒是一种精明的生物,其核酸几乎只用于合成宿主无法提供的蛋白质。科学家发现一种能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致癌病毒,推测该病毒最可能含有
A.与DNA复制相关的酶基因   B.与转录相关的酶基因
C.与逆转录相关的酶基因   D.与翻译相关的酶基因
6.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非等位基因之间是自由组合的,不存在相互作用
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7.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遗传奥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8.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
9. 下图为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可以断开⑤键,因此DNA的稳定性与⑤无关
B.④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DNA连接酶可催化⑥或⑦键形成
D.A链、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
10.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绿色盲症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红绿色盲症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
11.下列有关DNA分子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DNA的复制发生在有丝分裂前期
B.在复制过程中,解旋和复制是同时进行的
C.解旋后以一条母链为模板合成两条新的子链
D.两条新的子链通过氢键形成一个新的DNA分子
12.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亲代的突变基因一定能传递给子代 B.子代获得突变基因一定能改变性状
C.基因突变一定由人为因素诱发 D.突变基因一定有基因结构上的改变
13.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加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 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C.太空育种产生的新性状是定向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14.赫尔希与蔡斯用32P标记T2噬菌体与无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32P主要集中在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也不排除有少量放射性
B.如果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降低
C.本实验的目的是单独研究DNA在遗传中的作用
D.本实验说明了DNA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具有连续性
15.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异常引起的,这说明了
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C.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生物的性状
D.基因和性状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
1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白化病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
B.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C.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惟一手段
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17. 下列变异中,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是
A.果蝇第Ⅱ号染色体上的片段与Ⅲ号染色体上的片段发生交换
B.整个染色体组成倍增加或减少
C.高茎豌豆因缺水缺肥而生长矮小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18. 下列关于染色体组、单倍体和二倍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由受精卵发育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 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含一个染色体组
D. 由六倍体普通小麦花药离体培育出来的个体就是三倍体
19.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级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共同进化实例的是
A.猎豹捕食斑马
B.某种长有细长花矩的兰花和生有细长口器专门为它传粉的蛾
C.草原上狼的灭绝造成鹿的数量剧增
D.光合生物出现后,为好氧型生物的出现创造条件
21.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表述是
A.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都是不定向的
B.种群间由于地理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适应环境
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22. 某男孩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X染色体隐性遗传),其父母表现正常,请预计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几率是
A. 50%    B. 25%     C. 12. 5%     D. 0
23.把培养在含轻氮(14N)环境中的一细菌,转移到含重氮(15N)环境中,培养相当于复制一轮的时间,然后将其中一个DNA分子放回原环境中培养相当于连续复制两轮的时间后,细菌DNA分子组成分析表明
A.3/4轻氮型、1/4中间型 B.1/4轻氮型、3/4中间型
C.1/2轻氮型、1/2中间型 D.3/4重氮型、1/4中间型
24.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规律遗传,其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亲本基因型为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25.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是Ab:aB:AB:ab为4:4:1:1,若这个生物进行自交,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是
A.1/16 B.1/64 C.1/100 D.34/100
26. 近期一种可抗绝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超级细菌”在英美印度等国家小规模爆发。医学界已指出抗生素的滥用是“超级细菌”产生的罪魁祸首。超级细菌因含有一种NDM-l的基因,使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下列有关“超级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NDM-l基因的产生是该细菌发生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B.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产生NDM-l基因
C.NDM-1基因的产生标志着新的细菌(物种)已经产生
D.细菌耐药性增强的过程中NDM-l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27.蜜蜂种群中雌蜂是二倍体,雄蜂是单倍体。下图是蜜蜂某些细胞分裂(示部分染色体)示意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甲图所示细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为AD的卵细胞
B.乙图所示细胞分裂一定是减数分裂
C.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分别是8条和4条
D.甲、乙两图所示细胞中都有2个染色体组
28.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hXhY患血友病的孩子(h为血友病基因)。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下列哪个性原细胞(只考虑性染色体及其上相应基因)
29.如图是某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有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该遗传病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B.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特有的区段上
C.1号个体是致病基因携带者
D.3号和4号再生一个男孩是正常的几率为1/2
30.蜗牛的有条纹(A)对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l,则A基因的频率和F1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
A.30%,2l% B.30%,42% C.70%,2l% D.70%,42%
31. 荷兰遗传学家研究一种月见草的遗传时,发现一株月见草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由原来的2n=24条变成4n=48条,成为四倍体植株。该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植株
A.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杂交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B.属于两个物种,因为二者之间不能杂交产生后代
C.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的染色体是同源的
D.属于同一物种,因为二者之间可以杂交产生后代
32.菠菜是雌雄异株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已知菠菜的抗霜与不抗霜、抗病与不抗病为两对相对性状。用抗霜抗病植株作为父本,不抗霜抗病植株作为母本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下列对杂交结果分析正确的是
不抗霜抗病
不抗霜不抗病
抗霜抗病
抗霜不抗病
雄株
3/4
1/4
0
0
雌株
0
0
3/4
1/4
A.抗霜基因和抗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
B.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都属于显性性状
C.抗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抗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D.上述杂交结果无法判断抗霜性状和抗病性状的显隐性
33.人类的TSD病是由某种酶的合成受到抑制而引起的,该酶主要作用于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病人的基因型是aa,下列哪项可以解释基因型为Aa的人可以像基因型为AA的人那样健康生活
A.基因型为Aa的人的细胞内,基因A可以阻止基因a的转录
B.基因型为Aa的人的细胞内,基因A诱导基因a发生突变
C.基因型为Aa的人体内所产生的此种酶已足够催化脂质的正常代谢
D.基因型为Aa的人体内,脑细胞中脂质的分解和转化由另一种酶催化
34.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某两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丙为图乙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核内?图乙所示过程主要发生于细胞质内
B.图中催化图甲、乙所示两过程的酶1、酶2和酶3是相同的
C.图丙中a链为模板链?b链为转录出的子链
D.图丙中含有两种单糖、五种碱基、五种核苷酸
35.实验小组在对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进行研究时,绘制出下图所示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此果蝇体内除精子外,其余细胞内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能在Y染色体上找到相应的等位基因
C.若此果蝇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DX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为DY,dX,dY
D.Ⅱ1、Ⅲ1、Ⅳ2、X或Ⅱ2、Ⅲ2、Ⅳ1、Y均可表示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
36.某地区由于河道的改变将一个种群的个体分成了两部分,分别生活在河的两岸,使得它们彼此之间不能进行接触,也失去了相互交配的机会。多年以后它们演化成了两个新的物种甲和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B.甲、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
C.甲、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
D.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6分)
二、非选择题(共5大题,共46分)
37.(9分)水稻有香味是受基因控制的,其植株和种子均有香味。研究人员为确定香味基因的显隐性,以有香味的“粤丰B”和无香味“320B”水稻为材料,互为父母本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请分析回答:
(1)从实验结果分析,水稻有无香味的性状是由 对基因控制的,其遗传符合 定律,做出上述判断的依据是 ,
其中香味基因是 性基因。
(2)在F2代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约有 株。
(3)不同品种水稻的香味有差异,具有不同香味的水稻两两杂交,所获得的各F1群体均表现为有香味。不同品种的有香味水稻分别与无香味的水稻杂交,F1、F2植株与种子香味表现及比例与上述杂交实验结果一致。由此可以判断,香味基因的出现很可能是 的结果,这一变化具有 。所有供试有香味水稻的香味基因彼此之间可能是 基因。
38.(10分)I.下图是雌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图所示细胞可称为______ ____细胞,此时期发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主要是______
__ 。
(2)图中染色体1和________上通常含有等位基因。
(3)该图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数依次为___________。
(4)该图所示细胞分裂结束后产生三个极体和一个___________。
II.据图回答问题:
(5)过程①和②表明,将S型细菌的多糖和蛋白质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其后代为________型细菌。
(6)过程③表明,将S型细菌的________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少数R型细菌转化为________型细菌。
(7)过程④表明,转化成的________型细菌的后代也是_______________型细菌。
39.(9分)下表表示果蝇(2N=8)6个品系(都是纯系)的性状和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品系② - ⑥ 都只有一个突变性状,其它性状都正常,且和野生型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品系






性状
野生型
残翅
黑身
白眼
棕眼
紫眼
染色体
Ⅱ(v基因)
Ⅱ(b基因)
X(r基因)


(1)研究伴性遗传时,在上表中选择 (用数字表示)品系之间杂交最恰当; 用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通过翅和眼的性状确立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时,选择 (用数字表示)品系之间杂交最恰当。
(2)让品系②中的雌性个体与品系④中的雄性个体进行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可能有

(3)两只灰身红眼雌、雄果蝇杂交得到以下类型和数量的子代。
灰身红眼
灰身白眼
黑身红眼
黑身白眼
雄蝇
152
148
48
52
雌蝇
297
O
101
O
①两只灰身红眼亲本果蝇的基因型为 。
②让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杂交,后代中黑身果蝇所占比例为 。
40.(8分)图1、图2表示人体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过程(图2中甘、丙等表示甘氨酸、丙氨酸等),据图回答: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图1、图2分别表示 和 过程。
(2)图1中②和③在组成上的区别是 。如果②发生改变,生物的性状 改变,原因是 。
(3)图2中c表示 ,色氨酸的密码子是 , 若图中多肽a是由6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则①中至少含有 个碱基对。
41.(10分)已知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有芒(D)对无芒(d)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①矮秆感病有芒,②高秆感病有芒,③高秆抗病无芒。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请写出育种过程。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为获得矮秆无芒的新品种,科研人员设计了育种方案,如图所示,根据预期,F1植株所结种子分株保存、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应既有高秆,又有矮秆。但研究人员发现有一植株所结的种子播种后全部表现为矮秆,并据此推断F1植株中有纯合矮秆。通过分析,认为F1中纯合矮秆植株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由于母本去雄不彻底,母本自交;二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时,一个高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通过分析F2矮秆植株上所结种子有芒和无芒的表现情况做出判断。
①如果所结种子表现型为 ,则原因是母本去雄不彻底,发生了自交。
②如果所结种子表现型为 , 则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时,一个高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生物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6小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A
C
A
C
D
C
D
D
D
B
D
D
B
A
B
A
D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C
C
B
D
A
C
D
D
D
D
B
D
A
B
C
C
D
D
二、非选择题(除特殊标明外,每空1分,共46分)
37.(除特别标记外,每空1分,共9分)
(1)1 基因的分离 F2 出现性状分离且无香味与有香味的比例约为3:1(2分)隐
(2)127
(3)基因突变 多方向性(不定向性) (复)等位
38.(10分)
I.(1)初级卵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2)2 (3)4、8 (4) 卵细胞 
  II.(5)R  (6)DNA  S  (7) S  有毒性的S
39. (9分)(1) ①X④ (2分) ②X⑤ (2分)
(2)VvXRY , VvXRXr???(2分)???????
(3)BbXRXr????Bb XRY?? (2分)???? 1/3??(1分)?
40.(8分)
(1)转录 翻译
(2)②含有脱氧核糖,③含有核糖 不一定 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3)tRNA UGG 180
41.(10分,每空2分)
(1) 第一步:选择①和③杂交得到F1
第二步: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第三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然后选育矮秆抗病无芒的纯系新品种
(2) ① 全为有芒 ② 有芒和无芒
2012-2013学年上学期模块质量调研
高二英语试题
时间 120分钟 分值 150
2013.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1页。
第Ⅰ卷(三部分,共105分)
温馨提示: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写在密封线内。
2. Ⅱ卷答案写到答题纸上。
3. 考试结束,考生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enjoyed a different book.
B. She learned a lot about names.
C. She also found the book difficult.
2. What time did the football game finally start?
A. At three. B. At four. C. At five.
3. What i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A. Rainy. B. Sunny. C. Windy.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bookstore. B. At a hotel. C. At a shop.
5.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the rent?
A. Reasonable. B. Low. C. High.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 至7题。
6.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
A. To find a new job in Pacific Bell.
B. To cancel the phone service.
C. To have a phone installed.
7. What kind of information does the woman need to check for security purposes?
A. The man’s date of birth.
B. The man’s phone number.
C. The man’s name.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shop. B. In a post office. C. At the information center.
9. What does the man plan to do?
A. Post something.
B. Ask for information.
C. Buy a suit.
10. How much does the man pay at last?
A. $3.08 B. $ 11.12. C. $ 18.25.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 至13题。
11. What’s the woman doing?
A. Going to school. B. Attending a class. C. Asking for information.
12. Which bus will the woman take?
A. The first one. B. The second one. C. The last one.
13. 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Strangers. B. Classmates. C. Friends.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ere are probably the speakers now?
A. In a flat building. B. In the man’s office. C. In the woman’s house.
15. 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A two-bedroom flat. B. A three-bedroom flat. C. A ground-floor flat.
16.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flat?
A. It’s too small to live in.
B. It’s too expensive to buy.
C. It’s satisfying on the whol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ich state is the nearest to Alaska?
A. Texas. B. Washington. C. Hawaii.
18. Who owns most of Alaska’s land?
A. Individual people. B. Several businesses. C. The American government.
19. Which state has the longest coastline among all US states?
A. Alaska. B. New York. C. California.
20. Why do people use planes or boats to travel around Alaska?
A. Because there aren’t many roads in the states.
B. Because there are a lot of dangerous wild animals in the forests.
C. Because visitors are not permitted to take buses or trains in Alaska.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共15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l5分)
21. --- I’m afraid I’ve failed the driving test.
--- ______. Maybe things are not so bad as you think.
A. That’s OK??   B. I think so ?   C. Take it easy?   D. It’s very kind of you
22. The frighten boy lay in bed quietly, with his eyes____ on the wall, saying nothing.
A. fixing B. fixed C. being fixed D. fix
23. The car was full, but I managed to ______ in.
A. arrive B. let C . put D. squeeze
24. Without your timely help, we ________ in big trouble that day.
A. would have been B. would be C. had been D. were
25. --- Could you turn the TVdown a little bit?
--- ________. Is it disturbing you?
A. Yes, no problem. B. I’m sorry. C. Not a bit D. It depends
26. You can borrow my car ________ you promise not to drive too fast.
A. as long as B. even if C. in case D. unless
27. Wile copying this paper, be careful not to ______ any words.
A. leave behind B. leave aside C. leave off D. leave out
28. Please put all the magazines _______ on the shelf after you finish reading them.
A. in case B. in place C. in advance D. in name
29. As a student, I’d prefer _______ if I didn’t have to do so much homework.
A. that B. this C. it D. what
30. The price of houses in this area ______ from¥300,000 to ¥600,000 at present.
A. divides B. separates C. ranges D. differs
31. She made a ______ in our plan to play basketball when it started to rain.
A. turn B. exchange C. point D. switch
32. _______ not to miss the early train, we got up ahead of time and hurried to the station.
A. Reminded B. Reminding C. To remind D. Having reminded
33. The Car Club couldn’t ______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ll its members.
A. ensure B. assume C. guarantee D. convince
34. We should analyze the work ______ instead of concentrating only on some single parts.
A. as a whole B. on the whole C. in general D. as a result
35. --- Can I have a day off tomorrow, Mr. Adam?
--- ________. We can manage without you.
A. Forget it B. Of course C. I’m afraid not D. It depends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It was 4 o'clock in the morning, when I received the phone call.
“This is the emergency room calling and your son was just ? 36? in with severe burns on his?face, neck and arms. We have called for a(n)? 37? and are going to fly him to the burn unit in?Seattle.” Seattle was 350 miles from his college, so we knew immediately this was? 38??. The doctor described the? 39?, which caused the burns. At 6 am, our son and his friends decided to barbecue hamburgers in the courtyard of their apartment. When they ??40? ?the charcoal(木炭),it burst into flames because they had sprayed too much gasoline(petrol).The flames? 41? my son’s shirt tail and shot from his waist to well over his head.
???? ??42 , one of the boys was quick-minded, grasped my son, and? 43? him on the grass. While it saved his life, it was not in ?44?? to save him from severe burns and the terrible scars(伤疤).
??? After he? 45? from the treatments, the doctors told him they would not do plastic surgery(整容)for 6 months? 46? it takes that long for the skin to stop shrinking and wrinkling. So, he had to return to college with scars typical of severe burns.
??? When I was a child, my mother told my sister, who had a 10-inch very? 47 scar on her?arm, “Nancy, if you ignore the scar, other people will ignore it. It does not mean they will not?? 48? it, but it means it will not matter to them if it doesn’t matter to you.”
??? I ? 49 ? this wisdom on to my son. He took my advice to ?50 ? and returned to school with his head held high--glad he was alive.
??? By the end of the six-month waiting period, he decided that the scars did not? 51? . So he made the? 52 ? to give up any plastic surgery.?We all have “scars” that we believe? 53? people to keep away from us. And we spend a lot of time thinking that if only we looked differently, or dressed differently, people would like us better.??
?? ??But you see, people will only judge you by your looks, or your clothes, if you are judging?yourself by these same? 54 standards. Put your imperfections out of your mind and concentrate on what you value? 55 ? yourself, and your beauty will shine through.
36. A. brought?????? B. given???????? C. turned???????? ? D. showed
37. A. doctor??????? B. hospital?????? C. aircraft??????? D. ambulance
38.?A. serious?????? B. terrible?????? C. dangerous?????? D. important
39. A. event???????? B. process??????? C. reason????????? D. accident
40.?A. got???? ????? B. lit?????????? ? C. burned???    D. moved
41. A. took????????? B. held??   ??? C. caught    D. attracted
42. A. Fortunately??? B. Surprisingly?? C. Happily???????? D. Slowly
43. A. Pushed??????? B. threw????????? C. dropped??????? ? D. rolled
44. A. shape???? ??? B. place????????? C.?fact????????? ? D. time
45. A. benefited???? B. recovered????? C. suffered??????? D. relaxed
46. A. if??????????? B. while????????? C. because???? ?? D. although
47. A. normal??????? B. violent??????? C. obvious?????? ? D.?popular
48. A. mention????? B. notice???????? C. laugh???????? ? D.?hide
49. A. sent????????? B. kept?????????? C. handed??????? ? D. passed
50. A. heart???????? B. life??????????? C. practice??????? D. considerate
51. A. grow????????? B. matter???????? C. exist?????????? D. appeal
52. A. mistake????? B. effort????????? C. decision??????? D. request
53. A. invite??????? B. cause?????????? C. allow??????????? D. remind
54. A. false???????? B. strict????????? C. moral?????? ??? D. general
55. A. by??????????? B. over?????????? C. beyond????????? D.?within
第三节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40分)
A
We now think of chocolate as sweet, but once it was bitter. We think of it as a candy, but once it was a medicine. Today, chocolate can be a hot drink, a frozen dessert, or just a snack. Sometimes it’s an ingredient in the main course of a meal. Mexicans make a hot chocolate sauce called mole and pour it over chicken. The Mexicans also eat chocolate with spices like chili peppers.
Chocolate is a product of the tropical cacao tree. The beans taste so bitter that even the monkeys say “Ugh!” and run away. Workers must first dry and then roast the beans. This removes the bitter taste.
The word “chocolate” comes from a Mayan word. The Mayas were an ancient people who once lived in Mexico. They valued the cacao tree. Some used the beans for money, while others crushed them to make a drink.
When the Spaniards came to Mexico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they started drinking cacao too. Because the drink was strong and bitter, they thought it was a medicine. No one had the idea of adding sugar. The Spaniards took some beans back to Europe and opened cafes. Wealthy people drank cacao and said it was good for the digestion.
In the 1800s, the owner of a chocolate factory in England discovered that sugar removed the bitter taste of cacao. It quickly became a cheap and popular drink. Soon afterwards, a factory made the first solid block of sweetened chocolate. Later on, another factory mixed milk and chocolate together. People liked the taste of milk chocolate even better.
Besides the chocolate candy bar,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American snacks is the chocolate chip cookie. Favorite desserts are chocolate cream pie and, of course, an ice cream sundae with hot fudge sauce.
56. It was _______ that discovered sugar could remove the bitter taste of cacao.
A. The workers in the chocolate factory B. The Spaniards
C. The people in England D. The owner of a chocolate factory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 Nobody had the idea of adding sugar until the sixteenth century.
B. The word “chocolate” comes from a Mexican word.
C. The beans taste so bitter that even the monkeys like them.
D. Workers must dry and roast the beans to remove the bitter taste.
58. The Spaniards think that cacao was a medicine because________
A. it was strong and bitter. B. it was good for digestion.
C. it cured man’s diseases. D. it was a kind of drink for good health.
59. Which is the right time order of the events regarding chocolate?
a. Chocolate became a cheap and popular drink in England.
b. A factory made the first solid block of sweetened chocolate.
c. The Spaniards started drinking cacao.
d. It was found that sugar removed the bitter taste of cacao.
e. A factory mixed milk and chocolate together.
A. a-b-c-d-e B. c-d-e-b-a C. c-d-a-b-e D. c-d-b-e-a
60.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
A. chocolate can be a hot drink, a frozen dessert, or a candy bar
B. Mexicans like chocolate very much
C. chocolate is a product of the cacao tree
D. people liked the taste of chocolate mixed with milk
B
Technology is making life easier for some dairy farmers. They use robotic systems to milk their cows. Cows are trained to follow a series of paths that lead to milking stations. Only one cow at a time can enter a station.
Once inside, the cow is rewarded with food. As the cow eats, a robotic arm cleans and connects the animal to the milking machine. A few minutes later, milking is complete. The gate is opened, the cow is released and the next cow enters.
The robotic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operate 24 hours a day. The cows get to decide when they want to be milked. Cows are milked an average of about three times a day. Some are milked four to six times a day.
The cows wear collars around their necks that identify them to the system. A computer keeps records on their eating and milking. A cow is released from the station if the computer decides it should not be milked.
The automated system also measures the temperature and color of freshly produced milk. Milk is thrown away if it does not pass the tests.
Professor Plaut believes the systems will appeal especially to the next generation of farmers. She means young people who are more interested in technology and less interested in working all the time on the farm. Still, she says the price of robotic milking systems will continue to limit their use.
Doug and Tina Suhr have more than 100 cows on their family farm. Last year it became the fourth farm in southeast Minnesota to get a robotic milking system. A recent story in a local agricultural newspaper said the first robot cost 175 000 dollars. The second cost 150 000.
Doug told AgriNews that wages that would have been paid for one employee in five years will pay for one robot. He says the increase in milk production reaches a high of more than six kilograms per cow per day.
61.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we can infer________.
A. the robotic system is designed to reduce labor
B. cows can be raised by robots in the future
C. robots direct cows into milking stations
D. cows are kept clean by robots on some farms
62. Besides milking cows, the robotic system also can ________.
A. adjust the temperature of milking stations
B. judge the quality of fresh milk
C. improve the appetite of cows
D. keep fresh milk for two weeks
63.Why is the robotic system not popular now?
A. Because young people have no interest in it.
B. Because it is difficult to learn how to use it.
C. Because people can’t afford to buy it.
D. Because it usually causes the waste of milk.
64. According to Doug, what is the wage of an employee?
A. 150, 000-170, 000. B.750, 000. C. 150, 000 -30, 000. D.30, 000- 32, 000
65.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may be_______.
A. Letting robot milk your cow B. Milking cows by hand
C.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ilk D. Drinking fresh milk every day
C
Talk about a real-life hero! Ten-year-old Larry Champagne from St. Louis, Missouri, hit the brake (刹车) on a runaway school bus. He saved himself and 20 other kids on board from disaster.
It all happened in one terrible accident. On the way to school, the bus driver, Ernestine Blackman, suddenly fell ill. Seeing the car was running away, the other kids started to scream, but Larry ran to the front and stopped the bus.
“At first I thought, ‘We’re going to die,’” says Larry, “but after I pressed the brake, I felt safe.”
Larry’s speedy reaction made news all over the country. He appeared on TV shows as a hero. The bus company gave Larry a big gift. His school hung a medal of honor around his neck.
“My grandmother always tells me to do what’s right,” says Larry. He thanked his brother, Jerrick, 9, who “helped me get the bus driver up” during the emergency. How did he know how to stop the bus? Larry is something of a mechanic(机械师). He helps his grandfather work on his old truck. “He gets his hands dirty,” says his grandfather. One thing is for certain: Larry knows where to find the brakes.
66. What did Larry do to save the runaway bus?
A. He parked it for the sleeping bus driver.
B. He helped all the kids climb out through the windows.
C. He made a call to the police.
D. He pressed the brake.
67. When did Larry finally feel safe?
A. When the kids finally stopped screaming.
B. When the police officers arrived.
C. Once he pressed the brake, and the bus stopped.
D. When the bus driver started driving again.
68. Larry got the following as praise for his hero action Except _______.
A. appearing on TV shows B. a scholarship from his school
C. a big gift from the bus company D. a medal of honor
69. Larry thanked his brother Jerrick for ________.
A. helping him get the bus driver up B. helping him work on his old truck
C. teaching him how to find the brake D. teaching him how to stop the bus
70.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Larry is something of a mechanic” tells us that ____.
A. Larry’s job is a mechanic B. Larry knows something about machines
C. Larry is a robot D. Larry knows nothing about machines
D
The United States is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at has an official day on which fathers are honored by their children.?On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 fathers all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are given presents, treated to dinner or otherwise made to feel special.
 However, the idea for creating a day for children to honor their fathers began in Spokane, Washington.? A woman by the name of Sonora Smart Dodd thought of the idea for Father's Day while listening to a Mother's Day sermon(说教) in 1909.?Having been raised by her father, Henry Jackson Smart, after her mother died, Sonora wanted her father to know how special he was to her.
 It was her father that made all the parental sacrifices(牺牲) and was, in the eyes of his daughter, a selfless and loving man.?Sonora's father was born in June, so she chose to hold the first Father's Day celebration in Spokane, Washington on the 19th of June, 1910.
 In 1924 President Calvin Coolidge declared the third Sunday in June as Father's Day.? Roses are the Father's Day flowers: red to be worn for a living father and white if the father has died.
 When children can't visit their fathers or take them out to dinner, they send a greeting card.?Traditionally, fathers prefer greeting cards that are not too sentimental(伤感的, 忧伤的).?Most greeting cards are too special so fathers laugh when they open them.?Some give heartfelt thanks for being there whenever the child needed Dad.
71. The United States is special in Father's Day because ______.
  A. many people celebrate the day???????? B.? only America celebrates the day
  C. America makes it an official day?????? D.? all men are honored in America
72. At first, Father's Day was fixed on June 19th because ______.
  A. Sonora honored her father on her father's birthday
  B. Sonora's birthday was June 19
  C. it was decided by the president at that time
  D. her mother died on June 19
73.? How many years has passed before Father's Day became an official day since the father's day was celebrated?
  A.? 4???? B.? 10??????? C.? 14?????? D.? 24
7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on Father's Day,?______.
  A. people will wear the same flowers to honor their fathers
  B. only daughters wear red flowers to honor their fathers
  C. children must go home to honor their fathers
  D. fathers are often honored in different ways
75.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Henry Jackson Smart ______.
  A. was very kind to anyone B. did a lot for his daughter
C. was the first father honored in 1924 D. always help others by giving money
第II卷 (共45分)
第一节:阅读表达(共5小题;每小题3分, 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然后将答案写到相应的位置上(请注意问题后的字数要求)
[1]For thousands of young people everywhere, college means taking their first big step into adult life. What you do in your first year of college can have a big effect on the rest of your college years. Here are some tips of mine for you.
[2]Plan ahead. By the end of your first week, you’ll know when you should finish each of your study tasks. Put those on your list. More importantly, you need to finish them on time. Start making good use of your ti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term.
[3]Eat right. College students often gain weight in their first year. Without Mom and Dad planning your meals, it’s easy to lose track of just how many calories you’re taking in. Try to limit the fast food and keep a varied diet.
[4]Talk to your professors. College students tend to be afraid of their professors. Don’t be. They’re there to help you. Visit a professor during his or her office hours just to chat now and again. Tell them about a book you have read, or ask for advice. And, of course, ask for help, whether with a tricky point in your readings or with big life issues(问题). If nothing of these, a professor can point you in the right direction to find the resources(资源)you need. [5] Speak up in class. Ask questions, answer the professor’s questions, and share your opinion as much as possible. There are no points for sitting quietly anymore.   [6] ________. There are so many resources available(可得到的) in the library – magazines, videos, and of course, the books you need for your papers. 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about your library. Talk with the librarians about the resources available in your field.
76. Comple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 according to Paragraph5. (no more than 5 words)
It’s useless and meaningless for you to ___________ in class.
77.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ose” in Paragraph 2 refer to?(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What’s the author’s advice on eating right?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6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书面表达 (共30分)
假如你班将举行一次英语班会,主题为“How to be strong and healthy”。请你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发言稿。
存在问题
部分中学生身体素质差
解决方法
1. 充足的睡眠
2. 加强锻炼,增加户外活动
3. 定时吃饭,少吃零食
4. 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注意:1。字数120左右;
2.生词:零食:non-staple food 卫生:hygiene
3.开头已给出.可适当发挥。
Dear friends,
高二英语试题答案
2013.01
听力:1-20 CBACC BABAC CBAAB CBCAA
单项选择:21-35 CBDAB ADBCC DACBB
完形填空:36-55 ACADB CADDB CCBDA BCBAD
阅读理解: 56-60 DDACB 61-65 ABCDA 66-70 DCBAB 71-75 C A C D B
阅读表达:
76. sit without saying a word / sit quietly.
77. your study tasks.
78. To limit fast food and keep a varied diet.
79. Use the library/Go to the library
80. Some tips on coping with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How to spend the first year of college
写作
Dear friends,
We have found out the fact that som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kept in good health. But what should we do to improve our physical condition?
First of all, you should get enough sleep. You'd better go to bed and get up regularly. Don't stay up. Secondly, you should take more exercise and do more outdoor activities to strengthen your body. Thirdly, remember to have three meals regularly and eat less non-staple food, which will do good to you. Finally, you'd better form the habit of paying due attention to hygiene.
广饶一中期末模块考试
高二语文 2013.01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第Ⅰ卷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0.5毫米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醴酪(lào) 福祉(zhǐ) 情不自禁(jīn) 怒不可遏(è)
B.浸渍(zì) 濒临(pín) 怙恶不悛(quān) 弦外之音(xián)
C.僭越(zàn) 倜傥(tǎng) 风驰电掣(chè) 日薄西山(bó)
D.嗜好(shì) 擢升(zhuó) 长吁短叹(xū) 龇牙咧嘴(cī)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循环 谥号 景泰篮 对症下药
B.怂恿 辜负 染色体 白头携老
C.沉淀 震撼 双刃剑 黯然失色
D.湮没 渡假 腊八粥 心驰神往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中有这样两句话:“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一个人能做到这两条,就能重塑自我。
B.于丹虽成名于对《论语》的阐释,但她说,自己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考虑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站在当下,把所有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种建设。”
C.就设备的购买而论,总得到市场去考察一番,看一看设备的品质、性价比然后和厂商商谈价格,落实运输、安装、调试、培训、维修……等问题,没有十天半月恐怕弄不下来。
D.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的宁夏汝箕沟矿区,以出产有“煤中之王”之誉的“太西煤”(因位于我国“煤都”太原以西而得名。)而闻名国内外。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方渔政执法船依法在本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巡航,这是无可厚非的。
B.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人对政府“禁放”的相关规定熟视无睹,对警察的劝阻置之不理,在市中心违规燃放A级烟花呢?
C.王蒙的新著《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D.“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日,就是人类自己灭亡之时”,这种说法虽然太极端, 但绝不是耸人听闻,应该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办事、想问题都应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B.因为“星光大道”栏目没有任何限制,广泛吸纳多种表演形式,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段都有,他们展示的绝活也异彩纷呈。
C.金秋十月,有关部门针对广大橘农柑橘销售难的现象采取了减免市场设施占用费、扩大柑橘宣传力度、组织客源、减少申报环节等帮助橘农们打开销路。
D.《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到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知识界的广泛关注。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文学书写要坚守核心价值观
如今,文学书写面临多元选择,诸如生态文学、女性文学、大众文学、网络文学等,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在更新文学创作题材的同时,也冲击了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商业化浪潮下,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的属性。利益的驱动,使作家的书写与读者的选择都更直接地指向功利。直接的功利主义必然带来思维的简单粗放。当下文学创作如何以一种更为有力的姿态引导读者的价值选择,从现象解读回归人性反思,从肤浅功利走向深层因果,核心价值观仍然要成为作家书写的题中应有之义。
  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不变诉求。从孔子的“士志于道”,到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再到汉末陈蕃的“澄清天下之志”,宋代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都把道义、民生作为自己的双重价值旨归。思想层面的理性追求与现实层面的民生担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双重的文化人格:一方面追求先进的科学文化思想,崇尚理性,有坚贞气节,凛然傲骨;另一方面又心系民生,渴望建功立业,九死而未悔。正是这种理性与现实相交织的双重情怀,延续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这一传统到了近代五四时期虽有所改变,知识分子对道义的追求演变为对科学、民主的向往,民生的担当转变为救亡、启蒙的责任,但是理性与现实的双重关怀是不变的。到了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现实民生问题凸显为更深层面的人性道德反思。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仍然不离不弃,既代表最先进的科技水平、思想文化方向,又心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正是这种双重关怀,使得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始终未尝脱离现实世俗生活,进入西方理性所谓“静观”的层面,片面地追求冷漠的科学真实。正是这种心系民生,汲汲入世的道德情怀,使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成为社会核心价值观亘古不变的代言人,而文学工作者更是其中之大宗。
  核心价值观中的道德关怀、政治色彩看似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格格不入,实则不然。审美是文学诸多特质中的一点,纯文学概念的提出也自有它特定的文化背景。从中国长远的历史传统来看,文学概念更多的存在于广义的层面上,广义的文学则不仅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作品,还包括历史纪实、政治文案、思想论稿等作品。传统的文学与史学亦为一家,所谓“文史不分”,又所谓“六经皆史”,四书五经等著作均为文学一门之佳品。可见传统社会的经典道义,亦即儒家的核心价值观正是通过文学来传播立言的。
  五四之后,近代思想由西方引入,文学学科的划分成为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一大标志,文学的概念特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审美成为一时之风气,作家的书写、读者的阅读都随之有了倾斜。审美扩大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的外延随即被无限扩大。终至二十世纪末,文学似乎走到了边缘化的尽头。由此可见,就学科内部来说,审美的无限限定带给文学的意义,建构之外,更多的是解构。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学作为一种系统整体活动,在作者书写、读者阅读、学者批评诸环节发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其对社会生活的关注也应该由日常体验的表层进入到对人性、生命本质的深层思考。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上,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安身立命的民族之根,正是当下文学书写的应有之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学书写中的体现,也应当是在人本位的层面上,寻找民族立身的传统之根。
(选自2012年10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6.关于“核心价值现”,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亘古的不变追求。
B.核心价值观是能通过历代文学作品来传播立言的。
C.核心价值现与文学的审美特质艺术精神是有关系的。
D.核心价值观虽随时代发展可其内容却未有发生变化。
7.不属于“影响文学不能很好坚守核心价值观的原因”的一项是
A.在当下多元文化背景下,多元文化视野的拓展冲击了文学作品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
B.商业化的浪潮、利益的驱动、功利主义思想,文学已经不可避免地染上了商品属性。
C.当下现代性的转变带来了更高层面对科学理性的追寻,文学也过多地追求科学真实。
D.审美扩大化,日常生活审美化,文学外延被无限扩大,使文学几乎走到边缘化的尽头。
8.下列对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学工作者作为知识分于的大宗应当心系民生,积极入世,担当起书写核心价值观的大义。
B.文学学科的划分,文学概念特质的变化,使文学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已找不到核心价值现
C.近现代思想与传统决裂的标志是文学学科的划分,而且导致了文学概念特质也发生了变化。
D.只有以人为本,杜绝肤浅,回归传统,寻找民族立身之根,文学书写才能坚守核心价值观。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左忠毅公逸事
方苞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公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鑱,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流贼张献忠出没蕲、黄、潜、桐间,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则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选自《方苞集》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 从:跟随
B.闻左公被炮烙 被,遭受
C.史噤不敢发声?? 噤:闭口不作声
D.必躬造左公第 造: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B.①旦夕且死 ②彼且奚适也
C.①则席地倚墙而坐 ②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D.①皆铁石所铸造也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
11.下面各组内容,能直接表现左光斗“刚毅、爱才”的是一组是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户 ②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
③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④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毗
⑤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⑥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④⑤
12.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以左光斗与史可法的关系为线索,循序渐进,脉络分明,标题为《左忠毅公逸事》,表明了作者对左光斗是怀有敬意的。
B.文中写左、史相见,史遭怒斥的情况,更能突出左光斗忠贞气节,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
C.末段点明所叙“逸事”的来源,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也使全文首尾相顾,圆活自如。
D.文中提到史可法为讨“流贼张献忠”而刻苦治军的事例,是作者尊崇封建正统,反对农民起义观点的反映。
第Ⅱ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上文中划线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3分)
②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4分)
③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将士更休。(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清溪行
李白
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注】本诗作于诗人被“赐金返还”,离开京城,已漫游十年之际。
(1)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为了突出清溪水这一特点,作者主要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赏析。(5分)
(2)概括并简要分析诗歌中所包含的情感。(3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臣生当陨首, 。(李密《陈情表》)
(2)人固有一死, , ,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报任安书》)
(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4)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 ,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6) ,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五、(12分)
1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4分)
俄新社11月26日消息称,据PRIME经济新闻社报道,俄副总理戈津在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主持召开的完善航天工业企业管理体系会议上表示,2020年前俄应将大约300颗民用和军用卫星送入轨道。
罗戈津说,“根据国家军备计划,2020年前我们必须将导弹袭击预警、侦查、通讯、制图和导航等100多颗卫星送入轨道。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要增加民用卫星群的数量,这个阶段还需要发射200颗卫星”。目前俄罗斯共有118颗民用和军用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17.用“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作文段的开头和叙述的主体,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要改变原意)(4分)
孟子,性格锐利、强悍。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的同时,爆发出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
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______


18. 南通某旅客欲去西安旅游,拿不准坐飞机还是乘火车,为此他咨询了南通某旅行社。如果你是旅行社的业务员,请以“如果选择飞机(火车)”开头,结合相应时刻表,简要说明推荐该种交通工具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简明,亲切得体,言之成理。(60字以内)(4分)
南方航空CZ5539南通—西安时刻表
航班号
起点站
起飞时间
终点站
到达时间
票价
CZ5539
南通
08∶00
西安
10∶55
1225
K419/K418列车南通—西安时刻表
车次
列车类型
始发车站
发车时间
到达时间
票价
K419/K418
硬座快客
南通
20∶17
第二天 10∶46
338
如果选择???? ??,??????????????????????????????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8分)
屋檐三境
梦天岚
雨水或者冰凌沿着头顶的屋瓦淌下来或者挂着,乡村的童年就矮矮地觅一处干禾——坐着或者躺着,任那断金碎玉般的声音在耳畔不停地叩响,像叩响那扇不曾开启的童贞之门。
这大抵是一种境界。
假若一条狗窜到你面前,你毫不客气地一脚踹开,那狗汪汪叫着躲到别人的屋檐下,不消一盏茶的工夫,又会摇着尾巴回来。然后你起身拍拍屁股上粘着的草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那狗就低了眉怯怯地看着你。这时的屋檐自然得就像窗外司空见惯的风景,也懒得放在心上。
梧桐叶落了又落,油菜花黄了又黄,一盏老眼昏花的桐油灯依旧滋滋地亮。一扇大门静静地候在屋檐下,开或者关似乎已无关紧要。时间倒像个无事生非的顽童,或无端地抽走几块青瓦,或恶作剧地抹上几笔沧桑,唯有郁郁葱葱的藤藤蔓蔓长长地爬上屋檐,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于是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因为你还不懂得沧桑的味道。
一颗不安分的心哪里还容得下片刻的依恋之情,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待你摹然回过头来望上一眼,屋檐就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看不见了,唯有前方的路一片清晰。
在有风有雨有酸有甜有苦有辣的日子里,越来越多的人将你淹没,越来越多的事情将你困扰,你彷徨你失意你迷惑你无奈你身不由已,偶尔你也会躲在某个无人的角落里汪汪地叫上几声。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
这大抵也算是一种境界。
渐渐地,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寂寂地泊着白天和黑夜,让原本属于你的自由你的梦想在无聊的张望中悄无声息地滋长……当你遥遥地恍恍惚惚又看见了自家的屋檐,那个古老的童话式的寓言已经在跌宕的血脉里坍塌,可你依旧离沧桑很远。因而你懂得了生命更需要像天空一样宽广大地一样辽阔,让你的太阳炙烤着你让你的月亮濯洗着你,让世俗的尘埃不断覆盖又不断擦亮你,远方的路程才是人生的真谛。
路总是漫无边际的长。春天风也似的跑了,火爆爆的夏天已经远走他乡,踉踉跄跄的秋正一步步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就要爬上你的额际……你的屋檐呢?
哦,这就是你的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一一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
此刻,你正稳稳当当地端坐在某某街某某胡同的某一幢大楼里,它虽然构不成现代都市里的一道别具一格的风景,但坚硬的水泥结构已经使你不在乎任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风大雨。
你已经很少出门,你将所有经历的沧桑锁进记忆的檀木匣子里,间或搬一条小椅坐到黄昏的阳台上,看雁来雁往云卷云舒,看如血的夕阳怎样一步步迈下对面的山岗。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境界?!
是啊,每次仰起你浑浊的双瞳看到的或许已经不再是现在或者从前的屋檐,但相信每一次仰首已经成为你生命中永远的从容。
19.所谓“屋檐三境”,在文中实指人生的三个阶段。请写出这三个阶段的名称,并分别用一个或两个词语概括这三个阶段人生境界的特征?(4分)
(1)三个人生阶段的名称分别是① ② ③
(2)三个人生境界的特征分别是① ,
② , ③ ,
20.请你简述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你就不知不觉地生出一种攀比,于是决定揣上几块瓦片出门。
  (2)渐渐地,在属于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
  
21.第⑤段中,作者说:“屋檐就越发矮了,那斜斜的棱棱角角就越发模糊了。”而在第⑩段中,作者又说:“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这两句话都写到“屋檐”,但前后不一致,这是否矛盾?请你作简要分析。(4分)
  
  
22.文中的“屋檐”有什么象征意义?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众所周知,很多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都会佩戴挡眼板来提高专注力,但两届奥运冠军得主郭文珺却从来不戴。郭文珺在伦敦奥运会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其实你真正要管住的是你自己的心,把心管住了,你就真的该看不见都看不见了。要是管不住心,就算戴着那个东西,想看还是能看见的。”
请以“管住你的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或套作。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01
一、(15分)
1.A(B 濒临bīn C 僭越jiàn D龇牙咧嘴zī)
2.C(景泰蓝 白头偕老 度假)
3.A(B项句号应放在引号之外。C项省略号与“等”重复。D项括号内句号应去掉。
4.D(A项“无可厚非”意为不能过分责备。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可改为“无可非议”。B项“熟视无睹”,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强调“习惯性”。该句没有强调人们对于“禁放”规定的习惯性,只是为了强调人们不重视此规定。不合语境,可改为“置若罔闻”。C项“拍案而起”,形容愤怒至极。与句意不符。)
5.B(A“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句式杂糅,改为从……出发或以……为出发点。C缺宾语,采取……等措施。D“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知识界”不能并列。)
二、(9分)
6.D(根据第二段可得出:核心价值观在各个时代其内容均有差异。)
7.C(不属于原因,其次“文学也过多地追求科学真实”说法错。)
8.A(B.“找不到核心价值观”属无中生有;C.强加因果; D.只有……才……必要条件错。)
三、(12分)
9.A(使……跟随)
10.B(A给/是 B将要 C表修饰/表顺承 D助词,无意义/名词,处所)
11.D(①爱才;②得才后的惊奇;④刚毅;⑤刚毅、爱才;③⑥是说史可法。)
12.B(“反衬了史可法的胆小怕事”说法不妥)
四、(24分)
13.①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袍子盖在书生身上,又给他掩上门。(共3分,“毕”、“即”、省略的宾语“之”各1分)
②左公辨出他的声音,但是眼睛却睁不开,于是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目光如火把一般。(共4分,“辨”“而”“乃”“炬”各1分。)
③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让将士们轮流休息。(共3分,“辄”“就寝”“更”各1分。)
14.(1)清溪水最主要的特点是清澈。(1分)手法:衬托手法,以新安江水色之清衬托出清溪水的更加清澈。(2分)比喻手法,以“明镜”比喻清溪水,把两岸群山比作“屏风”,人在岸上行走,鸟在山中穿度,倒影在清溪水中,就如“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写出了清溪水的清澈无比。(2分)
(2)从“清我心”可见出诗人对清澈的清溪水的喜爱之情;(1分)末联写傍晚时猩猩的一声声啼叫,在诗人听来,仿佛是为自己远游他乡而悲切,流露出诗人因远离家乡、思念家乡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情;(1分)以及诗人因不被重用而产生的难以言传的抑郁悲伤之情。(1分)(只答感情无分析不得分。)
15.(1)死当结草 (2)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亦足以畅叙幽情 (4)随君直到夜郎西
(5)相见时难别亦难 (6)莫道不销魂
五、(12分)
16.俄罗斯(1分)称2020年前(1分)将发射(1分)300颗卫星(1分)。
17.中国知识分子的第一声尖厉、刺耳的呐喊是性格锐利、强悍的孟子在现实生活面前无奈地且战且退时爆发出的,(2分)它为中国知识分子的领地竖立了原始的木栅栏。(2分)
18.参考示例一:如果选择飞机,您早上8:00出发,上午10:55到达,既能快速到达旅游地,又能游蓝天,看云景,是不错的选择。
参考示例二:如果选择火车,您晚上8:17出发,第二天上午10:46到达,既能在火车上舒服地休息一宿,又节省出行费用,是不错的选择。
(时间、优势准确2分,“您”、“不错的选择”等用语2分。每超过3个字扣1分,扣完为止。)
六、(18分)
19.答:(1)三个人生阶段的名称分别是:①童年(少年)阶段,②青年(中年)阶段,③老年阶段。(2)三个人生境界的特征分别是:①童年无忧无虑,欢乐自在;②青年充满幻想,奋发追求;③老年成熟沉稳,硕果累累。
  (共4分。答对三个阶段给1分,答对三个特征给3分。意思对即可。)
20.(1)产生了对理想的追求或对未来的憧憬(或:产生了创业和发展的要求)。(2分)
 (2)“假如”指的是人生还有许多种选择。当人生渐逝,岁月无多,供你挑选的可能性慢慢就没有了,于是,“你的词汇里不再有‘假如'二字”。(2分)
21.不矛盾。①因为前者写的是年轻时志向远大,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自然觉得家乡的屋檐矮小了。②后者写的是步入老年,获得了成功,这时的屋檐象征了事业等方面的成就,是一生的收获,所以说很高。
  (共4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22.①“此刻的屋檐便是一种奢望,一种涌动不止抓肝挠肺的情绪”“生命需要像屋檐一样的港湾”等句中,“屋檐”象征的是精神栖息的处所;②“屋檐就像个沉默的老人以一种深邃的目光送走你仓促而又灿烂的背影。待你摹然回过头来望上一眼,屋檐就越发矮了”等句中,“屋檐”象征的是奋斗、努力的方向和目标;③“这就是你的屋檐,你一脸的自豪一一你的屋檐很高,这是你穷尽一生的高度”等句中,“屋檐”象征的是事业发展、人生成功的标志。(共6分。结合有关语句点出象征意义,一点2分,只答出象征意义给1分。理解合理即可。)
七、(60分)
23.略。
【参考译文】
先父曾经说过,同乡的前辈左忠毅公在京城一带担任主考。一天,风雪交加气候寒冷,(他)带着几个骑马的卫士,打扮成平民出去访察,进入一座古庙,廊下小屋里一个书生伏在书桌上睡着了,他的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袍子盖在书生身上,又给他掩上门。(他)问庙里的和尚,才知书生叫史可法。到考试时,官吏喊到史公的姓名,左公睁大眼睛注视着,等交上考卷,就当面批他为第一名。又召到内宅,让他拜见左夫人,说:“我的几个儿子都平庸无能,日后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只有这个年轻人了。”
  到左公被关进东厂的监狱,史可法从早到晚守在狱门外,逆贼太监(魏忠贤)防守监视得很严,即使是家里的仆人都不得接近。过了一段时间,听说左公受了烙铁烧烤的酷刑,早晚间即将死去,(史公就)拿了五十两银子,哭着找管牢的狱卒商量,狱卒被感动了。一天,让史可法换上破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子,手拿长铲,装成清扫垃圾的人,把史公带进去,悄悄地指点左公所在的地方。(左公)正靠着墙坐在地上,面部、额头都烧得焦烂辨不清模样,左膝以下的筋骨都脱落了。史公上前跪下抱着左公的膝盖呜呜咽咽地哭着。左公辨出他的声音,但是眼睛却睁不开,于是使劲抬起手臂,用手指拨开眼眶,眼光如火把一般,发怒地说:“无能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你却跑来!国家的事情糟糕到如此地步,我老头子已经完了,你再轻生不明大义,国家的事谁能支撑?还不赶快离开,不要等坏人来了构织罪名陷害,我现在就打死你!”于是摸索着地上的刑具,做出要投击的姿势。史公闭口不敢作声,快步走了出去。后来他常常流着眼泪把这件事告诉别人,说:“我老师的肺肝都是铁石铸成的啊。”
  崇祯末年,“流贼”张献忠在蕲州、黄州、潜山、桐城一带出没,史公以凤庐道身份奉命守卫这一带地区。每当有了警报,(他)就几个月不睡觉,让将士们轮流休息,自己却坐在帐幕外,选择十几个健壮的士兵,让两个人蹲着,自己靠着他们的背,过一段时间再轮换。每当在寒冷的夜晚站起身来,抖动衣裳,战甲上的冰霜散落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有人劝他稍加休息,史公说:“我上怕对不起朝廷,下怕对不起我的老师啊!”
  史可法统率军队来往经过桐城,一定要亲自到左公家中,向左公的父母请安,到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的同族老前辈方涂山,是左公的外甥,与我父亲要好,(他说)关于狱中的一些话,是亲自听史公讲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