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 课题1 燃烧与灭火 教案

资源简介

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燃烧的概念
(2)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3)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并能运用于生活实践。
(4)通过观察、思考与讨论,提高思维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态度
(1)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感受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2)树立安全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懂得珍惜生命。
【教学重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教学难点】
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分配】2课时
课时1 燃烧与灭火
【教具与实验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实验所需器材与药品:500ml的烧杯、薄铜片、红磷、白磷、药勺、热水、大试管
【教学过程】: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课前首先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片段然后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火对人类的贡献及火灾对人类的危害)
师:通过观看视频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火对人类有利也有弊)
师:说的非常好!既然燃烧的火对人类有利也有弊,那么有利的火我们应该使它然得更旺,不利的火应该使它迅速熄灭。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的课题1——燃烧与灭火。
板书课题:课题1 燃烧与灭火
师:你见到过哪些物质的燃烧?什么叫燃烧?
生:见过木材燃烧、木炭燃烧、蜡烛燃烧、酒精燃烧、镁带燃烧、细铁丝燃烧、液化气燃烧…
师:木材、木炭、蜡烛或一堆纸你是怎样判断它们在燃烧?
生:有火、有火苗、有光、有烟、放出热量…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下面我们以蜡烛、木炭、石油液化气的燃烧为例归纳一下它们的共同现象:
【展示图片】:并回答这些物
质燃烧的主要现象及对其燃烧的利用
师:通过以上三种物质的燃烧现象我们把燃烧的共同特征可归纳为?
生:发光、放热。
师:归纳的非常好!那么物质燃烧属于什么变化呢?
生:化学变化
师:请大家根据燃烧的现象特征,及反应本质给燃烧下一个定义。
总结并板书:一、燃烧
燃烧是 一 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师:请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1、河中的沙石、制成烧杯、试管的玻璃能燃烧吗?
2、放在课桌里的蜡烛、堆放在家里的木炭它会自己燃烧吗?
生:不能
师:由此看来物质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板书:二、物质燃烧的条件
师:通过上面的实例我们知道不是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要使物质燃烧首先该物质必需是“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或具有可燃性的物质)
板书:物质燃烧的第一个条件(首要条件):该物质是可燃物。
(要发生燃烧的第一个首要条件:要有可燃物)
师:蜡烛、木炭、液化气等都是可燃物。
但放在课桌里的蜡烛、堆放在家里的木炭不会自己燃烧,可燃物要燃烧也还需要一定的条件。那么可燃物燃烧又需要满足那些条件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探究实验活动一】:
在500毫升的烧杯中注入400毫升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上一块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用滤纸吸去表面上的水的白磷。
【学生观察】
师: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和热水中的白磷没有燃烧。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教师引导思考:红磷在空气中能燃烧吗?
生:能(前面在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时,见过红磷燃烧)
师:那今天铜片上的红磷为什么又没有燃烧呢?
生:可能没有达到红磷燃烧的温度。
师:那白磷为什么又燃了?
生甲:白磷比红磷容易燃烧
生乙:白磷燃烧比红磷燃烧需要的温度低
师:很好!不同的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温度不同,这是物质的物理性质。我们把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叫物质的着火点。
板书:物质燃烧的第二个条件: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
副板书:着火点——物质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师: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如:
可燃物 白磷 红磷 硫粉 酒精 木炭 无烟煤
着火点(℃) 40 240 260 558 320- 370 700- 750
师:要使红磷燃烧温度必须达到240℃以上。而白磷只要40℃就能燃烧了,所以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没有燃。
【思考回答】:
水中的白磷为什么又不燃烧呢?
学生异口同声:没有氧气!
【板书】: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第三个条件:要与氧气(空气)接触。(要有氧气)
师: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第三个条件是要与氧气(空气)接触。那么如果我们让热水中的白磷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它在水下会燃吗?
生:会 不会
师:下面我们继续进行实验探究:(为改进实验)
把一根大试管插入放有白磷的热水烧杯中,把白磷罩在管口内。
观察到的现象:管内的水位自然下降,最后气体从管口冒出,当气体与白磷接触时,白磷在水下的管口内燃烧。
(由于是热水,产生水蒸气,且管内气体受热膨胀,所以水被排除,且有气体会从管口冒出)
【展示物质燃烧条件的板书图片】:
师:我们知道了物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那么要使物质燃烧为我们提供能量(热能或光能)我们就必须满足这些条件。不需要的燃烧(不利的火)就要想办法使它达不到条件而熄灭。
问:有哪些方法可以使燃着的蜡烛火焰熄灭?
生:(七嘴八舌)吹灭 扇灭 盖灭 掐灭
师:你最常用的方法是那一种?
生:吹灭
师:为什么?
生:最快 方便
师:很好!灭火要的就是简单、快捷、有效。请继续思考回答:
1、木材起火时,常用什么方法扑灭?
生:浇水 用灭火器 浇大粪(学生笑)
师:大家不要笑,农村没有蓄水池,一旦发生火灾只能用粪坑中的粪水。
2、炒菜时,油锅起火,怎么办?
生:用锅盖盖灭
师:很好!看来大家掌握了不少灭火的方法,你思考过吗?
1、为什么蜡烛火焰一吹就灭呢?
(估计这个问题学生难答出)
提示: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去思考(指导思考解凝方法)。
教师引导:燃着的蜡烛肯定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①你用口一吹蜡烛还是蜡烛,可燃物没变(还在);②蜡烛同样还与空气接触…
生:用口一吹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把温度降到了蜡烛着火点以下;
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能灭火;
……
师:以上同学说的那个正确?为什么?请大家讨论后再回答。
(学生很快否定了“降低着火点”之说,)但另两种说法还是不能统一。
师引导:不用口吹而用书、用扇子一扇也会熄灭,因此吹出的是二氧化碳使其熄灭之说也不对!看来肯定是把温度降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是对的。那么温度为什么会降低呢?用口一吹就把温度降在了蜡烛着火点以下?(火炉中的火又为什么常常是越吹越旺呢?)
学生再次相互讨论:
生:吹的气体温度比蜡烛燃烧的着火点低,使其熄灭。
师:还有别的意见吗?
另一学生:用口吹,使空气快速流动可能带走了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了。
师:还有其它见解吗?(学生沉默,可能没有,也可能在思考那一种见解是对的。)
师:那你赞成那一种观念?为什么?
生:我赞成第二种,因为在冬天空气的温度一定比我们吹出的气体温度低,但蜡烛同样能点燃。
师:大家都同意该观点吗?
生:同意!
师:该同学说得非常精彩!(带头鼓掌)其实平时还遇到一种现象:一根划燃的火柴竖起来使火焰在上,常常是火柴梗不能燃完而倒竖着能燃完。这又是为什么?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预热,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师:请继续思考回答:
2、为什么木材起火时用水浇就灭?油锅起火,用锅盖一盖就灭?
生:水使温度降低,把温度降到了木材的着火点以下;盖锅盖隔绝了空气。
师:要使燃着的蜡烛火焰熄灭老师还有一种方法:
【补充实验活动】:把燃着的蜡烛火焰棉芯用剪刀剪下,被剪下的棉芯燃了一会儿,但蜡烛已没燃了。
问:老师的这种方法利用的是什么灭火原理呢?
生:隔离(移开)可燃物。
【归纳板书】:
三、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1、降温:使用大量冷却剂把温度降低到物质着火点以下)
2、隔绝空气(氧气)
3、隔离、移开可燃物。
【补充观看使物质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课件】:
【安全教育】:
师:虽然我们掌握了一些灭火方法,懂得了灭火的原理,但我们还是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防止火灾发生。
【展示火灾场景图片】:
如果我们遭遇了火灾,该怎么办?
【火灾避险自救教育】:
五、假设你遭遇了火灾,该怎么办?
1、发现火灾怎么办?
(首先考虑能否靠自己的方法和能力使其熄灭;如果不能该怎么办?)
生:拨打119.
2、你自己遭遇大的火灾怎么办?
资料:1994年12月8日,在克拉玛依特大火灾中有288名中小学生葬身火海,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掌握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起火,火势凶猛无法扑灭时,我们应如何逃生?
【学生活动】:观看“火灾避险演练”视频。
(视频中的场景:教学楼上冒着浓烟;消防车伸出“长臂”;学生用窗帘结成长索从窗口下滑;教师用高音喇叭在喊话“请同学们保持镇定,不要跳楼,千万不要跳楼!”;部分学生站在楼顶,飞舞着衣服(发信号),等待救援;部分学生用毛巾捂着口鼻,虾着腰从楼梯口跑出……)
回答问题:
1、在“火灾避险演练”视频中你看到了、听到了些什么?
生甲:听到在喊“不要跳楼”,看到学生从窗口下滑。
生乙、丙、丁:有同学站在楼顶挥手、挥动衣服;学生用毛巾捂着口跑下楼(补充:还虾着腰)……
2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
①处在低层的同学沿楼梯迅速跑下楼
②用湿毛巾堵住口鼻
③ 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
④当楼道火势猛烈时应封闭房门
⑤迅速转移到阳台,用绳索下坠
⑥从阳台往下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生甲:正确的是C
学生乙:正确的是B
师:请大家针对“④当楼道火势猛烈时应封闭房门”讨论。
(引导:打开门窗,将增强空气流动……)
学生最后统一认为B正确。
(师补充:如果窗台方火势猛烈又怎么办?)
生:扯下窗帘,关闭窗户,从楼道逃生。
【小结学习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1、知识方面的收获:
2、技能方面的收获:
3、情感方面收获:
学生回答(略)
【小结归纳与板书】:
一、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二、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物质具有可燃性(具有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空气)接触
(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三、灭火的方法:
1、将可燃物撤离燃烧区,与火源隔离。
2、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离。
3、用大量的冷却剂使燃烧物冷却、把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四、注意用火、用电安全,防止发生火灾。
五、遭遇火灾的处理与自救:
【课堂练习】:
1、我们在外“野炊”活动结束后你可用那些方法使火熄灭?分别运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2、烟头引发火灾,火柴引燃细木条,烟头,火柴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3、“野炊”烧火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木柴是可燃物 B、木柴散热快
C、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D 、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4、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A、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B、让车内所有的人集中到车厢后部
C、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D、打开所有车窗,严禁烟火,疏散乘客
【教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