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房间个性装饰------绕线曼达拉》教学设计【教材版本】北师大版本房间个性装饰——绕线曼达拉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一)教学内容编织历史悠久,其表现形式大多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且寓意吉祥,广泛流传于民间,现如今编织艺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 “DIY”的流行,“编织”因其取材方便、无时空限制、易保存以及无穷的自我设计感而更备受欢迎。。用各种线材编扎的曼达拉是一种色彩和视觉纬度立体感非常强烈的绕线艺术。本课程是需要利用特定的木材等分画面,用毛线进行有规律的穿插缠绕,在有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劳动实践能力。(二)学情分析本课程主要面向七年级学生。1.在第一课房间个性装饰——趣玩编织的课程中,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三种编织方法,并能利用所学设计制作出成品,感受到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2.具有一定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编织既有无限的自我设计空间,利于学生自由放飞思想,又有动手实践的制作的过程,满足学生试一试的心理需求。3.七年级学生自我认同感方面需求大,只要坚持完成制作,就有作品呈现,既有劳动收获的乐趣,又可以获得较高的认同。二、教学设计思路:《房间个性装饰——绕线曼达拉》是一堂劳动创作实践课,本节课以制作房间个性装饰为目标,利用微课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操作完成,作品展示,反思交流,进阶拓展。其中实践过程分为四个环节:讲解说明、微课学习——淬炼操作、学习并绘制设计草图——项目实践、动手制作——反思交流。三、教学目标:(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设计与编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实践与探索,自己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视觉、触觉和思想,提升劳动意识。(二)具备必备的劳动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绕线曼达拉木棍摆放方式和绕线的基础方法;2.根据个人需求,设计饰品图,并能动手制作完成。(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学生通过欣赏和设计编织作品,感受手工艺品的精妙绝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通过动手编织的过程,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四、重点难点:重点:木棍的角度与绕线的基本方法难点:设计装饰图并制作编织饰品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1)编织教学视频(2)工具材料工具准备:木棍、小刀材料准备:各类毛线线材2.学生准备:工具准备:小课桌(方桌)、木棍、小刀材料准备:各类毛线六、课时分配2课时80分钟七、教学过程(一)讲解说明1.认识编织板编织所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工具:木棍:用于固定支撑毛线。小刀:在木棍上削出凹槽,方便木棍固定。小贴士:在使用小刀的时候请注意安全,手指应尽量远离刀口位置。材料:各类毛线小贴士:这里的毛线指的是任意颜色的不超过1mm粗细的线材。2.木棍摆放固定方式(两根棍子的凹槽要在同一个位置,凹槽大小尽量一致) (小刀在棍子正中心削出一个长约1cm大小的凹槽)(用毛线将十字造型的木棍缠绕固定 ,缠绕方式:对角缠绕) (两根棍子的凹槽处相对,十字形状摆放)小贴士:这里使用到的木棍比较细,在用小刀削出凹槽的时候注意深浅,削出木棍一半的厚度即可。3.基础绕线方法:观看视频操作讲解。4.成品展示小贴士:这里给大家展示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搭配方式,这三组作品绕线的方式相同,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参考,也可以利用所学,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来进行创作。(二)淬炼操作设计草图: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各自的家装风格,绘制出设计草图,并写明设计理念。活动要求:学生利用平板边学习边绘制,完成设计的作品。(三)项目实践学生借助平板,再次学习编织板编织的基本织法,根据绘制的设计草图进行作品创作。(四)反思交流学生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参与人员,制作好作品后,在家庭成员中进行作品分享。对小作品的主题、设计思路进行阐述,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悟。小组进行自评,完成评价表内容。家庭成员派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五)榜样激励本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利用两根木棍和毛线进行缠绕编织的绕线曼达拉,这一方法只是绕线曼达拉中最基础的操作方法,下面展示两组较为附在的绕线曼达拉作品。(作品中使用到了4根30cm长的木棍,深浅不一的蓝色作为主色调,中间穿插白色和肉粉色进行点缀,让整个作品色调看起来非常柔和,毛球和流苏作为该作品的装饰,起到课很好的协调作用,虽然作品中只用到了两种缠绕方式,但整个作品的色彩和点缀物是亮点所在。)(这是一盆利用绕线制作的向日葵,作品中使用到了1根30cm的木棍最为中心点,5根10cm的木棍作为“花瓣”的支撑点进行缠绕。作品分为了两层进行缠绕,花蕊部分为第一层,用3根木棍进行缠绕,花瓣部分加入剩余的3根木棍,12个花瓣让这朵向日葵更加生动形象。)小贴士:欣赏完以上两组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样的创新思路呢?请打开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基础,进行进阶版的创意作品吧!附件一“绕线曼达拉”活动评价表小组名称:评价要素 评分标准 分值 评价方法自评 互评设计 1.作品设计主题是否明确 2.作品设计是否够创意 30制作 1.整体造型、美感 2.细节(走线顺序、拉线力度等) 3.作品制作与设计相符 30展示分享 1.吐词清晰,表达准确 2.仪态大方(站姿动作等)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0合计(共11张PPT)教材版本课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劳动 教育房间个性装饰——绕线曼达拉(一)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在设计与编织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实践与探索,自己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丰富视觉、触觉和思想,提升劳动意识。(二)具备必备的劳动技能:1. 学生能够掌握绕线曼达拉木棍摆放方式和绕线的基础方法;2.根据个人需求,设计饰品图,并能动手制作完成。(三)培养积极的劳动精神:学生通过欣赏和设计编织作品,感受手工艺品的精妙绝伦,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学生通过动手编织的过程,体会动手实践的乐趣,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形成积极的劳动精神。活动目标重点难点重点:木棍的角度与绕线的基本方法难点:设计装饰图并制作编织饰品什么是绕线曼达拉用各种线材编扎的曼达拉是一种色彩和视觉纬度立体感非常强烈的绕线艺术。本课程是需要利用特定的木材等分画面,用毛线进行有规律的穿插缠绕,在有趣味性的同时增强劳动实践能力。工具和材料工具:圆木棍小刀剪刀线材:各类毛线小贴士:这里的毛线指的是任意颜色的不超过1mm粗细的线材。木棍固定摆放方式小刀在棍子正中心削出一个长约1cm大小的凹槽两根棍子的凹槽要在同一个位置,凹槽大小尽量一致两根棍子的凹槽处相对,十字形状摆放用毛线将十字造型的木棍缠绕固定 ,缠绕方式:对角缠绕小贴士:1.在使用小刀的时候请注意安全,手指应尽量远离刀口位置。2.这里使用到的木棍比较细,在用小刀削出凹槽的时候注意深浅,削出木棍一半的厚度即可。基础绕线方法及成品展示小贴士:这里给大家展示了三种不同颜色的搭配方式,这三组作品绕线的方式相同,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参考,也可以利用所学,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来进行创作。观看操作讲解设计草图:现在请同学们各自的家装风格,绘制出根据设计草图,并写明设计理念。活动要求:学生借助平板,学习编织板编织的基本织法,绘制设计草图,根据设计草图进行作品创作。 活动任务评价要素 评分标准 分值 评价方法 自评 互评设计 1.作品设计主题是否明确 2.作品设计是否够创意 30制作 1.组员分工是否合理,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整体造型、美感 3.细节(走线顺序、拉线力度等) 4.作品制作与设计相符 30展示分享 1.吐词清晰,表达准确 2.仪态大方(站姿动作等) 3.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40合计活动任务书——评价表榜样激励作品中使用到了4根30cm长的木棍,深浅不一的蓝色作为主色调,中间穿插白色和肉粉色进行点缀,让整个作品色调看起来非常柔和,毛球和流苏作为该作品的装饰,起到课很好的协调作用,虽然作品中只用到了两种缠绕方式,但整个作品的色彩和点缀物是亮点所在。这是一盆利用绕线制作的向日葵,作品中使用到了1根30cm的木棍最为中心点,5根10cm的木棍作为“花瓣”的支撑点进行缠绕。作品分为了两层进行缠绕,花蕊部分为第一层,用3根木棍进行缠绕,花瓣部分加入剩余的3根木棍,12个花瓣让这朵向日葵更加生动形象。本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利用两根木棍和毛线进行缠绕编织的绕线曼达拉,这一方法只是绕线曼达拉中最基础的操作方法,下面展示两组较为附在的绕线曼达拉作品。小贴士:欣赏完以上两组作品,同学们有什么样的创新思路呢?请打开你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所学基础,进行进阶版的创意作品吧!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活动9《房间个性装饰——绕线曼达拉》(教案).docx 活动9《房间个性装饰——绕线曼达拉》(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