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Word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Word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1-2022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一、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资治通鉴》)
【乙】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以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对文中加点词词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文言词句 推断方法 词义
A.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 查阅词典法:①制作、制造;②担任;③是;④作为 是
B.以朱笔圈批 课内迁移法;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
C.虽在军中 联系语境法:上文说“余近日以军务倥偬” 虽然
D.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 联想成语法:不计其数 数量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段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B.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C.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D.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请结合文章内容分别概括【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读书的方法和【乙】文中谈到的读书方法,并谈谈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点。
(二)文言文阅读。
【甲】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赏赐百千强
(2)出郭相扶将
(3)木兰乃易男装
(4)市鞍马
6.给下列句子断句,断4处。
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7.翻译下列句子。
少习骑,长而益精。
8.在甲文中,与乙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表达类似的句子是什么?(请用原句回答),两句都有何用意?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
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公亦以此自矜
(2)康肃笑而遣之
(3)但手熟尔
10.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但当涉猎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大兄何见事之晚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C.自以为大有所益 以钱覆其口
D.当世无双 但当涉猎
11.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2.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文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二、诗歌鉴赏
(一)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各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3.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木兰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艰苦的军旅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14.“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诗歌鉴赏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书事
唐·王维
轻阴阁①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5.从体裁上看,两首诗都是______,诗人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______”之称。
16.两首诗都表现出了环境的幽静。《竹里馆》写弹琴、长嘴,是以声响衬托静境。《书事》中三、四句却是化静为动,请结合诗句做简要赏析。
17.两首诗表达的情感有何相同之处?
(三)阅读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暗飞声”的“暗”字,包含了不知此笛为何人所吹、从何处而来的意思,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
B.诗中“闻”字在全诗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
C.此诗着重在以诗人的感情变化,来表现吹笛人技艺的高超,烘托玉笛声的艺术魅力。
D.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和乡思之切。
19.古人写诗非常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分析诗中“满”字的表达效果。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园东望路漫漫”描绘出诗人西征途中向东遥望长安故园的情景
B.第二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对长安亲人的眷念之深。
C.“马上相逢无纸笔”表明诗人马上就要回到故乡,与亲人相逢。
D.尾句中的“报平安”三字,表现出诗人对前途乐观。
21.本诗借诗人与返京使者相逢的这一生活片段,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五)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22.下列各项对《晚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写的暮春季节,百花盛开,万紫千红,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
B.“杨花榆荚无才思”,诗中描写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加入了留春的行列。
C.本诗一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写对春天的留恋。
D.整首诗工巧奇特,别开生面。诗人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
23.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D
2.B
3.(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成为博士吗?
(2)像这样多年,从未曾间断,也没感觉苦恼。
4.【甲】文中孙权要求吕蒙用略读的方式读经史,其优点在于掌握其要点、精髓,知得失;【乙】文中谈到的读书方法是持之以恒,笔耕不辍,其优点在于,不断积累,养性,是勤劳朴实的根本。
5.(1)有余 (2)外城 (3)换 (4)买
6.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7.(木兰)年少的时候学习骑马,骑术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精湛。
8.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结尾议论,赞美了木兰虽是女儿身,却不输男儿,聪慧、勇敢、刚毅等特点。
9.(1)自矜:自夸(2)遣:打发;(3)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10.A
11.(1)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12.示例:【甲】文,我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诉我们人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必要骄傲自满。【乙】文,我领悟到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地操练。
13.C
14.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说明:意思答对即可。)
15. 五言绝句(五绝) 诗佛
16.青苔本是静景,诗人化静为动,表现出仿佛流动于整个空间的苍苔翠色,让人感受到深院的幽静。
17.相同之处: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对幽居生活的热爱与陶醉,以及高雅绝俗的追求。
18.C
19.“满”字运用了夸张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内心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20.C
21.抒写了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
22.C
23.感叹时光易逝,劝喻人们珍惜时光/告诫人们珍惜时光,珍惜春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