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水浒传或者西游记这几部电视剧吧!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几大名著,这些作品都在明朝期间成书的?那么,明朝除了在文学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外,在科技和建筑方面还取得了哪此成就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4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让我们一起穿越到明朝,去感悟明朝那灿烂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吧!导入新课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通过明长城和北京城的建筑,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知道《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家政全书》等名著,了解明代科技的成就及影响。2011版的新课标要求壹:了解明朝修筑长城的目的、东西起止点、构成、作用、地位等;贰:知道北京城的营建、布局特点和紫禁城的建筑特色;叁:掌握明朝的科技名著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的主要内容及地位等。聚焦学习目标1科技名著【探究与分享一】了解李时珍趣闻典故“死人诊活”“活人诊死”【探究与分享二】说说你知道的李时珍生平简介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湖北蕲州人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自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及湖广、直隶、河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借用朱熹的《通鉴纲目》之名,定书名为《本草纲目》。【探究与分享三】了解著作内容李时珍打破了自《神农本草经》以来,沿袭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数” 说本草:全书约190万字,记载药物1800多种,比前人所记多37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比前人所收录药方多4倍。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本草纲目》里的插图【探究与分享四】《本草纲目》的意义这部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草纲目自问世以后广为流传,17世纪初传入日本和朝鲜,以后又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2022-03-31文树德的《本草纲目》英文全译本,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本草纲目》在欧美《本草纲目》在欧美世界的传播主体是来华传教士。1650年,波兰天主教来华传教士卜弥格以图文形式,用拉丁文撰写了一本《中国植物志》,其中相当部分内容依据《本草纲目》。该书于1656年在维也纳印行,开创了欧洲人研究、翻译《本草纲目》的先河。《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丁丑),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探究与分享五】宋应星其人、其事、其书。生平简介宋应星(1587年—?),明朝著名科学家。字长庚,江西奉新县瓦溪牌楼里人。举人出身。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2021年5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中国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月球地貌的命名,宋应星(Song Yingxing)为八个地貌地名之一。《天工开物》书里的插图手工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技术【材料研读】宋应星在《天工开物》的序言中说:“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 之义。他在书里把谷物类放在前面,而把珠玉类置于取后。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编排呢 明朝时的中国处于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家的根本,中国自古就有“士农工商,以农为本”的观念,这一编排体现了作者的重农的思想。著作 作者 内容 地位《本草 纲目》《天工 开物》《农政 全书》李时珍“东方医学巨典”宋应星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进行全面的总结“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徐光启农业科学巨著医药学。药物1800种;药方11000多个;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农业生产的经验、技术和农学研究成果。【归纳与讨论】1.阅读课本,把表格填写完整;2.分析归纳三部著作的相同点。相同点:①都是科技领域的著作②都有对前代科技成就的总结【精神传承】李时珍、宋应星、徐光启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热爱科学,虚心学习,刻苦专研等精神品质!2明长城和北京城修建目的:东西起止点:组成部分:工程性质:工程评价: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15公里,被称为“天下第一关”。修建目的:东西起止点:组成部分:工程性质:工程评价:为了防御蒙古贵族南扰。东起鸭绿江边,西到嘉峪关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开展屯田,进行生产,并修建了相连的道路。军事防御工程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上图:明代《皇都积盛图》(局部)右图:明代《北京宫城图》(局部)京北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朱棣通过“ 靖难之役 ”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后,选定北京作为都城,从1406年至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金元明清的都城北京城,其设计规划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依据图片概括北京城布 局特点?a.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由蒯祥等人设计,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外面,内城在皇城外面,外城在内城南面。b.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宫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是北京城的核心。皇城在宫城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个城门。外城在内城南面,设有7个城门。建筑基础:营建时间:组成部分:特 点:核心工程:元大都从1406年开始营建,1420年基本完成。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突出皇权至上。宫城,即紫禁城,占地面积72万平方千米,有各类殿宇等将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3小说艺术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四大文学体裁”。“小说”一词最早出现于《庄子·外物》:「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庄子所谓的“小说”,是指琐碎的言论,与小说观念相差甚远。(一)小说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故事大会】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小说?为什么。经典名著 成书时间 作者 内容 特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相同点 罗贯中元末明初东汉末年,三国军阀割据混战故事章回体小说开山之作元末明初施耐庵官逼民反,宋代梁山泊反抗官府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小说明代吴承恩唐僧师徒取经的艰难历程。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①都是章回体小说;②规模宏大,结构完整,想象丰富,情节曲折。(一)小说:主要成就董其昌(1555—1636)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明朝绘画名家徐渭。徐渭(1521-1593)狂飙突进的姿态将花鸟画的抽象境界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人吃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代表作主要内容《牡丹亭》“一生四梦,得意处惟在牡丹。”汤显祖(1550—1616)(二)艺术成就类别 姓名 成就书法家画家戏剧家董其昌徐渭汤显祖《牡丹亭》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剧照课堂小结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科技名著小说和艺术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罗贯中和《三国志通俗演义》施耐庵和《水浒传》明朝长城吴承恩和《西游记》明朝北京城徐光启和《农政全书》书法家董其昌和画家徐渭汤显祖和《牡丹亭》AA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 . 《千金方》和《本草纲目》B . 《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 . 《缀术》和《天工开物》D . 《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2.在代的北京城中,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的是( )A . 紫禁城 B . 京城C . 金銮殿 D .皇城课堂练习3.明清之际,随着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文学领域出现了( )A.倡导平等民主的政治思潮 B.适合平民欣赏趣味的小说C.融合众多艺术手段的京剧 D.图文并茂的农业科技著作BB4. 小说是明清时期最突出的文学成就,众多的典型形象和情节深入人心。下列人物情节与作品搭配错误的是( )A.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B.大闹天宫——《西游记》C.武松打虎——《聊斋志异》 D.黛玉葬花——《红楼梦》李时珍 《西游记》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徐光启 《水浒传》施耐庵 《农政全书》罗贯中 《本草纲目》吴承恩 《天工开物》5.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李时珍.mp4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pptx 长城高清影像.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