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滔滔黄河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49-52页。具体教学内容是滔滔黄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阅读黄河水系图及“地上河”示意图。 2、了解黄河的源流概况和各段的自然特征。3、了解黄河“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的开发和治理措施,树立忧患和责任意识。4、了解黄河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过程与方法主要采用地图教学的手段和方法。采用地图教学,使学生对具体河流的水文特征产生清晰的脉络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黄河水系上中下游不同的水文特征的教学,让学生明白气候、地形和河流的影响关系,培养学生综合辩证的思维能力;教育学生关心爱护河流资源、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黄河上中下游的概况以及黄河的综合治理。难点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成因、黄河知识点的记忆。教学突破以水系的分布为线索,按照上中下游的顺序,结合气候、地形,综合分析水文特点。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黄河挂图、图片和视频资料,黄河填充图;黄河知识点动画课件学生准备 地图册、黄河相关资料板书设计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 滔滔黄河一、走近黄河: 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渤海长度:5464千米流经省区:9个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二、走进黄河:上游 多峡谷、富水能 中游 多泥沙 富水能 下游 形成“地上河”三、关爱黄河 1 治理保护措施:加强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加固下游黄河大堤 2 开发利用:修建水利枢纽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 填写下列表格:2 关于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A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B 黄河是我国的第二长河C 黄河的水能蕴藏量居我国首位D 黄河的水运特别发达黄河发源地注入海洋干流流经省区流经主要地形区主要支流上中下游分界点教学步骤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一、走近黄河二、走进黄河三、关爱黄河四、关注黄河课后活动黄河源远流长,承载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今天,让我们出发,走近黄河,了解黄河……读书、读图、了解一下黄河源流概况。黄河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注入海洋渤海干流流经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主要支流汾河、渭河上中下游分界点源头——内蒙古河口——河南旧孟津——入海口黄河上中下游的特征各有不同,请根据黄河各河段的景观图片并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做分析,总结出黄河河段的自然特征。黄河下游河段称为“地上河”由来已久,在西汉时就有“河高出民屋”的记载。1 治理保护措施:加强上、中游的水土保持;加固下游黄河大堤2 开发利用:修建水利枢纽1、? 知识框架2、? 巩固题目3、拓展探究问题:1、 长江也是大河,为什么没有凌汛?2、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有人说“黄河断流主要与黄河流域人口的越来越多有关”,你怎样看?为什么大型水电站多建在地势阶梯交界处?出示问题: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句诗中的“天上”在什么地方?“海”是指哪个海呢?课件出示:黄河表格课件出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图》,图中闪动的省区轮廓突出黄河流经的省份,《黄河流经主要地形区图》教师总结。课件出示:黄河各河段的景观图片课件出示:解释黄河“地上河”的成因。想一想,历史上,黄河洪水泛滥与“地上河”之间有什么关系?说明修建水利工程是治理黄河的一项重要措施。指导学生搜集黄河的相关资料学生自由赏析,自由感叹。学生回答。学生思考、归纳、填表读《黄河水系图》、《中国地形图》让学生自己总结读书、读图、思考、回答、归纳成表,培养学生熟练查阅地图的能力。学生观察下游河床的特点,从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入手,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在活动中对课上所学习的知识进一步回顾。促进学生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