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生物圈中的人——消化、呼吸、循环、泌尿四大系统》二轮复习导学案课程标准解读:1.人的食物来源于环境。(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概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3)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4)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 (5)关注食品安全2.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供给(1)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描述血液循环(3)概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4)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5)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的有机物的氧化分解3.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1)描述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2)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3)描述其他排泄途径二、复习重难点:复习重点:1.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主要器官的功能及结构特点。2.概述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3.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4.理解能量来自于组织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5.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及意义。6.解释血常规化验单的主要数据,说明血型和输血的关系。7.掌握尿液形成的过程及排尿的意义。复习难点:概述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2.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及意义3.掌握尿液形成的过程三、复习过程:(一)核心要点(二)典型例题分析(三)变式训练【一】变式训练—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 (ABCDE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XYZ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DB.在消化道D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C.在消化道D中,XYZ分解为可以被 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D.Y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Z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二】变式训练—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下列关于平静呼吸过程的表示,哪项是正确的 (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B.胸廓回缩→肺扩张→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C.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D.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气压→气体入肺【三】变式训练—尿液的形成下面是某医院提供的几个样本的原尿和尿液的化验数据,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注:表中“-”表示很少或无,“+”表示较多,“++”表示很多) 葡萄糖 蛋白质 无机盐 尿素 尿酸 红细胞 白细胞样本A 0 0 11 2.0 0.05 - -样本B 0.1 0 7.5 0.3 0.04 - -样本C 0 ++ 11 1.5 0.03 ++ ++(1)原尿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2)正常的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只含有 。(3)肾小球发炎形成的不正常尿液是样本 ,因为其中含有 。【四】变式训练—血液循环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雾霾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沙尘暴还大。世界上公认PM2.5是造成雾霾天的主要因素。 PM2.5可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并能进入血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从肺泡进入血液要经过两层细胞膜B.PM2.5在血液中由血浆运输C.会首先出现在心脏的右心房D.进入血液的会经过肺动脉被运至心脏【五】变式训练—综合应用1.如图的曲线图表示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A.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B.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C.血液流经肌肉时氧气含量的变化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2. 如图表示人体血液循环的一部分,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结合相关知识作答:(1)该图所示的血液循环路线的起点是心脏的 。(2)健康人饭后1小时后,[ ]血管中血糖浓度最高。(3)血管[f]与[e]中的血液相比,除氧气含量明显降低外, 的含量也明显降低。原因是: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和 两个过程,该物质与其他废物一起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构建思维导图限时训练,分层达标【夯实基础】(ABCD)1.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口腔是消化淀粉最主要的场所。B.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C.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D.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2. 下图表示饭后半小时,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的相对含量,该器官是以下四个选项中的 ( )A.肺 B.胃 C.肾 D.小肠3.流程式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的生理活动,以下流程式中正确的是( )A.人在平静时呼气:胸廓扩大肺扩张外界气压肺内气压气体出肺B.血液循环中肺循环:右心室肺静脉肺部毛细血管肺动脉左心房C.尿素排出体外经历的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输尿管膀胱D.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过程:蛋白质多肽甘油+氨基酸4.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①-⑧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食物中的_____ __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_ __。(2)图中②生理过程是________。营养物质在________中被彻底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此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________(填序号)排出体外。(3)人体在进行图中所示的过程③时,肋间肌是________状态。(4)图中⑥和⑦可以表示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 ____和____ ____作用。(5)当人体进食后,血糖增加,引起________分泌增多,其通过⑤进入血液,使血糖降低。(6)只有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代谢废物产生于 内【查缺补漏】(ABC)1.儿童食物中缺少了哪些物质会患佝偻病?( )A.糖类和蛋白质 B.维生素和维生素 C.碘和铁 D.钙和维生素2.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的原因是( )A.流经食道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C.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减少 D.不有利于保护声带3.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B.水浴保温前分别在两支试管中进行搅拌,可使实验现象更明显C.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变蓝,②不变蓝D.该实验可以得出37摄氏度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较强的结论 4.人体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A.构成细胞 B.分解有机物 C.交换二氧化碳 D.与血红蛋白结合5. 对下列有关实验或探究活动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测定反应速度:要多次重复实验,并计算平均值B观察人血涂片:视野中最多的是红细胞C演示实验模拟人体呼吸运动:玻璃罩模拟肺D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视野中可见红细胞单行通过毛细血管6.某病人失血过多需要输血,经检验只能接受同型血,异型血都不适用,则此人血型是( )A.型 B.型 C.型 D.型【拓展提升】(AB)1.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流动,最可能滞留的部位是 ( ) A下肢静脉 B右心房 C肺部毛细血管 D肺静脉2.下列曲线表示人体的某项生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A. 若甲表示血液中氧气含量变化,A处是肺循环的肺部毛细血管B. 乙表示在消化道内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程度,B和C分别是胃和小肠C. 若丙中x表示健康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DE表示肾小管D. 若丁中y表示肺容积,ab段曲线表示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3.如图是人体呼吸全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表示氧气扩散过程,,表示二氧化碳扩散过程B.肺吸气后进行的过程依次是,,,,最后完成呼气过程C.过程后,毛细血管中的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D.过程后,血液到达心脏时,首先流人左心房PAGE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