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课 行进之歌2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 课时:1课时教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二课一、教材分析:《婚礼进行曲》选自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瓦格纳的乐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整首作品为bB大调,2/4拍,中速稍慢,显得庄严肃穆,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旋律优美,情绪抒情而庄重,又不失欢乐与幸福的气氛。《葬礼进行曲》肖邦所作的三首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中的第三乐章。降b小调,4/4拍,慢板,复三部曲式,被称为“死之诗”的钢琴独奏曲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生活中接触到的音乐兴趣浓厚,好奇心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具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而从理论上分析理解音乐的能力还很粗浅,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引导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培养学生对进行曲的兴趣,通过欣赏丰富学生艺术想象力,提高对艺术的感知力。过程与方法: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了解曲作者,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音乐的主要特点、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及功能。知识与技能:能深入理解进行曲的功能特点,认识并辨别管风琴音色,正确分析乐曲的结构。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了解进行曲的基本特征,感受不同题材、不同风格的中外进行曲的艺术魅力。体验进行曲的行进步伐节奏。(2)正确分析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中所运用的相关乐器。难点:能够让体验和感受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并能够掌握一定的乐曲分析的能力。五、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PPT。六、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1.请学生欣赏视频片段并思考:这首乐曲适合哪种的场景?它是迈着怎样前进的步伐?(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三首进行曲,今天我们继续进行进行曲的学习。首先请大家欣赏一段进行曲的视频。思考这首进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场景?场景中的人们迈着怎样前进的步伐?请欣赏)2.乐曲描述的是在婚礼场景中,神圣、庄严、幸福的步伐,引入《婚礼进行曲》。(欣赏完视频,想必大家心中已经有了答案。这首进行曲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婚礼,场景中的人们迈着庄严神圣而又幸福的步伐。这一首进行曲它就是著名的《婚礼进行曲》。)【设计意图:通过初次聆听思考婚礼进行曲的使用场景并感受乐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新课学习1.《婚礼进行曲》学习聆听A段主题感受节奏的特点及听辨演奏乐器。(附点节奏、管风琴)(下面请大家欣赏《婚礼进行曲》中最著名的A段主题。思考这一段主题中它的节奏有哪些特点?用什么乐器演奏的?请欣赏)讲解附点节奏在进行曲中的运用。(同学们,你们是否感受到这段主题中运用了大量的附点节奏。在进行曲中,附点节奏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节奏,通过附点的延时作用使音符得到了力度上的加强,突出了音乐的重点,也使音乐节奏性更强。那么他的演奏乐器是什么呢?我想大多数同学都对他不太了解,他就是管风琴。)了解管风琴及其演奏方式。(管风琴是流传于欧洲,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13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大型管风琴多在教堂使用。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属于器鸣乐器,有二至数层键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演唱A段主题。(下面请同学们随老师一起演唱A主题)聆听B段主题,感受其与A段主题有什么不一样?(浪漫愉悦、流畅活泼)(同学们,你们会唱了吗?这段音乐是世界各国人民都非常喜欢的婚礼主题。下面音乐进行到B段,我们一起聆听B段主题,感受其与A段主题情绪有什么不同?)讲解B段主题的不同。(B主题旋律比A段主题显得温柔活泼,带有一定的歌唱性,表现了婚礼温和愉悦的气氛。)【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演唱与对比三种方式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同时了解管风琴及其音色。】完整欣赏乐曲分析曲式结构并观察管风琴演奏方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完整的乐曲,在欣赏中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同时,关注管风琴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请欣赏。)分析曲式结构(A B A 复三部曲式结构)、讲解管风琴演奏方式。(通过欣赏,我们感受到这首乐曲由管风琴演奏,4/2拍,中速稍慢。乐曲由三个部分构成。乐曲的开头有一个短小庄严的引子,后面进入了神圣庄严象征着新人徐徐步入教堂的A段主题。乐曲的B段旋律比A段显得活泼,带有一定的歌唱性,表现了婚礼温和愉悦的气氛。最后,乐曲又转回了A段,再现A段主题。由于乐曲的三个小段都由二段体构成,所以它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在视频中,我们也看到了管风琴有多健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了解作者瓦格纳及其主要作品、《婚礼进行曲》的背景。(这首乐曲是由瓦格纳所创作,他是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主要作品有歌剧《罗恩格林》、《黎恩济》、《帕西法尔》等。《婚礼进行曲》是由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做婚礼音乐而得名,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歌剧罗恩格林当中的这个片段,同学们可以与音乐一起踏步感受神圣庄重的婚礼场景,请欣赏。)欣赏《罗恩格林》中《婚礼合唱》片段【设计意图:在学生对主题乐段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对曲式进行分析,再延伸到作者及乐曲的背景。】2.《葬礼进行曲》学习导入:听音乐思考:乐曲的使用场景及其所表达的情绪。(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进行曲有不同表演的场合,下面请你聆听音乐,你是否能为这首音乐选择一个适合的场景?乐曲又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请欣赏。)讲解《葬礼进行曲》的使用场景及其所表达的情绪。(同学们,这段音乐适合哪个场合呢?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葬礼,它表达了深沉悲伤的情绪,它的名字大家应该已经猜到了,它就是《葬礼进行曲》。)介绍作者肖邦。(它的作者是著名的波兰作曲家、钢琴家肖邦,他是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奏鸣曲、叙事曲、夜曲、练习曲、圆舞曲、钢琴曲及近20首艺术歌曲,被誉为“钢琴诗人”和“波兰民族的伟大歌手”。)听音乐对比《葬礼进行曲》与《婚礼进行曲》音乐元素有什么不同?(从演奏乐器、情绪、速度、力度、节拍方面分析)(下面请同学们聆听《葬礼进行曲》的主题思考:《葬礼进行曲》与《婚礼进行曲》音乐元素有什么不同?请欣赏)对比两乐曲音乐元素的不同。(通过聆听,我们感受到这首葬礼进行曲,它是由钢琴演奏、情绪肃穆悲伤、慢速、力度较弱。节拍是4/2拍)讲解乐曲结构及其的特点。(《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所作三首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当中的第三乐章被称之为死之诗,好像在哀悼那些为祖国而勇敢献身的爱国之士。他采用的是三段式结构:乐曲的第一段,呈现出一副送葬队伍缓缓从远而近,走来的画面,是祖国儿女拖着艰辛的步伐为英雄死难者送葬。乐曲第二段温暖而充满迷思,把人们带入祖国与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未来的向往。乐曲第三段在主题上重复了第一段音乐,又回到了深沉悲伤的情绪中,最后乐曲轻轻地结束,表示送葬队伍渐渐远去。下面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这一乐曲片段,请欣赏《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所作三首钢琴奏鸣曲中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当中的第三乐章被称之为死之诗,好像在哀悼那些为祖国而勇敢献身的爱国之士。他采用的是三段式结构:乐曲的第一段,呈现出一副送葬队伍缓缓从远而近,走来的画面,是祖国儿女拖着艰辛的步伐为英雄死难者送葬。乐曲第二段温暖而充满迷思,把人们带入祖国与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未来的向往。乐曲第三段在主题上重复了第一段音乐,又回到了深沉悲伤的情绪中,最后乐曲轻轻地结束,表示送葬队伍渐渐远去。下面请同学们完整的欣赏这一乐曲片段,请欣赏)完整聆听乐曲。【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感知乐曲的情绪与音乐要素,了解作者肖邦、乐曲的曲式结构及各段落所表达的内容,最后完整聆听乐曲片段。】拓展延伸课堂检测:欣赏两首进行曲并思考乐曲的使用场景及其演奏形式 (同学们经过两首进行曲的学习,我想大家已经有了分析进行曲使用场景的能力,请同学们再次欣赏两首进行曲,分析进行曲的使用场景判断乐曲的演奏形式。请欣赏乐曲一)《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场景:婚礼,演奏形式:管弦乐(通过欣赏同学们应该能够感受到这首作品它也是使用于婚礼场景当中,它的演奏形式是管弦乐,它的名字也叫《婚礼进行曲》。这首进行曲由门德尔松所作,它是仲夏夜之梦中的第五幕前奏曲。按照西方的传统,新娘入场时要奏的是瓦格纳的进行曲,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松的进行曲,下面请欣赏第二首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吴光锐、贾双、李明秀,场景:运动会,演奏形式:管乐合奏。(这首进行曲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就是《运动员进行曲》,使用于各大运动会当中,它的演奏形式是管乐合奏。运动员进行曲是吴光瑞、贾双、李明秀三位演奏家所创作。在中国这首乐曲的使用率非常高,各种运动会之外的集体活动也会用到这首乐曲。)【设计意图:通过这两首进行曲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不同实用功能,听辨不同的演奏形式。】课堂小结复习进行曲含义、特点及其类型。(同学们,本单元我们深度学习了进行曲,了解到进行曲原本是军队当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它的类型主要包括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等等。它的特点是节奏清晰,结构方正,常用偶拍子。)要求学生课下对比本单元中四首乐曲演奏形式、情绪、速度、力度、节拍、使用场景的不同。(同时本单元欣赏了四首进行曲当中的经典作品。请同学们课下总结这四首音乐作品的演奏形式、情绪、速度、力度、节拍、使用场景有什么异同。)总结下课。【设计意图:让学生课下总结四首进行曲的音乐要素与使用场景的不同,再次讲解进行曲的含义、类型、特点,总结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共29张PPT)中学(音乐)七年级下册《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第一单元 行进之歌(二)0102这首进行曲中的场景?场景中的人们迈着怎样前进的步伐?0102这首进行曲中的场景?场景中的人们迈着怎样前进的步伐?盛大的婚礼庄严神圣而又幸福的步伐思考:节奏特点?演奏乐器?在进行曲中附点节奏是一种极为常见的节奏。通过附点的延时作用,使音符得到了力度上的加强,突出了音乐中的重点,也使音乐节奏性更强。管风琴发端于4世纪,是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13世纪在欧洲广泛流行,大型管风琴多在教堂使用。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依靠琴管发声,属于气鸣乐器,有二至数层键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感受其与A段主题情绪有什么不同?温柔活泼,表现了婚礼温和愉悦的气氛聆听乐曲片段并思考:这首进行曲适合哪个图片中的场景?场景中的人们迈着怎样前进的步伐?0102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关注管风琴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短小庄严神圣庄严,象征着新人徐徐步入教堂乐曲转回A段,再现主题A段主题旋律比A段显得温柔活泼,带有一定的歌唱性,表现了婚礼温和愉悦的气氛引子A段B段A段管风琴演奏, 拍,中速稍慢。复三部曲式结构管风琴是风琴的一种,依靠琴管发声,属于气鸣乐器,有二至数层键盘和脚踏键盘,音域宽广,音色丰富,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威尔海姆·理查德·瓦格纳,德国作曲家,著名的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主要作品有:歌剧《罗恩格林》《黎恩济》《帕西法尔》等,管弦乐曲《浮士德序曲》等。《婚礼进行曲》是瓦格纳所作歌剧《罗恩格林》第三幕开始时的一段混声合唱《婚礼大合唱》,因常用作婚礼音乐而得名《婚礼进行曲》,后被改编成管弦乐曲。聆听乐曲片段并思考:这首进行曲适合哪个图片中的场景?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0102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这首进行曲中的场景?0102乐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这首进行曲中的场景?沉重、肃穆的葬礼深沉、悲伤(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波兰作曲家、钢琴家。浪漫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主要作品有奏鸣曲、叙事曲、、夜曲、练习曲、圆舞曲、钢琴曲及近二十首艺术歌曲等。被誉为“钢琴诗人”和“波兰民族的伟大歌手”。听音乐思考:《葬礼进行曲》与《婚礼进行曲》音乐元素有什么不同?曲目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乐器 管风琴 钢琴情绪 温和愉悦 神圣辉煌 肃穆悲伤速度 稍快的中板 慢速力度 较强 较弱节拍 2/4 4/4(从乐器、情绪、速度、力度、节拍方面分析)曲目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乐器情绪速度力度节拍管风琴钢琴温和愉悦神圣辉煌肃穆悲伤稍快的中板慢速较强较弱曲目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行曲》乐器情绪速度力度节拍管风琴钢琴温和愉悦神圣辉煌肃穆悲伤稍快的中板慢速《葬礼进行曲》是肖邦所作三首钢琴奏鸣曲最著名的《降B小调奏鸣曲》第三乐章,称之为“死之诗”,好像在哀悼那些为祖国而勇敢献身的爱国志士。 它采用的是三段式结构。第一段 呈现出一副送葬队伍缓缓从远处走来的画面,是祖国儿女拖着艰辛的步伐为英雄死难者送葬第二段 温暖而充满迷思,把人们带入对祖国与亲人的思念和对自由未来的向往第三段 在主题上重复了第一段,音乐又回到深沉悲伤的情绪中,最后乐曲轻轻的结束,表示送葬队伍渐渐远去。0102分析乐曲的使用场景判断乐曲的演奏形式《婚礼进行曲》门德尔松所作《仲夏夜之梦》的第五幕前奏曲,按照西方的传统,新娘入场时要奏的是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新人步出教堂时要奏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场景:婚礼 演奏形式:管弦乐《运动员进行曲》是为迎接1971年亚洲乒乓球友好邀请赛,由当时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工作的吴光锐、贾双、李明秀三位音乐家创作。在中国,这首乐曲的使用率非常高。除了各种运动会之外集体活动也会用到这首乐曲。场景:运动会 演奏形式:管乐合奏含义类型特点进行曲原本是军队当中用来统一步伐,表现雄壮军威,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特点是节奏清晰,结构方正,常用偶拍子主要类型包括,军队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庆典进行曲,凯旋进行曲曲名 演奏形式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拍 使用场景《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感谢聆听,再见 !曲名 演奏形式 情绪 速度 力度 节拍《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稍快快速中速稍慢强强中强弱慢速豪迈雄壮勇往直前雄壮威武轻快严肃抒情庄重温和愉悦沉重肃穆深沉悲伤管乐合奏管弦乐合奏管风琴钢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教案 .doc 《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课件 .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