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课标要求】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教材分析】第六课围绕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重在说明这些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讲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第一框分两目,第一目主要阐述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涵、地位和内容、特色和优越性等;第二目阐述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主题、职能,以及人民政协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关系。【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理解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2.结合我国历史和现实,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地位和优越性。3.阐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4.阐释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职能,明确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业协商机构。【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明确我国的政党制度是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认同人民政协的作用。2.科学精神:知道我国的政党制度既不是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与西方多党制。认识人民政协在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中的作用。3.法治意识:明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配合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工作,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和作用;人民政协的职能。【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鲜明特色。【教学方法】探究学习法,讲授法,讨论法,资料收集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视频《李克强主持召开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座谈会》无论从历史进程中,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时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民主党派的责任与担当。民主党派究竟在我国政治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共产党又如何处理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出本课要学习我国的基本制度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讲授新课]第一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一、我国政党制度的内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1.这项制度属于政党制度,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2.这项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二、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1.民主党派的性质: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知识链接: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记忆方法:四民与二公(工),九三和台盟三、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将长期存在和发展。探究与分享:探究问题:你如何看待上述说法?结合教材内容说明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特点。多党合作好比是交响乐团,在作曲的时候,大家都可以提意见,各民主党派都应该积极参与,最后公认由共产党博采众长来定谱。两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四、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1.坚持“16字”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长期共存指中国共产党同一切致力于团结人民从事社会主义事业并得到人民信任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合作,共同奋斗;互相监督主要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监督,是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是一种协商式监督、合作性监督;各民主党派监督中国共产党,主要是为了促进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披肝沥胆,以诚相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以国家之兴为共荣,以国家之衰为共辱,同心同德,协力奋斗。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1)是什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上的领导。注意:是政治领导,不是全面领导,不是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2)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3)怎么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3.坚持亲密合作的新型政党关系(1)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2)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处于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各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四个方面)。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补充: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1)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2)组织上:相互独立的关系,不存在隶属关系。(3)法律上:法律地位是平等的,都以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4)事业上: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5)监督上:互相监督的关系,更加强调各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注意:(1)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不是在野党、反对党、兄弟党。(2)民主党派依法参政,不是参加执政、参与执政、共同执政、轮流执政、联合执政。4.坚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2)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5.坚持以人民政协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五、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播放视频:中国的政党制度英文版)结合视频内容以及你对其他几种政党制度的认识,你认为我国的政党制度有何特有的优势?特点(独具特色、中国特色)(《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节选(2021年6月):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共同奋斗,一道前进,一道经受考验,形成了通力合作、团结和谐的新型政党关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重要内容,也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鲜明特征(补充)。(2)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3)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2.优越性(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2)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3)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补充:我国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是新型政党制度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实现了执政与参政、领导与合作、协商与监督的有机统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1.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2.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3.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yòu局限]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4.中国新型政党制度能够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以合作、协商代替对立、争斗,克服政党之间互相倾轧[qīng yà排挤打击]造成政权更迭频繁的弊端,能够有效化解矛盾冲突、维护和谐稳定。[课堂训练]为什么要坚持我国政党制度?1.宪法依据。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2.政治地位。(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3.是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特色和优越性(略)第二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探究与分享:国务院总理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有这样一段话:“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国务院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请人大代表“审议”的同时,请政协委员提出意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分析:1.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政府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接受人大监督。2.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人员,有对政府工作报告的审议权。3.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其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4.政协委员作为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可以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意见,发挥政治协商的作用,但没有审议权。观看视频《3分钟读懂政协》分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组成人员、主题、职能。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1.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2.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3.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4.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5.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知识链接:政协会徽及含义表述:会徽含义表述为:一颗五角星表示中国共产党领导;齿轮和麦穗表示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四面红旗和缎带表示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大团结大联合;中国地图和地球表示全国人民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团结;“1949”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分别为诞生时间、名称。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的组成1.组成。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2.委员产生方式:民主协商推荐。3.界别: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会共设34个界别注意:①人民政协 ≠ 民主党派;②政协委员是推荐产生,人大代表是选举产生;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1.政治协商。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一般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形式)2.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协商式监督。(通过委员视察、提案、举报、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参加调查和检查等多种形式提出意见、批评、建议)3.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参政议政不限于会议形式,具体通过行使参政权、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方式进行)注意:①政协不能行使国家职能,政协不能直接决策,不具体执行管理国家的事务 ,只是提意见和建议。②民主监督不同于人大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督,它不具有强制性,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由于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成和智力构成的特点,民主监督较之于一般的群众监督视野更宽,影响更大,更具有权威性。它与其他监督相辅相成,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比较: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政协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政协区 别 性质不同 国家权力机关 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职能不同 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 监督权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产生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推荐产生法律效力不同 人大监督具有法律效力 政协主要是通过批评和建议进行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联系 (1)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都接受中共产党的领导; (3)都有助于保证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高国家机关的工作效率。区别: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区别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产生方式不同 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政协委员由界别推荐,经民主协商产生代表范围不同 人大代表代表的是所在区域 政协委员代表的是所在界别行使的职权不同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质询权等 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基础上,依法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议案与提案不同 会议期间,由人大代表团或代表联名提出议案,有法律约束力 由参加政协的单位或个人提出提案,没有法律约束力(时间无限制)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作用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知识补充:社会主义协商民主1.渠道: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的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2.含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内部各方面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开展广泛协商,努力形成共识的重要民主形式。3.地位: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与选举民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4.作用:协商民主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也对人类政治文明进程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推进协商民主,有利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六、新时代发挥人民政协作用的要求1.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2.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3.加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