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0.2我们与法律同行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自主预习1、什么是法治意识?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提出了什么要求?4、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新知导入观看视频,说说你的感受和启发。2020年2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抗击新冠肺炎,如何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结合你的认识,谈谈你的看法。立法:2020年2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已经部署启动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工作。执法:2020年3月5日,安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野生动物专项检查行动。司法:2020年3月25日上午,莒县法院对两起非法猎捕、杀害野生动物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并当庭宣判。被告人赵某犯非法狩猎罪,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被告人于某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拘役四个月,缓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千元。结合图片,你认为全面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应该如何去做?全民守法!这些做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1)法律和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我们与法律同行;(2)这可以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维护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我们的幸福生活。一、树立法治意识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①法治意识是人民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②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1、法治意识的内涵新知讲解你知道下列场景吗?知识拓展: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课堂模拟:作为国家工作人员,我庄严宣誓合作探究1.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2.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2、树立法治意识的原因(必要性)问题:这两幅讽刺漫画揭示了什么现象?反映了一些人法律意识明显不足,遇事信权不信法、信钱不信法的现象还比较严重。这是缺乏法治意识的现象。图片赏析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与推动者。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1)树立法治意识,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2)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二、学会依法办事法律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抗疫工作,如果没有法律……不仅仅是抗击疫情。在面对这些社会关系的矛盾和纠纷时,如果没有法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课堂探究:目前我们的生活都与哪些法律有关?结合具体法律,你能否说出“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我们的生活。 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的尊崇和遵守。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必须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法律允许做的才能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坚决不做,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倡导做的积极去做。七嘴八舌小李上网时,发现有人辱骂自己。小李告诫此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结果遭到更大程度的辱骂,最终小李选择向公安机关报警。王先生遭遇到小李同样的情况。王先生要出这口恶气,于是同对方展开对骂。后来,王先生找到了此人,把对方痛打一顿。王先生因为殴打他人致人轻伤,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让你骂我!遇到相同的情况,小李和王先生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应对?1小李先是规劝对方,规劝无效选择了报警。王先生则是对骂和殴打对方,用的是以暴制暴的方法。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有什么不同?2小李的权利得到法律的维护;王先生的鲁莽行为受到法律制裁。这启示我们什么?3启示我们遇事要冷静,要考虑后果,不要意气用事,要依法办事,通过法治方式解决。中学生晓程在放学路上,被两名男生堵截。这两名男生恶狠狠地向晓程要钱,晓程说没钱。一名男生对另一名男生说:“给我找块砖,看他说不说实话。”接着,两名男生又威胁晓程:“到底有没有钱?快掏出来!”随后便开始搜晓程的口袋,掏出所有钱,往晓程的头上拍了一巴掌说:“你要是告诉别人,小心点儿!”分享与探究想一想:你认为晓程应该采取哪种方式应对不法侵害?为什么?答: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渐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的捍卫者。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①树立法律意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如果违背了法律,会有什么后果。②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③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1.对于未成年人来说,由于生活阅历和经验很少,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行为的侵害,如被人勒索、敲诈、殴打、拐骗等。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 )①自认倒霉,忍声吞气,以免坏人报复②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④不惜一切代价与坏人搏斗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B课堂练习2、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每一位公民的个人的权益、诉求都要在法律范围之内,不得违反法律,不得凌驾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之上,不得损害正常的社会秩序。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公民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②法律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③要以法律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④要依法办事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3、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小林的正确做法(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C4、树立法律信仰就是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下列观点和行为体现了这一要求的是( )A.小红看不惯王某在小区内随意停车而将其车划伤B.王某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随意泄露国家秘密C.因航班延误,部分乘客以维权为由大闹机场D.某私营企业老板主动依法纳税D我们与法律同行学会依法办事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的原因怎样依法办事法治的含义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如何树立法治意识课堂总结板书设计10.2我们与法律同行一、树立法治意识1、法治意识的内涵2、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3、法治时代对青少年的要求二、学会依法办事1、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2、怎样学会依法办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0.2我们与法律同行课件.pptx 大家都守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