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二)(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泸县2022届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二)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u 64 Zr 91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肌醇是人体细胞生存所必需的一种糖类,正常细胞可以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自行合成,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肿瘤细胞则必须依赖肌醇转运蛋白(SLC5A3)从内环境中获取。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不断产生红细胞
B.AML的肿瘤细胞无法合成肌醇的原因是不含有相关基因
C.合成肌醇需要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直接参与
D.阻断SLC5A3功能可使AML细胞死亡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
2.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
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
3.下列关于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核酸分子中,嘌呤碱基数都等于嘧啶碱基数
B.核酸分子中,五碳糖和磷酸都通过氢键相互连接
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D.有些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直接贮存在核糖核酸中
4.三位发现丙肝病毒的科学家荣获了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丙肝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它能以注入宿主细胞的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出蛋白质。组成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的碱基种类不完全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病毒与肝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两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得到的6种产物中有两种不同
C.两种病毒的基因组均能够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中去
D.两种病毒都通过转录和翻译在自身核糖体上合成相应蛋白质
5.图甲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的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

).图乙中的DE段细胞中不可能有0条或2条X染色体
B.图甲和图丙中FG段均可发生基因重组
C.图甲中CD段和图丙HJ段细胞内都含有2条Y染色体,图丙FL段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图甲中的HI段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
6.下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种子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ABA有协同作用,而与IAA有一定的拮抗关系
B.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脱水干燥,利于种子休眠
C.种子发育期IAA的作用可能与促进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有关
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
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制品和铜制品均能发生吸氧和析氢腐蚀
B.煤是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中含有煤炭、苯、甲苯等
C.回收废旧电池的汞、镉和铅等重金属,减少环境污染
D.垃圾分类中,陶瓷碎片属于可回收垃圾;果皮属于厨余垃圾;过期药品属于有害垃圾
8.阿比朵尔是李兰娟团队公布治疗新型冠状肺炎的最新研究成果,可有效抑制病毒,结构如图。下列有关阿比朵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阿比朵尔为芳香烃
B.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C.能发生水解、取代和加成反应
D. 一个阿比朵尔分子中含有21个碳原子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闭容器中,2molSO2和1mol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B.64g铜丝加热下在硫蒸气里完全反应后,失去的电子数为2NA
C.2g D2O和H218O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46g有机物C2H6O中含有极性共价键的数目为7NA
10.下列物质的提纯方法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方法
A 溶液() 加足量NaOH溶液
B 通过饱和溶液洗气
C 溶液() 通入适量氯气
D (NaCl) 重结晶
A.A B.B C.C D.D
11.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Y、Z简单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X、E同主族,且二者能形成一种具有漂白性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化物的稳定性:X>Y>E
B.ZY的水溶液pH>7
C.Z与X、E都能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
D.该化合物除元素E外最外层都满足8e-稳定结构
12.一种利用生物电化学方法脱除水体中的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为电源的负极,N为电源的正极
B.装置工作时,电极a周围溶液的pH降低
C.装置内工作温度越高,的脱除率一定越大
D.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之一为
13.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二元弱碱,H2A是二元弱酸。下图既可表示常温下乙二胺溶液中含氮微粒的百分含量δ(即物质的量百分数)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又可表示常温下H2A溶液中H2A、HA-、A2-微粒的百分含量δ随溶液pH的变化曲线。
已知:H2NCH2CH2NH2+H2O[H2NCH2CH2NH3]++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H2NCH2CH2NH2或H2A的百分含量δ随溶液pH的变化情况
B.乙二胺的
C.一定浓度的[H3NCH2CH2NH3]Cl2溶液中存在关系式:
2c([H2NCH2CH2NH2])+c([H3NCH2CH2NH2]+)=c(H+)-c(OH-)
D.[H3NCH2CH2NH2][H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H3NCH2CH2NH2]+)=c(HA-)>c(H2NCH2CH2NH2)=c(A2-)>c(H+)=c(OH-)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20年12月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核聚变关键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核聚变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设此装置利用热核反应进行的聚变方程为,如果一个氘核和一个氚核发生核聚变时,平均每个核子释放的能量为5.6×10-13J。则该聚变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约为(已知光速为c=3.0×108m/s)
A.1.9×10-21kg B.9.3×10-21kg C.3.1×10-29kg D.6.2×10-30kg
15.如图所示,带立杆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P用轻绳系在立杆上,把小球拉开一定角度,然后将小球P和小车同时由静止释放。在小球P从静止开始摆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A.小球P的机械能守恒 B.小球P和小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细线的拉力对小球P始终不做功 D.小球P重力的瞬时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16.2019年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载人登月工程前进了一大步。假设将来某宇航员登月后,在月球表面完成下面的实验:在固定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内部最低点静止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如图所示,当给小球一瞬时冲量I时,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圆轨道半径为r,月球的半径为R,则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A. B. C. D.
17.如图所示,与绝缘柄相连的平行板电容器,其带电量为Q,正对面积为S,板间距离为d,为增
大其板间电势差,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A.保持S、d不变,减少其带电量Q
B.保持Q、d不变,减少其正对面积S
C.保持Q、S不变,减少其板间距离d
D.保持Q、S、d不变,在板间插入云母片
1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接有一个灯泡L和一个滑动变阻器R,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有效值恒定,现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向右滑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副线圈M、N两端的输出电压增大 B.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
C.灯泡L两端的电压减小 D.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19..质量均为的两物块之间连接着一个轻质弹簧,其劲度系数为,现将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一斜面的等高处,如图所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体与斜面均能保持静止,已知斜面的倾角为,两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和水平地面间有静摩擦力
B.斜面对组成的系统的静摩擦力的合力为
C.若将弹簧拿掉,物块有可能发生滑动
D.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20.一物块静止在粗糙程度均匀的水平地面上,在内所受水平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在内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关于物块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的质量为 B.在内物块的位移为
C.在内拉力做功为 D.在末物块的速度大小为
21.如图,间距为倾角为的两足够长平行光滑导轨固定,导轨上端接有阻值为的电阻,下端通过开关与单匝金属线圈相连,线圈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向下且均匀增加的磁场。导轨所在区域存在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大小为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靠在插销处垂直于导轨放置且与导轨接触良好的金属棒,质量为电阻也为。闭合后,撤去插销,仍静止。线圈、导轨和导线的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大小为。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的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下
B.线圈内磁通量的变化率为
C.断开后,的最大速度为
D.断开后,电阻的最大热功率为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2.(6分)如图所示,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来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源。则:
(1)在该实验中,实际上存在着各种阻力的影响,这是属于实验中的__________(选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2)某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选出了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为三个计数点,在计数点和、和之间还各有一个计时点。已知重物的质量为,取。在段运动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____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3.(9分)某同学想要测量一只量程已知的电压表的内阻,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A.电池组(电动势约为,内阻不计);
B.待测电压表(量程,内阻约)一只;
C.电流表(量程,内阻)一只;
D.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一个;
E.变阻箱()一个
F.开关和导线若干
(1)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电路图,为了较准确地测出该电压表内阻,你认为合理且可行的是_______。
(2)用你选择的电路进行实验时,闭合电键,改变阻值,记录需要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电压表的示数和________(填上文字和符号)。
(3)为了能作出相应的直线图线,方便计算出电压表的内阻,根据所测物理量建立适当的图象_____(填字母序号)。
A. B. C. D.
(4)根据前面所做的选择,若利用实验数据所作图像的斜率为、截距为,则待测电压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
24.(12分)地面上空间存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是电场中的两点在同一竖直线上,在上方,高度差为;一长的绝缘细线一端固定在点,另一端分别系质量均为的小球,不带电,的电荷量为。分别水平拉直细线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点时剪断细线之后,测得从点到落地所用时间为,从点到落地所用时间为2。重力加速度为。求:
(1)电场强度的大小;
(2)从点到落地通过的水平距离。
25.(20分).如图所示,以为端点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一长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圆弧轨道相切于点。离滑板右端处有一竖直固定的挡板,一物块从点由静止开始沿轨道滑下,经滑上滑板。已知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滑板质量,圆弧轨道半径为,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重力加速度为。滑板与挡板和端的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
(1)求物块滑到点的速度大小;
(2)求滑板与挡板碰撞前瞬间物块的速度大小;
(3)物块恰好没有脱离滑板,求滑板长度。
26.(14分)铜矾(主要成分CuSO4·5H2O)是一种可用于食品添加的铜强化剂。现以某硫铁矿渣(含有CuSO4、CuSO3、CuO及少量难溶于酸的Cu2S、CuS)制备铜矾的工艺过程如下:
(1)“1%硫酸酸浸”时,固液质量比为1:3并进行4~6次浸取,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2)“滤饼”中含有Cu,其中Cu在“反应1”中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废渣1”中只含有S单质,则“反应1”中Cu2S与Fe2(SO4)3反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反应2”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反应3”加入石灰石的作用___________。
(4)为了提高硫铁矿渣的利用率和产品的产率,在“浓缩”前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____;分析下列溶解度信息,最适宜的结晶方式为_________。
t/℃ 0 10 20 30 40 60 80
CuSO4·5H2O/(g/100 g H2O) 23.1 27.5 32.0 37.8 44.6 61.8 83.8
(5)将铜矾、生石灰、水按质量比依次为1.0:0.56:100混合配制无机铜杀菌剂波尔多液,其有效成分为CuSO4·xCu(OH)2·yCa(OH)2。当x=1时,试确定y的值为_______。
27.(14分)无水四氯化锡()用于制作导电玻璃,玻璃广泛用于液晶显示屏、光催化、薄膜太阳能电池基底等;军事上四氯化锡蒸气与及水汽混合呈浓烟状,可制作烟幕弹。实验室可用熔融的金属锡与干燥氯气利用下图装置制备四氯化锡。
有关信息如下表:
化学式
熔点/℃ 232 246 33
沸点/℃ 2260 652 114
其他性质 银白色固体金属 无色晶体,(Ⅱ)易被氧化 无色液体,易水解
(1)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慢慢滴入浓盐酸,待观察到现象后,开始加热装置丁。反应开始生成时,需熄灭酒精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己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Sn的反应产物可能会有和,为防止产品中带入,除了通入过量氯气外,应控制温度在_____范围内。(填标号)
a.114~232℃ b.232~652℃ c.652~2260℃
(5)为了确认丁中的生成,可选用以下_______检验。(填标号)
a.稀盐酸 b.滴有溶液的溶液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6)碘氧化法滴定分析产品中(Ⅱ)的含量。准确称取产品于锥形瓶中,用蒸馏水溶解,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碘标准溶液滴定。若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无气泡,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消耗碘标准溶液,则产品中(II)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8.(15分)硫酸铅()广泛应用于制造铅蓄电池、白色颜料等。工业生产中利用方铅矿(主要成分为,含有等杂质)和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ⅰ.难溶于冷水,易溶于热水。
ii.。
iii.,。
(1)“浸取”时需要加热,此时盐酸与、发生反应生成和S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沉降”操作时加入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时,在不同浓度的盐酸中的最大溶解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盐酸浓度越小,越小
B.两点对应的溶液中不相等
C.当盐酸浓度为时,溶液中一定最小
D.当盐酸浓度小于时,随着浓度的增大,溶解量减小是因为浓度增大使溶解平衡逆向移动
(4)“调”的目的是______,“转化”后得到,当时,________。
(5)滤液a经过处理后可以返回到________工序循环使用。利用制备的硫酸铅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备目前用量最大的热稳定剂——三盐基硫酸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将某植物幼苗置于密闭恒温箱中,8:00~24:00给予恒定光照,24:00至次日8:00为黑暗条件,下表为不同时间点测定恒温箱中CO2浓度(μL/L)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培养条件 光照阶段
测定时间 08∶00 09∶00 10∶00 11∶00 12∶00~24∶00
CO2浓度(μL/L) 570 420 290 220 180(基本不变)
培养条件 黑暗阶段
测定时间 01∶00 02∶00 03∶00 04∶00 05∶00 06∶00 07∶00 08∶00
CO2浓度(μL/L) 270 360 450 540 600 645 680 695
(1)植物叶肉细胞中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色素是_____,8:00~12:00之间,CO2浓度______(填“是”或“不是”)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12:00~24:00之间容器中CO2浓度维持在180μL/L基本不变,说明____。
(2)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速率变化情况是_____。这一天实验结束后,幼苗的干重______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判断依据是____。
(3)若恒温箱中氧气为18O,在CO2中最快出现18O需要经过的反应阶段依次是_____。
30.(9分)2019年南充国际马拉松赛于9月22上午07:30在南充市人民广场起跑,比赛设置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975公里)和欢乐跑(5公里)三个比赛项目。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组成运动员肌肉细胞的化学元素大多以_____的形式存在,在细胞核中合成含有P元素的有机物是_________。
(2)运动员肌肉组织中蛋白质含量较多,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检测还原糖的试剂如何处理后可以用来检测蛋白质?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在比赛时会大量出汗,他们在补充适量水的同时还应补充盐丸,盐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一般选用糖类作为补充能量的物质,而事实上等量的脂肪比糖类所含能量多,但机体主要能源物质却是糖类而不是脂肪,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8分)痛觉是有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感觉,是有机体内部的警戒系统,它能引起防御性反应,具有保护作用及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但是强烈的疼痛会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的紊乱,甚至休克。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的痛觉感受器接收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传至________形成痛觉。
(2)人体剧烈运动后常常会感觉到肌肉酸痛,这是因为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________,导致细胞外液中增加,激活了痛觉感受器上的门控离子通道从而引发痛觉。一段时间后,酸痛感逐渐消除,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发生强烈的疼痛常需要药物镇痛,很多传统中药在镇痛方面有着独到的疗效,且毒副作用相对较少,近年来受到广泛的重视。有研究表明,草乌(一种中药)具有止痛作用可能与其能降低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该结论,要求补充完善下面实验思路即可。(供选材料用具:蛙离体坐骨神经、生理盐水、蒸馏水、草乌水煎液、培养皿等;药物剂量及传导速度的测量方法不做要求)
实验思路:将蛙离体坐骨神经随机均分为两组,置于盛有_______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次测定两组坐骨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记录实验结果。
32.(12分)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1)果蝇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子代雄蝇性染色体的来源是__________。某雄蝇的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四种基因型的精子,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正常情况下,要想通过一次杂交确定上述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必须选择的亲本表现型组合是_______。若子代_______,则控制红眼(B)和白眼(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上述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上述实验的子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白眼雌蝇,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分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气体分子速率呈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温度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时间碰撞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一定增大
D.因为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而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E.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随之减小
(2)(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过如图所示的变化过程:.已知气体在初始状态的压强为,体积为,温度为连线的延长线经过坐标原点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为状态温度为,试求:
(ⅰ)气体在状态时的体积和在状态时的压强
(ⅱ)气体从整个过程中内能的变化。
34.[物理选修3-4]
(1)如图所示,是两列波的波源,时,两波源同时开始垂直纸面做简谐运动。其振动表达式分别为,,产生的两列波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纸面传播。是介质中的一点,时开始振动,已知,,则(5分)。
A.两列波的波速均为
B.两列波的波长均为
C.两列波在点相遇时,振动总是减弱的
D.点合振动的振幅为
E.,沿着传播的方向运动了
(2)(10分)如图所示,某种透明介质构成的棱镜横截面为一等腰梯形,其中,边长为,边长为,为长度的,一束光线刚好从点沿与平行的方向射入棱镜,该光线在棱镜内恰好通过的中点。不考虑光在界面反射后的光线,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求:
(i)此种介质的折射率; (ii)光线在介质中的传播时间。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我国秦俑彩绘和汉代器物上用的颜料被称为“中国蓝”、“中国紫”,直到近年来人们才研究出来其成分为。
(1)“中国蓝”、“中国紫”中均具有Cun+离子, ___,基态时该阳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
(2)“中国蓝”的发色中心是以Cun+为中心离子的配位化合物,其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___元素。
(3)合成“中国蓝”、“中国紫”的原料有BaCO3,孔雀石和砂子(SiO2)。SiO2晶体中Si原子的杂化轨道是由______轨道(填轨道的名称和数目)和________轨道杂化而成的。
(4)现代文物分析发现,“中国蓝”中含有微量硫元素。假若硫元素来源一种阴离子是正四面体的天然钡矿中,则最可能的钡矿化学式是______。
(5)在5500年前,古代埃及人就己经知道如何合成蓝色颜料—“埃及蓝”CaCuSi4O10,其合成原料中用CaCO3代替了BaCO3,其它和“中国蓝”一致。中键角∠OCO为___。根据所学,从原料分解的角度判断“埃及蓝”的合成温度比“中国蓝”更___(填“高”或“低”)。
(6)自然界中的SiO2,硬度较大,主要原因是___。下图为SiO2晶胞中Si原子沿z轴方向在xy平面的投影图(即俯视投影图),其中O原子略去,Si原子旁标注的数字表示每个Si原子位于z轴的高度,则SiA与SiB的距离是_____。
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由化合物A合成黄樟油(E)和香料F的路线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己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字母)。
a.化合物A核磁共振氢谱为两组峰
b.只有一种结构
c.化合物E能发生加聚反应得到线型高分子
d.化合物B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
(2)由B转化为D所需的试剂为 。
(3) D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
(4)写出A→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W有 种(不含立体异构),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五组峰且峰面积之比是的结构简式为 。
①1 mol W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能消耗2 mol NaOH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能发生聚合反应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1)吃腐乳时,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它是__________;卤汤是由酒及各种辛香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料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加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泡菜时,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等;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接种方法除了最常用的方法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一种),核心都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加酶洗衣粉可以降低______________的用量,是洗涤剂朝着_____________方向发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器官移植技术能成功地替换身体中失去功能的器官,从而拯救和改善人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器官移植是现代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1)解决免疫排斥反应是人类器官移植的关键问题,临床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 (填“细胞”或“体液”)免疫引起,导致移植器官细胞裂解死亡的直接原因是 。
(2)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是 ,为此,人们开始尝试异种移植。科学家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抑制或去除 基因,再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
(3)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将病人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 细胞中,构建重组胚胎,从囊胚期的胚胎中分离 细胞得到核移植胚胎干细胞,通过诱导发育成器官,病人移植此器官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根本原因是 。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生物参考答案
1-6:DBDBCA
29:(1)叶绿素 是 植株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强度相等(或净光合速率为0)
(2)先不变,然后逐渐下降 减少
因为密闭容器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说明幼苗中有机物总体被消耗而减少
(3)有氧呼吸第Ⅲ阶段→有氧呼吸第Ⅱ阶段
30:(1)化合物;核酸
(2)氨基酸;加水稀释,使CuSO4的浓度下降
(3)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稳定及酸碱平衡;糖类氧化分解速率比脂肪快(糖类氧化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大脑和神经所利用的能源必须由糖类来供应)(合理即可给分)
31:(1)大脑皮层
(2)乳酸;血浆中的等物质中和了乳酸
(3)适量生理盐水的两组培养皿中,并测定其初始动作电位传导速度;向其中一组培养
皿中滴加适量草乌水煎液(另一组不做处理或滴加等量生理盐水)
32:(1)X染色体来源于母本(亲代雌蝇),Y染色体来源于父本(亲代雄蝇);该精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2)(纯种)红眼雄蝇×白眼雌蝇;雌蝇都表现为红眼,雄蝇都表现为白眼;亲本白眼雌蝇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进入同一个细胞中
37:(1)毛霉菌丝;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独特的香味
(2)温度\腌制时间\食盐用量;增加乳酸菌数量
(3)斜面接种\穿刺接种;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4)表面活性剂和三聚磷酸钠;低磷、无磷
38:(1)细胞 效应T细胞攻击移植器官
(2)器官短缺 抗原决定
(3)去核卵母 内细胞团 控制抗原特异性的基因来自病人自身,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不会引起排斥反应
化学参考答案
7-11:CCCAA 12-13:BC
26:(1)提高对固体矿渣的浸取率 (2)
(3)将氧化为;;加入消耗使上述反应正向移动,有利于沉淀 (4)将滤液并入;降温(或冷却)结晶(5)4
27:(1)
(2)丁装置内充满黄绿色气体;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维持反应继续进行;防止温度过高,变为气态混入产物中
(3)吸收尾气氯气等;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戊(4)b(5)b
(6)偏高;当滴入最后一滴碘标准溶液时,溶液变蓝,且30s内颜色不变;5.0%
28:(1);增大浓度,平衡ⅱ向右移动,增大溶解性(或将难溶的转化为溶入水中,增大溶解性)
(2)难溶于冷水,降低的溶解度,便于析出晶体
(3)BD;(4)使沉淀而除去;
(5)浸取;
35:(1)2 ; (2) O或氧 (3)1个3s;3个3p (4)
(5) ;低 (6)是一种空间网状的共价晶体,共价键结合较为牢固 ;
36:(1)be
(2)液溴、Fe (或液溴、) (3)醚键、溴原子;1-溴丙烯;
(4)
(5)9;
物理参考答案
14-18:CDBBC 19.BD 20.BC 21.BC
22:(1)系统(2)3.65;3.42
23:(1)A(2)电阻R(3)C(4)b/k
24:(1)设电场强度的大小为,从点到落地运动的加速度为,有
解得:
(2)设在点的速度为,从点到落地通过的水平距离为,则
解得:
25:(1)对物块由到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2)设滑板与碰撞前,物块与滑板具有共同速度,取向右为正,对物块与滑板购成的系统,由动量守恒定律有:
设此过程滑板运动的位移为,
对滑板由动能定理得:
联立解得:
假设不成立,滑板与挡板碰撞前瞬间未达到共速;
设碰前瞬间滑板速度为,
由动能定理得:,可得:
滑板撞前的加速度为:,得:
该过程运动时间为:
滑板撞前物块加速度为:,得
滑板撞前瞬间物块速度为:;
(3)由于滑板与挡板的碰撞没有机械能损失,所以滑板与挡板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向左。设两者第二次具有共同速度为,
取向左为正,有:
设此时滑板离的距离为,对滑板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说明滑板与物块同时停下并恰好没有与端碰撞(即滑板回到初始位置)
全程物块和滑板对地位移分别为: 因此,滑板长度。
33:(1)ABD
(2)解:(ⅰ)气体从A变化到B时,发生等压变化,设B状态时的体积为V,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得到①,气体从B变化到C时,发生等温变化,设C状态时的压强为P,根据玻意耳定律②,解得:③.
(ⅱ)气体从B→C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气体从A→B过程中,体积变大,气体对外做功
④,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为Q,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内能的变化
⑤,解得⑥.
34:(1)ACD
(2)(i)光路图如图所示,
在点折射时有,,
所以为等腰三角形,所以
由折射定律
(ii)在点,判断可知光线在点发生全反射
由几何关系可知
光线在棱镜中通过的路程
由折射定律有 故光线在棱镜中的传播时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