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学习目标: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核心考点一:叶的结构知识归纳1.叶是植物 光合作用 的主要器官,也是 散失水分 的主要器官。2.叶的 形态 、 结构 和功能等特征与植物生长的 环境 密切相关。(1)生活在潮湿、阴暗环境下的植物,一般叶片较 大 且叶表面 无 角质层,以 增加 换气的面积。(2)生活在干旱环境下的植物,叶片一般较 小 甚至退化成 针刺状 (如刺叶石竹)或 小鳞片状(如麻黄),叶表面多覆盖有 蜡质 和不易透水的 角质层 。2·1·c·n·j·y3.一片叶是由 叶柄 和 叶片 组成的,叶片是由 表皮 、 叶肉 和 叶脉 等结构组成的。(1)表皮分为 上表皮 和 下表皮 ,表皮是由大量 无色透明 的 表皮细胞 组成的,有利于 光线 的透过和叶内结构的 保护 ;表皮上含有大量的 气孔 。21·世纪*教育网(2)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内含许多叶绿体,是植物体进行 光合作用 的主要场所。(3)叶脉分布在叶肉中,多由 导管 和 筛管 构成,是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的运输通道,同时对叶片有 支持 作用。【来源:21cnj*y.co*m】在能分背腹面的两面叶中,叶肉分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例题1】(2021·浙江杭州·一模)如图所示为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蚕豆叶下表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表皮细胞结构中,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的是①细胞壁B.表皮细胞结构中,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②细胞核C.③是保卫细胞,该细胞无色透明且不含叶绿体D.④是气孔,它是植物体散失体内水分的“门户”【答案】C【解析】A.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图中①是细胞壁,A正确。B.②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B正确。C.③保卫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④气孔是由一对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D正确。故选C。【变式1】(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叶片呈绿色,是因为图中②和⑥所示结构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B.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水分由图中结构③中的导管运输而来C.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图中结构①上,而在结构④上却很少D.图中的结构⑤由保卫细胞构成,是植物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答案】C【解析】A.叶片的绿色是叶绿素的颜色,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在叶片的②栅栏组织和⑥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正确。B.水分是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原料,由植物的根吸收,再由导管运输到叶,图中的③是叶脉,其内有导管和筛管,故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水分由图中结构③中的导管运输而来,正确。C.①是上表皮,④是下表皮,叶片上的气孔主要分布下表皮,在上表皮较少,错误。D.⑤气孔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是植物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窗口,正确。故选C。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核心考点二: 蒸腾作用知识归纳1.蒸腾作用是指 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片)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根吸收的水约有 99% 是通过蒸腾作用的方式散发出去的。2.蒸腾作用的意义:(1)在温度偏高的情况下 有效地降低叶片温度 ;(2)是植物 运输和吸收水分的主要动力 ;(3)有利于溶解在水中的 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3.植物蒸腾作用的快慢受大气的 温度 、 湿度 和 气流速度 等因素的影响。探究:蒸腾作用强弱与哪些环境因素有关?1.建立假设:(1)可能与光照的强度有关(2)可能与温度有关(3)可能与湿度有关(4)可能与空气流速有关2.实验:春天的阳光下:上升慢;夏天的烈日下:上升快阴暗潮湿下:缓慢上升;电吹风吹:快速上升1.植物体吸水主要靠两方面的作用:(1)根压。指的是植物通过消耗能量,主动吸收离子,水分随浓度差往上沿木质部运动的生理过程。(2)蒸腾拉力。指的是由于植物的蒸腾作用而产生的使导管中的水分上升的一种力量。2.在温度很高,光照很强(达到光饱和点)的情况下,气孔关闭,植物蒸腾作用几乎停止,这是植物为了保持体内水分的一种适应性。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例题2】(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双子叶植物叶表皮上的气孔,结构如图所示。当保卫细胞含水量多时气孔大,含水量少时气孔小甚至关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是因为没有细胞壁B.物体光合作用强弱与保卫细胞的含水量关系不大C.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因为水汽化时要吸热D.将叶片浸入浓盐水中,气孔将如图甲所示【答案】C【解析】A.由分析知道:保卫细胞形状能改变与细胞的含水量有关,保卫细胞有细胞壁,A错误。B.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反之,气孔就关闭,B错误。C.在汽化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植物进行蒸腾作用能带走叶片的部分热量,C正确。D.盐水的浓度比较大,将叶片浸入浓盐水,细胞会失水,气孔将会变小甚至关闭,如图乙所示,D错误。故选C。【变式2】(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为研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某兴趣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取长势、叶片大小、数量相同的3条同种植物的枝条,分别编号A、B、C。②A枝条不作处理,B和C的处理如图所示。(凡士林能封闭气孔,阻止植物与外界之间H2O、O2、CO2等气体的交换)③将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3个相同锥形瓶中,并分别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④将锥形瓶分别放置于3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⑤将三个装置置于阳光下相同的时间后,分别称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和硅胶胶片的质量。(1)该兴趣小组设计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______的多少有关系。(2)本实验可以通过______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3)该小组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请分析:①如果a1、a2、a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那么实验小组便可得出结论: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份的“门户”。②该小组通过研究数据发现,(m1﹣m2)>(m2﹣m3),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______上表皮。(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气孔 锥形瓶中水的多少(变化量)或硅胶胶片的质量 a1<a2<a3(或a3>a2>a1) 大于【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该兴趣小组研究的问题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吗?该兴趣小组设计上述实验方案,基于的假设是植物蒸腾作用速率与叶片上气孔的多少有关系。(2)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本实验可以通过锥形瓶中水的多少来反映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3)气孔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场所。将B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C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A枝条不作处理,因此A失水最多,B其次,C失水最少。①如果a1、a2、a3的大小关系是a1<a2<a3,那么实验小组便可得出结论: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散失水份的“门户”。②该小组通过研究数据发现,(m1﹣m2)>(m2﹣m3),说明该植物叶片下表皮气孔数目大于上表皮。要使该小组的结论合理,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即叶片的大小和数量应该基本相同。知识精讲 有的放矢核心考点三:水的散发结构知识归纳1.在蒸腾作用中,水是从叶的 上、下表皮 中散发出来的,下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要 多于 上表皮散发出来的水分。2.叶的表皮细胞排列非常 紧密 ,其中呈半月形的细胞是 保卫 细胞,两个保卫细胞之间的小孔是 气孔 。气孔不仅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 气体交换 的“窗口”,而且是 散失体内水分 的“门户”。3.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根毛→ 根中的皮层细胞 → 根中的导管 → 茎、叶中的导管 → 叶肉 → 气孔 →叶外。4.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土壤中的无机盐溶解于水中,它们被 根 吸收后,随着 导管 中的水流,被运输到植物体的 茎、叶 等器官中。5.植物能通过气孔的开闭 来调节蒸腾作用的快慢,使植物体内始终保持着适量的水分。1.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当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闭合。2.植物体叶片表皮的气孔数目、分布和位置常常随植物的种类以及植物所处的生态环境的不同而不同。3.通过气孔蒸腾是植物散失水分的一条主要途径(约占95%),水分也可以通过茎上的皮孔和叶表皮细胞的角质层进行散失。典型例题 珠联璧合【例题3】(2021秋 承德县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植物根从土壤里吸水的顺序是( )A.表皮内的各层细胞,根毛细胞,导管,茎,土壤溶液B.土壤溶液,表皮内的各层细胞,茎,根毛细胞,导管C.土壤溶液根毛细胞 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D.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茎【答案】C【解答】解:水分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在根毛区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依次小于内部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就会从土壤溶液→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故选:C。www.21-cn-jy.com【变式3】(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期末)某科学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来探究茎运输水和无机盐的部位。根据茎的结构,小科和他的两个同学提出了以下假设:小科: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进行的。小红: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韧皮部的筛管进行的。小明: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______进行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取粗细大小相似,叶片数量相同的同种木本植物枝条3根,将每根枝条的下端用刀片削成面积相似的斜面,再分别按下列3种方法处理。A组枝条不做处理; 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分树皮;C组枝条除去下半部分的木质部和髓,只留下树皮。步骤二:处理好后,将全部枝条同时插入一个盛有经稀释过的红墨水的烧杯中,并用3个夹子将各组枝条进行固定,如图(其中B组枝条只将剥去树皮的部分浸入红墨水中,C枝条只将剥去下半部分木质部和髓的树皮浸入红墨水中),置于温暖、光照充足的地方,10分钟后取出枝条,用刀片横切枝条中上部,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的染色部位,并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21*cnjy*com(1)根据实验步骤完成小明的猜想。(2)小科将植株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是为了______;(3)用刀切开枝条中上部,发现AB两组枝条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均被染色,C组树皮未被染色,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通过______运输,然后对比A、C两组还可以说明______;(4)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红色______(选填“自下而上”、“自上而下”或“自内而外”)逐渐变浓,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答案】 树皮(导管和筛管) 加快蒸腾作用,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木质部的导管 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 自上而下【解析】(1)根据小科和小红的猜想,可知小明的猜想是: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是通过导管和筛管进行的。(2)植物体内的水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在空气中,所以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小科将植株放在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暖、光照等因素的影响,在温暖的阳光下,蒸腾作用强,实验现明显。(3)B组枝条剥去下半部分树皮, B组枝条上半部分导管和筛管都被染色,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可由木质部横向运输到韧皮部。(4)若将A组枝条进行纵切,发现红色自上而下逐渐变浓,这说明了水分和无机盐在茎中的运输方向是自下而上。走进重高 拓展视野【题1】(2021·浙江·九年级专题练习)如图所示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陆生植物叶表皮中的气孔。下列关于陆生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B.上表皮气孔多,下表皮气孔少C.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缩小D.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张开【答案】A【解析】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就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就关闭。陆生植物气孔的分布为叶片上表皮气孔少,下表皮气孔多,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可见A正确。故选A。【题2】.(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为了测定植物吸水速率和蒸腾作用的速率,科研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植株生长旺盛,大广口瓶密封,钟罩内壁贴足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不考虑水的自身蒸发)(1)图中装置建成后,放置于适宜的环境中,测定时间为。记录数据如下表:实验装置 实验前 实验后硅胶胶片()刻度玻璃管液面示数()若要证明植株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___________。(用表格中字母表示,水的密度为)(2)在此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植物蒸腾失水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曲线中1、2两点时,气孔的大小如图、所示,则可以代表2位置时的气孔状态为___________(选填“”或“”)。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植物在光照下,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合成葡萄糖,并能运输到液泡内。且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增强,植物光合作用也增强。请根据题目信息分析“光照强度增强时,蒸腾速率增强”的原因___________。【答案】 m2 m1/(ρ V1-ρ V2) C 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光照强度增强时,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蒸腾速率增强【解析】(1)要求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先求出一共减少的水分量,即:ρ ×V1-ρ ×V2蒸腾散失的水分被硅胶片吸收,因此硅胶片增加的重量就是蒸腾散失的水量:m2-m1,所以若要证明植物A吸收的水分有99%用于蒸腾作用,则m2 m1/(ρ V1-ρ V2)×100%=99%(2)2点时,光照增强,此时的气孔应该是处于C张开状态,叶片表皮上的气孔是蒸腾失水的“门户”,所以光照强度增强时,气孔开放程度越大,蒸腾速率增强。巩固训练 初露锋芒【题1】.(2021秋 汕头期末)如图是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B.2是叶肉,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C.3是叶脉,输送的营养物质只有水分和无机盐D.4是气孔,蒸腾作用主要通过此结构完成【解答】解:A、1表皮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内部组织,属于保护组织,A正确。B、2叶肉,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正确。C、3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导管能够输导水、无机盐,筛管能够运输有机物,C错误。D、4气孔,气孔是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也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D正确。故选:C。【题2】.(2022 宝鸡一模)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盛水的烧杯内各插有1根树枝,且两根树枝的树叶一多一少。开始时,天平两端平衡。现将此装置移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后,天平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1cnjy.comA.左边上升 B.右边上升 C.没变化 D.左右摇摆【解答】解:植物放在阳光下,同时进行三种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重量变化不大。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重量变化也不大。植物的蒸腾作用在不停的进行,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被植物体利用,99%都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如图可知,左侧的叶片多,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多,右侧叶片少,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较少,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后,天平的右边会下降,左侧上升。【来源:21·世纪·教育·网】故选:A。【题3】.(2021秋 陕州区期末)以下是几位同学对绿色植物生理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绿色植物在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B.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它始终处于张开状态C.植物的蒸腾作用所散失的水分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D.甘薯中贮存的淀粉是从土壤中吸取来的【解答】解:A、绿色植物白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蒸腾作用。A错误。B、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气孔就开放,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就闭合。B错误。C、植物吸收的水分绝大多数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大气中去了,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量,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C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D、甘薯中贮存的淀粉是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运输到根部储存的。D错误。故选:C。【题4】.(2021秋 岱岳区期末)如图A、B、C、D是绿色开花植物体的部分结构层次示意图,图E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像回答:【版权所有:21教育】(1)植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是细胞的 。(2)掐去枝条的顶端,枝条不能继续生长,这是由于枝条的顶端 。(3)观察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E①和④合称表皮属于 组织;图E③是 ,主要由[C]输导组织构成;图E②是 大部分属于[ ] 组织;由此可知,叶片属于由许多组织构成的器官。【解答】解:(1)植物体是通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长大的。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产生组织,组织形成器官。(2)植物的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如果掐去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就是因为失去了分生组织,细胞不能分裂增加数量,枝条就无法继续长长了。(3)叶片的基本结构包括表皮、②叶肉和③叶脉三部分。表皮由①上表皮和④下表皮组成,表皮主要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③叶脉属于输导组织,能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②叶肉由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叶肉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营养组织。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故答案为:(1)分裂和分化。(2)有分生组织,当去掉分生组织后,细胞不能分裂增加数量,枝条就无法继续长长了。(3)保护;叶脉;叶肉;D营养。【题5】.(2021秋 惠城区期末)实验探究: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分别进行了如下处理:A、叶片不作处理;B、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C、叶片的上、下表面都涂上凡士林;D、切去叶片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将这四株嫩枝插到盛有清水的试管中,并在清水的上面滴加油,同时放在阳光下。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质量调整到80克,其后每隔4小时记录各个装置的质量变化。实验结果曲线图如图:www-2-1-cnjy-com(1)曲线Ⅰ代表的两组装置是 、 。(2)曲线Ⅱ代表的装置是 ;曲线Ⅲ代表的装置是 。(3)通过A与 组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植物水分的散失主要是通过 的 作用来完成的。(4)如果对叶片上下表面气孔的相对数目作出合理的推断,请将C组的实验装置进行改进: 。【解答】解:(1)装置C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和装置D没有叶子一样所以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不减少。由此可知:曲线Ⅰ代表的是装置C、D内水的变化情况。(2)装置A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B中叶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而上表皮照样可以进行,所以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慢,所以曲线Ⅱ代表的是装置B内水的变化情况;曲线Ⅲ代表的是装置A内水的变化情况。(3)通过A与C、D组实验结果的对照分析,A水分散失快,C、D组水分很少散失,可以说明水分主要是通过叶片的蒸腾作用来完成的。(4)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B装置在叶片的下表面涂上凡士林,所以C装置在叶片上表面涂上凡士林,通过C与B两装置内水分减少的多少,可以推测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的相对数量。故答案为:(1)C;D(2)B;A(3)C、D;叶片;蒸腾(4)在叶片上表面涂上凡士林课后训练 鲲鹏展翅【题1】.取同一种植物的四条大小相同且叶片数相同的嫩枝,各做如下处理:①枝条不做任何处理;将②枝条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③枝条叶片上、下表皮涂上凡士林;将④枝条叶片全部去除,并在切口处涂上凡士林。然后将四根枝条放入如图所示试管中,试管中放有相同体积的水并滴有相同的油滴,将装置都放在光照的相同温度适宜条件下,12小时后,试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高度的两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蒸腾作用,而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蒸气则通过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水面加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水的蒸发。装置①由于叶子未处理,所以能正常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快,装置②中叶子的下表皮被用凡士林涂抹,所以下表皮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而上表皮照样可以进行,所以试管内的水减少的比较慢,而装置③中叶子的上、下表皮都用凡士林涂抹,和装置④没有叶子一样所以植物无法进行蒸腾作用,试管内的水不减少。故选B。【题2】.(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期末)如图为小科所在小组研究某植物在夏季一昼夜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点表示凌晨温度低,呼吸作用弱,CO2释放量少B.ac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C.d点温度过高,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D.e点植物在一天中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答案】B【解析】A.a点时,植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最低,说明此时温度最低,导致酶的活性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所以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故A正确。【出处:21教育名师】B.bc段二氧化碳释放量在逐渐减少,说明此时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了,故B错误。C.d点处于二氧化碳吸收量较高的两点中间,说明此时温度过高,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所以光合作用减弱,出现午休现象,故C正确。D.e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且光合作用进行了整个白天,所以有机物的积累量是最多的,故D正确。故选B。【题3】.(2021·浙江温州·八年级期末)乐乐为研究“植物体内的水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发出来的”,从同一株新鲜白菜上裁取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大叶片(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做了如下处理(凡士林有密封的作用)。 组别 甲 乙 丙 丁涂凡士林部位(凡士林质量忽略不计) 不涂 上表皮 下表皮 上表皮和下表皮将四组同时置于温暖通风处,6小时后称重,组别的重量从小到大排序为(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答案】A【解析】由于凡士林有密封的作用,因此甲不涂凡士林,叶片水分散失最多,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下表皮被凡士林密封,因此丙的重量大于乙的重量,因此将四组同时置于温暖通风处,6小时后称重,组别的重量从小到大排序为甲乙丙丁,A符合题意。故选A。【题4】.(2021·浙江绍兴·八年级期末)2021年3月首届中国春兰节在绍兴柯桥开幕。春兰,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如图。以下关于春兰的分析合理的是( )A.属于单子叶植物,须根系B.其根毛区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C.成长阶段的前期,可以大量施加氮肥,以促进其茎和叶的生长D.体内有机物一部分由光合作用制造,还有一部分是从肥沃土壤中吸收的【答案】A【解析】A.春兰是单子叶植物,没有主根,属于须根系,故A正确。B.根毛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故B错误。C.成长阶段的前期,不能大量施加氮肥,施加氮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现象,故C错误。D.植物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故D错误。故选A。【题5】.(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很多科学知识。下列对成语或俗语的解释,错误的是( )21教育网A.“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机物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大树底下好乘凉”——植物的蒸腾作用吸收热量D.“拔苗助长”——将禾苗拔高后之所以会死亡,是因为破坏了幼根及根毛【答案】A【解析】A.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含氮、含磷、含钾的无机盐,施肥的目的就是给植物提供生长必需的无机盐,错误。21·cn·jy·comB.司南能够指示南北,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体,周围空间存在地磁场,正确。C.植物的蒸腾作用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即:“大树底下好乘凉”,正确。D.“拔苗助长”,损坏根毛和幼根,使根的吸水能力下降,导致植物常出现萎蔫现象,甚至死亡,正确。故选A。【题6】.(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电视中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跟着贝尔去冒险》,介绍了很多在野外获得食物和水的方法。其中钻木取水(如图甲)和树皮充饥让人惊叹不已。(1)若要收集到树干中的水,则钉入的竹管应到达茎中的______处,该结构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2)野外取水还可以采用如图乙的方式,选择枝叶茂盛的小树,用塑料袋将枝叶罩住并扎紧袋子,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壁上就会出现很多水珠,这种取水方法利用的是植物的______作用。【答案】 导管 蒸腾【解析】(1)植物体内木质部中导管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水和无机盐,因此钉入的竹管应到达茎中的导管。(2)图乙的野外取水方式是利用了植物的蒸腾作用。选择枝叶茂盛的小树,用塑料袋将枝叶罩住并扎紧袋子,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壁上就会出现很多水珠。这是因为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汽状态散失到大气中。水蒸汽遇冷,温度降低液化成的小水珠附在塑料袋上。【题7】.草莓是我市的知名农产品,果肉肥厚,深受消费者喜爱。草莓多采用温室大棚栽培,11月就可上市。请联系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草莓播种后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其目的是________,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通过植株根尖的________吸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____。(3)如图2是温室从0点开始持续密封24小时,测得的温室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曲线AB段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答案】 保温保湿 根毛区##成熟区 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O2含量上升【解析】(1)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草莓播种后通常采用地膜覆盖,其目的是提高温度和湿度,提高种子的萌发率。(2)果实慢慢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它们主要通过植株根尖的成熟区(或根毛区)吸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3)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凌晨6时太阳升起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持续到傍晚,因为图中的AB段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O2含量上升。【题8】.(2022·浙江宁波·八年级期末)校园里,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植物栽培和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1)为提高植物移栽的成活率,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合理即可);(2)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同学们还采取了治虫、除草、施肥、松土等措施,其中,经常给植物松土的目的是___________。(3)同学们在校园里开展了如下探究:选取了发育情况相同的两株健壮天竺葵幼苗,标记为甲、乙,分别放在两瓶不同的培养液中培养,放置于相同的光照下一段时间,并观察、测量其发生的变化,具体情况如表:植株 培养液(50毫升) 植株质量/克 生长状况实验前 实验后甲 蒸馏水 90 145 矮小纤细,叶色发黄乙 土壤浸出液 90 378 枝叶茂盛,叶色浓绿①比较甲、乙植株的生长状况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填“光照”“无机盐”“水”);2-1-c-n-j-y②请你指出同学们设计实验的不足之处___________。【答案】 带土移植;减去植物的部分枝叶;选择阴雨天移植 促进植物根的呼吸 无机盐 实验植株太少(实验次数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解析】(1)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叶片)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主要过程为:土壤中的水分→根毛→根内导管→茎内导管→叶内导管→气孔→大气。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刚移栽的植物,根的吸水能力较弱,而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所以为了较高的成活率,其建议是带土移栽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根的吸水能力或者是剪掉移栽植物的部分叶片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了移栽的成活率。(2)植物的根不仅能吸水还能呼吸,其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促进植物根的呼吸。(3)①甲瓶植株矮小、纤细、叶色变黄增重55克;乙瓶土壤浸出液植株茎粗、枝多、叶色浓绿,增重288克,其土壤浸出液相对于蒸馏水中多包含有无机盐,可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无机盐。②实验只有两组且实验植株过少,存在着严重的实验偶然性。【题9】.(2021·浙江杭州·二模)小金设计和制作了简易雨量器,用于测量杭州日降雨量以便统计杭州的年降水情况。(一)(1)设计方案如图甲所示。为减少水分蒸发,储水瓶应选小口径的容器,下列最适合储水瓶的是___________。(二)小金按其设计方案完成了雨量器的制作,并对杭州某日的降水量进行了测量。图乙为24小时降雨量等级标准,该雨量器盛接到的30g水即相当于1mm的降水量。(2)储水瓶中盛接到的“水”属于___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3)当天小金盛接到150g水,据此判断当天的降水量等级为___________。 (4)植物的___________(填写生理活动名称)作用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并增加降水量,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答案】 B 混合物 小雨 蒸腾【解析】(1)为减少水分蒸发,储水瓶应选小口径的容器,所以最适合储水瓶的是B。(2)雨水中含有较多的杂质,属于混合物。(3)当天小金盛接到150g水,该雨量器盛接到的30g水即相当于1mm的降水量,则表示当天的降水量为5mm,根据图乙比较可知,当天为小雨。(4)植物体内的水分99%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能提高大气的湿度并增加降水量,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题10】.(2021·浙江·八年级专题练习)如图为叶片上气孔的状态图,气孔由___________ 围成,气孔的主要作用除了散发蒸腾作用过程中的水蒸气以外,还具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A.吸收水分 B.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进出C.吸收无机盐 D.有机物的进出【答案】 保卫细胞 B【解析】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的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21*cnjy*comA.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故A错误。B.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所以植物气孔的主要作用还有二氧化碳和氧气的进出,故B正确。C.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盐,故C错误。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储存在自己体内,不会通过气孔进出,故D错误。【知识与技能】1. 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2. 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气孔的分布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制作并观察叶表皮的临时装片;气孔的开闭与蒸腾作用的关系,蒸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难点】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原卷版).doc 第四章 植物与土壤 第5节 植物的叶与蒸腾作用(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