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课堂(部编版)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流程导览图11. 第1自然段的“罩”字有什么表达效果?【答案】“罩”在这里是“笼罩”的意思,准确传神地写出了“我”对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悲哀之深。2.“双层的悲哀”所指的内容是什么?【答案】旧年即将离去,叶圣陶先生逝世。3.作者引用《论语》上的话有什么作用?【答案】引用《论语》上的话,用孔夫子自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和叶圣陶先生“偏偏做到了”进行对比,强调叶圣陶先生品德方面的确有过人之处。4.请说说“凡是……无不……”的作用。【答案】“凡是……无不……”,内容上,表明叶圣陶先生待人深厚的品德是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的。结构上,引起下文对具体事件的描述,起过渡作用。5. “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这句话运用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修改文章时谦虚而恳切的态度,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品质。6. “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这句话运用了细节描写,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在与人告别时的真诚,表现出叶圣陶先生在日常交往中待人厚的特点。7.两个“悲伤”的含义有什么不同?【答案】前一个“悲伤”指叶圣陶先生为“我”的生活处境感到伤感,后一个“悲伤”指“我”为这个社会缺少像叶圣陶先生这样待人厚的人而伤感。8. 叶圣陶先生对“文风”方面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答案】简洁。因为不简洁就会使文章既累赘又别扭,还违背常理。9.叶圣陶先生要求出版社统一“做”和“作”用法的事例,目的是什么?【答案】意在表明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用语极其重视,力求完美,并以身作则的特点。10.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内容上,点明了作者对学习、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结构上,总结全文。作者虽然没有直接对叶圣陶先生的品行、业绩进行赞扬,但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赞扬与敬佩之情。11. 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的?请举例阐述。【答案】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总述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然后分别从“待人厚”和“律己严”两个方面分别展开记叙。在分述叶圣陶先生这两方面的品德过人之处时,作者并非通过空乏的议论,而是通过一件件具体鲜活的事例来再现人物,使人物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动人的情感力量。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略读,掌握文章中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仰慕之情,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教学重点】1、通过略读,掌握文章中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新课导入《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意思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二、预习检查1、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代表作品有《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隔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2、写作背景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不久,叶圣陶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张中行对文字特别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放手让张中行编。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明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3、字词检查。(1)订正字音。丁卯(mǎo) 商酌(zhuó) 慎重(shèn) 颠沛流离(diān pèi) 譬如(pì)朦胧(ménɡ lónɡ) 删去(shān) 累赘(léi zhuì) 拖沓(tà) 妥帖(tuǒ tiē)(2)多音字。率 累 别沓 系 作4、词语释义。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哪一样做到了啊?南腔北调:形容人口音不纯,掺杂方音,也指说各地方言的人都有。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耻。商酌:商量斟酌。慎重:谨慎认真。恳切:诚恳而殷切。一以贯之:语出《论语·里仁》。原指孔子的忠恕之道贯穿在他的全部学说之中,后来泛指用一种思想理论贯穿于始终。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朦胧:不清楚,模糊。文中指文学上的朦胧。累赘:(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拖沓:做事拖拉;不爽利。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则,规范。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三、整体感知1、齐读课题,说说从标题中你读出了什么?明确:“叶圣陶”:主要人物;“先生”: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的尊敬的情感;“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2、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方法链接:略读就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来进行的一种阅读,也是提纲挈领地把握阅读材料的基本内容、主要思想和技法的阅读方式。 略读的程序是:首先以普通速度阅读开头的一二段,应做到一字不漏。是为了解一下全文的大意、背景、文体风格、口吻阅读开头几段语气等。中间段落只需要阅读关键句子,当然要抓住段落大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要用眼睛粗略地扫一下全段,挑出一两个重要的词、词组就可以了。结尾的几段因为经常含有总结性的内容,恐怕要读得更充分些。略读的重要性在于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念,而不应对故事情节发生兴趣。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交代叶圣陶先生的逝世,点明写作的缘由。第二部分(2~8):具体记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一层(2):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的过人之处。第二层(3~5):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厚”“为人宽”的一面。第三层(6~8):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方面——律己严。第三部分(9):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之情并号召大家学习叶圣陶先生写话的主张。四、合作探究1 .课文标题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哪些事情呢?答案示例:待人厚:描标点;修改文章;恭送送客;真诚复信。律己严:写话方面重风格,主张简明如话 ;文风方面重简洁;语文方面求完美,重视用语规范 。2 .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方面的品质 明确:品德:待人厚,律己严。五、课堂检测1、填空题⑴叶圣陶,原名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⑵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_______家。⑶学而不厌,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⑷ _______________,己欲达而达人2.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C )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3.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B )A.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B.悔恨 悠久 出板 南腔北调C.儒家 公寓 丁卯 躬行君子D.微末 天坛 悲哀 学而不厌4.根据释义写出对应的成语。⑴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⑵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⑶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 )⑷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A.近半个小时左右,教室就被大家打扫干净了。B.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C.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D.通过这次写作大赛,使全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0张PPT)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张中行第四单元第14课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小雅》中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意思是说崇高的德行,虽然不能达到这种程度,可是心里却一直向往着。拥有崇高的德行,历来是文人墨客所推崇的,我们也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又该怎么去践行这美好的道德品行呢?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叶圣陶先生的为人处世之道。学习目标1、通过略读,掌握文章中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2、学习文章叙议结合、以小见大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3、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追思仰慕之情,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德。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年),原名张璇,学名张璿。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代表作品有《负暄琐话》等。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知识链接点击播放《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隔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知识链接写作背景1951年初,张中行从贝满中学走入了出版社。不久,叶圣陶就发现了张中行的价值。张中行对文字特别敏感,在史学、哲学、文学上的知识和见识都有过人之处,对词语的运用、标点的排列,都有一套逻辑。叶圣陶很信任他,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他,让张中行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改动作品,比如自己的童话作品集,放手让张中行编。1988年,张中行获悉叶圣陶先生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余,写下这篇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作者和他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先生言行的记述,赞美了叶先生的高尚品性;同时也阐明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预习检查丁卯年( ) 躬行( ) 商酌( ) 草率( )生疏( ) 恳切( ) 譬如( ) 修润( )累赘( ) 别扭( ) 拖沓( ) 妥帖( ) 诲人不倦( ) 不耻下问( ) 颠沛流离( ) 朦胧( ) 打拱( ) 繁碎( )mǎogōngzhuóshuàishūkěnpìméng lóngzhuìbiètàtuǒ tiēhuìchǐdiān pèirùn1、读准字音gǒngsuì预习检查累( )累赘( )劳累léi( )连累lèilěi帖( )妥帖( )请帖tiē( )字帖tiětiè多音字瘁( )萃( )慨( )概( )碎( )粹( )粉碎心力交瘁出类拔萃精粹suìcuìcuìcuì气概感慨kǎigài诲( )悔( )后悔教诲huìhuǐ晦( )晦暗huì溉( )灌溉gài预习检查形近字【商酌】【累赘】【拖沓】【妥帖】【朦胧】【躬行】【师表】商量斟酌。(事物)多余、麻烦;(文字)不简洁。做事拖拉,不爽利。妥当合适。不清楚,模糊。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预习检查2、理解词语预习检查不耻下问:颠沛流离:南腔北调:诲人不倦:以身作则:鞠躬尽瘁:付之一笑:2、理解词语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预习检查2、理解词语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整体感知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齐读课题,说说从标题中你读出了什么?叙述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感受到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敬重之情。主要人物整体感知2、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指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的阅读方法。略读是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略读的程序是:首先以普通速度阅读开头的一二段,应做到一字不漏。是为了解一下全文的大意、背景、文体风格、口吻,阅读开头几段语气等。中间段落只需要阅读关键句子,当然要抓住段落大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有时只需要用眼睛粗略地扫一下全段,挑出一两个重要的词、词组就可以了。结尾的几段因为经常含有总结性的内容,恐怕要读得更充分些。略读的重要性在于要以最快的速度获得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念,而不应对故事情节发生兴趣。请尝试运用下面提供的略读方法找出并概括。整体感知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散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理解结构通常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2、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整体感知三四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叶圣陶先生逝世及“我”的悲哀心情。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四部分(第6—8段):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一二五第五部分(第9段):怀念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2、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合作探究1.课文标题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哪些事情呢?2 .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方面的品质 3 .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极高的评价。再次运用略读方法,勾画出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4 .细读课文,说一说你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叶圣陶先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品析。5 .再读文章开头和结尾部分,品味表达作者对叶圣陶先生情感的语句,体会深切的怀念和追思。合作探究描标点、修润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回信写话方面重风格,主张简明如话文风方面重简洁语文方面求完美,重视用语规范1 .课文标题是《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作者写了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哪些事情呢?合作探究2 .文章通过一系列事件,重点塑造了叶圣陶先生哪两方面的品质 对人对己宽厚待人严于律己1.填空题。⑴叶圣陶,原名________,二十世纪著名作家、________。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童话集《________》等。⑵张中行是当代知名________、________家。⑶学而不厌,____________,何有于我哉 ⑷ _______________,己欲达而达人叶绍钧教育家倪焕之稻草人学者散文诲人不倦己欲立而立人随堂练习A.别扭(bié) 譬如(pì) 鞠躬尽瘁(jū)B.业绩(jì) 字帖(tiē) 细致恳切(kěn)C.恢复(huī) 商酌(zhuó) 颠沛流离(pèi)D.累赘(zhui) 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解析】A项,“别”应读biè;B项,“帖”应读tiè;D项,“沓”应读tà。C2.下列加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随堂练习A.谦虚 业绩 朦胧 正心修身B.悔恨 悠久 出板 南腔北调C.儒家 公寓 丁卯 躬行君子D.微末 天坛 悲哀 学而不厌【解析】B项,“出板”应为“出版”。B3.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随堂练习⑴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 )⑵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⑶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⑷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 )4.根据释义写出对应的成语。诲人不倦颠沛流离不耻下问以身作则随堂练习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解析】B项中,“津津乐道”与后面的“谈论”重复,应用“津津有味”。B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随堂练习A.近半个小时左右,教室就被大家打扫干净了。B.杨绛先生文学语言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C.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科学工作者的责任。D.通过这次写作大赛,使全校学生的写作水平大大提高。【解析】A项语义重复,可删去“近”或“左右”;C项搭配不当,“善待”应改为“维护”;D项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B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随堂练习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从《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一文,从这些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深刻感受了叶圣陶先生的人格魅力和作为一个大儒者的风范。叶圣陶先生以他宽厚的人格感染着我们, 以他严谨的治学引领着我们, 以他深重的苦心激励着我们。“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就让我们不负先贤,一同向他老人家学习,争做一名“躬行君子”吧!精神的三间小屋板书设计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立 德躬行君子为人师表待人厚修改文章恭送客人真诚回信律己严写话重风格文风重简洁写作求完美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片段一.mp4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片段二.mp4 14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流程导览图.docx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课文朗读.mp3 叶圣陶.mp4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一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