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021年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坚定信心 共克时艰 共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讲话。这是大会现场。“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同世界各国人民深化友谊、加强交流,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第16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等。2.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万隆会议的成功,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和尊重,开创了外交新局面,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习目标观察图片,说说百年前后的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差别?屈辱外交独立自主这说明中国奉行的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材料一: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毛泽东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材料二: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材料二:如果不是坚决贯彻独立自主的立场,就会成为卫星国,仰帝国主义的鼻息,就会成为从属国。 ——《周恩来传》思考:1、根据材料一、二,可以看出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采取这一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旧中国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的外交带来的沉重教训;更好保障中华民族的独立,缔造和平的发展环境。新中国的外交环境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苏联美国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兵朝鲜,并将第七舰队开往台湾海峡,威胁中国安全,阻止中国统一。美国和一些帝国主义国家采取政治上的不承认、经济上的封锁禁运、军事上的包围威胁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二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激烈争斗1949年10月2日1949年12月1950年2月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并建交。毛泽东访问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政府贷款给中国3亿美元。它的签订使新中国外交气象一新,不再孤立,还有更好的政治条件对付帝国主义。——周恩来面对孤立,积极外交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周恩来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中印边境问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晚清时期,英国背着中国政府划出一条本来就非法的“麦克马洪线”。把中国西藏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英属印度。此后,这一地区,就成为中印两国争夺的焦点地区之一了。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周恩来访问缅甸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发表联合声明,正式确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正式确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核心和基础)、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保证)、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目标)影响: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并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________________互相尊重主权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会谈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时与缅甸总理吴努亲切握手中缅两国签署《中缅两国总理联合声明》日内瓦会议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做出巨大贡献。1955年,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抵达万隆参加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克什米尔公主号”空难事件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乘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时间:1955年地点:印度尼西亚万隆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求同存异同异历史遭遇相同:曾遭受帝国主义侵略;面临问题相同:1.发展国家经济 2.维护民族独立3.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问题探究】如何理解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万隆会议的影响2015年4月24日为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习近平同其他各国领导人一起走上万隆的亚非大道,举行历史性步行,象征着领导人们缅怀先贤走过的足迹。亚非人民团结一 致,维护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好合作的精神。“万隆精神”2015年4月24日为纪念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习近平同其他各国领导人一起走上万隆的亚非大道,举行历史性步行,象征着领导人们缅怀先贤走过的足迹。1953年1954年1955年合作探究列举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的外交贡献?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圆满成功。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 存异”时间:1953年底内容:时间:意义:1955年万隆会议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促进了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作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课堂总结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A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D “求同存异”的方针2、新中国成立后,率先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 美国 B 印度 C 苏联 D 蒙古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最早提出这五项原则的中国领导人是A 朱德 B 毛泽东 C 陈毅 D 周恩来知识巩固ACD4、在50多年前的一次重要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求异的。”这次会议是A 开罗会议 B 日内瓦会议 C 万隆会议 D 26届联大5、按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正确的是① 万隆会议 ② 日内瓦会议③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 与苏联建交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C ①③②④ D ④③②①CD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