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考点讲解+随堂精练+实验突破+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梳理+考点讲解+随堂精练+实验突破+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知 识 梳 理
一、两种电荷
1. 摩擦起电
(1)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
(2)实质:电子的   。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  。
(3)电荷作用: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
(4)验电器:根据   的原理制成,用来检验物体  。
(5)电荷量:电荷的   叫电荷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   (C)。
2. 导体和绝缘体
(1)导体:容易导电;有大量的   (包括自由电子、自由离子等);常见材料有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食盐水溶液等;用于输电线的芯线;电路连接部分等。
(2)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电荷大都被束缚在原子的范围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常见材料有陶瓷、橡胶、塑料、油、玻璃等;用于导线绝缘外皮、用电器外壳等。
二、电流和电路
3. 电路的三种状态
(1)通路:处处   的电路,又叫闭合电路;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用电器能够工作。
(2)断路:某处   的电路,又叫开路;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不能工作。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把电源两极连接起来的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会很大,可能烧坏电源,这是不允许的。
4. 电流及其测量
(1)形成:电荷的   移动形成电流,用符号I表示。
(2)单位:   (符号:   );1A=   mA,1mA=   μA。
(3)方向
①   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②电路闭合时,在电源的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   极经过用电器流向   极。
(4)测量工具:电流表。
①符号:
②量程:0~0.6A;0~3A;选择量程时,要进行试触。
③分度值:0.02A;0.1A。
④使用方法
a.“三要”:要选择合适的量程,要将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要使电流从“   ”接线柱流入、“   ”接线柱流出;b.“一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c.“两看清”:看清电流表所使用的   和  。
三、串联和并联
5. 串、并联电路特点及电流规律
(1)串联电路:元件   连接的电路;电路中只有  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开关控制   电路;电流电流处处  。
(2)并联电路:元件   连接的电路;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  。
温馨提示:如果流过用电器电流不相等,则用电器一定并联,如果流过用电器电流都相等,则用电器可能串联,也可能是规格相同的用电器并联。
考 点 讲 解
考点一 电荷
【方法技巧】
1.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之一: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说明物体带电。
2. 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得失过程: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3. 电流的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在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运动的方向正好与电流的方向相反。
【典例1】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 )
A.吸管带正电
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跟踪训练1】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跟踪训练2】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正电的物体a去接触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b时,金属球b也带上正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b→a
B.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a→b
C.b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a上,瞬时电流方向b→a
D.a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b上,瞬时电流方向a→b
考点二 串、并联电路
【方法技巧】识别电路的常用方法:(1)电流流向法:分析电路有几条路径,电流有且只有一条路径的是串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路径的是并联电路。(2)“拆除法”:去掉任意一个用电器,若其他用电器也停止工作,则用电器是串联,若其他用电器不受影响仍然工作则各用电器是并联。接电流表的地方视为导线,接电压表的地方视为断路。
【典例2】根据如图所示电路图,回答下列问题:
(1)要使L2单独在电路中工作,则需要闭合开头   。
(2)当只闭合S1、S2时,灯L1、L2是   联。
(3)当同时闭合开关S1、S3时,此时为L2的简单电路,灯泡L1被   (选填“短路”或“断路”)。
(4)当只闭合S3时,灯L1、L2   联。
(5)若开关S1、S2、S3同时闭合,则会发生   。
【跟踪训练3】带有烘干功能的滚筒洗衣机,要求洗衣和烘干均能独立进行,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 B C D
考点三 电路图与实物图的互画
【方法技巧】1. 由电路图连接实物图:(1)连接的实物图中各元件的顺序应与电路图保持一致;(2)一般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开始连接,沿电流流向,终止于电源负极(或正极);(3)连线应简洁、明确、到位、不得交叉,导线的端点必须接在各元件的接线柱上。
2. 由实物图画电路图:(1)电路图中各元件的连接顺序应与实物图相符;(2)交叉相连点要画出节点;(3)元件(除滑动变阻器外)不能画在拐角处,连线应简洁、明确、到位、不得交叉。
【典例3】根据电路图(a),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b)所示的实物元件连接完整。
【典例4】根据实物连接图甲画出相应电路图乙。
考点四 电流及其测量
【方法技巧】判断电流表使用是否正确的要点:(1)电流表要串联在被测电路中;(2)必须让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进负接线柱出;(3)注意电流表量程的选用是否符合题意要求。
【典例5】如图所示,能够直接测量通过灯L2电流的是( )
A B C D
【跟踪训练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  (选填“电源”“L1”或“L2”)的电流,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   A。
甲 乙
随 堂 精 练
1. 如图所示金属球使小芳带电,则小芳( )
A.得到电子 B.失去电子
C.得到原子核 D.相互排斥的头发带上同种电荷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擦起电就是创造了电荷
B.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被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C.人体、大地、塑料都是导体
D.导体的电阻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3. 下列有关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的知识中正确的是( )
A.一般情况下,铜、铁、橡胶都是导体
B.玻璃、塑料、大地都是绝缘体
C.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D.有一些材料,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常称作超导体
4.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图所示),发现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子
B.毛皮和橡胶棒摩擦的过程中橡胶棒得到电子
C.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带了异种电荷
D.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电子向橡胶棒转移
5.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灯泡串联 B.开关只能控制灯L1
C.电流表测的是灯泡L1的电流 D.电流方向从电流表到开关
6. 以下有关电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中没有电荷
B.导体两端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稳定电流
C.金属导体中靠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半导体的导电性与环境变化无关
7. 加油站加油时经常能闻到一股汽油味,这是汽油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加油时尽量不要整理头发或衣服,因为摩擦可能产生   ,发生电火花引发着火。
8. 有甲、乙、丙三个带电体,甲物体吸引乙物体,乙物体排斥丙物体。如果丙物体带正电,则甲物体带   电。
9. 简单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组成的.给充电宝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充电宝给手机充电时,充电宝相当于简单电路中的   。
10.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乙所示,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   ,通过灯L2的电流为   。
甲 乙
实 验 突 破
实验 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命题点:
1. 画电路图或连接实物图(连接时开关要断开)
2. 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
3. 电流表问题分析(如果电流表反向偏转,说明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如果正向偏转幅度过小,说明量程选择太大;如果正向偏转过大,到达右边没有刻度处,说明量程选择太小)
4. 电路故障分析
5. 换用不同的灯泡(改变电源电压)多次测量的目的(保证总结出的实验规律的普遍性和正确性)
6.实验设计的完善
7. 实验评价和数据分析
【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电流之和
【典例】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
(1)为了防止损坏电流表,在不能事先估计电流大小的情况下,应先进行   ,以正确选择电流表或电流表的量程。
(2)小方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请你将电路连接完整。
(3)小方将以上电路连接完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发现灯泡L1和L2发光,电流表A1和A2有示数,电流表A示数为零,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4)排除故障,进行实验,小方记录了如下数据:
实验次数 L1电流I1/A L2电流I2/A 干路电流I/A
1 0.1 0.1 0.2
2 0.3 0.3 0.6
3 0.4 0.4 0.8
分析以上实验数据,小方发现通过两条支路的电流总是相等。为了探究这个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性,可以   再进行实验。
参 考 答 案
知识梳理
1. (1)正 负 (2)转移 正电 负电 (3)排斥 吸引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是否带电 (5)多少 库仑 2. (1)自由电荷 3. (1)连通 (2)断开 4. (1)定向 (2)安培 A 103 103 (3)①正电荷 ②正 负 (4)④a.+ - c.量程 分度值 5. (1)逐个顺次 一条 整个 相等 (2)并列 干路 之和
考点讲解
【典例1】C
【跟踪训练1】D 【跟踪训练2】B
【典例2】(1)S1 (2)并 (3)短路 (4)串 (5)电源被短路 
【跟踪训练3】D
【典例3】解:如图所示。
【典例4】解:如图所示。
【典例5】C
【跟踪训练4】L2 0.28 
随堂精练
1. D 2. B 3. C 4. B 5. C 6. C
7. 汽化(或蒸发) 静电 8. 负 9. 用电器 电源 10. 0.44A 1.76A 
实验突破
【典例】(1)试触 (2)解:如图所示。
(3)电流表A被短路 (4)将灯L1(或L2)换成另一种规格不同的灯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