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9科9份)

资源简介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加热胆矾成白色硫酸铜粉末
B.氢氧化铁胶体加入硫酸镁产生沉淀
C.石墨在高温高压下转变成金刚石
D.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够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下列微粒中,既可以看做酸又可以看做碱的是
A. HCO3- B. CO32- C. S2- D. NH4+
3.0.25 mol A的质量是16 g,A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是(  )
A.32 g·mol―1  B.64 g·mol―1  C.32  D.64
4.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 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
5.下列各项比较中,正确的是
A.含碳量:生铁>钢 B.熔点:铁<汞
C.氢氧化钙的溶解度:80℃>20℃ D.核外电子数:钠原子<钠离子
6.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综合越来越多,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边缘科学”即代表了一个新名词,页说明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但目前的科学研究,学科间的分工依然存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仍有所不同。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 B.原子弹发生剧烈爆炸
C.钢铁厂冶铁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是电解质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与是否通电无关
B.有单质参加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x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铝也是两性金属
8.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B.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光线通过时,胶体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C、氧气、液氯是单质,氯水、氯化氢、纯碱是化合物。
D、“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涉及物理变化。
10.某同学对“CO2是共价化合物和NH4Cl是离子化合物”, 有下列四点感悟,其
中不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 D.离子化合物中一定不含共价键
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均能导电的化合物
B.同温同压下,任何不同气体分子的间距均几乎相同
C.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D.1molAl与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时,失去电子数目均为3NA
12.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制得的是( )
A.HCl B.FeCl2 C.NaCl D.Na2O2
13.下列四种判断:①两种弱酸相互反应生成两种强酸;②两种弱酸盐相互作用后生成两种强酸盐;③一种弱酸和一种盐溶液作用后,得到一种强酸和一种盐;④两种酸溶液混合后,溶液的酸性减弱。其中有具体例证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产生或将化学过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的化学。不仅化工生产应遵循绿色化学的原则,化学实验也应遵循绿色化学原则,实现原料和过程的绿色化。下列实验或实验过程遵循绿色化学原则的是
A.用多量的氯气进行性质实验 B.用双氧水代替高锰酸钾制氧气
C.用溴水代替碘水进行萃取实验 D.用铜粉代替铜丝进行Cu和浓HNO3的反应
15.化学中存在一些守恒或平衡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质量(原子)守恒定律,某物质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则该物质一定是烃
B.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根据电子守恒定律,原电池中负极反应失电子数一定等于正极反应得电子数
D.根据化学平衡原理,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在任何时刻一定等于逆反应速率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6.(A).【物质结构与性质】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
A
B
C
D
E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元素D的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
(2)D、E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列于下表:
元 素
D
E
电离能
/kJ·mol-1
I1
717
759
I2
1509
1561
I3
3248
2957
比较两元素的I2、I3可知,气态D2+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 ;
(3)A的氢化物的中心原子的杂化形式为 ;C在空气中燃烧产物的分子构型为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的分子式为 。
(4)B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如右图甲所示,其晶胞特征如右图乙所示,原子之间相互位置关系的平面图如右图丙所示。晶胞中B原子的配位数为 ,一个晶胞中B原子的数目为 。
(B).【实验化学】
牙膏是生活必需品。下面是牙膏中某些主要成分的检验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中加水、搅拌、静置后,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
(2)在②中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的操作方法是 。
(3)写出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4)将⑤中放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时,未见沉淀出现,则可能的原因是 、
(任答两条)。
(5)在⑥中检验Ca2+的存在,除可用焰色反应外,还可利用Ca2+和 溶液的反应来进行。
17.现有下列电解质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④CH3COONH4
⑤NH4HCO3
(1)在这五种电解质溶液中,既能与盐酸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的是(填写序号)
(2)已知酸性。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①、②、③溶液pH大小顺序为(填序号) > >
(3)写出⑤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常温下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根据这一事实推测⑤溶液的pH 7(填>、=或<)理由是
18.(11分)有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编号
元素特征信息
A
其单质是密度最小的物质
B
阴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C
其阳离子与B的阴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且与B可以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
D
其氢氧化物和氧化物都有两性,与C同周期
E
与C同周期,原子半径在该周期最小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_______,E________;
(2)写出A、B、C形成的化合物M的电子式________;
(3)实验测得DE3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则DE3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4)D单质与M的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9.A、B、C、D、E为五种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B、C属于同一周期,A原子最外层p能级的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的电子总数。C原子的最外层中有两个不成对的电子。D、E的原子核内各自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C可分别与A、B、D、E形成XC2型化合物(X代表A、B、D、E中的一种元素)。已知在DC2和EC2中,D与C的质量之比为7:8;E与C的质量之比为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D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单质B2中键与键的数目之比为
(2)化合物BH3(H代表氢元素)的立体构型为____,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 是 。
(3)C和E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别为甲和乙,请比较相同条件下甲、乙的沸点大小,并说明理 。
(4)A可以形成多种结构不同的单质,其中M是所有已知晶体中硬度最大的,其晶体类型是 ;若该晶体晶胞(如图所示)的边长为a cm,则其密度是 g·cm -3(只要求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
20.(16分)A、B、C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短周期元素。已知:①A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②B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③C元素有多种化合价,且常温下C元素的单质与某种一元强碱溶液反应,可得到两种含C元素的化合物;④B、C两种元素质子数之和是A元素质子数的4倍。
(1) 写出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出C的单质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B4气态分子。B4分子结构与白磷分子结构相似,已知断裂1 mol B—B吸收167 kJ的热量,生成1 mol B≡B放出942 kJ热量。试写出由B4气态分子变成B2气态分子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B、C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常温下为易挥发的淡黄色液体,X分子为三角锥形
分子,且分子里B、C两种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X遇水蒸气可形成一种常见的漂白性物质。则X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 A、B两种元素可形成一种硬度比金刚石还大的化合物Y。在化合物Y中,A、B原子间以单键相结合,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Y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Y晶体的熔点比金刚石熔点______(填“高”或“低”)。
(6) B2H4是一种可燃性液体,其水溶液呈弱碱性,是因为溶液中存在平衡:
H2B-BH2+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B项胶体的聚沉是物理变化;A、C、D项均为化学变化。
2.A
【解析】BC只能结合氢离子,分别生成CO2和H2S。D能够给出质子(H+),生成氨气。只有选项A既能结合质子,生成CO2。又能够给出质子(H+),生成CO32-,答案选A。
3.D
【解析】 [思路分析] 本题考查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的关系。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表达式:

所以A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为64。
提示: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4.D
【解析】没有新物质生成的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因此选项ABC都是化学变化,D是物理变化,答案选D。
5.A
【解析】
正确答案:A
正确,生铁是含碳量大于2%的铁碳合金,钢是指含碳量小于2%的铁碳合金;
不正确,汞常温下是液态;C、不正确,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D、不正确,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
6.B
【解析】化学科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制、钢铁厂冶铁属于物质的制备,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物质的变化,它们都是化学研究的范畴。而原子弹的爆炸属于原子核的变化,原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属于核物理研究范畴。
7.A
【解析】A正确
B错误,有单质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比如3O2=2O3
C错误,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千克碳12中包含的碳12的原子的数量,约等于6.02×1023
D错误,铝可以与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但两性金属这样的提法不准确,通常情况下两性指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8.A
【解析】
正确答案:A
B.不正确,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有机物,如:CO;
C.不正确,水是纯净物,但海水也是混合物
D.不正确,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Na2CO3+2HCl=2NaCl+H2O+CO2↑
9.C
【解析】
试题分析:氯气溶于水即得到氯水,所以氯水是混合物,选项C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答案选C。
考点:考查钠的保存、胶体的性质、物质的判断以及变化等
点评:该题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只要能正确把握常见的化学概念,记住常见物质的性质等,就不难得出正确的结论。
10.D
【解析】离子化合物中可以含有共价键,例如氯化铵中氮和氢之间就存在极性键,所以选项D是错误的,答案选D。
11.A
【解析】
试题分析: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A不正确,其余选项都是正确的。
考点:考查电解质的判断、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等。
点评:在理解电解质或非电解质时,不能只依据能否导电这一实验现象。因为溶液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而电解质能够提供这样的阴阳离子,例如SO2不能电离出阴阳离子,所以是非电解质,而SO2溶于水生成的亚硫酸能够电离出阴阳离子,因此亚硫酸是电解质。
12.B
【解析】A可以由氢气和氯气光照下就能反应生成HCl.
B不可以,氯气与可变价金属反应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所以铁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不能生成氯化亚铁.
C可以由金属钠与氯气直接点燃生成.
D可以由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燃烧后生成. 答案选B.
13.A
【解析】①次氯酸与亚硫酸:HClO+H2SO3=HCl+H2SO4
②次氯酸钠与亚硫酸钠溶液:ClO-+SO32-=Cl-+SO42-
③氢硫酸与硫酸铜溶液:H2S+CuSO4=CuS↓+H2SO4
④氢硫酸与亚硫酸:2H2S+H2SO3=3S↓+3H2O
故答案为A
14.B
15.C
【解析】A不正确,因为无法判断是否含有氧元素。B不正确,因为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即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不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可逆反应中只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才是相等的,D不正确。答案选C。
16.(A)(1)1s22s22p63s23p63d54s2 (2分)
(2) Mn2+的3d轨道电子排布为半满状态较稳定 (2分)
(3)sp3 (2分) V型(或角型)(2分) O3 (2分)
(4) 12 (1分) 4 (1分)
(B).(1)倾析法过滤 玻璃棒、烧杯 (4分)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将其点在洁净干燥表面皿中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2分)
(3)
(4)(略)(2分)
(5)草酸铵(或GBHA碱性)(2分)
【解析】(A)元素D是Mn;E是Fe;A的氢化物是NH3 ;C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SO2;B是Al, 单质晶体中原子的堆积为铜型
(B).(1)倾析法过滤 玻璃棒、烧杯 (4分)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将其点在洁净干燥表面皿中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2分)
(3)


(2分)
(4)(略)(2分)
(5)草酸铵(或GBHA碱性)(2分)
17.
(1)②④⑤(1分)
(2)①>③>②(1分)
(3)NH4++HCO3-+2OH-NH3↑+CO32-+2H2O
(4)>;理由:因为CH3COONH4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和NH4+水解程度相同;而H2CO3酸性弱于CH3CO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所以NH4HCO3溶液pH>7(3分)
【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质、盐类水解及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1)HCO3 –既不与酸共存,也不与碱共存;NH4+不与碱共存,CH3COONH4为弱酸弱碱盐,故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反应的电解质有②④⑤;(2)①、②、③都是能水解的盐,溶液pH的大小,取决于盐溶液中阴离子的水解程度,水解程度越大,溶液pH越大;则pH:①>③>②;(3)NH4HCO3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产生氨气:NH4++HCO3-+2OH-NH3↑+CO32-+2H2O;(4)CH3COONH4是弱酸弱碱盐,溶液呈中性,说明CH3COO-和NH4+水解程度相同,但H2CO3酸性弱于CH3CO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CH3COO-,所以NH4HCO3溶液pH>7。
18.(1)钠 氯  (3)共价键
【解析】考查了元素推断知识,对化学用语的书写主要是细心。
由题给条件可推得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分别为:H、O、Na、Al、Cl;
(3)AlCl3虽然是由活泼的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但其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说明原子之间并不是离子键。
(4)2Al+2NaOH+2H2O=2NaAlO2+3H2↑
19.
20.每空2分,共16分
(1) 第二周期ⅣA族 (2 ) C12+2OH-=ClO-+H2O
(3) N4(g) ====2N2(g) △H=-882 kJ/mol
(4) NCl3+3H2O==== NH3+3HClO
(5) C3N4 高 (6) H2N-NH+OH-(或N2H+OH- )
【解析】分析得A、B、C分别是C、N、Cl,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ⅣA族;C的单质和强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12+2OH-=ClO-+H2O+Cl- ;根据题意N4(g) 生成2N2(g),需要断裂6 mol 1 mol B—B吸收1002kJ的热量,生成,2 mol B≡B放出1884kJ热量,共放出882 kJ的热量,N4(g) ====2N2(g) △H=-882 kJ/mol。
(4)中N、Cl形成三角锥形分子,而且都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则化学式为NCl3,结构式为,X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Cl3+3H2O==== NH3+3HClO ;
(5)中A、B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A、B原子间以单键相结合,
则化合物Y是 C3N4,熔点比金刚石熔点高。
(6) H2N-NH+OH-(或N2H+OH- )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与魏晋南北朝相比,隋唐制度革新内容的最突出体现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加强???????? B.经济高度繁荣
C.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D.士族制度进一步衰落
2.“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 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 这句评价适合用于:
A. 古代埃及 B.古代印度 C.希腊城邦 D.罗马帝国
3.下列各项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关的是
A.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B.普鲁士对法国的侵略
C.临时政府的卖国行为
D.临时政府企图解除工人武装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得是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
5.清朝前期的“回部”指的是:
A.西域????? B.维吾尔族????? C.回族?????? D.天山南路
6.1940年5月,国民党爱国将领张自忠在一次会战中与日寇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楷模”。这场会战是
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枣宜会战
7.清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开始于( )
A.顺治年间 B.康熙年间
C.雍正年间 D.乾隆年间
8.下列关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背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
B、拉美人民受启蒙学说影响,民主意识增长
C、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西班牙、葡萄牙不断衰落
D.美国的独立鼓舞了拉美人民的斗志
9.观察图片,下列关于希腊、罗马雕塑艺术说法准确的是
①具有逼真完美的特点 ②蕴含着基督教的精神
③体现空灵写意的风格 ④后者深受前者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80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对“一国两制”的构想进行了全面阐述
D.1997年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第一次成功运用
11.2006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文化遗产日”,我国现存的石窟艺术就是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并留下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
A、秦汉时期开始修造
B、云冈石窟佛像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
C、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D、最精美的作品大多是佛教特别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作品
12.当乾隆皇帝看到英国使团所进呈的礼物贡单中将马戛尔尼称作“钦差”后,特意下令将“钦差”统改作“贡差”“敬差”。这主要表明乾隆皇帝(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坚持友好平等的外交政策 D.对英国使团的轻视与蔑视
13.公元前6世纪末,罗马实行贵族共和制,其最高决策机构是( )
A.执政官 B.元老院
C.公民大会 D.四百人会议
14. “外无市场联系,内无资金积累”。洋务派创办的下列企业中,最能表明此特征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湖北织布局 D.汉阳铁厂
15.(08届盐城高三联考)下列对右图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说明了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
B.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
C.表现了秦朝高超的制陶艺术
D.反映了秦始皇的残暴统治
16.1815年,法国与英国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地位的失败,标志着伦敦对巴黎的胜利,标志着伦敦将成为世界的经济中心,而巴黎则不再可能。也许是从l789年大革命的爆发到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这26年的动荡折腾了法国,此后,法国就再也未能重现其往日作为“超级”大国的辉煌,她已经沦为二流强国。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说明法国往日曾经非常辉煌
B.分析法国在19世纪初落后于英国的原因
C.介绍从1789到1815年法国经历了26年的动荡
D.陈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势力的此消彼长
17.从结果看,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的形成,其根本因素是
A.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
B.南方经济有较大的发展
C. 黄河流域战乱不休
D.各方面经济、军事实力进行较量的结果
18.北洋军阀与国民党新军阀的相似之处有①都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的产物②都代表某些帝国主义国家的侵华利益③都存在着中央军阀与地方军阀的斗争④都打着“国民革命”的旗号
A.①②③?? B.①②?? C. ②③④???D.②④
19.下列史实发生在三国鼎立后至西晋代魏之前 的是①曹操打败袁绍②马钧发明翻车③刘备三顾茅庐④卫温到达夷洲
A. 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0.《马关条约》签订的结果不包括
A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附庸和工具
B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C 中国民族资本受到严重阻碍
D巨额赔款使清政府大借外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印度尼西亚、伊朗、印度、中国以及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期前后发生的人民反抗运动,是亚洲近代民族运动史上的第一次高潮,各国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从主导方面看,这是一场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这场运动不论是由哪个阶级和阶层领导的,诸如封建的王公、贵族、伊斯兰教的阿訇、土兵的军官、人民群众中涌现出的领袖人物等,也不论提出什么样的纲领口号,如恢复昔日的强盛王朝,建立“消除压迫,人人平等”的正义王国,实现“天下一家,共享大平”的理想社会等,其结果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很多,而且各不相同,不过有一点是这些运动都属于旧式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旧式的运动,属于中世纪范畴的运动,它们提不出改造社会的科学主张.这是因为没有形成新的革命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既然没有先进的思想作为指导,于是宗教就成为团结人民进行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2)何谓旧式的运动?
(3)亚洲革命风暴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3.古今中外的政权十分重视救灾、减灾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为了保障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一些官办救灾机构,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与官办救灾机构不同的是,民办救灾机构的钱粮等救助元素或房屋、土地等不动产主要来源于民间,或来源于国民的义务纳输,或来源于乡绅、商贾的捐助。……在救灾过程中,(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实施国家减灾工程,兴修水利以防御水灾旱灾造成的损失;二是增加国家或民间村社的粮食储备,以应不时之需。
——《中国传统救灾体系刍议》2006年第10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当时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买股票。
材料三 二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走上了福利国家道路,但福利政策的长期实行导致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重担,社会成员劳动积极性下降,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缓慢。
——《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救灾、减灾的主要特点。(2分)
(2)材料二体现了导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因素和为摆脱危机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的具体做法有哪些?(4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A
【解析】隋唐时制度的革新主要在于新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的创立
2.C
3.A
【解析】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时,法国工业革命刚完成不久,资本主义生产力仍处于上升时期,但它与巴黎公社革命爆发无关。
4.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综合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秦”、“为之郡邑”、“废侯卫”不难得出正确答案是B。A是西周、D是元朝、C也与秦朝史实不符。
5.D
【解析】清朝时期天山南路地区生活的民族主要信仰伊斯兰教,这些地区被称为“回部”
6.D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
7.B
【解析】
1712年,清政府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直接促进了人口增长(推行摊丁入亩的是雍正帝)。
8. A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背景的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拉美的宗主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国家本身就不是资本主义国家,故在他们的残酷掠夺下使得拉美的经济发展缓慢,故选A
9.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古代希腊和罗马艺术的特点是写实的,故①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基督教崇拜的是神,图片雕塑是真实的人,故②题意不符。罗马文明受到古希腊的影响,所以④符合题意。
10.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基本史实的识记能力,1981年9月,全国人大委员长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11.C
【解析】
A错误:魏晋以后,随着佛教广泛传播开始建造;B错误:是典型的胡人形象,洛阳的龙门石窟佛像才具有中原文化特征;D错误:大多是隋唐时期作品
12.B
【解析】
将“钦差”统统改作“贡差~敬差”,一字之差,但意义不同。“钦差”是一国派出某国的政府全权代表,是对等的称呼。而“贡差”“敬差”则说明外国使者是来朝贡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清朝的统治阶级闭目塞听,对外部世界不了解,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13.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进行判断,元老院是最高决策机构。
14.B
【解析】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经费由清政府调拨,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故“外无市场联系,内无资金积累”
15.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从图片中读取信息的能力,右图是秦始皇兵
马俑,这样浩大的人工工程充分体现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作用,同
时也反映了秦始皇的滥用民力的残暴统治,C项可以从工艺角度得出,
只有A项既不符合当时史实,也无法从图片从读解。
16.D
【解析】A、B、C三项只反映了法国情况,材料除涉及法国势力变化外,还涉及了英国势力的消长,选项D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文字的主旨。
17.D
【解析】注意题干中“从结果看”,结合当时的形势分析。
18.A
【解析】本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最常用的解题方法是基准法,即从能直接确定正误的选项做为基准,排除错误选项。本题中④明显错误,可作为基准项,首先排除C、D项。
19.C
【解析】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22年孙权称王,注意不要把东汉末年史实划人三国时期。
20.A
【解析】《马关条约》是自《南京条约》以来危害最大的条约,主要表现在BCD三项内容上,尤其是导致中国民族工业受冲击的“允许日本在中国办厂”一条更是标志着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新阶段。而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附庸和工具则是在《辛丑条约》签订后
21.
(1)亚洲革命风暴是一次反殖民主义的民族运动。它是亚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民族运动的高潮。
(2)旧式运动是相对于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而言。领导阶级、革命主张和思想组织形式都源于自然经济社会。
(3)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解析】
本题考查了亚洲革命风暴的阶段特征的理解。关键要当时这些国家经济结构并未有根本变化。
22.
历史条件:
政治基础——资本主义制度的普遍确立;
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为新技术革命奠定坚实的经济、物质基础;
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促进新科技革命发生;
市场基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体系的初步建立,为资本主义生产提供广阔的市场基础。
特征:
它是以发达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科学在推动生产力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的;它开始于多数国家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时,形成了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的局面;它首先开始于重工业部门,以钢铁、电力、石油、化工为中心;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高速发展,使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激化矛盾,最终导致一战爆发;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解析】本题以教材基础知识为题,着力考查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知识分析归纳历史现象的能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要从政治、经济、科技和市场等方面分析;特征要通过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反映出来;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对当时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影响,要注意回答紧扣“资本主义世界”。因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涉及许多方面,审题时一定要注意试题时间、空间范围。
23.(1)特点:政府救济与民间救济相结合;救灾、减灾和预防相结合。(2分)
(2)因素: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2分)
做法:直接救济;以工代赈。(2分)
(3)原因:生产力提高;吸取经济危机的教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任答两点2分)
(4)认识:社会保障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经济增长为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保障;克服福利政策带来的弊端,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任答两点4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第二问材料反映了分期付款和股票投机的现象,这进一步造成供需之间的矛盾。做法结合罗斯福新政内容来回答。第三问结合课本所学知识回答,第四问从对社会稳定等方面来说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作用,也可以从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来说明,言之有理即可。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读图“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问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云量是以一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该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问题。
3.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4.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问题。
5.ab段河流流向是 (  )
A.由东向西 B.由东北向西南
C.由西南向东北 D.由南向北
6.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7.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8日上午9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于2012年11月8日-11月14日举行,据此回答问题。
8.伦敦华人观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现场直播的当地区时是( )
A.8日17点 B.7日23点
C.8日1点 D.9日1点
9.十八大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球自转角速度在变慢、线速度在变快
B.地球自转角速度在变快、线速度在变慢
C.地球公转角速度在变快、线速度在变快
D.地球公转角速度在变慢、线速度在变快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②点,这一天
A.盐城为冬季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
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点,这一天
A.南极圈出现极昼
B.北极圈出现极昼
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北京昼夜平分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点,这一天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3.关于图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近日点较近
B.A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远日点较近
C.C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近日点较近
D. C处公转速度较快,因为距离远日点较近
14.关于地球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轨道和地轴的夹角是23°26′
B.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
C.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回归年365天5时48分46秒
D.地球公转时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读图,完成题。
15.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6.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仅分布在南半球
B.②主要分布在纬度10°—20°附近地区
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
读局部等压线图,图中气压值d>c>b,回答下题。
17.若该图为高空6000米水平等压线分布,则a处的风向可能为
A.东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18.若该图为近地面图,则可能有阴雨天气的是
A.b和①线附近 B.②线附近和c C.c和a D.d和b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右图,完成问题。
19.图中箭头所示为风向。该天气系统所在位置及名称为
A.南半球,气旋 B.南半球,反气旋 C.北半球,反气旋 D.北半球,气旋
20.如果该天气系统东部影响南京,则南京最可能吹
A.东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西北风
图是我国鄂尔多斯(中部某地)地区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与自然地带摆动关系示意图。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1.该地区自然地带
A.呈西北-东南方向延伸 B.数量的增加与热量相关
C.数量的减少与水分相关 D.数量的变化与地形有关
22.该地区
A.湿润期来自西部的水汽增加,使自然地带向西部摆动
B.湿润期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可以大规模进行开垦
C.干燥期沙地面积有扩大趋势,应注意营建防护林体系
D.短时期内发生湿润期和干燥期转变是受全球变暖影响
读某山地南北坡降水量图,回答问题。
23.该山地最可能属于
A.燕山山脉 B.秦岭山脉
C.南岭山脉 D.天山
24.该山地所在的省(区)所属的水平自然带主要为:
A.森林带 B.森林—草原带 C.草原带 D.荒漠带
25.降水变化最小处位于山地
A.南坡海拔400m以下处 B.北坡海拔1200m处
C.南坡海拔1200m处 D. 北坡海拔800m处
读图,回答第17-18题。
26.图中从B地到A地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域分异
D.非地带性
27.影响图中从C地到D地自然景观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热状况随高度增加而变化
C.水分条件
D.地形起伏
江西抚河唱凯堤某处理坝发生决提,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读唱凯堤部分坝示意图(图2),回答问题。
28.据图2分析,a、b、c、d四处堤坝发生决堤的是 ( )
A.a B.b C.c D.d
29.江心沙洲的形成原因是 (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地壳上升 D.火山喷发
30.决堤发生后,当地政府可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
①围堵缺口,加固堤坝 ②在抚河流域植树造林
③退耕还湖,河道清淤 ④组织当地居民紧急撤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寻找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任务,图1是一个海水淡化的装置,这款简易海水淡化器就完全不需要任何的额外能源,只需要利用现有的太阳能就可以淡化海水。它由一个透明的倒置的漏斗和一个底盘组成(图1)。首先将海水导入底盘内,然后将漏斗倒扣在底盘上,太阳光透过漏斗来加速内部的海水蒸发,而淡化的水蒸气则会在漏斗壁上凝结成水滴,并顺势流到漏斗四周的凹槽中储存起来。等储存了适量的水之后,把漏斗倒过来,将净化过的海水直接倒入容器即可。完成问题。
31.该海水淡化装置运用的地理原理或规律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原理 B.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规律
C.温室效应和水循环原理 D.海水洋流运动的规律
32.关于该海水淡化装置的设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玻璃对太阳辐射是透明的,但它的保温作用与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原理是不同的
B.海水蒸发,水汽上升遇玻璃冷却,凝结的水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水槽
C.海水蒸发的热量来自于地面上水汽凝结释放的热能
D.该装置的使用不受时空限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3.读广西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

(1)b处的地形名称是 ,c处东西两坡形状有何差异: 。
(2)图中陡崖顶部海拔可能是:(  )
A 140M B 155M C 168M D 182M
(3)①②③④所示的小河中,位置明显不正确的是 ;水流最急的是 ;
(4)图示地区计划建一座大型水库,坝址宜选在ABCD中的 处(不考虑地质构造)。理由是: 。
(5)有人认为D处是火山,请你从图中读出支持结论的依据。
34.图18和图19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1分)
(2)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1分)
(3)M地位于Q的 方向。(1分)
(4)图示季节(或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分)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新一天范围小于旧一天
(5)该日,M、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1分)
(6)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1分)
35.该图为世界四地区简图,读图回答问题。(15分)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 。(2分)
(2)当华北正值雨季时,甲、乙、丙、丁四地中,正处于多雨期的是( 和 ) 。(2分)
(3)丙地气候类型分布面积较小的原因是什么?(3分)
(4)丁地及其周围沿海地区气候类型分布面积与乙地气候类型的分布面积有什么不同?并分析乙地气候如此分布的原因。(4分)
(5)丙地附近海域是世界重要航线,该海域气象条件在冬、夏两季对航海的影响有何不同?(4分)
36.下图①是非洲大陆植被类型分布示意图,图②上下两部分分别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1月份和7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②中甲月份表示的是    月份,判断的理由是        。
(2)图①中,M处与H处自然带均为热带雨林,试分析M处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3)利用板块构造学说的原理,试分析红海、地中海的海区变化趋势,并分析原因?
(4)当尼罗河进入枯水期的时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处受副高控制,晴朗干燥 B.D处阴雨连绵,绿草青青
C.L处秋高气爽,枫叶正红 D.J处正值雨季,动物迁徙将至
37.(5分)读图中所示的地区,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C为我国古城扬州。联系所学知识,分析C城兴衰的原因。(3分)
(2)与我国北方园林相比,D处园林景观有何特色?并简要评价。(2分)
参考答案
1.B
2.D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1.我国东北地区的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降水量主要来自夏季风影响,故距海远近的差异形成降水量的差异。
2.甲地降水量丰富,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判断位于长白山区,降水量丰富故森林茂密,且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3.B
4.A
【解析】
3.根据题意可知,等值线数值越大,云量越多,天气是阴雨天气多;等值线越小,云量越少,天气是晴朗天气多。所以甲地等值线数值小于乙地,甲处晴朗天气多,气温日较差大。选择B项。
4.根据等值线“凸高为低,凸低为高”的特征可知,该地等值线弯曲是云量比周围多,根据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盛行风的作用下,多地形雨,云量大。选择A项。
5.B
6.D
7.A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图的综合分析。
5.依据图中等高线值可判定河流 ab 段应是由 b 流向 a,再根据指向标确 定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6.①处位于河谷,两侧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易受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
7.山区修建公路应与等高线走向一致,甲公路坡度较小,工程量较小,比较合理。
8.C
9.C
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为北京时间11月8日上午9时(东八区区时),而伦敦位于0时区,较东八区区时晚8个小时,故伦敦区时为8日1时。
9.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11月8日-11月14日,地球公转正逐渐接近近日点(1月初),故公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断增大。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方法: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差,东加西减;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10.B
11.D
12.A
【解析】
10.图示太阳直射点位于②即北回归线上,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则为北半球夏季,A错误;此时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B正确;黑子数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无关,C错误,此时晨昏线与极圈相切,D错误。
1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③时,即表示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则全球昼夜平分。
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④时,即表示冬至日,地球公转接近近日点,故公转速度较快,并逐渐加快,A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地理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和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等内容。
13.A
14.D
【解析】
13.结合图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可判断: C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接近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A位置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判断为冬至日,接近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故选A项。
14.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地轴成66.5°夹角,A错误;地球公转自西向东,B错误。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为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C错误。地球公转时,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公转和读图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公转轨道图上的二分二至日判断方法和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况;属于常规考点。
15.C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图示的气温、降水量的分布信息判断:①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下,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故判断为温带季风气候;②图最低月温在15°C以上,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判断为热带草原气候;③图最低月温在0°C以上,雨热同期,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图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16.结合上题分析,①温带季风气候只分布于北半球,A错误;②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于南北纬10°--20°之间,B正确;③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30°—40°的大陆东岸,C错误;④为地中海气候,分布于30°—40°的大陆西岸,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和分布规律。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利用气温、降水量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和全球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17.B
18.A
【解析】
试题分析:
17.根据图示气压值d>c>b,即图示b为低压中心,则a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若位于北半球,则地转偏向力向右偏,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结合指向标判断风向为西北风;若位于南半球,则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最终形成的风向为东南风。
18.若为近地面,则b处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①处为低压槽可能形成锋面,多阴雨天气,而d处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②处为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
考点:本题考查等压线与风向、热力环流的应用等内容。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高空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利用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方向的差异判断高低气压中心周围的风向;并掌握高、低压中心及附近的天气状况。
19.D
20.C
【解析】
试题分析:
19.根据图示水平气流由四周向中心符合,判断中心为低压,则按其气流运动方向称为气旋;图示风向向右偏,故判断位于北半球。
20.直接可根据图示判断,其东部盛行东南风。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高压、低压和气旋、反气旋的关系;并结合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即可分析。注意从图示的提取信息。
21.C
22.C
【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运用能力(自然带)。
2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自然带呈东南-西北方向延伸自然带数量的变化与水分关系密切。
22.该地区水汽主要来自于太平洋湿润期,水汽增加自然带数目增多,森林草原农牧业带扩大。但要注意合理开发营建防护林避免沙漠扩张。
23.D
24.D
25.C
【解析】本题考查资料分析能力(我国的区域差异)。
23.根据在山地南坡两坡的降水量的分布: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且总体降水量小,故判断为西北地区的天山;
24.该山地所在的省为新疆,根据水平自然带的分布该省区位于内陆地区,离海远,故为干旱地区,为荒漠带;
25.图示降水变化最小即降水量线最平处,对应到高度曲线读海拔约为南坡600---1600M之间,故选C项。
26.A
27.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带的分布。
26.从B地到A地的自然景观变化呈南北有规律的变化为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故选A项。
27.从C地到D地自然景观变化呈东西方向由沿海向内陆的递变,主要由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的减少而形成。故选C项。
28.A
29.B
30. D
31.C
32.B
33.(1)山顶; 西侧低处坡缓,高处坡陡。东坡与此相反。(3分)
(2)C (1分)
(3) ④ ③ (2分)
(4) A 位于峡谷,建坝工程量小,上游有广阔的集水区域。(3分)
(5)从等高线数值看,山头是一个湖泊,火山喷发,火山口积水而成,因而D处是火山(2分)
34.(1)(20°S,120°W)(1分) (2)东南 (1分) (3)西南 (1分)
(4)D (1分) (5)P地夜长大于M地夜(1分) (6)从20oS向南北两侧递减 (1分)
【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判断。(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0°S? 120°W。(2)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东南方向。(3)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地位于M的东北方向。(4)根据太阳直射20°S可知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但不能判断昼长的变化;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根据120°W为12时,计算60°E为0时,180°为8时,故新的一天占8个时区,故范围小于旧的一天。(5)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故P点昼短夜长,而M点昼长夜短。故P地夜长大于M地。(6)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S,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35.(1)南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 (2)甲 丙
(3)丙地在南纬30度以南地区的陆地面积小。
(4)该气候类型丁地笔乙地大得多 ,乙地近海地区有南北走向的高大山峰阻挡,西 风只能影响山脉以西的狭长沿海地区。
(5)该海域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浪小。冬季受西风带影响,风浪大。
【解析】(1)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都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o--40o之间的大陆西岸(2)华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季在夏季,地中海气候是冬季多雨,所以应该是位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位置。(3)由轮廓可知,该地是非洲大陆,非洲南半球的最南端,由于大陆纬度不超过35°S,所以范围小。(4)本题考查气候分布的影响因素,乙位于北美大陆的西海岸,受高山的阻挡,范围小,丁在盛行西风夫人作用下,影响范围大。(5)本题考查冬夏季节,对气候的影响因素不同,导致对该地的航海影响不同。
36.(1)7 A地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
(2) M地受暖流影响,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且处于迎风坡;
(3)红海扩大,地中海缩小;理由:红海是非洲板块和亚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4)D
37.
(1)C城为扬州,历史上由于扬州位于大运河与长江航道交汇处,大运河和长江是我国重要的运输通道,这里运输繁忙,有大量的人流、物流在此集散,形成了当时最为繁华的城市。由于大运河淤塞以及铁路及海上交通的发展,这里的交通区位优势逐渐被其他城市所取代,近代该城经济发展缓慢。(3分)
(2)该处园林是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的规模小,布局精巧,建筑色彩素淡,以黑色为主色调,既适合园林主人闲适宁静的心理需要,又与江南水乡风光、湿润气候融为一体。(2分)
【解析】长江夏季水量大,水循环活跃。A为我国舟山渔场,渔业资源丰富。C为扬州,其发展与大运河有关。D为苏州园林,代表我国南方园林特色。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美国《科学》杂志称赞温家宝重视科学以及大力支持基础科学研究。我国已确立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要加快推进这一进程,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高度重视科技、重视人才。 弘扬科学精神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科学精神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③只要坚持科学精神就能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④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数量: ( )
①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例????? ②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例
③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④与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例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中国空军从俄罗斯进口了5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米格31战斗机,在试飞的过程中中国飞行员发现了这种战斗机有许多不适合中国人特点的设计。于是有些专家提出停止使用这些战斗机;而另外一些专家则认为这种飞机先进,坚持要使用原机型;后来中央军委决定将两者的理由进行总结,对战斗机进行了必要的改装,最终被我国飞行员完全接受。中央军委这个决定反映的哲学原理的本质含义是
A.将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
B对事物的纯粹否定
C对事物的纯粹肯定
D对事物既克服又保留
4.下列关于商品、劳动产品、物品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所有物品都是劳动产品 ②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③凡劳动产品和物品都是商品 ④凡商品都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都是有用的物品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5.文化创新注意的问题主要是
A.社会实践 B.交流、融合
C.继承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6.两岸“三通”基本实现,标志着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正确轨道并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这必将有利于
①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②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台湾地区的稳定和发展④遏止“台独”的分裂活动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7.信息产业连续两年成为我国的第一支柱产业,手机短信成为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手机短信( )
A.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B.是用来交换信息的,不是劳动产品
C.是用来交换的物质产品 D.是精神产品,不是用来交换的
8.国家重视重点工程的建设,其理论依据之一是()
A.解决主要矛盾对于处理全局问题有关键性作用
B.解决主要矛盾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
C.解决了主要矛盾,也就等于解决了次要矛盾
D.矛盾主要方面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9.2012年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7.8%。假如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总额基本不变,食品类价格长期走高,则恩格尔系数的走向是 A.不变 B.上升
C.下降 D.可能上升、可能下降
10.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国家粮食安全”,要求各级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体现了
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
③党对国家的政治领导
④党的经济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针对巴以新一轮冲突,中国政府在第一时间表示了对局势的关切,呼吁有关各方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有关问题。这表明我国政府( )
A.坚定地维护我国独立和主权
B.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态度和对策
C.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D.已成为国际社会中起决定作用的一极
12.没有人脑肯定没有意识,有了人脑也不一定有意识。对这一观点的正确解释是
A、意识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
B、人脑可以产生意识,但必须是健康的人脑
C、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D、人脑的立场、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等各有不同
13.在西部大开发中,绝不能一哄而起、遍地开发;绝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绝不能搞花架子。这三个“绝不能”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意识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积极作用
B.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意识的能动性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D.只有搞好西部大开发,才能实现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14.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这是我国规范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规章。《规定》明确了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包括通过互联网登载新闻信息、提供时政类电子公告服务和向公众发送时政类通讯信息。这些信息是商品,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
A.信息能够提供便捷服务
B.信息具有交换价值
C.信息对用户具有使用价值
D.搜集整理发布信息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15.恩格斯认为,推动哲学家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个观点说明
A.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D.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16.201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5周年。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通过改革。所谓改革是指
①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②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④彻底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11月23日举行的APEC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与会者普遍认为面对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除非人类认识到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 ( )
A.必须尽快地创造和利用自然规律
B.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C.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变化
D.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8.2016年夏季奥运会主办地在丹麦哥本哈根揭晓,经过三轮投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最终获得主办权,成为了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奥林匹克精神体现了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世界而努力。这表明
A.意识有时具有决定性意义
B.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它能为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和平的世界发挥重要作用
C.只要坚持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精神,就能战胜困难,夺取胜利
D.奥林匹克运动的理念和精神是各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
19.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发出通知,要进一步落实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我国,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直接表明( )
A.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能够和睦相处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C.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遵守宪法和法律
D.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20.、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1.下列对“文化”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②文化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④文化是与自然相对而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④
22.目前我国人口已超过13亿,众多的人口使得我国资源相对短缺,人均GDP相对落后.早在1957年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就预见到了这一点,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他主张计划生育,避免人口的无节制增长。但他的主张却遭到批判。52年后的今天,客观事实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之前《新人口论》惨遭批判,而现在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这一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23.春晚节目《不差钱》和参与该节目演出的小沈阳,在获得赞誉的同时,也有人对该节目以及对小沈阳本人颇有微词。下列选项与此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C.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D.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24.为预防和制止价格垄断行为,保护公平竞争,200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反价格垄断规定》,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09年9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这样做是因为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②市场配置资源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 ④具备公平、公平的市场秩序,市场才能合理配置资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5.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21次全体会议上,巴西的里约热内卢最终获胜,将成为第一个主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城市。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与诸多的国际组织共同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是:
①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 ②可以促进主权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交流、协调和合作 ③调停和解决国际政治冲突和经济纠纷 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6.建国60周年献礼歌曲《国家》有“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下列名言与歌词所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 )
A.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轻者重之端,小者大之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7.有位名人说:“我们生活在许多时代、风格与文化的积累中”。这句话表明
A.传统文化是历史包袱 B.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C.只要有继承就有发展 D.文化积累随处可见
28.拉丁美洲名言“魔鬼总把自己隐藏在十字架下”说明的哲理是
A事物有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B事物有真相和假象之分
C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反映
D假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
29.端午节,民间有在屋中贴五毒图的民俗,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种民俗表明 ( )
A.人们战胜自然,征服自然的美好愿望
B.人们改造自然物必须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
C.仅凭主观愿望是可以改变客观现实的
D.唯心主义对指导人们改造自然有积极作用
30.《江苏省依法行政考核办法》颁布,用政府规章对依法行政考核进行规范,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该《办法》要求行政考核采取日常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群众评议与专业部门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的外部评议占20%这一规定体现了
①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③我国行政监督体系逐步健全 ④人民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31.坚持“两分法”中的“两”指的是?
A.优点和缺点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C.矛盾双方
D.矛盾双方及其对立和统一?
32.国家主席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并将采取切实行动稳步建立____关系。
A.政治经济伙伴? ?B.战略协作伙伴??
C.全面合作伙伴???D.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
33.有个人要自尽,来到悬崖顶。崖顶遍地岩石,只有一株树,树说:“我的命苦,食无土壤,渴无水源,我想死。但是我头上有个喜鹊鸟巢,要是我不在,那两只喜鹊可咋办呢?”人听罢,就从崖边退了回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①从整体着眼,树立全局意识 ②人生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④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 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34.由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2008年全世界自然灾害频繁,干旱.洪水.飓风.地震等极端天气状况比以往更为严重。据此,有人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人们只有服从它。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以上观点的认识。
35.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提出要“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明确“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你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有何建议?(10分)
36.材料一:江苏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近1600年历史,被公认为“东方瑰宝”,“中华一绝”。2009年9月,中国南京云锦织造技艺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市政府非常重视保护南京云锦,为保护南京云锦采取了多项措施。
(1)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南京市政府保护南京云锦的意义?(10分)
37.材料一: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90岁生日。光阴似箭,岁月如梭,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又一大批像方志敏、沈浩等党的优秀儿女,也严惩了少数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材料二:胡锦涛总书记在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必须始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把走科学发展道路、加快发展作为解决新疆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更好凝聚到科学发展上来。
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些哲理?(6分)
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论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6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③表述过于绝对。只能说坚持科学精神有利于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2.A
3.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辨证否定原理本质含义的把握。辨证的否定又称扬弃,它的本质含义就是既克服又保留,所以D是正确答案。B是题干中提到的第一种专家意见,C则是题干中第二种专家意见,这两种意见都是对辨证否定的片面理解,因此被排除。A是对辨证否定本质含义的歪曲理解,故而要排除。
4.D
5.C
【解析】本题是在考察文化创新时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故而只能选择C
6.D
7.A
【解析】该题旨在考查对“手机短信”这一新商品的认识。电信公司提供的手机短信服务是一种劳动产品,又是有偿地用来交换的,因此A项正确。手机短信是劳动产品,故不选B项。手机短信是精神产品,故不选C项。短信是客户与电信公司之间的交换,故不选D项。
8.A
【解析】重点工程是我国工作的重点,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矛盾。重视重点工程的建设,就是解决主要矛盾。A项正确指出了主要矛盾的作用,应入选。B、C两项表述本身有误,应排除。一些学生误选B项,关键是没有搞清承认矛盾、善于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才是解决一切矛盾的前提。D项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混淆,不选。
9.B
10.A
【解析】党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要求”突出体现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党保护粮食安全,维护人民的利益,体现了党最能够代表人民的利益;党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来保护耕地,保护粮食安全,体现了党的政治领导。因此,①②③是符合题意的。
11.C
【解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2.A
13.B
【解析】C项说法没看到错误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阻碍作用。
14.D
【解析】在对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上也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并可以用于交换,即商品的价值;它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所以D项正确。
15.A
16.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属于识记题,改革并不是彻底改变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故④错误,选B项。
17.D
18.B
【解析】本题考查价值观的作用。奥林匹克精神作为一种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AC项夸大了意识,价值观的作用,D项表述错误。选B项。
19.B
20.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畏天命”中的“天”和“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中的“天”都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所以选择D。
21.C
22.D
【解析】实践证明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是正确的
23.D
24.B
【解析】价格垄断是市场调节自发性的表现,①正确。②说法太笼统,不加条件地说市场配置资源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错误的。题干不反映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联系,③排除。
25.C
26.A
【解析】材料中歌曲体现的哲理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部分离不开整体,与A的哲理相同,B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C体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体现正确的价值观。
27.B
28.B
29.A
【解析】贴五毒图只是表达人们“辟恶除邪”,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愿望,A正确。CD否认了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的客观性为前提。B与材料无关。
30.A
【解析】审题是关键,本题行为主体是政府,故排除②④,选A。
31.D 
【解析】坚持两分法、两点论,是指既要看到事物的这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的那一面,既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对立,又要分析两方面之间的统一。
32.A
33.B
【解析】寓言树在困境中还想到树上的喜鹊,在赞扬树的无私,告诉我们②③,①④与题干无关。
34.(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具有不可抗拒性。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基础上改变规律作用的形式和条件,造福于人类。
(3)题目中的观点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正确的,而认为人们只能服从规律,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错误的有害的。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35.(1)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转变,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3)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环境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亦可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36.(1)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云锦不仅是南京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和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云锦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意义。②保护好文化遗产,有利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我们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③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保护南京云锦,有利更好地开发利用,促进南京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2)①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②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增强文化软实力;③有利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④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⑤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7.(1)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体现了这一点(2分)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涌现出一大批又一批党的优秀儿女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少数腐败分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就体现了这一点。(2分)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经过艰难曲折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就体现了这一点。(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要坚持把中央的决策部署同新疆实际紧密结合起来。(2分)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分) ③坚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需要新疆人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2分)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
1.长方体的三条侧棱长的比1:2:3,全面积是88,则长方体的体积是
2.已知各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如果,则=
3.cos390o+sin2540o+tan60o=_____________。
4.,则______________
5.若a>b>0,则 (用“>”,“<”,“=”填空)
6.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6,AD=4,AA1=3,分别过BC、A1D1的两个平行截面将长方体分成三部份,其体积分别记为V1=VAEA1-DFD1,V2=VEBE1A1-FCF1D1, V3=V B1E1BC1F1C,若V1∶V2∶V3=1∶4∶1,则截面A1EFD1的面积为___________.
7.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___。
8.若项的系数是 。
9. 已知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为的中点,P是平面内的动点,且满足条件,则动点P在平面内形成的轨迹是 ▲ .
10.一个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R的圆的一半,则它的体积为—————————————
11.已知函数,若函数有3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2.如图,网格纸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在其上用粗线画出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多面体最长的一条棱的长为 .
13.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2DC=2,∠DAB=60°,E为AB的中点,将△ADE与△BEC分别沿ED、EC向上折起,使A、B重合于点P,则三棱锥P-DCE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
14.是空间两条不同直线,是两个不同平面,下面有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真命题的编号是 ;(写出所有真命题的编号)
二、解答题
15.已知函数在时取得最大值4.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求的解析式;
(3)?若(α?+)=,求sinα.
16.已知复数满足: 求的值.
17.已知二次函数满足条件
且方程有等根
(1)求
(2)是否存在实数,使得函数在定义域为值域为。如果存在,求出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
18.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
(Ⅰ)求证:平面BCD;
(Ⅱ)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
(Ⅲ)求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19.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菱形,∠BCD=60°,点E是BC边的中点,AC与DE交于点O,PO⊥平面ABCD.
(Ⅰ)求证:PD⊥BC;
(Ⅱ)若AB=6,PC=6,求二面角P-AD-C的大小;
(Ⅲ)在(Ⅱ)的条件下,求异面直线PB与DE所成角的余弦值.
20.如图,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2,E、F分别是、的中点,过、E、F作平面交于G..
(Ⅰ)求证:∥;
(Ⅱ)求二面角的余弦值;
(Ⅲ)求正方体被平面所截得的几何体的体积.
参考答案
1.48
2.57
3.
4.
5.>
6.
【解析】V1∶V2∶V3=1∶4∶1,又棱柱AEA1-DFD1,EBE1A1-FCF1D1,B1E1B-C1F1C的高相等,?
∴S△A1AE∶SA1-EBE1∶S△BB1E1=1∶4∶1.
∴,
即.∴AE=2.
在Rt△A1AE中,,
∴截面A1EFD1的面积为.
7.
8.36
9.圆
10.
【解析】
试题分析:依题意有该圆锥母线长为R,则底面周长为,设圆锥底面圆的半径为,则,所以,所以该圆锥的高为,所以该圆锥的体积为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圆锥的母线、底面圆的半径、圆锥的高之间的关系和圆锥体积的求法,考查学生的运算求解能力.
点评:对于圆锥而言,圆锥的母线、底面圆的半径、圆锥的高和侧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是应该重点掌握的内容,要准确掌握,灵活应用.
11.
【解析】
试题分析:当时,,当时,,结合图象可知,要使函数有3个零点,也就是的图象与直线有3个交点,所以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零点个数的判断,考查学生利用函数图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转化问题的能力.
点评:这种类型的题目要借助图象,把求零点个数问题转化为求两函数图象交点个数的问题,要充分注重数形结合的应用.
12.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四棱锥的底面是一个正方形,边长是2,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和底面垂直,且这条侧棱长是2,这样在所有的棱中,连接与底面垂直的侧棱的顶点与相对的底面的顶点的侧棱是最长的长度是。
考点:三视图。
点评:本题考查由三视图还原几何体,所给的是一个典型的四棱锥,注意观察三视图,看出四棱锥的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
13.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折成的图形为棱长为1的正三棱锥,可以把该三棱锥看成由棱长为的正方体的面对角线构成的三棱锥,所以该三棱锥的外接球也就是该正方体的外接球,此时正方体的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的直径,所以半径为,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由平面图形向立体图形转化的折叠问题以及三棱锥的外接球问题以及球的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转化能力以及运算求解能力.
点评: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将该三棱锥放在了正方体中,这样求外接球的半径就方便的多了,这种方法值得应用.
14.①、④.
【解析】四个命题:①,为真命题;②,为假命题;③为假命题; ④为真命题,
所以真命题的编号是①、④.
【答案】
,,,,.
16.
【解析】本试题主要是考查了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的运用。
解:设,而即
则 ……………6分
……12
17.(1)解:由题意得 ………………4分
解得 ………………6分
(2),对称轴为x=1,最大值为…………8分
函数在定义域为值域为
……………………10分
18.⑴证明:见解析; (2) . (3) .
【解析】(1)因为AB=AD,O为BD的中点,所以下面再根据勾股定理证即可.
(II)先找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解本小题的关键.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BC的中点知,∴ 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然后再把角放在三角形OEM中求解即可.
(III)本小题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可以利用体积法求解.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
然后根据求解.
⑴证明:连结OC … 1分
,. ……… 2分
在中,由已知可得 … 3分
而, … 4分
即 ……… 5分
∴平面. ……… 6分
方法一:⑵解: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BC的中点知,
∴ 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8分
在中,
是直角斜边AC上的中线,∴ ……………9分
∴ ………… 10分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11分
⑶.解:设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 , …12分
在中,,,而,.
∴,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为…14分
方法二:(2)解:以O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9分
∴ 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0分
(3)解:设平面ACD的法向量为则
,∴,
令得是平面ACD的一个法向量.又
∴点E到平面ACD的距离 .…14分
19.解:解法一:(Ⅰ)在菱形ABCD中,连接DB,则△BCD是等边三角形.
∵点E是BC边的中点
∴DE⊥BC.
∵PO⊥平面ABCD,
∴OD是斜线PD在底面ABCD内的射影.
∴PD⊥BC. (4分)
(Ⅱ)由(Ⅰ)知DE⊥BC,
菱形ABCD中,AD∥BC,
∴DE⊥AD.
又∵PO⊥平面ABCD,DE是PD在平面ABCD的射影,
∴PD⊥AD.
∴∠PDO为二面角P-AD-C的平面角.
在菱形ABCD中,AD⊥DE,由(1)知,△BCD为等边三角形,
∵点E是BC边的中点,AC与BD互相平分,
∴点O是△BCD重心.
∵AB=6,
又∵在等边△BDC中,
DO=DE=·BC=×6=6.
∴OC=OD=6.
∵PC=6,∴PO=6.
∴在Rt△POD中,tan∠PDO===1.
∴∠PDO=.
∴二面角P-AD-C的大小为. (9分)
(Ⅲ)取AD中点H,连接HB,HP.
则HB∥DE.
∴HB与PB所成角即是DE与PB所成角.
连接OH,OB.
∵PO⊥平面ABCD,OH,OB?平面ABCD,
∴PO⊥OH,PO⊥OB.
在Rt△DOH中,HD=3,OD=6,
∴OH=3.
在Rt△PHO中,PH==.
在Rt△POB中,OB=OC=6,PB==6.
由(Ⅱ)可知DE=HB=9.
设HB与PB所成角为α,
则cosα==.
∴异面直线PB、D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3分)
解法二:(Ⅰ)同解法一; (4分)
(Ⅱ)过点O作AD平行线交AB于F,以点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的坐标系.
∴A(6,-6,0),B(3,3,0),C(-3,3,0),
D(0,-6,0),P(0,0,6).
∴=(-6,0,0),=(0,-6,-6).
设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s=(a,m,n).



不妨取s=(0,-1,1).
∵=(0,0,6)是平面ADC的一个法向量,
∴cos〈s,〉==.
∴二面角P-AD-C的大小为. (9分)
(Ⅲ)由已知,可得点E(0,3,0).
∴=(3,3,-6),=(0,9,0).
∴cos〈,〉==.
即异面直线PB、DE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0.
(Ⅰ)证明见解析, (Ⅱ)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Ⅲ)
【解析】
(Ⅰ)证明:在正方体中,∵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3分
(Ⅱ)解:如图,以D为原点分别以DA、DC、DD1为
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
D1(0,0,2),E(2,1,2),F(0,2,1),
∴,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由,和,得,
取,得,,∴ -----------------------------6分
又平面的法向量为(0,0,2)
故;
∴截面与底面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9分
(Ⅲ)解:设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V,
∵~,,,
∴,,
∴,
--------------------------11分
故V棱台

∴V=V正方体-V棱台. ------------------14分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有关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增大;处于失重状态时,所受重力减小
B.竖直上抛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C.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上升过程
D.在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升降机中出现失重现象时,升降机一定处于下降过程
2.如图,在一根张紧的水平绳上,悬挂有 a、b、c、d、e五个单摆,让a摆略偏离平衡位置后无初速释放,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振动;接着其余各摆也开始振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各摆的振动周期与a摆相同
B.各摆的振幅大小不同,c摆的振幅最大
C.各摆的振动周期不同,c摆的周期最长
D.各摆均做自由振动
3.在前不久刚结束的“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上海2011”中, 中国跳水队包揽全部10枚金牌. 现假设一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进人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g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
A.他的动能减少了 Fh B.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
C. 他的机械能减少了(F-mg)h D.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Fh
4.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弹簧原长为20cm,劲度系数k=200N/m.现用竖直向下的力将弹簧压缩到10cm后用细线栓住,此时在弹簧上端放置质量为0.5kg的物块.在烧断细线的瞬间
A.物块的速度为零
B.物块的加速度为零
C.物块的加速度为10m/s2,方向竖直向下
D.物块的加速度为30m/s2,方向竖直向上
5.如图所示,水塔中水面距地面高H,水龙头距地面高h,
水龙头受到水的压强是 ( )
A.ρ水gH B.ρ水gh
C.ρ水g(H-h) D.ρ水g(H+h)
6.如图所示,某段滑雪雪道倾角为30°,总质量为m(包括雪具在内)的滑雪运动员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雪道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 g.在他从上向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mgh
C.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mgh
D.下滑过程中系统减少的机械能为 mgh
7.如图所示,一块质量为M的木板停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板的左端有挡板,挡板上固定一个小弹簧。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以水平速度υ0从木板的右端开始向左运动,与弹簧碰撞后(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最终又恰好停在木板的右端。根据上述情景和已知量,可以求出
A.弹簧的劲度系数
B.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C.木板和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D.木板和小物块组成的系统最终损失的机械能
8.如图12-3所示,磁带录音机既可用作录音,也可用作放音,其主要部件为可匀速行进的磁带a和绕有线圈的磁头b,不论是录音或放音过程,磁带或磁隙软铁会存在磁化现象.下面对于它们在录音、放音过程中主要工作原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放音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录音的主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B、录音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放音的主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C、放音和录音的主要原理都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D、录音和放音的主要原理都是电磁感应
9.如图所示,宽h=4cm的有界匀强磁场,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内,现有一群正粒子从O点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进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均为r=10cm,则( )
A.右边界:-8cmB.右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
C.左边界:y>8cm有粒子射出
D.左边界:0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实验题
10.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所给的其它器材有:
A.电压表:0~3~15V
B.电流表:0~0.6~3A
C.变阻器R1(20Ω,1A)
D.变阻器R2(1000Ω,0.1A)
E.电键S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 ;变阻器应选用 (标明变阻器代号);
(2)根据实验要求画出电路图;
(3)实验测得的6组数据已在U-I图中标出,如图所示。请你根据数据点位置完成U-I图线,并由图线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保留3位有效数字)
11.(6分)描绘电场中的等势线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在实验过程中,要把复写纸、导电纸、白纸铺放在木板上,它们的顺序自上而下是:① ② ③
(2)如果以a、b两个电极的连线为x轴,以a、b连线的中垂线为y轴,并将一个探针固定置于y轴上的某一点,合上开关S,而将另一个探针由b电极处沿x轴正方向移到a电极的过程中,灵敏电流表G的指针与零刻度夹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将字母代号填写在横线上)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三、计算题
12.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带电量为+q,用绝缘细线悬挂在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平衡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成30°角,重力加速度为g.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13.有同学利用如图的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竖直木板上铺有白纸,固定两个光滑的滑轮A和B,将绳子打一个结点O,每个勾码的重量相等,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根据勾码个数读出三根据绳子的拉力TOA、TOA和TOA,回答下列问题:
(1)改变勾码个数,实验能完成的是( )
A.勾码的个数N1=N2=2,N3=4
B.勾码的个数N1=N3=3,N2=4
C.勾码的个数N1=N2=N3=4
D.勾码的个数N1=3,N2=4,N3=5
(2)在拆下勾码和绳子前,最重要的一个步骤是( )
A.标记结点O的位置,并记录OA、OB、OC三段绳子的方向.
B.量出OA、OB、OC三段绳子的长度
C.用量角器量出三根绳子之间的夹角
D.用天平测出勾码的质量
(3)在作图时,你认为下图中图 是正确的.(填“甲”或“乙”)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8.0×10-25kg,电荷量为q=1.6×10-15C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处沿xOy平面射入第一象限内,且与x方向夹角大于等于300的范围内,粒子射入时的速度方向不同,但大小均为v0=2.0×107m/s.现在某一区域内加一方向向里且垂直于xOy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0.1T,若这些粒子穿过磁场后都能射到与y轴平行的荧光屏MN上,并且当把荧光屏MN向左移动时,屏上光斑长度和位置保持不变。求:
(1) 粒子从y轴穿过的范围;
(2) 荧光屏上光斑的长度;
(3) 从最高点和最低点打到荧光屏MN上的粒子运动的时间差。
(4)画出所加磁场的最小范围(用斜线表示)
参考答案
1.B
【解析】当物体处于超重与失重状态时,实重不变,改变的只是视重,故A选项错误;竖直上抛物体只受重力,即a=g,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B选项正确;超重加速度向上有两种状态,向上加速运动或向下减速运动。失重加速度向下也有两种运动状态,向下加速运动或向上减速运动,故CD选项错误,所以本题答案为B。
思路分析: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上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当物体具有竖直向下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不管物体处于失重还是超重状态,物体的实际重力没有变化。
试题点评:本题是考查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
2.AB
3.BD
【解析】: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h的过程中,重力做功mgh,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mgh,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Fh,选项BD正确AC错误。
4.AD
【解析】当弹簧被压缩到10cm时,弹簧的弹力为,细线烧断的瞬间物体的速度还来不及改变,所以物体的速度为零,A正确,此瞬间物体受到弹簧向上的弹力,竖直向下的重力,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方向竖直向上,D正确。
5.C
【解析】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中的h为某点与液面的距离
点评:液体压强由液体密度和深度决定
6.BD
【解析】运动员下落过程中还要受到摩擦力,所以减小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动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A错误,因为加速度为 g,所以合力为,在合力方向发生为位移为2h,所以运动员获得的动能为 mgh,B正确,运动员克服摩擦力做功为,B错误,D正确。
7.BD
【解析】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专题:计算题.
分析:M与m构成的系统不受外力,系统动量守恒,可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出木块滑动到最左端时系统的速度以及最终木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时的速度;系统产生的热量可以用公式Q=f△S求解,当木块滑到最左端时,弹性势能最大,结合能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解答:解:小木块m与长木板M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设小木块滑到最左端和最右端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量守恒定律,
小木块从开始位置滑动到最左端的过程,
mv0=(m+M)v1
小木块从开始位置滑动到最后相对长木板静止过程,
mv0=(m+M)v2
解得v1=?????????? ①
v2=????????? ②
小木块滑动到最左端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Epm+Q+(m+M)v2=mv2 ③
Q=fL?????????????? ④
小木块从开始滑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
Q′+(m+M)v2=mv2???⑤
Q′=f(2L)??????? ⑥
由①~⑥式,可以解出Epm、Q′,故BD正确;
由于缺少弹簧的压缩量和木板长度,无法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滑动摩擦力,故AC错误;
故选BD.
点评: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不涉及中间过程,故对于复杂的运动特别方便,可以大大简化解题过程;同时要注意动量守恒定律经常与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结合使用!
8.A
【解析】录音是声音信号通过话筒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再通过磁头转化为磁信号记录在磁带上的过程,所以录音的过程主要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放音是记录在磁带上的磁信号通过绕在磁头上的线圈产生感应电流,转化为电信号,然后电信号再通过扬声器转变为声音信号,所以放音过程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
9.AD
【解析】画出粒子偏转的几个可能轨迹
当速度方向竖直向下时,打在右端的距离最远,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最远距离为8cm,当带电粒子速度斜向上与右边界相切时,打在右边界横轴以上的距离最远,由几何关系可知,最远距离为8cm,A对;当带电粒子与右边界相切时是打在左边界距离最远的临界值,此时左边界坐标为16cm,D对;
10.(1) 0—0.6A ;(2)(电路图略2分) 0—3V ; R1 ;
(3) 1.50 ; 0.500 ;
11.(1)①导电纸 ② 复写纸 ③ 白纸;(2)D
【解析】根据导电纸描绘出等式点,通过复写纸显示到白纸上,所以顺序为①导电纸 ② 复写纸 ③ 白纸;
思路分析:根据导电纸描绘出等式点,通过复写纸显示到白纸上,
试题点评:
12.
【解析】对小球,由平衡条件得
水平方向: ① (4分)
竖直方向: ② (4分)
解得:
13.(1)BCD ;(2)A ;(3)甲
【解析】(1)A组中N1=N2=2时,只有当两力同向时,其合力才为4,显然是无法完成实验的,其余的三组均可以满足三力平衡;
(2)三力的大小可以直接用钩码的个数代替,故无需测出其质量,故只要记下结点O的位置及三力的方向即可;
(3)F3显然应该是竖直向下的,F1、F2所做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因为误差的原因不一定严格的竖直向上和F3平衡.
本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但基本原理还是一样的,故要求同学理解此实验的原理和数据处理方法.
14.(1) 0---R (2)=(1+) R (3) t=(+0. 5)×10-8S
(4)
【解析】设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R=0.1m (2分)
当把荧光屏MN向左移动时,屏上光斑长度和位置保持不变,说明电子出射方向平行,都沿-x方向,所加磁场为圆形,半径为R=0.1。 (1分)
(1)电子从y轴穿过的范围 :
初速度沿y轴正方向的粒子直接过y轴 (1分)
速度方向在与x方向成300的粒子,转过的角OO2A 为1200, (2分)
粒子从y轴穿过的范围 0---R (1分)
(2)如图所示,初速度沿y轴正方向的粒子, yC=R (1分)
速度方向在与x方向成300的粒子,转过的圆心角OO2B为1500 O2OA==300
yB=R+Rcosθ (2分)
荧光屏上光斑的长度 (1+) R (2分)
(3)例子旋转的周期 T===×10-8S (1分)
在磁场中的时间差 t1= T (1分)
出磁场后,打到荧光屏的时间差 t2= (1分)
从最高点和最低点打到荧光屏MN上的粒子运动的时间差。
t= t1- t2=(+0. 5)×10-8S (1分)
(4)范围见答案图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哪个层次 (  )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B.由DNA以及蛋白质构成
C.是染色质经高度螺旋化形成的
D.所有生物都有染色体
3.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赛尔和琳达·巴克,以表彰两人在气味受体和嗅觉系统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贡献。右图为嗅觉受体细胞膜的模式图,下列对该图描述错误的是
A.②为蛋白质分子,可作为气味受体
B.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C.②的特异性最终是由遗传性决定的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为受体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哪项功能无关( )
A.细胞识别 B.免疫反应 C.信息交流 D.离子出入
5.下列结构和物质中,原核生物细胞和真核生物细胞中都存在的是:( )
①核膜②核糖体 ③高尔基体 ④ATP合成酶 ⑤细胞膜 ⑥RNA聚合酶 ⑦DNA解旋酶
A.①②④⑤⑦ B.②④⑤⑥⑦ C.②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⑥⑦
6.下列概念除哪项外,均可用右图来表示
A.1表示固醇,2~4分别表示脂质、磷脂、性激素
B.1表示核糖核苷酸,2~4分别表示含氮碱基、核糖、磷酸
C.1表示原生质层,2~4分别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D.1表示生物膜系统,2~4分别表示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核膜
7.下图细胞的细胞质内含有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A.糖元和RNA B.糖元和DNA
C.淀粉和RNA D.淀粉和DNA
8.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所有细胞内都含有糖原?????
B.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和分化?
C.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
D.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都能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
9.下列物质中,一定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①性激素 ②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③抗体 ④神经递质
⑤脂肪酶 ⑥胰岛素 ⑦纤维素 ⑧载体
A.①②③④⑤⑥⑧ B. ②③④⑥⑧ C.①③④⑤⑦⑧ D. ②③⑤⑥⑧
10.通过显微技术破坏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培养几天后,再观察该根尖细胞,预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
A.细胞停止分裂 B.产生多核细胞 C.正常分裂 D.不能形成纺锤体
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 不正确的是( )
A.多细胞生物体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需依赖于信号分子与细胞膜上受体的结合
B.植物根尖细胞虽无叶绿体,但用根尖细胞也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C.大分子进入细胞内要消耗能量
D.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是使细胞成为有机整体的必要条件
12.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相似
C.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D.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13.右图为人体某细胞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的示意图,图中① ⑦为不同的细胞,a 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

A.a过程是细胞的分化,b过程是细胞的增殖
B.与⑦细胞相比, ⑥细胞运输物质的效率更高
C.形成②③④细胞的过程会出现染色单体的分离
D.进入c过程的细胞凋亡主要是由于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
14.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在下列关于细胞基本共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均具有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
②ATP是所有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以核糖体作为蛋白质合成的机器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⑤遗传物质为DNA或 RNA
⑥细胞是一切生物的功能基础
A.3项 B.4项 C.5项 D.6项
15.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癌症研究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发现了一种命名为RhoGD12的基因,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他们发现带有该基因的癌细胞会失去转移能力。对该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解释是( )
A.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糖蛋白,由此阻止癌细胞入侵其他组织器官
B.当这种基因添加到癌细胞后,在癌细胞中表达并产生一种蛋白质,由此使癌细胞迅速分化为其他组织器官
C.该基因使癌细胞迅速衰老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6.生物膜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也是与许多生化反应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下列有关生物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膜与细胞内膜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膜中糖类含量高
B.线粒体内膜与外膜在成分上的区别是内膜含有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比外膜多
C.生物膜的流动性是专指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处于不断的运动状态
D.流动镶嵌模型是最完美的生物膜模型
17.选用下列哪种方法可以判定植物分生组织细胞的部位
A.有无蛋白质的合成 B.有无DNA的转录
C.有无DNA的复制 D.有无O2的消耗
18.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19.歌曲《老鼠爱大米》唱遍大江南北,大米中的淀粉在老鼠体内最终被分解成下列哪种成分才能被吸收 ( )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氨基酸 D.甘油
20.下图为哺乳动物体内细胞的某些生命活动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a具有分裂和分化的功能 B.细胞c和h中染色体数目与细胞b不同
C.细胞f中同时含有X和Y染色体 D.细胞e所示生理过程取决于膜的选择透过性
21.下列图文相符的有( )
A.图甲表示山羊呼吸耗氧量与环境温度的关系
B.图乙表示酵母菌代谢中CO2产生速率与O2浓度的关系
C.图丙表示苋菜(C4植物)植株一天内CO2吸收相对量随时间变化情况
D.图丁表示太空椒种子萌发(未长出绿叶)过程中干重变化
22.红江橙种植几年后往往容易积累病毒导致品种退化。在生产上可采用茎尖分生组织离体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脱毒的种苗,以保证该品种的品质和产量水平。这种通过分生组织离体培养获得种苗的过程不涉及细胞的
A.有丝分裂和分化
B.染色体变化和细胞全能性
C.减数分裂和配子的形成
D.DNA的复制和表达
23. mRNA之所以不能像DNA那样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理由是:
A mRNA含有尿嘧啶而不是胸腺嘧啶
B 参与mRNA核苷酸的单糖是核糖而不是脱氧核糖
C 核糖核酸的分子较小
D 在mRNA分子中核酸的排列不允许两条多核苷酸链中的含氮碱互补配对
24.转运RNA的作用是
A.传递从DNA到mRNA的遗传信息 B.传递从mRNA到rRNA的信息
C.根据密码子组成氨基酸 D.识别mRNA的反密码子
25.TATA盒在哪种细胞有?是什么场所?
A.原核细胞RNA多聚酶结合场所
B.真核细胞、DNA连接酶切下内含子
C.多细胞真核生物、RNA多聚酶结合场所
D.都对
E.都不对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甲图表示生物体内主要生命物质形成的示意图,乙图表示细胞的模式结构。请据图回答:(提示:Ⅰ过程为转录;括号内填写编号或字母)
(1)甲图中,Y是 元素。合成蛋白质的直接模板是( ) 。
(2)乙图细胞1的分泌物通过体液的传送作用于细胞2,体现细胞膜 功能。
(3)乙图,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兴奋只能由细胞3传到细胞4,原因是 ,神经递质的释放需穿过 层磷脂分子层。
(4)发菜细胞与细胞5的主要区别是 。
(5)具有细胞5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最可能属于 成分。若该生物的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和繁殖的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27.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5)现象及结果分析:
①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现象: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某学生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甲、乙、丙三种生物材料,其中有菠菜叶细胞、大肠杆菌和鼠的肝脏细胞。发现它们细胞内有四种结构,分别为a、b、c、d,它们具有下列特征;a、b、c均有双层膜,其中a的膜上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d为由囊状结构重叠而成,其单层膜与核膜相连。根据观察结果整理如下表,请判断出三种生物材料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存在,— —表示不存在。)
(1)三种生物材料的名称分别是:
甲是 ,乙是 ;丙是 。
(2)生物甲不具有上述细胞结构,这说明它是一种 生物,此类生物最显著特点是
,应当具有的细胞器是 。
(3)写出四种结构的名称:a 、b 、c 、d 。
29.下面是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成员所做的一系列有关植物生理的实验。甲同学根据植物体根尖的有关生命现象及探究根尖对矿质元素吸收、运输的实验数据绘制以下图示。实验数据来源为:用32p标记的矿质营养液培养某植物幼苗一段时间后,在根细胞中检测和推断32p的累积量、吸收量和运输量。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表示分裂间期的序号是_______,此时细胞内的主要变化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③过程除表示了生长现象外还表示了细胞的_______现象。
(2)生长素通常产生于分生组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你认为根尖生长素应由_______区的细胞产生,主要作用于_______区。
(3) 在研究根尖不同部位细胞对32p的累积量、吸收量和运输量的实验中,必须控制无关变量,除了保证32p离子的充分供给,还应保证根尖的_______(生理作用)正常进行。
(4)乙同学用2mo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浴上述根尖成熟区细胞,
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得到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也绘制了一张图。请据图回答:
①原生质体体积在A→B段的变化是由于: ____________ 。
②在1分钟后,处于2mol/L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和处于2mol/L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其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同是由于在实验观察的时间内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丙同学利用该植物设计了一个光合作用实验。实验前在溶液中加入破损了外膜和内膜的叶绿体及一定量的ATP和[H],然后分连续的Ⅰ、Ⅱ两个阶段,按下图所示的条件进行实验,但是图未画完,聪明的你请在下左图中帮他绘出阶段Ⅱ合成糖的速率的可能曲线。
?
?
?
?(6)爱动脑筋的丁同学突发奇想将丙同学实验中的阶段Ⅰ和阶段Ⅱ的控制条件交换一下,其他实验条件均不改变,并将实验结果绘制成曲线,他要你猜猜正确的曲线图应该是怎样的,请绘在上右图中。
30.如图为生物体内有关物质转化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过程a进行的场所是 。
(2)人体剧烈运动后,引起肌肉酸痛的物质是图中反应 生成的(填代号)。该物质不
会导致血浆pH下降的原因是 。?
(3)在植物细胞分裂末期和动物肝细胞中都存在d过程,它们的产物分别是 和 。
(4)人体内通过g过程形成的氨基酸被称为 。?
(5)胰岛素能促进的生理过程包括 (填图中字母)。
31.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A和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请据图回答:(20分)
(1)请写出图中方框①、②的元素组成。① ② 。
(2)图中a有    种,b的结构通式为     。
(3)③和④两个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和 。
(4)E具有多样性,其原因: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不同;从A分析是由于组成A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不同。
(5)同一个人的肝细胞与骨骼肌细胞相比,A (相同、不相同),D (相同、不相同),E (相同、不相同)。
(6)⑥反应的过程发生的场所是 ;若b的平均分子量为a,通过⑥反应过程形成m条肽链,经盘曲折叠构成分子量为e的E,则E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2分)
(7)若E为胰岛素,请说出参与其“生产流水线”的细胞器:_______________。(2分)
(8)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_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2.下图甲表示洋葱根尖的不同区域,图乙表示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一个细胞核中DNA的相对含量变化,图丙呈现的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某一物质的形态变化。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
(2)丙图中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期。图乙的曲线获得是选择甲图中的 (填序号)区细胞为材料。
(3)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
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
33.12.下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2)该器官CO2的释放与O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曲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 。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形成ATP的数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 倍。
参考答案
1.B
2.D
3. B
4.D
【解析】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免疫相关,离子出入与膜上载体蛋白有关,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5.B
6.A
7.A
【解析】从图示可知,无细胞壁有细胞核,所以是动物细胞,糖元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细胞中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RNA主要位于细胞质中,所以A选项正确。
8.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的有关内容。只有动物细胞才含有糖原,A错;未成熟的细胞才能进行分裂,B错;细胞都具有细胞质和细胞膜?,C正确;用健那绿给细胞染色要想观察到蓝绿色的棒状结构,不能选择绿叶细胞,D错。故本题选C。
9.D
10.B
【解析】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无高尔基体细胞中染色体复制形成子细胞核保留在一个细胞中,所以产生多核细胞,所以B选项正确。
11.A
12.C
13.C
【解析】a过程是细胞增殖,b过程是细胞分化;与⑦细胞相比,⑥细胞体积大,运输物质的效率低;形成②③④细胞的过程是有丝分裂,后期出现染色单体的分离;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
14.B
【解析】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结构,ATP是生物细胞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细胞均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场所细胞器,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内均有DNA和RNA,细胞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所以B选项正确。
15.A
【解析】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减小,使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由题可知,该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细胞扩散,那么其作用最可能是A项。
16.B
17.C
18.D
【解析】考查两种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情况,能力要求B。人体的所有体细胞都含有这两种基因;其转录都是在细胞核内完成,翻译则是在细胞质(核糖体上)内完成;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的间期而不是前期;相同的密码子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
19.B
【解析】淀粉是大分子物质,不能被吸收,只有分解成葡萄糖后才能被吸收。
20.D
21.B
【解析】图甲中的耗氧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说明不是恒温动物。图乙符合酵母菌的呼吸规律即在氧气很低时,进行无气氧呼吸,并且受氧气浓度增加而受到减弱,当氧气升高到一定浓度后转为有氧呼吸。图丙中有个驴腰形波谷,这是由于中午气温过高蒸腾作用气孔关闭造成的,是C3植物的特点,不符合C4植物特点。图丁中0~6天曲线符合太空椒种子萌发未长出绿叶的过程,从第六天后干物质增加,这是见光后的情况,不符合题意。
22. C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组织离体培养的实质是无性生殖。组织离体培养是植物组织脱分化后重新分化形成植物体的过程,是植物组织全能性的体现。期间会涉及分化和有丝分裂,而不涉及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有性生殖过程。
23.D
【解析】A、B和C都不对;某些病毒如伤瘤病毒等含双链RNA,它们的碱基组成严格地A=U, G=C,两条链(正、负链)的碱基一一配对,形成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只是RNA分子由于糖环中存在2’-OH,形成的空间结构与B型DNA的有差别,但与A型DNA的相似。D正确;mRNA都是由基因中的一条链——有义链,即模板链转录而来的,一种基因的mRNA都是同一碱基序列同一极性(方向性)的分子群,因此不可能配对成有规则的双链结构,但不排除在单链分子内通过自身回拆使得互补碱基配对成局部的双螺旋结构。
24.C
25.C
26.(1)N P (C2) mRNA
(2)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0
(4)无核膜(或有无核膜)(5)消费者 1/9
【解析】甲图中X是N元素,小分子a是氨基酸,A是蛋白质,Y是N、P元素小分子c是核苷酸,C1是DNA,C2是RNA,Ⅰ是转录,Ⅱ是翻译。A1是酶,A2是抗体,A3,血红蛋白,A4是载体,A5是胰岛素;图乙中1是细胞膜,2是细胞质,3是高尔基体,4是染色质,5是核膜,6是核仁,7是核孔,8是内质网,9是线粒体, 12是核糖体,13是中心体,细胞1是产生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细胞2是靶细胞,细胞3是神经细胞,细胞4是效应器;乙图中细胞1、2之间进行细胞交流,。细胞5一般是高等动物通常为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突触前膜内产生神经递质,突触后膜上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蛋白,神经递质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部,不穿过生物膜,根据基因频率计算,A的频率是2/3,a的频率是1/3,所以子一代中aa占1/9。
27.
①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和蛋白质 
②出现砖红色沉淀 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 
③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含蛋白质,不含糖类 
④不出现砖红色 不出现紫色 细菌细胞壁中不含糖类和蛋白质
28.
29.:⑴ ①?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分化
????? ⑵ 分生? 伸长
????? ⑶ 呼吸作用(“细胞呼吸”或“有氧呼吸”)
????? ⑷ ① 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原生质体体积缩小。
???????? ②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出现质嬖分离复原现象;而蔗糖不进入细胞,不会出现质嬖分离复原现象
????? ⑸ 如下图?????????????????????????? ⑹ 如下图
【解析】:⑴考查分生区细胞特点之一(不断分裂),再联系考查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过程的有关变化。
???? ?⑵“生长素通常产生于分生组织,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阐明了生长素的产生和作用,再根据根尖各部分的结构特点即可推知。
???? ?⑶考查根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主动运输),再思考主动运输必需的两个重要条件:运载体、能量。而能量的产生必需不断地由细胞呼吸这一生理过程来提供。
???? ?⑷ ① 外界溶液浓度比细胞液浓度高,在该段时间内水分从原生质体渗出,原生质体体积缩小。
???????? ②乙二醇逐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吸水,出现质嬖分离复原现象;而蔗糖不进入细胞,不会出现质嬖分离复原现象
???? ?⑸阶段Ⅰ 虽处于黑暗条件下,但溶液中加入破损了外膜和内膜的叶绿体(即存在暗反应有关的酶)及一定量的ATP和[H],再加上有CO2,总之具有暗反应的条件,糖的合成速率由A到B逐渐上升,的随着ATP和[H]的逐渐被消耗,由B到C逐渐下降;
??????? 阶段Ⅱ 有光照,光反应能正常进行(即有一定量的ATP和[H]产生),为暗反应提供了ATP和[H],由于环境中不提供CO2,开始是利用溶液中原有的CO2合成糖,随着CO2的消耗,糖的合成量下降直至停止。
???? ?⑹阶段Ⅰ和阶段Ⅱ的控制条件交换后:
??????? 阶段Ⅰ 无CO2,不满足暗反应条件,糖的合成速率为0;阶段Ⅱ 利用阶段Ⅰ的光反应产生的和溶液中添加的ATP和[H]来合成糖,由B到C速率上升;由C到D随着ATP和[H]被消耗,速率下降。
30. (1)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2)② 血浆中有缓冲物质(或与NaHCO3反应)?
(3)纤维素 肝糖元 (4)非必需氨基酸?
(5)c、d、h、g?
【解析】 (1)由图示物质转化关系可知,a表示光反应过程,进行场所是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
(2)人体剧烈运动,消耗大量的能量,氧气供应不足时,肌肉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3H6O3,释放能量,缓解肌肉对能量的需求,但C3H6O3是有毒物质,对肌细胞有毒害作用,会引起肌肉酸痛。C3H6O3进入血浆,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使血浆pH不会下降。?
(3)植物细胞分裂末期高尔基体活动旺盛,在其内合成纤维素形成细胞板,进一步扩展形成细胞壁,动物肝细胞中合成的多糖是肝糖元。?
(4)图中g表示氨基转换作用,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
(5)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是降低血糖含量,是通过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血糖合成糖元、血糖转化为脂肪和非必需氨基酸而实现的。
31.(共20分)
①N、P ②N (2)4、

(3) 细胞核 细胞核
(4)组成E的b(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不同(2分) 
组成A(DNA)的a(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2分)
相同,不相同 ,不相同
(6)核糖体 (e-a m)/(a-18)(2分)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2分)
(8)酶 蛋白质的结构
32.
(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前期 ③
(3)细胞分裂间期在细胞周期中持续时间长,分裂期持续时间短
33.(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有氧呼吸(3)1.5,0.1,0.07
【解析】(1)分析图中曲线,O2吸收量可代表有氧呼吸的强度,CO2释放量可代表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强度之和。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两条曲线不重合,说明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两条曲线在P点相交后重合为一条曲线,释放的CO2 和吸收的O2量相等,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3)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消耗的O2 :释放的CO2=1:6:6,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释放的CO2=1:2,当O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时,说明有氧呼吸释放的CO 2也是0.4,则无氧呼吸释放的CO 2是0.2。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0.2/2,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0.4/6,作比为1.5。再乘上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之比196.65/2870,约等于0.1。用1.5乘上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形成ATP之比2/38,约等于0.07。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Making a phone call. B. Making a visit.
C. Making an appointment.
When did the man leave the gate?
A. At about 12:00. B. At about 12:30. C. At about 1:00.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railway station. B. At a booking office. C. On a bridge.
What does the man do?
A taxi driver. B. A policeman. C. A cinema manager.
How did the woman go to school today?
A. By bike. B. By bus. C. On foot.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What will the woman do tomorrow morning?
A. Have a rest. B. Go shopping. C. Visit London.
Where are the speakers going to have lunch?
A. At home.
B. In a shopping centre.
C. In a restaurant.
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8至10题。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isn't good at English.
B. Sometimes he doesn't do his homework.
C. Sometimes he is absent from school.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n’t mentioned by the woman?
A. Reading newspapers . B. Writing diaries.
C. Talking with native speakers.
10.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Mother and son. B. Teacher and student. C. Friends.
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11至13题。
11. Where does the man get information about the apartment?
A. In a newspaper. B. On TV. C. On the radio.
12. What is true about the apartment?
A.It has two bathrooms. B. It doesn’t have chairs.
C. It is a one-bedroom apartment.
13.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 At one o’clock tomorrow afternoon.
B. At one o’clock this afternoon.
C. At two o’clock this afternoon.
请听第9段材料,回答14至17题。
14. Where will the woman go for a trip?
A. To Britain. B. To America. C. To Canada.
15. How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there?
A. By ship. B. By plane. C. By train.
1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n’s opinion?
A. People can relax if they travel by ship.
B. Air transport is safer than road transport.
C. Road transport is the safest transport.
1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sailed down the River Thames for sightseeing.
B. The woman had a trip on the Queen Blizabeth II.
C. The woman is a good sailor.
请听第10段材料,回答18至20题。
18. How many subjects did Miss Richards teach?
A. One. B. Two. C. Three.
19. In what class did the story take place?
A. Maths. B. Physics. C. Chemistry.
20. How did Miss Richards feel when the students kept silent?
A. Sad. B. Angry. C. Surprised.
二、单项选择
1.____makes some people appear astonishingly youthful while others seem much older than their actual age??
A.What it is B.What is it that?
C.What it is that D.Why it is what?
2.It will ___ time if we get things ready the day before the party.
A. earn B. share C. save D. win
3.Alice was very sorry to hear that her grandmother had _____ two days before.
A. broken off??? B. passed off
C. given away??? D. passed away
4.He was chosen _________ of the company.
A. manager B. a manager C.the manager D.as a manager
5.In the garden there are a lot of flowers ______ I don’t know the names.
A. of which B. from which C. to which D. about which
6.---Did you meet with the famous space hero, Yang Liwei?
---_____ I had come here earlier.
A. If only B. Only if C. But for D. Despite
7.Along the either side of the street _______ two lines of trees.
A. has B. have C. is D. are
8.The room is very large and only little room _____ by the new piano.
A. are taken up B. takes up C. is taken up D. is taking up
9.You know I have no for foreign languages.
A. present B. gift C. knowledge D. character
10.—Are you going to have a holiday this year?
?? —I'd love to. I can't wait to leave this place ______.??????
A. off????????????B. out????????? C. behind??????? D. over
11.Peter, perhaps John,??????????????? playing with the little dog.
A. is?? B. are?? C. were? D. seems
13. If you haven’t had enough sleep, your actions will give you _____ during the day.
A. away B. up C. in D. off
14.We have made _______great progress in the medical field, but ______ progress we have made is not enough.
A. a; a B. a; the C. /; the D. /; /
15.________ many times, he finally understood it.
A. Told B. Telling C. Having told D. Been told
三、完型填空
Fifteen percent of US teenagers aged 12 to 17 who own mobile phones have received nude(裸体)or nearly nude images of someone they know, according to a survey released on Tuesday.
Only four percent of mobile phone-owning 1 in that age group have sent sexually suggestive pictures of themselves, a practice known as "sexting," 2 the Pew Research Center’s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
The Pew survey found that girls and boys were equally as likely to have sent a suggestive picture to 3 person and 4 teenagers were more likely to have engaged in "sexting."
Eight percent of 17-year-olds with mobile phones have sent a sexually provocative(刺激的) image 5 texting and 30 percent have 6 a nude or nearly nude image on their phone.
Only four percent of 12-year-olds have sent suggestive images of 7 .
Amanda Lenhart, a senior research specialist at Pew and the author of the report, said sexually suggestive images have become a 8 of "relationship currency" for teens.
"These images are 9 as a part of or instead of sexual activity, or as a way of starting or 10 a relationship with a significant other," she said. "And they are also passed 11 to friends for their entertainment value, as a joke or for 12 ."
"The desire for risk-taking and sexual exploration during the teenage years 13 with a constant connection via mobile devices creates a 'perfect storm' for sexting," said Lenhart.
"Teenagers have always grappled with issues around sex and 14 , but their coming-of-age mistakes transgressions have never been so easily 15 and stored for others to see," she added.
The survey found that teens with unlimited text messaging plans were more likely to receive "sexts" 16 images of people they know. About 75 percent of mobile phone owning teens have unlimited plans.
Among this group, Pew said 18 percent reporting receiving "sexts" 17 with eight percent of teens on 18 data plans and three percent of teens who pay per message.
According to Pew, 58 percent of 12-year-olds own a mobile phone and 83 percent teens aged 17 19 .
Pew noted that a number of US states are grappling with how to 20 "sexting" among minors and some legislatures(立法机关) have stepped in to consider laws that would downgrade charges from felonies(重罪) to misdemeanors(轻罪).
Pew conducted telephone interviews with 800 teens aged 12 to 17 and their parents between June 26 and September 24.
( ) 1. A. teens B. adults C. students D. parents
( ) 2. A. referring to B. reporting C. saying D. according to
( ) 3. A. other B. another C. others D. the other
( ) 4. A. younger B. fewer C. older D. more
( ) 5. A. by B. in C. on D. through
( ) 6. A. accepted B. received C. sent D. mailed
( ) 7. A. others B. themselves C. himself D. herself
( ) 8. A. habit B. system C. method D. form
( ) 9. A. shared B. limited C. tasted D. controlled
( ) 10. A. remaining B. gaining C. maintaining D. obtain
( ) 11. A. along B. by C. as D. for
( ) 12. A. joy B. fun C. excitement D. delight
( ) 13. A. compared B. followed C. combined D. went
( ) 14. A. friendships B. scholarships C. relatives D. relationships
( ) 15. A. transmitted B. transformed C. formed D. switched
( ) 16. A. containing B. concluding C. including D. concerning
( ) 17. A. comparing B. compared C. connected D. joined
( ) 18. A. limited B. unlimited C. few D. little
( ) 19. A. have B. same C. do D. too
( ) 20. A. do with B. deal with C. remove D. ban
四、阅读理解(共15小题;第一节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第一节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Primary source Holiday Shopping Night at Ten Thousand Villages Brookline
●Shop for four holiday gifts and give back go primary Source at TenThousand Village on Friday, December 4! 15% of all sales from 3:00p.m.---7:00p.m. that day will be donated to Primary Source. Join us for light refreshments and enjoy beautiful handmade gifts from artisans around the world. All are welcome!
Primary Source’s Holiday Shopping Night
Friday, December 4,2009
3:00p.m.---7:00p.m.
Ten Thousand Villages
226 Harvard Street, Brookline, Massachusetts (Coolidge Corner)
Download our flyer and tell your friends!
Ten Thousand Villages provides vital, fair income for the peopl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marketing their handicrafts and telling their stories in North America. Learn more and preview toys, home décor(家庭装修), jewelry, and other gifts online.
●Can’t join us on Dec.4? At Goodshop, 30% of your spending will be given go to Primary Source. The next time you’re ready to make an online purchase, visit www.goodshop.com and enter “Primary Source” in the space provided. Click “verify” and choose from more than seven hundred popular stores and sites, from Apple to Zappos. Goodshop is free and easy to use, and each purchase you make will help Primary Source provide global education materials for schools all over New England.
1.What is ten thousand villages?
A.A town B.A website C.A shop D.An organization
2.The underlined word “flyer” probably means ________.
A.a software B.an e-book C.a ticket D.an advertisement
3.If you pay $10 for a gift at GoodShop , ________ in the end.
A.7 dollars will go to GoodShop B.3 dollars will go to GoodShop
C.7 dollars will go to Primary Source D.10 dollars will go to schools in New England
B
In 1879, a group of explorers made an incredible find. They discovered paintings of remarkable beauty on the walls of a cave in Spain. Some scientists believed that these paintings were created by early humans from the Stone Age, between ten and thirty thousand years ago. Other scientists and the public did not believe the claim, but over the years, it was proven correct. Our ancestors had incredible artistic talents.
Most of the cave art that has been discovered has been found in Spain and France. A smaller number of such caves are located in Italy, Portugal, Russia, and other countries.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many more caves will be discovered in the coming years, and are concentrating their efforts on Africa and the area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These two regions of the world were, populated first by humans.
Cave art was carved or painted on the walls and roofs of caves, usually near the entrance. The entrance area was probably chosen to take advantage of daylight and to allow many people to view the paintings. In some cases, the art appears much deeper in caves and requires artificial ligh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the artists used torches or shallow bowls in which animal fat was burned.
1.What was the response of general public to the discovery of cave art made by Stone Age people?
A. They believed it at first.
B. They did not believe it.
C. They thought it was beautiful.
D. They ignored it.
2.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can we conclude about animal fat?
A. It does not burn.
B. Stone Age artists used it to preserve their paintings.
C. It can be burned to produce light.
D. Stone Age artists mixed it with their food.
3.. Where do scientists expect to find more cave paintings?
A. In Central and South America.
B. In Spain and France.
C. In the places where there are caves with large openings.
D. In the regions of the world first populated by humans.
4.Where would this passage be most likely to appear?
A. In a textbook about early human history.
B. In a textbook about modern art.
C. In a dictionary.
D. In an encyclopedia entry about caves.
C
Cancun is a seaside town in Mexico, where most tourists come here to enjoy the beach, water sports and night life. In fact, it is so modern and Americanized that you might think you were in southern California or Florida.
But just a short two-hour hike from the town lie the ruins of the city of Chichen-Itza, one of the capitals of the lost Maya(玛雅)civilization. The center of the ruins of this city is the pyramid of El Castillo. The ancient Mayan religious people climbed this pyramid during festival to honor the Sun god. Tourists today climb it to view the architectural achievements of Chichen-Itza and to prove their fearlessness of heights and steep (陡峭的)climbs. There is a sign in Spanish, admonishing visitors “It’s dangerous to go up.” I gladly ignored it and started my climb.
The climbing was tough. The steps were higher than one might normally take., but the climb was not fearful at all. From the top of the pyramid, I had a wonderful view of the ruins of this Mayan city. What was most striking to me was that just beyond the ruins of splendid structures, gardens, temples and what looks like a modern sports stadium, you could only see forests for miles and miles. It was almost as if some race had mysteriously come out of nowhere, built it up and then suddenly disappeared from the planet, leaving only stones in its space.
The only remains on the top of the pyramid were the Temple of Kukulcan. During the festivals to worship the Sun god, only the high ranks would have the right to enter this temple.
After shooting a few pictures, I realized it was time to go down. Only then did I discover that what people fear about the climb is not the trip going up, but the way going down. I saw a few brave souls who were walking down as if they were in their own house. Looking down at the steepness of the pyramid, I desperately feared this great height. My first desire was to joke with a few people, “Where is the elevator(电梯)?” I figured that a civilization that was this advanced would have had the foresight(预见) to construct an elevator. Lacking such modern equipment, I had to use the chain provided by the Mexican tourist authorities and climb down on all fours.
My climb was complete eventually. I quickly got on the bus back to my comfortable hotel. Leaving the ruined city, I was still wondering what possibly happened long ago. But a few hours later, I was back in the modern world drinking cocktails on the beach, bathing in the sunshine before boarding the plane and waiting for my trip back home to the US, where all the modern things such as elevators are available!
1. Why did the writer pay a visit to the ruined city of Chichen-Itza?
A. He wanted to climb the pyramid of EL Castillo and know about the Mayan civilization.
B. He would got to the Temple of Kukulcan to attend a religious festival to honor the Sun god.
C. He thought the city of Chichen-Itza wa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modern town of Cancun.
D. He was attracted by the ruined ancient buildings there and wanted to take some photos.
2. The underlined word “admonishing” in Paragraph 2 probably means “___________”.
A. urging B. forcing C. warning D. frightening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shows climbing the pyramid of EL Castillo is a difficult task?
A. The steps are very high and it is much more scaring to climb to the top.
B. The climbing calls for courage and patience, and also takes a long time.
C. When tourist climb up to the top, there is no elevator to take them down.
D. The pyramid is high and steep, and climbing down is much more fearful.
4.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can infer that the writer ______________.
A. had a bad impression of the visit and decided to leave as soon as possible.
B. thought modernization could offer people comforts and conveniences.
C. got tired of the modern life and tried a different one in his own way.
D. enjoyed himself in the climb though it was very tiring and dangerous.
第II卷(非选择题)
五、阅读填空
任务型阅读(满分10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短文,并根据所读内容在文章后图表中的空格里填入最恰当的单词。
注意:每空只填一个单词。
“Happy New Year!” Everyone will greet each other with these words as they meet each other on New Year’s Day. But it wasn’t always January 1 that marked the New Year.
At least 4,000 years ago, the ancient Egyptians and Babylonians marked the changing of the year. In Egypt, the year started when the Nile River flooded, enriching farmers’ fields. This happened at the end of September.
The Babylonians held a festival in the spring, on March 23, to kick off the next farming cycle. The Babylonian celebration lasted for 11 days.
The date January 1 was picked by the Roman Emperor Julius Caesar as the change of the year when he established his own calendar in 46 BC. The month of January originates from the Roman god, Janus. He is pictured with two heads. One head looks forward and the other back. They represent a break between the old and new. The new calendar was in time with the sun and it has been used until the present day.
In Vietnam, the New Year holiday happens in February. They buy fresh flowers and a peach blossom to put in their house, following the Vietnamese custom.
Thailand has its specific New Year’s date; it’s different from the normal calendar. The Thai New Year is celebrated on April 13. On this day, Thai people play with water, throwing it on each other. It is intended to bring good luck during the New Year ahead.
In China, the more favorable New Year is usually celebrated in February according to lunar calendar (阴历). On New Year’s Eve, all family members sit together at table, enjoying lots of auspicious foods such as dumplings, chicken to bring good luck.
Title: New Year traditions all around the world
Countries
1.___________
Origins(起源)or activities
Meanings or reasons
Egypt
the end of September
the Nile River flood
make fields 2. _____________
Babylon
March 23
holding a 3.___________
kick off the next farming cycle
Rome
January 1
Roman god, Janus
4._________ a break
5. __________
April 13
6.____________ water onto each other’s body
bring good luck
Vietnam
7. ___________
buying fresh flowers and a peach blossom
8.____________the custom
China
February
9.____________ auspicious foods
bring good luck and 10.___________ to everyone
六、书面表达
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在英国伦敦举行。伦敦奥组委现在面向世界招募志愿者。假设你是李华,是滁州二中的一名高三学生,你有意参加此项活动。请你给奥组委写封信,根据以下要点简要陈述你应聘的理由。
1.你的爱好:喜欢体育活动;……
2.你的特长:擅长英语;……
3.你的有利条件:高考(NMET)结束后,你有足够的时间;……
4.其他理由:……
注意:
1.词数120词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提示词:伦敦奥组委the London Olympic Organizing Committee
参考答案
一、听力 (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满分20分。)
1-5 BBAAC
6-10 BCABC
11-15 ACBCA
16-20. BABCA
二、选择题
1.B?
【解析】 考查强调结构的特殊疑问句。句意为:究竟为什么有些人会看起来年轻得让人吃惊,而另一些人却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得多?题干缺少主语,因此如果句首只填一个词时应填what,变为强调结构的特殊疑问句则是What is it that...。
2.C
3.D
【解析】pass away(=die)死亡,是“死亡”的委婉语。
break off中断;give away给掉;泄露;pass off中止,中断。
4.A
【解析】在作为主语补足语和宾语补足语的表示独一无二的官衔或职务的名词前,一般不要用冠词。
5.A
6.A
【解析】考查连词。If only要是……该多好啊,后接虚拟语气。句意:——你遇到著名太空英雄杨利伟吗?——要是我早来这儿该多好啊。
7.D
8.C
9.B
【解析】考查名词。A礼物;B天赋;C知识;D性格。have no gift for在……方面没有天赋。句意:你知道,我再学习外语方面没有天赋。
10.C
11.A
12.B
13.A
【解析】give away泄露,暴露;give up放弃;give in屈服,投降;give off发出,放出。句意:如果你没有足够的睡眠,白天你的行为会使你暴露缺乏睡眠的事实。所以选A。
14.C
【解析】冠词题。第一空短语make progress “取得进步”;第二空progress有定语修饰特指。 我们在化学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这进步还不够。 选C
15.A
【解析】考查分词做状语的用法。分词做状语时,分词的逻辑主语必须是句子的主语。过去分词的逻辑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Tell与he构成被动关系,所以使用过去分词表示被动,he是后面主句的主语。句意:被告知多次,他终于明白了。
三、完形填空
1-20 ADBCA BBDAC ABCDA ABACB
【解析】本文使用一些有力的数据通过一项调查介绍了一种现在青少年之间互相发送性短信的社会现象。完成此次完形填空时,注重行文逻辑和青少年的心理活动特征是顺利成功的关键。
1. A 考查逻辑思维能力。第一段里的那项调查说的非常明确,调查的对象就是12到17岁的青少年。故选择A项。
2. D 这一段是the Pew Research Center’s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一个调查结果,当然是“根据”这个调查得出:4%的这个年龄群的拥有手机的青少年曾经发送过有关自己的带有性暗示的图片。故用D项。
3. B 考查介词的含义和用法。短信当然是发给“另外”的一个人的。也就是another。Other后往往接一个名词的复数;others是个代词,其后不可能再有名词。The other指的是:两者中的另外一个。意思上ACD三项都不合适。
4. C 考查形容的含义词和逻辑关系。语境是:这项调查发现,男孩和女孩都有可能发送一些带有暗示性的图片给另外的人,而年龄较大的则更可能忙于发性短信。这要把握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一般来说年龄大的,胆子更大些。故用C项。
5. A 此题看似考查的是介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质上是考查text的用法。学生们往往只知道text是名词,意思是:文本,课文。而它在这儿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和一般的常识可知是:发短信。故选A项,表示通过这种方式,相当于:by means of……。
6. B 此题的最具有迷惑性的是D项,然而我们知道,mail是邮寄的意思,合理的用法应该是:mail…to…,然而文中没有这样的字眼。根据常识,有发短信,就有接短信。再者,这里的“接”不是“接受”,而是“接到”。故用B项。
7. B 考查反身代词。因主语是4%的12岁的青少年,是复数,故这儿使用themselves。
8. D 考查近义词的名词词义的辨析及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句的语境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发送带有性暗示的图片已经变成了一种沟通关系的“型式”(form),而不是“习惯”(habit),更不是“系统”(system)和“方法”(method)。最容易让人上当的A项和D项,然而根据我知道的常识,habit往往表示:个人的生活习惯;method则表示: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的一整套的方法。故用D项。
9. A 检测的是动词词义的准确记忆与识别。既然是青少年之间相互发的图片,当然就是彼此“分享”(share)了。别的三项语意上都不符合逻辑。
10.C 同上一题一样,此题除了检测的是动词词义的准确记忆与识别外,还有词形及用法的考查。A项remain是系动词,其后常接形容词;而BD项的词义都是“得到”的意思。故选择C项
11.A 考查的是动词短语的词义和用法。由上一题的分析我们得知此空填上具有“传递”、“传送”之意的动词的被动形式,然而这四个动词短语只有pass along有这样的意思。具有迷惑性的是B项,但它表示“经过”、“路过”的意思。
12.B 考查名词近义词词义的辨析。由第10题的分析我们知道此空需填上和joke意思相近的名词,而这四项里AD两项同义,都是“高兴”之意;C项的意思是“兴奋、激动”;只有B项表示“玩乐”、“好玩”之意。故B项正确。
13.C 此题考查动词的词义及用法。语境是:伦哈特说:“青少年时期有冒险和性探索的欲望,加上移动设备可以保持实时联系,这些条件创造了互发性短信的‘完美风暴’。” 分析句子结构我们得知said的宾语从句的主语是the desire,谓语动词是creates,宾语是storm,而 with a constant connection via mobile devices根据语境只能是定语,又因为此四词中只有combine表示“把….和….结合起来”之意,与语境中的“加上”意思相符,combine的逻辑主语是句子的主语the desire,他们之间是被动关系,所以我们用动词的过去分词作后置定语,相当于定语从句:which is combined with constant connection via mobile devices.故选择C项。
14.D 考查上下文之间的逻辑思路的理清能力。语境是:青少年总在有关性和情感关系的问题上挣扎,但他们青少年时期所犯的错误和越轨行为从未像现在这样如此容易地被传播并被保存下来供别人‘分享’。在第六段里就提到青少年发性短信已经变成了关系疏通的一种方式。至四个词只有D项的意思是“关系”。故我们选择D项。
15.A 考查动词词义的准确记忆。由上一题得知,此空应该填上表示“传播”之意的动词。B项的意思:转变;form的意思是:形成;switch的意思是:转换。故A项正确。
16.A 考查的是动词近义词的辨析。根据语境:调查发现,那些订制无限量短信套餐计划的青少年更容易收到含有他们所认识的人的图片的性短信。约75%拥有手机的青少年订制了无限短信套餐计划,我们分析此处应是表示包含之意的动词的现在分词。A. containing:包含,含有(元素);B. concluding:得出结论;C. including:包括(整体);D. concerning:关于,牵涉到。故A为正确答案。
17.B 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根据语境:18%的人称自己曾收到性短信,而在订制限量短信套餐计划的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仅有8%,在每条短信单独付费的青少年中,只有3%,我们发现此处需填上表示“比较起来”,也就是compared with。主要是因为compare的逻辑主语是18 percent,它们之间是被动关系,需用过去分词。故选择B项
18.A 也是考查非谓语动词的。由上一题的分析我们知道,此空的应该填上表示“受限制的”之意的词,也就是表示被动关系的过去分词limited,他的逻辑主语是data,它们之间也是被动关系。故选择A项。
19.C 考查动词的省略替代。语境是:根据皮尤调查中心的数据,12岁的青少年中有58%的人有手机,而在17岁的青少年中,这一比例为83%。意思是说此处填上表示83%的17岁的青少年和58%的12岁的青少年一样拥有手机。此四个词中能代表这个意思的只有do。故选择C项。
20.B 考查动词短语。语境是:皮尤调查中心指出,美国很多州都在试图解决未成年人发送性短信的问题,一些立法机构也介入其中,表示将考虑修改法律,把对这一行为的指控从重罪降为轻罪。此空填上表示“解决”,do with也是解决的意思,但是它跟what搭配;deal with刚好与how搭配。故选择B项。
四、阅读理解
A
1.C
2.D
3.A
B
1.A
2.B
3.C
4.D
C
1. C
2. D
3. A
4. A
【解析】
1. C 细节理解题。文章最后一句。
2. D 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第二段最后两句可知。
3. A 主旨判断题。首先可排除C项。B项modern art 不合文意。D 项侧重点应是caves。
4. A 主要根据文章内容,从每个自然断的主要意思出发,即可得出答案。
五、阅读填空
1. Dates /Time 2.rich 3. festival/celebration 4. represent
5. Thailand 6. pouring/throwing 7. February 8.follow
9. enjoying 10. happiness
六、书面表达
Dear sir,
I am glad to learn that the London Olympic Organizing Committee needs volunteer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I really want to be one of them.
I’m Li Hua, a student from No.2Middle School of Chuzhou. I think I am fit for the volunteering work. Firstly , I am fond of sports , such as playing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and so on. In addition, I am good at spoken English, which makes it possible for me to communicate well with others. What’s more, I will be free after taking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June, which allows me enough time to serve as a volunteer.
Above all, being a volunteer of the Olympics will be a meaningful experience in my life and it will be a good chance for me to make new friends and broaden my horizons. So I hope you can give me a chance.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Yours truly.
Li Hua
【解析】本文属于半开放性作文,对考生的要求较高,要让学生根据所给的范围自行组织词汇要点进行写作,难度稍大,对学生在平时的语言积累要求比较高。在写作时要可以使用一些高级句型如定语从句,非谓语用法;高级词汇如broaden my horizons等,更要注意连词的使用如In addition;Above all, What’s more等。
涟水金城外国语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涎皮xián  剽piāo悍  岑cén寂  褒bǎo贬  矫jiāo揉造作
B.札zhā记  鸟喙huì  粗糙zào  混淆yáo 戛gá然而止
C.窸窣shū  蚩chī尤   剔tì除   铜臭còu  汗涔涔cén
D.红缯zēng  丰腴yú   脊jǐ背   晕yùn车  否pǐ极泰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蛰居 帐篷 发帖子 再接再励
B.急躁 安祥 麻风病 成群结对
C.陷阱 九洲 哈密瓜 不明就里
D.葱茏 嬉戏 吊脚楼 至高无上
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关羽臂中毒箭,华佗前来医治。关羽一边饮酒,一边与马良弈棋,华佗给关羽割臂刮毒,众人皆掩面失色。(《三国演义》)
B.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又装作不知,故意互相激怒对方。鲁肃亦是心知肚明。(《三国演义》)
C.欧也妮因为堂弟背叛了爱情而心灰意冷,嫁给德?篷风做名义夫妻。德?篷风所长当选为索漠议员八天后就死了。(《欧也妮?葛朗台》)
D.欧也妮初次见堂兄弟查理,认为查理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妙人儿”。查理的到来,使葛朗台忧心忡忡,担心欧也妮会爱上侄子。(《欧也妮·葛朗台》)
E.张倩如率先剪了发,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琴告诉母亲想学倩如那样把头发剪掉,却遭到母亲的反对。(《家》)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不差钱,就缺朋友
①“人一生最痛苦的事情是人死了,钱没花掉。人一生最最痛苦的事情是人还活着,钱花没了”,这是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的台词。“钱不是问题,就缺朋友”,这是2009年贺岁片《非诚勿扰》中秦奋的感叹。这些话语和感慨折射着现时代的社会“症候”: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情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
②现代社会作为时代症候的人际关系物化,深深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造成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是交际物化的危害之一。当物化关系遮蔽了人的精神维度时,人作为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就失去平衡,甚至被肢解或摧毁。同时,交际物化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让人感觉到“尘世如同冰窟”。人们不禁唏嘘,什么都是假的,都不可信了,甚至包括自己的爱人、父母和朋友。交际物化也可以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列社会疾病。有研究表明,物化关系导致人的生命内在的失衡,其为了调节失衡,很可能转化成一种社会性的破坏行为。
③下面让我们从客观和主观两个层面来探究交际物化产生的原因。
④物化时代的社会物化。人类拜倒在以金钱为核心的“物神”的面前。人类社会的精神空间被物质主义的论调挤压得不能再小,人文维度被物化社会的物化现实遮蔽得严严实实。没有健康的社会,就没有健康的人际关系。在这样的物化社会中,交际不被异化和物化实在不易。
⑤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新弥合,私人空间消失。在现代社会中,公私领域两分畸变为公共领域的的无限扩大,以致侵占了原有的私人空间。私人领域也失去了原有的“感情第一”的原则。如此以来,人用于悠游的空间被功利化的事务塞满了。人际物化危机的发生势所必然。随着私人空间的消失,时间也宰制着人的本质性的活动,时间伦理出现异化。如果一次交往行为失去了直接的或间接的功利目的,就是浪费生命。由此,精心计算投入产出比的物化交际形式在今天的凸显就不难理解。中学 .独.家
⑥社会的流动性、易变性所带来的“我是谁”的认同危机。在现代技术的作用之下,人们被抛进了陌生的城市,“陌生化”、“我是谁”是生活的普遍感觉。由于没有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等制约,交际的唯一目的就可能变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除此之外,人性物化也是交际物化的原因之一。在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把交往的对象仅仅当作工具来满足自己的自利目的,“利”字当头,除此之外,全是鬼话。
⑦其实,我们觉察到和不满于这些问题并批判与考问个中缘由本身已经表明,社会物化和交际物化危机并未弥漫于社会的第一个角落,社会昌明、交际“人化”的前景依然存在。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只有这样,突围物化世界,摆脱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才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差钱》《非诚勿扰》中的台词折射着现时代社会史无前例地物化,人性冷漠,人际关系庸俗化的社会“症候”。
B、在陌生的城市里,传统的熟人社会的舆论和风俗制约的缺失,使交际的目的演变成为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成为可能。
C、物化社会的物化现实把人文维度遮蔽得严严实实,人生活在这样一个被物化的社会中不被异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
D、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要想摆脱难填的物欲之壑,走出物化时代和交际物化危机,必须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
5.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交际物化”危害性的一项是 ( )
A.遮蔽了人际交往的本真性维度,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B.造成了个体生命的生存危机,刨去人们生存的精神之基。
C.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重新弥合,私人空间消失,进而时间伦理出现异化。
D.导致人的孤独感等心理疾病,进而导致一系统社会疾病。
6.文章最后一段说“作为物化社会中的我们的确需要多一份清醒,多一份持存,多一份守望。”作者认为人们需要“持存”和“守望”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6分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题。(5分)
狄梁公与娄师德同为相。狄公排斥师德非一日,则天问狄公曰:“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对曰:“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梁公阅之,恐惧引咎,则天不责。出于外曰:“吾不意为娄公所涵!”而娄公未尝有矜色。
(选自《唐语林?狄梁公》)
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臣以文章直道进身,非碌碌因人成事。
8.用“”给下面句子断句。(3分)
则 天 久 之 曰 朕 比 不 知 卿 卿 之 遭 遇 实 师 德 之 力 因 命 左 右 取 筐 箧 得 十 许 通 荐 表 以 赐 梁 公
四、默写
填空。(五选四题,8分,每空一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0.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李凭箜篌引》)
11.俨骖騑于上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天人之旧馆。(王勃《滕王阁序》)
12.子曰:“知之为知之,________________,是知也。” (《论语》)
13.薄雾浓云愁永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醉花阴》)
14.楚天千里清秋,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5.帝子降兮北渚,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湘夫人》)
16. 涉江采芙蓉________________,采之欲遗谁, 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
五、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7分)
【双调】殿前欢(元?卢挚)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注]①奚童:小童仆。②列子:即列御寇,战国时郑人。《庄子·逍遥游》称其能“御风而行”。
17.这首诗刻画了怎样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
18.《长亭送别》[一煞]中“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与卢挚的这首散曲一样,都运用了“青山”这一意象,请作简要的比较。(4分)
六、作文
放下架子,平和生活;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放下名利,泰然处世。
放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气度,也是一种智慧。
放下,为了更好地拿起;放下,为了更多地拥有。
请以“勇于放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褒bāo贬粗糙cāo混淆xiáo窸窣sù铜臭xìu
2.D
【解析】试题分析:A.再接再厉 B.安详 成群结队 C.九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识记字形的复习,应抓住重点,应把国家语委和原国家教委联合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作为重要的复习资料。在辨析、识记字形时,要据义记形,据义推形,结构推形,以义作为辨形的基础和根本。加强练习,用练习带动能力的提升。练习后,要及时纠正建档,建立错题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性记忆,很多词语的用字都是和它的含义有关的。
3.BD
【解析】
试题分析:B鲁肃大惑不解。D是公证人和银行家都忧心忡忡的,害怕欧也妮也被查理夺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中外文学常识。
点评:中外文学常识的解答主要靠考生平时的阅读积累,多读名著,对人物、故事情节、都要把握准,考生平时要多拓展自己的阅读面。
4.C
5.C
6.①在物化现实面前保持自己精神空间和人文维度。②坚持“感情第一”的原则,防止私人空间和时间被功利化。③保持人性不被物化,抵制物欲主义,享乐主义思想。
7.我因为文章出色和品行端正而受到重用,并不是无所作为而依靠别人办成事情。(译出“进身”“因”1分,大意1分)
8.则天久之曰朕比不知卿卿之遭遇实师德之力因命左右取筐箧得十许通荐表以赐梁公(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久之”后可断,也可不断)
9.悟已往之不谏,觉今是而昨非/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10.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11.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13.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17.诗句通过“一葫芦”“酒杯浓”“兴不穷”等展现了一个酒意已浓,酒兴未尽的醉翁形象;挂酒葫芦于树梢上,也要学列子乘风遨游,一个无拘无束,任情恣性,超然物外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暂时远离“车马之喧喧,嚣尘之扰扰”的俗世,对于徜徉在诗意无尽的大自然生活的喜爱。
18.《长亭送别》中莺莺埋怨青山阻隔她送行,疏林挡住她目光,流露出莺莺送别张生时内心的恋恋不舍;《殿前欢》中醇酒尽而兴味无穷,只有汲尽春意的青山翠岭与诗人相伴,仿佛陪送诗人走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忘我世界,展现了诗人超脱一切,与青山,与自然同沐同在的境界。
【解析】
17.由诗中“一葫芦”“酒杯浓”“兴不穷”等可知诗中刻画了一个酒意已浓,酒兴未尽的醉翁形象,再“简要分析”。
18.“青山”这一意象在《殿前欢》中展现了诗人超脱一切,与青山,与自然同沐同在的境界,《长亭送别》中莺莺埋怨青山阻隔她送行,疏林挡住她目光,流露出莺莺送别张生时内心的恋恋不舍。
勇于放下 活得自在
在非洲,土人用一种奇特的狩猎方法捕捉狒狒( fèi):在一个固定的小木盒子里面,装上狒狒爱吃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子,刚好够狒狒的前爪伸进去,狒狒一旦抓住坚果爪子就伸不出来了,人们常常用这种方法捉狒狒。因为狒狒有一种习性,不肯放下已经到手的东西。人们总会嘲笑狒狒的愚蠢,为什么不松开爪子放下坚果逃命?但是,审视一下我们自己,也许就会发现,并不是只有狒狒才会犯这样的错误。
因为放不下手中的职务、待遇,有些人整天东奔西跑,荒废了正当的工作;因为放不下诱人的钱财,有人费尽心思,结果常常是作茧自缚;因为放不下对权力的占有欲,有些人热衷于溜须拍马行贿受贿,不惜丢掉人格的尊严,一旦事情败露,后悔莫及……
生命如舟,生命之舟载不动太多的物欲和虚荣,要想使之在抵达彼岸时不在路途搁浅或沉没,就必须轻载,只载取需要的东西,把那些应该放下的“坚果”果断地放下。
放下是一种感悟,更是一种心灵的自由。“越放下,越自在”是一种顿悟后的豁然开朗;一种如释重负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还需要你心无挂碍,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需要你懂得珍惜现在,多些成熟,少些烦恼;多点深思熟虑,少点后悔遗憾。需要你在人生的追求中能多一份淡泊,少一份名利;多一份真情,少一份世俗。需要你抛弃一些尘世的烦扰,留一份开阔的天空给心灵安个家。
其实生活中原本是有许多快乐的,只是自己常常自生烦恼,“空添许多愁”。自己在努力地追逐着快乐,却又总放不下心中的累赘,把不该看重的事情看得太重,总想放下些什么,却总也放不下。每日在尘世穿梭忙碌,每天忙着经营自己的世界,对工作、生活、朋友、亲人……的期望值不断升高,可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有改变,什么也没有得到,想想,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与浅薄。
放下就是要看得开,放得下。若总是把不如意的事记在心里,只会自己更加地不开心。对一些不快乐的事情应坦然面对,波澜不惊;对工作生活中的琐事,要该放手时就放手;对一些恩怨情愁,不再纠缠,不再为自己增加无谓的烦恼……
放下,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放下,是一门心灵的学问。
放下压力,活得轻松;放下烦恼,活得幸福;放下自卑,活得自信;放下懒惰,活得充实;放下消极,活得成功;放下抱怨,活得舒坦;放下犹豫,活得潇洒;放下狭隘,活得自在……
【解析】(1)判分原则
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的原则,注重考查写作基本能力。
从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文体诸方面进行全面衡量,综合量分。
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规定的文体要求。
(2)判分等级
一类卷63分以上;二类卷56—62分;三类卷49—55分;四类卷42—48分;五类卷28—41分;六类卷27以下。要拉开分数档次,不打保险分,该高的高上去,该低的低下来。
(3)评分表解
分类
赋 分
切 题
立 意
选 材
结构
语言

70—63
切题
独到、深刻
新颖;论据富有个性、典型性
精巧,
严谨
精彩,生动

62—56
准确
较好;论据有代表性,有一定的说服力
完整,
有特点
准确,恰当

55—49
基本
切题
正确
一般;论据基本众所周知,但能证明观点
基本
完整
通顺,平实

48—42
基本正确
基本通顺

41—28
不切题
牵强有误
低幼;论据与事理有出入,基本不能证明观点
逻辑层次不清
不通顺,有明显语病

27—0
不正确
胡编乱造;论据与观点毫不相干
没有章

粗俗

○文章内容和结构基本上是对提示语的扩展,仅提供几个论据,完成文章规定的字数,属四类卷;在论证说理上有一定的发挥,论证有说服力,可上浮为三类卷。
○议论文文体模糊不明,属五类卷;文体不伦不类,甚至“四不像”,属六类卷。
(4)个案处理
①确认为抄袭,其中有三分之二以上篇幅与原作相同,最高不超过20分;内容基本相同,最高不超过10分。
②写成记叙文的,一律以文体走题处理。最高30分。
③完篇而字数不足,正常评分之后,再扣字数不足分,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明显未完篇的文章,视篇幅和内容的实际情况而定,但最高分不能超过46分(不满100字,0—5分;200字左右,6—10分;300字左右,11—20分;400字左右,21—30分;500字左右,31—40分;600字左右,41—46分);未完篇的文章不再扣字数不足分。
④游戏人生、游戏考试、语言粗俗、格调低下的“问题卷”,最高不得超过40分;思想情感庸俗低下,最高不得超过25分;内容恶俗不堪,最高不超过13分。
⑤错(别)字一字扣1分,扣满5分为止;采用“得分—错别字分=实得分”的计分方
立意参考:
1、放下压力
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起来。有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如果充斥在心里,就会使人委靡不振。所以,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紧紧抓住不快乐的理由,无视快乐的理由,就是你总是觉得难受的原因了。
2、放下烦恼
快乐其实很简单
所谓练习微笑,不是机械地挪动你的面部表情,而是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这样,阳光就会流进心里来,驱走恐惧,驱走黑暗,驱走所有的阴霾。
快乐其实很简单,不要自己不快乐就可以了。
3、放下自卑
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内心的强大,能够稀释一切痛苦和哀愁;内心的强大,能够有效弥补你外在的不足;内心的强大,能够让你无所畏惧地走在大路上,感到自己的思想,高过所有的建筑和山峰!
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样可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4、放下懒惰
奋斗改变命运
不要一味地羡慕人家的绝活与绝招,通过恒久的努力,你也完全可以拥有。因为,把一个简单的动作练到出神入化,就是绝招;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
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5、放下消极
绝望向左,希望向右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请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褊狭,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没有谁能够左右胜负,除了你。自己的战争,你就是运筹帷幄的将军!
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成为美好的现实,但美丽的梦想同样可以装点出生活的美丽。
6、放下抱怨
与其抱怨,不如努力
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
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一心想着闪光,就总有闪光的那一天。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人生的奇迹,都是那些最初拿了一手坏牌的人创造的。
不要总是烦恼生活。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你跟别人拥有的一样多。
7、放下犹豫
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机遇就像闪电,只有快速果断才能将它捕获。
立即行动是所有成功人士共同的特质。如果你有什么好的想法,那就立即行动吧;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好的机遇,那就立即抓住吧。立即行动,成功无限!
有些人是必须忘记的,有些事是用来反省的,有些东西是不能不清理的。该放手时就放手,你才可以腾出手来,抓住原本属于你的快乐和幸福!
有些事情是不能等待的,一时的犹豫,留下的将是永远的遗憾!
8、放下狭隘
心宽,天地就宽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要想没有偏见,就要创造一个宽容的社会。要想根除偏见,就要首先根除狭隘的思想。只有远离偏见,才有人与内心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我们不但要自己快乐,还要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朋友、家人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分享快乐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一种更高境界的快乐。
宽容是一种美德。宽容别人,其实也是给自己的心灵让路。只有在宽容的世界里,人,才能奏出和谐的生命之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