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正手攻球指导思想作为一种将技巧、体能、灵性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的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曾经起到了振奋全民族精神,改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催化剂的重要作用,“小球”推动“地球”,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情形仍使人记忆犹新。乒乓球这项运动越来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拥护与爱戴,基于乒乓球运动在国际、国内日益深入人心,也为了促进我国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为我国培养多种乒乓球运动人才的目的。学校的乒乓球校本课程就是体育课程特色化、校本化的产物,是我校体育课程体系的有益补充。本节课以正手攻球的动作为教学内容,达成目标要求。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学生进行终身体育锻炼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进学生心理与生理的健康、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自觉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2、通过练习,增强学生自信心和互助、互学的合作精神。教法、学法、组织形式教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注重启发、引导,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练的学习兴趣。2.学法: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验玩儿的快乐,通过主动参与、亲身实践,达到学的目的。在导与学的双重作用下,学生尽情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基本活动能力。3.组织形式:采用无球练习、多球、单球练习,为学生提供能力发展的广阔空间。学生在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中,真正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正手攻球动作,熟悉乒乓球球性。教学难点:动作协调、连贯。教学过程1、课堂常规:1)整队2)师生问好3)宣告课的内容和目标2、导入与热身:1)热身操脚步动作练习:侧重讲解并步。教师提示示范,同学做步法练习。徒手练习:结合脚步动作做挥臂练习。教师提示,同学做同步练习。3、实践与体验:1)讲解动作要领并示范:直拍动作要点: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的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随着身体重心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接着准备下一板击球。肘部的运动轨迹是呈半圆形。横拍与直拍动作要领基本相似。2)挥拍练习3)正手攻球多球训练4、调节与评价:1)评价与小结2)下课教学反思 乒乓球运动实际上是一项技术、战术、身体、心理和智力全面较量的竞技体育运动。“正手攻球”是乒乓球单项技术的一种。我在教学“正手攻球”的活动中,对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理解得比较透彻,示范动作比较规范,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 1、抓住了正手攻球的主要特点。正手攻球是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其特点是“快”。击球时,可借来球的前进力和上升力,在来球的上升期后段或高点期击球,故动作幅度小,击球速度快。我在教学时强调的“迅速还原、加速挥拍、触球要快”等技术要求都是突出了正手攻球的特点“快”字。使学生掌握了正手攻球的基本要领。 2、区别了正手攻球和弧圈球的技术特点。我在教学中用正手攻球和弧圈球的区别来强化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我从“用力技巧”方面强调正手攻球以撞击为主,击打多于摩擦;而拉弧圈球是以摩擦为主,摩擦多于击打;从“击球点”方面强调正手攻球尽量在台上,而拉弧圈球一般在台外;从“动作幅度”方面强调正手攻球幅度较小,而拉弧圈球的动作幅度较大等等。使学生加深了对正手攻球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弧圈球打下了基础。 3、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对打乒乓球的兴趣。浓厚的兴趣是打好乒乓球的原始动力。特别是在少年儿童开始学习打乒乓球阶段,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间接兴趣”才能够使他们参加刻苦训练的动力更加持久。学生在开始学习乒乓球时,每个人的条件各不相同。我在教学时以鼓励为主,因材施教,平等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把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作为评价学生学习乒乓球技术的主要指标。这样既融洽了师生关系,又培养了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还愉悦了学生身心。 4、几点探讨的地方。(1)我对学生正手攻球的技术动作教学指导还要更加精准。乒乓球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不规范的技术动作一旦“动力定型”就很难纠正,对初学打乒乓球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比如正手攻球在引拍时要以肘关节为轴,前臂向后引,使球拍与球保持足够的发力距离——引拍不引肘,才能适度拉长前臂的有关肌肉群,充分发挥肌肉收缩的爆发力。我在教学中要围绕这些技术要领进行讲解和在乒乓球台上实练。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训练量,在练习中纠正动作。使学生的乒乓球技术动作尽量规范,为以后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奠定良好的基础。(2)学生在球台上的训练量不够。有几个学生没有在球台上练球;(3)课堂结构还有优化的空间。老师讲解应该和学生实际训练相结合。以个别评估来指导全体学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