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让学生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在游戏中玩、在游戏中学,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中存在问题合理有效设计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在心理和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经常用到,一般在接发球、接扣球、以及防守和处理各种困难球用到这种技术。这一内容的学习对增强球感、提高比赛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这一教学内容能帮助他们积极参与到排球运动中来,享受排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本课内容是:进一步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提高学生合理运用垫球技术,并提高连续垫球能力,根据情况有效地控制球。2.学情分析:本课授课对象为六年级女学生,平均年龄12-13岁,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组织纪律性和学习积极性高。学生共有 30人,我将学生7~8人一组分成四组,便于教学组织。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共8课时,本次课为第3课时,上2节课通过讲解示范、模仿练习等手段,学生已经基本能够使用正确的部位进行自垫球,初步尝试了两人的一抛一垫练习。但是垫球人的回球力量掌握不好,控制的能力有待提高。本次课将继续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球性,提高控制球能力,能够完成互垫练习。三、教学目标:1. 进一步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在巩固提高原地正面垫球技术的基础上,85﹪学生能够完成互垫球技术。2.通过“讲授 ”与“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易到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3.培养学生群体意识,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安全练习的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回球方向、力量的控制。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五、教学手段与主要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方法:1讲授法 2分解练习法 3完整练习法教学手段:本课利用利用挂图观看分解动作,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动作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教学资源:本课使用排球18个、挂图6幅六、本课的设计理念---------教与学策略的分析本课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体会蹬、伸、夹、提的动作要点,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包括准备姿势、判断来球落点,两臂伸直夹紧提肩,选择正确击球部位、下肢蹬伸手臂击球蹬动作。单元教材的重点是正确击球部位的掌握,回球方向力量的控制,上下肢配合,协调用力。我认为从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看,针对不同素质学生教与学方法一定要有所不同,尤其是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分析学生问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学生身体素质好,心理素质也不错,他们学习起来很容易;二类、相当一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差,还有部分学生身体素质好而心理素质较差,因而学习技术的难度大大增加了;他们对于飞行中的排球有相当的心理恐惧感,所以严重影响到学生动作技术水平,教师应该对学生充分认识和了解,因材施教。从教师“教”的角度分析,在学会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徒手技术动作以后应该有球的教学了,教学中对于一类学生教师应该提高教学要求,增加来回球次数,提高控球能力。对于二类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让学生由易到难,在循序渐进的练习中削除心理恐惧感,因而才能激发出学生应有的自身能力,也就是在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如何挖掘出学生的潜能,这也是本课的重点设计。本单元前2次课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掌握技术动作,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将会贯穿单元教学的始终。单元共8课次。本课是第3次课进一步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动作,主要是能够很好地完成连续自垫球考核做准备,本课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的:教法1. 叫号接球游戏,学生分成4组,进行练习。目的: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移动速度。要求:遵守规则,注意练习安全。教法2.练习垫固定球,体会上下肢配合,协调用力,并正确的选择击球部位,动作模仿练习做10次。目的:掌握正确的垫球动作,体会全身协调用力。要求:手腕上10厘米击球,手腕放松,动作自然,部位准确。教法3. 自抛自垫,自抛球,高度1米,自己降低重心(屈膝深一些)垫球。可以连续完成。目的:强化蹬伸,提高控制球能力。要求:垫球部位正确,体会协调用力。教法4. 一抛一垫,相距由2米逐渐过渡到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目的:利用异距练习、提高控制球能力,进一步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从而鼓励同学们勇于挑战自己,战胜困难。要求:注意回球方向、力量的控制,尽量做到回球到位。教法5.对垫球,保持3、4米的距离,两人连续垫球。目的:在练习中巩固垫球技术,注意移动技术与垫球技术的运用。要求:判断好落点,注意动作的正确性。教法6.基本部分的最后,我安排了十字跳,在发展学生踝关节力量的同时又补充了学生的运动量(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放松:柔韧拉伸结束部分下课热身跑徒手操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练习2:练习垫固定球练习1:叫号接球游戏练习3:自抛自垫练习4:一抛一垫练习5:对垫球练习6:素质——“十字跳”开始部分常规教学原地转法和齐步——立定号反应队列练习)七、教学流程图八、教案教 案教学内容:1.游戏 2.正面双手垫球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排球正面双手垫球,在巩固提高原地正面垫球技术的基础上,85﹪学生能够完成互垫球技术。 2.本课通过“讲授 ”与“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由易到难,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习, 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灵敏、快速反应能力,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群体意识,优良的心理品质和安全练习的习惯。过程 课的内容 时间 次数 组织教法与教学开 始 部 分 一、开始部分 (一)常规教学 1.体育委整队 2.报告出勤情况 3.师生问好 4.宣布课的内容及要求 5.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队列: 1.原地转法——立定 2.齐步走—立定 1′ 1′ 1′ 1 6 3 1.集合地点:砺志馆 2.集合队形 3.集合要求:快、静、齐 4.见习生随组做适当活动 教学步骤 1.教师提要求 2.指挥进行练习 要求:1 精神饱满 2 动作整齐 3队形整齐 4口号响亮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部分 (一)热身跑: 1.前踢腿 2.后踢腿 (二)徒手操: 1.伸展运动 2.扩胸运动 3.体侧运动 4.体转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正压腿 8.侧压腿 9.腕踝绕环 2′ 4′ 4 4 × 8 教学步骤: 1.教师提要求:间隔2米,认真练习。 要求: 1)动作放松、自然、有弹性。 2)注意力集中,保持间隔。 目的:集中注意力,培养团队精神。 2.专项准备活动队形: △ 要求:注意力集中、动作自然、放松。 目的:为专项练习做好准备。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三、游戏:叫号接球 方法: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报数,每人一号,成圆慢走,间隔2米,小组长拿球,叫号的同时将球抛向圆心高处3米左右的高度,被叫的学生迅速移动接球,球在落地之前必须将球接住,抛球学生补到被教叫学生位置。未能接住球的学生在接到球以后,罚做1个蹲跳起,自动完成,随后接球学生继续叫号抛球,继续练习 重点: 安全第一,遵守规则 交接球时注意安全,避免冲撞。 奖惩措施:没有接到球的学生罚做1个蹲跳起。 四、排球:排球正面垫球: 动作要领: 插:快速插到球下。 夹:双臂夹紧。 提:提腰提肩顶肘。 蹬:手臂击球时,下肢伸腿蹬地,重心随球向前移。 重点: 回球力量的控制。 难点:上下肢协调发力。 易犯错误: 1.前臂触球部位不准确。 2.两手臂击球时夹不紧,易造成持球或连击。 击球时手臂弯曲,球易向上飞。 击球位置不固定,影响垫球效果。 垫球时上下肢用力配合不好。 纠正方法: 1.明确概念,告知学生要将手臂插到球下,用腕上10cm击球。 2.反复做加力垫固定球练习,体会夹紧双臂垫球动作。 3.反复做正面双手垫球徒手练习,体会正确动作。 4.多垫固定球,固定击球位置,体会上下肢用力的协调配合。 5.观看视频/挂图,对照自己动作,在练习中调节自己动作。 五、素质练习: “十”字交叉跳 方法:学生蹲立,分别有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的组合跳跃动作。 3′ 4′ 5′ 5′ 5′ 3′ 3′ 3′ 1 8 ~ 10 8 ~ 10 8 ~ 10 8 ~ 10 3 3 1 教法步骤: 1.介绍游戏方法、规则。 2.组长协助组织分组练习。 目的: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提高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移动速度。 要求:遵守规则,注意练习安全,避免伤害事故发生。 队形: 1.认真听老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及要求; 2.在组织下完成游戏。 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教法步骤: 1.学生观看师范动作。 2.结合挂图讲解、示范技术动作,提出练习要求。 3.组织学生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队形: 练习一: (1)垫固定球2人/组 目的:掌握正确的垫球动作,体会全身协调用力。 要求:手腕上10厘米击球,手腕放松,动作自然,部位准确。 方法:二人一组,一人将球放在对方手臂垫击处,另一人做双手垫球练习,持球者将球稍向下压。 练习二:自抛自垫 方法:自抛球,高度1米,自己降低重心(屈膝深一些)垫球。可以连续完成。 目的:强化蹬伸,提高控制球能力。 要求:垫球部位正确,体会协调用力。 练习三:一抛一垫 方法:相距由2米过渡到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 目的:利用异距练习、提高控制球能力。 要求:尽量回球到位。 练习四:学生互垫2-3次。 目的:在练习中巩固垫球技术。 要求:判断好落点,注意动作的正确性。 练习五:展示与评价 找成功率较高的组进行展示,进行积极性评价。 学生观察后,借鉴别人长处,进行改进性练习。 练习六:尽可能多回合的对垫球练习 方法:两人一球尝试连续对垫球。 目的:完善技术。 要求:判断、取位快。 练习七:“十”字交叉跳 目的:提高学生下肢力量。 要求:跳跃动作连续,衔接紧密。基 本 部 分结束部分 六、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 :拍打、八段锦呼吸调整。 2.小结:课后讲评。 3.师生再见,宣布下课。 4.收还器材 。 2′ 1′ 1 要求: 1.听从教师指挥做放松练习。 2.听老师小结并及时反思。 3.师生再见,归还器材。 要求:爱护器材注意安全器 材 排球20个 挂图6运动密度预计:(35~38)﹪小 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