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9张PPT)足球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地滚球说课《足球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地滚球》课的设计一、指导思想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教学流程五、结束部分一、指导思想深化教育改革,主要以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足球运动踢停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丰富足球运动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使其养成积极自觉锻炼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足球运动的特点是:趣味性、集体性强、竞争激烈、锻炼身体效果明显,是学生特别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小学阶段已经初步接触了足球,有了一定的足球基础,根据本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我选择“脚内侧踢球,脚内侧停地滚球”作为本节课的主教材。三、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六年级,共23名学生。学生对足球有过接触,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比较好,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很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加上六年级学生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本课采用了多媒体教学及讲解、示范、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四、教学流程(一)准备部分(10’)1、课堂常规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二)基本部分(25’)1、利用多媒体及微课向学生展示本课内容2、尝试性踢、停球练习3、脚内侧踢、停球3、(1)两人一球相距5米踢、停球练习.(2)拓展与延伸练习.脚内外侧运球过标志物后脚内侧将球踢入球门。4、游戏(踢准得分)(三)结束部分(5’)1、放松操. 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2、对本课进行小结,布置收回器材.五、运动负荷:预计平均心率为:95-135次/分,最高心率为150次/分,出现在第二十、三十五分钟运动密度约为50%,运动负荷为中等。六、场地器材 足球23个 瓶盖23个 足球场 足球标志牌30个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