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原子量:
H=1 C=12 O=16 Cu=64 S=32 Na=23 Ba=137
第 一 部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下列物质能导电,而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水银 B、无水乙醇 C、氯化钠溶液 D、熔融的硫酸铜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⑥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金箔 D.钢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磨砂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B、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水晶是一种无色,坚硬难熔的硅酸盐
5.配制100mL0.5mol/LNaOH溶液的操作有 ①计算 ②冷却 ③洗涤 ④溶解 ⑤转移 ⑥称量 ⑦定容,次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③②⑤④⑦ B、①⑥④⑤②③⑦ C、①⑥④②⑤③⑦ D、①⑥③④⑤②⑦
6.食盐溶液中存在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时加入NaOH、Na2CO3、BaCl2和盐酸,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有①NaOH BaCl2 Na2CO3 HCl ②BaCl2 HCl NaOH Na2CO3③Na2CO3 BaCl2 NaOH HCl ④BaCl2 NaOH Na2CO3 HCl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7.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 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8.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氯化钡溶液 ⑥品红溶液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9.根据反应式:①2Fe3+ + 2I- = 2Fe2+ + I2 ②Br2 + 2Fe2+ === 2Fe3+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0.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Na2O2→Na2SO4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 - 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12.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13.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A、浓盐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1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烧碱溶液除去混在MgO中的Al2O3
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上层显紫红色
C.将Fe(OH)3沉淀溶于沸水可制得Fe(OH)3胶体
D.测定Na2CO3溶液的pH值,操作时应将先pH试纸润湿
15.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固体滤出后不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A.H+ B.Fe3+ C.Fe2+ D.Cu2+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的答案)
16.关于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性质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状态下,Na2CO3比NaHCO3稳定
B.Na2CO3比NaHCO3更难溶于水
C.配制两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Na2CO3比NaHCO3的碱性强
D.向两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Na2CO3比NaHCO3反应快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8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C、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 NA
18.某无色溶液能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该溶液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离子组
A.H+、Ba2+、Mg2+、C1— B.C1—、CO32—、NO3—、Mg2+
C.Cu2+、SO42—、K+、H+ D.NO3—、OH—、Ba2+、C1—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铝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2Al + 2OH— + 2H2O == 2A1O2— + 3H2↑
C.氯化亚铁与氯水:Fe2+ + C12 == Fe3+ + 2C1—
D.纯碱与稀盐酸反应:CO32— + 2H+ == H2O + CO2↑
2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利用装置①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无法验证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热稳定性
D.通过④的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第 二 部 分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的氧化物和SiO2,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是 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检验该溶液中Fe3+,选择最合适的试剂是 (填代号)。
A.KMnO4溶液 B.Fe粉 C. Na2CO3溶液 D. KSCN溶液
(2)向溶液A加入H2O2的作用是 剂(填氧化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选用H2O2而不用Cl2的原因是 。
(3)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需用到另一玻璃仪器是 。
(4)制备CaCO3时,先通入 (填NH3或CO2),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代号)装置吸收氨气。(烧杯中的液体都为水)
22.(11分)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用浓盐酸和MnO2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试回答: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h 。
装置中存在什么问题 。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D装置的作用是 ,F装置的作用是 。
(4)C瓶中的现象是 ,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
(5)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3.(12分)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钠试剂,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杂质,某学生设计以下实验来确定其纯度。
(1)以下的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称取样品W1 g B.加盐酸酸化 C.用蒸馏水溶解 D.过滤
E.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F.洗涤沉淀 G.干燥沉淀 H.称量沉淀的质量W2 g
(2)酸化时盐酸必须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
(3)氯化钡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检验氯化钡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
(5)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为______ 。
24.(15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 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小组同学改进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制取SO2的反应。充分反应,B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Na2O2完全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完成装置改进的措施和理由:
①措施: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措施:为确保C中的实验现象发生,在B、C之间加一个装有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断该白色固体为Na2SO3,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的推论都要经过检验,请完成对白色固体成分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棉花、试管夹;3 mol·L-1HCl、6 mol·L-1HNO3、NaOH稀溶液、蒸馏水、1 mol·L-1 BaCl2 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为Na2SO3; 假设2: ;
假设3:白色固体为Na2SO3与Na2SO4 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三种假设,并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 ,塞上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
若 ,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SO3,则 成立,若无该现象,
则 成立。
步骤2:在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加入 。
若 ,则说明白色固体含Na2SO4。
结合步骤1的结论,则 成立,若无该现象,则 则 成立。
24. (共15分)(第2题两分,其余每空1分)
(1) ①产生的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水蒸气会与Na2O2反应;
②NaOH溶液 除去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2) 2Na2O2+2SO2=2Na2SO3+O2 (2分)
(3)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3:白色固体为Na2SO4
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过量3 mol·L-1的稀盐酸,塞上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若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生成,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SO3。则假设1或3成立,若无该现象,则假设2成立。
步骤2:在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加入1 mol·L-1 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白色固体含Na2SO4。结合步骤1的结论,则假设3成立,若无该现象,则假设1成立。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一历史学者指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些“遗产”不包括
A.王国统治权 B.财富与爵位 C.指定继承人 D.土地与人口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尚书、仆射、侍郎、三司使、枢密使、通判、太尉、御史大夫”设置上述职衔的可能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 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 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 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5.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不正确的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宰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6.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7.“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孝廉,父别居”
8.“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C.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 D.目的是矫正天子和王侯的过失
9.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0.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11.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到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由此可得出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B.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C.从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 D.罗马帝国曾扩展到英国版图
13.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15.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6.“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17.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老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你认为评委老师肯定的是
①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美国总统和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19.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君主的制约 B.突出法治 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21.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峻挑战,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延误了20年。原因在于
A.林则徐等改革派的退让 B.倭人等顽固派的阻挠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统治集团未认清世界大势
22.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3.在一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小了阻力”的共识,并指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
24.《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受
25.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
A.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
26.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7.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条件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
C.有列宁的正确指导 D.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28.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2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30.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
A.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消除了国内矛盾冲突
C.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D.促成了新中国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2小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
31.(18分)制度的建设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1)材料一中“以有侯王”一句涉及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1分)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何种地方行政体制,(2分)导致怎样的后果?(2分)汉武帝为避免这一局面的重蹈覆辙,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3分)
(3)在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这一问题上,近代西方哪一个国家有了新的思维,(2分)其核心精神是什么?(2分)
(4)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同,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该制度的形式如何?(2分)近现代西方国家对该制度又有了怎么的发展?(2分)
32.(22分)社会转型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个引人瞩目的精彩片段,也是史学家研究触角的重要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注:上述材料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
(1)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转型是被迫的”? (2分)结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在整个中国近代政治史有哪些表现?(4分)
材料二 吾国今日既日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6分)。
(3)结合17—19世纪的史实概述英美法德四国政治上实行社会转型,走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历程,(8分)并指出其社会转型得以实现的根本推动力。(2分)
2012-2013高一上历史期末卷
(2)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颁布了《临时约法》;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任3点,满6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回答第1题。
1.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大气层将会消失????????????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变为寒冷的“冰球”???????? ? D.公转方向将变化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B.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C.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3.下列现象中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A.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B.地震 C.火山 D.地方病
4.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右图为中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图。据图分析回答5~6题。
5.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 最合适推销的一组城市是?(???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台北 B.上海
C.郑州 D.北京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预测,由剧烈的太阳耀斑爆发引发的超级“太阳风暴”将在2013年“袭击”地球。
7.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太阳风暴”将导致地球表面部分地区电力和通信系统中断
C.“太阳风暴”将使两极冰川大量融化,多数沿海低地将被淹没
D.“太阳风暴”会影响地球磁场,使极地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右图是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8~9题。
8.有关上图描述正确的是( )
A.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实线所示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所示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9.在12时左右,海港里的渔船上国旗迎风飞扬。关于国旗飘向说法正确的是
A.国旗飘向陆地 B.国旗飘向海洋
C.国旗的飘向不稳地,左右摇摆 D.无法判断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10~11题。
10.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12.“神舟号”选择在甘肃酒泉发射,主要是因为这里: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高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13~15题。
13.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一小时??? B.调慢一小时?? C.调快24小时??? D.调慢24小时
14.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短??????? B.长?????? C.一样长? ???? D.无法判断
15.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5时????? B.8时????? C.16时??????D.21时
16.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17.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 加快发展水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18题。
18.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波浪岩耸立在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而得名。
19.下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0.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与其成因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流水侵蚀 B.华山西峰绝壁―断层抬升
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 断层下陷 D.挪威峡湾―冰川侵蚀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2时54分,秘鲁附近海域发生7.0级地震(下图),据图分析回答21~22题。
21.此次地震发生地区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22.地震中心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暖流经过,带来暖水性鱼类
B.寒流经过,带来寒水性鱼类
C.寒暖流交汇,此海区饵料丰富
D.底部海水上升,此海区饵料丰富
读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若该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图。台风苏拉2012年8月2日03时15分前后在台湾省花莲市秀林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给当地带来强降雨天气。苏拉登陆过程属于水循环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4.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 能正确表示洋流④的是
A. B. C. D.
25.右图是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判断该河流可能出现在
A.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 B.赤道附近
C.我国东北地区 D.地中海沿岸
26.下列地理现象,与洋流作用无关的是
A.浅海中污染物的净化 B. 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的形成
C.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 D.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27.气象上有一种说法叫“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段时间,华北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2012年7月末,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天气。此次强降水天气与下列选项有关的是: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分析回答28~30题。
28.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关于a.b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B.图示季节a地降水丰沛
C.b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亚洲
D.图示季节b地降水稀少
30.①②③表示气压中心。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低压中心,其形成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②处气压中心的形成受热力因素影响
C.②表示高压中心,此气压中心气压值在图示季节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③气压中心附近风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一.综合题(共40分)
31.(20分)图10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11为C处具体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0中岩层形态看,A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据图10回答,B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4分)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10中所示是 (水循环),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6分)
4.据图11回答,C处地貌类型为 ,主要受 (外力)而形成;此地形中甲乙丙三处,泥沙颗粒粒径从大到小依次为: 。(6分)
32. (20分)图12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13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气候类型。结合图回答问题。
1.图12中,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2分)
2.图12中,A季节为北半球的????????(季节),此季节图13中②海沿岸受????????(填甲、乙、丙、丁)控制,此季节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6分)
3.图13中①地区气候特征是???????????,其气候成因是常年受图12中?????????(甲、乙、丙、丁)风带或气压带影响造成。(4分)
4.常年受图12 中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为图13中 ????????地(填①、②、③、④),其气候特征可用下图中???????(填a、b、c、d)表示。(4分)
5.与图13中②海同纬度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可能为下图中的??? ???(填a、b、c、d),该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 。(4分)
地理高一统测试题答案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针对普通手机设置和操作繁琐的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做”的3G手机已经上市。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订做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 某个体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万元、首付34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3. 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较
时间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2010年12月16日
1美元对人民币6.6635元
2012年12月16日
1美元对人民币6.2303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汇率升高 ②人民币贬值,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的出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用“北京镑”一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缩影。不少经济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出台减税政策,将数额巨大的海外奢侈品消费拉回国内。下列图示(D1表示减税前,D2表示减税后)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思路的是
5. 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猪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猪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猪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猪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年由天猫和淘宝力推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创造了191亿元销售额,当日共完成交易1.058亿笔。据此回答6——7题。
6. 商家利用这一天来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带动人气,使得商品销售量较平时成倍增长,利润也有所增加。这说明
①商品价格变动可以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②降低商品的价值才能扩大其销售 ③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④商家利用消费者求实心理来引导其消费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网购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D.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2012年8月中旬,京东、国美、苏宁三大电商发起价格战。电商“价格战”已经引发政府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发改委价监局近期对电商“价格战”展开调查,认为价格战过程中,有电商的促销宣传行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据此回答8——9题。
8. 出现如此“价格战”是因为
①部分电商企业产品结构雷同,竞争层次低下 ②部分电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低下 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④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9. 面对如此市场状况,消费者应该
①树立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深度学习各种商品知识,全面了解各种商品信息,提高防范能力 ③培养健康消费心理,避免盲目从众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措施,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有人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既要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些措施
①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贯彻了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的精神 ③体现了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④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为在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此回答14——15题。
14. 据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44.9万户,占比高达99.3%;从业人员7056万人,占比77.9%;上缴税金1.5万亿元,占比54.3%。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
①扩大消费需要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③降低恩格尔系数 ④提供就业岗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
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③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④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近几年“用工荒”让农民工持续成为焦点,往年“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如今已扩散到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对于“用工荒”的出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工资增长缓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 ?②国家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 ?④“民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A.①②? ??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③
17. 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复杂的就业形势、繁重的就业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规划》特别强调注重扩大就业规模与提高就业质量相结合。从国家角度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的有
①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 ②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④履行劳动者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这是广州某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结构示图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公司
①是国有控股企业 ②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 ③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是中外合作企业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近期,中国股市连连下跌,上证综指7月31日再次创下3年多来的收盘新低。股市大跌使得绝大部分怀着股市淘金愿望的股民尝到了深套的滋味。这说明:
①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②投资者必须理性投资
③购买股票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财富 ④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1.房价问题关乎民生,近来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
①减少用地供应,抑制商品房供应量 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③调整分配政策,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 ④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贷款利率,抑制投机性购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2.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居民2012年上半年收入构成一览表,图表表明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经营书店收入
出租房屋收入
股票、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
比例(%)
20
36
25
10
9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劵),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个体劳动者的所有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3.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但是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能够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的是
①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③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④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5.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6号文件公告,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每月3500元)和新的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新税法实施后全国将新增6 000万人免交个税。下列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①新税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 ②按新税法缴纳个税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③新税法的实施会减少国家税收总额 ④新税法的实施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改善民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急需要发展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今年7月初,节能环保产业被国家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首。发展新兴节能环保产业
①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离不开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 ③必须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必须对中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7.为稳定百姓“菜篮子”,广东将在2011年底建成不少于300家平价商店,并充分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进行扶持,对平价商店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冷藏设施等给予适当补贴或者贷款贴息。这里的“价格调节基金”、“补贴或者贷款贴息”是
①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
③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物价 ④属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的范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
A.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D.我们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29.浙江万通铝业有限公司以9 000多万元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国际上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事坦格集团,这些事例迈开浙商海外并购步伐。在这些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这
①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就是合作共赢 ②说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③需要不断创新“走出去”的形式以趋利避害 ④表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就是“走出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中海油、华为、中铝、腾讯、光明食品等大型中国企业积极采取并购方式向海外进行扩展。但绝大多数并购均因并购对象所在国政府的干涉而失败。这提醒中国的大型企业在对外经济中
①正视国际竞争中存在的贸易壁垒 ②要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③要确实落实“走出去”战略 ④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31题9分,32题14分,33题17分,共40分。
31.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汽)迎来了重组后的10周年。是什么力量让中国重汽这家经营不善的老国企转身成为国企改革成功的典范呢?回顾中国重汽过去10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或变革,不论是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还是营销网络建设、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调整,无不围绕着“更好地适应市场”这个中心。中国重汽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区域化战略和高质量低成本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了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生产布局、营销网络及资金优势,提升了企业整体素质,树立了全新的企业形象,积聚了发展的后劲,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重汽是如何成为国企改革成功的典范?
32.(1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
——摘编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10介)
32.(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
5%
2010年短缺
8000万吨
1.6亿吨
200万千瓦时
8—10亿立方米
注: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4.8%;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
重复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5分)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B
D
B
A
D
C
D
B
C
B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A
C
D
B
B
D
D
C
B
A
C
B
一、选择题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分)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3分)
(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则角的终边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3、已知,,若,则的值为 ( )
A. B. C.或 D.或
4、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5、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 )
A. B. C. D.
6、设,,且、夹角为,则等于( )
A. B. C. D.
7、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8、平面上有四个互异的点、、、,已知
则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9、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
C. D.
10、已知是以为周期的偶函数,且时,,则当时, 等于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中,为边上一点,若 .
1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若函数具有性质:①为偶函数,②对任意都有则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只需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解析式即可)
14、对于函数,下列命题:
①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函数图象关于点对称;
③函数图象可看作是把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④函数图象可看作是把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满分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分)
(1)化简.
(2)求函数的最大值及相应的的值.
16、(本题满分分)已知函数 .
(1)求与, 与;
(2)由(1)中求得结果,你能发现与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的值 .
17、(本小题满分分)已知, ;
(1) 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分)设函数的最高点的坐标为(),由最高点运动到相邻最低点时,函数图形与的交点的坐标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分别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3)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19、(本小题满分分)
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某区间上是增函数,而在上是减函数,
则称在上是“弱增函数”
请分别判断=,在是否是“弱增函数”,
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证明函数(是常数且)在上是“弱增函数”.
20、(本小题满分分)已知函数(,是不同时为零的常数).
(1)当时,若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证: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2012-2013学年度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答案
16、解:(1) , …………………………1分
, …………………………2分
…………………………5分
∴,两边平方得, …………………10分
19、(1)解: =在上是“弱增函数”;在上 不是“弱增函数”;理由如下:……………2分
显然,=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弱增函数”。……………4分
∵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在 上是增函数,而在上是增函数,
①若即时,
∴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10分
②若即时,
∴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13分
综上得: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14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A.河岸和流水 B.船和山 C.山和船 D.地面和山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3.测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以用下列哪一组仪器
A.米尺、弹簧秤、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体重计、量筒、打点计时器 D.刻度尺、天平、秒表
4.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直接测量
C.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
6.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
向上移动时,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细绳上的拉力将
A.先增大后减小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逐渐增大
7.一个物体在6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现在撤去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20牛顿和25牛顿,其余4个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可能是:
A.零; B.2牛顿;
C.40牛顿; D.55牛顿
8. 竖直向上抛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加速度大小为,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那么这个物体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g C. D.
9.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情况是
A.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
B.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变小
C.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变大
D.物体A的高度不变,θ角变小
10.如图 5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 P 受到一水平向
右的推力 F 的作用,已知物块 P 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 F 的
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已知物体在前2s时间内向东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
B.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方向始终向东.
C.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内的运动方向始终向东.
D.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
12.某物体沿平直轨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测得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m/s,则在此后的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
A.4m B.12m C.8m D.0m
13.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3倍,甲、乙从高为H处先后1S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下落过程中,它们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14.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B物体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
B.B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
C.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B物体可能不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15.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员处于超重状态
B. 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在空中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人站在地面上,当其由站立状态开始下蹲的瞬间,处于失重状态
16. 质量为 0.5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的底端后进入粗糙水平面滑行,直到静止,它的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力是2.5N
C.斜面的倾角为60°
D.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力是2.5N
三.实验题
17.(8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⑴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 和 ;遗漏内容分别是 和
⑵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⑶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b)
18.(8分)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的某处,让一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某同学实验时打出的某条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该纸带中测出的数据可得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 m/s2。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vB = _________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该同学已经测出斜面的长度及高度h,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 ,利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摩擦力的大小Ff = 。
四.计算论述题
19. (8分)某飞机着地时的速率为216km/h,随后匀减速滑行,滑行时飞机受空气和地面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飞机滑行时的加速度多大?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g=10 m/s2)
20. (10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车厢里,用一个定滑轮通过细绳悬挂两个物体m1=1kg和m2 =10kg,当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m2静止在地板上,m1向左偏离与竖直方向成θ=37o角,求:(sin37o=0.6,cos37o=0.8, g=10m/s2)
(1)绳上的张力;
(2)车厢地板对m2的支持力;
(3)车厢地板对m2的摩擦力。
21.(12分)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 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 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⑴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处,求物体的运动时间。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答案卷
21.解:⑴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2分)
∴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1分)
∴ (1分)
⑵设物体由A到B所用的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解得:(2分)
又由: (1分),解得: (1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
的相关信息。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对应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哪个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少会引起抽搐
C.细胞内的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3.在下列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蛋清。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4.细胞膜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蛋白质不能被细胞吸收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膜 ⑤细胞融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5.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6. 下列四种现象,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B.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底物含量的变化
C.储藏水果时细胞呼吸强度随氧含量的变化
D.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随时间的变化
7.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
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c)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正在复制
8.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纺锤体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a,DNA含量为b,则当该细胞
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2a和b B.a/2,和b/2 C.2a和b/2 D.a和b
9.下列a、b、c、d四图都与细胞分裂有关,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周期,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是观察该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10.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
B.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元素组成的
C.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苏丹III染成紫色
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碱基种类相同
11.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动物细胞,下列对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片应向右移动
B.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需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D.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
圈
12.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O2浓度过低 B.温度过高 C.CO2浓度过低 D.CO2浓度过高
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Hooke)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4.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试管的大小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催化剂不同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15.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 D. H 、O
16.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状态如
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和③处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③紫色????
B.①红色、②紫色、③无色
C.①红色、②无色、③紫色??
D.①红色、②红色、③红色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处理
CO2溶液
+
+
+
+
光照
白光
蓝光
红光
绿光
碘液
+
+
+
+
17.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按上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图表示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ab段表示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C.a 点因温度低酶活性低
D.c点表示酶已彻底失活
19.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20.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磷脂 B.脂肪 C.纤维素 D.胆固醇
2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可以进行DNA、RNA的分布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2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体
B.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C.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和转移
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均有积极的意义
2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及其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气孔关闭,叶绿体中C5含量会短时上升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①②③上
C.将C3还原成有机物和C5发生在④中
D.④中有ATP的生成与水解供能
25.右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代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
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
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可发生
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
2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有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内ATP的全部来源
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酒精而腐烂
C.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都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只要检测有无CO2产生便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 ,共42分。
27 .(12分) 图甲是某化合物(以下称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各标号中肽键是________,化合物甲的确切名称是________。
(2)构成化合物甲的单体有________种,这些单体形成化合物甲时发生的反应叫做 ,此反应是在细胞的____ ____中进行的。
(3)如果图乙代表细胞膜,则图乙的_______ (填“上方”或“下方”)是细胞膜的外侧,A代表_____ ___分子,B代表____ ____。
(4)氧气通过细胞膜的过程类似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类似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5)科学家曾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有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番茄吸收了大量的Mg2+、Ca2+,却几乎不吸收SiO44-,水稻则吸收了大量的SiO44-。这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 _______。
(6)制备细胞膜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的原因是 。
28.(13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20年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下图所示幽门螺杆菌细胞模式图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号码,在 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是 细胞模式图,与图二所示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幽门螺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 。(填名称)
(3)若需观察细胞的线粒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染液处理,但图二细胞并不是理想的观察材料,原因是 。
(4)在细胞分裂间期,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化学成分主要由 组成。
(5)图二细胞中[ ]___________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6)高等植物没有,但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
(7)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 。
29.(5分)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
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为了保证 和相同的条件。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
30.(12分)图1表示小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生理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用A~E表示),图2表示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02吸收量和C0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图1
(1)A、B、C、D和E中,没有ATP生成的是 ;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 ;表示细胞呼吸的有 ,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本题用A ~E字母表示)
(2)写出物质X在B阶段的化学表达式: 。
(3)图2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回答下列问
题:
①图中阴影部分M的意义有:
A.细胞呼吸C02释放量与02吸收量的差
B.无氧呼吸释放的C02的量
C.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CO2的差
②当氧浓度为5%时,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形成
的产物有 。
图2
③当氧气浓度为10%时,两曲线相交于点P,据图分析计算,此时葡萄糖的消耗量是氧浓度为0时的 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4)[7]染色质 DNA和蛋白质
(5)[6]核仁
(6)中心体
(7)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29.(5分)
(1)适宜的温度
(2)淀粉被催化分解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15分)
第一节:听力 理解(15小题 ,共15 分)
请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2题
1.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A. Around 6:30 pm B. around 7:30 C. Around 8:30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two speakers are close friends.
B. Jim is holding a birthday party.
C. The two speakers are on the phone.
请听第二段对话,回答3~5题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s?
A. Have a party. B. Go shopping C. Play tennis.
4.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round 3:00 B. Around 2:30 C. Around 2:00
5. How many people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activity?
A. Two B. Three C. Four
请听第三段对话,回答6~8题
6. How old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s two boys?
A. Ten and eight B. Eight and four. C. Four and two.
7. Where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A. In the living room B. In the bedroom. C. In the kitchen
8. Where is the man going ?
A. To the next town . B. To his hometown . C. To a foreign country.
请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10 题。
9. What’s wrong with Stalla Wang ? ------Her ____ had been hurting a lot.
A. back B. hand. C. foot
10. Why won’t Stella go to see the doctor at 3:00 pm? ---- Because she will have to ____.
A. have a class B. attend school C. attend a lecture
第二节:请听下面一段独白,根据要求,从所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标号为10-15的空格中。
Reasons
* Too much 11
* After school activities
*Late-night 12
* Early school
Side effects
* Become 13 easily
* Have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emotions
* Have problems with clear 14
Suggestion
15 hours of sleep every nigh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60分
第一节:单选 15分
16. Many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____ to university. That is to say many people think it important to go to university.
A. to going B. with go C. to go D. with going
17. He pretended ___ me when I passed by .
A. to read B to be reading C. reading D. being reading
18. --- John failed his final exam.
---- I am not surprised at the news at all. _____, he is never seen busy with his lesson.
A. About all B. In all C. First of all D. After all
19. Although he is young, he's already ____ two companies.
A. in charge of B. for charge of C. in the charge of D. for the charge of
The economic ___ caused in the snowstorm increased ____20 billion yuan, which means
reaching 20 billion yuan.
A .gain , to B. loss , by C. loss, to D. increase , by
21. Sixteen teams will compete ___ the gold medals in the 2016 Olympic games.
A. against B. in C. with D. for
22. The book as well as the magazines____.
A. are worthy buying B. are worth to buy C. is worth buying D. is worth to buy
23. Julie was given an ___ dictionary as a birthday gift.
A. electrician B. electricity C. electric D. electronic
24. The changes are an improvement ____.
A. in a way B. in the way C. by the way D. on the way
25. ____ the new law, the shops that offer free plastic bags ____..
A. In spite of, will punished B. According to , will be punished
C. In case of ,is punished D. In response to, is being punished
26. Children under six are not ____ to school except those of extra intelligence.
A. permitted B. received C. accepted D. admitted
27. Nobody knows ____ the old building here ____.
A. who, belongs B. who ,belongs to C. whose, .is belonging to D. whose ,is belonged to
28. Do you remember the days ___ we spent on the small island.
A. that B. then C. on which D. when
29. They are the very people ____ you can always turn for help.
A. that B .to which C. to whom D. from that
30. She works hard at her lessons , ____ leads to her great progress in her study.
A .it B. which C. what D. that
第二节:完形填空 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0各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选出最佳答案。
Nowadays it is found that school students seldom pay much attention to sports. Is it because they have no 31 in sports? It may not be the fact. They often say they have other mor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32 are these important things? Examinations. They have to 33 themselves for the most importa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lso to 34 with the test and the exams in school. So many of them tend to 35 bookworms.
In the summer holidays of the former years they could do anything they liked, but in the summer holidays of the 36 years, they have to give all their time to the preparation. So studies have 37 them from going in sports.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from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they have to work harder and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on books. Many parents _38 their children to pass this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get a stepping stone for high education or better jobs. As for the 39 themselves, they want to get good results so that they can 40 their studies in the universities. So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y 41 up their school activities, especially sports.
Indeed, a complete education cannot go without physical training, for a quick mind seldom 42 along with a weak body. It is well said, "All work and no play 43 Jack a dull (迟钝的) boy” . In one word, without a strong body, you can never 44 anything , let alone(更不用说) a great success in 45 .
第三节:语法填空 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行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是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If you go out to the fields at night in spring or summer, you can hear frogs singing 46 (joy) here and there. It seems as if they were performing a field symphony.
The frog is a good and useful creature that benefits human beings. They can catch fast- moving insects. Each frog eats a large number of pests that are harmful 47 crops. This little creature is regarded 48 "the natural enemy of pests".
49 now frogs are getting fewer and fewer. This is because they are killed and put on the table as a delicious dish by their chief enemy, human beings. It is _50_ shameless(无耻的) and cruel act, isn't it? 51 cause (起因)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reduction of frogs is that farmers use insecticides (杀虫剂) to kill pests and frogs get killed as a result of drinking poisoned water 52 eating poison-killed insects.
Something must be done without delay 53 ( save) frogs. If we don't punish those 54 sell and kill frogs to make money, then one day all of us 55 (punish) by nature for failing to keep the balance of natur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35分
第一节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选择最佳答案,填涂在相应位置。(每题2分,满分30分)
A
When I was growing up in America, I was ashamed of my mother’s Chinese English. Because of her English, she was often treated unfairly. People in department stores, at banks, and at restaurants did not take her seriously ,did not give her good service ,pretended not to understand her ,or even acted as if they did not hear her.
My mother has realized the limitations of her English as well. When I was fifteen, she used to have me call people on phone to pretend I was she . I was forced to ask for information or even to yell at people who had been rude to her. One time I had to call her stockbroker (股票经纪人).I said in an adolescent voice that was not very convincing, “This is Mrs. Tan.” And my mother was standing beside me whispering loudly, “Why he don’t send me check already two weeks late.”
And then, in perfect English I said : “I’m getting rather concerned .You agreed to send the check two weeks ago, but it hasn't arrived.”
Then she talked more loudly. “What he want? I come to New York tell him front of his boss.” And so I turned to the stockbroker again, “I can’t tolerate any more excuse. If I don’t receive the check immediately, I am going to have to speak to your manager when I am in New York next week.”
The next week we ended up in New York. While I was sitting there red-faced, my mother, the real Mrs. Tan, was shouting to his boss in her broken English.
When I was a teenager, my mother’s broken English embarrassed me. But now, I see it differently. To me, my mother’s English is perfectly clear, perfectly natural. It is my mother tongue. Her language, as I hear it, is vivid, direct, and full of observation and wisdom. It was the language that helped shape the way I saw things, expressed ideas, and made sense of the world.
56. Why was the author’s mother poorly served?
A. She was unable to speak good English. B. She was often misunderstood.
C. She was not clearly heard. D. She was not very polite.
57.From Paragraph 2, we know that the author was .
A. good at pretending B. rude to the stockbroker
C. ready to help her mother D. unwilling to phone for her mother
58. After the author made the phone call, .
A. they forgave the stockbroker B. they failed to get the check
C. they went to New York immediately D. they spoke to their boss at once
59.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her mother’s English now?
A. It confuses her. B. It embarrasses her.
C. It helps her understand the world. D. It helps her tolerate rude people.
60.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Chinese English .
A. is clear and natural to non-native speakers B. is vivid and direct to non-native speakers
C. has a very bad reputation in America D. may bring inconvenience(不便)in America
B
Education is not an end , but a means to an end. In other words, we do not educate children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them. our purpose is to fit them for life. In many modern countries it has for some time been fashionable(流行的)to think that by free education for all whether rich or poor, clever or stupid --- one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and build a perfect nation. But we can already see that free education for all is not enough: we find in such countries a far larger number of people with university degrees(学位)they refuse to do what they think "low" work; and in fact, work with hands is thought to be dirty and shameful in such countries. But we have only to think a momen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work of a completely uneducated farme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a professor: we can live without education, but we die if we have no food. If no one cleaned our streets and took the rubbish away from our houses, we should get terrible diseases in our towns…
In fact, when we say that all of us must be educated to fit us for life, it means that we must be educated in such a way that, firstly, each of us can do whatever work suited to his brains and ability, and secondly, that we can realize that all jobs are necessary to society, and that it is very bad to be unwilling to do one's work. Only such a type of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valuable to society.
61. In the writer’s opinion,_________
A. free education for all probably leads to a perfect world
B. all the social problems can’t be solved by education
C. education can solve most of the world’s problems
D. free education won’t help to solve problems
62. The writer wants to prove that _______
A. a farm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professor B. our society needs free education for all
C. our society needs all kinds of jobs D. work with ha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63.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________
A. build a perfect world B. let everyone receive education
C. choose officials for the country D. prepare children mainly for their future work
64.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A. The type of education B. The value of education
C. The means of education D.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6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 Work with hands is thought to be shameful in some modern countries.
B. In all modern countries, free education has been fashionable.
C. A perfect nation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D. A professo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a farmer.
C
Text messaging(发信息)was designed for quick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For messages that need short words, the short messaging systems are preferred. In a public place, for example, it is better for people to send text messages than to talk loudly and disturb others with their conversation. It has its advantages, but sadly, there are also disadvantage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celebrities (名人)and TV shows raising the problem about accidents caused by sending or reading text messages while driving. It causes drivers to lose control or lose their concentration while driving.
Text messaging may actually be more dangerous than talking while driving as it requires the driver to take his eyes off the road and onto the phone. It is a most dangerous thing to do while driving.
The other disadvantage is the poor spelling habit that it develops among young people. It is natural for them to want to make a shorter form of the words so as to get it done quickly. However, they carry this through even when writing formal documents (文件). Young people are becoming poor at spelling even simple words.
Text messaging also brings about an impersonal(冷淡的) culture.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text messaging. And they say important things on their phone when they should actually be said in person.
Culture changes along with its people and that is something that everyone knows will happen. What is sad is what it is turning into. Although many will argue that this kind of change is just like any other change t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radical (激进的)in the beginning, common finally. Text messaging may be one of those but it is pretty hard to think about the time when the phone separates two people even when they are sitting side by side.
66. We can know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____.
A. text messaging is becoming less popular B. some people like listening to others' talk.
C. people would like to make a phone call in public D. many people prefer text messaging
67. Young people cannot spell even simple words probably because _____.
A. they often write formal documents.
B. they often use a shorter form of the words to send messages.
C. They don't work hard at their lessons
D. they only remember how to spell difficult words
68. How many disadvantages does the text messaging hav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Five B. Four C. Three D. Two
69.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use of text messaging is _____.
A .unconcerned(不关心) B. amazed C. supportive D. worried
70.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_.
A .list the disadvantages of text messaging
B.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that text messaging brings
C. describe(描写)the convenience(方便)that text messaging brings
D. compare the di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xt messaging
第二节 阅读下面短文,把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共5题,满分 5分)
A man found the cocoon ( 茧 ) of a butterfly. One day a small opening appeared. He sat and watched the butterfly for several hours as it struggled to get out of the cocoon. Then it seemed to stop . It appeared to have gotten as far as it could, and to be able to go no further.
So the man decided to help the butterfly. He took a pair of scissors and cut off the remainder of the cocoon. The butterfly then got out easily. But it then had a weak body and small, shriveled ( 皱缩 ) wings.
The man continued to watch the butterfly because he’d expected that, at any moment, the wings would grow, and it would fly off.
Neither happened! In fact, the butterfly spent the rest of its life crawling ( 爬行 ) around weak and small. It was never able to fly .What a shame!
What the man, in his kindness and fast action, hadn't understood was the struggle required for the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needed to get through the small opening itself ,so that it would be ready for flight once it achieved its freedom from the cocoon.
Sometimes struggles are exactly what we need in our lives. If nature allowed us to go through our lives without any difficulties, it would weaken our abilities. We would not be as strong as what we could have been. And we could never fly.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he man
The butterfly
found a cocoon and watched it
struggled to get out of 71
72 the remainder
got out easily, with a weak body and small wings
continued to watch
crawled and was never able to 73
It’s through __74__ that a man can become __75__.
第四部分:基础知识运用(共两部分,满分2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根据首字母或中文写出完整的单词。10分
Of the six people injured in the crash, only two s_____.
Please r____ your bag from the seat so that I can sit down.
She has realized that nothing can r____ the mother's love in the world .
Life is not a problem to be s___, but a reality to be experienced.
The student's g___ is to improve day by day in every subject he is studying.
After this change, the teacher wondered how to ___(探索)new teaching methods.
There is no plenty of rain, which (影响)____ the growth of crops.
You must believe in what you do and who you are if you want to ____ (成功)in the world.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the same technology that helps us may also ____(危害)us.
85. Has the Asian nation ever ____(主办)an important soccer match?
第二节:按要求翻译句子15分
1. 他学习如此努力以至被一所重点(key)大学录取。(so ...that )
2.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学好英语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用as 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it作形式主语)
要过大约半个月我们才过(have)寒假。(It ....before )
我们昨天看过的这部电影今年在电视上已放映了很多次了。(用定语从句——划线部分、
被动态)
12月31日我们正是在学校开party 的。(用强调句)
第五部分:基础写作(满分15分)
一方面
博客可以作为展示自己的窗口,可以释放学习的压力
另一方面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管理个人博客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会耽误学习。
你的看法
现在是信息时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World Wide Web)与他人交流并展示自己;通过管理博客可以提高写作、策划(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
最近南京一90后男孩大造热门微博轻松吸金月收入两万,成为“吸金微博大王”。很多学生纷纷织起自己的“围脖”。学校师生对此展开了讨论。请你写一篇短文来反映讨论结果。
注意:把信息点组成句子,可以适当增添词汇,使表达连贯。100词左右;开头已写好不计入词数。
参考词汇:开微博 open one's blog; 展示 display /show 释放压力 release the pressure
管理 manage 精力 energy 耽误 hold up 时代 age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现象)that more and more high school students open their own blogs on the Internet….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英 语 试 卷 答 案
1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原子量:
H=1 C=12 O=16 Cu=64 S=32 Na=23 Ba=137
第 一 部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下列物质能导电,而且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水银 B、无水乙醇 C、氯化钠溶液 D、熔融的硫酸铜
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②③④⑥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金箔 D.钢铁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应保存在带磨砂玻璃塞的无色细口瓶中
B、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
C、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D、水晶是一种无色,坚硬难熔的硅酸盐
5.配制100mL0.5mol/LNaOH溶液的操作有 ①计算 ②冷却 ③洗涤 ④溶解 ⑤转移 ⑥称量 ⑦定容,次序正确的是
A、①⑥③②⑤④⑦ B、①⑥④⑤②③⑦ C、①⑥④②⑤③⑦ D、①⑥③④⑤②⑦
6.食盐溶液中存在Ca2+、Mg2+、SO42-等杂质,除杂时加入NaOH、Na2CO3、BaCl2和盐酸,下列添加试剂顺序正确的有①NaOH BaCl2 Na2CO3 HCl ②BaCl2 HCl NaOH Na2CO3③Na2CO3 BaCl2 NaOH HCl ④BaCl2 NaOH Na2CO3 HCl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7.实验室里需用480mL 0.1 mol/L的硫酸铜溶液,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 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 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 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 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8.下列溶液中能用来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①澄清的石灰水 ②氢硫酸 ③氯水 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⑤氯化钡溶液 ⑥品红溶液
A.①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⑥
9.根据反应式:①2Fe3+ + 2I- = 2Fe2+ + I2 ②Br2 + 2Fe2+ === 2Fe3+ +2Br-,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从强到弱的顺序是
A、Br-、Fe2+、I- B、I-、Fe2+、Br- C、Br-、I-、Fe2+ D、Fe2+、I-、Br-
10.现有下列五个转化,其中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SiO2→Na2SiO3;②CuSO4→CuCl2;③SiO2→H2SiO3;④CuO→Cu(OH)2;⑤Na2O2→Na2SO4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1.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 - 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A.5∶3 B.5∶4 C.1∶1 D.3∶5
12.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13.如图,A处通入Cl2,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装的是
A、浓盐酸 B、NaOH溶液
C、H2O D、饱和NaCl溶液
1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及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烧碱溶液除去混在MgO中的Al2O3
B.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上层显紫红色
C.将Fe(OH)3沉淀溶于沸水可制得Fe(OH)3胶体
D.测定Na2CO3溶液的pH值,操作时应将先pH试纸润湿
15.在FeCl3、CuCl2和HCl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固体滤出后不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不可能大量存在的阳离子是
A.H+ B.Fe3+ C.Fe2+ D.Cu2+
二.双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的答案)
16.关于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固体的性质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状态下,Na2CO3比NaHCO3稳定
B.Na2CO3比NaHCO3更难溶于水
C.配制两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Na2CO3比NaHCO3的碱性强
D.向两者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Na2CO3比NaHCO3反应快
17.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18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
C、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有的电子数为NA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 /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 NA
18.某无色溶液能与铝作用生成氢气,则该溶液可能是下列哪一个离子组
A.H+、Ba2+、Mg2+、C1— B.C1—、CO32—、NO3—、Mg2+
C.Cu2+、SO42—、K+、H+ D.NO3—、OH—、Ba2+、C1—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B.铝片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2Al + 2OH— + 2H2O == 2A1O2— + 3H2↑
C.氯化亚铁与氯水:Fe2+ + C12 == Fe3+ + 2C1—
D.纯碱与稀盐酸反应:CO32— + 2H+ == H2O + CO2↑
20.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利用装置①可制备氢氧化亚铁并长时间观察其颜色
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HCl气体,并防止倒吸
C.装置③无法验证Na2CO3和NaHCO3两种固体的热稳定性
D.通过④的方法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第 二 部 分
三.非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的氧化物和SiO2,实验室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及CaCO3,步骤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B物质的化学式是 在未加入H2O2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Cu2+、Fe2+、Fe3+。若检验该溶液中Fe3+,选择最合适的试剂是 (填代号)。
A.KMnO4溶液 B.Fe粉 C. Na2CO3溶液 D. KSCN溶液
(2)向溶液A加入H2O2的作用是 剂(填氧化或还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选用H2O2而不用Cl2的原因是 。
(3)由溶液C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 ,过滤等操作。除烧杯、漏斗外,过滤操作还需用到另一玻璃仪器是 。
(4)制备CaCO3时,先通入 (填NH3或CO2),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填代号)装置吸收氨气。(烧杯中的液体都为水)
22.(11分)请利用下列装置及试剂组装一套装置。其流程是,用浓盐酸和MnO2先制取纯净干燥的Cl2(不收集),后试验干燥的Cl2和潮湿的Cl2有无漂白性。试回答:
(1)按气体从左向右流向将各装置依次连接起来(填接口标号):
a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h 。
装置中存在什么问题 。
(2)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3)D装置的作用是 ,F装置的作用是 。
(4)C瓶中的现象是 ,以上事实说明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 。
(5)E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3.(12分)实验室有一瓶碳酸钠试剂,含有少量的硫酸钠杂质,某学生设计以下实验来确定其纯度。
(1)以下的实验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
A.称取样品W1 g B.加盐酸酸化 C.用蒸馏水溶解 D.过滤
E.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 F.洗涤沉淀 G.干燥沉淀 H.称量沉淀的质量W2 g
(2)酸化时盐酸必须过量,其目的是______ 。
(3)氯化钡溶液要过量的目的是______ 。检验氯化钡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
(4)检验沉淀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
(5)样品中碳酸钠的纯度为______ 。
24.(15分)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运用类比学习的思想, 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的反应。小组同学改进了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制取SO2的反应。充分反应,B中固体由淡黄色变为白色(Na2O2完全反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完成装置改进的措施和理由:
①措施:在A、B之间加一个干燥管,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措施:为确保C中的实验现象发生,在B、C之间加一个装有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推断该白色固体为Na2SO3,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的推论都要经过检验,请完成对白色固体成分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药匙、滴管、酒精灯、带单孔胶塞的导管、棉花、试管夹;3 mol·L-1HCl、6 mol·L-1HNO3、NaOH稀溶液、蒸馏水、1 mol·L-1 BaCl2 溶液、澄清石灰水、品红溶液。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白色固体为Na2SO3; 假设2: ;
假设3:白色固体为Na2SO3与Na2SO4 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以上三种假设,并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 ,塞上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
若 ,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SO3,则 成立,若无该现象,
则 成立。
步骤2:在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加入 。
若 ,则说明白色固体含Na2SO4。
结合步骤1的结论,则 成立,若无该现象,则 则 成立。
24. (共15分)(第2题两分,其余每空1分)
(1) ①产生的二氧化硫没有干燥,水蒸气会与Na2O2反应;
②NaOH溶液 除去SO2气体,防止污染空气
(2) 2Na2O2+2SO2=2Na2SO3+O2 (2分)
(3)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3:白色固体为Na2SO4
②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加入过量3 mol·L-1的稀盐酸,塞上单孔胶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若有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生成,说明白色固体含有Na2SO3。则假设1或3成立,若无该现象,则假设2成立。
步骤2:在步骤1反应后的溶液加入1 mol·L-1 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白色固体含Na2SO4。结合步骤1的结论,则假设3成立,若无该现象,则假设1成立。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一历史学者指出:“西周宗法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为准绳的遗产继承法。”这些“遗产”不包括
A.王国统治权 B.财富与爵位 C.指定继承人 D.土地与人口
下列对古代的分封制和郡县制比较的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3.“尚书、仆射、侍郎、三司使、枢密使、通判、太尉、御史大夫”设置上述职衔的可能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 有学者将唐、宋、明、清皇帝召开御前会议的礼仪作了一个概括,下列对应准确的是
A.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三跪九叩 、伏地跪拜
B. 坐而论道、三跪九叩、颔首直立、伏地跪拜
C.颔首直立、坐而论道、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D. 坐而论道、颔首直立、伏地跪拜、三跪九叩
5.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断完善和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按其相同职能分不正确的是
A.御史大夫、刺史 B.宰相、参知政事
C.太尉、军机处 D.郡县、行省
6.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7.“自经此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表述与该制度相关的是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B.“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C.“立嫡以长不以贤” D.“举孝廉,父别居”
8.“昔者天子有争(同‘诤’,下同)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目的在于实现对各级官员的监察 B.该制度防止各级政府决策失误
C.该制度能从法律的角度约束王权 D.目的是矫正天子和王侯的过失
9.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关内容中,对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召开公民大会,让公民参与城邦事务
C.建立陪审法庭制度 D.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10.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反映了雅典的陶片放逐法
A.充分体现了公民的意志 B.是审判民主敌人的最佳方式
C.实际上不起任何作用 D.并不能真正保障雅典的民主
11.公元116年的一天,罗马街头。长期定居罗马的小亚细亚(罗马帝国的一部分)商人艾哈迈德遭到当地一群无赖的哄抢。艾哈迈德立即投诉到法庭。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了此案,无赖们受到严惩。这一事件表明当时的罗马法律
①承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②注重维护帝国的社会稳定
③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被称为公民法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由此可得出
A.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源泉 B.近代英国非常重视法制建设
C.从古至今西方国家一直崇尚民主 D.罗马帝国曾扩展到英国版图
13.1688年,一群英国贵族说:“改变晚宴规则的时候到了,坐在桌前的人们该被换掉了,但不是通过流血的方式。”按照他们的方式,英国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君权收归议会执掌
C.建立了责任内阁制 D.下层人民的权利得以保障
14.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这说明作者
A.否定法国大革命的作用 B.强调兴民权的重要性
C.强调政治协商的重要性 D.反对大规模社会变革
15.基辛格在《大外交》中写道:“19世纪末期,它的议会建立在欧洲第一个男性普遍参政的基础上,国会还是无法控制政府,政府由国王指派,只有国王能解散。首相和国王的关系比国王和议会的关系更亲密……”其中的“它”指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16.“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美利坚民族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17.有位教师在讲解《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时把“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梳理成以下四点,评委老师一致认为有一点归纳是不妥当的,另外三点总结得很好,你认为评委老师肯定的是
①英国模式:渐进改革 ②法国模式:人民革命
③德国模式:专制独裁 ④美国模式:至善至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美国总统和君主立宪制下的英国国王都可以进行的政治活动是
A.否决议会(国会)制定的法律 B.处理国家重大事务和日常事务
C.代表国家参与外交活动 D.当与议会发生矛盾时有权解散议会
19.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A.对君主的制约 B.突出法治 C.强调主权在民 D.对权力的监控
20.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这里“遭遇的极大困难”准确的说法是
A.闭关锁国局面被西方殖民者打破 B.洋务运动昙花一现以失败而告终
C.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D.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21.鸦片战争后,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峻挑战,在近代化的道路上延误了20年。原因在于
A.林则徐等改革派的退让 B.倭人等顽固派的阻挠
C.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D.统治集团未认清世界大势
22.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23.在一节“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的研讨课上,四位同学达成了“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小了阻力”的共识,并指明了自己的依据,你认为正确的是
A.甲同学: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乙同学:太平天国颁布了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C.丙同学:太平天国运动加速了清王朝和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D.丁同学:太平天国运动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反封建的最高峰
24.《胡汉民自传》载:“同盟会未尝深植于民众,民众所接收者,仅三民主义中狭义的民族主义耳。正惟‘排满’二字之口号,极简明切要,易于普遍全国,而弱点亦在此……而不能使为坚强拥护革命之群众.其责当由革命负之,而亦为当日失败之重要原因也。”对该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辛亥革命的爆发纯属历史的偶然 B.三民主义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带有狭隘的民族革命色彩 D.“排满”口号易于为民众所接受
25.一位五四运动的参与者回忆说:被捕的学生初由各地的警察送到各警察分局分所,而那些学生就在各分局分所对着看守的警察演讲起来,学生“垂泪而道”,警察亦大都“掩面而泣”。这说明五四运动
A.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 B.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主导作用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专制的革命运动
26.1871年4月17日,当巴黎公社战士还在浴血奋战时,马克思就在写给路库格曼的信中指出,不管这件事情的直接结果如何,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毕竟是已经取得了。马克思在信中说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新起点”的依据应该是
A.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 B.建立了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C.成功地动员了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战斗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
27.十月革命没有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条件是
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
C.有列宁的正确指导 D.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
28.1925年1月,中共党员人数为994人,10月增至3 000人,年底发展到10 000人。这一时期中共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A.共产国际的大力支持 B.北伐战争的胜利进行
C.土地革命高潮的兴起 D.国共合作实现,大革命迅速发展
2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下表反映了中国近现代史四个不同时期阶段特征的主题词,其中1921~1935年处应该填写
1894~1912: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1921~1935:
1949~1956:民族独立,获得新生
1978~2001: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A.五四风雷,抗日烽火 B.开天辟地,渐趋成熟
C.国共对峙,走向抗战 D.星星之火,力挽狂澜
30.近代《华西晚报》的一篇评论认为:“如果对中国命运应负重大责任的国民党确具有结束一党专政与在野党团结合作的诚意,毛泽东此行……将可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件。”此事件
A.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消除了国内矛盾冲突
C.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D.促成了新中国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2小题,31题18分,32题22分,共40分)
31.(18分)制度的建设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1)材料一中“以有侯王”一句涉及到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1分)
材料二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子爵,…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初实行何种地方行政体制,(2分)导致怎样的后果?(2分)汉武帝为避免这一局面的重蹈覆辙,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3分)
(3)在处理地方与中央关系这一问题上,近代西方哪一个国家有了新的思维,(2分)其核心精神是什么?(2分)
(4)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同,西方文明的源头古希腊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2分)该制度的形式如何?(2分)近现代西方国家对该制度又有了怎么的发展?(2分)
32.(22分)社会转型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个引人瞩目的精彩片段,也是史学家研究触角的重要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说”,认为中国全部文明史可分为三个阶段,中间经过两次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二千多年前,……。近代的大动乱是从中华帝国到现代国家的第二次转型,“这第二次大转型是被迫的,也是死人如麻,极其痛苦的。”
──注:上述材料根据凤凰网及维基百科等整理
(1)为什么说中国的“第二次转型是被迫的”? (2分)结合史实简要指出这次“惊涛骇浪”的大转型在整个中国近代政治史有哪些表现?(4分)
材料二 吾国今日既日五族共和矣;然曰五族,固显然犹有一界限在也。欲泯此界限,以发扬光大之,……建设一大中华民族。
──孙中山《国民党恳亲大会纪念册》序(1921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现代国家转型的贡献(6分)。
(3)结合17—19世纪的史实概述英美法德四国政治上实行社会转型,走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历程,(8分)并指出其社会转型得以实现的根本推动力。(2分)
2012-2013高一上历史期末卷
(2)贡献:辛亥革命结束了专制主义的王朝国家(推翻清政府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现代国家;颁布了《临时约法》;初步形成了大中华民族国家观。(任3点,满6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It's not just a planet, It’s home"是对地球在太阳系中地位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回答第1题。
1.若地球在海王星的轨道上运行,则会发生的现象有?(??? )
A.大气层将会消失???????????? B.变为炎热的“火球”
C.变为寒冷的“冰球”???????? ? D.公转方向将变化
2.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构造叙述正确的是
A.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 B.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
C.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D.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3.下列现象中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A.地球上的水旱灾害 B.地震 C.火山 D.地方病
4.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地形地势状况???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状况
右图为中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图。据图分析回答5~6题。
5.仅考虑年太阳总辐射量的分布情况,假如你作为太阳能热水器的营销员, 最合适推销的一组城市是?(??? )
A.北京、海口、贵阳?
B.上海、重庆、台北
C.昆明、兰州、郑州
D.福州、广州、成都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A.台北 B.上海
C.郑州 D.北京
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预测,由剧烈的太阳耀斑爆发引发的超级“太阳风暴”将在2013年“袭击”地球。
7.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耀斑现象发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B.“太阳风暴”将导致地球表面部分地区电力和通信系统中断
C.“太阳风暴”将使两极冰川大量融化,多数沿海低地将被淹没
D.“太阳风暴”会影响地球磁场,使极地上空出现极光现象
右图是某海滨地区海洋与陆地表面气温日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8~9题。
8.有关上图描述正确的是( )
A.实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B.虚线表示的是海洋气温曲线
C.实线所示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昼夜长短所致
D.虚线所示日较差小的主要原因是纬度所致
9.在12时左右,海港里的渔船上国旗迎风飞扬。关于国旗飘向说法正确的是
A.国旗飘向陆地 B.国旗飘向海洋
C.国旗的飘向不稳地,左右摇摆 D.无法判断
右图中各箭头及其代表符号①、②、③、④、⑤表示太阳、地面、大气、宇宙空间之间的热力作用,其中包括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读图回答下面10~11题。
10.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比云贵高原高,但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大,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11.四川盆地的纬度与青藏高原的纬度相差不大,但年平均气温却比青藏高原高得多,其原因主要与图中的哪个因素数值大小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12.“神舟号”选择在甘肃酒泉发射,主要是因为这里:
A.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纬度低,接近同步地球轨道
C.气候干旱,大气的透明度高 D.设备先进,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高
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完成13~15题。
13.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
A.调快一小时??? B.调慢一小时?? C.调快24小时??? D.调慢24小时
14.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
A.短??????? B.长?????? C.一样长? ???? D.无法判断
15.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图所示),这时北京时间可能为(??? )
A.5时????? B.8时????? C.16时??????D.21时
16.据估计,由于CO2、CH4、N2O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
A.1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一淮河以南 B.冬小麦种植区域将南移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将往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小
17.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①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 加快发展水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18题。
18.各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的波浪岩耸立在西澳大利亚中部沙漠光秃、干燥的土地上,由于像高高的海浪而得名。
19.下图中波浪岩的成因是
A.风力侵蚀 B.流水沉积 C.冰川侵蚀 D.海浪侵蚀
20.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与其成因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流水侵蚀 B.华山西峰绝壁―断层抬升
C.广西桂林芦笛岩溶洞― 断层下陷 D.挪威峡湾―冰川侵蚀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29日2时54分,秘鲁附近海域发生7.0级地震(下图),据图分析回答21~22题。
21.此次地震发生地区位于
A.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C.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张裂地带
22.地震中心M地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暖流经过,带来暖水性鱼类
B.寒流经过,带来寒水性鱼类
C.寒暖流交汇,此海区饵料丰富
D.底部海水上升,此海区饵料丰富
读循环模式示意图,回答23~24题。
23.若该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图。台风苏拉2012年8月2日03时15分前后在台湾省花莲市秀林乡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4级(42米/秒)。给当地带来强降雨天气。苏拉登陆过程属于水循环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4.若该图表示的是中低纬大洋环流示意图, 能正确表示洋流④的是
A. B. C. D.
25.右图是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图,判断该河流可能出现在
A.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 B.赤道附近
C.我国东北地区 D.地中海沿岸
26.下列地理现象,与洋流作用无关的是
A.浅海中污染物的净化 B. 澳大利亚西海岸荒漠的形成
C.东亚季风气候的形成 D.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27.气象上有一种说法叫“七下八上”,即七月下旬八月上旬这段时间,华北地区进入降雨集中期。2012年7月末,北京城遭遇特大暴雨天气。此次强降水天气与下列选项有关的是: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图分析回答28~30题。
28.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9.关于a.b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A.a地气候类型在各大洲均有分布
B.图示季节a地降水丰沛
C.b地气候类型仅分布在亚洲
D.图示季节b地降水稀少
30.①②③表示气压中心。关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A.①表示低压中心,其形成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
B.②处气压中心的形成受热力因素影响
C.②表示高压中心,此气压中心气压值在图示季节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③气压中心附近风向呈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一.综合题(共40分)
31.(20分)图10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图11为C处具体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10中岩层形态看,A处的地质构造为________;该处地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4分)
2.据图10回答,B处的河流上,是否适合建大型水库?试说明理由。(4分)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图10中所示是 (水循环),在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参与下,①处的_______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6分)
4.据图11回答,C处地貌类型为 ,主要受 (外力)而形成;此地形中甲乙丙三处,泥沙颗粒粒径从大到小依次为: 。(6分)
32. (20分)图12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13为世界海陆分布局部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气候类型。结合图回答问题。
1.图12中,导致A、B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不同的原因是?????????????。(2分)
2.图12中,A季节为北半球的????????(季节),此季节图13中②海沿岸受????????(填甲、乙、丙、丁)控制,此季节的气候特征表现为 ????????????。(6分)
3.图13中①地区气候特征是???????????,其气候成因是常年受图12中?????????(甲、乙、丙、丁)风带或气压带影响造成。(4分)
4.常年受图12 中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为图13中 ????????地(填①、②、③、④),其气候特征可用下图中???????(填a、b、c、d)表示。(4分)
5.与图13中②海同纬度的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可能为下图中的??? ???(填a、b、c、d),该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是 ????????? 。(4分)
地理高一统测试题答案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针对普通手机设置和操作繁琐的问题,中国移动公司按照客户在外观、手机一键上网专用键、菜单呈现以及服务内容等方面要求,与著名厂家联手为客户“量身定做”的3G手机已经上市。中国移动公司和手机厂家为客户量身订做手机主要是为了
A.生产出更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 B.更好的实现商品的价值
C.尊重顾客的上帝地位 D.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2. 某个体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万元、首付34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3. 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比较
时间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2010年12月16日
1美元对人民币6.6635元
2012年12月16日
1美元对人民币6.2303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人民币汇率升高 ②人民币贬值,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 ④美元贬值,有利于我国的出口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 2012年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媒体用“北京镑”一词感叹中国游客强大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其实,这只是中国人在境外奢侈品消费的一个缩影。不少经济界人士呼吁有关部门出台减税政策,将数额巨大的海外奢侈品消费拉回国内。下列图示(D1表示减税前,D2表示减税后)能够准确表达这一思路的是
5. 某镇居民喜食鸡肉和猪肉,近几年镇政府大力提倡发展养鸡业,市场上鸡肉供给大幅增加。假定猪肉供给未变,这会使
①鸡肉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②猪肉价格上升,需求量增加
③鸡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上升 ④猪肉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12年由天猫和淘宝力推的“双十一”网购狂欢节创造了191亿元销售额,当日共完成交易1.058亿笔。据此回答6——7题。
6. 商家利用这一天来进行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带动人气,使得商品销售量较平时成倍增长,利润也有所增加。这说明
①商品价格变动可以引起其需求量的变动 ②降低商品的价值才能扩大其销售 ③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④商家利用消费者求实心理来引导其消费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 网购带动了仓储、快递等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C.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D.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
2012年8月中旬,京东、国美、苏宁三大电商发起价格战。电商“价格战”已经引发政府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发改委价监局近期对电商“价格战”展开调查,认为价格战过程中,有电商的促销宣传行为涉嫌虚构原价、欺诈消费者。据此回答8——9题。
8. 出现如此“价格战”是因为
①部分电商企业产品结构雷同,竞争层次低下 ②部分电商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低下 ③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④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9. 面对如此市场状况,消费者应该
①树立维权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②深度学习各种商品知识,全面了解各种商品信息,提高防范能力 ③培养健康消费心理,避免盲目从众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理性消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 在2012年2月举办的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我国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中央出台扩大内需的措施,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制度和政策障碍,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
①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决定作用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有人指出,社会公平与经济市场化是兼容的,我们应该寻求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各类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要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既要重点向做出突出成绩的劳动者倾斜;也要统筹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收入分配关系,不断完善绩效工资政策,对离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这些措施
①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②贯彻了回报社会、先富帮后富的精神 ③体现了分配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④有助于劳动者树立竞争择业观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3.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推进公用事业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引入竞争机制。着力营造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更好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因为在我国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
①都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它们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④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据此回答14——15题。
14. 据统计,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中小企业44.9万户,占比高达99.3%;从业人员7056万人,占比77.9%;上缴税金1.5万亿元,占比54.3%。由此可以看出,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可以
①扩大消费需要 ②增加财政收入 ③降低恩格尔系数 ④提供就业岗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 近年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但也面临着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等问题。下列措施中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有
①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 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③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④构建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近几年“用工荒”让农民工持续成为焦点,往年“用工荒”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发达区域,如今已扩散到中西部的部分省份。对于“用工荒”的出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工资增长缓慢、生活成本不断提高? ?? ?②国家逐步形成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③市场在配置资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 ?④“民工”逐步树立了正确的就业观
A.①②? ?? ?? ?B.③④? ?? ?? ?C.②③? ?? ???D.①③
17. 针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复杂的就业形势、繁重的就业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批转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规划》特别强调注重扩大就业规模与提高就业质量相结合。从国家角度看,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的有
①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 ②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④履行劳动者义务,依法维护自身的权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8、这是广州某股份有限公司的经济结构示图
根据上述材料可以看出,该公司
①是国有控股企业 ②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成分 ③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 ④是中外合作企业
A. ① B.①②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9.近期,中国股市连连下跌,上证综指7月31日再次创下3年多来的收盘新低。股市大跌使得绝大部分怀着股市淘金愿望的股民尝到了深套的滋味。这说明:
①股票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②投资者必须理性投资
③购买股票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财富 ④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0.2011年1月,R市以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300余万生活在该市的流动人口告别“暂住”状态,在劳动就业、医疗卫生、教育等12个方面开始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益。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②消除了收入再分配的差距
③有利于协调城乡统筹发展 ④减少了城市管理支出
A.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③④
21.房价问题关乎民生,近来国家采取有力措施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有
①减少用地供应,抑制商品房供应量 ②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
③调整分配政策,大幅提高居民购买力 ④提高购买多套住房贷款利率,抑制投机性购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2.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居民2012年上半年收入构成一览表,图表表明
内容
工资、薪金收入
经营书店收入
出租房屋收入
股票、利息收入
其他收入
比例(%)
20
36
25
10
9
注: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劵),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①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投资方式多样化带来收入来源多样化
③按生产要素分配已成为我国的主要分配方式 ④个体劳动者的所有收入都受国家保护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3.我国的财政收入连年大幅度增长,有效地支持了国家重点建设。但是另一方面,财政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同期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人将这一现状概括为“国富民穷”。为了更好地实现共享共建和谐社会,政府正努力“还富于民”、“藏富于民”。这说明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C.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D.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24.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能够体现积极的财政政策基调的是
①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 ②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释放一定的流动性
③压缩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④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5.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6号文件公告,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适用税法修改后的减除费用标准(每月3500元)和新的税率表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新税法实施后全国将新增6 000万人免交个税。下列对此正确的判断是
①新税法的实施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 ②按新税法缴纳个税体现了税收的固定性
③新税法的实施会减少国家税收总额 ④新税法的实施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改善民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6.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到建设“美丽中国”。 建设“美丽中国”急需要发展我国的节能环保产业。今年7月初,节能环保产业被国家列为七大新兴产业之首。发展新兴节能环保产业
①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②离不开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 ③必须发挥国家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④必须对中小企业实施“关停并转”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7.为稳定百姓“菜篮子”,广东将在2011年底建成不少于300家平价商店,并充分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对平价商店进行扶持,对平价商店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体系、冷藏设施等给予适当补贴或者贷款贴息。这里的“价格调节基金”、“补贴或者贷款贴息”是
①稳定物价的重要措施 ②政府运用行政手段调节经济
③政府运用经济手段调节物价 ④属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的范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8.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下调至AA+。此事一出,立刻引起美国乃至世界范围市场的强烈震动。在随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世界范围内的股市指数大幅下跌。这一事件表明
A.经济全球化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B.经济全球化以发达国家为主导
C.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 D.我们要积极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29.浙江万通铝业有限公司以9 000多万元收购意大利豪华游艇品牌“DALLA PIETA”。宁波裕人针织机械有限公司成功收购国际上第三大电脑横机制造商瑞士事坦格集团,这些事例迈开浙商海外并购步伐。在这些案例中我们体会到跨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喜悦,但依然会面临许多未知的课题。这
①表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就是合作共赢 ②说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 ③需要不断创新“走出去”的形式以趋利避害 ④表明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就是“走出去”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中海油、华为、中铝、腾讯、光明食品等大型中国企业积极采取并购方式向海外进行扩展。但绝大多数并购均因并购对象所在国政府的干涉而失败。这提醒中国的大型企业在对外经济中
①正视国际竞争中存在的贸易壁垒 ②要遵循国民待遇原则
③要确实落实“走出去”战略 ④合理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保护自己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 小题,其中31题9分,32题14分,33题17分,共40分。
31.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0年,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重汽)迎来了重组后的10周年。是什么力量让中国重汽这家经营不善的老国企转身成为国企改革成功的典范呢?回顾中国重汽过去10年来进行的种种改革或变革,不论是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还是营销网络建设、组织结构和股权结构调整,无不围绕着“更好地适应市场”这个中心。中国重汽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技术领先战略、区域化战略和高质量低成本战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了了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质量提升、生产布局、营销网络及资金优势,提升了企业整体素质,树立了全新的企业形象,积聚了发展的后劲,增强了参与市场竞争的综合实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重汽是如何成为国企改革成功的典范?
32.(14分)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及家庭消费情况统计表
——摘编自《2012年中国统计年鉴》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分)
(2)结合《经济生活》知识为政府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合理化建议。(10介)
32.(17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及资源短缺情况
煤炭
原油
电力
天然气
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
60%
10%
——
5%
2010年短缺
8000万吨
1.6亿吨
200万千瓦时
8—10亿立方米
注:2011年上半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54.8%;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在45种重要战略性资源中,我国将有9种严重短缺(依赖进口),10种短缺。
材料二 我国资源利用情况
资源综合利用率
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
矿产资源
回收率
单位产值能耗
机动车油耗
工业用水
重复率
比发达国家低10%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
是世界平均
水平的两倍
比欧洲高25%
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20%
注:在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公布的最新“环境可持续指数”评价中,中国在全球14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序中位居133位。评价指出:低产值、高污染的工业生产模式将造成国家未富而资源、环境先衰。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各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5分)
(2)结合《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就如何解决材料一、二中所反映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B
C
B
B
D
B
A
D
C
D
B
C
B
C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B
B
A
C
D
B
B
D
D
C
B
A
C
B
一、选择题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3分)
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3分)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开展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维护国家能源安全。(3分)
(若考生回答出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则角的终边落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3、已知,,若,则的值为 ( )
A. B. C.或 D.或
4、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
5、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 )
A. B. C. D.
6、设,,且、夹角为,则等于( )
A. B. C. D.
7、为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将函数的图象( )
A.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B.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C.向左平移个长度单位 D.向右平移个长度单位
8、平面上有四个互异的点、、、,已知
则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9、将函数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右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所得图像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
C. D.
10、已知是以为周期的偶函数,且时,,则当时, 等于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已知中,为边上一点,若 .
12、已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
13、若函数具有性质:①为偶函数,②对任意都有则函数的解析式可以是:(只需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解析式即可)
14、对于函数,下列命题:
①函数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②函数图象关于点对称;
③函数图象可看作是把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而得到;
④函数图象可看作是把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满分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分)
(1)化简.
(2)求函数的最大值及相应的的值.
16、(本题满分分)已知函数 .
(1)求与, 与;
(2)由(1)中求得结果,你能发现与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求的值 .
17、(本小题满分分)已知, ;
(1) 若,求的值;
(2)若,,求的值.
18、(本小题满分分)设函数的最高点的坐标为(),由最高点运动到相邻最低点时,函数图形与的交点的坐标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分别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时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3)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求函数的单调减区间.
19、(本小题满分分)
若函数在定义域内某区间上是增函数,而在上是减函数,
则称在上是“弱增函数”
请分别判断=,在是否是“弱增函数”,
并简要说明理由;
(2)证明函数(是常数且)在上是“弱增函数”.
20、(本小题满分分)已知函数(,是不同时为零的常数).
(1)当时,若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求证: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2012-2013学年度高一数学期末考试答案
16、解:(1) , …………………………1分
, …………………………2分
…………………………5分
∴,两边平方得, …………………10分
19、(1)解: =在上是“弱增函数”;在上 不是“弱增函数”;理由如下:……………2分
显然,=在上是增函数,在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弱增函数”。……………4分
∵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方程为,∴在 上是增函数,而在上是增函数,
①若即时,
∴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10分
②若即时,
∴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 …………13分
综上得:函数在内至少存在一个零点.…………14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择的参考系分别是
A.河岸和流水 B.船和山 C.山和船 D.地面和山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只有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C.在单方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D.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3.测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以用下列哪一组仪器
A.米尺、弹簧秤、秒表 B.米尺、测力计、打点计时器
C.体重计、量筒、打点计时器 D.刻度尺、天平、秒表
4.下面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来直接测量
C.重力的方向一定垂直于接触面向下
D.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接触面相切
5.如图所示,在一辆表面光滑足够长的小车上,有质量为m1、m2的两个小球(m1>m2),原来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如不考虑其他阻力,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 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 D.无法确定,因为不知小车的运动方向
6.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当细绳由水平方向逐渐
向上移动时,球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细绳上的拉力将
A.先增大后减小 B.逐渐减小
C.先减小后增大 D.逐渐增大
7.一个物体在6个共点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现在撤去其中两个力。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20牛顿和25牛顿,其余4个力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力大小可能是:
A.零; B.2牛顿;
C.40牛顿; D.55牛顿
8. 竖直向上抛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加速度大小为,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那么这个物体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A. B.g C. D.
9.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且mA>m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滑轮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均不计,如果绳一端由Q点缓慢地向左移到P点,整个系统重新平衡后,物体A的高度和两滑轮间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变化情况是
A.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不变
B.物体A的高度降低,θ角变小
C.物体A的高度升高,θ角变大
D.物体A的高度不变,θ角变小
10.如图 5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 P 受到一水平向
右的推力 F 的作用,已知物块 P 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 F 的
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A.一定变小 B.一定变大
C.一定不变 D.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
二.双项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直线运动时的图象,横坐标表示时间,但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未标出.已知物体在前2s时间内向东运动,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
B.若纵坐标表示速度,则物体在4s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方向始终向东.
C.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内的运动方向始终向东.
D.若纵坐标表示位移,则物体在4s内的位移为零.
12.某物体沿平直轨道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测得物体的速度大小为4m/s,则在此后的2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为
A.4m B.12m C.8m D.0m
13.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3倍,甲、乙从高为H处先后1S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下落过程中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
C.下落过程中,它们的速度之差越来越大
D.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14.如右图所示,A、B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B物体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物体可能受三个力,也可能受四个力
B.B物体一定受到四个力
C.B物体必受到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
D.B物体可能不受地面的支持力作用
15.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员处于超重状态
B. 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C.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其在空中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D. 人站在地面上,当其由站立状态开始下蹲的瞬间,处于失重状态
16. 质量为 0.5kg的物体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下滑到斜面的底端后进入粗糙水平面滑行,直到静止,它的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B.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合力是2.5N
C.斜面的倾角为60°
D.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合力是2.5N
三.实验题
17.(8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
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C.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合力F′;
E、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F.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上述步骤中:
⑴有重要遗漏内容的步骤序号中 和 ;遗漏内容分别是 和
⑵若他将遗漏内容补上后,如图(a)所示,是他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⑶图(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b)
18.(8分)如图甲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的某处,让一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图乙是某同学实验时打出的某条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利用该纸带中测出的数据可得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a = _____ m/s2。
(2)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滑块的速度大小vB = _________ m/s。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了测出滑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力,该同学已经测出斜面的长度及高度h,他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________ ,利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表示摩擦力的大小Ff = 。
四.计算论述题
19. (8分)某飞机着地时的速率为216km/h,随后匀减速滑行,滑行时飞机受空气和地面的阻力为其重力的0.2倍。飞机滑行时的加速度多大?机场的跑道至少要多长才能使飞机安全地停下来?(g=10 m/s2)
20. (10分)如图所示,在一个密闭的车厢里,用一个定滑轮通过细绳悬挂两个物体m1=1kg和m2 =10kg,当车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m2静止在地板上,m1向左偏离与竖直方向成θ=37o角,求:(sin37o=0.6,cos37o=0.8, g=10m/s2)
(1)绳上的张力;
(2)车厢地板对m2的支持力;
(3)车厢地板对m2的摩擦力。
21.(12分)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 间距L=20m。用大小为30N、沿水平方向的外力拉此物体,经t0=2s拉至 B处。(已知cos37°=0.8,sin37°=0.6,取g=10m/s2)
⑴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⑵用大小为30N,与水平方向成37°的力斜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从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B处,求物体的运动时间。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答案卷
21.解:⑴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2分)
∴ (1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 (1分)
(1分)
∴ (1分)
⑵设物体由A到B所用的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
(2分)
解得:(2分)
又由: (1分),解得: (1分)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位号按要求写在答题卷上。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
的相关信息。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请用2B铅笔把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凃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各题目指区
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在森林公园内有一群灰喜鹊,它们是这个森林公园里马尾松的“保护神”。这一群灰喜鹊,对应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哪个层次?
A.个体 B。种群 C。群落 D。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细胞中能源物质之一
B.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少会引起抽搐
C.细胞内的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
D.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
3.在下列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豆浆;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蛋清。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 B.甲乙丁 C.甲乙丙 D.甲丙丁
4.细胞膜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能够反映该特点的实例有
①白细胞吞噬病菌 ②蛋白质不能被细胞吸收 ③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④蔗糖分子不能进入细胞膜 ⑤细胞融合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5.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图所示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6. 下列四种现象,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变化
B.条件适宜、酶量一定时反应速率随底物含量的变化
C.储藏水果时细胞呼吸强度随氧含量的变化
D.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数目随时间的变化
7.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某一时期细胞内
的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DNA分子(c)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A.中心粒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正在复制
8.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形成纺锤体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a,DNA含量为b,则当该细胞
中染色单体消失时,此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含量分别是
A.2a和b B.a/2,和b/2 C.2a和b/2 D.a和b
9.下列a、b、c、d四图都与细胞分裂有关,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
B.b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C.c图表示细胞周期,甲→甲是一个细胞周期
D.d图是观察该种生物染色体数目的最佳时期
10.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都来自氨基
B.纤维素与脂肪都是由C、H、O元素组成的
C.蛋白质是组成生物膜的主要成分,可被苏丹III染成紫色
D.组成RNA和DNA的元素种类不同,碱基种类相同
11.显微镜观察到如图所示动物细胞,下列对由视野A转换到视野B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片应向右移动
B.需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C.需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
D.如不调节反光镜,要保证相同的亮度应选用较大的光
圈
12.在晴天中午,密闭的玻璃温室中栽培的玉米,即使温度及水分条件适宜,光合速率仍然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O2浓度过低 B.温度过高 C.CO2浓度过低 D.CO2浓度过高
1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R.Hooke)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C.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
D.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14.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A.试管的大小 B.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的大小
C.催化剂不同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15.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两种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A.C、H、O、N、P B.C、H、O、N C。C、H、O D. H 、O
16.将新鲜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放入其中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看到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状态如
右图所示。此时,部位①、②和③处的颜色分别是
A.①无色、②绿色、③紫色????
B.①红色、②紫色、③无色
C.①红色、②无色、③紫色??
D.①红色、②红色、③红色
试管编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处理
CO2溶液
+
+
+
+
光照
白光
蓝光
红光
绿光
碘液
+
+
+
+
17.将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叶片均分4块,置于不同的试管中,
(注:“+”表示具有该条件)
按上表进行实验,着色最浅叶片所在的试管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8.下图表示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错误的叙述是
A.ab段表示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B.b点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C.a 点因温度低酶活性低
D.c点表示酶已彻底失活
19.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膜、叶绿体的内膜与外膜、内质网膜与小肠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没有生物膜生物就无法进行各种代谢活动
C.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的化学反应不会互相干扰
20.下图表示的是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之间关系的曲线,该曲线是通过实测一片叶子在不同光照条件下CO2吸收和释放的情况。能代表细胞中发生的情况与曲线中AB段(不包括A、B两点)相符的一项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 3分,共18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全选对的得 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
21.下列物质中,属于脂质的是
A.磷脂 B.脂肪 C.纤维素 D.胆固醇
2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基绿吡罗红可以进行DNA、RNA的分布鉴定
B.脂肪的鉴定实验中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A和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要现配现用
2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纺锤体
B.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率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
C.癌变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易扩散和转移
D.细胞的分裂、分化、坏死对生物均有积极的意义
24.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及其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气孔关闭,叶绿体中C5含量会短时上升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①②③上
C.将C3还原成有机物和C5发生在④中
D.④中有ATP的生成与水解供能
25.右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代表光合作用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
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
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可发生
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
26.下列有关细胞呼吸与ATP的叙述,正确的有
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是细胞内ATP的全部来源
B.稻田定期要排水,否则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酒精而腐烂
C.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的生命活动都是以ATP作为直接能源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只要检测有无CO2产生便可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除注明外每空1分 ,共42分。
27 .(12分) 图甲是某化合物(以下称化合物甲)的结构简图,图乙是物质通过细胞膜出入细胞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各标号中肽键是________,化合物甲的确切名称是________。
(2)构成化合物甲的单体有________种,这些单体形成化合物甲时发生的反应叫做 ,此反应是在细胞的____ ____中进行的。
(3)如果图乙代表细胞膜,则图乙的_______ (填“上方”或“下方”)是细胞膜的外侧,A代表_____ ___分子,B代表____ ____。
(4)氧气通过细胞膜的过程类似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类似图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
(5)科学家曾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有Mg2+、Ca2+和SiO44-的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番茄吸收了大量的Mg2+、Ca2+,却几乎不吸收SiO44-,水稻则吸收了大量的SiO44-。这说明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_______ _______。
(6)制备细胞膜常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材料的原因是 。
28.(13分)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学者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20年前发现了幽门螺杆菌。下图所示幽门螺杆菌细胞模式图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据图回答(在[ ]中填号码,在 横线上填文字)
(1)图一是 细胞模式图,与图二所示细胞的主要区别是 。
(2)幽门螺杆菌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共同的结构有 。(填名称)
(3)若需观察细胞的线粒体,需要用_____________染液处理,但图二细胞并不是理想的观察材料,原因是 。
(4)在细胞分裂间期,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结构是[ ] ,化学成分主要由 组成。
(5)图二细胞中[ ]___________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6)高等植物没有,但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
(7)与细胞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分泌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有 。
29.(5分)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1)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2)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3)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4)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下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
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
橙黄色
+
+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为了保证 和相同的条件。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
30.(12分)图1表示小麦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生理过程的五个阶段(分别用A~E表示),图2表示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02吸收量和C02释放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图1
(1)A、B、C、D和E中,没有ATP生成的是 ;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的是 ;表示细胞呼吸的有 ,其中,释放能量最多的是 (本题用A ~E字母表示)
(2)写出物质X在B阶段的化学表达式: 。
(3)图2中,若呼吸底物为葡萄糖,回答下列问
题:
①图中阴影部分M的意义有:
A.细胞呼吸C02释放量与02吸收量的差
B.无氧呼吸释放的C02的量
C.细胞呼吸CO2释放量
D.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CO2的差
②当氧浓度为5%时,葡萄糖通过细胞呼吸形成
的产物有 。
图2
③当氧气浓度为10%时,两曲线相交于点P,据图分析计算,此时葡萄糖的消耗量是氧浓度为0时的 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4)[7]染色质 DNA和蛋白质
(5)[6]核仁
(6)中心体
(7)线粒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2分)
29.(5分)
(1)适宜的温度
(2)淀粉被催化分解
汕头四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15分)
第一节:听力 理解(15小题 ,共15 分)
请听第一段对话,回答1—2题
1.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A. Around 6:30 pm B. around 7:30 C. Around 8:30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two speakers are close friends.
B. Jim is holding a birthday party.
C. The two speakers are on the phone.
请听第二段对话,回答3~5题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s?
A. Have a party. B. Go shopping C. Play tennis.
4.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round 3:00 B. Around 2:30 C. Around 2:00
5. How many people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activity?
A. Two B. Three C. Four
请听第三段对话,回答6~8题
6. How old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s two boys?
A. Ten and eight B. Eight and four. C. Four and two.
7. Where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A. In the living room B. In the bedroom. C. In the kitchen
8. Where is the man going ?
A. To the next town . B. To his hometown . C. To a foreign country.
请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10 题。
9. What’s wrong with Stalla Wang ? ------Her ____ had been hurting a lot.
A. back B. hand. C. foot
10. Why won’t Stella go to see the doctor at 3:00 pm? ---- Because she will have to ____.
A. have a class B. attend school C. attend a lecture
第二节:请听下面一段独白,根据要求,从所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标号为10-15的空格中。
Reasons
* Too much 11
* After school activities
*Late-night 12
* Early school
Side effects
* Become 13 easily
* Have trouble controlling their emotions
* Have problems with clear 14
Suggestion
15 hours of sleep every night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60分
第一节:单选 15分
16. Many people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____ to university. That is to say many people think it important to go to university.
A. to going B. with go C. to go D. with going
17. He pretended ___ me when I passed by .
A. to read B to be reading C. reading D. being reading
18. --- John failed his final exam.
---- I am not surprised at the news at all. _____, he is never seen busy with his lesson.
A. About all B. In all C. First of all D. After all
19. Although he is young, he's already ____ two companies.
A. in charge of B. for charge of C. in the charge of D. for the charge of
The economic ___ caused in the snowstorm increased ____20 billion yuan, which means
reaching 20 billion yuan.
A .gain , to B. loss , by C. loss, to D. increase , by
21. Sixteen teams will compete ___ the gold medals in the 2016 Olympic games.
A. against B. in C. with D. for
22. The book as well as the magazines____.
A. are worthy buying B. are worth to buy C. is worth buying D. is worth to buy
23. Julie was given an ___ dictionary as a birthday gift.
A. electrician B. electricity C. electric D. electronic
24. The changes are an improvement ____.
A. in a way B. in the way C. by the way D. on the way
25. ____ the new law, the shops that offer free plastic bags ____..
A. In spite of, will punished B. According to , will be punished
C. In case of ,is punished D. In response to, is being punished
26. Children under six are not ____ to school except those of extra intelligence.
A. permitted B. received C. accepted D. admitted
27. Nobody knows ____ the old building here ____.
A. who, belongs B. who ,belongs to C. whose, .is belonging to D. whose ,is belonged to
28. Do you remember the days ___ we spent on the small island.
A. that B. then C. on which D. when
29. They are the very people ____ you can always turn for help.
A. that B .to which C. to whom D. from that
30. She works hard at her lessons , ____ leads to her great progress in her study.
A .it B. which C. what D. that
第二节:完形填空 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6-30各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选出最佳答案。
Nowadays it is found that school students seldom pay much attention to sports. Is it because they have no 31 in sports? It may not be the fact. They often say they have other more important things to do.
32 are these important things? Examinations. They have to 33 themselves for the most important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nd also to 34 with the test and the exams in school. So many of them tend to 35 bookworms.
In the summer holidays of the former years they could do anything they liked, but in the summer holidays of the 36 years, they have to give all their time to the preparation. So studies have 37 them from going in sports.
Because of the pressure from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they have to work harder and spend most of their time on books. Many parents _38 their children to pass this examination in order to get a stepping stone for high education or better jobs. As for the 39 themselves, they want to get good results so that they can 40 their studies in the universities. So it is necessary that they 41 up their school activities, especially sports.
Indeed, a complete education cannot go without physical training, for a quick mind seldom 42 along with a weak body. It is well said, "All work and no play 43 Jack a dull (迟钝的) boy” . In one word, without a strong body, you can never 44 anything , let alone(更不用说) a great success in 45 .
第三节:语法填空 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行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是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
If you go out to the fields at night in spring or summer, you can hear frogs singing 46 (joy) here and there. It seems as if they were performing a field symphony.
The frog is a good and useful creature that benefits human beings. They can catch fast- moving insects. Each frog eats a large number of pests that are harmful 47 crops. This little creature is regarded 48 "the natural enemy of pests".
49 now frogs are getting fewer and fewer. This is because they are killed and put on the table as a delicious dish by their chief enemy, human beings. It is _50_ shameless(无耻的) and cruel act, isn't it? 51 cause (起因)responsible for the rapid reduction of frogs is that farmers use insecticides (杀虫剂) to kill pests and frogs get killed as a result of drinking poisoned water 52 eating poison-killed insects.
Something must be done without delay 53 ( save) frogs. If we don't punish those 54 sell and kill frogs to make money, then one day all of us 55 (punish) by nature for failing to keep the balance of nature.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35分
第一节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选择最佳答案,填涂在相应位置。(每题2分,满分30分)
A
When I was growing up in America, I was ashamed of my mother’s Chinese English. Because of her English, she was often treated unfairly. People in department stores, at banks, and at restaurants did not take her seriously ,did not give her good service ,pretended not to understand her ,or even acted as if they did not hear her.
My mother has realized the limitations of her English as well. When I was fifteen, she used to have me call people on phone to pretend I was she . I was forced to ask for information or even to yell at people who had been rude to her. One time I had to call her stockbroker (股票经纪人).I said in an adolescent voice that was not very convincing, “This is Mrs. Tan.” And my mother was standing beside me whispering loudly, “Why he don’t send me check already two weeks late.”
And then, in perfect English I said : “I’m getting rather concerned .You agreed to send the check two weeks ago, but it hasn't arrived.”
Then she talked more loudly. “What he want? I come to New York tell him front of his boss.” And so I turned to the stockbroker again, “I can’t tolerate any more excuse. If I don’t receive the check immediately, I am going to have to speak to your manager when I am in New York next week.”
The next week we ended up in New York. While I was sitting there red-faced, my mother, the real Mrs. Tan, was shouting to his boss in her broken English.
When I was a teenager, my mother’s broken English embarrassed me. But now, I see it differently. To me, my mother’s English is perfectly clear, perfectly natural. It is my mother tongue. Her language, as I hear it, is vivid, direct, and full of observation and wisdom. It was the language that helped shape the way I saw things, expressed ideas, and made sense of the world.
56. Why was the author’s mother poorly served?
A. She was unable to speak good English. B. She was often misunderstood.
C. She was not clearly heard. D. She was not very polite.
57.From Paragraph 2, we know that the author was .
A. good at pretending B. rude to the stockbroker
C. ready to help her mother D. unwilling to phone for her mother
58. After the author made the phone call, .
A. they forgave the stockbroker B. they failed to get the check
C. they went to New York immediately D. they spoke to their boss at once
59. 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her mother’s English now?
A. It confuses her. B. It embarrasses her.
C. It helps her understand the world. D. It helps her tolerate rude people.
60.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 Chinese English .
A. is clear and natural to non-native speakers B. is vivid and direct to non-native speakers
C. has a very bad reputation in America D. may bring inconvenience(不便)in America
B
Education is not an end , but a means to an end. In other words, we do not educate children only for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them. our purpose is to fit them for life. In many modern countries it has for some time been fashionable(流行的)to think that by free education for all whether rich or poor, clever or stupid --- one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and build a perfect nation. But we can already see that free education for all is not enough: we find in such countries a far larger number of people with university degrees(学位)they refuse to do what they think "low" work; and in fact, work with hands is thought to be dirty and shameful in such countries. But we have only to think a moment to understand that the work of a completely uneducated farme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that of a professor: we can live without education, but we die if we have no food. If no one cleaned our streets and took the rubbish away from our houses, we should get terrible diseases in our towns…
In fact, when we say that all of us must be educated to fit us for life, it means that we must be educated in such a way that, firstly, each of us can do whatever work suited to his brains and ability, and secondly, that we can realize that all jobs are necessary to society, and that it is very bad to be unwilling to do one's work. Only such a type of education can be considered valuable to society.
61. In the writer’s opinion,_________
A. free education for all probably leads to a perfect world
B. all the social problems can’t be solved by education
C. education can solve most of the world’s problems
D. free education won’t help to solve problems
62. The writer wants to prove that _______
A. a farm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 professor B. our society needs free education for all
C. our society needs all kinds of jobs D. work with hands is the most important
63.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to ________
A. build a perfect world B. let everyone receive education
C. choose officials for the country D. prepare children mainly for their future work
64. What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e text?
A. The type of education B. The value of education
C. The means of education D.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65.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ext?
A. Work with hands is thought to be shameful in some modern countries.
B. In all modern countries, free education has been fashionable.
C. A perfect nation can solve all the problems of society.
D. A professor is far more important than a farmer.
C
Text messaging(发信息)was designed for quick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For messages that need short words, the short messaging systems are preferred. In a public place, for example, it is better for people to send text messages than to talk loudly and disturb others with their conversation. It has its advantages, but sadly, there are also disadvantages.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celebrities (名人)and TV shows raising the problem about accidents caused by sending or reading text messages while driving. It causes drivers to lose control or lose their concentration while driving.
Text messaging may actually be more dangerous than talking while driving as it requires the driver to take his eyes off the road and onto the phone. It is a most dangerous thing to do while driving.
The other disadvantage is the poor spelling habit that it develops among young people. It is natural for them to want to make a shorter form of the words so as to get it done quickly. However, they carry this through even when writing formal documents (文件). Young people are becoming poor at spelling even simple words.
Text messaging also brings about an impersonal(冷淡的) culture.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text messaging. And they say important things on their phone when they should actually be said in person.
Culture changes along with its people and that is something that everyone knows will happen. What is sad is what it is turning into. Although many will argue that this kind of change is just like any other change that happened in the past, radical (激进的)in the beginning, common finally. Text messaging may be one of those but it is pretty hard to think about the time when the phone separates two people even when they are sitting side by side.
66. We can know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____.
A. text messaging is becoming less popular B. some people like listening to others' talk.
C. people would like to make a phone call in public D. many people prefer text messaging
67. Young people cannot spell even simple words probably because _____.
A. they often write formal documents.
B. they often use a shorter form of the words to send messages.
C. They don't work hard at their lessons
D. they only remember how to spell difficult words
68. How many disadvantages does the text messaging have according to this passage?
A. Five B. Four C. Three D. Two
69. 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s the use of text messaging is _____.
A .unconcerned(不关心) B. amazed C. supportive D. worried
70. The purpose of this passage is to ____.
A .list the disadvantages of text messaging
B. 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that text messaging brings
C. describe(描写)the convenience(方便)that text messaging brings
D. compare the di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ext messaging
第二节 阅读下面短文,把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卷指定位置。(共5题,满分 5分)
A man found the cocoon ( 茧 ) of a butterfly. One day a small opening appeared. He sat and watched the butterfly for several hours as it struggled to get out of the cocoon. Then it seemed to stop . It appeared to have gotten as far as it could, and to be able to go no further.
So the man decided to help the butterfly. He took a pair of scissors and cut off the remainder of the cocoon. The butterfly then got out easily. But it then had a weak body and small, shriveled ( 皱缩 ) wings.
The man continued to watch the butterfly because he’d expected that, at any moment, the wings would grow, and it would fly off.
Neither happened! In fact, the butterfly spent the rest of its life crawling ( 爬行 ) around weak and small. It was never able to fly .What a shame!
What the man, in his kindness and fast action, hadn't understood was the struggle required for the butterfly .The butterfly needed to get through the small opening itself ,so that it would be ready for flight once it achieved its freedom from the cocoon.
Sometimes struggles are exactly what we need in our lives. If nature allowed us to go through our lives without any difficulties, it would weaken our abilities. We would not be as strong as what we could have been. And we could never fly.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he man
The butterfly
found a cocoon and watched it
struggled to get out of 71
72 the remainder
got out easily, with a weak body and small wings
continued to watch
crawled and was never able to 73
It’s through __74__ that a man can become __75__.
第四部分:基础知识运用(共两部分,满分2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根据首字母或中文写出完整的单词。10分
Of the six people injured in the crash, only two s_____.
Please r____ your bag from the seat so that I can sit down.
She has realized that nothing can r____ the mother's love in the world .
Life is not a problem to be s___, but a reality to be experienced.
The student's g___ is to improve day by day in every subject he is studying.
After this change, the teacher wondered how to ___(探索)new teaching methods.
There is no plenty of rain, which (影响)____ the growth of crops.
You must believe in what you do and who you are if you want to ____ (成功)in the world.
It is important to realize that the same technology that helps us may also ____(危害)us.
85. Has the Asian nation ever ____(主办)an important soccer match?
第二节:按要求翻译句子15分
1. 他学习如此努力以至被一所重点(key)大学录取。(so ...that )
2.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学好英语对我们是很重要的。
(用as 引导的非限定性定语从句;it作形式主语)
要过大约半个月我们才过(have)寒假。(It ....before )
我们昨天看过的这部电影今年在电视上已放映了很多次了。(用定语从句——划线部分、
被动态)
12月31日我们正是在学校开party 的。(用强调句)
第五部分:基础写作(满分15分)
一方面
博客可以作为展示自己的窗口,可以释放学习的压力
另一方面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管理个人博客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会耽误学习。
你的看法
现在是信息时代,应充分利用互联网(World Wide Web)与他人交流并展示自己;通过管理博客可以提高写作、策划(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
最近南京一90后男孩大造热门微博轻松吸金月收入两万,成为“吸金微博大王”。很多学生纷纷织起自己的“围脖”。学校师生对此展开了讨论。请你写一篇短文来反映讨论结果。
注意:把信息点组成句子,可以适当增添词汇,使表达连贯。100词左右;开头已写好不计入词数。
参考词汇:开微博 open one's blog; 展示 display /show 释放压力 release the pressure
管理 manage 精力 energy 耽误 hold up 时代 age
Nowadays, it is a common phenomenon(现象)that more and more high school students open their own blogs on the Internet….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 一 英 语 试 卷 答 案
1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