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九单元 金属 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学习目标】1、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认识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防治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感悟和体会到对物质性质的认识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2.依据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设计多样化、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习难点】依据金属与酸、盐溶液的反应规律,设计多样化、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探究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学习过程】情景创设:通过金属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节课让我们在实验探究中进行验证,提高认识。 【导入新课】让我们一起动手来完成今天的实验任务。 【探究释疑、合作交流】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1)明确实验步骤。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 1、自学教材P73相关的内容。 2、小组合作实验然后正确填写下表。 ⑴用砂纸打磨细铜丝、细铁丝、铝丝。用砂纸擦拭后,观察颜色与光泽 观察材料 实验现象和结果 分析和结论铜丝铁丝灯丝订书钉镁条⑵选择几种金属丝,尝试一下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 质地铁丝铜丝铝箔⑶选择铁丝、铝丝、铜丝手持金属丝的一端,试一试金属的传热能力。 导热铁丝铜丝铝箔⑷利用电池、小灯泡试试步骤3中三种金属丝的导电能力。 导电能力铁丝铜丝铝箔⑸用磁铁分别吸引上述金属材料。 磁铁吸引铁丝铝箔铜丝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2]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 细心阅读自学教材P73相关的内容。 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果 分析和结论(1)取少量铝粉,用胶水均匀的粘在滤纸上,再将滤纸小心地卷起来,用坩埚钳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2)用坩埚钳夹取一段用砂纸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 【拓展交流】 (1)金属在空气中燃烧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 (2)是不是所有金属在空气中都能燃烧? (3)是不是所有金属都能被点燃? (4)依据什么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探究实验3] 设计实验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和结果 分析和结论1.取1~2 mL 硫酸亚铁溶液放于试管中,再将锌粒放入试管中,观察现象2.取1~2 mL 硫酸亚铁溶液放于试管中,再将铜丝插入溶液中,观察现象【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你还有哪些困惑?【当堂检测】1.将洁净的铁丝浸入含有Ag(NO3)2和Zn(NO3)2的电镀废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物质,这层物质是 ( B )A.Ag、Zn B.Ag C.Zn D.Ag、Fe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B.金属的活动性:Zn>Ag>CuC.合金属于纯净物D.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3.食品包装袋中经常使用到铝箔,铝能制成铝箔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 D )A.导电性 B.抗腐蚀性 C.导热性 D.延展性4.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C )A.Mn+H2SO4=MnSO4+H2↑B.Mg+MnSO4=MgSO4+MnC.Fe+MnSO4=FeSO4+MnD.Mn+CuSO4=MnSO4+Cu5.冬天在公共汽车上,抓住金属把手比抓住塑料把手要冷得多,这是因为( B )A.金属易导电 B.金属易导热C.金属有金属光泽 D.金属温度低6.现有X、Y、Z三种金属,将它们分别投入到稀盐酸中,Y无反应;如果把X、Z分别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锌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事实,判断X、Y、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C )A.Y>X>Z B.Z>X>Y C.X>Z>Y D.X>Y>Z7.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l和Fe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③滤渣中一定含有Ag④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不含AgNO3,可能含有Al(NO3)3以上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B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