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B-04年级2011级高二政治学科主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指导教师张永利课时3课型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学习日期2012-11-20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哲学的含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增强学生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知识性。重难点点重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难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关键问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应从我们生活中的事例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探究本课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是哲学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2、学生上网收集大量的事例、名言等相关资料。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二、自主学习,结构预习三、问题发现,小组评价四、组内展示,合作探究五、归纳共性,生成问题时间2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钟创设情景创设媒体图片情景创设自主预习情景创设预习评价情景创设问题生成情景教师行为 [旁白] 在互联网——《哲学人生论坛》里,有这样一个帖子:什么是哲学?网友们纷纷跟帖献言。这是在系统学习哲学之前,需解开的最初的疑问。“什么是哲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题目。毕竟,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最困难、最重要的,往往都是对于自身的界定,因为这种界定是对这一学科一切探索的前提。师(笑着):“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三看哲学”来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好不好?”生(个个情绪高涨):“好!”,1、媒体呈现图片2、呈现学习目标[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巡视指导,对左伟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1、请同学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巡回指导。[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2、教师指导小组问题生成。期望的学生行为1、通过多媒体论坛中得贴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问题走近文本。1、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希望大家及时完成。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回馈给老师。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五、归纳总结,知识升华。时间8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展示学习情景创设评价情景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 张志勇 同学进行关注指导。[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关注 贾辉 同学表现。[旁白]:1、大家能否运用表格的方式,来进行比较。2、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还有什么遗漏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理解更透。【旁白】思考为什么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1、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目2、让学生展示评价结果。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收获。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2、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3、小组合作展讲完成。(奋斗组语言表达流畅,材料重心把握到位值得表扬。)1、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2、小组内相互帮助,合作完成每个小组对二者的关系讨论总结。课外拓展辨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三课时)程序(要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小组拓展,总结归纳三、问题训练,合作评价四、关键问题,师生共探五、归纳总结,体验成功。时间5分钟5分钟20分钟7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总结学习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情景创设反思提升情境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挖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旁白】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求学生对本节的问题进行总结【旁白】大家完成工具单内容后,小组进行互评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单的内容,2、重点关注 许靖 同学完成效果。[旁白]:大家对以上的展示有什么疑问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行思考。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3、重点关注 卢树豪 同学,并让同伴指导1、完善和评价《问题拓展—评价单》。2、小组讨论和总结学习收获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进行联想拓展,把本节问题进行总结。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学生训练能够又好又快完成。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1、小组长、学科长认真负责;2、观察各位同学的完成进度3、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根据需要教师参与指导1、每个小组对《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考查知识点进行总结。2、希望各组代表展讲。专家评价参考文献;[1]《生活与哲学 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附件: (1)《美好生活的向导》问题导读-评价单(2)《美好生活的向导》问题解决-评价单(3)《美好生活的向导》问题拓展-评价单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设计案例之B-04年级2011级高二政治学科主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指导教师张永利课时3课型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和问题拓展提升课学习日期2012-11-20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哲学的含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增强学生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知识性。重难点点重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难点: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关键问题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应从我们生活中的事例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探究本课的核心问题,即什么是哲学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三个学习工具单、教具和多媒体呈现图片等。2、学生上网收集大量的事例、名言等相关资料。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一课时)程序(要素)一、情境引导,激发欲望二、自主学习,结构预习三、问题发现,小组评价四、组内展示,合作探究五、归纳共性,生成问题时间2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钟创设情景创设媒体图片情景创设自主预习情景创设预习评价情景创设问题生成情景教师行为 [旁白] 在互联网——《哲学人生论坛》里,有这样一个帖子:什么是哲学?网友们纷纷跟帖献言。这是在系统学习哲学之前,需解开的最初的疑问。“什么是哲学?”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题目。毕竟,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最困难、最重要的,往往都是对于自身的界定,因为这种界定是对这一学科一切探索的前提。师(笑着):“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三看哲学”来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好不好?”生(个个情绪高涨):“好!”,1、媒体呈现图片2、呈现学习目标[旁白]请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情景,发现问题、评价问题。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巡视指导,对左伟同学进行关注和指导。1、请同学自主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2、教师巡回指导。[旁白]要求学习小组讨论生成。1、教师引导学生对预习所形成的问题进行整理。2、教师指导小组问题生成。期望的学生行为1、通过多媒体论坛中得贴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希望带着问题走近文本。1、学生结合单上的内容和要求,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1、学生自主独立完成,希望大家及时完成。2、学科长、小组长检查1、小组合作交流,对个性问题进行有效评价、答疑解惑、2、二次生成小组共性问题,由学术助理将问题生成卡回馈给老师。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二课时)程序(要素)一、问题引领,合作学习二、小组展示,生生质疑三、师生评价,拓展延伸四、问题训练,评价指导五、归纳总结,知识升华。时间8分钟20分钟5分钟10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合作学习情境创设展示学习情景创设评价情景创设自主学习情景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旁白]:上节课我们进行了结构化预习,这节课我们接着对生成问题进行深层思考。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解决-评价单”2、在学生讨论时,教师要逐组巡查,教师要作为角色之一参与进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对 张志勇 同学进行关注指导。[旁白]下面由小组内部派代表展示时间为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展示学习。2、对学生展示情况给予及时的评价。3、引导学生进行生生质疑,关注 贾辉 同学表现。[旁白]:1、大家能否运用表格的方式,来进行比较。2、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还有什么遗漏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对重点进行拓展延伸;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教师在小组总结的基础上适时补充,使对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理解更透。【旁白】思考为什么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1、在规定时间内使学生自主完成训练题目2、让学生展示评价结果。教师要求学生完善问题生成单,表达自己的收获。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分组展开积极讨论。使讨论具有实效性和深刻性。 1、展示时要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2、在小组展示时,各小组成员要认真倾听其他小组的观点,积极思考并及时质疑追问,要科学评价别人的发言,适当保留个人意见,及时反思交流活动中的表现。3、小组合作展讲完成。(奋斗组语言表达流畅,材料重心把握到位值得表扬。)1、学生积极主动并自主完成。2、小组内相互帮助,合作完成每个小组对二者的关系讨论总结。课外拓展辨析: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学 习 过 程 设 计(第三课时)程序(要素)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二、小组拓展,总结归纳三、问题训练,合作评价四、关键问题,师生共探五、归纳总结,体验成功。时间5分钟5分钟20分钟7分钟3分创设情景创设问题情景创设总结学习情景创设自主学习,小组互评情景创设反思提升情境创设总结情境教师行为教师针对学情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挖掘,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旁白】大家思考一下我们应该如何构建《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的知识结构。教师要求学生对本节的问题进行总结【旁白】大家完成工具单内容后,小组进行互评1、课前教师下发“问题拓展训练—评价单”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单的内容,2、重点关注 许靖 同学完成效果。[旁白]:大家对以上的展示有什么疑问吗?1、教师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对小组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引导,并引导学生再次回到文本进行思考。2、对小组展示不到位的知识点进行质疑、补充。3、重点关注 卢树豪 同学,并让同伴指导1、完善和评价《问题拓展—评价单》。2、小组讨论和总结学习收获期望的学生行为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进行深入思考。 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进行联想拓展,把本节问题进行总结。小组要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1、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情景,围绕此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阅读。学生训练能够又好又快完成。2、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科长组织成员互评1、小组长、学科长认真负责;2、观察各位同学的完成进度3、训练结束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评价交流,根据需要教师参与指导1、每个小组对《关于世界观的学说》考查知识点进行总结。2、希望各组代表展讲。专家评价参考文献;[1]《生活与哲学 教学参考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2]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附件: (1)《美好生活的向导》问题导读-评价单(2)《美好生活的向导》问题解决-评价单(3)《美好生活的向导》问题拓展-评价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