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地理地质作用过程类专项训练(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届高考地理地质作用过程类专项训练(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地质作用过程类》综合题专项训练
一、综合题
1.(2022·河南开封·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达木盆地曾为古海洋的一部分。发源于昆仑山脉北麓的格尔木河向北注入察尔汗盐湖。科研人员对格尔木河流域自然地理考察后发现其地貌、土壤、植被、地下水、河湖等具有较强的关联性。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盐湖,湖水盐度高,湖面上有厚厚的盐层;该湖泊流域内年平均降水量仅为23.3mm.下图为柴达木盆地区域简图和格尔木河流域植被与地形关系图。
(1)分析平原地区比山坡水分条件好的原因。
(2)从土壤的角度,分析洪积平原与湖积平原植被差异的原因。
(3)推测盐湖盐层的形成过程。
2.(2022·山东济南·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岩、砾岩所构成,经流水作用形成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下图为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演化过程图,该地丹霞地貌顶托的黄土和气候环境对其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1)据图描述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
(2)分析顶托的黄土和当地气候环境对青海坎布拉丹霞地貌的保护作用。
3.(2022·河南洛阳·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锆及其化合物在很多行业是具有特殊作用的物质,主要是从锆英石砂矿中提取。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卡普阿斯河流域有大量的锆英石砂矿分布,该地锆石品位较高。矿石均来源于河流上游的玄武岩、花岗岩等岩石的副矿物,经过传统手工方式淘洗之后,锆石品位有很大提高。下图为锆英石砂矿分布示意图。
(1)结合流域自然地理特征,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说明皓英石砂矿商集于河流沿岸的过程。
(2)分析该区域发展锆石开采产业的优势条件。
(3)请你就如何将该国的皓石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出合理化建议。
4.(2022·山东潍坊·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历史时期,四川盆地曾为古海盆。距今1.9亿年前,板块运动使四川盆地边缘隆起成山,被海水淹没的区域逐渐上升成陆,形成湖泊,称“巴蜀湖”。此后气候趋于炎热干燥,盆地内形成了大量盐卤,并保存于地层当中,至今仍被开采利用。2000多万年前,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巫山东西两侧水系溯源侵蚀,共同切穿巫山(山体主要为石灰岩),产生河流袭夺现象,湖水外泄,古长江进而向西南继续袭夺金沙江河道,使金沙江成为长江正源。下左图示意四川盆地及周边地形和现代水系分布。下右图示意河流袭夺过程及袭夺地貌形态。
(1)说明巫山东侧河流袭夺西侧河流的条件。
(2)简述河流袭夺后古湖盆自然环境的演变。
(3)四川盆地盐矿资源极其丰富,简述盐矿形成过程。
5.(2022·福建龙岩·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草海(湖泊)是贵州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中浮游植物种类多,有“水下草原”的美誉。据考证,草海地区石灰岩广布,构造运动剧烈、历史时期,草海一度变为无水盆地,后在1857年经历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草海得以恢复。下左图、下右图分别示意草海地区位置及地质构造剖面。
(1)推测草海砂土层和黏土层形成时的地壳运动方向并说明理由。
(2)地质历史时期,草海经历了积水--干涸---再积水的演变过程,分析草海(湖)水的三个演变阶段形成原因。
(3)说出草海中水生植物的生态功能。
6.(2022·新疆乌鲁木齐·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黑门山海拔2814米,被称为“中东水塔”,山顶终年积雪,是约旦河的源头之一。雪水流出山地,在约旦河谷深处形成了众多水温超过60°C的天然温泉。
材料二:加利利湖的东岸为戈兰高地,湖岸地势陡峭,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约213米,水清而味甜,加利利湖盛产鱼类。该湖在较长历史时间水量比较稳定,近年来,湖区周边开发导致水量减少,甚至达到危险的低水平。下图为加利利湖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黑门山山顶终年积雪的原因。
(2)简述约旦河谷地温泉的形成过程。
(3)推测加利利湖的补给类型并说明理由。
(4)简述加利利湖水量减少对湖泊及周边地区产生的不利影响。
7.(2022·辽宁·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纽瓦克湖曾经为海洋,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的巴罗角,长180m,深约6m,北部有一条狭长的低矮的陆地,像一个堤坝,将其与北冰洋隔开。湖水分上、下两层,保持着明显的分界线;上层是淡水,生活着淡水鱼类;下层是略带苦味的咸水,生活着海生动植物。上层的生物与下层的生物互不往来,各自生活在自己的水域中,故人们称其为“双层湖”。下图示意纽瓦克湖地理位置。
(1)说明上、下两层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
(2)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纽瓦克湖成为“双层湖”的形成过程。
(3)指出该地盛行风对纽瓦克湖表层湖水流动方向的影响。
8.(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位于黑河市西南部,因老黑山和火烧山多次爆发的巨量熔岩阻断了白河谷的河道,形成了5个溪水相连的串状湖泊,五大连池因此得名。黑龙江五大连池地区,在植物个体繁殖、存活、生长、死亡等一系列动态演替下,形成了不同时间格局和空间格局的14座火山森林群落,被喻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形成了广阔的熔岩台地,熔岩裸露,土壤稀薄贫瘠,植物为特有的矮曲林;其他12座为老期火山,主要为不同发育阶段的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混交林。下图示意五大连池地理位置。
(1)简述五大连池所在的白河的径流特征及形成原因。
(2)说明五大连池串状湖的形成过程。
(3)分析老黑山和火烧山植物为矮曲林的原因。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1)平原地区地势较低,山坡流水在此汇集,地下水较浅或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
(2)洪积平原:地形坡度较大,土壤颗粒粗大;大气降水下渗较快,水分条件较差,土壤贫瘠,不适宜植被生长,植被生长差。
湖积平原:土壤颗粒较细;土壤水分条件好,适宜植物生长,植被茂盛,覆盖率高。
(3)盐湖原为古海洋,残留了大量盐类物质;经地壳运动隆起抬升,形成高盐度的内陆湖;格尔木河等河流带来丰富的盐类物质;本地区降水少,气候干燥,光照强,蒸发旺盛;随着湖水盐度升高、饱和,盐类物质结晶析出。
2.(1)坎布拉地区地壳相对下沉,碎屑物在该地不断沉积形成沉积岩;红层盆地构造抬升,裂隙发育;在裂隙处经流水下切侵蚀,形成幼年期的丹霞地貌;地壳进一步抬升,流水继续下切侵蚀形成壮年期的丹霞地貌。
(2)黄土覆盖减少了降水对下部岩层的侵蚀;气候干冷,降水较少,减轻了流水对岩石的侵蚀。
3.(1)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频繁,喷出岩和侵入岩广布;纬度低气温高,岩石表层和内部因受热不均,形成大量风化碎屑物;热带雨林气候的山区,降水多且坡度大,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强;河流沿岸地势低平,碎屑物不断富集。
(2)锆英石砂矿丰富、品位高;印度尼西亚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廉价;锆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市场广阔;沿海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提高矿产品的附加值;拓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加大资源的勘探力度;提高机械化水平,减少传统的手工劳动等;保护好环境,减少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4.(1)巫山(分水岭)以石灰岩为主,抗侵蚀能力较弱,易被流水侵蚀;巫山西侧河流河床(水位)高于东侧;东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溯源侵蚀能力更强。
(2)水域面积减少,大部分区域由水生环境演变为陆生环境;水生生物减少(分布范围减小),陆生生物增多(分布范围变大);土壤逐渐形成、增厚。
(3)“巴蜀湖”形成后地形封闭,气候趋干,湖水不断蒸发,盐度增大到饱和并不断析出、堆积,形成盐卤;盆地封闭性好,沉积环境稳定,盐层被覆盖而保存于地层之中,形成盐矿。
5.(1)地壳运动以垂直下降为主。砂土层和黏土层呈大面积水平分布(为水平岩层)。
(2)积水阶段:(因背斜成谷)地壳下降,地势低洼,接纳周边的地表径流,积水成湖。干涸阶段:该地区地质构造活动比较活跃,多断层、裂隙发育,湖水易下渗流失;因湖底基岩为大面积的石灰岩,易被溶蚀而导致湖水沿溶洞或地下暗河渗漏。再积水阶段:因1857年连续40余天的降水,山洪暴发,挟带大量树干、树根和沙泥、石块等物质在湖底沉积,堵塞了原有的漏水通道,导致该地再度积水成湖。
(3)净化水质;为鱼虾等水生动物提供食物及良好的栖息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6.(1)冬季盛行西风,受地形抬升,降雪量大;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大气运动较弱,很少有低纬度热空气影响,积雪融化慢;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2)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裂谷、峡谷;来自黑门山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被地下熔岩加热形成温泉。
(3)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有河水补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有雨水补给;处于板块张裂边界,断层发育,有地下水补给。
(4)湖泊及周边地区气候变干,气温日较差变大,风沙灾害增多;该湖湖区渔业资源、沿湖生物资源减少;淡水资源减少,影响沿湖农业、工业及居民生活用水等。
7.(1)上层:积雪融水、大气降水。下层:海洋水(或海水)。
(2)地壳抬升,海湾上升,形成低洼地;春夏季节有大量的淡水(积雪融水和大气降水)汇入湖中;湖泊距海较近,海水易被海上风暴激起,翻过狭窄的陆地,掀进湖里,海水的密度比淡水大,沉到湖底;上层淡水易结冰,无法流动,使上、下两层湖水间保存着明显的分界线,形成“双层湖”。
(3)受偏东风影响,表层湖水主要自东向西流动:受到湖岸阻挡,西岸水位较高;湖水大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8.(1)径流季节变化大;春季形成春汛,主汛期位于夏季。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夏季多雨补给河流,形成夏汛,春季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2)不同位置的火山爆发喷出大量高温岩浆流入河道,岩浆在不同河段冷却后阻断了河流通道,形成多个堰塞湖,随着湖泊积水的不断增加,湖泊相连,形成串状湖。
(3)老黑山和火烧山为新期火山,对原生植被破坏作用大;火山熔岩台地土壤层较薄,土壤贫瘠,不适宜高大的乔木生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