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碳达峰、碳中和-2022届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热点练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是指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会导致(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会减弱 C.地面辐射不变 D.大气热量收支失衡2.人类活动产生的巨量碳排放,可能导致我国( )A.秦岭-淮河线北移 B.天山雪线海拔降低C.人口地理界线西移 D.内外流区界线西偏3.以下举措有助于我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是( )A.东北优化产业结构 B.东部地区发展水电C.中部地区开发风能 D.西北地区全面造林氧气按照生产来源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三类。其中,“绿氢”是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电解水制氢,“灰氢”通过化石燃料制氢,“蓝氢”通过蒸汽甲烷重整技术或煤气化加上碳捕捉和贮存技术制氢。氢能拥有诸多优点,目前推广依然较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为了践行“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愿景,制氢首选之路为( )A.灰氢 B.绿氢 C.蓝氢 D.三种皆可5.氢能拥有诸多优点,推广较慢的原因最可能是( )A.人才少 B.补贴少 C.市场小 D.成本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碳源定义为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机制,将碳汇定义为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达峰是指某一个时刻,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之后逐步回落。我国承诺在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碳循环过程中的碳汇有( )①煤、石油、天然气燃烧②动植物的呼吸③海洋生物呼吸④陆地植物光合作用⑤海洋植物光合作用⑥降水中和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⑤ D.③⑤⑥7.我国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①循环使用淡水资源②积极推广生物碳汇技术③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④将高耗能企业转移出国⑤征收碳税,以促进行业绿色转型⑥停止使用化石燃料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8.从长远看,实现“碳中和”会( )A.阻碍经济发展 B.减少能源消耗总量 C.减轻大气污染 D.减缓极冰融化速度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206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加大碳排放量,使碳排放更快达到峰值B.2030年前,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速可能变为零C.技术进步可以推迟碳排放峰值出现的时间D.“碳中和”后我国将不再排放二氧化碳10.受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的影响,“碳中和”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关于我国能源利用现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以火电为主 B.以水电为主 C.东部沿海以潮汐能为主 D.西部地区以风能为主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首次提出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意见。当前我国主要的储能技术有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下图为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示意图和我国东部盐穴资源分布图。(注:盐穴是古人利用水溶开采方式在地下较厚的盐层或盐丘中采矿后形成的地下洞穴,体积巨大密封性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1.据图推测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的工作原理是( )①夜晚用电低谷时,耗电压缩空气注入盐穴,将电能转化为空气压力能②白天发电高峰时,耗电压缩空气注入盐穴,将电能转化为空气压力能③夜晚发电低谷时,将盐穴中空气放出,推动电机发电补充电网④白天用电高峰时,将盐穴中空气放出,推动电机发电补充电网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和抽水储能相比,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 )A.占地面积比较小 B.受地形的影响大C.开发技术难度低 D.电能转换效率高13.当前更适合发展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的省区是( )A.北京 B.辽宁 C.重庆 D.江苏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下图示意1960-2021年全球空气CO2浓度变化。完成下面小题。14.图示期间,CO2浓度变化的直接后果是( )A.大量吸收太阳辐射 B.大量吸收地面辐射C.适量反射太阳辐射 D.适量反射地面辐射15.我国依次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有( )①用火电替代煤炭②发展城市廊道③提高能源利用率④采用集中供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煤炭是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在改革开放40多年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工业发展面临较大挑战。将2000~2019年我国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指数和代表发展规模的主营业务收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我国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 )①煤炭资源日趋枯竭②煤炭企业抗风险能力差③从业人员数量大④煤矿管理模式粗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7.推测2013~2016年我国煤炭工业( )A.煤炭企业利润增大 B.煤炭产能过剩 C.煤炭市场需求旺盛 D.整体质量下降18.针对我国近20年来煤炭工业发展特点,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我国煤炭企业应( )A.产业转型发展 B.扩大生产规模 C.缩减从业人员 D.加快原煤外运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D 2.A 3.A 4.B 5.D 6.B 7.C 8.D 9.B 10.A11.B 12.A 13.D 14.B 15.D 16.C 17.B 18.A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