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复习训练——“东数西算”工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2022年2月17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下图为我国启动建设的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据此完成1~2题。1. 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算力的优势条件是A.气候条件优越 B.能源资源丰富C.科技发达 D.基础设施完善2. “东数西算”工程对使用算力企业的影响是A.降低电力成本 B.提高网络效率C.提升算力服务水平 D.降低算力成本2022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文件,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张家口集群等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下图),“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据此完成3~5题。3. 2020年8月,阿里云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布局的超级数据中心开始正式对外提供云计算服务。阿里云选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布局超级数据中心的主要原因是①地形平坦 ②气候适宜 ③能源清洁 ④地广人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 相比长三角枢纽节点,甘肃枢纽节点A.数据多,算力高 B.数据多,算力低C.数据少,算力高 D.数据少,算力低5. “东数西算”对西部地区带来的影响有①利于资源开发 ②带动数字经济 ③助力产业升级 ④带来环境污染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优势,将东部数据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布局。下图示意为“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及主要业务方向(东部枢纽处理的业务对网络要求较西部高)。据此完成6~8题。6. 我国“东数”可以实现“西算”的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A.气候适宜 B.环境优美 C.能源丰富 D.土地广阔7. 以下项目最适宜在甘肃枢纽进行处理的是A.离线分析 B.远程医疗 C.金融证券 D.人工智能8. “东数西算”工程给我国企业带来的变化是A.数据中心企业东西均衡布局 B.提供算力的企业成本降低C.基建工程企业发展空间缩减 D.使用算力的企业成本升高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电力支撑,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东数西算”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计算和处理。下图为“我国10个数据中心集群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9. 与西北数据中心相比,西南数据中心可利用的优势能源是A.风能 B.水能 C.太阳能 D.化石燃料10. “东数西算”工程实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优化东部能源结构 B.推动资源合理配置C.改善西部生态环境 D.降低东部用工成本二、综合题。1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2月,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数”指数据,“算”指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布局贵州、内蒙古等八个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至西部。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占地规模大,设备运行发热量大,能耗高。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下图)算力核心区在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基础上,通过乌兰察布-北京光缆传输工程提升网络质量,为京津冀地区提供高实时性算力支援。目前,国内大型互联网企业纷纷在乌兰察布落户,但本地对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尚未大规模释放。(1)分析与贵州相比,内蒙古建设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气候和能源优势。(2)分析乌兰察布数据中心为京津冀提供高实时性算力支援的有利条件。(3)在乌兰察布建设和运营数据中心的过程中,有人认为该市不适合进一步发展数据应用产业。你是否赞同,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12. 阅读图为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东部地区的数据计算需求逐年提升。2022年我国正式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建成后,东部通过网络远程使用中西部计算中心的硬件资源,完成计算。其中,东部与中西部之间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输送。材料二:下图为长三角及其周边地区简图。甲、乙两地为“东数西算”工程中的两个计算中心。计算中心硬件设施强,耗能高。(1)与乙相比,评价甲计算中心的区位条件。(2)从区域经济联系角度,简述建设计算中心对安徽融入长三角地区的积极作用。(3)简述安徽发展计算中心对安徽籍劳动力的影响。参考答案:【答案】1. B 2. D【解析】1. 相较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气候干燥,自然环境恶劣,A选项错误。高耗能是大数据中心的显著特点之一,一座大数据中心由数万台服务器组成,一般都是由电力提供动力,并且大量的服务器运转时温度升高需要散热、降温,也是由空调来完成冷却功能,因此,西部地区相对丰富的能源是承接东部地区算力转移的优势条件,B选项正确。东部地区人口密集,工业较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科技较为发达,且发展历史久,基础设施更完善,C、D选项错误。故选B。2. 对于提供算力的企业来说,“东数西算”工程能够加快实现云网协同, 提高网络效率,也能提升算力服务的品质,降低网络、电力等成本,这是对于提供算力的企业来说,而不是使用算力的企业,A、B、C选项错误。对于使用算力的企业来说,该工程将降低使用算力企业的云用数据成本和算力成本,加快实现数字化转型,D选项正确。故选D。【答案】3. A 4. D 5. A【解析】3. 数据中心建设要求能源丰富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丰富,要求土地空间大,要求气温低。内蒙古地区地形平坦,数据中心建设的成本小,①正确;内蒙古地区为温气候适宜,自然降温条件好,②正确;同时多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能源清洁,③正确,数据中心虽会占据一定面积,但不一定需要地广人稀的条件,④错。所以A选项正确。4. 西部地区数据少,算力也低。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将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所以D选项正确。5. 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有利于能源资源开发,带动数字经济,助力产业升级,但不会带来环境污染。①②③正确,④错。所以A选项正确。【答案】6. C 7. A 8. B【解析】6. “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数据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布局,数据中心在进行数据计算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能源成为数据中心布局的主要因素,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资源丰富,人口密度较小,消耗的能源资源较小,有富于的能源资源,C选项正确;气候适宜、环境优美有利于数据中心的运转,但不是“东数西算"”的主要原因,A. B错误;数据中心占地面积并不特别大,并不需要广阔的土地,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C。7. 甘肃枢纽位于我国西北,距离东部数据算力需求地较远,在信息通畅度、技术等方面并不占据优势,适合对技术、信息等要求相对较低的离线分析,A选项正确:远程医疗、人工智能对技术水平的要求高,和其他枢纽相比,甘肃枢纽并没有优势,B、D选项错误;金融证券对信息的通畅度要求高,- - 般布局在金融中心周围,C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A。8. “东数西算"工程将东部数据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充分利用西部充足且价格低廉的电力等资源,有利于降低提供算力的企业和使用算力的企业成本,B正确,D错误,随着“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西部地区的数据中心增多,但是依然是东多西少的格局,并没有达到平衡,A选项错误;“东数西算”工程实施,西部数据中心的建立需要建设大量的配套设施,将为基建工程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C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B。【答案】9. B 10. B【解析】9.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南地区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充沛,西北地区以内流河为主,水能资源匮乏,B正确;西北的风能资源充沛,A错误;西北地区的太阳能资源比西南地区充沛,C错误;西北地区的化石能源比西南地区丰富,D错误。所以选B。10. “东数西算”工程不是能源工程,对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影响较小,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数西算”是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传输到西部地区进行计算和处理,可以充分利用西部地区充沛的能源,可以推动资源的合理配置,B正确;“东数西算”工程不会改善西部生态环境,C错误;对于东部地区的用工成本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B。11.【答案】(1)与贵州相比,内蒙古纬度高,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受冬季风影响大),寒冷期较长(年平均气温低),有利于数据中心设备自然冷却(散热);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煤炭等能源丰富,发电成本低,充足的电力为数据中心运行提供能源保障(大大节约数据中心运营成本)。(2)乌兰察布距京津冀地区较近,便于承接大数据产业发展辐射;光缆传输工程的建设提升网络质量,降低网络延时(数据传输用时短);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沿边开放重点地区,享受多重优惠政策支持,基础设施等不断完善。(3)赞同。乌兰察布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社会、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高,导致数据产生量少,产业链条短,数据应用产业发展难度较大。不赞同。乌兰察布应以数据中心建设和运营为契机,发挥多重政策、区域能源和气候等优势条件,加强与京津冀等地的合作,积极发展数据应用产业。【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占地规模大,设备运行发热量大,能耗高。从气候角度来说,内蒙古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且较漫长,可以增加能源自然散热的时间,减少对数据中心散热的能源的使用;从能源角度来说,内蒙古风能、太阳能等能源丰富,因此发电成本较低,同时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数据中心的运行。(2)由图文可知,乌兰察布距离京津冀较近,便于承接京津冀的算力产业;在乌兰察布与北京之间建设了光缆传输工程,利于提升网络质量,提高数据的传输速度;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对于乌兰察布承接算力产业提供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利于数据中心的建设等。(3)赞同的角度:从乌兰察布的大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尚未大规模释放以及该地的经济来分析,乌兰察布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当地企业发展水平不高,对数据应用的需求较小,因此在这发展数据应用产业市场范围较小,同时技术较为落后,数据应用产业发展难度大。不赞同的角度:从乌兰察布的能源、政策、经济发展等因素分析,乌兰察布能源丰富,发展数据应用产业可以使能源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布局的优化。12.【答案】(1)有利条件:甲计算中心所在区域距离经济发达区域较远,地价较低;符合“东数西算”工程政策的要求,政策支持力度大;所在省区(安徽省)能源资源较丰富,发电量较大;用电量较少,有富余的电力供给给计算中心;不利条件:甲地高素质人才外流多,不利于计算中心的运行和维护。(2)安徽省建设计算中心,可以加强安徽省和长三角地区之间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流通,强化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有利于长三角地区通过算力设施向安徽布局,将带动相关上下游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分工合作,推进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协调发展。(3)计算机中心的设立,将带动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安徽籍劳动力的本地就业机会;劳动力迁出减少,部分在外打工的人员返乡就业;同时也会导致安徽省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解析】(1)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类问题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甲计算中心靠近内陆一点,经济较乙中心落后,人口密度较低,土地租金较少;且安徽省的能源资源较乙所在区域多,发电量大;乙区域工业众多,用电量较甲中心大很多,且用电量大于发电量,反观甲区域,用电量小于发电量,故甲中心有富余的电力支撑。(2)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建设计算中心主要服务于长三角地区,这将加强两地之间人员、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流通,强化区域经济联系、促进区域一体化建设。同时也将带动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向安徽转移、布局,形成两地分工合作、协同发展的局面(3)相比长三角地区,安徽省经济较落后,本地劳动力外迁多。而安徽计算机中心的设立,将带动本地大量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安徽籍劳动力的本地就业机会;本地劳动力外迁减少,部分在外打工的人员可以返乡就业;同时也会导致安徽省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