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必修1 第三章地壳中元素含量处于前五位的元素: , 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除了汞之外,都为 态;金属都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大多数都有金属光泽。金属(Na、Al、Fe)Na的物理性质: 色,密度比水 ,比煤油 ,可以将少量的Na储存在 或 。Na、Al、Fe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 Na+O2 - Na+O2 Al+O2 - Fe+O2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银白色的金属钠 表面变暗(生成Na2O) 出现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与水反应:① Na + H2O = 现象归纳(解释原因):①将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熔化成一个小球 ③钠球在水面上不停的滚动并发出嘶嘶声音 ④无色的酚酞试液呈红色 ⑤钠球逐渐变少,最后消失 金属化学性质NaAlFe与O2反应常温下氧化成______点燃生成________,Na保存在_______中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使得铝耐腐蚀,纯氧中可燃潮湿空气中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受氧化膜阻碍___________________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碱反应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反应金属活泼性金属活泼性逐渐____________注: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跟酸作用,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金属钠、铝、铁中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只有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化合价都升高,表现出 ,作 剂。大部分金属较活泼,故在自然界中以 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如金、铂等是以单质存在钠、铝、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氧化物:多数不溶于水(如Fe2O3、CuO),少数如(CaO、Na2O)等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CaO+H2O═ (此反应为 热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如 颜色、状态:Na2O( ) Na2O2( ) Al2O3( )FeO( ) Fe2O3( ) Fe3O4( )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氧化钠过氧化钠颜色状态 色固体 固体化学式 氧化合价 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以继续氧化:2Na2O+O2=2Na2O2稳定,加热不分解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氧化性、漂白性一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无漂白性有强氧化性和一定的还原性,有漂白性,可以杀菌消毒③Na2O、Al2O3、FeO、Fe2O3中都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写出氧化铝和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 , 写出FeO、Fe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钠、铝、铁的氢氧化物NaOH—强碱,白色片状固体,俗名叫烧碱、火碱、苛性钠,易吸水,可作干燥剂;Fe(OH)2—弱碱,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Fe(OH)3—弱碱,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Al(OH)3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请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② 故,Al(OH)3被称为 。②Fe(OH)2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 色氢氧化铁,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生成 色沉淀,迅速变成 色沉淀,最后变成 色沉淀。方程式为: 完成下表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物化学性质NaOHAl(OH)3Fe(OH)2Fe(OH)3酸碱性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碱反应不反应_____________不反应不反应热稳定性稳定_____________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还原性无还原性无还原性_____________无还原性制备略用途化工原料脱色净水中和胃酸净水净水(四)、钠、铝、铁的常见盐 1.Na2CO3和NaHCO3的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色、态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2CO3白色粉未水溶性易溶于水溶解度较碳酸钠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不分解2NaHCO3 与盐酸反应Na2CO3+HCl=Na2CO3+2HCl=NaHCO3+HCl= 与碱反应Na2CO3+Ca(OH)2=NaHCO3+NaOH= 相互转化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 ①碱性: > ②溶解性: > ③与盐酸反应快慢: > ④热稳定性: > ⑤能与NaOH反应的是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白色固体?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无色溶液? (能否加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 如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杂质? 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钠杂质? 2.常见的盐AlCl3和Al2(SO4)3, 明矾化学式为: 铁盐有:Fe2+ 色、Fe3+ 色Fe2+ 和Fe3+形成盐的性质( Fe2+具有 性,Fe3+具有 性)。写出下列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在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铁粉在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铜片注:Fe2+能在H+、NO3-(或H+ 、 ClO-)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吗?3. 常见离子的检验列表如下:离子选用试剂主要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Br-AgNO3溶液和稀HNO3有浅黄色沉淀I-AgNO3溶液和稀HNO3有黄色沉淀SO42-稀HCl和BaCl2溶液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CO32-稀HCl和澄清石灰水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a2+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盐有白色沉淀Al3+NaOH溶液和氨水加氨水至过量有白色絮状沉淀,再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Fe3+NaOH溶液或KSCN溶液有红褐色沉淀或溶液呈血红色Fe2+①NaOH溶液②氯水和KSCN溶液①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②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Ag+稀HCl或可溶性的氯化物,稀HNO3有白色沉淀NH4+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变蓝Na+焰色反应K+焰色反应(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离子方程式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① ⑥ ② ⑦ ③ ⑧ ④ ⑨ ⑤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离子方程式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 ⑥ ② ⑦ ③ ⑧ ④ ⑨ ⑤ 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 硅及其化合物自然界中硅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 态的硅。1 单质硅:(1)性质:有金属光泽的 色固体,熔点 、硬度 。常温下化学性质 Si+O2 SiO2(2)硅单质用途: 材料、光电池(计算机芯片、半导体晶体管)2、二氧化硅:(1)物理性质: 熔点 ,硬度 ,不溶于水(2)存在:结晶形(水晶、玛瑙)、无定形(沙子)(3)化学性质:①具有 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与 或 反应a.SiO2+ CaO b.SiO2+ NaOH 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能用磨口玻璃塞吗?为什么? ②与氢氟酸(HF)发生反应:氢氟酸是唯一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酸 氢氟酸会腐蚀 ,用于 盛装氢氟酸的试剂瓶不能用 ,而要使用塑料瓶(4)用途: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等。水晶用于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3.硅酸:硅酸为不溶于水的 胶状固体(1)制备: 能否用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的硅酸生成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比较酸性:酸性比碳酸 (2)用途:硅酸脱水后制得硅胶,可作 4.硅酸盐:(1)硅酸钠(Na2SiO3): 溶于水a.水溶液称之为 ,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粘胶剂。b.化学性质:与盐酸反应: (2) 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Si SiO2 Na2SiO3 H2SiO3二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氯的存在:在自然界氯主要存在于 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2、氯气的物理性质:具有 气味、 毒 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它可溶于水(1:2),溶于水后的溶液叫 呈 色。氯气易液化,得到的物质叫做 。3、氯气的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与钠反应: ( 色烟) 与铁反应: 与铜反应: ②与非金属反应:与氢气反应: (Cl2与H2光照条件下发生 ) 现象: 色火焰,白 (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叫做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与水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及还原剂)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新制的氯水中的微粒: 久置的氯水中的微粒: 氯水具有 性,因为其中含有 。 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 ④与碱反应: 离子方程式Cl2 + NaOH ; Cl2 + Ca(OH)2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4、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的反应方程式: 5、氯气的用途:消毒,漂白,制盐酸等6、次氯酸: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 (填“强”或“弱”)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因既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7、Cl-的检验试剂: 现象和结论: 原理:(反应方程式) NaClO HClO ← Cl2 → ← HCl → NaCl ↙ ↘↙⑧Ca(ClO)2 AgCl 三 氮及其化合物:1.N2 的性质:N2 + O2 — ;N2 + 3H2 — (工业合成氨)2、氮的氧化物 N0NO2颜色水溶性与氧反应相互转化 是HNO3的酸酐, 是HNO2的酸酐3、氨气(1)物理性质:氨是 颜色,有 气味的气体, 溶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很 液化。所以液氨常作 剂。(2)氨的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a.氨与水的反应: 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它能使酚酞变 ,使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变 色。欲得到干燥的氨气,选用 做干燥剂。氨水中的粒子: b.氨与氯化氢反应 c.氨与氧气的反应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4、铵盐:都 溶于水(1)化学性质: a.与碱反应 b.受热分解写出下列方程式:a.氯化铵受热分解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如何检验铵根离子? 5、硝酸:硝酸的保存方法是 (1)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a.酸的通性: 写出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硝酸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强氧化性: 铜与稀硝酸 铜与浓硝酸 (2)常温下, 和 遇冷的浓硝酸会发生 现象,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王水是 和 体积比为1:3形成的混合物。N2 →NH3 →NO→NO2 →HNO3四 硫及其化合物1 硫(俗称 ): 粉末, 溶于水, 溶于酒精, 溶于CS2.S + O2== ,体现硫的 性,S + H2== ,体现硫的 性。[注]:S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如Cu2S,FeS等)2 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是一种 色、有 味、有 气体, 水,密度比空气 。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 。(2)①二氧化硫属于 性氧化物,是 的酸酐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Ⅰ.SO2 + H2O— Ⅱ.SO2 + NaOH— Ⅲ.SO2 + Ca(OH)2— 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 价,是中间价态,所以二氧化硫既有 性,又有 性。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SO2 + O2— ③二氧化硫除可表现上述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性即 性,能使品红 。SO2漂白原理和HClO、Na2O2的相同吗? 。SO2漂白是暂时性的,加热后又能 。SO2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不能使其 。SO2可用于杀毒消菌。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多余的二氧化硫应用 溶液加以吸收。⑤.SO3的性质:SO3是无色的晶体,熔点12.8℃,极易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SO3属于 性氧化物,是 的酸酐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Ⅰ.SO3 + H2O— Ⅱ.SO3 + NaOH— Ⅲ.SO3 + Ca(OH)2— Ⅳ.SO3 + CaO— ⑥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性质对比:性质CO2SO2归纳性结论描述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无味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体都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水溶性溶于水易溶于水水溶性SO2大于CO2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无毒性,过量产生温室效应有毒,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对排放到空气都要进行控制化学性质与H2O反应水溶液都显酸性与足量NaOHCO2 与SO2都是酸性氧化物与Na2CO3Na2CO3+SO2= Na2SO3+ CO2↑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还原性不具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无漂白性,二氧化硫有漂白性除去CO2中的(SO2或HCl气体),用 溶液检验混合气体中的CO2和SO2的方法:先通过品红——再通过KMnO4——再通过品红——再通入澄清石灰水。3、硫酸(1)稀硫酸有酸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与碱发生中和生成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 。(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易溶于水。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大量的热。 稀释浓硫酸应如何操作? Ⅰ 浓硫酸具有 性:(可用来干燥H2、O2、N2、CO、CO2、CH4、SO2、HCl、Cl2等气体,不可用来干燥NH3、H2S、HI、HBr)Ⅱ 浓硫酸具有 性: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 Ⅲ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H2SO4(浓)+ Cu = H2SO4(浓)+ C = 常温下, 和 遇冷的浓H2SO4会发生 现象,因此可用铁制槽车运输浓H2SO4。 S SO2 SO3 H2SO4 H2SO3 H2SO4 五 实验室制取气体(1)氨气制取:反应反程式: 装置同制 。收集方法: 。能用排水法吗?理由是 。干燥方法: 。检验方法: 试纸,试纸变 ;或用沾有 的玻璃棒,有白 。装置中收集氨的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2)制氯气:反应反程式: 收集方法:用 法(或排饱和食盐水除HCl)。干燥方法:除碱石灰外均可。检验方法:用湿润的 试纸,试纸变 。尾气吸收:用 溶液吸收。浓盐酸体现出: 性、 性六 常见的阴离子离子检验化学必修1 第三章地壳中元素含量处于前五位的元素: , 是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除了汞之外,都为 态;金属都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大多数都有金属光泽。金属(Na、Al、Fe)Na的物理性质: 色,密度比水 ,比煤油 ,可以将少量的Na储存在 或 。Na、Al、Fe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 Na+O2 - Na+O2 Al+O2 - Fe+O2金属钠在空气中变质的过程可以表示为: 银白色的金属钠 表面变暗(生成Na2O) 出现白色固体(NaOH) 表面变成粘稠状(NaOH潮解) 白色块状固体(Na2CO3·10H2O) 风化为白色粉未状物质(Na2CO3)与水反应:① Na + H2O = 现象归纳(解释原因):①将钠投入水中钠浮在水面上 ②钠熔化成一个小球 ③钠球在水面上不停的滚动并发出嘶嘶声音 ④无色的酚酞试液呈红色 ⑤钠球逐渐变少,最后消失 金属化学性质NaAlFe与O2反应常温下氧化成______点燃生成________,Na保存在_______中常温下氧化生成致密氧化膜,使得铝耐腐蚀,纯氧中可燃潮湿空气中腐蚀,纯氧中点燃生成Fe3O4与H2O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受氧化膜阻碍___________________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碱反应与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反应金属活泼性金属活泼性逐渐____________注: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跟酸作用,过量的钠再与水反应。钠与硫酸铜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金属钠、铝、铁中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只有 金属单质在反应中,化合价都升高,表现出 ,作 剂。大部分金属较活泼,故在自然界中以 形式存在,只有极少数如金、铂等是以单质存在钠、铝、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氧化物:多数不溶于水(如Fe2O3、CuO),少数如(CaO、Na2O)等能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碱。CaO+H2O═ (此反应为 热反应)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Na2O2)是碱性氧化物吗? 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如 颜色、状态:Na2O( ) Na2O2( ) Al2O3( )FeO( ) Fe2O3( ) Fe3O4( )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氧化钠过氧化钠颜色状态 色固体 固体化学式 氧化合价 稳定性不稳定,在空气中可以继续氧化:2Na2O+O2=2Na2O2稳定,加热不分解与H2O反应 与CO2反应 氧化性、漂白性一般不表现出氧化性,也不表现还原性,无漂白性有强氧化性和一定的还原性,有漂白性,可以杀菌消毒③Na2O、Al2O3、FeO、Fe2O3中都属于两性氧化物的是 ,写出氧化铝和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改写成离子方程式: , , 写出FeO、Fe2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三)钠、铝、铁的氢氧化物NaOH—强碱,白色片状固体,俗名叫烧碱、火碱、苛性钠,易吸水,可作干燥剂;Fe(OH)2—弱碱,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Fe(OH)3—弱碱,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Al(OH)3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能凝聚水中的悬浮物。氢氧化铝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请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② 故,Al(OH)3被称为 。②Fe(OH)2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 色氢氧化铁,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③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是:先生成 色沉淀,迅速变成 色沉淀,最后变成 色沉淀。方程式为: 完成下表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物化学性质NaOHAl(OH)3Fe(OH)2Fe(OH)3酸碱性与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碱反应不反应_____________不反应不反应热稳定性稳定_____________受热分解_____________还原性无还原性无还原性_____________无还原性制备略用途化工原料脱色净水中和胃酸净水净水(四)、钠、铝、铁的常见盐 1.Na2CO3和NaHCO3的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苏打、纯碱小苏打色、态通常以Na2CO3·10H2O存在,为无色晶体,易风化失水为白色粉未Na2CO3白色粉未水溶性易溶于水溶解度较碳酸钠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不分解2NaHCO3 与盐酸反应Na2CO3+HCl=Na2CO3+2HCl=NaHCO3+HCl= 与碱反应Na2CO3+Ca(OH)2=NaHCO3+NaOH= 相互转化 用途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等的生产食品工业,泡沫灭火剂等 ①碱性: > ②溶解性: > ③与盐酸反应快慢: > ④热稳定性: > ⑤能与NaOH反应的是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白色固体? 如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无色溶液? (能否加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 如何除去碳酸钠固体中碳酸氢钠杂质? 如何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钠杂质? 2.常见的盐AlCl3和Al2(SO4)3, 明矾化学式为: 铁盐有:Fe2+ 色、Fe3+ 色Fe2+ 和Fe3+形成盐的性质( Fe2+具有 性,Fe3+具有 性)。写出下列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在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铁粉在氯化铁溶液中投入铜片注:Fe2+能在H+、NO3-(或H+ 、 ClO-)的溶液中大量共存吗?3. 常见离子的检验列表如下:离子选用试剂主要实验现象有关离子方程式Cl-AgNO3溶液和稀HNO3有白色沉淀Br-AgNO3溶液和稀HNO3有浅黄色沉淀I-AgNO3溶液和稀HNO3有黄色沉淀SO42-稀HCl和BaCl2溶液先加稀HCl,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CO32-稀HCl和澄清石灰水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a2+硫酸或可溶性的硫酸盐有白色沉淀Al3+NaOH溶液和氨水加氨水至过量有白色絮状沉淀,再加NaOH溶液沉淀溶解Fe3+NaOH溶液或KSCN溶液有红褐色沉淀或溶液呈血红色Fe2+①NaOH溶液②氯水和KSCN溶液①生成白色沉淀,在空气中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②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呈血红色。Ag+稀HCl或可溶性的氯化物,稀HNO3有白色沉淀NH4+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变蓝Na+焰色反应K+焰色反应(五) 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离子方程式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① ⑥ ② ⑦ ③ ⑧ ④ ⑨ ⑤ (2)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有离子方程式的还要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 ⑥ ② ⑦ ③ ⑧ ④ ⑨ ⑤ 化学必修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 硅及其化合物自然界中硅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没有 态的硅。1 单质硅:(1)性质:有金属光泽的 色固体,熔点 、硬度 。常温下化学性质 Si+O2 SiO2(2)硅单质用途: 材料、光电池(计算机芯片、半导体晶体管)2、二氧化硅:(1)物理性质: 熔点 ,硬度 ,不溶于水(2)存在:结晶形(水晶、玛瑙)、无定形(沙子)(3)化学性质:①具有 性氧化物的通性: 能与 或 反应a.SiO2+ CaO b.SiO2+ NaOH 盛氢氧化钠的试剂瓶能用磨口玻璃塞吗?为什么? ②与氢氟酸(HF)发生反应:氢氟酸是唯一能与二氧化硅反应的酸 氢氟酸会腐蚀 ,用于 盛装氢氟酸的试剂瓶不能用 ,而要使用塑料瓶(4)用途:制光导纤维,石英玻璃等。水晶用于制光学仪器和工艺品3.硅酸:硅酸为不溶于水的 胶状固体(1)制备: 能否用二氧化硅与水反应制得? 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有白色的硅酸生成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 比较酸性:酸性比碳酸 (2)用途:硅酸脱水后制得硅胶,可作 4.硅酸盐:(1)硅酸钠(Na2SiO3): 溶于水a.水溶液称之为 ,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粘胶剂。b.化学性质:与盐酸反应: (2) 硅酸盐产品:陶瓷、玻璃、水泥Si SiO2 Na2SiO3 H2SiO3二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氯的存在:在自然界氯主要存在于 中,主要以 形式存在。2、氯气的物理性质:具有 气味、 毒 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它可溶于水(1:2),溶于水后的溶液叫 呈 色。氯气易液化,得到的物质叫做 。3、氯气的化学性质:①与金属反应:与钠反应: ( 色烟) 与铁反应: 与铜反应: ②与非金属反应:与氢气反应: (Cl2与H2光照条件下发生 ) 现象: 色火焰,白 (燃烧: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 叫做燃烧。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③与水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及还原剂)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新制的氯水中的微粒: 久置的氯水中的微粒: 氯水具有 性,因为其中含有 。 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 ④与碱反应: 离子方程式Cl2 + NaOH ; Cl2 + Ca(OH)2 ;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 有效成分: 4、氯气的实验室制备的反应方程式: 5、氯气的用途:消毒,漂白,制盐酸等6、次氯酸:性质:弱酸性:酸性比碳酸 (填“强”或“弱”) 不稳定性: 强氧化性:因既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7、Cl-的检验试剂: 现象和结论: 原理:(反应方程式) NaClO HClO ← Cl2 → ← HCl → NaCl ↙ ↘↙⑧Ca(ClO)2 AgCl 三 氮及其化合物:1.N2 的性质:N2 + O2 — ;N2 + 3H2 — (工业合成氨)2、氮的氧化物 N0NO2颜色水溶性与氧反应相互转化 是HNO3的酸酐, 是HNO2的酸酐3、氨气(1)物理性质:氨是 颜色,有 气味的气体, 溶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很 液化。所以液氨常作 剂。(2)氨的化学性质(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a.氨与水的反应: 氨水显碱性的原因: 它能使酚酞变 ,使湿润的 色石蕊试纸变 色。欲得到干燥的氨气,选用 做干燥剂。氨水中的粒子: b.氨与氯化氢反应 c.氨与氧气的反应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及数目,并指出氧化剂还原剂)4、铵盐:都 溶于水(1)化学性质: a.与碱反应 b.受热分解写出下列方程式:a.氯化铵受热分解 b.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c.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 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如何检验铵根离子? 5、硝酸:硝酸的保存方法是 (1)化学性质(写出化学方程式)a.酸的通性: 写出硝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硝酸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b.强氧化性: 铜与稀硝酸 铜与浓硝酸 (2)常温下, 和 遇冷的浓硝酸会发生 现象,所以,常温下可以用铝槽车运输浓硝酸。王水是 和 体积比为1:3形成的混合物。N2 →NH3 →NO→NO2 →HNO3四 硫及其化合物1 硫(俗称 ): 粉末, 溶于水, 溶于酒精, 溶于CS2.S + O2== ,体现硫的 性,S + H2== ,体现硫的 性。[注]:S与变价金属反应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如Cu2S,FeS等)2 硫的氧化物:(1)二氧化硫是一种 色、有 味、有 气体, 水,密度比空气 。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 。(2)①二氧化硫属于 性氧化物,是 的酸酐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Ⅰ.SO2 + H2O— Ⅱ.SO2 + NaOH— Ⅲ.SO2 + Ca(OH)2— ②二氧化硫中硫元素 价,是中间价态,所以二氧化硫既有 性,又有 性。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SO2 + O2— ③二氧化硫除可表现上述性质外,还有它的特性即 性,能使品红 。SO2漂白原理和HClO、Na2O2的相同吗? 。SO2漂白是暂时性的,加热后又能 。SO2只能使紫色石蕊试液 ,不能使其 。SO2可用于杀毒消菌。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多余的二氧化硫应用 溶液加以吸收。⑤.SO3的性质:SO3是无色的晶体,熔点12.8℃,极易于水反应,同时放出大量的热。SO3属于 性氧化物,是 的酸酐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Ⅰ.SO3 + H2O— Ⅱ.SO3 + NaOH— Ⅲ.SO3 + Ca(OH)2— Ⅳ.SO3 + CaO— ⑥二氧化碳及二氧化硫性质对比:性质CO2SO2归纳性结论描述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无色无味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体都是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比空气大水溶性溶于水易溶于水水溶性SO2大于CO2毒性及对环境的影响无毒性,过量产生温室效应有毒,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对排放到空气都要进行控制化学性质与H2O反应水溶液都显酸性与足量NaOHCO2 与SO2都是酸性氧化物与Na2CO3Na2CO3+SO2= Na2SO3+ CO2↑亚硫酸的酸性比碳酸强还原性不具有还原性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碳无漂白性,二氧化硫有漂白性除去CO2中的(SO2或HCl气体),用 溶液检验混合气体中的CO2和SO2的方法:先通过品红——再通过KMnO4——再通过品红——再通入澄清石灰水。3、硫酸(1)稀硫酸有酸的通性: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与碱发生中和生成 与某些盐反应生成 。(2)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易溶于水。浓硫酸溶于水时会 大量的热。 稀释浓硫酸应如何操作? Ⅰ 浓硫酸具有 性:(可用来干燥H2、O2、N2、CO、CO2、CH4、SO2、HCl、Cl2等气体,不可用来干燥NH3、H2S、HI、HBr)Ⅱ 浓硫酸具有 性:能按水的组成比脱去纸、棉布、木条等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 Ⅲ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不活泼的金属和非金属。H2SO4(浓)+ Cu = H2SO4(浓)+ C = 常温下, 和 遇冷的浓H2SO4会发生 现象,因此可用铁制槽车运输浓H2SO4。 S SO2 SO3 H2SO4 H2SO3 H2SO4 五 实验室制取气体(1)氨气制取:反应反程式: 装置同制 。收集方法: 。能用排水法吗?理由是 。干燥方法: 。检验方法: 试纸,试纸变 ;或用沾有 的玻璃棒,有白 。装置中收集氨的试管口放置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2)制氯气:反应反程式: 收集方法:用 法(或排饱和食盐水除HCl)。干燥方法:除碱石灰外均可。检验方法:用湿润的 试纸,试纸变 。尾气吸收:用 溶液吸收。浓盐酸体现出: 性、 性六 常见的阴离子离子检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必修1第3章复习学案.doc 必修1第4章复习学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