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执笔:田瑞昌 课件名: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编号:8201学习内容:“不同的地理区域” “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学习目标:1、理解区域划分的原因及相应的地理区域类型;2、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区域的地理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3、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4、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学习重、难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及划分原因。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法学法:双向五环:学法:预习——合作——展示——探究——达标;教法:导学——参与——激励——引领——测评。学习过程任务一:阅读2页课文及图5.1完成下列问题,1、地理区域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有的是 ,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 ,如工业区;有的是 ,如西藏自治区。同一个地理区域,可能同时兼有多重“ ”。2、地理区域不仅可以划分为多种类型,而且同一类型的区域,还可以划分出 或.的区域。如我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划分为 (自治区) (自治县、市) (镇)三级。我国的温度带可以划分为 、 、 。而温带又可以划分为 、 、 。3、完成3页活动1,(1)自然区域地形上分为山区和平原。(2)土地的利用类型上分为林区和农耕区。活动2:(课前让学生自己调查、了解邮政编码与不同级别的行政区域之间的联系)检查学生调查结果:第一、二位编码 表示 ;第三、四位编码 表示 ;第五、六位编码 表示 的代码任务二:读4页课文及图5.4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各地的 、 和 的不同,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 、 、 和 。其中, 一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的 阶梯与 级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 、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原因及区域位置和范围。探究第5页活动题,同学们可互相讨论,交流活动结果,最后教师总结,把区域界线、位置与范围都落实到图上,(1)活动1.界线A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一致——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很难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 、干燥。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较多,降水较 ,属于湿润、半湿润区。(2)活动2.①界线B大致与1月 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②界线B大致与 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③界线B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和 ——综合的气候方面影响。④此线大致沿 (山)— (河)一线。(3)活动3.第 、 级阶梯的界线基本吻合。界线C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因素。【学生合作※教师参与】学生交流解决预习中的难题,遇有提问的学生教师个别给予引导解答。学生展示※教师激励】有问题学生公开提问,有答案的学生试着解答,教师点评。【学生探究※教师引领】【学生达标※教师测评】选择题1)下列各组区域是描述自然区域的一组是 ( )A.城市、乡村、农田、林地 B.四川盆地、长江三角洲、洞庭湖平原 C.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 D.福建、广东、湖南、河北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划分与下列地理要求有关的是 ( )A.与我国7月平均气温大于或小于0℃有关B.与能否被夏季风影响有关C.与地形海拔高度是否高于3 000米有关D.与年降水量大于或小于800毫米有关3) 不属于秦岭-淮河的意义的是: ( ) A、湿润地区和干旱地区的分界限 B、亚热带与温带地区的分界限 C、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D、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4)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 )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C.这里的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D.由于降水量小,河流水量小5)早穿棉袄午穿纱描述的地区位于: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6)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景观位于: ( )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南方地区 D、东北地区7)邮政编码的数字中,表示省级行政区的是: ( ) A、第一、二位 B、第三、四位 C、第五、六位 D、第七、八位8)下列区域属于不同级别的,并由大到小顺序排列的是( )A.省(自治区)、市(直辖市)、县(自治县、市)B.温带、亚热带、热带C.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镇)D.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9)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几组自然事项属于南方地区的是( )A.由于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河流大多结冰B.由于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C.这里的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D.由于降水量丰富,河流水量充沛2.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请在图中相应位置填注:西北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2)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界线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与我国的哪条山脉、河流走向大体相一致?3)请用直线将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间的界线与其主导因素连接起来:A a.气候因素B b.地形因素C c.夏季风的影响【学生反思※教师总结】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 。我对老师的建议: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