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 12*故宫博物院一、选择题1.将①至⑤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①在苦难中奋起②有的人甘于沉沦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最终获得了成功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A.②③⑤①④ B.⑤②③①④ C.③①④②⑤ D.②⑤③①④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A.亭台楼阁 青松翠柏 色彩鲜明B.和谐统一 池馆水榭 雄伟壮丽C.滕罗翠竹 花坛盆景 相互衬映D.烟雾缭绕 龙凤呈祥 井然有序3.下列不是故宫前三殿的是( )。A.太和殿 B.保和殿 C.交泰殿 D.中和殿下面每道小题中,哪一个词语和加点词语的意思最接近?请你把它找出来4.羊圈 ( )A.圆圈 B.棚圈 C.圈地 D.圈套5.负约 ( )A.负债 B.胜负 C.负罪 D.负义6.题写 ( )A.题诗 B.主题 C.题目 D.问题7.环顾 ( )A.顾客 B.顾全 C.顾盼 D.兼顾8.下列诗句中,与名胜古迹无关的一项是( )A.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B.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C.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D.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二、填空题9.识记生字。(给加点字注音)矗( )立 螭( )首 金銮( )殿 额枋( )蟠龙( ) 鸣钟击磬( ) 攒( ) 镏金( )雍正( ) 后妃( ) 肃穆( ) 迥( )然不同10.知识梳理课文《故宫博物院》中四个材料分别介绍了:材料一——详尽介绍故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讲述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材料三——截取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的部分内容。材料四——呈现了故宫博物院的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通过四则材料,向我们介绍故宫博物院。第一则材料沿着故宫的____________,按照____________的顺序详细介绍故宫主体建筑,第二则材料讲了有关太和门的故事,第三则材料介绍故宫博物院游览须知,第四则材料以平面示意图的形式让我们直观地看到故宫博物院的全貌。三、语言表达11.按要求写句子。1.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不能不令人惊叹。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看图,完成题目。有人在故宫廊柱上刻字,这一行为令人不齿。请你欣赏右边的漫画,说说它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课外类文阅读。记金华的双龙洞(节选)叶圣陶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1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黑暗——( )根据——( )欣赏—( )14.作者抓住内洞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特点展开描写,其中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________的特点。15.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请你展开想象,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其中一种石钟乳或石笋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文片段阅读理解:①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②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③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④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16.文段①在介绍太和殿内景时,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方位词。由这些词语看该段的立足点是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17.文中对龙的描述居然有十次之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18.作者把_______作为说明重点,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19.强调太和殿建筑在中轴线上,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D【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2.C略3.C略4.B5.D6.A7.C4.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羊圈”中“圈”的意思是养家畜的棚栏。A项,“圆圈”中“圈”的意思是环形,环形的东西。B项,“棚圈”中“圈”的意思是养家畜的棚栏。C项,“圈地”中“圈”的意思是划界,围住。D项,“圈套”中“圈”的意思是 一定的范围、格局。5.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负约”中“负”的意思是背弃;辜负。A项,“负债”中“负”的意思是亏欠;拖欠。B项,“胜负”中“负”的意思是失败.C项,“负罪”中“负”的意思是担负;背负。D项,“负义”中“负”的意思是背弃;辜负。6.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题写”中“题”的意思是写上;签上。A项,“题诗”中“题”的意思是写上;签上。B项,“主题”中“题”的意思是中心思想。C项,“题目”中“题”的意思是概括诗文或讲演内容的词句。D项,“问题”中“题”的意思是题目。7.本题考查多义字的辨析。“环顾”中“顾”的意思是看;环视。A项,“顾客”中“顾”的意思是购买货物。B项,“顾全”中“顾”的意思是照管;注意。C项,“顾盼”中“顾”的意思是看。D项,“兼顾”中“顾”的意思是照管;照顾。8.D【详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玉门关)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洞庭湖)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黄鹤楼)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9. chù chī luán fāng pán qìng cuán liú yōng fēi mù jiǒng【详解】此题考查汉字字音。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矗立,读音为chù lì。螭首一般指螭。 螭(chī )或螭首。金銮殿jīn luán diàn 1.唐朝宫殿名,文人学士待诏之所。2.泛指皇宫正殿。额枋é fāng,额,匾额。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蟠龙pán lóng 1.回环的龙形。2.盘伏的龙。3.发髻名。鸣钟击磬míng zhōng jī qìng 指演奏乐器。攒,读音:zǎn cuán镏金liú jīn 一种镀金方法。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刷在银胎或铜胎器物上。雍正yōng zhèng 1.职官名。周代掌割烹的官。2.清朝世宗的年号(西元1723~1735)。后妃 hòufēi 皇后和妃嫔。肃穆,读音是sù mù,意思是严肃庄重。迥然不同jiǒng rán bù tóng,意思是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10. 博物馆的整体布局 太和门被烧 平面示意图 中轴线 由南到北【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故宫博物院》是一篇以空间顺序进行说明的文章,课文按照游览路线,由南到北逐次并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故宫的主要建筑及其布局和功用。这个文本针对同一主题共有四则材料。材料一是一篇比较完整地、详细地介绍故宫博物院建筑群的说明文;材料二是记叙为 的一个小片段,讲到了太和殿被烧毁,经过十八年的等待,面对缺少建筑数据的难题,在梁九的的努力下重建的往事;材料三是一幅故宫博物院有关开放与服务的网页,提供了参观方案;材料四是一幅故宫博物院的平面示意图(选自2016年12月的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11.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令人惊叹。 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布局,怎能不令人惊叹呢? 美丽的彩虹像一座七彩桥一样高挂在雨后的天空。 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详解】1.本题考查了改写句子。改写句子,侧重于改变原句的形式,句式的改变或要求的其他形式的改变,各种句型掌握方法,熟能生巧,反复练习,即可达到效果。双重否定句改成肯定句,把“不能不”去掉。改为反问句,把“不能不”改为“怎能不”,加语气词,结尾用问号。2.本题考查仿写比喻句。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学生容易搞混比喻句和“像”字句,在这里教师要明确,比喻句不仅要有比喻词,还要把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根据积累,写出一句比喻句即可,要有什么比作什么。示例: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3.这道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成分赘余,去掉“之一”。12.父亲在廊柱上乱涂乱画,小孩在父亲的背后涂鸦,可谓“上行下效”,漫画有力地讽刺了类似画中的游客在景区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详解】考查学生观察漫画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看懂这幅漫画所反映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语言表达要准确,生动,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答案为:父亲在廊柱上乱涂乱画,小孩在父亲的背后涂鸦,可谓“上行下效”,漫画有力地讽刺了类似画中的游客在景区乱涂乱画的不文明行为。13. 昏暗 依据 观赏14.黑 宽 奇 奇15.石笋形态各异,有的像巨柱擎天,有的像嫦娥身边的玉兔,还有的像慈眉善目的老寿星。13.本题考查词语类近义词的相关内容。关于近义词的题目,首先要注意审题,题干中让我们到原文中去找,就不能随意的去写。到文中寻找,必须要理解词语的意思,才能找到。14.本题是信息提取类题目。先找到重点句子,再对重点句子进行总结。“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不知道有多么宽广”“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体现了内洞 的“黑、宽、奇”的特点。本段用大部分的文字描写了“奇”,所以着力描写了内洞景物“奇”的特点。15.本题考查的是比喻修辞手法。写好比喻句,要知道比喻句的结构,不要忘记本体、喻体、比喻词。重在突出石钟乳的“奇”。16. 正中 背后 两旁 中央 周围 下面 朱漆方台(雕金蟠龙 ) 由上向后,向两旁(向周围,向下)17.因为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所以对故宫的说明也要突出龙。而龙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而太和殿又是皇帝发号施令,统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这里到处要突出龙的形象。18. 太和殿 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19.突出皇帝宝座就在这条线上的中心点,突出皇权这个核心。16.本题考查写作顺序相关内容。方位词 ,是表示方向或位置的词,到文章中即可找到答案。立足点就是围绕什么东西来讲来看的,即朱漆方台。1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内容,一定是重点的内容。因为故宫的建筑突出龙,所以对故宫的说明也要突出龙。而龙又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也是皇权的象征,突出龙,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而太和殿又是皇帝发号施令,统治封建王朝的中心,所以,这里到处要突出龙的形象。18.本题考查对文章的分析。我们可以到第四自然段找到描写太和殿重要的句子,概括出即为它是皇帝的宝座所在地,是皇帝权力的象征,是举行重大典礼时皇帝受朝贺的地方。19.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中轴线是最中心的位置,为了突出皇帝宝座就在这条线上的中心点,突出皇权这个核心。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