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全地玩》教学设计学段:二年级下册 学科:道德与法治章节名称 第二单元 我们好好玩 8.安全地玩 学时 第二课时课标要求 本课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的第8条“使用玩具、设备进行活动时,遵守规则,注意安全”;第9条“不到危险的地方去玩,避免意外伤害”;第10条“了解当地多发的自然灾害的有关知识,知道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和求助方法”。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课包含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怎样玩才安全”、“我是安全警示员”和“我们的安全提示牌”。其中,“怎样玩才安全”活动旨在使学生关注玩耍时可能会存在的安全隐患,建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玩耍时的安全。此为第一课时。“我是安全警示员”和“我们的安全提示牌”活动,旨在在学生已经关注和解决自身玩耍时的安全问题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关注他人玩耍中的安全,提醒他人注意安全,并让学生把安全意识化为实践行动,制作提示牌,做安全的推动者,为大家的玩耍安全做力所能及的事。此为第二课时。学习重点 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关心他人玩耍时的安全隐患,提醒他人注意安全。学习难点 学生能够由己及人,关心他人玩耍时的安全,并将这种安全意识化为实际行动,制作安全警示牌,为他人安全做力所能及的事。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一般还是较以自我为中心的,因此,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安全问题并不难,但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注他人的安全问题则存在一定困难。在教学之中,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学习目标 通过故事续写活动和角色扮演活动,激发学生对危险情境中他人安全的担心,使其学会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帮助他人安全地玩。 通过讨论和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对安全地玩形成辩证的认识,既不漠视安全隐患,也不过度保护自身。 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安全生活的推动者,为他人安全地生活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学生课前需准备一些手工材料:彩纸、彩笔、剪刀、胶棒等。学习策略 学生进行故事续写活动,探索关心他人安全、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的重要性。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关心他人安全的意识和行为,学习文明礼貌地提醒他人注意安全的方法,学做安全警示员。 学生参与手工制作活动,制作安全提示牌。将“所学”化为“所用”,为自身的玩耍安全和他人的玩耍安全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动手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安全意识,强化安全地玩的行为。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自主学习、小组活动、课堂展示)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导入 新课 让学生知道要到哪里去 教师呈现一张图片。 教师:图中的小男孩站在了高高的围墙上,如果掉下来一定会受伤。此时,他正向下探着腰,跃跃欲试,马上就要跳下来了。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学们为这个场景编写后续情节。 师总结“在同学们的故事里,如果有人提醒他,那么,他就不会受伤。反之无人提醒,他就会摔伤。” 师引导“如果你在他的身边,你会做什么呢?” 师总结“同学们真具有爱心,能够做到关爱他人的安全。在玩耍中,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安全,也要关注他人的安全。今天让我们来一同学习《安全地玩》第二课时,探究关心他人安全这一问题。” 生为这一场景编写后续故事。 生:提醒他。 【设计意图】以故事续写活动激发学生对他人安全的本能的关心,使学生认识到关心他人玩耍时的安全隐患的必要性。 落实目标1,通过故事续写活动激发学生对危险情境中他人安全的担心。活动一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我是安全警示员 师:关心他人玩耍中的安全是必要的,当危险出现的时候,我们要做好安全警示员,提醒他人。那么,当这些场景出现时,如果你在主人公的身边,你会如何说,如何做呢?请同学们两人一组演一演。 师呈现书中P32页中的两个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是优秀的安全警示员,能够真正的提醒他人注意安全。” 教师呈现本校真实情况,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探索应如何做。“我们学校经常会有同学不注意玩耍中的安全,出现图片中的情况,想一想,如果你是安全警示员,你会想提醒、告诉同学什么?” 师总结“同学们真棒,能够针对我们学校的特定情况,做好安全警示员”。 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学做安全警示员。 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能够针对各类虚拟情况和学校真实情况,合理的提醒他人,做好安全警示员。 落实目标1,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使其学会提醒他人注意安全隐患,帮助他人安全地玩。活动二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她会去玩吗 教师呈现书中《她会去玩吗》小故事。 师生进行辩论活动。教师扮演书中主人公“怕怕”,寻找各项理由不去玩。 生阅读书中故事。 学生劝说“怕怕”去玩,在活动中平衡安全和玩耍间的关系,辩证的看待玩耍的安全。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认识安全地玩与过度自我保护间的区别,正确的看待游戏安全。 落实目标2,通过讨论和辩论活动,引导学生对安全地玩形成辩证的认识,既不漠视安全隐患,也不过度保护自身。活动三 学习任务与学习目标相对应 安全提示牌我来做 教师引导“尽管我们关心他人安全,但是,因为我们并不能时刻守在他人身边,所以,总会有提醒不到的时候。这种时候,谁可以来帮助我们呢?” 教师呈现教室、走廊、阳台图片,并引导“在我们常玩耍的场景中,哪里需要安全提示牌呢?为什么?” 教师呈现书中案例,引导“通过对书中案例的观察,你认为安全提示牌上的文字和图画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校的特殊情况,为我们的学校制作安全提示牌。 教师总结,结束本课“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玩耍中不仅要注意自身的安全,还要关注他人的安全,共同安全地玩。” 生:安全提示牌。 生1:柜子旁需要放一个防止磕碰的安全提示牌。 生2:栏杆旁需要放置一个禁止攀爬的安全提示牌。 学生就如何制作安全提示牌展开讨论,如文字要简洁、颜色要鲜艳等。 学生动手制作安全提示牌,并展示。 【设计意义图】生将对他人的关心落到实处,把安全意识与实践生活相联系,为自身安全和他人安全做出努力。 落实目标3,通过动手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做安全生活的推动者,为他人安全地生活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达标 检测 学生能够友好的给他人安全建议,做好安全警示员。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安全知识灵活应用,动手制作安全提示牌。板书 设计 安全地玩 关爱他人 我的安全 他人的安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