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资源简介

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化学试卷
考试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Ⅰ 卷 (7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2.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物质 熔点(℃) 沸点(℃) 密度(g/mL) 水中的溶解性
甲 -98 37.5 0.93 可溶
乙 -48 95 0.90 可溶
现有甲和乙的混合物,进行分离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萃取
3.下列图示的四种实验操作名称从左到右依次是 ( )
A.过滤、蒸发、蒸馏、分液 B.过滤、蒸馏、蒸发、分液
C.蒸发、蒸馏、过滤、分液 D.分液、蒸馏、蒸发、过滤
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
A. 铜丝 B. 酒精 C. 食盐晶体 D. 二氧化碳
5.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 ( )
A.钢铁 B.氧化铝 C.金属铁 D.氢氧化铜
6.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够使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 )
A.汽油和花生油 B..乙醇和水 C.食醋和水 D.四氯化碳和水
7.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空气、氮气、胆矾 B.稀盐酸、液态氧、碘酒
C.干冰、铁、氯化氢 D.氧化钙、白磷、石灰水
8.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H2+Cl2 2HCl B.Cu+2FeCl3 = CuCl2+2FeCl2
C.2KClO3 2KCl+3O2↑ D.BaO+H2O = Ba(OH)2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胶体粒子的直径通常介于1-100 nm之间
B.胶体不均一,不稳定,静置后易产生沉淀
C.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蔗糖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淀粉胶体
D.Fe(OH)3胶体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Ag+2H+ = Ag++H2↑
B.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 = BaSO4↓
C.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Ag++Cl- = AgCl↓
D.澄清石灰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OH)2 +CO32- = CaCO3↓+H2O
11.氮化铝(AlN)广泛应用于电子、陶瓷等工业领域。在一定条件下,AlN的合成反应为:
Al2O3 + N2 +3C = 2AlN +3CO,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
A.Al2O3 B.N2 C.C D.Al2O3 和C
12.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Cl-→ Cl2 B.Fe3+ → Fe2+
C.O2 → O3 D.CuO → Cu
13.下列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
A.Fe2+ B.Al3+ C.Cl- D.Na
14. 下列物质,受热后不能分解的是 ( )
A. Mg(OH)2 B.NaOH C.Al(OH)3 D.Fe(OH)3
15.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OH === Na+ + O2—+ H+ B.FeCl3 === Fe3+ + Cl3—
C.Ca(NO3)2 === Ca2+ + 2(NO3) 2— D.H2SO4 === 2H+ + SO42—
16.除去Na2CO3 固体中少量NaHCO3的最佳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盐酸 B.加入NaOH溶液
C.加热 D.配成溶液后通入CO2
17.下列生产、生活中的事例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薄膜 B.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C.食物腐败 D.燃放烟花
18.下列物质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跟强碱反应的是( )
①NaHCO3 ②Al ③Al2O3 ④Al(OH)3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9.标准状况下的2mol N2的体积为 ( )
A.11.2L B.22.4L C.33.6L D.44.8L
20. 已知3.01×1023个X气体分子的质量为16g,则X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
A.64g /mol B.32g /mol C.16g /mol D.8g /mol
21.能用H++OH-=H2O来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
A.NaOH溶液与碳酸反应 B.K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
C.Ba(OH)2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D.Cu(OH)2与稀硝酸反应
22. 已知铝既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氢气,若取等质量的铝粉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在同样条件下相比 ( )
A.与酸反应产生氢气多 B.与碱反应产生氢气多
C.一样多 D.不知道铝粉的质量,无法比较
23.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无色的一组离子是 ( )
A.Mg 2+ 、SO42- 、OH-、K+ B.Cu2+ 、NO3-、Cl-、H+
C.H+ 、Na+ 、Cl-、SO42- D.K+ 、H+ 、Cl- 、OH-
2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已被广泛接受。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食品氧化变质,在包装袋中可以放入的化学物质是 ( )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25.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后原溶液中阴、阳离子都减少的是 ( )
A.Na2CO3 B.AgNO3
C.Fe2(SO4)3 D.MgCl2
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答对的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6.下列各组物质与其用途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氧化钠: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纯碱: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C.氧化铁: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D.氧化铝:制造耐火坩埚等
27.分别向含有下列离子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原溶液中该离子数目会减少的是 ( )
A. CO32- B.SO42- C.Fe3+ D.Ag+
28.下列有关金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单质都具有还原性
B.金属单质在常温下都为固态
C.金属氧化物都能够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D.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29.工业上利用反应3Cl2 + 2NH3 =N2 + 6HCl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H3被还原 B.Cl2是氧化剂
C.NH3中N的化合价为-3 D.该反应中Cl2表现还原性
3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
C.常温常压下,14g N2含有电子数为7NA
D.28g CO与22.4L CO2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Ⅱ 卷 (30 分)
31.(6分)⑴鉴别KCl溶液和K2CO3溶液的试剂是       ,离子方程式为
  。
⑵除去Na2CO3粉末中混入的NaHCO3杂质用      方法,化学方程式为
           。
32.(14分)混合物A中含有KAl(SO4)2·12H2O、Al2O3和Fe2O3,通过下图所示方法可分离回收Al2O3和Fe2O3: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
(2)为了使滤渣Ⅰ中某些成分溶解,便于分离出Fe2O3,所加入的试剂Ⅰ是(填化学式)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向滤液Ⅰ中加入过量氨水可得到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滤渣Ⅲ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 ;滤渣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 Al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以Fe2O3为原料,可制备FeCl2溶液,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试剂任选。
33.(10分)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已知硝酸能把铁氧化成Fe(NO3)3,当铁过量时,产物是Fe(NO3)2。某同学受此启发,提出相似的观点:氯气与铁粉反应,当Cl2足量时生成FeCl3,当Fe足量时生成FeCl2,,为验证该观点是否正确,该同学将一定量铁粉与Cl2恰好反应得到一固体物质,然后通过实验确定其成分。探究过程如下:请填空:
(1)提出假设:
假设1:该固体物质是FeCl2;
假设2:该固体物质是 ;
假设3:该固体物质是 。
(2)设计方案:取少量固体物质于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溶液A,然后将溶液A分别进行实验,现象与结论如下表: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结论
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固体物质中有FeCl3
在KMnO4溶液中加少量A溶液 KMnO4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固体物质中不含 。
(3)根据上述实验结论,写出Cl2与铁粉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为进一步探究FeCl3溶液的性质,他又利用A溶液做了如下一些实验,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A. 将A溶液滴入沸水中,并继续加热得到红褐色液体,该液体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B. 在A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得到黄色溶液
C. 在A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溶解
A

过滤
滤渣Ⅰ
滤液Ⅰ
试剂Ⅰ
Fe2O3
滤液Ⅱ
氨水
滤渣Ⅲ
滤液Ⅲ
Al2O3
溶解
过滤
沉淀
过滤
……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
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2.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 妾 一般称谓
妻(正室) A.三哥(20岁) 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 C.大哥(25岁)
妾二(侧室) D.二哥(22岁)
3.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中央集权制 D. 世袭制
4.山东济宁要在曲阜和邹城之间投巨资兴建中华标志城,此举出台后,遭到中国一些政协委员的质疑和反对,假如此事发生在唐朝,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5.最近,北京大学出台2009年自主招生政策,拒招不孝敬长辈的学生。这不禁让人们想到了古代的“孝廉”。以孝廉为标准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汉代,在东汉成为求仕者必由之途。这种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八股取士制
6.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7.黑格尔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人有一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在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指
A.妇女 B.外邦人 C.奴隶 D.成年男性公民
8.西方人奉古希腊、古罗马文明为西方文明之源。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曾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罗马共和国 D.罗马帝国
9.罗马帝国建立者屋大维的顾问叫苦不迭:“麻烦就在于人口众多,管理事务繁杂……,所以统治起来困难至极”。下列哪一法律体系有效解决了这一困难
A.习惯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自然法[来源
10.有一个叫奥赫的罗马平民9赶着马车在山坡上行走,结果马车退下来碾死了一个奴隶的小孩,孩子的父亲向法庭提出诉讼。依据罗马法,法庭应该
A.判处奥赫死刑   B.判处奥赫过失杀人,处一定的罚金
C.判处奥赫向孩子的父亲道歉   D.不予受理
11.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一个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一个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说明
A.议会权力至高无上 B.议会还有不能做的事情 C.议会也不是绝对权威 D.议会还要听从其他人
12.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在国家决策中的地位重要
13.2008年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贝拉克·奥巴马当选第56届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由此说明①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是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②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③两党本质上都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④两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同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 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1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两国代议制的相同点是
A.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B.国家元首拥有大权
C.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D.代议制都名不副实
16.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C.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D.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原因
17.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18.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西方人送来了一份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来祝贺中国进入了20世纪”。这里的“礼物”指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台湾 C.签订《辛丑条约》 D.割占香港
20.“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革命运动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21.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说:“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22.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秘密在农村”。为此,他在20世纪20年代进行的探索是
A.参加中共一大 B.领导南昌起义
C.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3.“我们正处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地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争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史学家张荫麟在这里写的“新时代”是指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24.日军侵华期间,在占领区设立许多制造毒气的工厂或化学武器装配厂,先后一千余次使用了糜烂性毒剂、刺激性毒剂和窒息性毒剂化学弹,杀害了许许多多中国军民。下列反映这方面历史真相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当年受害者的口述材料 B.历史专著中的描述
C.侵华日军老兵的回忆录 D.现场遗迹与当时摄制的新闻照片
25. 蒋介石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你认为与此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 B. 西安事变 C. 北平和谈 D. 重庆政协
26.“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共产主义)就一定要实现。”这首唱响全球的《国际歌》中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论诞生于
A.《共产党宣言》 B.《法兰西内战》 C.巴黎公社 D.十月革命
27.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
28.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
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规律,以便创造这
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科学社会主义者 B.空想社会主义者 C.巴黎公社领导人 D.人文主义者
29.“十月革命奏响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的第一首凯歌。”材料评价的主要依据
是俄国十月革命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B.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
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鼓舞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
30.当前我国法律不允许“安乐死”,而李某身患绝症,希望能够合法地“安乐死”。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能够审查讨论《安乐死申请》议案,并决定是否立法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最高人民法院 D.国务院
31.某历史学习小组,讨论怎样在中国避免“文革”那样悲剧重演,提出了下列措施。你认为最主要的应是
A.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D.要实行分权制衡
32.“一国两制”是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
A.经济特区 B.民族自治区 C.特别行政区 D.经济开放区
33.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国家统一是全民族的共同愿望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接受
34.1972年尼克松总统的访华被称之为“破冰之旅”。对“破冰”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美国改变对华敌对态度       B.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C.促进中美经济贸易合作      D.相互认可意识形态
35.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
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
《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30分。)
36.(16分)制度创新是古今中外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了较好的贯彻。 ——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1)材料一中英国、美国在政体上各有何创新?写出其确立的法律文件名称。(6分)
(2)你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6分)
37. (共14分)外交是内政的外延,它牵涉到国家的安全与生存。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止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 摘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跪地外交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成就得益于怎样的外交基本政策。(2分)列举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三项外交成就。(6分)
(3)纵观中国百年来外交的风雨历程,你可得到什么认识或启示?(2分)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在答题卡和答卷上作答,交卷时只交答题卡和答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7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A.总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
2.目前,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适合生物生存和繁衍的行星。下列与地球有生物存在无关的是
A.日地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质量适中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公转和自转周期适当
3. 下列是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影响的一些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B.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大约为40年
C.地球各地出现极昼现象 D.太阳活动都出现在光球层
4.读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5°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黄赤交角度数即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
D.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5.北京时间2012年11月8日9点整,“十八大”在北京召开,在英国伦敦(中时区)的中国留学生看到电视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是
A.11月8日1时 B.11月9日1时
C.11月7日2时 D.11月8日17时
读右图,回答6-7题。
6.2003年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举国移民新西兰,使图瓦卢成为第一个“环境难民”国。下列不属于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海水膨胀 C.全球变暖 D.地面下沉
7.图瓦卢所在区域,主要受哪个风带的影响
A.东北信风 B.东南信风 C.盛行西风 D.极地东风
8.右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B.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9.读“广州夏季连续三天的天气状况示意图”,下列答案正确的是
A. 4日平均气温最高 B. 5日昼夜温差最大
C. 6日最易出现霜冻 D. 5日恰逢冷锋过境
10.下图为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亚洲冬、夏季风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的是亚洲夏季风示意图 B.乙图表示的是亚洲冬季风示意图
C.甲图所示时期广东正值高温多雨 D.乙图所示时期北京正值高温多雨
12.我国深受季风影响,其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是
A.旱涝频发 B.雨热同期 C. 土壤肥沃 D.寒潮频发
下图代表四种气候类型,读图回答13-14题
13.按图中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14.图中的气候类型中因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2012年12月11日,受到台风“宝霞”的影响,菲律宾部分地区遭受洪灾,并已造成数人死亡。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气旋 B.台风常发生在冬季
C.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D.台风有百害无一利
16.2012年1月2日至3日,大连地区迎来了本年的第一场降雪,积雪厚度达7厘米,这场雪比往年来的稍早。带来本次降雪的天气系统是:
读“长江流域图”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地内循环 D.地表水与地下水间循环
18. 长江属于”水循环示意图”中的哪个环节
A.② B.③ C.④ D.⑤
19.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B.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C.海陆间循环能使陆地上的水得到补充,水资源不断更新
D.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故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0. 珠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珠江水主要来源于
A.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雨水 D.湖泊水
21. 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流向的是
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2—23 题。
22.图中①②③④洋流为寒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3.图中甲处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暖流流经海域,海水温暖
B.寒流流经海域,饵料丰富
C.寒暖流交汇区,饵料丰富
D.寒暖流交汇区,大雾天气
24.乙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
A.降温增湿 B.降温减湿 C.增温减湿 D.增温增湿
25.下图是 “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日本多地震主要是由于
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6.下列关于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山岳仅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
B.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方式一般优先发展铁路运输
C.山岳地区的公路常呈“之”字形伸展
D.山岳地区的交通运输线在山间盆地中密度最低
27.右图所示景观在我国西北地区广泛分布,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冰川侵蚀
28. 以下地表形态中,由外力起主导作用形成的是
A.长江三角洲 B.青藏高原
C.横断山脉 D.台湾海峡
29. 形成右图中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层上升 B.褶皱弯曲
C.冰川堆积 D.风力侵蚀
30.“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黄土高原现今地表形态的典型写照,其成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B.风化作用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
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
素衰变
B.变质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C.就全球规模而言,地壳运动以垂直运动
为主,水平运动为辅
D.外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
变得高低不平
32.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
A.滑坡 B.地面沉降 C.陨石坠落 D.泥石流
(二)双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全对得2分,只答1个且正确得1分,其余均不得分。
33.下列现象中,属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C.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D.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34.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图中的风带是盛行西风带 B.b图中的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C.c图中的气压带是赤道低气压带 D.d图中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35.下列哪些属于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
A.夏初江淮地区的梅雨 B.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
C.夏秋东南沿海登陆的台风 D.冬季北方寒冷干燥的天气
36.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修建水库 C.海水淡化 D.跨流域调水
37.下图所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造成的是: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26分)
38.(7分)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光照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6月16日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6月29日着陆返回地球。
(1)Ⅰ图中全球出现昼夜平分现象的位置有 (填字母)。(1分)
(2)Ⅱ图表示Ⅰ图中 (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甲、乙、丙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 地。(4分)
(3)地球在Ⅰ图中②时段的公转速度将 (变快或变慢)。(1分)
(4)“神舟九号”航天飞船飞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1分)
39.(10分)读“我国东部某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状况看, A处是 (高压、低压),A处的天气特点是 。(2分)
(2)从气流状况看,B处的中心气流 (上升、下沉),在该系统控制下,B处的天气特点是 。(2分)
(3)A、C、D、F四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地,E地即将受到 天气系统的影响。(2分)
(4)E、G两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地,原因是 ,其风向是 。(4分)
40.(9分)地壳物质循环是在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内外力作用不仅能形成各种岩石,还可以塑造地表形态(如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M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③是海洋,则甲表示水循环中   环节,乙代表  环节。(2分)
(2)若M图代表地壳物质循环,③代表岩浆,则①代表     岩。(1分)
(3)N图中,从地形上看,C处是     ,形成原因是 。(3分)
(4)我国“五岳”中的泰山是断块山,其成因与N图中A、B、C三处中相似的是    。
(5)N图中C、D两处为背斜的是    ,不宜修建地下隧道的是      。
160
180
180
160
0
0
20
20
图瓦卢
长江流域图
水循环示意图
H


C
A
B
D
Ⅰ图
Ⅱ图








M图
N图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7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36小题,每小题2分,共7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下列不是商品的是
① 苹果公司最新上市的iphone5手机 ② 同学赠送的Hello Kitty公仔作为生日礼物
③ 某农户自己种自己吃的炭步芋头 ④ 广东省援助甘肃舟曲灾区的赈灾物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王先生在某汽车市场看中了一台标价4.5万人民币的二手小汽车,通过讨价还价,最终同意以4万元成交。采用分期付款,首期支付2.4万元,余款本息合计1.8万元分12个月付清。这里的“4.5万”、“4万”、“2.4万”、“1.8万”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商品流通 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 价值尺度
B.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商品流通 租赁手段
C.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3.2011年某商品生产部门生产1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25元。2012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若其他条件不变,1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应为
A.91元 B.100元 C.169元 D.186元
4.信用卡是经济往来结算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之一。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金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信用凭证
B.使用信用卡能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增强消费安全
C.信用卡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D.银行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5.在同一时空下,生产同样的商品,不同的生产者有的赚钱有的赔本,其根本原因在于
A.生产技术条件不同 B.出售产品的价格不同
C.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D.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6.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
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7.2012年秋季广交会在琶洲展馆开幕,“绿色低碳”商品成为关注焦点。绿色消费是
A.求异心理引发的,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攀比心理引发的,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求实心理引发的,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从众心理引发的,不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8.右图是N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走势。表明N市居民
A.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上升
B.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下降
C.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逐步改善
D.消费支出增加,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9.平板电脑因其便携性和全新的触摸体验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追捧,随着苹果iPad全球热销,众多IT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平板新品。据统计,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增至1 800万台,同比增长280%。这突出表明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与水平 ②价格变动必然影响企业调整生产规模
③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④市场需求是企业调整经营策略的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0.阅读下图,为了促进当前我国经济良性运行,图中①②③④依次应该是
A.①企业税负降低 ②商品价格降低 ③生产扩大 ④商品需求减少
B.①CPI降低 ②生产成本降低 ③商品物价上涨 ④稳健货币政策
C.①工资收入提高 ②消费需求增加 ③生产扩大 ④劳动需求增加
D.①劳动生产率提高 ②商品价格降低 ③生产供给扩大 ④紧缩财政政策
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外资经济
12.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之所以要坚持这一制度,是由于它
①适合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实现同步富裕
③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④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2012年11月24日,某省响水煤矿发生一起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5
人受伤。据国务院调查组通报,该矿难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这为安全生产再次敲响警钟,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下属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有
① 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 ② 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③ 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 ④ 规范生产经营,为社会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按照有关法律规定,我国法定公司的形式为
A 有限责任公司和无限责任公司 B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合作制企业
C 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 D 一人有限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15.2009年6月1日,美国最大汽车生产商——通用汽车公司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对企业破产认识正确的是
A.资不抵债的企业都应该破产 B.企业破产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
C.企业破产不利于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D.企业破产有利于消除企业的竞争压力
16.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主要体现
A.自主择业观 B.竞争就业观 C.职业平等观 D.多种方式就业观
17.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维护权益的重要依据是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义务
18.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同比增长24.8%。其中,税收收入89720亿元,
非税收入14020亿元。这说明
A.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唯一来源 B.税收收入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C.税收的本质是国家为主体的生产关系 D.我国财政由收入和支出两方面构成
19.商业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基础业务的是
A.吸收存款 B.转帐结算 C.发放贷款 D.发行人民币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收入不断增加。投资理财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回答20—21题。
20.某家庭共有闲置资金10万元,其投资理财方案如图所示。该家庭理财方案的特点是
①采用了多种理财方式,资产组合理性
②偏重于风险资产投资
③有较强的风险规避意识
④储蓄和债券投资所占比例偏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与股票相比,国债
A.是一种债务证书 B.是一种投资手段
C.没有风险 D.具有流通性
塑化剂,是一种改善塑料性能塑料加工助剂,若加入食品其危害较大。专家表示,研究显示长期摄入“塑化剂”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并促使女性性早熟,大剂量甚至会导致肝癌。据此回答22-23题。
22.针对我国某大型白酒企业存在的“塑胶剂”问题,相关媒体进行了曝光。事件曝光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事件的出现主要说明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D.资源优化配置要发挥宏观调控“无形之手”的作用
23.中国酒业协会指出,通过对全国白酒产品大量全面的测定,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这对政府部门的启示是
① 加强市场监管,防患于未然  ② 诚信经营,生产应适销对路的白酒品牌
③ 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  ④ 提升白酒技术水平,发展高科技尖端产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24.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2年7月6日起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一年期存款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由3.25%下调至3.00%。存款利率下调后,居民存款储蓄得到的实际投资收益 ,该收入的分配方式属于 。
A.减少 按劳分配 B.减少 按资本要素分配
C.不确定 按资本要素分配 D.增加 按管理要素分配
25.现阶段,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
A 生产资料公有制 B 现有的生产力水平
C 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 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6. 经济学家詹姆斯在《公平是最大的动力》一书中写到:公平是对人格的尊重,可以使一个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强调
A.公平与效率是根本对立的 B.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C.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D.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27.2012年9月8日,中央财政拨付云南省地震救灾和恢复重建资金10.5亿元,以帮助彝良受灾地区开展救灾救济和恢复重建工作。从具体用途看,这属于财政支出中的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债务支出 D.社会保障支出
2012年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指出,我国2013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据此回答28-29题。
28.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国家在运用( )来进行宏观调控。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计划手段
29.下列举措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①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在部分行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减轻企业税负
②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③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
④中国继续以暂定税率的形式对煤炭、原油、铁合金等产品征收出口关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
干意见》指出: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必须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这表明
① 国家把促进农业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② 国家重视农业科技创新 
③ 财政是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手段   ④ 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我们牢固树立并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下列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②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④科学发展观的主旨在于更快地发展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2.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在经济建设方面,要实现以下目标
①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社会就业更加充分 ③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④人民享有更加充分的民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3.下列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②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③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全球化,各国都无法置身其外
④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34.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WTO最重要的原则是
A.非歧视原则 B.市场准入原则 C.公平竞争与公平贸易原则 D.互惠原则
近年来,人民币升值与否的问题备受世界经济关注。据此回答35-36题:
35.2012年2月,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官员在墨西哥举行会议,援助欧洲、人民币
升值等成为大会的焦点。对“人民币升值”的认识,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利于我国出口增长,将会扩大我国外贸顺差
②人民币持续升值将削弱美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力
③人民币持续升值有利于我国公民出国留学和出境旅游
④人民币持续升值使我国出口企业将面临更大失业压力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6.2010年9月29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针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汇率改革促进公平贸易法案》旨在向中国施压令人民币升值。面对这一压力,你认为我国政府应该
A.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对其不予理睬
B.扩大对外开放,按照美国要求进行汇率改革
C.以市场为基本调节手段,建立起完全市场化的汇率制度
D.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在对话中寻找解决办法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2小题,37题18分,38题10分,共28分)
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混合动力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新宠,前景看好。为推动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车企发展混合动力的信心。针对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相关车企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自主研发。目前,混合动力汽车价格正逐步“平民化”。
材料二:2012年国家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财政部推出1700亿节能减排计划,提倡“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大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国产车企车企面对机遇摩拳擦掌,但丰田、通用、大众等外企先后“进军”国内市场,混合动力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产自主品牌更面临市场、资金、技术等困境。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混合动力汽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10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国内汽车厂家的成功经营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38. 2012年11月8日,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全党要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可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仍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当务之急。
请回答应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0分)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数学试题
本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本次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 V =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圆的圆心坐标为( )
A. B. C. D.
2.无论为何值,直线总过一个定点,其中,该定点坐标为( ).
A.(1,) B.(,) C. (,) D.(,)3.已知集合,则如下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4.已知直线,,则直线的关系是( ).
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以上都有可能
5.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6.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B.经过一条直线和一个点确定一个平面
C.四边形确定一个平面 D.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
7.如果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那么 的值等于
A.-2 B. C. D.1
8.函数的零点一定在下列哪个区间 ( )
A.(0,1) B.(1,2) C.(2,3) D.(3,4)
9.面积为s的正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则所得旋转体的表面积为( )
A. B. C. D.
10. 已知偶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满足不等式的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到直线的距离为 .
1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
13. 已知函数则= .
14. 某工厂8年来某产品总产量y与时间t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则:
①前3年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②前3年中总产量增长速度越来越慢;
③第3年后,这种产品停止生产;
④第3年后,这种产品年产量保持不变.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
三、解答题(写出必要的解答步骤,共6道大题,满分80分)
15.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A=,集合B=,求(1)A∪B;(2)A∩B;(3).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侧视图都是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矩形(尺寸如图所示).
(1)在所给提示图中,作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
(2)求该几何体的体积.
17.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
(1) 求函数的定义域;
(2)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3)求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PD⊥平面ABCD,ABCD是正方形,E为PC的中点.
(1)证明:PA∥平面BDE;
(2)证明:平面PAC⊥平面PDB.
19. (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圆及直线.
当直线被圆截得的弦长为时.
(1)求的值;    
(2)求过点并与圆相切的切线方程.
20.(本小题满分14分)某公司试销一种新产品,规定试销时销售单价不低于成本单价500元/件,又不高于800元/件,经试销调查,发现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元/件),可近似看做一次函数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
(1)根据图象,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设公司获得的毛利润(毛利润=销售总价-成本总价)为S元,
①求S关于的函数表达式;
②求该公司可获得的最大毛利润,并求出此时相应的销售单价。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物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 至4页,第二部分第4至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 (共6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甲、乙两位同学一起骑自行车到秀全公园游玩,在某段平直公路上,甲同学感觉乙同学没有运动,而乙同学感觉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
A.甲不动,乙向东运动 B.乙不动,甲向东运动
C.甲向西运动,乙向东运动 D.甲、乙两人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东运动
2.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时间、速度、力 B.速度、路程、平均速度
C.位移、速度、加速度 D.速度、重力、路程
3. 在某路段上,分别有如图1所示的甲、乙两块告示牌,告示牌上各数字的意思是:( )
A.甲是指位移,乙是平均速度
B.甲是指路程,乙是平均速度
C.甲是指位移,乙是瞬时速度
D.甲是指路程,乙是瞬时速度
4.下述物理量中,其单位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 )
A.力 B.质量
C.速度 D.加速度
5.由图2的图像中可以判断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6.跳高运动员在起跳过程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
B.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运动员的重力
C.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大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
D.地面对运动员的弹力与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相等
7.某人用力推一下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小车便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A.力是使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惯性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大小的物理量,它是矢量
B.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越大的其位移一定越大
C.位移大小总是等于路程大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D.酒后驾车对反应距离无影响
9.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汽车紧急刹车,刹车后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2,则从刹车起,汽车在6.0秒末的速度大小是: ( )
A.0m/s    B.2.0m/s    C.2.4m/s    D.4.0m/s
10.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方向转过90°,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个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 C.2F1 D.0
1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不受任何作用力的运动
B.重力加速度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
D.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
12. 我国发射的“神舟八号”宇宙飞船在重返大气层时,速度可达几千米每秒。为保证飞船安全着陆,在即将落地时要利用制动火箭使飞船减速到某一安全值,在这段时间内 ( )
A.飞船处于超重状态 B.飞船处于失重状态
C.宇航员的质量变大了 D.宇航员受到的重力变小
13.如图3所示,小明用手提着一弹簧秤,弹簧秤悬挂一青菜保持静止时,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菜对弹簧秤的拉力是由于弹簧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B.青菜受到竖直向上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手
C.弹簧的弹力和青菜所受的重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弹簧秤对青菜的拉力与青菜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如图4所示,对气球静止时作受力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
A.受重力、绳子拉力和空气浮力作用
B.受重力、风力及绳子拉力作用
C.受重力、绳子拉力和风力
D.受重力、空气浮力、风力及绳子拉力作用
15.如图5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的作用。已知物块P沿斜面加速下滑。现保持F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物块P的加速度:( )
A.一定变小 B. 一定变大
C . 一定不变 D . 不能确定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6.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的
B.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C.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施力物体同时一定是受力物体
17.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秤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
实验次数 小木块运动状态 弹簧秤读数(N)
1 静止 0.4
2 静止 0.6
3 加速 0.7
4 匀速 0.5
5 减速 0.3
则由上表可知(  )
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
B.木块加速运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5N
C.第一次实验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为0.4N
D.木块减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0.3N
18.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7所示,则该物体( )
A.第8 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
B.第6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
C.第2 s末到第4 s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
D.第4 s末和第8 s末在同一位置
19.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两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这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5N和20N,则物体此时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1m/s2 B.10m/s2 C.20m/s2 D.30m/s2
20.如图8所示,相同的细绳OA、OB共同吊起质量为m的物体。OA与OB互相垂直,OB与竖直墙壁成60°角,OA、OB对交点O点的拉力分别为F1、F2,则:( )
A. F1、F2之比F1:F2=
B. F1、F2的合力大小等于mg
C. F1、F2之比F1:F2=
D. 若逐渐增加m的质量,OB绳一定先断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5分)
三、实验题(2小题共14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21. (8分)某同学用如图9所示装置做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频率是50HZ,则它每隔________s打一个点。
(2)如图10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F、G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0.1s,则C点的瞬时速度为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m/s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1)主要步骤如下:
A.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
B.将两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记下O点的位置和 ,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C.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根据 作出合力F′;
D.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 ,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E.比较力F′与F的大小和方向。
(2)如图11是利用坐标纸记下的橡皮筋结点位置O点及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
(3)图11(b)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是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填“甲”或“乙”)。
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及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3.(8分)一物体自悬空的直升飞机上落下,测得物体经5s着地。若视这一物体下落的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且g取10m/s2。求:
(1)物体落地速度的大小;
(2)直升飞机的悬空高度。
24.(13分)2012年9月25日,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按计划完成了建造和试验试航工作,正式交付海军。若一架质量为m=3×104kg的舰载机以vo=288km/h的速度降落在航母甲板上,飞机滑行S=160m便能停下,求:
(1)舰载机滑行的加速度a为多大?
(2)舰载机滑行的时间t为多少?
(3)舰载机滑行时受到阻力f为多大?
广州145km
60


图1
图2

图4风
图3
图5
图6
图7
图8
小车
打点计时器
图9
砂桶
纸带
图10
F2
F1
O
图11
(a)
O
F
F′
F
F′
O
F1
F2
F2
F1

乙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英语试卷
本试卷共10页,120分钟完成,五大题,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听 力 (共两节,满分15分)
第一节 听力理解 (4段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每段播放两遍。各段后有几个小题,各段播放前每小题有5秒钟的阅题时间。请根据各段播放内容及其相关小题,在5秒钟内从题中所给的A、B、C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2两个小题。
1. When will the man go to Hong Kong
A. Thursday B. Friday C. Tuesday
2. What advice does the woman give the man
A. Take some light clothes.
B. Take a pair of shoes.
C. Take a thick coat.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3~4两个小题。
3. When was Lincoln born
A. On February 21, 1809.
B. On February 12, 1908.
C. On February 12, 1809.
4.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Lincoln’s father and mother.
B. Lincoln’s life when he was a child.
C. Lincoln’s second wife.
听下面一段独白,回答第5~7三个小题。
5. What do we know about Mr. Edwards
A. He likes singing and is good at it.
A. He likes singing but is bad at it.
A. He hates singing but is good at it.
5. Why did Mr. Edwards sing
A. Because the hostess asked him to sing.
A. Because a guest asked him to sing.
A. Because he wanted to sing.
5. What did the crying young woman love
A. Spain.
B. Mr. Edwards’ voice.
C. Music.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10三个小题。
8. Where did the man put his glasses
A. In the bathroom. B. On his nose. C. Beside the mirror.
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man has a very good memory.
B. The man often forgets things.
C. The man and the woman are going to marry.
10.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Roommates. B. Classmates. C. Husband and wife.
第二节 听取信息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答题卡标号为11~15的空格中。听录音前,你将有10秒钟的阅题时间。录音读两遍,你将有60秒钟的作答时间。
Products Features Price
____11___ Designed for ___12_____, modern, cool
WY6320 Designed for ___13_____people, with much advanced technology, most expensive The lowest price: 6800 dollars
WX6118 Designed for ladies, mini,___14____appearance, The lowest price: ____15___ dollars
Ⅱ 笔试部分
I 语言知识及应用 (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school teacher decided to let her class play a game. The teacher told each child in the class to bring along a plastic bag containing a few 16 . Each tomato would be given a name of a person that the child 17 , so the number of tomatoes that a child would put in the plastic bag would depend on the number of people the child hated.
So when the day came, every child 18 some tomatoes. Some had two; some three while some up to five tomatoes. The teacher then told the children to 19 with them the tomatoes in the plastic bag wherever they 20 .
Days after days passed by, and the children started to complain due to the 21 smell let out by the rotten tomatoes. Besides, those having more tomatoes had to carry 22 bags. After one week, the children were relieved because the game had finally ended.
The teacher asked: “How did you 23 while carrying the tomatoes with you for one 24 ”
The children started 25 of the trouble of having to carry the heavy and 26 tomatoes all the time.
Then the teacher told them the hidden meaning behind the 27 .
“This is exactly the 28 when you carry your hatred(憎恨) for somebody inside your heart. The unpleasant smell of hatred will pollute your 29 and you will carry it with you all the time. If you cannot tolerate the smell of rotten tomatoes for just one week, can you imagine what it is like to have the smell of hatred in your heart for your lifetime ”
So 30 others is that best attitude to take!
16. A. tomatoes B. peaches C. apples D. potatoes
17. A. liked B. wanted C. knew D. hated
18. A. took B. brought C. ate D. sent
19. A. carry B. watch C. use D. enjoy
20. A. cycled B. went C. flew D. ran
21. A. uncertain B. unhealthy C. unpleasant D. unimportant
22. A. dirtier B. larger C. better D. heavier
23. A. feel B. survive C. manage D. know
24. A. month B. year C. day D. week
25. A. thinking B. complaining C. persuadin D. dreaming
26. A. tasty B. smelly C. bitter D. salty
27. A. food B. bag C. game D. story
28. A. advice B. situation C. information D. notice
29. A. hands B. mouth C. nose D. heart
30. A. admiring B. understanding C. knowing D. forgiving
第二节 语法填空 (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31~40的相应位置上。
As a teenager, I worked at a supermarket in a local mall. There was a young man_____31______ walked around the mall and it didn’t look like he had any friends or family. I learned _____32_____my workmate that he suffered from a kind of illness and was almost a loner(不合群的人). He was always very polite to me _____33____he came through my counter. It was around Christmas time and I _____34_____ (buy) some fruits for a party. I saw him _____35______ (sit) in the shop, looking very alone in ___36_____ world. I walked up to him, wishing him a Merry Christmas _____37______ (polite) and handed him $10.00. He was so grateful to _____38______ as though no one had ever shown him any _____39______ (kind) ever. I felt very sorry for him and happy that I added some joy to his day. I learned that it is the smallest acts_____40______ made others feel warm and happy. I will never forget the look of pure joy on his face.
II 阅读 (共两节,满分4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Great changes have been made in family life because of science and industry. In the past, when more Americans lived on farms, the typical(典型)family had many children. In a farm family, parents and their children often lived with grandparents. Often, too, uncles and aunts lived nearby. But when industry becomes more important than agriculture in American life, families become smaller because industry requires workers who are ready and able to move off the land and to move again whenever necessary. And large families cannot be moved from place to place as easily as smaller families can. So, at present people tend to have smaller families.
In the future, because of industrialization, a typical family will be required to move even more often than now, so families will be even smaller. The typical families may remain childless and consist only of a man and a woman. A small number of families may take raising children as their chief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y may also raise other people’s children, leaving those families free to move job to job.
41. The main topic discussed in the passage is_____ .
A.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in America
B. the influence of modern industry on America families
C.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modern industry in America
D. the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modern industry in America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s does not describe a traditional family in the past
A. A traditional family had more than one child.
B. Relatives of a traditional family lived nearby.
C. A traditional family depended more on agriculture.
D. A traditional family often moves.
43. Families are getting smaller in America because_____ .
A. children leave their parents and grandparents when they grow up
B. people are too poor to raise many children
C. the need for workers who are able to move any time has been increasing
D. both old and young people like to live by themselves
44. _____ will be in charge of raising children in the future.
A. A small number of families B. All families
C. Social workers D. Most families
45.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conclude that_____ .
A. science and industry have caused thousands of families to separate
B. children do not like to live with their parents or grandparents
C. large families are likely to disappear in modern society
D. Americans are very careful in choosing their jobs
B
When someone told 85-year-old Johnny Long that he was called a living legend, he replied, “I don’t know about that, but I’m living, and that’s important.”
Starting in 1949 as a high school band director and later as director of the Troy University band, Johnny Long became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inspirational band directors in America. More than three hundred of his students went on to become band directors themselves. “I have been a band director for more than 60 years and all I know about the word band is that you spell it F-U-N,” Long said. “And if you change that, it’s over.”
Long retired 14 years ago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is wife Mary Lynn. But his passion for bands never went away. He dreamed of forming a top-notch(最好的)community band in Troy. But Troy is a small town—without a ton of top-notch talent. “I didn’t think it would work, I really didn’t,” Long said.
Fortunately, there was one thing Johnny hadn’t considered: the devotion of his former students. Now, once a week during the concert season, they drive in from all over the south and across the decades.
65-year-old Bobby Johnson was in Long’s first college class. He lives in Atlanta and drives 3 hours to practice. Johnson said he does it because Long’s “such a unique character and I just admire him so much.”
Many people do it for the same reason. “He’s the single biggest influence on my career.” “He was a father figure to me. He’s just a genuine person.”
Long said he wanted to be remembered as a teacher. “I think ‘teacher’ is the greatest word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next to ‘mother’.”
46. What Long got most from bands was _________________.
A. pleasure B. health C. wealth D. honor
47. Why did Long retire 14 years ago
A. Because he found no band talent in Troy.
B. Because he was tired of working as a director.
C. Because he hoped to spend more time with his wife.
D. Because he found his students were not devoted to music.
48. The underlined words “a ton of”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 .
A. a kind of B. lack of C. a lot of D. short of
49. The words of Long’s students show that_______________.
A. Long treated his students like a father
B. Long was born to be a good teacher
C. Long has very charming character
D. Long often admires other people
50.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Johnny Long still teaches at the age of 85.
B. A band director had more than 300 students.
C. A band lover organized a band in a small town.
D. 85-year-old band director still inspires others.
C
London has more than nine million visitors every year. They come and visit some of the most famous places in England: Big Ben, the Tower of London and the River Thames.
You can see som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s in London by getting on the tour buses. Or you can take a ride on the London Eye. This large wheel slowly takes you 135m above the River Thames.
The River Thames is London’s main waterway. It has shaped the capital’s culture, history and geography. So one of the best ways to know more about the city is to take a trip along the river.
The clock tower of the Houses of Parliament, Big Be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ymbols of London. The sound of the bell, which you can hear at the beginning of many television and radio programmers, has become well-known throughout the nation.
No visit to London is complete without a look at the Tower of London,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ity. After Big Ben, the Tower may be London’s most visited tourist spot(旅游景点).
Along all the palaces in London, Buckingham Palace is the most famous. It has been the main London home of the royal family since Queen Victoria moved there in 1873. You can visit some of the rooms in August and September. And most mornings of the year you can watch the soldiers outside changing the guard.
About one hour by train out of London is the Tower of Windsor. There was a fire in 1992 and many of the rooms were badly burned. But now they are full of beautiful pictures, tables and chairs again.
Sightseeing in London is great, but tiring. So, the best way to start the day is to fill up with an English breakfast. You can buy an English breakfast in nearly every hotel, and at many restaurants and cafes.
51. Which place may be London’s most visited tourist spot
A. Buckingham Palace B. The Tower of London
C. Big Ben D. The River Thames
52.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___.
A. Windsor Castle has been rebuilt
B. the Big Ben can be heard everywhere in London
C. only some of the hotels in England serve breakfast.
D. the London Eye can carry you where you like to go
53. If you go to London in December,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_____ .
A. visit Windsor Castle
B. tour the Buckingham Palace
C. tour the city along the River Thames
D. watch the soldiers outside the Buckingham Palace changing guards.
54. How many tourist spots are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A. 3 B. 4 C. 5 D. 6
55. The passage mainly introduces the ________________.
A. tourism in London B. tourists in London
B. history in London D. sightseeing in London
第二节 信息匹配 (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
注意:将56—60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不在选择答题卡上填涂。
首先,请阅读以下电影的介绍:
A. Arrietty is a 2010 Japanese animated fantasy film directed by Hiromasa Yonebayashi. It is based on The Borrowers by Mary Norton, about a family of tiny people who live secretly in the walls and floors of a typical household, borrowing items from humans to survive.
B. Alpha and Omega is a 2010 3D American computer animated(动画的), comedy drama film. It is based on a story about two groups of wolves by Steve Moore and Ben Gluck. This film was dedicated to him in memory of his death, for this film was Hopper's final performance.
C. My Neighbor Totoro is a 2010 Japanese animated fantasy film. It's one of the most imaginative animated movies in the top 100, as two young girls discover a magical world in the woods near their new house. Here they meet the friendly giant forest spirit Totoro.
D. Schindler's List is a 1993 American drama film about Oskar Schindler, a German businessman who saved the lives of more than a thousand Polish Jewish refugees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by employing them in his factories. The film was a box office success and recipient of seven Academy Awards.
E. The Cabin in the Woods is a 2012 American horror film and Jesse Williams portray(刻画) five friends who travel to a remote cabin(古堡) for a holiday and become victims of a seemingly stereotypical horror movie plot while being observed via hidden cameras by mysterious office workers. The film gained mostly positive reviews and grossed over $65 million worldwide.
F. 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 is a 1937 American animated film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Based on the German fairy tale by the Brothers Grimm, it is the first full-length animated feature in motion picture history.
阅读以下人员的信息,然后为其选择合适的电影。
56. John, a 13-year-old boy, prefers watching American animated films, especially 3D films. He has a habit of collecting Hopper's works and he also likes stories about wolves.
57. Alice, an 18-year old girl, is fond of watching horror films produced by American director Joss Whedon. She likes reading horror stories best. She really enjoys the stories about mystery woods.
58. Anna, a junior school student, prefers reading history stories about war and she is interested in Jewish people. In her spare time, she reads a number of stories that happene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59. Nancy, a pupil in a primary school, is fond of watching films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She likes reading famous cartoon stories, and the cartoon character she likes most is Snow White.
60. Peter, a pupil in a primary school, likes watching Japanese films related to animals and humans. He especially enjoys stories about small creatures.
Ⅲ 基础知识运用(共3题;满分35分)
一、根据中文提示,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2=10)
1. Mike has a gift for (组织)activities and he can let everyone have a good time.
2. His house was badly___________ (破坏) in the severe earthquake.
3. There is no (怀疑) that Nelson Mandela is a hero in the heart of the blacks.
4. Thousands of people were _________(困在)under the ground in the earthquake of Wenchuan.
5. Smoking is __________ (危害的) to our health.
二、从下列表格中选择合适的短语并用适当的形式填空。(10*1=10)
1. Mr. Chen is humorous and popular among the students because he is good at _______________himself.
2. They found that the bus ____________________our factory.
3. How will you __________________the problem
4. Liming ____________________a member of the school basketball team yesterday.
5. We should __________________ our handwriting in the exam.
6.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suddenly, the whole city lay _______________.
7. You c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this good chance to look around the world.
8.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eath because he killed his boss.
9. Once you 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 should keep it.
10. The old man 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neliness, because his only child lives abroad.
三、根据括号中已给的句型或短语把中文句子翻译成英语。(5*3=15)
1. 即使这工作要花掉我六个星期的时间,我仍决心要完成这份工作。 (even if, determined )
      
2.乘客不允许在候车室吸烟。(allow sb. to do…)
    
3. 当你遇到困难时,不要失去信心。(lose heart)
   
4. 在朋友的帮助下,我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with the help of)    
     
5. 这是目前为止我所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中的一部。(one of…)
    
Ⅳ 写作 (共1小题,满分15分)
请以“An Introduction to Mo Yan --- the Winner of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为题,根据下表内容介绍中国著名作家----莫言。
姓名 莫言 职业 作家
出生年月 1955-2-17 出生地 山东高密 家庭背景 贫困农民家庭
工作经历 12岁时,由于家庭贫困,离开学校;后来当过农民和工人;1976年参军,开始写作。
写作经历 1981年,第一部短篇小说被出版。
获奖情况社会反响 2012年10月15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此大奖的中国人。
写作要求:
(1) 字数:100词左右。
(2) 尽量使用模块一和二里的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来完成写作任务。
(3) 做到文字通顺、准确、流畅,书写整洁、美观。
参考词汇:
1. 出版 publish
[评分标准]
句子结构准确,信息内容完整,篇章结构连贯。
belong to be admitted as deal with pay attention to play jokes on make up one’s mind be sentenced to in ruins suffer from make use of广州市花都区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统考
高一语文试卷
主命题学校:新华中学
参与命题学校:实验中学 圆玄中学 区一中 区二中 黄冈中学 花东中学 狮岭中学 雅宝学校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 共9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幽僻(bì) 参差(cī) 纤腰(qiān) 海市蜃楼(shèn)
B.絮聒(tiǎo) 船棹(zhào) 福祉(zhǐ) 丢三落四(là)
C.作揖(yī) 戏谑(xuè) 磕碰(kē) 囫囵吞枣(hú)
D.衣袂(mèi) 炫耀(xuàn ) 熨帖(yùn) 横槊赋诗(sh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喝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然,结果因违纪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D.当时暴雨如注,满路泥泞,汽车已无法行走,抢险队员只好安步当车,跋涉一个多小时赶到了大坝。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从群众意见的具体内容看,群众关注的热点十分广泛,其中,关于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最多。
B.青年教师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他们所缺乏的,一是理论水平不高,二是实践经验不多。
C.上周末还在大张旗鼓做促销的各种液态奶,一夜之间竟被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质监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全部下架”!
D.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将通过网络、媒体,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征集春联、拜年短信,特别是如何“给祖国母亲拜大年”的好创意。
二、古诗文(43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片段,完成4-7题(每题3分,共12分)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选自《阿房宫赋》)
4.对下列词语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锱铢:极言贵重的东西  ②南亩:泛指农田
③九土:即九州,指全国  ④呕哑:难听的音乐
⑤独夫:孤单的人     ⑥戍卒:指陈胜、吴广等起义者
⑦楚人:指刘邦      ⑧焦土:指阿房宫被烧毁
A.①④⑤⑦  B.②③⑥⑧   C.①③⑤⑧   D.②④⑥⑦
5. 下列加点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盘盘焉,囷囷焉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C.①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②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D.①多于九土之城郭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6.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3分)
A.①族秦者秦也 ②韩、魏之经营
B.①朝歌夜弦 ②廊腰缦回
C.①燕、赵之收藏 ②可怜焦土
D.①顺流而东也 ②骊山北构而西折
7.下列句子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B.戍卒叫,函谷举
C.族秦者,秦也
D.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二)阅读以下(课外)文段,完成8-12题。(共19分)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列侯毕已受封,及奏位次,皆曰:“平阳侯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上已桡功臣,多封萧何,至位次未有以复难之,然心欲何第一。
  关内侯鄂君进曰:“群臣议皆误。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夫上与楚相距五岁,常失军亡众,逃身遁者数矣。然萧何常从关中遣军补其处,非上所诏令召,而数万众会上之乏绝者数矣。夫汉与楚相守荥阳数年,军无见粮,萧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陛下虽数亡山东,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汉得之不必待以全。奈何欲以一旦之功而加万世之功哉!萧何第一,曹参次之。”高祖曰:“善。”于是乃令萧何第一,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上曰:“吾闻进贤受上赏。萧何功虽高,得鄂君乃益明。”于是因鄂君故所食关内侯邑封为安平侯。是日,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皆有食邑。乃益封何二千户,以帝尝繇咸阳时何送我独赢奉钱二也。
(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臣等身被坚执锐   被:同“披”,穿上
B.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举:率领
C.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  全:保全   
D.悉封何父子兄弟十余人  悉:全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①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   ②曰:“知之”
B. ①且诸君独以身随我    ②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 ①知猎狗乎        ②郁乎苍苍
D. ①于是乃令萧何第一 ②乃益封何二千户
10.下面不属于萧何功劳的一项是(  )( 3分)
A.常全关中以待陛下  
B.举宗数十人皆随我
C.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
D.从关中遣军补其处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汉高祖在杀掉项羽、平定天下之后论功行赏,但由于群臣争功,虽然过了一年,功劳的大小也没能决定下来。
B.汉高祖认为萧何功劳最显赫,给他最多食邑。其他大臣很不服气,后经高祖以猎作譬进行解释,才心服口服。
C.关内侯鄂君认为萧何虽无攻城夺地之功,却能在后方保证军队给养,保全关中地盘,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勋,所以应是萧何排第一位,曹参居次。
D.汉高祖认为关内侯鄂君能恰当评价萧何的功劳,彰显贤能,功同进贤,应予奖赏,于是加封他为安平侯。
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为现代汉语。(7分)
  (1)夫曹参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3分)
  (2)今虽亡曹参等百数,何缺于汉?(4分)
1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下面问题。(6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2分)
(2)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作答)。(6分)
(1) ,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 (《归园田居》)
(2)月出于东山之上, 。白露横江, 。(苏轼《赤壁赋》)
(3)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氓》)
三、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藏羚羊跪拜 王宗仁
①这是好些年前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至今,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②那时侯,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③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④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之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拜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觉得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唯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⑥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光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的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⑦老猎人的开膛破腹半途而停。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还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⑧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5.阅读③-⑥小节,按事件的发展顺序分条列出“老猎人埋葬藏羚羊和枪”之前的三个主要情节。(3分)
16.文中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你认为文中体现老猎人的“杀生”和“慈善”的细节有哪些,请分别概括。(6分)
(1)杀生 :
(2)慈善:
17.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故事的主人公”是藏羚羊还是老猎人,请从人物与主题关系的角度谈谈你的见解。(6分)
(二)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8至19题。(共11分)
①话说清末名臣张之洞在任湖广总督期间,积极推行新政,孙中山对他极为推崇。一次,孙中山出洋回国,途经武昌,特地到总督衙门求见。孙中山掏出自己那张只印有姓名、籍贯的名片来,在背面写上“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字样,交门官递上去。张之洞一见好生不悦,心想一介儒生,竟然与一品大员称兄道弟,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不仅拒而不见,还在名片背面写了几句话,退回了名片。
②孙中山接过名片一看,只见背面写着“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账。血气方刚的孙中山来了个照“礼”回敬,在名片背面又写上“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再请门官送进去。张之洞一见,大为吃惊,立即吩咐迎见孙中山,并以大礼相待。由此可见,孙中山虽为“布衣”,却早怀大志。
③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后,生活还是像过去一样简朴。临时总统府设在前清的南京总督衙门内。孙中山住着一间不大的房间。房里有四把椅子、两张茶几、一张书桌、一张床和一张沙发。墙上挂着中国大地图和世界大地图。书桌上除了文具和要处理的公文以外,还摆着一些书籍。他的房屋外面是客厅,兼做饭厅。本来黄兴要给他调换房子,他却说:“困难当然很多,但革命政府无须华丽宫殿。如无合适的旧房,搭设棚屋也无不可——总统不是皇帝。而是公仆!”
④孙中山穿衣服也很朴素。他以前是穿西装,做临时大总统以后,他便把当时流行的学生装安上翻领,改成四个口袋的一种新式服装来穿。他就职临时大总统就是穿这种衣服。有一回秘书问他:“您哪里弄来这套衣服 ”他含笑回答说:“这个样式是我创造的,既大方,又好看,又便宜,以后要提倡穿这种衣服。我们中国人穿长袍马褂已不合时代了,穿西装又穿不起,穿这衣服最好。”“中山服”就是这样来的。
⑤孙中山的日常生活十分有条理,有规律。他起得比一般人早,用冷水洗脸。每天早晨总要把一天内将做的重要事情简单地记下来。他非常重视仪表的整洁,每天早晨都要刮胡子,刷衣服,出门的时候。还要对着镜子把头发梳好。他外表的整洁与内心的有条理是一致的,人们从来没有看到他有过烦躁不安的表情。
(节选自《“布衣总统”孙中山》)
18.第②段中说,“孙中山明白,这是张之洞嫌他不恭,在拿架子,不肯买帐。”“不恭”表现在哪里? 张之洞当时态度的转变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5分)
19.阅读此文可以给我们很多的人生感悟,特别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请结合自己或者他人的经历简述本文带给你的启示。(6分)
四、语言运用题
20.文学社的陈立同学收到了文学研究专家李教授赠送的著作后写了一封回信,其中有使用不得体的词语,请找出三处并修改。(6分)
您惠赐的大作已收到。过目后,深感对我的论文写作有莫大帮助,必定惠存。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他日光临贵府,当面致谢。
① 改为 ② 改为 ③ 改为
21.在下面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画线句修辞方法、句式特点相同且语意连贯的。(6分)
人们常用各种比喻描写懒惰者和勤奋者的足迹,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信念:
懒惰者零乱不堪的足迹,徘徊倒退,是写在人生路上的忏悔书,狼狈不堪。
五、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有一种力量,可以穿透纸背,抵达内心;有一种力量,可以唤起记忆,拨动心弦;有一种力量,可以反省自身,叩问灵魂······这就是书的力量,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与书为伴,单调的生活也会丰富多彩 ,心灵的天空也会增添一抹青黛、一抹苍翠······
请以“与书为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写出真实的故事和真切的感受,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